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历史与中国
中国和朝鲜关系的发展史
![中国和朝鲜关系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ed2f6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1.png)
中国和朝鲜关系的发展史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在20世纪初,两国的友好关系因为民族独立运动而加深。
后来,中朝两国结成了长期的经济和安全合作伙伴关系。
下面我将简述中朝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历史。
第一步,建交和友谊。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朝鲜从韩国独立出来之后,立即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寻求建立外交关系。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代表团,并表示愿意与北朝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经过双方的努力,1950 年 10 月中朝两国正式建交,并互相派出了大使馆。
此后,两国的友谊结盟愈发深厚,成为彼此生死航线的同盟国。
第二步,援助和支持。
自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继续向朝鲜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武器和物资缺时,中国也派出了大批的志愿军士兵支援朝鲜。
并且,中国在其境内特别地筹建了专用的工业厂房为朝鲜生产进口的物资。
这期间,两国的经济和银行业务的交流也逐渐展开,这样的经济交易在战争结束之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第三步,共同发展。
1958 年,两国签订了友谊互助合同。
合同规定,两国之间建立长期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和互助关系。
在这个合同下,中国向朝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资金,不断拓展了两国的经济和贸易事务。
两国还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军事联合演习和边境安全合作。
中朝两国的经济合作是围绕供应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展开的。
中国还通过协助发展科技和工业来提高朝鲜的生产力,以使人民更好地生活。
总之,朝中友谊始终是中国对外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自建交开始,两国紧密配合,在不同程度上互相支持和援助。
当两国坚定地向共同的目标前进,这一关系能够保持长久的稳定和繁荣。
当然,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双方市场的开放,我们也应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寻找有益合作的全新模式和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朝鲜、韩国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一](转载)
![朝鲜、韩国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一](转载)](https://img.taocdn.com/s3/m/682144f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d.png)
觉得此文很权威,所以有转来的想法,但由于所转站点不许复制,用了点小手段才可以,格式和段落费了好大劲才改过来,看过后留个脚印支持一下啦。
 朝鲜的历史,往往断定为始于公元前2233年,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传奇人物檀君建立称之为朝鲜(意即“宁静的晨曦之国”)的第一个王国的时候。
自668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尽管常常遭受外国入侵,朝鲜却一直由单一的政府统治,并保持了政治上的独立和文化与民族的同一性。
高丽(918-1392)和朝鲜(1392-1910)这两个王国,在抗击契丹(辽)、女真(金)、蒙古、满族和日本入侵的同时,加强了王朝的力量,繁荣了文化。
19世纪末,朝鲜成为中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建立殖民统治,结束了朝鲜王朝,随之结束了传统的朝鲜。
1945年,朝鲜光复不久,国土便被分割,南方的大韩民国建立了民主政府,北方的朝鲜共产党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史前时期的朝鲜,早期人类在朝鲜生息看来始于大约五十万年前。
过去十年里,考古发掘对们了解朝鲜与韩国的史前社会提供了很多新材料。
在忠清南道公州附近的石壮里,在遗址的最下屈出土了属于石斧一石刮刀文明的旧石器时期早期的器物。
接着而来的是两面石斧或砍劈工具文明。
还出土了再晚些时期的人类制作的手斧和刀具。
在平壤附近的祥原,发现了许许多多旧石器时期早期人类食后抛弃的已成化石的动物遗骨。
还有一些旧石器时代较晚期的遗址。
从石壮里一号坑一个有趣的居住地搜集到。
并在一个炉灶周围,搜集到了一些属于蒙古人种的人的头发及褐铁和锰的色素,此外还有一些用石头制成的狗、鸟龟和熊等动物、经用放射性碳测定法测定,其年代在两万年前。
用粘土筑成的居住地面挖成中空,呈鲸状。
这样做很可能是为了祈求渔猎丰收。
在这间小屋里,曾使用黑曜石小片来切肉和刮鱼鳞。
居住者可能是蒙古人种的早期人类,是现代朝鲜人与韩国人的共同祖先。
朝鲜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历史经过
![朝鲜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历史经过](https://img.taocdn.com/s3/m/348c6ed276a20029bd642d08.png)
朝鲜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历史经过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商周交替之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
这在《史记·宋微子世家》、《尚书大传·洪范》中都有记载。
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
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
《三国遗事》记载:“都平壤城(小字注:今西京)。
”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后来在秦末汉初时,燕人卫满率民进入朝鲜,建立了卫氏朝鲜,在今平壤一带统治了近百年。
右渠为朝鲜王卫满之孙,因不向汉纳贡,阻断汉与边地的联系。
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
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共率领五万大军;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右渠调兵在险要的地方据守,抵抗汉朝军队。
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
左将军一向在宫中侍奉皇上,得宠。
他所率领的是燕地和代地的士卒,很凶悍,又趁着打了胜仗的机会,士兵都很骄傲。
楼船将军率领齐地的士兵,渡海打仗,本来已经多次失败伤亡;他们以前和右渠交战时,因为遭受困难和耻辱,伤亡士卒很多,士卒都恐惧,将官的心中也觉惭愧,在他们包围右渠时,楼船将军经常手持议和的符节。
左将军猛烈进攻敌城,朝鲜的大臣就暗中和楼船将军联系,商量朝鲜投降的事,双方往来会谈,还没有作出决定。
