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婴儿期(出生~3岁)
婴儿个体脑发育、感知发展、动作发展、信任感形成、模式识 别、直觉行动思维形成与发展、口语学习、独立性发展、音乐学系、 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期(3~6、7岁)
具体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守恒性发展、识字、社会性发展、 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 3.童年期(6、7~11、12岁)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 乐,避免痛苦,-想要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 觉察。
“自我”是理智的,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1.攻击性行为 2.性别角色的认识 3.亲社会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
(四)教育启示
1.注意环境的影响 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 3.注意运用强化控制原理 4.注意榜样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作业:结合书本内容和网络资源,解释并举例说明:泛灵性、 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数 量、液体、体积、形状)。
成语故事:
揠苗助长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内驱
力、反射 自我(现实原则)——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一、心理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他的理 论和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 域,而且影响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伦 理学、宗教和艺术理论等几乎所有人文科 学,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地形图上,弗洛 伊德无疑占据着一个显赫的位置。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 论观点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学习方法:
1、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认真做笔记 3、课后勤于思考并记忆 4.记忆结合理解,对于理论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查 阅相关书刊文献等。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例阐释各种理论,要帮助学生 真正理解知识要点。
(一)感知、注意的发展
视觉方面,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有很大提高,不仅了解和掌握 了几种基本颜色,还能较好地辨别同一色系的深浅。
注意方面,注意的稳定性和有意性较之前都有进步。这一时 期儿童注意力保持在目标事物上的时间有所延长,并开始学 着运用意志力法控制自己。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目录
Social Media
Web Design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 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了解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熟悉心理学主要流派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基本观点,识记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 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理解】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生长发育,也称生 理发展。
不同系统的器官,成熟的早晚和不同时期发展的速度 都是不同的,但都有其规律。
【认知理解】
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和大 小规律:即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是上肢,最后是 下肢;新生儿从出生到成人,头部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 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幼儿的 手指,和幼儿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幼儿的手指,这时教师承 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教师逐渐减少对幼儿的帮助, 在幼儿数数时,教师不再与他一起数,而是帮助他一起扳手指, 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搭建,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 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主讲教师:曾昭政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 验: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 为实验对象,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 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 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 周大的时候,一个总共练了8周,另一个只练了2 周。
大家想想看,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 高一些?为什么?
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 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 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 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 子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情境导入】
□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推 理任务的幼儿都采取了提示、指导的方法。结果发现,提示 和指导对3岁幼儿无效;对4岁的幼儿,提示的作用非常明显。

1-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密云社区教育中心❖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一)发展阶段❖参照我国的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分阶段:出生前的发展、婴儿阶段和幼儿阶段。

❖出生前的发展: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胚胎前9个月是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体有一个受精卵转变为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婴儿。

婴儿阶段:身体和大脑都出现巨大的变化:能够独立行走;有较成熟的感知运动能力;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口语表达系统;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亲密关系。

本书将婴儿期定义为0-3岁。

幼儿阶段:幼儿的身体变长、变瘦,运动技巧更精细,更具自我控制性和自信。

游戏促进和支持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思维和语言得到惊人的发展,道德感开始发展并开始与同伴建立关系。

本书将该阶段定义为3-6岁。

❖(二)发展的领域❖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整体,我们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时会初步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身体的发展、脑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那里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对他人的认知、同伴关系、以及品德心理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遗传和环境那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1]1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1]1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本节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

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

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

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

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

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

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

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学龄前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探索对其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理论体系。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知理论、认知理论、情感理论、语言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感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根据感知理论,学前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来捕捉世界上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感觉轨迹在大脑中形成感知的信息。

感知理论认为,感觉影响认知和情感的形成。

认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根据认知理论,学前儿童通过感知获取信息,并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情感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情感理论,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感等。

情感理论认为,情感的发展是与环境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环境中,学前儿童的情感得到塑造。

