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
2.热交换器的分类:
1)按照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是摸的,玻璃的等等
2)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3)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4)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
恒在壁的他侧流动,两种流体不直接接触,热量通过壁面而进行传递。
过时,把热量储蓄于壁内,壁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当冷流体流过时,壁面放出热量,壁的温度逐渐降低,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第一章
1.Mc1℃是所需的热量,用W表示。两种流体在热交换器内的温度变化与他们的热容量成反比;即热容量越大,流体温度变化越小。
2.W—对应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流动流体的能量存储速率。
4.顺流和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的区别:在顺流时,不论W1、W2值的大小如何,总有μ>0,因而在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方向上,两流体间的温差△t总是不断降低;而对于逆流,沿着热流体进口到出口方向上,当W1<W2时,μ>0,△t不断降低,当W1>W2时,μ<0,△t不断升高。
5.P(定义式P12)
物理意义:流体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比,所以只能小于1。
6.R—冷流体的热容量与热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定义式P12)
7.从φ值的大小可看出某种流动方式在给定工况下接近逆流的程度。除非处于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最好使φ>0.9,若φ<0.75就认为不合理。
(P22 例1.1)
8.所谓Qmax是指一个面积为无穷大且其流体流量和进口温度与实际热交换器的流量和进口温度相同的逆流型热交换器所能达到的传热量的极限值。
9.实际传热量Q与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Q/Qmax。意义:以温度形式反映出热、冷流体可用热量被利用的程度。
10.根据ε的定义,它是一个无因次参数,一般小于1。其实用性在与:若已知ε及t1′、t2′时,就可很容易地由Q=εW min(t1′-t2′)确定热交换器的实际传热量。
11.带翅片的管束,在管外侧流过的气体被限制在肋片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通道,在垂直于
流动方向上(横向)不能自由运动,也就不可能自身进行混合,
12.
13.在同样的传热单元数时,逆流热交换器的传热有效度总是大于顺流的,且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增加。在顺流热交换器中则与此相反,气传热有效度一般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趋于定值。
14.在设计性热计算时,最好采用平均温差法;而在校核性热计算时,传热单元数法更优越。第二章
1.管壳式换热器流体的流程:
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管外,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流向另一
端一次,对U形管换热器,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经过U形弯曲段流向另一端一次,称为两程。较常用的是单管程、两管程和四管程。
1、2、4、6、8、10、12等。
3.折流板的作用:使流体横过管束流动,支承管束,防止管束振动和弯曲。常用的形式有弓形折流板和盘环形折流板。
4.防冲挡板的作用:减小流体的不均匀分布和对管束的侵蚀和震动。在壳程进口接管(焊在壳体上,供壳程流体进出)处设置防冲挡板。
5.四种热交换器的区别
6.定性温度的取法大致有:①取流体的平均温度为定性温度;②取壁面温度为定性温度;
③取流体和壁面的平均温度为定性温度;④卡路里温度
7.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构造包括螺旋形传热板、隔板、头盖、连接管。
8.可拆卸办事热交换器有三个主要部件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压紧装置组成。
9.板翅式热交换器由隔板、翅片和封条三部分构成。
10.四种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区别:
1)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结构简单,重量轻,在壳程程数相同的条件下,可排的管数多。2)U形管式热交换器:清除管子内壁的污垢困难,管板的有效利用率低,损坏的管子难于调换,管束的中心部分空间对热交换器工作有着不利的影响。
3)浮头式热交换器:能很好适应管子和壳体间温差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结构复杂,金属消耗量多。
4)填料函式热交换器:填料密封处容易泄漏,故不适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和高压流体的热交换,制造复杂,安装不便。
第三章
1.隔板、翅片及封条三部分构成了板翅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基本单元。
2.冷水塔由淋水装置、配水系统和通风筒组成。
3.喷射式热交换器的主要部件有工作喷管、引入室、混合室和扩散管。
4.热管的工作原理:热管是一种依靠管内工质的蒸发、凝结和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部件。
5.热管传热能力的限制因素:粘性极限,声速极限,携带极限,毛细极限,沸腾极限,连续流动极限,冷冻启动极限。
第六章
1,增强传热的基本途径:1)扩展传热面积F;2)加大传热温差△t;3)提高传热系数K 2.增强传热的方法:1)改变流体的流动情况2)改变流体的物性3)改变换热表面情况3.污垢热阻的成因:
1)钙镁类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壁面上形成结晶型污垢。
2)壁面上的锈、杂物、悬浮在燃烧产物中的灰和而未燃尽的颗粒等,一旦进入热交换器就会因流速下降而沉积下来;另一种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与传热面上一层溶于水中的带正电的铁离子互相作用形成沉积型污垢。
3)藻类、菌类本身或其剥落物附着在传热面上形成生物型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