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理高考复习教学案48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地貌》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地貌》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地貌》学案新人教版【学法导航】一、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找矿、找水的应用: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盆地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2、工程建设的应用: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水库选址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2、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由中心向两侧岩层由新变老,判断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张力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侏罗纪早,岩层老,第三纪晚,岩层新、所以岩层由中心向两侧由新变老、【答案】1、D2、B3、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

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解析】该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再根据几种物质的比重,天然气比重最小,水的比重最大,故选D。

【答案】D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5、若甲、乙两地都有地下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C、乙处的直接补水源是大气降水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解析】由图可判断:①是向斜,②是断层,③是背斜,④是断层。

按照埋藏条件,甲处为潜水,地下水运动由高处向低处渗流。

乙处为承压水,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

【答案】4、D5、D读下图,回答6-7题。

6、若图所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d,下列说法可信的是()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点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 ③b、d的相对高度等于a、d的相对高度④b、d处于山脊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6题,从岩石年龄可知:两翼岩石老,中间岩石新,所以为向斜构造。

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问题突破
3、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 Y1、 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 处Y2、Y3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取得相同的砾岩,且 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
甲处属于( C ) 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 践意义,如下图所示。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
问题突破
判断地质构造 方法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出 地质构造的类型。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的为背斜;中心部分 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为向斜
一.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 岩层老, 两翼岩层 较新 向斜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 层较新,两 翼岩层较老
二.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 构造 未侵蚀 地貌 背斜
常形成山岭
褶皱 向斜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
断层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 压,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 岭
地垒与地堑
地垒
地堑
二.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褶皱 地质
构造 未侵蚀 地貌 背斜
常形成山岭
向斜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
如何利用地质构造找水?为什么 如何利用地质构造找矿?为什么? 如何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矿建设?为什么?
分组完成
一.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从形态上
向斜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断层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岩层受力断

地质构造及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及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及实践意义考点详解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 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 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 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
• 断层构造:断层是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根据断层的两盘 相对运动方向,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 节理构造: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它没有明显的位移,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节理按 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 实例分析:例如,在褶皱构造中,背斜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如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向斜构造中,向 斜盆地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如中国的四川盆地;在断层构造中,断层崖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如中国的 华山北坡大断崖。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地质构 造与地貌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目录
•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与分类 • 地貌形态与成因分析 • 岩石类型、特性及相互关系 • 板块构造学说与全球地貌格局 • 中国典型地貌区域分析 • 高考一轮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01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质构造定义及意义
03
重视基础知识和技 能的训练
通过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 加强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 训练。
关注时事热点,拓展视野
关注国内外重大地理事件
了解国内外与地质构造、地貌相关的重大事 件,如地震、火山喷发、地貌变迁等。
拓展地理视野,增强综合素 质
通过阅读地理杂志、观看地理纪录片等方式,拓展 地理视野,增强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兴趣。
积岩。
变质岩可转化为沉积岩或岩浆岩
03
变质岩在地表遭受风化作用后,可再次转化为沉积岩;在地下
深处,也可被高温和高压作用转化为岩浆岩。
岩石在自然界中分布规律
沉积岩分布广泛
沉积岩是地表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分布广泛,包括陆地和海洋中 的各种沉积环境。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

一、教案概述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2. 使学生掌握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主要特征;3. 培养学生运用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的概念和分类;2. 构造地貌的形成和特点;3. 主要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实例;4.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在我国的分布规律;5.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在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2. 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3. 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2. 地质构造的分类和特点;3. 构造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机制;2.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相关知识;2.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3. 实地考察地点和案例资料;4. 教学设备和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点;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 参与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地质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2. 讲解:讲解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形成机制;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规律;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分享研究成果;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在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形成机制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地考察: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享研究成果和沟通表达能力;5.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第一篇:《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2、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影响。

3、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内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练习检查与反馈。

新课导入:世界十大地貌奇观欣赏切入主题地质构造。

一、褶皱动手观察与思考:1.取出一本书,假设每页书代表一个地下的岩层,如果书本岩层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碰撞时,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怎样的变化?2.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3.一般情况下,背斜和向斜往往形成什么地形?4.试分析“地形倒置”的原因5.在纸上画出一个褶曲(背斜和向斜)图,作一条剖面线,分析A.B.C.D.E五点的新老关系。

小结和练习。

二、断层1.什么是断层?2.我国有哪些典型地垒和地堑分布? 小结和练习三、实践意义分组探究活动:假如你是地质工程师,请确定下列选址,为什么?1、采石场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2、石油勘探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3、地下水开采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4、隧道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5、水库大坝建设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小结和练习课堂小结、练习和作业板书: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一、褶皱1、背斜2、向斜二、断层1、地垒2、地堑三、实践意义该教案已用于校内公开课教学,科组评价认为:课时内容条理性比较清晰;教案、课件的知识体系性很完整;注重讲练结合,给予学生思考、分析、理解、讨论的时间较多;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面,比较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及时归纳总结。

地质构造与地貌教案

地质构造与地貌教案

【课题】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学目标】1、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地貌2、学会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发生的部位。