语言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语言理论,学前儿童具有特定的语言习得能力,并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语言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模仿、语言输入和与他人的互动等途径实现的,同时,语言的习得过程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学前儿童具有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并通过社会互动来认识世界和自己。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家庭和学校等社会环境对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领域的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粗到细。
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 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例如,4、 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时,往往不是用 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身体,更谈不上用手 指去拿玩具了。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 加之儿童的自发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 能逐步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 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往往要到6、 7岁才能做到。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主 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 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 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 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的物质载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 色体中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其中 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 )。正是 这种物质决定人的遗传特征。
胎内环境(母亲服药)
某些口服避孕药因含有雌激素,也会伤及 胎儿。麻醉剂、抗菌素等都会对胎儿的发 展产生影响。母亲吸烟、酗酒对胎儿的危 害也类似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吸烟的孕 妇或连续暴露于充满烟雾环境中的妇女, 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比一般孕妇高。孕妇大量饮酒,会产生胎 儿酒精综合症,表现为婴儿生长迟缓、早 产、智力落后、身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 等。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 年龄偏大。
年龄太小(18岁以下)生育,胎儿体重过轻、神经 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 年轻母亲分娩困难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孕妇,也较可 能得并发症,如贫血。35岁以上生育(特别是第一 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 综合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母亲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母亲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支配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干涉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娇宠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拒绝反抗冷漠自高自大不关心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专制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民主合作独立温顺社交?24教师管教斱式和学生的性格特征管教方式学生的性格特征民主的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专制的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毕恭毕敬不在场秩序混乱缺乏自制性放任的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25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认知发展理论•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理论•道德与品德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定义重要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感知运动期(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儿童自身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理论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理论01最近发展区02支架式教学03信息处理理论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理论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身心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性与羞愧、怀疑主动性与内疚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玛丽·安斯沃思的依恋理论情感智力理论道德与品德发展理论认知发展阶段与道德发展相关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他律与自律在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从他律(依赖外部规则和权威)转向自律(基于内部价值和原则)。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判断和推理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至关重要,它们帮助儿童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作出决策。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判断与推理三水平六阶段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品德发展的榜样,通过自身行为示范道德和品德原则。

以身作则情境教育激发内在动机家校合作通过模拟真实的道德困境,引导儿童思考、讨论并实践道德决策。

培养儿童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理解并认同道德和品德的价值。

家庭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品德发展的环境,一致性地教育和引导儿童。

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观察法通过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以评估其心理发展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但需要观察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PPT课件
思聪,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整天爱问“为什么”。 喜欢动脑筋、爱思考。在幼儿园你回答问题总是与众不同。 上课的时候你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你开始知 道什么叫做坚强了,你有着自己热情大方的性格,喜欢唱歌, 希望你未来能够开开心心。
17
小班幼儿(3-4岁)的年龄特征
1. 行为的强烈情绪化
28
1.生物因素——基本物质前提 遗传的生物特征
· 人体的形态、构造、血型、发色和神经系统
29
健全的四肢是动作技能发展的前提; 完善的发音器官是口语发展的前提; 先天失明的幼儿不能发展视力; 先天聋哑的幼儿不能发展听觉和口语; 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任何心理活动; 高斯9岁能解决数列求和; 莫扎特3岁弹钢琴,6岁指挥乐队; 王勃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14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 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 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 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 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 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 同的。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 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 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 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 童发育早,心理成熟早,有的 就晚;在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 差异,在兴趣、性格及能力等 方面也都有不同。
4. 从零乱到成体系
8
二、发展的基本特点
1. 连续性
► 指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 阶段性
► 指幼儿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 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 先有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
9
二、发展的基本特点
3. 方向性和顺序性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

