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第1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考试卷(解析版)(四年级)单元考试卷.doc

新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第1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考试卷(解析版)(四年级)单元考试卷.doc

新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第1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考试卷(解析版)(四年级)单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40+60÷10的结果是()A.10 B.46 C.110 D.640【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进行计算,再选择.解答:40+60÷10,=40+6,=46,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文】0不作()A.除数 B.被除数 C.因数【答案】A【解析】分析:根l=37×25×4(乘法交换律)=37×(25×4)(乘法结合律).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下面算式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的算式是()A.18÷1 B.46÷46 C.25÷4【答案】C【解析】分析:若a÷b=c,a、b、c均是整数,且b≠0,则a能被b、c整除,或者说b、c能整除a,分别计算出商,商不是整数的算式的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据此解答即可.解答:18÷1=18,18是整数,所以18能被1整除;46÷46=1,1是整数,所以46能被46整除;25÷4=6…1,所以25不能被4整除.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题文】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那么积就()A.扩大3倍 B.不变 C.扩大9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那么乘积就扩大3×3倍.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那么乘积就扩大3×3=9倍.考点:积的变化规律.【题文】如果用△×□=○,那么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 B.□×△=○ C.□÷△=○【答案】C【解析】分析:因为△×□=〇,所以两个因数分别是△和□,积是〇,根据乘法交换律可知:□×△=○;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可知:〇÷△=□或〇÷□=△;据此进行判断.解答:因为△×□=〇,所以□×△=○或〇÷△=□或〇÷□=△.考点:乘与除的互逆关系.【题文】20减去16的差除以4,再加上3与2的积,和是多少?()A.20﹣16÷4+3×2B.(20﹣16)÷4+3×2【答案】B【解析】分析:先算20减去16的差,3与2的积,所得的差除以4,所得的商加上所得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20﹣16)÷4+3×2=4÷4+3×2=1+6=7.答:和是7.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文】1520与150的差除以60减去40的差,商是多少?()A.(1520﹣150)÷60﹣40B.(1520﹣150)÷(60﹣40)【答案】B【解析】分析:先算1520与150的差,60减去40的差,所得的差再相除,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1520﹣150)÷(60﹣40)=1370÷20=68.5.答:商是68.5.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文】如果a×b=0,那么()A.a一定是0 B.b一定是0 C.a和b至少有一个是0 D.a和b都是0【答案】C【解析】分析:两个因数的积等于0,则这两个因数中必定至少有一个数是0,据此即可选择.解答: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若a×b=0,则a和b至少有一个是0,考点:用字母表示数.【题文】比较大小(在括号里填上“>”、“<”或“=”)240×15()240×10×528﹣28×0()(28﹣28)×0(45+25)×6()45×6+25.【答案】<,>,>【解析】分析:这三个题目都先计算出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解答:(1)240×15=3600,240×10×5=2400×5=120000,3600<12000所以240×15<240×10×5;(2)28﹣28×0=28﹣0=28(28﹣28)×0=0×0=0;28>0所以28﹣28×0>(28﹣28)×0(3)(45+25)×6=70×6=420;45×6+25=270+25=295420>295所以:(45+25)×6>45×6+25.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大小的比较.【题文】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答案】(a+b)+c=a+(b+c),a×b=b×a,(a×b)×c=a×(b×c),(a+b)×c=a×c+b×c.【解析】分析: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解答.解答: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得结果不变,并后面写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1)45×32=32×(2)69+53+47= +( +)(3)43+55+57+45=(43+ )+(55+ )(4)103×42= ×42+ ×42(5)61×43+57×61=61×( + ).【答案】⑴45、乘法交换律;⑵69、53、47、加法结合律;⑶57、45、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⑷100、3、乘法分配律;⑸43、57、乘法分配律.【解析】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解答即可;(2)根据加法结合律解答即可;(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答即可;(4)把103分成100+3,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解答即可;(5)根据乘法分配律解答即可.解答:(1)根据乘法交换律,45×32=32×45;(2)根据加法结合律,69+53+47=69+(53+47);(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43+55+57+45=(43+57)+(55+45);(4)把103分成100+3,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103×42=100×42+3×42;(5)根据乘法分配律,61×43+57×61=61×(43+57).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简算题.