3、通过图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介绍了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教材首先指出,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或变位。

接着重点分析了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着重说明了这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

本节教材最后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

这一内容体现了较强的使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及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2、难点:(1)读图判断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形。

(2)判断断层中岩层的断裂移动方向【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1、导入课题: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

它就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温暖而又美丽的家园,它千姿百态。

有一望无尽的平原,高峻平坦的高原,崎岖陡峻的山脉等。

若要想知道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如何形成的,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程: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新课讲授:(教师提问):请问地质构造有哪两种类型?(多媒体演示):褶皱和断层图片。

(板书)Array(教师讲解):褶皱的形成是由于岩层受到了挤压之后发生了弯曲变形,这样就形成了褶皱。

其中的一个弯曲叫褶曲。

(多媒体演示褶皱形成的动画图)(教师提问):请举例说明褶皱山脉有那些?(引导学生回答):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教师提问):褶皱有哪两种基本类型?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多媒体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示意图。

(板书)(师生共同分析):要真正区别向斜和背斜,应丛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岩层的弯曲形态上来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第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第三,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专题 精品导学案 山地的形成

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专题 精品导学案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学习目标:常见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学习内容:一、地质构造1.褶皱(1)判定背斜和向斜的依据:岩层的关系中老两翼新——;中新两翼老——。

(2)背斜顶部VS向斜槽部受作用物质较疏松VS受物质坚实(3)形成地形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还可能——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原因:(4)实践意义向斜背斜2.断层(1)判定断层的依据岩层断开并有相对,用遥感图片可见。

(2)实践意义:地壳活跃,活动性断层——地震;多水;变质金属矿。

华山:地垒——断块山;渭河平原是。

断层与工程:尽量避开活动性断层,工程建在断层上要。

综合应用---水库条件背斜谷和向斜谷哪个适合修水库?有断层的地方多成谷,适合修水库么?例题1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下图A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B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图Aa bc d(1)图A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图B(2)与图B相对应的剖面图最可能是()A.a图B.b图C.c图D.d图地质推理题:还原论例题2图10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次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入侵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 ①②③④⑤B. ③②①④⑤C. ⑤③②④①D. ⑤③④②①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是地壳内部的结构和变动的总称,它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还能够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以及地震活动的规律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地质构造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是造成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发现地壳中矿产资源的富集规律和分布特点,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许多金矿、铜矿等金属矿床常常与构造断裂带密切相关,通过对断裂带的研究,可以找到矿床的位置和赋存形式,从而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地质构造对于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地壳构造运动会引起地震、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地震带的分布范围,为地震预警和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质构造的研究还能够为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在地质构造研究中,可以发现地表上的断层线和地下构造的分布范围,从而判断滑坡和地裂缝的发生概率和危险程度,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构造对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规模。

例如,在地质构造研究中,可以发现地震带的分布范围和地震活动的频率,从而对地震的发生进行预测和研究。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部结构和变动的总称,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不仅能够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还能够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以及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不断提高地质构造理论的水平,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之考点一《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之考点一《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断 层 面 形 成 陡 崖
微信公众:启迪慧想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 构造
判断 方法
从形 态上
从岩层 的新老 关系上
背斜
褶皱
向斜
断层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两翼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地质 构造
未侵蚀 地貌
构造 地貌
11
板块一
板块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理 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 能力)
2.掌握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意义。 (地理实践力)
➢考点一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体验高考真题
【例1】
1.(20xx·江苏地理,5~6)以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 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答复(1)~(2)题。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形态上:背斜拱起;向斜下弯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地貌上: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向斜成山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背斜成山
向斜 成山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背斜 成谷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大断层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从地质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质构造。 地理实践力 由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沉积早晚。
[教 材 整 体 感 知]
➢2.总结规律方法
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疑难辨析1】 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 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提示 不能,应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岩 层的弯曲方向来判断。

地质构造教案

地质构造教案

地质构造教案引言: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的变形与运动的科学。

了解地质构造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演化、地震活动、构造地貌以及资源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地质构造的概念、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实际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地质构造知识。

一、地质构造的概念与分类1.1 地质构造的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地壳表面的各种形态、构造和运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与运动以及地壳上的地质现象。

1.2 地质构造的分类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构造和外因构造。

内因构造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与运动,例如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外因构造主要包括地壳的抬升、沉降、褶皱、断裂等现象。

二、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2.1 内因构造的形成机制内因构造的主要形成机制包括地壳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震运动等。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内部构造现象,它由于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和相对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2.2 外因构造的形成机制外因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外部力量的作用,例如地质作用、气候作用、河流侵蚀等。

这些外部力量会导致地壳的抬升、沉降、褶皱和断裂等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3.1 石油勘探与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于石油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确定石油聚集的主要区域和分布规律,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3.2 地震监测与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预测地震活动的可能地点和发生概率,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岩石和矿产资源勘探与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于岩石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确定矿床的主要区域和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四、案例分析与实地观察4.1 案例分析:巴拉那河盆地的地质构造巴拉那河盆地是南美洲的一个重要沉积盆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通过对巴拉那河盆地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岩石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地质构造课程设计

