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合集下载

从方剂看中药在不同剂量下的功效异同

从方剂看中药在不同剂量下的功效异同

从方剂看中药在不同剂量下的功效异同从方剂看中药在不同剂量下的功效异同---------2010级七中医袁韬曾读徐灵胎之《用药如用兵论》,深为折服,医之伐病,确如将之伐敌,用兵贵知法,杂兵乱寇数万不敌精兵数千,用药亦贵知法,经方药精力宏,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故药效惊人,正如《医学传心录》所言“兵不在多,独取其能。

药不贵繁,唯取其妙”。

古今名医多言,用药组方须严谨更需变通,而变通之基础在于熟知药性。

通晓药性,用之得当,则疾病立消,有如兵家用兵,用之得当,则旗开得胜。

若医家不谙药性,用药不当,则不仅病邪不祛,反伤正气,甚者贻误性命,有如兵家用兵不当,非但不能取胜,反而损兵折将,一败涂地,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

大二上学期,学习了“中药学”,但只多死背其性,若问如何用之则只有瞠目长舌。

又多闻中医不传之秘即在药量,现学方剂后,以方剂为线索,明晓些许中药在不同剂量下的功效偏向,少有心得,浅而言之。

桂枝《中药学》述其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助阳气”桂枝汤中桂枝用量3两(9g),桂枝起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功效而在五苓散中桂枝仅用半两,起温阳利水之功在桂枝加桂汤中,桂枝则用5两,倍于芍药,用之奔豚气,起平冲降逆之效麻黄《中药学》述其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用于一般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剂量在3~10g,根据地域不同,用量差别也较大,南方许多医家麻黄用量较小3g左右却多能收发汗之功,而北方医家麻黄用量较大,多与北人身体腠理较南人更为紧密扎实有关。

而麻黄若起利水消肿之功则须大剂量使用,如越婢汤用麻黄6两,而麻黄与石膏比例为6:8,故麻黄发汗作用不明显,取利水消肿之效,用治风水,麻黄量非大不能取效○6,临床上应用麻黄还须如张锡纯所言“贵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斟酌,以胜病为主,不能拘于成见”防风《中药学》述其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止痉”痛泻要方中小剂量用防风,起引经入脾,辛能疏肝气,燥湿之功(李东垣言“若补脾胃,非此引不能行”)荆防败毒散等解表方中用普通剂量10g防风则起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功。

《金匮要略》伤寒论药方详解

《金匮要略》伤寒论药方详解

《金匮要略》伤寒论药方详解栝蒌桂枝汤--解肌祛邪,舒缓筋脉葛根汤--解表发汗,生津舒筋麻黄加术汤 --发汗散寒,解表逐湿。

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祛风除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泄,解表祛湿桂枝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风胜湿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一物瓜蒂汤--清热解暑,行水散湿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益气养阴滑石代赭汤--养阴清热,和胃降逆百合鹦子汤--滋养肺胃,润燥降逆百合地黄汤--润肺滋肾,清热凉血百合洗方--清热养阴,润燥止渴栝蒌牡蛎散--益阴潜阳,润燥止渴百合滑石散--滋养心肺,清热利尿甘草泻心汤--清热利湿·补中和胃苦参汤---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雄黄熏方--清热解毒,燥湿杀虫赤小豆当归散--清热解毒,排脓活血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鳖甲丸煎--扶正祛邪,消症化积。