左将军屡次同楼船将军商定进击的日期,楼船将军想尽快与朝鲜达成降约,所以不与左将军会合。
左将军也派人去寻机让朝鲜投降,朝鲜不肯降左将军,而一心想归附楼船将军。
因此,两位将军不能相互协调。
左将军心想楼船将军从前打败仗的罪过。
如今又同朝鲜大臣私下友好,而朝鲜又不肯投降,就怀疑楼船将军有造反阴谋,不敢采取行动。
天子说将帅无能,先前我才派卫山去晓谕右渠投降,右渠派遣太子来谢罪,而卫山出使却不能专一果断地处理事情,同左将军的计谋都出现了差错,终于毁坏了朝鲜投降的约定。
现在两将军围攻朝鲜城,又相互违背而不能一致行动,因此长时间不能解决问题。
便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fa2ea12b7360b4c2e3f6461.png)
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历史经验杨洋陈一可葛倩文刘佳良张鑫刘媛邵芳斐胡鑫奔臼齿朝鲜半岛(韩国称韩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
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朝鲜称“朝鲜东海”、韩国称“东海”)环绕。
朝鲜半岛上先民包括古代中国的华夏移民,以及汉江流域的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扶余族人(包括沃沮和东濊)。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4国共同托管。
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由苏联势力范围的“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韩国(大韩民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因苏联等共产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南韩。
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
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鲜半岛的时候日本还是奴隶制社会,那是公元661年,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百济,新罗,还有大名鼎鼎的高句丽。
新罗属于亲唐的国家,百济则亲日,是日本的附属国,高句丽比较强大,不亲日,但是对唐朝一直有领土要求,那一年,百济联合日本高句丽进攻新罗,新罗危在旦夕,向唐朝求救,李治派苏定方在百江口大败日本联军,第一次侵略还可以理解,毕竟半岛上有日奸,第二次也就是1592年,这个时候朝鲜半岛已经统一了几百年,在中国的庇护下养精蓄锐几百年,此时的日本刚经历过战国时代,才由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岛,可就是这么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立马发动了对朝鲜的进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深受中华文明熏陶的朝鲜军队就将朝鲜的八道国土丢失的只剩下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
朝鲜国王也逃到了中朝边境,向大明求救,明朝再次出手救了朝鲜,不过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听说海军主将都战死了,第三次就是清末那次,朝鲜还是求救,可惜他的老大罩不住他了,最后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奶牛半个多世纪。
朝鲜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
![朝鲜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2b62de195f312b3169a545.png)
朝鲜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商朝末期,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因政见不合,带领5000余人出走,成为了继微子启后的一大反对派势力,其势力范围在现在的长白山一带。
武王伐纣成功后,曾经去寻找箕子,后来在武王劝说下,箕子同意归附周王室。
诸侯分封时,箕子被封为诸侯,其封国就在现在的朝鲜境内,向西与燕国接壤。
史书上把它叫做“箕氏朝鲜”。
此后的八百年里,箕氏朝鲜一直是以周朝的诸侯国存在的。
秦末汉初,一支起义军兵败在燕人卫满率领向东退却,乘机灭掉了箕氏朝鲜,并重新建国,并以平攘为都城。
史书上把它叫做“卫氏朝鲜”,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现在的汉城一带。
在现在的无论朝鲜还是韩国的史学界,这两个时期都被称做是殖民时代。
汉武帝时,发兵灭掉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卫氏朝鲜遗民南迁,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史称“三韩”时代(现在的韩国国名出处)。
汉末,由于汉朝的解体,辰国也发生分裂,一分为三,是为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史称三国时代。
唐高宗时,新罗在唐朝协助下,相继灭掉百济和高句丽,第一次统一了朝鲜半岛,定都庆州,史称新罗时代。
9世纪,农民起义,在朝鲜半岛上相继又建立了后百济和高丽王朝,史称后三国时代。
926年,高丽统一朝鲜半岛。
此后,高丽相继被契丹和女真人击败,成为了辽和金的属国。
1280年,高丽被元所灭,成为元的一个省。
1387年,作为蒙古势力的附属,高丽王派大将李成桂帅兵攻打明朝。
李成桂拒绝出兵,发动兵变,1392年自立为王,定国号“朝鲜”,史称李氏朝鲜(李姓也由此成为朝鲜和韩国一个大姓)。
1591年,曰本入侵朝鲜,明出兵援助,击败曰军。
从此,朝鲜和明朝进入蜜月时期。
1618年,朝鲜出兵援助明朝同后金作战,由此得罪了后金,1636年,清军灭掉朝鲜,朝鲜成为了清朝的属国。
清朝末年,曰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成为了朝鲜新的保护国。
1897年,朝鲜皇帝高宗在俄罗斯支持下宣布独立,脱离曰本控制,改国号为“韩国”,从此,朝鲜变成了韩国。
朝鲜古代是中国的吗
![朝鲜古代是中国的吗](https://img.taocdn.com/s3/m/29a808773b3567ec112d8a0b.png)
朝鲜古代是中国的吗秦灭六国后,一个叫“卫满的人在朝鲜半岛建立了政权,史称“卫氏朝鲜,这个政权后被汉武帝所灭。
三国时期的魏国、北魏、前秦、唐、辽、金、元等朝代都曾一度全部或部分拥有朝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可以肯定的是朝鲜在中华民国之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
一直是,唐朝以后是宗主国;偶尔独立.朝鲜民族一直称是东夷族的后裔,东夷作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历史有明确记载;殷商时期,朝鲜半岛还是蛮荒之地,商亡周代,箕子不食周禄,奔朝鲜半岛,周武王封其为诸侯,世袭统治辽东和朝鲜;箕子朝鲜一直存在1000余年。
到汉初,卢绾叛逃,其下属卫满到朝鲜推翻政权自立。
到汉武帝时,分朝鲜为玄菟、真番、九真三个郡,中央直接管辖。
其后一直是汉初郡县;魏晋时期,册封制,后时常自立、时常为郡县;后分为3个政权,新罗、百济、高句丽;隋炀帝3征朝鲜。
一直到唐高宗灭高句丽、新罗为州县,设安东都护府,首府在汉城(首尔);宋代是宗主制,元代为州县;明代李氏朝鲜建立,为宗主制,一直延续到满清,1895年满清败于日本,日本控制了朝鲜半岛,清朝被迫承认朝鲜独立。
并将其变为殖民地,二战后,美苏化38线为2个国家。
古代朝鲜与中原的关系,是一个独立,被征服,再独立的关系,古代越南也是如此,越南最后一次作为中原王朝疆域的时候是明朝,而朝鲜最后一次作为中央王朝疆域的时候是元朝。