⑴563+296⑵1001×78⑶4500÷25⑷125×24⑸1846﹣620﹣380⑹8×125﹣25×6×4⑺32×46+32×54⑻408×(3080﹣1980)+712【答案】(1)859;(2)78078;(3)180;(4)3000;(5)846;(6)400;(7)3200;(8)449512 【解析】分析:(1)把296看作300﹣4,简算即可;(2)把1001看作1000+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把25看作5×5,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简算;(4)把24看作8×3,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5)运用减法的性质简算;(6)运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7)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8)先算括号内的,原式变为408×1100+712,再把1100看作1000+100,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1)563+296=563+(300﹣4)=863﹣4=859(2)1001×78=(1000+1)×78=1000×78+78=78000+78=78078(3)4500÷25=4500÷(5×5)=4500÷5÷5=900÷5=180(4)125×24=(125×8)×3=1000×3=3000(5)1846﹣620﹣380=1846﹣(620+380)=1846﹣1000=846(6)8×125﹣25×6×4=1000﹣(25×4)×6=1000﹣600=400(7)32×46+32×54=32×(46+54)=32×100=3200(8)408×(3080﹣1980)+712=408×1100+712=408×(1000+100)+712=408×1000+408×100+712=408000+40800+712=449512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把得数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答案】【解析】分析:(1)125×(4+8)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后,发现与125×4+125×8相等;(2)401×25,先把401分解成4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后发现与400×25+25相等;(3)125×8×4,根据乘法结合律先把8与4相乘,结果与125×32相等;(4)123﹣(23+75)根据减法的性质,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所以与123﹣23﹣75相等.解答:连线如下: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怎样简便怎样计算.58×58+58×423874﹣(874+1000)329﹣38﹣62347﹣129﹣1476000÷125÷825×125×3295×102360÷45.【答案】(1)5800;(2)2000;(3)229;(4)71;(5)6;(6)100000;(7)9690;(8)8【解析】分析:(1)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2)可根据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于用这个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的减法性质计算.(3)可根据一个数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减法性质计算(4)可将129与147交换位置后计算.(5)可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除法性质计算.(6)可将32变为4×8后根据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7)可将102拆分为100+2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8)将45变为9×5后,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的除法性质计算.解答:(1)58×58+58×42=(58+42)×58=100×58=5800;(2)3874﹣(874+1000)=3874﹣874﹣1000=3000﹣1000=2000;(3)329﹣38﹣62=329﹣(38+62)=329﹣100=229;(4)347﹣129﹣147=347﹣147﹣129=200﹣129=71;(5)6000÷125÷8=6000÷(125×8)=6000÷1000=6;(6)25×125×32=25×4×(125×8)=100×1000=100000;(7)95×102=95×(100+2)=95×100+95×2=9500+190=9690;(8)360÷45=360÷(9×5)=360÷9÷5=40÷5=8.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题文】文字叙述题:(1)被除数是432,商是13,余数是16,求除数.(2)2520与30的商加上12与75的积,和是多少?【答案】(1)32;(2)984【解析】分析:(1)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得:(被除数﹣余数)÷商=除数;根据此求解.(2)先求出2520与30的商:2520÷30;再算12与75的积:12×75,最后求和.解答:(1)(432﹣16)÷13=416÷13=32答:除数是32.(2)2520÷30+12×75=84+900=984答:和是984.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文】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答案】80部【解析】分析:一年共有12个月,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平均每月生产4800÷12部,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则实际每月生产4800÷10部,根据减法的意义,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4800÷10﹣4800÷12部.解答:4800÷10﹣4800÷12=480﹣400,=80(部).答: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80部农具.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题文】一台机器8小时可以加工32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要用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答案】10小时【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每台机器每小时可加工320÷8=40(个),所以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需要2000÷40÷5=10(小时),据此解决问题.解答:320÷8=40(个)2000÷40÷5=50÷5=10(小时)答:需要10小时.考点:简单的归一应用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线段图列式,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A.()+200=500B.200+()=500C.200+500 D.500-2002.李师傅和王师傅加工1200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加工80个,王师傅每小时加工120个,求两人合干多少小时完成任务?正确的列式是()。