白虎加桂枝汤--清热生津,解表和营蜀漆散 --祛痰截疟,扶正助阳牡蛎汤--散结通阳,截疟软坚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和解少阳,驱疟生津柴胡桂姜汤--和解散结,化饮截疟侯氏黑散--除湿蠲痹,散风活络风引汤(--重镇潜阳,清热熄风防己地黄汤--滋阴降火,养血熄风头风摩散--散风寒,止疼痛桂枝芍药知母汤--通阳行痹`祛风除湿`和营止痛乌头汤--温阳散寒`逐湿通痹`止痛矾石汤--脚气,腿脚肿痛《古今录验》续命汤--扶正祛邪,清热疏风《千金》三黄汤--益气解表,除湿疏风《近效》术附汤--助阳温肌`益精气`补脾肾崔氏八味丸--补益肾气,温阳化湿《千金》越婢加术汤---风湿外侵·化热伤津越婢加术汤--清热散风,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涩天雄散 --补阳摄阴小建中汤--甘温建中,缓急止痛黄芪建中汤 --益气生津`补气固表肾气丸--温补肾阳薯蓣丸 --健脾益气`疏风散邪酸枣仁汤 --养血安神`补肝敛气`清热除烦大黄廑虫丸-通络活血`导滞消瘀《千金翼》炙甘草汤--滋阴养血`通阳复脉,《肘后》獭肝散--驱阴邪而镇肝魂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健脾化饮皂荚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厚朴麻黄汤 --宣肺化饮`利气降逆泽漆汤 --通阳利水`止咳平喘麦门冬汤 --养阴润肺`益胃祛痰葶苈大枣泻肺汤 --泻肺行水`下气清痰桔梗汤--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越婢加半夏汤--宣肺平喘·祛饮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清热除烦《外台》炙甘草汤--温润肺气·以行津液《千金》甘草汤--养阴清肺·利咽解毒《千金》生姜甘草汤 --补脾益肺·散寒化饮《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通调营卫·平喘涤痰《外台》桔梗白散--功逐水饮·温下寒实《千金》苇茎汤 --清热化痰·逐瘀排脓奔豚汤--清热平肝·降逆止痛桂枝加桂汤--温中散寒·降逆逐邪·驱寒外达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降冲下气·通阳制水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行气化痰栝蒌薤白半夏汤--通阳行痹·逐饮降逆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开结·降逆泄满人参汤--温中祛寒·健脾益气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化饮橘枳姜汤--宣通降逆·行气散水薏苡附子散--温里散寒·除湿宣痹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散寒·化饮下气乌头赤石脂丸--祛寒温阳·峻逐阴邪九痛丸--祛寒散结·杀虫温通厚朴七物汤--行气除满`泻热去积附子粳米汤 --温阳散寒`降逆化饮厚朴三物汤 --行气除满大柴胡汤 --外解少阳`内泻热结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大黄附子汤--温经散寒`通便止痛赤丸--散寒止痛`化饮降逆乌头煎--温阳散寒止痛当归生姜羊肉汤 --养血散寒乌头桂枝汤--驱寒止痛`散寒解表乌头汤--驱寒止痛`散寒解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外台》走马汤--开肺利气·温通泻下旋覆花汤 --行气散滞`通阳活血麻子仁丸--滋液润燥`泄热通幽甘姜苓术汤--温阳散寒`健脾渗湿苓桂术甘汤 --温中降逆`化饮利水甘遂半夏汤 --逐水祛痰`散结除满`解痉止痛十枣汤 --攻逐水饮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木防己汤--补虚通阳·清热利水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行水化饮·散结消痞,补虚清热泽泻汤--健脾利水·燥湿除饮厚朴大黄汤--疏导肠胃·荡涤实邪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清痰小半夏汤--蠲散水饮·降逆止呕己椒苈黄丸--攻坚逐饮·化气行水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五苓散--健脾渗湿·化气利水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散寒·蠲饮止咳苓甘五味姜辛夏汤)--降逆化饮·燥湿化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化饮降逆·清泄胃热《外台》茯苓饮 --健脾理气·化痰散饮肾气丸--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五苓散--治脉浮·小便不利文蛤散--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栝蒌瞿麦丸--)温阳化水·生津止渴蒲灰散--凉血化瘀·泄热利湿滑石白鱼散 --祛瘀止血·清热利尿茯苓青盐汤--益肾清热·健脾利湿白虎加人参汤--治渴欲饮水·口干燥者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越婢汤 --发越水气·兼清里热防已黄芪汤--益气固表·祛风除湿防己茯苓汤--通阳化气·表里分消越婢加术汤--里水病甘草麻黄汤--和中补脾·宣肺利水麻黄附子汤--温阳发汗·化气行水蒲灰散--治热淋·血淋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祛散水湿桂枝加黄芪汤 --调和营卫·祛散水湿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饮散痞枳术汤 --行气散结·健脾利水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硝石矾石散--清热化湿·消瘀利水栀子大黄汤--泄热祛湿·开郁除烦猪膏发煎--补虚润燥·化瘀通便茵陈五苓散--利水祛湿·清热退黄大黄硝石汤--泻热通腑,兼以利尿《千金》麻黄醇酒汤--发汗解表小半夏汤--治黄疸病小柴胡汤-治黄疸·腹痛而呕者小建中汤--治男子黄·小便自利,瓜蒂散--治诸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半夏麻黄丸---心下悸,头晕目眩黄土汤---温脾摄血柏叶汤--温中止血赤小豆当归散--清热解毒·排脓活血泻心汤--清热消痞,泻心解毒,苦寒燥湿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和中·降逆止呕猪苓散--健脾利水四逆汤--]回阳救逆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大半夏汤--补虚和胃·降逆润燥大黄甘草汤--荡热和胃·通利大便茯苓泽泻汤--健脾渗湿·温阳化饮文蛤汤--清热止渴·宣散风水半夏干姜散--温胃散寒·止呕化饮生姜半夏汤--散结通阳化饮橘皮汤--降逆散寒·理气和胃橘皮竹茹汤--清热补虚·降逆和胃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小承气汤--宣气除滞`清热通便桃花汤--温中固脱`涩肠止利白头翁汤--清热燥湿栀子豉汤--清热除烦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紫参汤----清热止痛诃梨勒散-升举中气·固脱止利黄芩汤--益气温中·降逆清热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解毒,通阳散结大黄牡丹皮汤---荡热解毒,消肿排脓王不留行散----行气血,通经脉排脓散----排脓化毒排脓汤---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黄连粉---清泻心火,燥湿化毒藜芦甘草汤---涌吐导痰鸡屎白散---清热祛风,通利二便蜘蛛散-治疝气甘草粉蜜汤-安胃和中·诱蛔杀之乌梅丸---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引起之各种病症附子汤--治阳虚寒湿凝滞胶艾汤 --补血缓痛·止血安胎当归芍药散---养血疏肝,健脾利湿,止痛安胎干姜人参半夏丸---温补脾胃,蠲饮降逆当归贝母苦参丸---养血润燥,清热解郁葵子茯苓散---治妊娠身重·小便不利当归散--养血清热,调肝益脾白术散--健脾除湿,温中安胎枳实芍药散--行气散结,和血止痛下瘀血汤---活血逐瘀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竹叶汤--扶正祛邪,表里兼治竹皮大丸---安中益气,除烦止呕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补血益气,清热止利三物黄芩汤---清热燥湿,滋阴养血《千金》内补当归建中---养血补虚,和营止痛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降逆化痰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土瓜根散---破瘀通经胶姜汤---调补冲任,温阳散寒大黄甘遂汤---破血逐水抵当汤---荡涤内热,攻坚破血矾石丸---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红蓝花酒---活血止痛蛇床子散----暖宫燥湿,杀虫止痒狼牙汤---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小儿疳虫蚀齿方--行气活血,消肿杀虫伤寒论药方详解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生津液,舒筋脉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本,调和营卫桂枝加芍药汤--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里复阳,辛散阴邪桂枝麻黄各半汤---疏达肌腠,轻解表邪,调和营卫桂枝二麻黄一汤---调和营卫,微发其汗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调和营卫,健脾利湿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甘草汤---温补心阳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温通心阳,重镇开窍桂枝加桂汤---温中散寒,降逆逐邪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复心阳,安神除烦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祛风胜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调和营卫,健脾利湿桂枝加芍药汤---]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桂枝加大黄汤---解肌祛邪,泻实通里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方名用量(3g按3g计,如其中有升、合、个、枚者,请自行*3/15.625计算)白虎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 人参9g白虎加桂枝汤知母18g 甘草6g(炙) 石膏48g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9g白术散白朮四分 川芎四分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二分白术附子汤白朮6g 附子3.84g半(炮去皮) 甘草3g(炙) 生姜4.5g(切) 大枣4.032g (擘)白通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白头翁汤白头翁6g 黄柏9g 黄连9g 秦皮9g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g 秦皮 黄连 柏皮各9g柏叶汤柏叶 干姜各9g 艾三把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百合滑石散百合3g(炙) 滑石6g(一作9g)百合鸡子黄汤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擘) 知母9g(切)百合洗方百合一升半夏干姜散药物组成】 半夏 干姜各等分半夏厚朴汤半夏17.28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15g 干苏叶6g半夏麻黄丸半夏 麻黄等分半夏散及汤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灸等分半夏泻心汤半夏8.64g,洗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 灸,各9g 黄连3g 大枣8.064g,擘奔豚汤甘草 芎藭 当归各6g 半夏12g 黄芩6g 生葛15g 芍药6g 生姜12g 甘李根白皮一升鳖甲煎丸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 桂枝9g,去皮 干姜6g 栝楼根12g 黄芩9g 牡蛎6g,熬 甘草6g,炙柴胡桂枝汤桂枝4.5g,去皮 芍药4.5g 黄芩4.5g 人参4.5g 甘草3g,炙 半夏4.32g,洗 大枣4.032g,擘 生姜4.5g,切 柴胡12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g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g 半夏4.32g,洗 大黄6g 牡蛎4.5g,熬 大枣4.032g,擘柴胡加芒硝汤柴胡6g2g 黄芩3g 人参3g 甘草3g,炙 生姜3g,切 半夏0.48g,本云五枚,洗 大枣2.688g,擘 芒硝6g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根汤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g 栝蒌根12g 生姜6g 大枣8.064g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48g,碎 太一禹余粮48g,碎赤丸茯苓12g 半夏12g(洗) 乌头6g(炮) 细辛3g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9g崔氏八味丸干地黄24g 山茱萸 薯蓣各12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炮)各3g 大半夏汤半夏34.56g(洗完用) 人参9g 白蜜一升大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芍药9g 半夏8.64g,洗 生姜15g,切 枳实13.824g,炙 大枣8.064g,擘大承气汤大黄12g,酒洗 厚朴24g,炙,去皮 枳实17.28g,炙 芒硝3.456g 大黄附子汤大黄9g 附子11.52g(炮) 细辛6g大黄甘草汤大黄12g 甘草3g大黄甘遂汤大黄12g 甘遂6g 阿胶6g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6g 黄连3g大黄牡丹汤 大黄12g 牡丹3g 桃仁2.88g 瓜子半升 芒硝3.456g大黄蟅虫丸大黄十分(蒸) 黄芩6g 甘草9g 桃仁一升 杏仁20.16g 芍药12g 干地黄30g 干漆3g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大黄硝石汤大黄 黄柏 硝石各12g 栀子2.88g大建中汤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12g 人参6g大青龙汤麻黄18g,去节 桂枝6g,去皮 甘草6g,炙 杏仁3.072g,去皮尖 生姜9g,切 大枣6.72g,擘 石膏7.68g,碎大陷胸汤大黄18g,去皮 芒硝23.04g 甘遂1g大陷胸丸大黄24g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11.52g 杏仁10.08g,去皮尖,熬黑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 贝母 苦参各12g当归散当归 黄芩 芍药 川芎各48g 白朮24g当归芍药散当归9g 芍药48g 芎藭24g,一作9g 茯苓12g 泽泻24g 白朮12g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9g 生姜15g 羊肉48g当归四逆汤当归9g 桂枝9g,去皮 芍药9g 细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枣16.8g,擘。