汉代之前,朝鲜尚属独立政权,但在汉武帝时期,朝鲜北部地区被汉王朝征服,此后直至西晋时期,朝鲜北部一直为中原直辖,五胡乱华后,高句丽势力乘机南下,夺取了朝鲜北部地区与辽东,并在此基础上经常南下寇边,隋朝建立后,隋王朝开始对高句丽用兵,高句丽开始转为守势,到了唐朝太宗期间,辽东被唐军夺回,高宗时代,灭高句丽,百济,败日本,将朝鲜半岛大部分土地纳入其统治之下,直到武则天时期,唐军又再度退出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期,到了蒙古汗国时代,朝鲜又被蒙古征服,并纳入蒙元统治之下,但保留了其王室,明朝建立后,蒙元退居大漠,朝鲜再度独立,改国号为朝鲜,与明建交,从此明清两代都为中国藩属国,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超越清成为东亚第一强国,朝鲜之后被日本吞并,灭亡近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日本统治,在国际因素的介入下,进入朝韩两国南北对峙时期,直至今日。
形势与政策作业——论中朝关系
![形势与政策作业——论中朝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823dd4d15abe23482f4d0a.png)
形势与政策文法学院经济1201王子俊20120172论中朝关系一、朝鲜简介今天的朝鲜全称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历史上的中朝关系(一)、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
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14世纪元朝末年,高丽看到明灭元,攻占元大都后,遂决定弃元归明。
1368年元朝覆灭后,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并建立了与明朝的友邦关系。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
中国明朝皇帝万历派10万军援朝,历经8年最终击溃日军,保存了朝鲜山河,中朝友谊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
1618年朝鲜出兵袭扰后金配合明军的作战,后金为扫除后患于1636年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但不出一兵一卒参与对明作战,与清朝的宗主关系一直延续到中日甲午战争前。
(二)、近现代中国与朝鲜关系1894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中国承认朝鲜独立,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协议成立朝鲜国,1945年朝鲜被美苏人为分裂,南北部成为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独立国家。
(三)、建国后中国与朝鲜关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1958年10月胜利撤离朝鲜,1961年7月,中朝两国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由此成为朝鲜最坚定的盟友,进入1960年代后期,中朝关系有所降温,主要原因是中共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逐渐分道扬镳。
北朝鲜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
![北朝鲜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8c1134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d.png)
北朝鲜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北朝鲜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南北朝形成并相互对立,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北朝鲜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进行探讨。
一、南北朝的形成南北朝时期是从420年开始,到589年南北朝统一结束。
这一时期的形成源于东晋王朝的衰弱和内部政治经济的混乱。
东晋王朝疲弱无力应对外部威胁和克服内部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毁于内乱和外敌。
同时,北方的战乱也导致了人民的流离失所,大量的人民开始南渡。
南渡的人们带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南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南方的朝鲜。
而北方则逐渐形成了北方的朝鲜。
南北朝的形成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南方的朝鲜王朝以南朝宋、斯、梁、陈四大朝代为代表,北方的朝鲜王朝以北齐、北周、须、隋、唐五大朝代为代表。
北朝的政权建立者须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着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们对政治、军事和经济都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南方的君王非常重视文化发展,他们提倡儒学、道学、佛学等思想文化,大力支持文化教育的发展,南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
而在北方,统治者更加重视军事力量和经济建设,他们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军事训练和农业生产中,致力于巩固国家的力量。
无论南北朝的政治走向如何,南方和北方各自的政权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北分化的特点。
南方农业经济相对较发达,南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南方的工商业发达。
而北方多山少水,环境相对恶劣,北方的人们更多地依靠畜牧业和渔业为生。
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差异导致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分化。
南方的经济繁荣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南方出现了许多有才华的文化名人。
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及与中国的关系
![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及与中国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09fd00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c.png)
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及与中国的关系朝鲜半岛是一个地缘政治要地,位于东北亚,自古以来一直是中日韩三国争夺的焦点。
朝鲜半岛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居民在这里生活,而且在中国和朝鲜之间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回顾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并重点探讨该半岛与中国的关系。
一、古代朝鲜半岛早在公元前2333年,朝鲜半岛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这里出现了越北国、辰韩国、鄒韓國、真国等小国家,它们之间互相侵略,争夺土地和权力。
同时,朝鲜半岛的领土不断扩大,历经数次分裂和统一。
