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1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去发现所学内容的事实、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A. 发现教学法B. 情境教学法C. 尝试教学法D. 游戏教学法2.拉面馆的师傅把一根很粗的面条两端第一次捏合在一起拉开,就变成了两根面条,第二次对折后再拉开,就变成了四根面条,第三次对折后拉开......如此重复下去,第五次会会拉出()根面条。

A. 128B. 32C. 64D. 163.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题,体现()的原则。

A. 数量优先B. 题海战术C. 由易到难D. 多多益善4.关于备学生,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要了解本节课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之间的联系B. 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分层情况C. 只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必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D. 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本节课所要学的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5.关于内容设计科学化,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不必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B. 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C. 教学内容不能有违背科学性的错误D. 要做到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规范6.把一个角放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大小()。

A. 缩小10倍B. 大小不变C. 无法确定D. 扩大10倍7.在教室内设计一个顾客到商店里购买东西的情境,在课桌上摆出各种文具用品,几个学生当售货员,一些学生当顾客;要求学生根据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境,一边编题,一边计算,这个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情境教学法B. 发现教学法C. 游戏教学法D. 尝试教学法8.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圆B. 长方形C. 正方形D. 等边三角形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B.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设计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C. 应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D. 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满堂灌10.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第一节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和联系一、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联系二、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选取的三大依据(一)、选择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二)、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三)、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制和小学课程计划设置教学内容二、信息随需进行内容选取的四个兼顾(一)兼顾当今与未来(二)兼顾“幼小”与“小中”的衔接(三)兼顾必要与可能(四)兼顾统一与灵活三、小学数学内容的确定(1)调整的主要方面:1、删去部分的主要内容;2、精简大数目的计算;3、降低应用题难度;4、部分内容改为选学或只学不考;5、加强代数、统计初步知识第三节小学数学体系、结构和编排原则一、小学数学教材的体系二、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三、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一)以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四则运算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行编排;(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数、螺旋上升;(三)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置于教材中心地位,注重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四)寓教学方法于教学编写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五)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第四节国内外小学教学材料的改革一、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演进(一)、清末民初到1949年以前(二)、新中国成立后二、我国义务教育教材改革的决策(一)提倡“一纲多本”;(二)实行“编审分开”;(三)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三结合教材编写队伍(四)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三、国外小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势(一)精选传统的四则运算,增加近代、现代数学知识,提倡广而浅;(二)重视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1、变换思想;2、模型方法;3、坐标方法(三)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四)重视运用计算机(器)进行辅助教学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一)第一节数学学习的含义第二节认知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启示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与过程第四节小学数学学习迁移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二)第一节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形式第二节数学技能学习的基本形式第三节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形式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对主要矛盾第三节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第一节启发式是确定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三节小学数学基本的教学方法第四节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第一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类型第三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备第四节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习的考查与评价第九章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节数学思维概述第二节数学思维的分类第三节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第四节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五节初步形象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六节初步直觉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七节数学思维品质及其培养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一节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意义第二节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第三节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十一章概念数学第一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节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几种表示方法第四节影响教学概念学习的因素第五节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第十二章计算教学第一节计算教学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第三节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第四节关于培养计算能力的思考第十三章应用题教学第一节应用题教学的意义第二节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心理特征第三节应用题的分类第四节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第五节关于改革应用题的思考第十四章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第一节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地位和意义第二节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心理特点第三节培养初步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第四节几何求积的教学策略第十五章小学数学教师第一节素质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提要:恩格斯“数学是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第一节数学发展简史概述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一)萌芽时期逐步产生自然数、分数及四则运算;形成常见的几何概念特点:仍是片断的、零碎的、缺乏逻辑的,没有严密的体系(二)初等数学时期希腊:1.塔利斯,开始尝试对命题的证明;2.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特点:数学从具体的实验阶段过渡到抽象的理论阶段,数学逐步成为独立的、演绎的学科中国:1.公元前1世纪,《周髀算经》有勾股定理的记载;2.在1世纪,《九章算术》有一元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的内容,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在3世纪,刘徽“割圆术”、5世纪,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誉满数坛。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件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克服障碍,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 究、创新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词
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 方法。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建立和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 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价值。
图形与几何初步认识
图形的认识
介绍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 等,以及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图形的变换
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变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测量与度量
教授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和度量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
图形与几何的实际应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图形与几何 的应用和价值。
游戏式教学
总结词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详细描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总结词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式教学
01 02
详细描述
在游戏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运用 数学思维和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中的应用和价值。
04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思维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方法
通过作业、测验、考试、课堂表现等多维度进行 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反馈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1