临床处方用量精解

临床处方用量精解

临床处方用量精解第一篇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这说明量的重要性。

我不赞同医家传方不传量,学方用方不明量。

由于古今度量衡不同的原因,以及历代医家的不同看法,造成用量上的思维混乱却是事实。

根据1985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所附:“古方药量考证”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3.92g,以及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核算,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今之15.625g。

因此我在使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的时候,剂量上在13.92g与15.625g之间取舍,参考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环境、气候、药材质量、剂型、煎服法等诸多因素确定中医临床处方用量。

宋代之后的方剂按1两相当于今之37.3g计算。

其它计量单位,如大枣十二枚,杏仁十六个,桃仁五十个等,既可参考有关文献,也可以实际测量得知。

下面,就从不同侧面初步探索一下中医临床处方用量问题。

一、剂量是方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单是张仲景对药物处方剂量十分重视,历代医家也无不如此,从他们创制和使用的处方中就可得知。

1、金代刘完素之六一散:其方中滑石与甘草的分量之比为6:1,汪昂《医方集解》释“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

”2、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汤:熟地一两、肉桂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

3、傅山《傅青主女科》中的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4、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

5、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定心汤: 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萸肉五钱、柏子仁四钱、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

6、陈慎吾老大夫治一腹胀患者,该患者曾因服用年轻教师开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而转请陈老诊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

命。

本文内容只见多人引用,从未见过全文。

网上也未见过。

最近,偶然机会,在黄煌经方沙龙上,见到该文章的图片。

(见附后)。

我将它整理成word文档,供大家学习参考。

天地悠悠zjw)《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伤寒沦》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药物剂量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悬而末决。

现就近年对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

一、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1979 年出版的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仿寒论选读》具体地把《伤寒论》中汉代的1两折合为3克,1升折合为60〜80毫升或18~30克。

此书沿用1964 年出版的《伤寒论讲义》(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观点,认为“关于剂量之标准,古今不一。