古代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往来已经非常频繁,中国也和朝鲜半岛的政治、文化等领域有着深入合作。
其中,中国的三国时期,如晋朝、东晋、南朝等,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尤为密切。
例如,晋书、宋书、齐书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二、朝鲜半岛的统一与分裂公元七世纪,唐朝的李唐和高丽建立在朝鲜半岛上。
唐朝对高丽的支持,致使高丽发展很快,逐渐成为朝鲜半岛的一个重要地区。
而在高丽时期,它与中国的北宋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络和贸易往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丽逐渐衰落,朝鲜半岛又出现了新的统一和分裂。
公元十四世纪,李成桂建立了朝鲜李氏王朝。
自此,朝鲜半岛开始出现集中统一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民间也有一些力量认为应该重头开始,创造出自己的历史,而不是受现行体制的限制。
因此,从十五世纪开始,朝鲜半岛又出现了明朝扶持的李氏朝鲜和中国的明朝的对立。
明朝尝试通过文化上的影响扩展其势力,拟定一些控制朝鲜半岛的政策。
但是,在经济和政治上,明朝与朝鲜半岛的互动很少,而且朝鲜半岛也仍然是中日韩三国争夺的焦点。
三、朝鲜半岛的现代化随着近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朝鲜半岛逐渐走向现代化。
这个过程中,中日韩三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都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味。
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争夺中,日本政府曾经占领朝鲜半岛,并逐渐扩大其在半岛上的影响力。
二次大战后,随着日本投降,朝鲜半岛的力量重新分配,中国和苏联成为了两股主角。
《中朝史料中对朝鲜半岛历史起源记载的比较研究》范文
![《中朝史料中对朝鲜半岛历史起源记载的比较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d707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2.png)
《中朝史料中对朝鲜半岛历史起源记载的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朝鲜半岛的历史悠久且丰富,其起源与中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两个紧密相连的国家,中国与朝鲜在历史记载方面有着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朝史料中对朝鲜半岛历史起源的记载,揭示两国历史记载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朝鲜半岛历史的认识。
二、中朝史料概述1. 中国史料:中国关于朝鲜半岛的史料丰富多样,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这些史书对于研究朝鲜半岛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朝鲜史料:朝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如《三国史记》、《高丽史》、《李朝实录》等。
这些史料为研究朝鲜半岛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三、中朝史料中关于朝鲜半岛历史起源的记载1. 中国史料的记载:中国史料中,关于朝鲜半岛的起源多与华夏民族、中原文明相关。
例如,《史记》中提到,箕子率领其族人东迁至朝鲜半岛,成为当地最早的居民之一。
此外,还有关于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交往、战争等内容的记载。
2. 朝鲜史料的记载:朝鲜史料中,关于朝鲜半岛的起源有着独特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三国史记》中提到,古代的朝鲜人是由不同的部落和民族融合而成的。
此外,朝鲜史料还对古代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四、中朝史料记载的比较研究1. 相似之处:中朝史料在记载朝鲜半岛历史起源时,都提到了古代的民族迁徙、战争、文化交流等内容。
这表明中朝两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2. 差异之处:尽管中朝两国的史料在内容上有所相似,但在具体细节和解释上仍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两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
此外,两国史料的记载角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中朝两国在历史研究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五、结论通过对中朝史料中关于朝鲜半岛历史起源的记载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在历史记载方面存在异同。
这些异同反映了中朝两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朝鲜半岛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39bd76b307e87101f6964e.png)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商纣的兄弟箕子在商灭亡后成为朝鲜北部国君,周朝承认其国,史称“箕子朝鲜”。
从此中朝开始了长达2300多年的邻邦历史。
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
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唐朝意图控制朝鲜,派薛仁貴建安东都护府。
由于朝鲜人民反抗唐军被迫撤退。
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公元918 年新兴地主高句丽人王建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高句丽国,高句丽国相当于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再加上部分我国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
宋元时期,当时的高丽王朝被蒙古征服并臣服于元朝,高句丽国的几代国王或被元朝使臣控制,或成为元朝皇帝的驸马,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元朝附属国。
970年北宋建立后延续中朝友好,直到993年高丽王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又被迫臣服金国,1231年蒙古灭亡高丽并建立行省,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亡国。
14世纪元朝末年,高丽第31代恭愍王看到明灭元,攻占元大都后,遂决定弃元归明,亲率使节到南京面朝洪武帝朱元璋,并恭贺登基大典。
当时朱元璋斥其重佛轻儒并令其改过,同时赐名曰:朝鲜并赐金印,此为朝鲜由来,朝鲜的意思就是"很少朝觐的藩国"。
后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赐朝鲜王"李"姓,后称为李氏朝鲜或李氏王朝。
1368年元朝覆灭后,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并建立了与明朝的友邦关系。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