数学第一章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及应用的广泛性.P123两层次:总体目标学段目标 p13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讲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的问题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简历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理推断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小数,常见的量。

《小学数学教学论》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一. 填空1.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三类。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依赖性、(制约性)、(差异性)和(发展性)。

3.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

4.小学数学作业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作业)。

5.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等提出五种水平的课程包括(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

6.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7.“空间与图形”领域分为四个方面内容:(图形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

8.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按教学手段的功能可分为三类:(常规)、(发展)、(现代化)。

9.认知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试题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11.启发式谈话法的运行过程由(教师提问)、(倾听回答)和(作出反应)三个环节组成。

12.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数学思想的表达)、(数学思想的接受)、(数学思想载体的转化)。

13.(尝试教学)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邱学华最早设计和提出的。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有(练习模式)、(个别指导模式)、(咨询模式)、(发现学习模式)、(游戏模式)、(问题求解模式)和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

15.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16.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按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可分为三类:(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学生用的教学手段)、(师生共用的教学手段)。

17.一般来说,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或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三种方式。

二.名词解释1. 课程内容: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3. 熟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4.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3.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的应用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的方法3.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的运用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技巧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技巧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讨论教学策略与技巧。

3. 实践演练法:模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数学教学论》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材料:典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4. 教学道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5. 教学场地:教室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讨论教学策略与技巧。

4. 实践演练:模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模拟教学:评估学生在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1.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1.2 教学目标: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程标准的概念与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标准的概念,讲解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2. 介绍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方法,强调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的重要性3. 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二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了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掌握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能力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与适用场景2.4 教学步骤:1. 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与目标2. 讲解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强调适应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3.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学会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反馈与指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实践,体验评价的过程与效果3.4 教学步骤:1. 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概念,讲解其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重视评价的重要性2. 介绍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强调客观、公正、全面、及时的原则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技巧4.1 教学内容: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学会小学数学教学技巧的选择与运用4.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掌握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的能力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技巧的效果与适用场景4.4 教学步骤:1. 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概念与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策略的重要性2. 讲解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原则,强调目标导向、学生中心、过程导向的重要性3. 介绍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技巧,讲解其适用场景与效果,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工具的选择与运用5.2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学会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工具的能力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与作用,教学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工具的效果与适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讲解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2. 介绍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讲解其特点与适用场景,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资源3. 讲解小学数学教学工具的概念与作用,强调教学工具的辅助性、互动性、创新性的原则4. 介绍不同的教学工具,讲解其适用场景与效果,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工具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与管理6.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6.2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掌握创建积极教学氛围和管理课堂秩序的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问题,分享经验和想法6.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组织的原则,如目标明确、参与度高、结构清晰等2. 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3. 探讨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如课堂规则制定、学生行为管理等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经验和想法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辅导与支持7.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学习辅导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学习支持的基本技巧与策略7.2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有效的学习辅导计划掌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习辅导的原则与方法,学习支持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学习辅导的案例,讨论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7.4 教学步骤:1. 介绍学习辅导的原则,如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及时反馈等2. 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辅导计划,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3. 探讨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方法,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使用辅助工具等4. 分析学习辅导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反思8.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8.2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学会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8.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2. 讲解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3. 探讨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如反思日志、同行评议等第九章: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9.1 教学内容: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方法与技巧9.2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掌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与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整合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练习9.4 教学步骤:1. 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多媒体、网络等2. 讲解如何选择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考虑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需求3. 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与实践,如互动式教学、在线学习等4.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练习,体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10.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10.2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与评价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讨论评价标准和结果10.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强调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解能力2. 讲解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3. 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评价标准和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与管理”中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PPT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PPT课件