(完整版)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

(完整版)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

(完整版)第⼆章学前⼉童⼼理学基本理论第⼆章学前⼉童发展⼼理学基本理论1.知道学前⼉童⼼理发展的⼀般规律。

2.懂得学前⼉童⼼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掌握制约学前⼉童⼼理发展的因素。

4.了解学前⼉童发展⼼理研究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轩轩出⽣在⼀个知识分⼦家庭,爸爸是⼤学⾳乐教师,妈妈是某⾼级中学的舞蹈教师。

由于从⼩受到较好的薰陶,很⼩的时候就会弹琴、跳舞、画画、下棋,尤其是还能说⼀⼝流利的英语。

两岁的她就能背唐诗、数数。

上幼⼉园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并且不断拿奖。

⼩⼩年纪的她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家都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神童”,长⼤以后⼀定会很有出息的。

然⽽,事情并不是⼤家所想的那样。

轩轩上⼤班时,情况开始发⽣了变化。

轩轩不再像⼩时候那么活泼了,她开始变得不喜欢表现⾃⼰,也不怎么听话了,说话、做事开始趋于我⾏我素。

更可怕的是,突然有⼀天,“⼩神童”看着妈妈⾯⽆表情地说了句:“活着真没有意思!”当时,妈妈吓坏了,年纪这么⼩的⼈⼉怎么会有这么种念头!曾经⼀度把孩⼦视为“天才”的妈妈⼀时难以接受:我的孩⼦怎么会变成这个样⼦?越来越退步的她就要升⼩学了,该怎么办呢?⾯对现在的轩轩,妈妈没了辙。

事后,幼⼉园⽼师了解到,轩轩原本出⽣在⼀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就在轩轩4岁时,轩爸轩妈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缝,夫妻俩动不动就把家⾥弄得⼈仰马翻。

这让夹在中间的轩轩既悲伤⼜⽆助。

后来,轩轩⼀直跟着妈妈⽣活。

由于妈妈⼯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去管教他,原本活泼好学的轩轩开始沉溺于⽹络游戏,对弹琴、跳舞、画画等爱好失去了兴趣,并且越来越不爱与⼈说话了,这与四岁前的她,判若两⼈。

轩轩的出⽣为她造就了⼀个良好的家庭背景,按常理,她应该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可是结果为什么会让⼈感到如此⼼寒呢?上述案例涉及到的是学前⼉童⼼理发展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

那么,学前⼉童⼼理发展的⼀般规律是什么?制约学前⼉童⼼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最具影响⼒的学前⼉童⼼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本章的学习将带我们⼀同进⼊并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彩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彩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2. 第二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第一节:感知运动发展第二节:认知过程发展3.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第一节:情感发展第二节:社会性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理论。

3.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认知发展过程。

2.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点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儿童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分析感知运动、认知过程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阐述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环节的重点知识,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请分析一个实际案例,阐述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略。

实际案例分析: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专著。

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学前儿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心理发展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一、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阶段性
(三)发展的方向性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五)个别差异性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质变的出现形成了阶段性,他们在各个发展 阶段表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质的特征,即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
3、班杜拉
社会学习 (观察学习)
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环 个行 境 体为
观 察 学 习 ( observational learning),就是指个体通过观 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 的替代性(间接性)学习。
这种学习不需要直接做出 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 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行 为结果就能完成学习。
在格赛尔看来,支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但主要是成熟。格赛尔认为成熟与内部因素有关,这种内部因素决定机体 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而学习作为一种和外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只是给发展 提供了适当的时机,学习对发展只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二)婴儿童的养育
1.教养应以婴儿童为中心 2.父母应掌握婴儿童成熟的知识
(二)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个性形成与学前儿童早期经验有关,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 的活动能力,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五个渐进的阶段,分别是口腔 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1
5
1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口腔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1Fra bibliotek313
• 一、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期,出生后的两年内,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知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期,适用于2~7岁的儿童,他们开始通过语言和表象符号进行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期,适用于7~11岁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思考和操作性思维。