中国明朝皇帝万历派10万军援朝,历经8年最终击溃日军,保存了朝鲜山河,中朝友谊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朝鲜国王从此对明朝感恩涕零,发誓永远成为明朝藩属。
1618年朝鲜出兵袭扰后金配合明军的作战,后金为扫除后患于1636年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但不出一兵一卒参与对明作战,与清朝的宗主关系一直延续到中日甲午战争前。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27551c4da38376baf1fae1b.png)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摘要关键词正文: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5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箕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卫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郡”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
其中箕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郡”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复国运动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韩国独立运动。
“朝鲜”与“韩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称谓,在二战结束前并无特别政治意义。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的爱国者们纷纷组成政党和武装团体进行反日斗争。
他们的名称有的冠以“大韩”,有的称为“朝鲜”。
所以,在1910年至1945年8月,“朝鲜”与“韩国”的两种称谓是混用的。
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韩国分别与北方、南方两个政权相对应,具有特定意义。
由于日本殖民统治者防范严密,以及地理上和中国邻近等原因,朝鲜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志士长期把中国作为独立复国运动的基地。
1919年4月10日,朝鲜独立党人在上海建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国内及海外的独立运动。
上海在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5年9月,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在即将凯旋归国之际把上海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海外发祥地”。
参见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590页。
当时的中国也是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国家,中国人民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奋斗。
共同的命运遭遇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除对朝鲜国内人民反日斗争的积极声援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朝鲜革命者反日独立运动的支持。
中国古代与朝鲜的交流
![中国古代与朝鲜的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c8106d6ca45177232f60a244.png)
中国古代与朝鲜的交流中国和朝鲜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纣时的箕子,传说他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
中过和朝鲜的交流最繁盛时期是唐朝。
现在我将分时期讲述中朝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着重讲解唐朝时期中朝的交往。
秦朝及秦以前,相传殷朝灭亡后箕子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
战国时燕人和朝鲜人贸易交往。
汉代朝鲜北部濡染了汉文化,奠定了以后与中国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高句丽、百济,由高句丽传入新罗,大批自称秦人、汉人后裔的中国人,经过朝鲜移入日本。
隋唐时期,隋朝文帝、炀帝都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发生过战争。
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鼎立,三国都同唐朝往来。
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丽。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灭百济,总章元年(668年)灭高丽。
以后,唐退出朝鲜半岛,新罗于上元二年(675年)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后,与唐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唐朝和朝鲜的交通:陆路是从长安向东→朝鲜,海路是从登州、扬州→朝鲜。
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新罗来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莱州(今山东掖具),南至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
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
当时来往于中朝日本的船只多达数十艘。
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 、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他们贩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
新罗派遣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最多。
开成五年(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共一百五人”。
不少新罗学生还参加唐朝进士科考试,从长庆元年(821年)至唐末,中举的新罗学生有58人。
中举后,有的留在唐朝做官。
如崔致远13岁到唐,19岁中进士,在唐任溧水县尉、侍御史。
30岁归国,有汉文诗赋集《桂苑笔耕录》20卷,《四六集》1 卷。
他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文化。
朝鲜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
![朝鲜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66307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0.png)
朝鲜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朝鲜半岛和中国相邻,自古以来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断。
在文化领域,朝鲜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也有着长久的历史。
