近代才女吕碧城女权思想特质浅析_马浩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吕碧城 . 吕碧城自述[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2]吕碧城 . 女子宜急结团体论[J]. 中国女报,1907,(2) : 49. [3]吕碧城 . 为郑教习开追悼会之演说[J]. 直隶教育杂志, 1907,(21) :3-6. [4]吕碧城 . 吕碧城自述[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5] 吕碧城 . 伦敦蔬菜会[A]// 吕碧城 . 欧美之光[M]. 上海: 上海佛学书局,1932. [6] 吕碧城 . 在维也纳之演讲词 [A] // 林彬 . 香国奇才吕碧城 [M] .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7]吕碧城 . 各国保护动物近讯[A]// 吕碧城 . 欧美之光[M]. 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32.
权思想而又超越女权思想, 囊括万物众生之权利, 女 权自列其中。吕碧城把女权与护生相结合, 表明她的 女权思想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她在与席拍尔德女 士交谈时, 讲到了她转变后的想法: “彼询予是否佛 教信徒, 答以所谙甚浅, 惟戒杀宗旨与吾本性契合, 则不妨皈依之。予知此言非彼所乐闻, 盖彼方竭诚诱 信耶教, 谊殊可感, 惟信仰各有主义, 焉可苟同。若 不声明, 是欺枉也。耶教主博爱而不杀戒, 殊为遗憾, 甚至变本加厉…何谓真文明? 即吾儒仁恕之道, 推己 及人、 仁民爱物之心, 及佛教人我众生平等之旨, 使世界人类物类皆得保护, 不遭伤害。苟臻此境, 则 人世无异天堂, 脱苦恼而享安乐, 地球之空气为之一 后来, 她把这种思想扩大到动物 变, 讵不快哉![5]” 身上, 呼吁大家慈悲护众生。不久, 吕碧城就参与创 立了 “中国保护动物会” , 并宣布从此戒荤, 成为一位 忠实的素食主义者。她曾说: “人类原始时代, 茹毛 饮血, 为食品生活之全肉时期, 迨智识渐开, 而知耕 种, 食品佐以蔬殻, 是为半肉时期, 迨文明更近, 道德 范围由本族推及异族, 且知屠杀异族乃培养人之好战 [6] ” 将女权思想 性之根源, 于是有保护动物之运动。 从女性群体转向普渡众生, 将女权思想衍生为护生思 想, 是当时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吕碧城后来一针见 血地说道: “近代思潮发展之大势所趋, 厥为国界种 族偏狭之渐泯, 而世界民物同情之运动渐多。由人类 [7] ” 这 推及物类, 此公道之及则, 而文明之精髓也。 也是吕碧城女权主义思想成熟的完美体现, 是她对中 国女权运动的最后贡献。 吕碧城终身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女权解放呐喊 者和践行者。她一生都在追求男女平等, 追求世间公 正、 追求和谐共存。她的追求有单一到多元, 从放纵 到收敛。 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自身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她的女权思想特征由她 自身气质所独有, 由她少年艰辛所引发, 由她的率真 聪颖所实践, 有赞有叹, 虽有瑕疵但没有道义上的缺 憾, 实属近代伟大之女性。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 梁士奇)
·7·
医药前沿投稿邮箱 yyqy155@163.com
学, 并担任总教习兼国文教学, 负责学堂日常工作, 相当于现代的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两年后, 她又出 任天津女子师范学堂的监督(校长)一职, 成为我国 近代女性教育的先行者。当时的吕碧城没有留学经 历, 甚至连中国传统规范的教育都没有, 但她却以自 身的聪慧和扎实的家学功底, 出色地履行了女学教育 者的职责。在经略女学期间, 她发表的 《兴女学议》 是第一篇关于女学学校管理、 学生培养等集近代女学 大成之作。 她先后陆续发表 《论提倡女学之宗旨》 《兴 女学贵有坚忍之志》《论上海宜设女学报及女学调 查》 等文章, 全面阐述自己对举办女学的认知和思考。 她赞同金天翮先生关于女学是培养 “国民之母” 的论 点, 师承梁启超先生关于 “母强则子女强” 的观点, 并 提出女学必须把德、 智、 体、 法律、 教育视为整体开展 教育教学的真知灼见。当时, 北洋女学的课程设置礼 技并重, 类似于现在的职业学校。除国文、 数学外, 还专门开设女红、 缁丝、 演艺, 以便学员能够掌握一 部分系统的生产生活技能。通过教育让女性觉醒, 这是中国特色的女性启蒙运动。通过教化让女性真 正感受自身价值, 通过教化开通心智, 合力族群。女 学为近代女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刘清 扬、 邓颖超、 许广平等知名女性等皆算出之其门下。 兴办女学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千年来伦纲理常 独霸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技艺的广泛传播, 起着正名 教化社会的推动作用。女性掌握一技, 则经济上可以 相对独立, 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这 个意义上讲, 新学堂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兴办女 学则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吕碧城曾在 《中国女报》 上撰 文道 “自欧美自由之风潮, 掠太平洋而东也, 于是我女 同胞如梦方觉, 知前此之种种压制束缚, 无以副个人之 [3] 原理, 乃群起而竞言自立, 竞言合群。 ”“非个人独 [4](P136-137) ” 立所能成者, 是则合群之道, 宜急讲矣。 而另一些女权主义者, 如秋瑾、 何震等, 观念未必相 同, 偏激程度却尤烈。或是让女子男性化以争平等之 地位, 或是倡导无政府形式实现女性解放。前者是女 性不如男的反式表达, 后者则有胡闹之嫌。吕碧城 的女权思想在于教化同类, 合力族群, 以明德习技为 先, 以强身固家为途径, 以渐变改良社会为原则, 这 无疑是一条稳健的女性解放之路。 三、 由己及人, 普爱苍生 吕碧城的女权思想以其赴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为 转折点。此前以服务女性群体, 争取权利为主, 此后 则儒雅与颓废、 激情与寂寞并存, 但女权解放追求永 存。在留美以及旅欧期间, 她目睹了西方女权运动的 发展, 思想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殖民血腥的历 程, 使她难以信服基督教众生平等的思想, 其女性思 想逐步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 吸收儒释道特别是释 道万物苍生皆平等的理念。1922 年回国时, 她已将 女权思想衍生为护生思想。这种护生思想渊源于女 ·8·