A.1200-(80+120)×5B.(80+120)×3C.1200÷(80+120)D.(1200-400)÷(80+120)3.和12×15÷3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是()。

A.12+15-3B.15-3×2C.15+3×24.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A.799B.899C.8985.2448÷[218-(127-11)]=()A. 24B.56.25C.9586.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组。

A.8B.13C.4D.71.6.43﹣6.2﹣0.2=0.03。

()2.25×4÷25×4=1。

()3.25×4÷25×4与4×25÷4×25的计算结果都是1。

()4.算式168-(68÷2)×3中的小括号可以去掉。

()5.计算(2×36)+20时,如果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6.在算式126÷(6+27)×4中,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三.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计算54﹣6×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计算(54﹣6)×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2.按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填上数。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47+105)÷(35×2)去掉两个小括号后,应先算()。

A.加法B.除法C.乘法2.80-(40÷2)=()A.78B.100C.60D.03.4300与1400的和,除以60的5倍,商是()。

A.12B.19C.10D.94.甲、乙两地相距532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52千米。

用这样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小时。

A.6B.7C.8D.95.要使56×80﹣60÷30先算减法,最后算乘法,必须把原题改为()。

A.56×(80﹣60÷30 )B.56×(80﹣60)÷30C.56×[(80﹣60)÷30]6.下列验算不正确的是()。

A.512-186=326B.186+326=512C.512+186=326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6+18÷3×5与(36+18)÷3×5的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相同。

()2.在一道算式中,加上括号和去掉括号所得结果没有变化。

()3.在□÷7+13=300这个算式中,□里应该填6000。

()4.如果☆-351=△,那么△-☆=351。

()5.计算(2×36)+20时,如果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6.用载重量相同的卡车运两堆石子。

第一堆重52吨,第二堆重76吨。

运第一堆石子用了13辆卡车,运第二堆石子需要18辆卡车。

()三.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列方程解应用题。

甲、乙两人合作加工2160个零件,同时加工8小时完成.已知甲每小时加工120个,乙每小时加工多()个零件。

2.在算式666÷[(25+12)×2]中,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1.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1.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含答案)
四、解答题
16.按要求改写算式
240-46+54÷2
(1)将上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2)将上式改成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五、综合题
1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并列出综合算式。
(1)填上合适的数,并列式
(2)填上合适的数,并列式
(3)填上合适的数,并列式
六、应用题
18.红气球有45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多18个,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1.四则混合运算(含答案)
一、单选题
1.4236-1328+1894=()
A. 4862 B. 5841 C. 4702 4802
2. 23乘103与87的差,积是()
A. 2282 B. 378 C. 32 D. 368
3.能简算的要简算
(160×40-3800)÷65=()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4236-1328+1894
=2908+1894
=4802
故答案为:D
【分析】算式中只含有加减法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由此计算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23×(103-87)
=23×16
=368
3.【答案】D
【解析】【解答】(160×40-3800)÷65
故答案为:60;70;64;290;8;15
【分析】前两题把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再除;后面几题要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计算.
15.【答案】62;380;1300;78
【解析】【解答】24+38=62
300+80=380
600+700=1300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1章_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1章_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1章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 按照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序号。

2. 在下面的横线中填上>、<或=.25×8÷25×8________ 25×8−25×8300÷20÷5________300÷(20×5)450÷18−12________ 450÷(18−12)42+75÷5×36________(42+75÷5)×36360÷12+6×8________360÷(12+6×8)(72−18)÷6×3________(72−18)÷(6×3)3. 在□里填上数,然后写出综合算式。

如图(1)综合算式:________如图(2)综合算式:________.4. 在240−40×2÷5中,要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