这种交流和影响不仅使朝鲜古代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文化对于朝鲜的影响较为明显。
随着朝鲜王国的建立和发展,朝鲜王朝开始向中国借鉴和学习。
最初的时候,朝鲜学者到中国进行交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
后来,随着交流的深入,中国的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朝鲜的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朝鲜文化。
朝鲜王朝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吸收了不少的元素。
例如,明代小说《水浒传》被翻译成朝鲜语并广为流传,古代戏曲剧目也被传入朝鲜半岛。
这些文学作品带给朝鲜人民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享受,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参考这些作品,朝鲜古代家长往往会选择教育孩子那些积极向上,勇敢无畏的人物形象和认真研读这些作品的人们也会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
同时,中国对朝鲜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学和艺术技巧,还有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僚文化对朝鲜传统的朝廷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朝鲜王朝在国家治理中也借鉴了不少中国的制度和手段。
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了现代,朝鲜劳动党的颂扬朝鲜王朝统治者李成桂就是对中国封建皇帝儒家社会思想的一种继承。
与此同时,朝鲜也在不断地将自己的文化介绍给中国。
例如,朝鲜独具特色的五原音系统、朝鲜半岛上广泛流行的时装和食品,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朝鲜古代文化交流中产生的美好成果。
总的来说,朝鲜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两国之间经过不断的博弈和交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
这种交流不仅仅丰富了双方的文化,更有助于人类共同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与友好合作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与友好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9120c2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9.png)
中国与朝鲜的历史关系与友好合作中国与朝鲜两个国家地理相邻,边界线长达1416公里,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国和朝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且共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和朝鲜的历史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第一部分:历史关系中国和朝鲜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两个国家都属于东亚地区的古代文明中心。
自那时以来,两国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增加。
中国在唐朝时期对朝鲜的影响尤为显著,唐朝末年,中国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一个军事统治机构,这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在明朝时期,中国对朝鲜的统治达到了顶峰,但是随着清朝的建立,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到了20世纪初,中国和朝鲜受到了列强侵略和殖民主义的威胁,两国开始积极寻求独立和保护自身利益。
第二部分:友好合作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核心。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朝两国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
中国对朝鲜提供了重要的援助和支持,包括军事援助、经济援助以及人力资源的支持。
在外交和国际事务方面,中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支持朝鲜。
两国共同努力推动区域和平与稳定,促进东亚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还多次发挥调解作用,帮助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第三部分:文化交流中国和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方面。
两国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使得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和自然。
许多中国人热衷于学习朝鲜语言和文化,同时也有许多朝鲜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国和朝鲜之间还有大量的学术和教育交流。
许多中国学者和教育家前往朝鲜进行讲学和研究,同时也有许多朝鲜学生来到中国深造和学习。
这种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第四部分:未来发展未来,中国和朝鲜的合作关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两国应继续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
中朝关系
![中朝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b62c898762caaedd33d44b.png)
• 中国与朝鲜表面上是同盟关系,因为双方签订有《中朝友 好合作条约》。并且在现行朝鲜半岛体制下,中国不得不 承担在战时为朝鲜打仗的义务。中国政府的确每年向朝鲜 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黑市上的主要货物也都是由东 北的朝鲜裔中国人供往朝鲜的。可以说,中国目前是朝鲜 经济的基石。没有来自中国的政府的援助以及民间的贸易, 朝鲜将迅速陷入崩溃的境地。 • 但事实上,中国与朝鲜的同盟关系已经崩解。比如朝鲜在 进行核试验时,不通知中国政府,根本没有将中朝同盟关 系放在眼里。朝鲜的核试验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特 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安全。 • 所以,一言以蔽之,中朝关系,表面上的盟友,事实上早 已分崩离析、貌合神离。
中国和朝鲜从古至今
如何看待朝鲜问题
目录
• 一、高丽的历史 • 二、古时和民国时期的高丽 • 三、抗美援朝时期 • 四、现代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 五、总结
高丽的历史