汉时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即二十四铢为一两。

处方应用时,一方面根据前人考证的量制折算,更重要的是依据临床实践。

凡沦中云一两者,折今约一钱.云一升者,按重量折今六钱至一两不等,按容量可折60 至80 毫升。

”我们认为,医生对某—种药物的习贯用量是回事,东汉时1 两折合现在多少克是另一回事,两者不能等同起来。

这种用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的方法,早已有之。

如徐灵胎。

医药源流论,认为“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

”汪昂《汤头歌诀》认为“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徐、汪两人均为清代人,出生年月,相差不过七十余年,当时的衡制并无变化,1 两合今之37.3 克。

而所估计的剂量相差竟达一倍。

就以近年临床来说,各个医生的习惯用量差别很大.如上海的夏理彬老中医,桂枝只用三分到五分(1〜1.5克),而沈宝善老中医,桂枝常用一两到三两(30〜90克),相差数十倍.即使采用临床常用量的平均数,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医生的用药剂量差异之大,实难统一划定。

所以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并不是一个好方法.二、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测比重推算近有陈家骅氏等的论著《经方药量管窥“见《浙江中医杂志》1981 年第5 期),以《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乌头桂枝汤方后的煎煮法为根据,推算出东汉的1 斤合今之126 克,1 两合8 克弱。

剂量有别 主治各异

剂量有别 主治各异

剂量有别主治各异摘要:经典著作《伤寒论》用药不过数十味,组方不过百余个,但疗效之显著令人折服。

究其原因与仲景选药之精当,配伍之严谨不无关联。

本文通过对其中七对组方相同但药量不同的方剂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药量变化与主治病证的关系,提示同道们在临证中要根据不同病证重视剂量的斟酌,从而保证治疗的质量。

作为经典著作之一,《伤寒论》开创了辨证组方的先河,全书内容贯穿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辩证法思想,系统论述了六经辨证体系,六经中每一个病中又包括若干个方证,随证立方遣药,每一证必有一方,证以方为基础,方以药为核心,药又以剂量为标准。

在《伤寒论》中有非常丰富的治疗方法,从治疗大法到具体方药的应用,层次井然。

选用的药物不足百味,虽未明确提出八法,但八法的内容却贯穿始终,而且对药物剂量的确定也极为严格,不少方剂只因药物剂量的调整,作用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主治病证的变化,可以看出仲景用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仅就七对方剂中药物剂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来体会仲师组方用药的巧妙。

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方剂组成:均有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剂量:桂枝汤用桂枝三两,桂枝加桂汤用桂枝五两,余相同。

主治: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方中桂枝、大枣、生姜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加之服药后啜饮热粥,以助药力,使邪随汗而解,属汗法范畴。

本方中的桂枝作用在于解表,当与芍药配伍时,发挥解肌发汗的功用,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若与麻黄配伍,则辛温散寒,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与麻黄、石膏相配,则治疗表寒里热证,都是解表作用。

而桂枝加桂汤则治疗心阳不足,下焦寒气上冲之奔豚气,本方重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加大桂枝用量是补益心气,以益心阳,而使阴自平,配合其他四味药共为调和阴阳、平冲降逆之方,此时重用桂枝来温阳化水止冲。

桂枝汤与桂枝加芍药汤方剂组成:均有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全总结版

【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全总结版

【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全总结版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伤寒论113方集锦——专业分享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12-9 15:38 | 只看该作者[中医经典]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一、现状分析1.1研究意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无不该,法无不备,且方药缜密、药精力宏,故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尊其为“方书之祖”。

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随着历代度量衡的演变及书中使用的非度量衡的计量方法,使许多药物至今未能有明确的古今换算标准,严重影响了临床的疗效。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药物剂量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因此明确张仲景特殊计量药物及方式的换算结果,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合理运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2东汉度量衡的研究现状分析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量值是以东汉度量衡量值为依据。

近年来对东汉度量衡量值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存世度量衡器具考证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目前对东汉容量1升合今200毫升,1斗合今2000毫升没有争议,而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1] 。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2.1物品体积测量法《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孙子算经》载:“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铅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三两。

”[2]而《后汉书·礼仪志》有关水比重的记载又为考证东汉衡量量值提供了资料。

其载:“旧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

”[3]水比重受温度和大气压影响,我们可依据“4℃的蒸馏水,其密度取近似值1克/立方厘米”的比重定义,推算《后汉书·礼仪志》提供的资科。

东汉1升=200毫升目前没有争议,据此可推算东汉1斤的量值为246. 15克(200÷13×16=246. 153 846,简略为246. 15 )。

与“东汉大司农铜权”按12斤权计算实测量值249.7克近似,据此可判断东汉1斤量值约250克。

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斤约合今250克[4]。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 张浩良 瞿融 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附子1枚,大者30g,中翟贿20g; *瓜蒌大者130g,中翟贿60g,小者30g,
*杏仁100粒40g,1粒0.4g; *桃仁100粒30g,1粒0.3g;
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
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 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
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
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 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 张浩良 瞿融 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汇总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汇总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汇总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附录二《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汇总壹、方证出处索引一、基本病(用红字标出者为主要理解方证)(一)、太阳(13个方证)桂枝汤。

(《伤寒论》太阳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太阳上)麻黄汤,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太阳中)桂枝加桂汤。

(《伤寒论》太阳中)、(《金匮要略》奔豚)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少阴)麻黄加朮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水气)(二)、阳明(62个方证)白虎加人参汤(亦主三阳)。

(《伤寒论》太阳上)、(《金匮要略》痉湿暍)、(《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白虎汤(亦主三阳),调胃承气汤。

(以上《伤寒论》太阳上)栀子豉汤。

(《伤寒论》太阳中)、(《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栀子甘草豉汤,枳实栀子豉汤(有少阴胃气虚)(《伤寒论》太阳中)栀子大黄汤(有少阴胃气虚)(《伤寒论》太阳中)、(《金匮要略》黄疸)栀子厚朴汤(有少阴胃气虚),栀子柏皮汤,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太阳中)抵当汤。

(《伤寒论》太阳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抵当丸。

(《伤寒论》太阳中)文蛤散(有少阴津虚)。

(《伤寒论》太阳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太阳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小承气汤。