5. 甲有240元钱,乙的钱数比甲的2倍少15元,乙有________元。

6.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除以最小的三位数与1的差,商是________.7. 40减去40除以40的商,所得的差再乘以40,结果是________.8. 69与51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________.9.看图列式:________.10. 根据要求在算式“500+80÷20−10”中添上括号。

(1)加→除→减。

算式:________;(2)最后算除法。

算式:________;(3)减→除→加。

算式:________.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5×4÷25×4=100÷100=1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运算,就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一套附答案【全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一套附答案【全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A.25×44÷25×11B.(44+25)÷(25×11)C.(44×25)÷(25×11)2.两个因数的积是69,其中的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69×3B.69÷3C.69﹣33.用3与9的积去除27与6的积,求商,正确算式是()。

A.(3×9)÷(27×6)B.(27×6)÷(9×3)C.27×6÷(3+9) D.27×6÷9×34.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A.1500﹣500B.2500﹣2250C.150+1505.用12除1440与24的差,商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1440÷12-24B.(1440-24)÷12C.1440-24÷12D.(1440-12)÷246.379×(507-499)=()A.3895B.7752C.3032D.3 322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一定是0。

()2.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3.加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4.计算56+(26-7)时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5.5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547-100+2。

()6.(4×26)+(24÷3)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

()三.填空题(共6题,共15分)1.在括号内填上“>”“<”或“=”。

(85+15)×4()85+15×427×30÷5()27×(30÷5)69-25×2()(69-25)×2(85-55)÷5()85-55÷5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比英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的3倍少6枚.英国获得()枚金牌。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在“90-30÷3×5=100”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正确的是()。

A.(90-30÷3)×5=100B.90-30÷(3×5)=100C.(90-30)÷3×5=100D.90-(30÷3×5)=1002.少先队员在烈士陵园栽树,先栽了20行,每行38棵,后又栽树240棵,一共栽树()。

A.1000棵B.760棵C.900棵D.800棵3.把91÷7=13,85-13=72,72×5=360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A.85-(91÷7×5)B.85-91÷7×5C.(85-91÷7)×54.商店运来2盒皮球,每盒6个;还运来8袋乒乓球,每袋5个。

运来的皮球和乒乓球一共有()个。

A.40B.12C.52D.625.25×4÷25×4=()A.1B.0C.16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y+8=8(y+1)()2.3台拖拉机每天耕地90公顷,8台同样的拖拉机要耕地1440公顷,需6天。

()3.96÷(8+4)=96÷8+96÷4。

()4.85乘23与7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85×23+77。

()5.2800加上2800除以4的商,和是1400。

()三.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24×4-150÷6这道题中()法和()法可以同时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往()按顺序计算;如果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3.因为317×27=8559,所以,8559÷27=();因为a×b=c,所以c÷a=()。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一套附答案(必刷)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一套附答案(必刷)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 是□的12倍,下面的算式()是正确的。

A.▲ +12=□B.□+12=▲C.□×12=▲2.120+80÷10×4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A.加法B.除法C.乘法D.除法、乘法都可以3.把下面两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是()。

32-26=6 48÷6=8A.48×(32-26)B.(32-26)×48C.48÷(32-26)D.(32-26)÷484.三(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伍,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A.(20+16)÷4B.16+20÷4C.20÷4+16÷45.观察下面的算式,中括号运用恰当的是()。

A.(13+52)×[62-16]B.20×[69-(17+23)] C.[160-93÷3]×96.甲、乙两地相距532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52千米。

用这样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小时。

A.6B.7C.8D.9二.判断题1.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6个同学做了48朵。

照这样计算,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一定是0。

()3.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4.15×(12÷6)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

()5.10+15÷5与(10+15)÷5的运算结果是相同的。

()6.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三.填空题1.计算14×25+75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如果要先算加法,算式应该是()。

2.填空。

(1)被除数=()×()(2)除数=()÷()3.算式15×360+72÷6,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加法,算式应改写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计算134×(9-6)时,应该()。

A.先算乘,后算减B.先算减,后算乘C.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75除975与150的差,求商是多少的算式是()。

A.975÷75-150B.75÷(975-150)C.975÷75-150÷75 D.(975-150)÷753.若□÷△=○,则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B.△÷□=○C.△×○=□4.370与174的和除以17,商是()。