• 高丽[lí ](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 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王建所建,定都开京 (今北朝鲜开城),是朝鲜半岛政权。新罗末年,弓裔建 立后高句丽国,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后百济国。918年泰封 部将王建杀弓裔自立,建立高丽国。935年灭新罗,936 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 代。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 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
战争后果
• 由于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遭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阵营的抵制,朝鲜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 1950年和平建设时期所积累的社会财富消失殆尽。这次 战争使朝将中国牵连进来,将中国捆绑进了朝鲜的战车至 今尚未脱离。此战为随后20多年朝鲜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但由于朝鲜经济是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环, 结构单一,因此在苏东剧变后日益艰难、经济崩溃。在金 日成死后,他的儿子金正日独裁权力巩固。朝鲜人民的生 活条件依然十分艰苦。国际社会包括中国、韩国不断对朝 鲜提供经济援助。
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
![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c40e1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0.png)
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两国的边界相邻,一直以来都有密切的交流和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的重要时期和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古代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往来频繁。
在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汉时期,中国东部地区的秦朝和汉朝通过海上贸易与朝鲜半岛的百济王国等国家进行往来。
中国的文化、技术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最为深刻。
在7世纪,隋朝统一了中国南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增加。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使臣和文士经常访问朝鲜半岛,文化交流迅速。
朝鲜半岛也汲取了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然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并非一直都是友好的。
在13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发生了一系列冲突。
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和朝鲜半岛,并将其纳入蒙古帝国的版图。
尽管如此,蒙古统治对朝鲜半岛来说并不是一场灾难。
蒙古政权的废黜导致了朝鲜半岛的独立,朝鲜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在明清时期,中国是朝鲜半岛的重要盟友和贸易伙伴。
中国和朝鲜王朝之间的贸易活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边境地区。
朝鲜王朝也通过派遣使节来向中国朝贡和寻求支持。
然而,到了19世纪后期,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
而朝鲜半岛则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
中国和日本都试图在朝鲜半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导致了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战争。
最终,中国于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割让台湾和朝鲜半岛给了日本。
从此以后,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这持续了40年之久。
中国在二战期间与盟军一起打败了日本,并在战后帮助朝鲜半岛恢复独立。
1945年,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朝鲜半岛被分割为南北两个政权。
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在1950年代支持了朝鲜战争。
中朝关系史
![中朝关系史](https://img.taocdn.com/s3/m/1b20c7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8.png)
中朝关系史1. 概述中朝关系是指中国与朝鲜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
两国地理相邻,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朝关系的发展历程。
2. 古代中朝关系2.1 两国早期交流中朝两国在古代就有着早期的交流。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末,中国汉朝与朝鲜发生了密切的交往,这段时期被称为汉朝与朝鲜的“威信交往”。
2.2 三国时期的对朝政策在三国时期,当时的中国三国之一的魏国政权与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有着频繁的交流,其中与百济和新罗的关系最为密切。
此时的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对朝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高句丽与中国的联姻在唐朝时期,中国与高句丽(朝鲜半岛北部的古代国家)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联姻关系。
唐朝的皇帝与高句丽的公主通过政治婚姻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经济和军事帮助来支持高句丽的发展。
3. 近代中朝关系3.1 19世纪的朝鲜半岛在19世纪,朝鲜半岛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中国和日本都试图通过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领土。
当时的中国清朝与朝鲜王朝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在日本的干预下,朝鲜逐渐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3.2 中朝关系的复苏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隔成两个国家:南朝鲜和北朝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朝关系的复苏创造了条件。
中朝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逐渐增加了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3.3 中朝关系的发展中朝关系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调停作用,并对朝鲜提供了经济援助。