(《伤寒论》阳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大承气汤。

(《伤寒论》阳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猪苓汤。

(《伤寒论》阳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蜜煎导与大猪胆汁。

(《伤寒论》阳明)茵陈蒿汤。

(《伤寒论》阳明)、(《金匮要略》黄疸)麻子仁丸(有少阴津虚)。

(《伤寒论》阳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黄连阿胶汤。

关于_伤寒论_中药物用量规律的分析

关于_伤寒论_中药物用量规律的分析

2010年6月 第31卷 第3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C a p i t a l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J u n .2010V o l .31 N o .3[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6-7795.2010.03.027]·临床研究·关于《伤寒论》中药物用量规律的分析李 晔*(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摘要】 目的 根据易学的象数关系理论探讨《伤寒论》中用药与功效的关系。

方法 采用《伤寒论》原文中的剂量用数和后人对每个药物在不同方中功效的分析,应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配对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量与效关系的研究。

结果 药物剂量用数与汗、吐、下、和、温、消、清、补8种功效虽有相关,但不能用数来完全解释功效。

结论 探讨出一种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伤寒论;象数关系;量效规律【中图分类号】 R 254.1A n a l y s i s o nR u l e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a l D o s a g ei nt h e “S h a n gH a nL u n ”L I Y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B e i j i n gH o s p i t a l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H e a l t h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t h e o r yo f n u m b e r a n dp h e n o m e n o n ,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d o s a g ea n d e f f i c a c y i n “S h a n g H a n L u n ”.Me t h o d s T h r o u g ha d o p t i n g t h e o r i g i n a l t e x t o f “S h a n g H a n L u n ”a n d t h e 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a n a l y s i s o f e f f i c a c y f o r e a c hm e d i c i n e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m u l a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q u a n t i t y a n de f f e c t w a s s t u d i e d b y u s i n g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 ,p a i r e d c h i -s q u a r et e s ta n do t h e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m e t h o d s .R e s u l t s T h e r ei sa n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n u m b e ro f d o s ea n dt h ee i g h t t h e r a p e u t i c m e t h o d s ,b u t n u m b e r c o u l d n o t e x p l a i n t h e w h o l e e f f e c t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i s s t u d y d e v e l o p e da m e t h o df o r s t u d y i n g t h e l a w s o f a p p l y i n g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s i n“S h a n g H a nL u n ”,a n d p r o v i d e s ag u i d e l i n e f o r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KE Y WO R D S 】 S h a n g H a n L u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n u m b e r a n d p h e n o m e n o n ;d o s e -e f f e c t l a w*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E -m a i l :l i y e @b j h m o h .c n 《伤寒论》被称为“方书之祖”,是我国第1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专书。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药物用量的轻重常常影响该药物或该方剂的作用及临床效果。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方剂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使用频次在5次和5次以上的常用药物的剂量进行讨论,以期对《伤寒杂病论》原书中药物的剂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1《伤寒论》的常用药物经统计,《伤寒论》中共有药物86种,根据统计结果,出现频次5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24味,依次为:甘草、大枣、桂枝、生姜、芍药、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附子、大黄、白术、麻黄、黄连、茯苓、栀子、杏仁、石膏、柴胡、厚朴、芒硝、细辛、香豉、枳实。

2《金匮要略》的常用药物经统计,《金匮要略》正方中共有药物128种,根据统计结果,出现频次5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30味,依次为:甘草、生姜、桂枝、大枣、芍药、半夏、茯苓、干姜、大黄、附子、白术、麻黄、人参、枳实、黄芩、细辛、石膏、厚朴、五味子、杏仁、当归、黄芪、百合、川芎、黄连、生地黄(含干地黄)、泽泻、阿胶、粳米、知母。

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比较与分析3.1《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比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的常用药物共20种,将药物根据所出现的不同剂量频次进行分类整理。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跨度为药物的剂量分布区间)、25%~75%范围(常用剂量范围)。

药物的常用量为该药物使用频数最多的剂量。

3.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大部分常用药物的平均剂量、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常用剂量范围基本相同,只有少数药物有不同。

分析如下。

3.2.1基本相同药物共有12味药物,分别为甘草、大枣、桂枝、生姜、芍药、人参、干姜、黄芩、白术、黄连、杏仁、细辛。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同方不同煎煮方法现象探究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同方不同煎煮方法现象探究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同方不同煎煮方法现象探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同方不同煎煮方法现象探究王奕方王雪茜中医学不仅重视中药组方配伍,对方剂的煎煮方法也很有讲究。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方剂煎煮方法的详细记载,历代医家对此也颇为重视。

明代李时珍认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1] ,清代徐灵胎 [2] 也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这些医家都认为方剂的煎煮方法与疗效直接相关,这也凸显出了方剂煎煮法的重要性。

笔者在阅读经典时发现,东汉年间张仲景所作《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存在着同一方剂不同煎煮方法的现象,煎煮方法不同,则药物的趋向、性质皆会有所变化,试分析如下。

1 煎煮时间缩短,则药性峻猛,邪气速去《伤寒论》中葛根汤的煎法为:“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金匮要略》中葛根汤则要求:“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两书中葛根汤煎煮时药物投入的顺序一致,但是煎药之前所加水量有所不同,《金匮要略》中葛根汤少加水三升,而最后均煮取三升,可推测煎煮时间也就相应缩短。

此外,两书中葛根汤服用方法也有不同,《金匮要略》中葛根汤强调服药后“不须啜粥” 而“余如桂枝法将息”,《伤寒论》中葛根汤则仅提及“余如桂枝法将息”。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两者所针对之病机有所差异。

《伤寒论》中葛根汤原文云:“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表示本证为在太阳伤寒的基础上邪气痹阻太阳经后津液无法布散,导致项背强痛。