A.2282B.378C.32D.3685.算式80÷(20+60)用文字叙述是()。

A.80除20与60的和,商是多少?B.80除以20与60的和,商是多少?C.80除以20的商,再加60,和是多少?6.能简算的要简算。

(160×40-3800)÷65=()A.8400B.6600C.290D.4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8-28÷4和(28-28)÷4运算顺序相同,计算结果相等。

()2.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3.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4.72-38+28和72-(38-28)的计算结果相等。

()5.6乘6的积是36,再加上24得60。

()6.计算26.84+3.16÷0.2×4时,要先计算加法,因为26.84+3.16的结果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三.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用3,7,2,8四个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算式:()。

2.计算96-46÷2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3.因为317×27=8559,所以,8559÷27=();因为a×b=c,所以c÷a=()。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237+1995)÷23=()A.184B.45500C.70000D.532.3600除以40的商,减去23乘2的积,差是()。

A.674B.1065C.574D.443.计算“54÷(6+3)”时,应先算()。

A.54÷6B.6+3C.54÷3D.54+34.同学们在小农场种了4行黄瓜,每行12棵;还种了8行番茄,每行18棵。

种的番茄的棵数是黄瓜的()倍。

A.2B.3C.4D.55.用减法验算259+369=628的算式正确的是()。

A.628-369B.628+259C.369-2596.“求比486少98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486+98B.486﹣98C.98+486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2109减去365与849的和,差是2593。

()3.25×(240÷60)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4.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5.6.43﹣6.2﹣0.2=0.03。

()6.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三.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一间小房可住6人,租金780元;一间大房可住8人,租金960元。

如果有94人,租()间小房、()大房最省钱。

2.学校买了700本图书,计划用纸箱包装运回.已知每个纸箱最多能装110本,需要准备()个纸箱。

3.计算54﹣6×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计算(54﹣6)×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4.计算(105﹣25)÷4×8时,要先算(),最后算()。

5.根据58×12=696可以直接写出另外两道题的得数。

(1)696÷12=()(2)696÷58=()6.计算96-46÷2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附精品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附精品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7206-(2468+938)=()A.3898B.2703C.3800D.3 9982.要使56×80﹣60÷30先算减法,最后算乘法,必须把原题改为()。

A.56×(80﹣60÷30 )B.56×(80﹣60)÷30C.56×[(80﹣60)÷30]3.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A.220÷4÷2=220÷(4÷2)B.220÷4÷2=220÷(4×2)C.把330÷(3×2)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没有变化4.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

A.8B.7C.5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加减法,要先算()。

A.加减法B.乘除法C.按从左到右的顺序6.观察下面的算式,中括号运用恰当的是()。

A.(13+52)×[62-16]B.20×[69-(17+23)] C.[160-93÷3]×9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道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2.2800加上2800除以4的商,和是1400。

()3.所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计算56+(26-7)时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5.25×4÷25×4的计算结果等于1。

()6.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三.填空题(共6题,共17分)1.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再算();有括号要先算(),再算()。

2.计算36-3×8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精品)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含解析答案)西师大版

(精品)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含解析答案)西师大版

第1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例1:先在口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分析:(1)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2)按照先同时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顺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例2: AB 两地相距94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2千米,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属于行程问题速度、时和路的关系,可以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两车速度之和以4,求两4小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少;后用地之间的距离两车4小时行驶的程和,求出小时后,两车相少米即。

解答:940-(88+72)×4=940-160×4=940-640=300(千米)答:4小时以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例3:杨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小明抄题时丢了括号,但结果是正确的,请你给小明的算式添上括号:4+28÷4-2×3-1=4。

分析: (24-18)×(350÷7) =6×50=300 (480-400)×(120-98)=80×22 =1760根据题意,错误的算式是丢了括号.只能按先乘除,再加减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因此括号添在乘除法的两侧是毫无意义的,所添的括号要能够改变运算顺序.所以,括号应添在含有加减运算的两边。