二、厚实的科学文化底蕴
• (三)宽厚的数学文化与一般 科学文化知识
•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懂 得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 识,同时,还要具有与数学学 科相关的一般文化科学知识。
三、完善的能力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 • 基础能力; • 数学能力; • 数学教学能力; • 教学研究能力。
二、厚实的科学文化底蕴
• (三)宽厚的数学文化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二、厚实的科学文化底蕴
• (三)宽厚的数学文化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 教师引导学生向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数学思想、方
法和技巧,尤其是热爱数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要大力继 承和发扬华罗庚、陈省身等老一代学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学习他们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崇高品格, 一丝不苟、严谨 求实的治学精神, 不断探索、勇于钻研的创新勇气。
• (二)系统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 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
学的重要保障,包括一般教育学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知识、小学生身心发 展的知识和数学学习心理的知识,以及 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等。
二、厚实的科学文化底蕴
• (二)系统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 教师具有“读懂儿童”的意识。 • 真正的“读懂”,是应该细腻地、科学地去
和发展
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内容、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内容
•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 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教育理论素
养; • 让学生掌握未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须的教学实
践技能。
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
•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习数学教育理论 • (二)小学数学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归纳、概括、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认识及其运算。

2.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

3.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方程与代数: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数式的运算。

5.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探索、发现、总结规律。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数学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整数)2. 第二课时:数的认识(分数、小数、百分数)3. 第三课时: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5. 第五课时: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六、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2. 实例分析:选取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3. 练习设计:布置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反馈与辅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3. 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二、教学内容: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的心得。

4.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学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教学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4. 课程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理解。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1. 教室布置:教室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如投影仪、计算机等,方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资源共享。

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3.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具备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于进行在线教学和资源共享。

七、教学实施与进度安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小学数学教学论1(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1(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1(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在“体悟”中学习晋庙铺小学李良太《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

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

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

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

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

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

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

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口算“60÷3= 15÷3= ”有了“好算”的体验后,再把学生组织在猜想编好算的除法题“80÷4= 60÷2= 90÷3=40÷2=24÷3= 18÷6= 12÷4= 48÷6= 72÷8= ”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活动中。

在学习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确的结果、结论、重要的是通过猜想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学到探究知识规律的科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发现“75÷3= 65÷5= 84÷4= 42÷3=”的多种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走进小学数学课程一、数学的基本认识1、研究对象: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的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形式化、简单化、符号化。

3、主要内容: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1、名词解释:数学科学:是以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规律为目的,具有严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的系统方法。

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使学生了解数学,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体验。

2、小学数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性质特征:.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三、思维1、思维的分类:按思维活动形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

按思维方式分:集中(求同、聚合、收敛、定向、纵向)思维和发散(求异、分散、辐射、逆向、横向)思维按智力品质: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猜想、类比于联想。

3、思维的品质: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一、《标准》的基本理念1、关于数学课程:应突显出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关于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

3、关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4、学习评价:主要目的应该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5、关于信息技术: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二、总体目标(实验稿)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序论一、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如何学数学?首先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民发展的需要。

第二也是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二、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的主要理论认知心理学与建构主义学说构成是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础。

1.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运动阶段,从初生到二岁间的儿童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从二岁到七岁之间的小孩属于这一阶段。

儿童开始了解到简单的符号象征真实世界的事物。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大约从七岁到十二三岁左右。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一般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十岁或十二岁以后。

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形式思维,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等。

2.柯普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儿童数学认知发展表在学习过程方面,柯普兰重视数学概念知识的作用,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分类,要验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

他提出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必须由儿童自己获得,教师的责任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儿童学习。

他认为数学操作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他介绍了数学实验室的具体做法,目的是打破传统课堂的呆板模式和严肃的气氛,给儿童更多的活动与交流的自由。

3.布鲁纳的认知序列学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将儿童的理解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动作阶段。

第二,表象阶段。

第三,符号阶段。

他认为,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序列。

他建议,应该按照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程度来组织数学课堂学习,尽量举例以便解析复杂的数学概念。

如:加法结合律可以经过三步。

第一步,可以用小棒、积木来演示;第二步,以数字来表示如(1+4)+5=1+(4+5);第三步,用符号来表示。

小学数学教学论1

小学数学教学论1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打算、有步骤地培育学生的思维与爱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好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该该分开来谈。

如此有助于学生发觉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讨制造。

只有对学生产生了爱好,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楚。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进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擅长发觉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应在爱好中培育思维能力,在思维培育中要始终维持一颗好奇心。

思维是全然,爱好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育是以爱好为基础的。

【关键词】思维;爱好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进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育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制造性。