《金匮要略》中葛根汤主治“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做刚痉”,同样有太阳伤寒证,但在表之风寒困束更加严重,导致气不旁流而出现“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提示因邪气阻滞经脉,津液无法上承至口咽部,虽然目前并未出现痉病表现,但已有预兆。

两书中葛根汤方证的病机不同点在于:《伤寒论》中葛根汤证的成因为病邪深入太阳经,阻滞津液输布,因而出现无汗、项背僵硬等症状,其治疗重点仅在于发散邪气,祛除邪气,津液就能得以布散;《金匮要略》中葛根汤证已经出现了实际的津液亏损,同时邪气壅塞于经脉,又进一步损耗津液,病情有加重的趋势,在治疗时应当尽快祛除在表之风寒,同时还必须注意不可发汗过度而伤津,《金匮要略心典》中也提到,本病应当“生津液而濡筋脉”[3] 。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摘要:《伤寒论》是古代医学宝库中一本重要的医学著作,它通过对伤寒病的用药剂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当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伤寒论》中用药剂量的原则、调整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的研究。

关键词:伤寒论;用药剂量;临床经验;中医药研究一、引言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根据自身临床实践总结而成,系统概述了伤寒病的病机、证候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伤寒论》中,用药剂量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剂量不但关系到药物的疗效,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二、《伤寒论》中用药剂量的原则1. 个体化治疗:《伤寒论》提出了“因人情合”、“量实而为”等原则,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个体差异进行用药调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量力施为: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使用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强调“杀毒当在其始,不得已而杀之”、“邪盛则除之,邪犯则御之”的治疗原则。

3. 用药预防:《伤寒论》中提出了“病多加热”、“未病先防”的观点,即通过合理运用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三、《伤寒论》中用药剂量的调整方式1. 适量增减:对于病情较轻者,可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使得治疗更加温和;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以适量增加药物剂量,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 用药时间控制:在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物的用量和用药频率进行合理调配,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伤寒论》中用药剂量存在的问题1. 经验医学局限性:虽然《伤寒论》是一部经典之作,其药物剂量的指导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其用药剂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临床的需要。

2. 缺乏标准化度量:《伤寒论》中对药物剂量的设定较为模糊,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用量,导致实际操作时出现误差。

五、总结与展望《伤寒论》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张仲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开创者,其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处处体现理法方药的思想。

通过对这两本著作的学习研究,发现其中记载的方药服用方法对疾病的治疗、转归以及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1]。

可见仲景方药服用方法很值得后来者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

本文将从药物服用频率、服用量等进行论述。

通过论述,以期为临床选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并就正于同道。

服用频率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剂服用次数整理发现,其丰富的服用频率包括:顿服、日一服、日二三服、多服等。

1.1、顿服“顿服”就是将一次煎好的药一次快速服完,其原因多为取效快、药效专、药力宏。

“顿服”的运用在于其药量大、效力专,如太阳篇61条干姜附子汤因误治导致的阳气暴虚证。

这种服法主要用于病情危急、病势严重情况下的急救,可以快速缓解病情[2]。

如“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脓成证,顿服可以快速控制病情、降低变证、坏证的发生[3]。

基于顿服发挥作用的特点而被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如误汗伤损心阳,其用桂枝甘草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4]。

顿服用于邪实正已虚的重症,这样可以使药力集中,迅速收效[5]。

太阳病篇166条瓜蒂散治疗痰饮结胸证,通过治法“八法”分析发现,此种服法由于其效力洪、药性专特点,多用于由催吐痰涎、通下腑实导致的危急重症[6]。

同样由于顿服时药量大,可以推动药物快速下行到达下焦,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下瘀血汤治疗妇人淤血结余胞宫证。

快速大量服药可以使药效快速到达下焦,治疗下焦疾病[7]。

正是由于采用“顿服”的方药多是药性偏向度高、发挥作用迅猛,如果运用不当就难免会产生不良后多,顿服法,量少尚可,大量则有可能帮助病邪,即加重心血管负担[8]。

1.2、日一服“日一服”就是一次将一天的量服完,如十枣汤,“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9]。

伤寒杂病论方药计量研究

伤寒杂病论方药计量研究

2.2《金匮要略》度量衡计量单位的研究
(1)“度”的研究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中“度”的使用
相同,只用于厚朴1味,提到厚朴1尺,出现 在麻子仁丸、厚朴大黄汤2首方剂中,同样未 记述厚朴的厚度和宽度。可见,张仲景对 “度”的使用很局限。


(2)“量”的研究 容量单位有合、升、斗、斛作为剂量单位。与《伤寒论》中“度”的使 用相同,《金匮要略》容量单位也主要用于计量方药的加水量、煎煮量 及服用量,部分药物的剂量用合、升、斗来计量。根据统计,除去重复 的方与药,《金匮要略》中有53首方剂中有33味以“量”为计量单位的 药物,其中有8首方剂中的4味药用了“合”计量;有45首方剂中的29味 药用了“升”计量;有2首方剂中的3味药用了“斗”计量。此外,《金 匮要略》中还用到了“斛”,为鳖甲煎丸1首方。《金匮要略》中用 “量”为计量单位的药物共计有33味,其中“合”与“升”同用的有2 味,为香豉、粳米;“升”与“斗”同用的有1味,为白酒;“斗”与 “斛” 同用的有1味,为清酒“一斛五升浸灰”。单用“合”的有2味, 为芒硝、蜀椒;单用“升”的有29味,为半夏、五味子、杏仁、小麦、 麦门冬等;单用“斗”的有1味,为灶下灰。统计结果表明,《金匮要 略》与《伤寒论》中相同,容量单位以“升”的计量最为普遍,以“量” 作为计量单位的药物以半夏为最多。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撮”,在汉代以前使用极为广泛。《黄帝内经》
在治疗酒风时使用了“三指撮”的计量方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 十分,糜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撮是一种把手指合拢捏取细碎
物品的方法。在马王堆古医书里“撮”作“最”,又作“捽”,有不同
程度的区分,按不同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三指最(撮)到节、三指大撮、 三指撮、三指小撮。如“取三指最(撮)到节一”,“并合三指大最(撮)”, “三指大捽(撮)饮之” ,“三指小最(撮)亦可”。有时三指撮也简化为 撮一个字。如“欲廿,用七最(撮);欲十,用三最(撮)”。以后三指撮这 种计量单位的使用越来越少,武威汉代医简只在冶龙骨时才使用“三指 撮”,《伤寒杂病论》在煮散剂风引汤时用到“三指撮”。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表解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表解