收稿日期:2016-01-03 作者简介: 马浩瑀(1991—), 男, 江苏镇江人,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3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政治史、 妇女史。
[2] ” 吕碧城对传统社会中的 “男尊女卑” 思 劣闻也。 想进行了犀利抨击, 直指其理学基点——片面强调男 性的社会地位, 以满足战争和政权巩固的需求。她呼 吁女性公开、 大胆地打破旧时代枷锁, 心怀不惧文化 陋习的崇高抱负, 为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这种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女性自由人格, 冲 破了千百年封建罗网, 吹响了女性解放的时代号角。 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萌发, 符合清末西学东渐的 社会需求, 促进了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 推动了中国 社会男女平等的时代潮流。然而, 初涉社会的吕碧城 幻想着可以用一种激进的方式靠女性去完成, 并不惜 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决裂。这种激进的追求在吕碧城 早期的女权思想中表现得较明显, 后来随着社会现实 的打磨, 特别是在秋瑾遇难后, 其激进的行为逐渐减 少。但她与生俱来渴求平等的理想, 竞雄天地的情 怀, 为近代女权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教化同类, 合力族群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大量涌入, 办工矿创企业、 兴 学堂废私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 女子学堂也随之应运 而生。中国最早的女子学堂是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 上 海出现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经正女学, 也属于 “家塾” 式 的私人学堂。这个阶段的中国存在严重的意识遗憾, 即 仁人志士们在救亡图存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认可女性的 作用, 整个中国社会仍对女子学堂的发展疏于重视。究 其原因有三: 一是革命之暴力符合男性的阳刚血性; 二 是对社会发展中女性的根源作用缺乏认识; 三是女性的 族群组织没有形成, 即使少量先驱者也是依附男性或者 男儿心去奋斗, 未能展现女性的阴柔特质。 吕碧城以敏锐的目光看清了女性卑微、 难以独立 的根源在于缺少独立之精神, 缺乏生活技能, 而两者 具备必须由女性教育完成。她积极参与筹办北洋女
本文摘自医药前沿 yyqyzz.com
近代才女吕碧城女权思想特质浅析
马浩瑀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吕碧城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位传奇式才女, 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领袖型人物。她的女权思想与生俱 来, 以万物至爱的慈善为追求, 渴求男女平等, 并以自身的学识兴办女子学堂, 证实巾帼不让须眉。吕碧城终 身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女权解放呐喊者和践行者, 追求世间公正、 追求和谐共存, 有赞有叹, 虽有瑕疵但没有 道义上的缺憾, 实属近代的伟大女性。 关键词: 吕碧城; 渴求平等; 教化同类; 普爱苍生 中图分类号:D4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01-0007-02 吕碧城, 安徽省旌德县人, 是近现代史上的一位 奇女子。她诗词文章, 才情飞扬, 有 “南社第一李清 照” 的美誉。她是 《大公报》 的第一位女编辑, 倡导女 性解放, 有 “大公报端一贞德” 之说。她既是中国近 代北洋女子公学女教习、 天津女子师范学堂的首位校 长, 被赞为 “女学经略之哥伦布” , 也是中国近现代女 权思想的启蒙者, 女性教育践行者, 女学理论重要的 建构者, 还是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领军型人物。 一、 渴求平等, 竞雄天地 1883 年, 吕碧城出生于官宦之家, 父亲吕凤歧曾 担任国史馆协修、 山西学政等职, 家学深厚。幼年时, 吕碧城父亲病故。虽姐妹四人, 却被家族视为无子 嗣, 万贯家产被族人霸占, 母女几近净身出门, 甚至 遭遇退婚之辱, 最终只得投奔在天津塘沽担任盐运使 的舅父严朗轩。19 岁时, 吕碧城孤身闯荡天津, 并获 《大公报》 主编英敛之慧眼, 成为该报首位女编辑。 青少年时代坎坷的遭遇, 激发吕碧城内心对男女 平等的渴望, 对女性自身解放的追求。幼时父亲家学 的熏陶, 血脉相承的文学天赋, 使其诗词文章, 才情 斐然。当时的天津九国租界林立, 东西文明际会, 西 方女权思想也感染着当时的人们, 吕碧城也不例外。 她渴求男女平等, 深信巾帼不让须眉。她在 《大公报》 上撰文疾呼 “凡我女子之生于中国, 不克与男子平 等, 且卑屈凌辱,Fra Baidu bibliotek置于人类之外者, 固为万世一定不 [1](P172) ”“盖欲强国者, 必以教育人才 移之例矣。 为首务。岂知生才之权, 实握乎女子之手乎? 缘儿童 教育之入手, 必以母教为基。若女学不兴, 虽通国遍 立学堂, 如无根之本, 卒鲜实效。故外国婴儿学塾, 多以妇人为师也。欲求强种者, 必讲求体育, 中国女 子, 不惟不知体育为何事, 且紧缠其足, 生性戕伐, 气 血枯衰, 安望其育强健之儿? 固无怪我中国民种之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