从左往右看,在4+28两侧试添括号,计算得32,再除以4得8。

小明的算式就变为8-2×3-1=4,等式错误;如果把括号加在8-2的两侧,计算结果大于4,只能把括号加在3-1的两侧,很容易得到:(4+28)÷4-2×(3-1)=4。

解答:正确的算式应为:(4+28)÷4-2×(3-1)=4例4:奥斑马和小美各有钱若干元.若小美给奥斑马10元,则奥斑马比小美多的钱是小美余下来的钱数的5倍;若奥斑马给小美10元,则他们的钱数正好相等.奥斑马和小美原来各有多少钱?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奥斑马给小美10元,二人钱数相等.可知奥斑马原来钱比小美多10×2=20(元),”再由若小美给奥斑马10元,这时奥斑马就比小美多20+20=40元,它恰好是小美余下钱数的5倍,就可求出小美余下的钱数,进而求出他们原有的钱数。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A.799B.899C.898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是()。

A.四位数B.三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3.下面各题中,()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后算乘法。

A.110-20×5B.110×5-20C.(110-20)×54.7434-456+974=()A.9B.499C.3013D.79525.用计算器计算:6501-519+7020=()A.1640B.13002C.2000D.602 16.(9400-1400)÷500=()A.36B.16C.6D.26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2.计算250+390÷15×8时,要先算加法。

()3.加法只能用加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减法验算。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5.1000÷(25×4)=1000÷25×4。

()6.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三.填空题(共6题,共17分)1.一个因数=()÷(),被除数=()×()。

2.根据800÷32=2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5×32=()800÷25=()3.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600,求被减数()。

4.540与230的和减去350除以7的商,差是多少?列算式是()。

5.小马虎在计算21×(5+3)时,把算式抄写成21×5+3,这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差()。

6.被减数=()+(),一个加数=()-()。

在有余除法中,被除数=()×()+()。

四.计算题(共2题,共10分)1.列式计算。

(1)一个数里面有256个320,这个数是多少?(2)2250与1200的和除以150,商是多少?2.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训练(2)一、填空。

1.在四则运算中,只有加、减或者乘、除法的,要按________的顺序计算。

2.计算448÷56×12时,应该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3.在四则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要先算________法,后算________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________。

4.我们通过计算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是________,0乘以一个数,积是________,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________,在减法中,当________和________相等时,差是0二、判断。

5.四则运算就是把4个算式串起来。

()6.0÷0=0,这个算式是不成的。

()7.只要从左往右算,就一定能算出正确结果。

()三、选择。

8.计算56+33÷(28-17)时,正确的运算顺序是()。

A. 减→ 除→加B. 减→加→除C. 加→除→减9.72乘4的积,除以30与6的和,正确列式是()。

A. 72×4+30×6B. 4×72+70C. 4×72÷(30+6)10.125÷5=25,23+25=48,写成综合算式是()。

A. 125÷5+23B. 23+125÷5C. 25+125÷51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B.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C. 0除以一个数,还得012.小明用一周时间看了一本故事书,前3天看了36页,后4天共看了2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列式是()。

A. 36÷3 -20 ÷4B. 36÷3+20÷4C. (36+20)÷(3+4)13.和12×15÷3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是()。

A. 12+15-3B. 15-3×2C. 15+3×2四、计算。

14.直接写出得数。

35÷5×8=________ 32-18 +25=________ 24÷4×3 =________ 58+9-16=________72÷6×5=________ 2×(15-7)=________ 51÷(17-14)=________ 54 –(13+18)=________62-32 ÷4 =________ 25-8 ×2 =________ 8×2÷4 =________ 35-10 +26=________8×9÷6=________ 68+32-49 =________ 3×8÷6=________15.下面的计算有无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1)45+55÷5-20=100÷5-20=20-20=0(2)30×(150-400÷25)=30×(100÷25)=30×4=12016.脱式计算。

(1)54+12×3(2)4800÷16-12 ×8(3)4000-32 ×(27+36)(4)(850-100)÷3(5)(960-704 )÷(2×8)(6)204-(300-52×4)÷4五、解决问题。