”也有人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爱好的重要性,把思维与爱好分开来看。

若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将会加倍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成效。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切进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打算、有步骤地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十分关切的问题。

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踊跃地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是超级重要的环节。

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庞大的推动作用。

爱好的培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爱好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觉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讨制造。

爱好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

学生对学习有爱好,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楚。

思维活动是最踊跃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爱好谈几点体会。

1 观看能力的培育,学习爱好的产生观看能力是熟悉事物,增加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组成的重要部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需引导学生把握大体的观看方式,学会在观看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觉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育能力,进展智力的目的。

我以为人们对知识的熟悉和积存都是通过观看实践而取得的。

没有观看就没有丰硕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归纳和制造性,因此成心识地安排学生去观看试探,慢慢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进展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1

小学数学教学论1

小学数学教学论1【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

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

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关键词】思维;兴趣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

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

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根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3 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3. 学会评价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1.1 启发性原则1.2 循序渐进原则1.3 巩固性原则1.4 量力性原则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2.1 讲授法2.2 谈话法2.3 演示法2.4 练习法2.5 发现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2. 讲解:分别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原则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看法。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数学教学论》2. 课件:教师准备的相关教学PPT3. 案例:收集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4.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一:引入启发性教学原则活动描述: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启发性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6.2 教学活动二:实践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活动描述: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数学练习,让学生体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一:引入启发性教学原则活动描述: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启发性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6.2 教学活动二:实践循序渐进教学方法活动描述: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数学练习,让学生体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1. 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2. 掌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3. 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教学内容: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 组织学生讨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3.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4. 组织学生讨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分析1.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

2. 掌握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3. 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1.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

2. 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3. 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

2. 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3.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目标:1.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

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

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

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卷面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试卷题量:46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A.计算能力• 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C.空间观念•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正确答案:D2.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卢梭正确答案:B3.狭义的教材是指()• A.教学指导书• B.教科书• C.教学软件• D.练习册正确答案:B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 A.布鲁纳• B.皮亚杰• C.加涅• D.奥苏伯尔正确答案:A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正确答案:D6.在皮亚杰看来,数学思维实质上是一种()• A.反应• B.运算• C.动作• D.直觉正确答案:C7.学生掌握了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后,再把它们总括成“角”这种概念的同化是()• A.下位同化• B.类属同化• C.上位同化• D.并列同化正确答案:C8.概念的形成适用于小学()• A.低年级• B.高年级• C.中低年级• D.中高年级正确答案:A9.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 A.能动的主体• B.被动的主体• C.能动的客体• D.被动的客体正确答案:A10.在教师指导下,以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操作实验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正确答案:C11.关于讲练课的基本结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基本训练—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独立练习—布置作业• B.基本训练—引入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布置作业• C.引入新课—进行新课—练习—阅读—布置作业• D.基本训练—进行新课—布置作业—独立练习1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 A.“是什么”的知识• B.“为什么”的知识• C.“怎么样”的知识• D.“怎么办”的知识正确答案:A13.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特色正确答案:C14.程序性知识与技能形成有密切关系,具有()• A.抽象性• B.具体性• C.系统性• D.操作性15.在减法教学中,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是()• A.教学难点• B.教学重点• C.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正确答案:A16.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A.数学概念• B.数学命题• C.数学公理• D.数学定理正确答案:A17.“奇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存在着()• A.矛盾关系• B.对立关系• C.交叉关系• D.并列关系18.复合应用题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解析应用题• B.列出方程• C.解答应用题• D.检验答案正确答案:A19.当前的高考属于()• A.预示性考评• B.显示性考评• C.形成性考评• D.总结性考评正确答案:A20.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定向阶段• B.自动化阶段• C.单个动作阶段• D.连续动作阶段二、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21.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主要包括()•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统计初步知识正确答案:ABCDE22.数学思维的结构主要有()•A.数学思维的材料和结果•B.数学思维基本方法•C.数学思维基本形式•D.数学思维的品质•E.数学思维的评价正确答案:ABCD23.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主要有()•A.对相似的学习材料易形成负迁移•B.已有知识概括程度低•C.实现数学思考方法的迁移较难•D.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较易•E.易受狭隘的思维定势的干扰正确答案:CDE24.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A.弄清问题•B.回顾评价•C.寻求解法•D.研究探讨•E.进行解题正确答案:ACE25.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A.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观•B.树立主体教育的学生观•C.逐步建立起数学教学中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D.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E.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正确答案:BCDE26.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A.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B.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大脑思维•C.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D.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E.可以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正确答案:ABCDE27.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功能主要有()•A.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B.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C.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D.拓宽学生数学视野,增长才干•E.渗透数学思考方法,培养思维品质正确答案:ABCDE28.从个体发展上看,人的思维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E.再造性思维正确答案:ABD29.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包括()•A.观察与实验•B.分析与综合•C.比较与分类•D.抽象与概括•E.归纳与演绎正确答案:ABCDE30.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A.专心听讲的习惯•B.认真阅读的习惯•C.认真审题的习惯•D.独立思考的习惯•E.认真做作业的习惯正确答案:ABCDE31.下定义应遵循的规则有()•A.定义应该恰如其分•B.定义不得循环•C.定义应该具有逻辑性•D.定义不能用比喻•E.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正确答案:ABDE3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A.切实掌握有关计算的知识•B.加强逻辑分析•C.弄清算理,以理驭法•D.加强口算,重视笔算,学点估算•E.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正确答案:ABDE33.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途径主要有()•A.演示•B.模拟•C.图示•D.图解•E.复述题意正确答案:ABCDE34.课堂学习中的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形式是()•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E.范例学习正确答案:CD35.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有()•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E.概括正确答案:ABCDE三、问答题(共11题,共80分)36.名词解释:问题解决正确答案:数学问题解决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在个别试验或观察中呈现不确定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其结果又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电化教学手段
答:电化教育手段,是运用电化媒体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方式。