4. 当代中朝关系4.1 朝核问题与中朝关系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朝核问题成为中朝关系的重要议题。
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中朝经济合作中朝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为朝鲜提供了经济援助和开发支持。
中国与朝鲜民族交往的故事
![中国与朝鲜民族交往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1e0b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c.png)
中国与朝鲜民族交往的故事中国与朝鲜是两个亲密的国家,两国人民的交往历史悠久。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中国与朝鲜民族交往的故事。
一、交往史源远流长中国和朝鲜两国都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成员,具有相似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早在古代,中国和朝鲜就开始了交往。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中国僧人鉴真法师曾经到达朝鲜慕华岛进行佛教传播。
这不仅带来了佛教文化,同时也启发了朝鲜文化的发展。
如今,中国和朝鲜不仅在文化、历史、政治等领域有广泛的交往,而且还在经济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二、友谊之路曲折而又坚定在20世纪初期,中国和朝鲜都受到了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影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朝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同抵御日本对东亚的侵略。
在战争期间,两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创建抗日根据地,策划抗日游击战争,真正实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路。
在中国推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和朝鲜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如今,中朝两国的人民之间具有更为深厚的友谊,代表着两国的强大实力和亲密的关系。
三、友好合作深化交往中国和朝鲜的民族交往在历史的过程中经过了顺境和波折,但是在现在情况下,两国还是在不断地深化友好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
双方在能源、金融、物流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构建了良好的合作框架。
同时还深化了两国民族文化的交流,最近成功展开了“中华文化周”和“朝鲜文化周”活动。
这些活动为两国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带动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在总体来讲,中朝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加深,两国各自发展的契机和挑战都极为相似,两国通过互相合作能够在进行大发展的路上持续发挥优势,也是其之间合作不断升华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华夏母亲,和朝鲜姊妹祥和的目光下,相信中朝两国民族交往的历史长河还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千多年过去了,朝鲜半岛几乎始终臣服于中原政权,中原政权采取羁縻政策最适合朝鲜,汉武帝的朝鲜之战打与不打没有什么区别。
朝鲜人擅长战术,不擅长战略,防守凶猛强悍,进攻不知方向。在战争初期,两路汉军全都吃了败仗。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五万齐鲁军队,从山东半岛出发,乘船从海路进攻,先头部队七千人刚刚登陆就遭到卫右渠的进攻,军队被打散,杨仆在山林中躲藏了十几天,又重新聚集起来。左将军荀彘率领五万多人马走陆路,由辽东部队先行出击,在边境上就被打散,逃回家的士兵多被斩首。
双方再次展开军事行动。左将军荀彘派出燕代劲旅,攻破边境防线,进抵朝鲜都城西北,楼船将军杨仆进攻都城西南,对朝鲜形成了夹攻之势。但是两将不相能,左将军荀彘乘胜而来,主战,楼船将军杨仆多吃败仗,主和。朝鲜人也知道必然失败,但不放心荀彘,一心想投降杨仆。结果荀彘怀疑杨仆要造反。
பைடு நூலகம்
汉武帝也发现有问题了,派出济南太守公孙遂前来协调两将的关系。公孙遂听信荀彘的一面之词,抓捕了楼船将军杨仆,所有汉军归左将军荀彘指挥。后来汉武帝杀掉了公孙遂。
朝鲜的投降计划受到重大打击,又遭到左将军荀彘的猛烈进攻,不得不杀掉国王卫右渠,再次向荀彘投降。但是朝鲜大臣卫成巳再次造反,这次荀彘好像吸取了教训,他没有立即军事进攻,而是晓谕朝鲜民众,让他们杀掉了卫成巳,朝鲜平定。
朝鲜降将大都被封侯,但是左将军荀彘被处死,楼船将军杨仆当死,花钱赎为庶人。
汉武帝时期,卫满的孙子卫右渠在位。汉武帝派涉何出使朝鲜,让卫右渠来长安称臣见驾。朝鲜人是很执拗,也很能说,卫右渠说出了很多理由,就是不肯前来。涉何说不过卫右渠,在回来的时候杀掉了送行的朝鲜副国王卫长,然后渡河,疾驰而去,告诉汉武帝“杀朝鲜将。”
如果汉武帝有意和平,也很好办,把擅杀无辜的涉何一抓,请朝鲜方面旁观审理,就完了。但是汉武帝认为涉何做得不错,故意不加询问,还加封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直接面对朝鲜。朝鲜人也莽撞啊,不知道这是在蓄意挑起战争,他们派出军队攻杀涉何。汉武帝的借口找到了,当年秋天,派出两路汉军,十万多万人,兵进朝鲜半岛。
这仗打得这叫一个乱,缺乏过硬的理由,缺乏政治瓦解,缺乏统一战略,缺乏相互沟通,缺乏统一指挥,轻敌冒进,配合不当,前后脱节,相互猜疑。汉军基本上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靠人多势众全面压服,啥叫愚蠢啊?这就叫愚蠢。要知道我们这可是在《孙子兵法》的国度啊!好在卫氏朝鲜刚刚建立不久,上上下下都是汉人,大都倾向西汉,归降是早晚的事情。西汉方面死了两位使节、一位太守,杀了一个将军,废了一个将军,战死了数万将士,终于拿下了卫氏朝鲜,在朝鲜故地设立四个郡。事情并没有完,由于不断遭到抵抗,其中两个郡一直没有建立,一个郡多次迁移,只有乐浪郡坚持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卫氏朝鲜全部恢复了原来的统治。
朝鲜历史与中国
纵观人类历史,你会发现能够活到现在的民族个个都不简单。朝鲜人素以刚烈、顽强著称,他们的战略不行,但战术不错,攻虽不足,守则有余。任何进攻朝鲜半岛的行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政治方针加以配合,势必蒙受重大损失。
朝鲜人的性格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人的特点。燕国就是一个没有什么战略的诸侯国,但他们的生存能力很强。早在战国时期,燕人卫满就进入了朝鲜,后来秦灭燕,卫满臣服秦朝,隶属辽东郡,西汉建立后,卫满又隶属于燕王卢绾,后来卢绾投降匈奴,卫满征服蛮夷,招募汉族,势力开始坐大,卫氏朝鲜正式开始。
这时候汉武帝又想起招降来了,派卫山出使朝鲜。朝鲜国王卫右渠顿首谢罪,说:“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并送出太子作人质,献出五千匹战马和大量军粮。此事圆满解决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但卫山的处理确有不当,他应该先通知双方部队停止军事行动,建立保障机制,然后再进行招降。但他急于求成,直接带着朝鲜太子、五千匹马、上万人众,手持兵刃,就来了。左将军荀彘是汉武帝亲随,相当狂妄,他要求朝鲜人放下武器,朝鲜人怀疑荀彘要杀他们,走到边境上又回去了。卫山功败垂成,被汉武帝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