17.某剧院楼上有248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3倍,实验小学950名师生去看表演,这些座位够吗?18.果品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和橘子各18筐,苹果每筐25千克,橘子每筐20千克,运来苹果和橘子一共多少千克?19.姐姐一分钟能打224个字,妹妹6分钟打了252个字,每分钟谁打字多?多多少个?20.实验小学共有学生960人,是红星小学学生的2倍,刘庄小学学生人数是红星小学的5倍,刘庄小学有学生多少人?21.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37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6小时,王师傅比小李多加工多少个零件?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

1.【答案】从左到右【考点】运算顺序【解析】【解答】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是一级运算,乘、除法是二级运算,如果只有一种运算,则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从左到右。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只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2.【答案】除法;乘法【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解析】【解答】本题中只有除法和乘法,它们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除法;乘法。

【分析】在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同级运算,只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3.【答案】乘除法;加减法;小括号里面的【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故答案为:乘除法;加减法;小括号里面的。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原数;0;0;被减数;减数【考点】0的认识与意义【解析】【解答】一个数加上0,还是原数,0乘以一个数,积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是0,在减法中,当被减数和减数相等时,差是0。

故答案为:原数;0;0;被减数;减数。

【分析】根据0的性质和两个相等的数相减等于0解答即可。

二、判断。

5.【答案】错误【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解析】【解答】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法则,而不是把四个算式串起来。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四则运算是指在同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运算法则,这是要根据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数,然后再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6.【答案】正确【考点】0的认识与意义【解析】【解答】0可以做被除数,但是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没有意义,所以:0÷0=0,这个算式是不成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0,但是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没有意义,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错误【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否则就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右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按照先乘除再加减的运算顺序计算。

三、选择。

8.【答案】A【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解析】【解答】计算:56+33÷(28-17)时,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故答案为:A【分析】直接根据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可得出结果。

9.【答案】C【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因为积、和不是同级运算,要想同时算出“和”来,就要对“和”加上括号,再用72×4的积除以求出来的“和”列式为:4×72÷(30+6),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是“积”除以“和”,因为积、和不是同级运算,所以求和时就要对“和”加上括号。

10.【答案】B【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23+25=23+125÷5=48,所以综合算式为:23+125÷5;故答案为:B【分析】把25=125÷5代入23+25中,可以得到23+125÷5,进而得到综合算式。

11.【答案】C【考点】0的认识与意义【解析】【解答】A、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C、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还得0,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0的性质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12.【答案】C【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解析】【解答】看的总页数看的总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所以正确列式是:(36+20)÷(3+4)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用前3天看的页数,再加上后4天看的页数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再除以总天数7,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解答即可。

13.【答案】A【考点】运算顺序【解析】【解答】原题:12153=1803=60;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A:12+15-3=27-3=24,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故答案为:A【分析】12×15÷3和12+15-3两个算式都是同级运算,都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由此判断即可。

四、计算。

14.【答案】56;39;18;51;60;16;17;23;54;9;4;51;12;51;4【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解析】【解答】35÷5×8=56;32-18 +25=39;24÷4×3=18;58+9-16=51;72÷6×5=60;2×(15-7)=16;51÷(17-14)=17;54 –(13+18)=23;62-32 ÷4 =54;25-8×2 =9;8×2÷4=4;35-10 +26 =51;8×9÷6=12;68+32-49=51;3×8÷6=4。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数,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5.【答案】(1)解:错误,45+55÷5-20=45+11-20=36。

(2)解:错误,30×(150-400÷25)=30×(150-16)=30×134=4020。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分析】(1)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要先算除法“55÷5”,然后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据即可得出答案;(2)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再算乘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1)解:90(2)解:204(3)解:2080(4)解:250(5)解:16(6)解:181【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解答】(1)54+12×3=5436=90;(2)480016128=30096=204;(3)4000-32 ×(27+36)=40003260=40001920=2080;(4)(850-100)÷3=7503=250;(5)(960-704 )÷(2×8)=25616=16;(6)204-(300-52×4)÷4=204-(300-208)4=204-924=204-23=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