地质构造课程设计

地质构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如断层、褶皱等;2. 学生能够描述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3. 学生能够认识我国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质图识别和分析地质构造,提高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2.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拟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地质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质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2. 学生认识到地质构造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的一节专业知识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地质构造知识体系,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观察、思维能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断层、褶皱、地质块体、地垒、地堑等;2. 地质构造形成过程:板块运动、地壳运动、岩石变形、地质构造演化;3. 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山脉、高原、盆地、断裂带的形成;4. 我国主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分布特点: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5. 地质图的识别与分析:图例、符号、比例尺、地质剖面图等;6. 实践活动:观察地质模型,分析地质图,模拟地质构造实验。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及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第三课时:我国主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第四课时:地质图的识别与分析;第五课时:实践活动。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地质与地貌”章节相关,涵盖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地质图的识别与分析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质构造知识。

地球科学地质构造教案

地球科学地质构造教案

地球科学地质构造教案一、引言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内外部的结构、成分、发展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石组成、地层结构,以及地球表面形成的山脉、断层、地壳运动等。

地质构造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了解地球内部的岩石组成和地层结构。

3. 理解地球表面形成的山脉、断层和地壳运动的原理。

4.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各种结构形态和运动变动的总称。

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构造。

- 地球内部的构造: 核、地幔、地壳的结构和组成。

- 地球表面的构造: 山脉、断层、盆地、地壳运动等。

2. 地质构造对地球演化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地球演化的影响十分重要。

包括地球内部的岩石圈、地壳运动和地球表面形成的地貌、地层等。

- 岩石圈: 由地幔和地壳组成,控制着地球板块的运动和地壳的形成。

- 地壳运动: 造山运动和地震活动是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影响最为显著的现象。

- 地表地貌和地层: 山脉和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3. 地质构造与自然灾害地质构造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等。

- 地震: 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是地质构造活动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

- 火山喷发: 构造活动导致地壳破裂,地幔岩浆涌入地表形成火山口,引发火山喷发。

- 地质灾害: 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与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观察和记录地质构造现象。

3. 实验演示法:利用模型、教具等进行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等过程的模拟演示。

4. 学生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地质构造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小组讨论和呈现。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

一、教案名称: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教案二、课时安排:共5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掌握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2. 使学生了解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能够分析不同构造地貌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2. 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3. 构造地貌的形成和特点4. 不同构造地貌的实例分析5. 构造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2. 利用模型和教具,直观地演示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特点。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1. 导入新课,展示地质构造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2. 讲解地质构造的定义,介绍地壳的划分和构造单元。

3. 讲解地质构造的分类,包括皱褶和断层。

4.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1. 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入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2. 讲解地壳的构造,包括地壳的板块划分和板块运动。

3. 讲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包括板块碰撞、挤压和拉伸。

4.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构造地貌的形成和特点1. 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入构造地貌的形成和特点。

2. 讲解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包括地壳运动、侵蚀和堆积。

3. 讲解构造地貌的特点,包括山脉、高原、盆地等。

4.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构造地貌的特点。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不同构造地貌的实例分析1. 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入不同构造地貌的实例分析。

2. 分析山脉的形成和特点,包括褶皱山和断块山。

3. 分析高原的形成和特点,包括侵蚀高原和堆积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48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旧知检测】
(2011·韶关调研)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下列地貌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a B.裂谷—b
C.瀑布—c D.沙丘—d
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
外力作用属于()
A.a B.b C.c D.d 【考点呈现】
1.三种成因的山地
2.掌握向斜、背斜、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知识框架】
一、褶皱山
a.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____,叫做褶皱。

b.基本单位——褶曲。

褶曲基
本形态
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
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________,两翼______ 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______
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______,两翼______ 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形成______
二、、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_____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_______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
a.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b.垂直方向
3.地质构造的意义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
背斜
埋藏区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

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
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

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
斜核心部位。

(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
道)
向斜
储藏,常有“自
流井“分布
底部低洼,易汇集形成地下水。

水库坝址选择点物质坚实,基础牢固
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
岩层中含有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
下,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
蚀。

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
发育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
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
等避开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
渗漏。

(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2)组成:包括________和火山锥两部分。

【回顾练】
(2012江苏卷)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
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
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D.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2014东莞)在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地表分布着一块巨大的独体岩石,对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学家仍未破解其确凿的出处来源。

3.有学者就该巨大岩石的形成,用下图显示了其过程,若此图示是成立的,其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d-b-c-a B.b-c-d-a
C.c-b-a-d D.c-a-d-b
【巩固练】
(2011广东)4. 读“某区域地质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丙图1
A.断层、向斜、背斜 B. 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 背斜、向斜、断层5.读某山区及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按成因分类属于褶皱山B.山间盆地聚落稀少C.低山是由风力侵蚀作用造成的D.甲处可能存在温泉【拓展练】
(2013北京卷)读图5回答第6~7题。

6.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7.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课堂检测】
2014江苏卷)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B
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