傷寒論表解一、太陽病篇二、陽明病篇三、少陽病篇四、太陰病篇五、少陰病篇六、厥陰病篇方劑組成表解金匱要略表解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第二百合病狐惑陰陽毒病脈證并治第三瘧病脈證并治第四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第七奔豚氣病脈證并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十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二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三消渴小便淋病脈證并治第十四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五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六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第十七瘡癰腸癰浸淫瘡病脈證並治第十八跌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第十九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婦人產後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首页傷 寒 論 表 解一、太陽病篇性質-三陽皆屬熱證,太陽為三陽之表,故為表熱證。

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表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中風。

經證 表實-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傷寒。

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蓄水-發熱汗出,脈浮,小便不利-熱與水結。

蓄血-如狂發狂,少腹急結或鞕滿,小便自利-熱與血結。

表虛:解肌、調和榮衛 -桂枝湯。

表實:開腠、發汗散寒-麻黃湯。

蓄水-熱結膀胱,小便小利-五苓散。

如狂,少腹急結-桃仁承氣湯。

蓄血 發狂,少腹鞕滿-抵當湯。

少腹滿,證較緩-抵當丸。

1.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表實證不可用。

桂枝湯 2.酒客病-內有濕熱,不喜甘,得之則嘔。

3.服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以辛甘之品益助其熱。

麻黃湯-血弱,津虧,中寒,裏虛等證。

表閉-汗而不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不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麻黃各半湯。