主要有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

3.开放性问题
答: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

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

对于整数的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
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

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

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

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的优化及智慧的开发。

因此,在设计实践活动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

3.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教学方法的优化来自于苏联教育家的“最优化”理论和实践。

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而不是自发的、偶然的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程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

”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我们要做到:
(一)教师要熟悉各种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一种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二)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材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然后选择对每个教学阶段最适用的方法,并把它们恰当的结合起来,形成该节课的最优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

4.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有哪些?
答: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能力。

5.简答现代教学方法呈现的新特点。

答:(1)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力求教与学的
最佳结合。

(2)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4)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着重研究学生,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会学。

(6)开发非智力因素,力求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三、论述题(共35分)
1.论述学生是否需要建立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11分)
答:数感就是指数字反面的天分,以及逻辑思维这些,学生需要建立数感。

要培养这些最关键的是要和实际结合,多联系实际,在实际中发现,再结合教材多加推理。

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忌讳的是和脑筋急转弯联系。

学生在运算中,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中,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行,估算,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能用有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2.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彩条。

(11分)
答:数学彩条,也叫奎逊耐彩色棒,是一种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小学数学学具。

数学彩条由十种颜色、十种长度的木条(或塑料棒)组成。

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

十种颜色分别是白色(b)(括号内字母为该颜色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22 个、红色(h
)——12 个、绿色(l)——10 个、紫色(z)——6 个、桔黄色(j)——4 个、深绿色(s)——4 个、乌黑色(w)——4 个、咖啡色(k)——4 个、天蓝色(t)——4 个、橙色(c)——4 个。

共74 个。

十种彩条的长度分别是1 厘米、 2 厘米、3 厘米……10 厘米。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主要内容都可以通过操作数学彩条,使学生建立起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起有关数学内容的模型和表象。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用白色的彩条(b)表示1,其他颜色彩条分别表示2,3,……10。

这样,就可以用它认识整数和四则运算。

例如:(1)两个彩条接起来同另外一个彩条一样长,用这种关系可以表示数的组成。

(2)用一个橙色彩条和若干个白色彩条,就可以表示11-19 各数。

(3)加法和减法:两个彩条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表示相加。

把两个彩条并排摆在一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长短,两个彩条之间的关系就是表示减法。

两个彩条相差部分同某一个彩条一样长,这个彩条表示的数就是减法的差。

(4)乘法和除法:用单一颜色的彩条连在一起,表示n 个相同加数连加,用这种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

(5)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用彩条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应用题的涵义,准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6)用其他颜色的彩条表示1,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

此外,运用数学彩条还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和开展智力游戏。

3.论述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有何教育价值?(13分
答: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自觉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
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优良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由盲目追求题的数量向追求题的质量转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