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适用于11岁以上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2.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3.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语言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叫做"近似区域"的概念,指的是儿童能够通过与比他们更有经验的人合作来完成高水平的任务。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4.雅各布·洛特岗斯坦发展理论
洛特岗斯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提出了发展的环境理论,强调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和社会。

他认为,正念的培养、安全的家庭环境和适度的挑战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5.幼儿园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理论是指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该理论主张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机会,并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培养儿童的认知、社交和情绪能力。

幼儿园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相互 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各因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关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表现 (一)从不齐全到齐全 (二)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表现 (一)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二)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 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二、学前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一)历史上有关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依据:国 外几种划分标准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美国心理学家柏尔曼 三时期理论 2.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施太伦三阶段理论 3.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瑞士儿童心理 学家皮亚杰 四阶段论 4.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奥地利弗洛伊德 五阶 段论 5.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艾 利康宁和达维多夫 六阶段论
3.第三个时期——“如何起作用”(相互作用 论) 理论观点: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 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观点比上面的理论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 定的问题。
课程回顾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0—6岁学前儿童的各种 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其发展规律和 特点。主要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旨在探讨学前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学前儿 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非常 迅速的,其发展过程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而影响因 素又是多方面的。
2.第二时期——“各起多少作用”(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 性而难以服人。后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 这些观点后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认为 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斯腾 等人的“会合论”。斯腾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 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 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 因事而异”。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 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只是把二者看作相互 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 的关系。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023/5/16
13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 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 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 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 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 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
开时年龄)

实验班 63.4
91.8
101.4 全部自 平均读
(13人)

完12年

控制组 86.7 (12人)
60.5
66.1
1人死亡 平均读 4人需要 完4年级 照顾
2023/5/16
20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 程。
环境影响儿童的生理成熟。如胎儿生长发 育的胎内环境就受母亲内2个月:1:2 胎内5个月:1:3 出生时:1:4 2岁:1:5 6岁:1:6 12岁:1:7 25岁:1:8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 才会用腿走路。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 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 最后是生殖系统。
遗传决定论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 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 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 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 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8国)
(二)环境决定论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处(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儿所幼儿 园的环境和教育。

(完整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完整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年龄特征教学难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身边的幼儿;收集幼儿心理特点的有关资料;去幼儿园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心理表现2.教师的准备:学前心理学的案例;幼儿活动录像片段;心理研究资料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资料收集法;知识拓展法;实验室观察法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案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断增多。

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

观点总结:1.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

2.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案例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1.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看能听,但不会认人,6个月左右才开始认生;1岁半以前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上人类特有的思维;2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最初孩子的情绪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出现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3.小班孩子常常在活动室东游西荡,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性,而大班的孩子则在活动之前就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18
21
(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 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不同:动物是自然实体,它 的发展靠本能、靠成熟;儿童是自然实体,但更是社会 实体,他的发展靠的是学习和经验。因此,社会生活条 件和教育最重要。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2013-7-18
7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 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 提和自然条件。(图为精子和卵子结合)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 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 顺序和发展速度上。其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 (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 如:儿童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上肢,然后 是下肢。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 年龄太小(18岁以下)生育,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 增加,这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母亲分娩困难的概率要高 于正常孕妇,也较可能得并发症,如贫血。35岁以上生育(特别 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的 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概率:孕妇30-34岁为1.66‰,35-39岁为 3.22‰,40-44岁时上升到12.52‰,45岁以上则达到29.74‰。 这是由于高龄孕妇为胎儿提供的胎内环境与正常孕妇相比,通常有 些劣势所致。
(四)相互作用论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 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 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观点比上面的理论进步,但仍然存 在着一定的问题。
(五)科学的观点
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 客观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 应该强调的是: 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第二,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 理的影响; 第三,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 合的分析。
2013-7-18
13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 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 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 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 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 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
胎内环境母亲服药
某些口服避孕药因含有雌激素,也会伤及胎 儿。麻醉剂、抗菌素等都会对胎儿的发展产 生影响。母亲吸烟、酗酒对胎儿的危害也类 似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吸烟的孕妇或连续 暴露于充满烟雾环境中的妇女,早产的发生 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一般孕妇高。 孕妇大量饮酒,会产生胎儿酒精综合症,表 现为婴儿生长迟缓、早产、智力落后、身体 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高尔顿(F.Galton)主要观点: 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以遗传的 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 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 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遗传决定论:名人家谱调查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 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 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 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 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 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 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
斯金纳的育婴箱