形似瘧,日再發-桂枝二麻黃一湯。

首页府證 證候分類 治 禁脈洪大,裏有熱-白虎湯。

汗出口燥,渴欲飲水-白虎加人參湯。

氣陰兩虛,身疼痛,脈沉遲-桂枝新加湯。

陽虛液脫,漏汗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

陽虛陰盛,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脈沉微-乾薑附子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表1,《伤 寒 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大 部 分常用药物的平 均 剂 量、常 用 剂 量、剂 量 分 布 区 间、 常用剂量范围基 本 相 同,只 有 少 数 药 物 有 不 同。 分 析如下。 3.2.1 基 本 相 同 药 物 共 有 12 味 药 物,分 别 为 甘 草、大枣、桂 枝、生 姜、芍 药、人 参、干 姜、黄 芩、白 术、 黄 连 、杏 仁 、细 辛 。 临 床 使 用 药 物 主 要 考 察 其 常 用 剂
1~4 两 0.25~8 两 16~70 个 0.25~16 两
2~8 两 2~3 两 3~5 枚
0.5~5 两 1~30 枚 1~5 两 1~8 两 2~6 两 1~4 两 1~4 两 1~3 两 0.5~2 升 1~3 枚 1~6 两 2~5 两 0.5~6 两 1~3 两 1~8 两 10~70 个 2~16 两 2~8 两 2~3 两 3~7 枚
2.2 两 12.1 枚 2.9 两 4.1 两 3.2 两 2.7 两 2.8 两 2.7 两 0.7 升 1.6 枚 3.2 两 2.9 两 3.6 两 1.8 两 4.4 两
44 个 9两 5.4 两 2.6 两 4.7 枚
2两 12 枚 3两 3两 3两 3两 3两 3两 半升 1枚 2两 2两 3两 1两 3两 40/50 个 16 两 2/8 两 3两 3/4 枚
①半夏:《伤寒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的 常 用 剂 量 均 为 半 升 ,此 一 剂 量 在 两 书 中 使 用 频 次 最 多 ,主 要发挥其燥湿化痰和降较轻之上逆的作用。而对于 逆气较重者,则要 加 大 用 量,如 麦 门 冬 汤、小 半 夏 汤 等 汤 中 用 到 1 升 ,而 大 半 夏 汤 中 更 加 至 2 升 ,这 几 首 方 均 为 《金 匮 要 略 》中 的 方 剂 ,因 此 半 夏 的 平 均 剂 量 、 剂 量 分 布 区 间 、常 用 剂 量 范 围 在 《金 匮 要 略 》中 偏 大 。
经统 计,《伤 寒 论》中 共 有 药 物 86 种,根 据 统 计 结果,出现频次5 次 及 其 以 上 的 药 物 共 有 24 味,依 次为:甘 草、大 枣、桂 枝、生 姜、芍 药、人 参、干 姜、黄 芩、半夏、附 子、大 黄、白 术、麻 黄、黄 连、茯 苓、栀 子、 杏 仁 、石 膏 、柴 胡 、厚 朴 、芒 硝 、细 辛 、香 豉 、枳 实 。 2 《金 匮 要 略 》的 常 用 药 物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mon doses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 He Liqing1,Fu Yanling2 (1.Shanx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Taiyuan030024;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29)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oses of commonly used herbs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In the two books most commonly used herbs(20types)are the same,and most of 20herbs have basically the same average dose,usual dose,dos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usual dose range,only a few drugs are different.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books are from the same source and have basically the same dose. Key Words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Miscellaneous Disease;commonly used herbs;dose
2.1~3 两 4~5.7 枚
注 :因 丸 散 剂 剂 量 不 是 每 日 用 量 ,故 主 要 以 汤 剂 计 算 ;若 一 味 药 有 多 种 计 量 方 式 时 ,以 最 多 见 的 方 式 计 算 ,如 半 夏 以 升 ,杏 仁 以 个 ,石 膏 以 两 。
量 ,以 上 药 物 在 经 方 中 常 用 剂 量 分 别 为 甘 草 2 两 、大 枣 12 枚 、桂 枝 3 两 、生 姜 3 两 、芍 药 3 两 、人 参 3 两 、 干姜3两、黄 芩 3 两、白 术 3 两、黄 连 1 两、杏 仁 50 个、细辛3两。说明《伤 寒 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同 出 一 脉 ,用 药 剂 量 基 本 一 致 。 3.2.2 不 完 全 相 同 的 药 物 共 有 8 味,分 别 为 半 夏 、附 子 、大 黄 、麻 黄 、茯 苓 、石 膏 、厚 朴 、枳 实 。
经统 计 《金 匮 要 略》正 方 中 共 有 药 物 128 种,根 据统计结果,出现频次5次及其以 上 的 药 物 共 有 30 味,依次 为:甘 草、生 姜、桂 枝、大 枣、芍 药、半 夏、茯 苓、干姜、大 黄、附 子、白 术、麻 黄、人 参、枳 实、黄 芩、 细 辛 、石 膏 、厚 朴 、五 味 子 、杏 仁、当 归 、黄 芪 、百 合 、川 芎、黄连、生地黄(含干地黄)、泽泻、阿胶、粳米、知母。
常用剂量范围
《伤 寒 论 》
《金 匮 要 略 》
1 甘草 2 大枣 3 桂枝 4 生姜 5 芍药 6 人参 7 干姜 8 黄芩 9 半夏 10 附子 11 大黄 12 白术 13 麻黄 14 黄连 15 茯苓 16 杏仁 17 石膏 18 厚朴 19 细辛 20 枳实
2.1 两 12 枚 2.7 两 3.2 两 2.8 两 2.2 两 2两 2.3 两 0.5 升 1枚 3两 2.5 两 2.5 两 2两 3两 41.4 个 9.5 两 4.8 两 2.8 两 3.8 枚
3 《伤寒论》和《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相 同 常 用 药 物 剂 量的比较与分析 3.1 《伤寒论》和《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相 同 常 用 药 物 剂量的比较
《伤 寒 论 》和 《金 匮 要 略 》两 书 中 相 同 的 常 用 药 物 共 20 种 ,将 药 物 根 据 所 出 现 的 不 同 剂 量 频 次 进 行 分 类整理,详细 统 计 见 表 1。 使 用 SPSS 15.0 统 计 软 件进行频数分布 分 析,统 计 其 平 均 值、最 大 值、最 小 值(最 大 值 与 最 小 值 的 跨 度 为 药 物 的 剂 量 分 布 区 间 )、25% ~75% 范 围 (常 用 剂 量 范 围 )。 药 物 的 常 用 量为该药物使用频数最多的剂量。 3.2 《伤寒论》和《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相 同 常 用 药 物 剂量的分析
[摘 要]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常用药物的剂量进行了比 较 与 分 析。 两 书 中 常 用 药 物 大 部 分 相 同 ,共 20 种,其 中 大部分的平均剂量、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常用剂量范围基本相同,只有少数 药 物 有 不 同。 说 明 《伤 寒 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同 出 一 脉 ,用 药 剂 量 基 本 一 致 。 [关 键 词 ] 伤 寒 论 ;金 匮 要 略 ;常 用 药 物 ;剂 量
2两 12 枚 3两 3两 3两 3两 3两 3两 半升 1枚 4两 2两 3两 1两 4两 50 个 8两 8两 3两 5枚
0.25~4 两 4~30 枚
0.25~6 两 1~8 两
0.25~6 两 1~3 两
0.25~3 两 0.75~3 两 0.25~0.5 升 1~ 大 者 1 枚
2~6 两 0.25~4 两 0.67~6 两
药物剂量是取 得 临 床 良 好 疗 效 的 关 键,药 物 用 量的轻重常常影响该药物或该方剂的作用及临床效 果。《伤寒论》[1]与《金匮要略》[2]的方剂组方 法 度 严 谨,临 床 疗 效 确 切,对 后 世 影 响 巨 大。 本 文 主 要 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使用频次在 5 次 和 5 次 以 上 的 常 用 药 物 的 剂 量 进 行 讨 论 ,以 期 对 《伤 寒 杂 病 论 》原 书 中 药 物 的 剂 量 有 一 个 较 为 清 晰 的 认 识 。 1 《伤 寒 论 》的 常 用 药 物
·1954· 中医杂志2011年11月第52卷第22期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Vol.52,No.22
·文献研究·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何 丽 清1 傅 延 龄2*
(1.山 西 中 医 学 院 基 础 部 ,山 西 省 太 原 市 晋 祠 路 一 段 89 号 ,030024;2.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国 际 教 育 学 院 )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计 划 )资 助 项 目 (2010CB530604) * 通 讯 作 者 :fuyanling@bucm.edu.cn,(010)64287090
③大黄:《伤寒论》中 的 常 用 剂 量 为 2 两,《金 匮
要略》中的常用剂量 为 4 两,平 均 剂 量、剂 量 分 布 区 间和常用剂量范围在两书中基本持平。根据统计, 大黄用于 泻 下 逐 瘀 时 多 用 4 两,而 清 热 时 则 多 用 2两。
②附子:《伤寒论》和 《金 匮 要 略》两 书 中 的 常 用 剂 量 均 为 1 枚 ,此 一 剂 量 在 两 书 中 使 用 频 次 最 多 ,生 附子主要使 用 这 一 剂 量。 而 炮 附 子 除 了 使 用 1 枚 外,在《金 匮 要 略》中 还 用 到 1 枚 半、2 枚、3 枚 等 剂 量 。 因 此 附 子 的 平 均 剂 量 、剂 量 分 布 区 间 、常 用 剂 量 范围在《金匮要略》中 偏 大。 总 体 来 说,炮 附 子 用 量 要偏大,这可能与其 经 过 炮 制 后 毒 性 与 回 阳 救 逆 作 用 均 有 所 减 弱 ,而 主 要 发 挥 温 里 阳 的 作 用 有 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