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 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 围大,除尿布外无多余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 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 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 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 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 童。
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 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如:被野兽哺育长大的孩子,他们不 会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感 情就是典型的例子。像印度的狼孩卡玛 拉和阿玛拉,法国的阿威龙野男孩及中 国的猪孩等。
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
测量
接触的积极性 运动的积极性 攻击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 用的结果。 其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 (J· Watson)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 B· 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 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 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家斯金纳(B· Skinner)——“……正如一个塑 F· 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
表 不同血缘关系的儿童的智商相关
遗传变量
环境变量 智商相关

同卵双生子
一起长大 0.87 分开长大 0.75
异卵双生 子
非孪生兄 弟姐妹
一起长大
无血缘关系儿 童
0.53
0.49
0.2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的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研究等。 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文化水 平 平均读 完12年 级
实验班 63.4 (13人) 控制组 86.7 (12人)
91.8
101.4
全部自 给
60.5
66.1
1人死亡 平均读 4人需要 完4年级 照顾
2013-7-18
20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 程。 环境影响儿童的生理成熟。如胎儿生长发 育的胎内环境就受母亲的营养、情绪和行为的 影响。 出生后的环境对儿童生理的发展更为明显。 如:身高和体重。随着国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的提高,儿童身高体重会明显增长。
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阶段开始学习爬楼梯.T 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训练,每日练习10分钟, 连续6周;C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2周, 就赶上了T的水平. 根据这一事实,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论” 观点.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 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于成熟 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遗传决定论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 基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 这些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 可以推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 的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8国)
(二)环境决定论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处(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 儿所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物质条件、父母职业和文化 水平、家庭人口、社会关系等。其中家庭教育起的作用 最大。
母亲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
管教方式 民主的 专制的 放任的
学生的性格特征 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 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 毕恭毕敬,不在场秩序混乱,缺乏自制性 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
2013-7-18
25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 因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 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遗传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 Galton),他通过 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了一条 “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 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 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 Hall)有一句名言:“一 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二、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环境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儿 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 对儿童心理影响大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儿童的 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 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 氛等。
2013-7-18
32
(三)二因素论
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代表人物: 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 Woodworth)认为儿童心 S· 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W· Stern)认为儿童心理发 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复合” 或“会 合” 。 他们把遗传和环境看作是孤立的、简单的机械的拼凑, 也不正确。
早期隔离 6个月
3.4 121.0 4.2
部分隔离
8.5 117.0 5.6
有母亲伙 伴条件
12.6 229.0 10.2
害怕—退缩
97.0
25.0
34.0
12.0
10分钟内社交活动的时间(单位:秒)
2013-7-18
19
变换环境对儿童智商的影响
组别(分 19个月 开时年龄)
1年半后 2年半后 21年后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 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如: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Cyril Burt)的研究; 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 系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提高,同卵双生子的 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胎内环境母亲服药
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其作用 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 性质而定。60年代初,西德的一家医药公司推出了反 应停(Thalidomide)——该药可以减轻孕妇的恶心、 呕吐、无名状的难受等常见的早孕反应,还有镇痛、 定神、改进睡眠等作用,许多孕妇服用了。结果出现 了近万名婴儿畸形:孩子或是耳鼻发育不完全,或是 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最典型的是四肢特别短,上肢表 现为挠骨、尺骨可以完全不存在,手好像直接从肩部 长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