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1.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4.04亿,互联网

普及率28.9%,手机上网网民2.33亿,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为3.46亿,农村网民数10681万。

2.如何理解中国农村网民的增长:

a. 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12月底,已经达到10681万人,但其增长速率放缓。.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地区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b. 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

c. 广大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交流、沟通信息,使网络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息结构,缩短了城市与农村的思想差距。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双刃剑”特征以及农村上网环境、上网群体的特殊性,相对于城市“网吧”目前的集中式管理以及日趋严格、完备的制度,农村地区目前上网呈自由、管理呈空白状态,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互联网新技术关键词

核心技术:是服务器+客户端,基本思想是网络信息共享

IPv6: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P2P: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语义网:语义网是Semantic Web的中文名称。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

Web2.0:

定义: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应用,是一种平台,是一种趋势。一般来说We 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

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

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特征:1、多人参与2、人是中心3、可读可写互联网4、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RSS:RSS也叫聚合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Vblog:vBlog是使用java语言实现的单人博客程序

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二、网络应用基础

互联网发展历史:

1.在冷战中初具模型

2.在教育科研中发展

3.突破性发展

因特网在中国:

1994年4月28日,中国正式联入因特网。

第一阶段,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

第二阶段,基于TCP/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现在)

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四大互联网络

1.中国科学技术网络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

网络新闻媒体

▪1994年4月28日,中国大陆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5年4月,中国新闻社开始以国际互联网为技术平台向外发布新闻。

▪1995年5月17日,中国国家邮电部宣布向公众开放国际互联网各项业务。

▪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率先将自己母体的新闻信息搬上了互联网。

▪1995年1月12日,第一家走上国际互联网的中国杂志是《神州学人》;

▪1996年12月,第一家走上国际互联网的国内广播电台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1996年12月10日,第一家走上互联网的国内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

▪1997年1月1日,第一个走上国际互联网的官方网络新闻平台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建立的“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2000年2月15日,台湾第一家网络原生报纸(即网络新闻媒体)《明日报》诞生。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新闻媒体,也是全球化视野之下华语文化

圈的第一家网络新闻媒体。2001年2月21日宣布倒闭。明日报——传播特性的探索

明日报停刊原因分析

一、大环境《明日报》开站后不久,让全球互联网业一再兴奋的“那斯达克”终于给出“脸色”,致使网站裁员乃至关站之风至今劲吹。网络市场环境毕竟还未成熟到能够支持网络原生媒体生存的程度。

二、烧钱快《明日报》由于是网上内容原创者,因此它不可能靠从“母体”获得新闻,也不可能主要靠编辑“整合”其他信息源获得新闻,为了保证自己原创的数量可观的新闻,就必须维持人数可观的记者团队和规模采访活动(例如在内地也轮流派驻记者)。此外,为了体现和发挥网络媒体的特性,不断推出新的项目、新的服务,而每一项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尽管他们在发展中一直清醒地控制着规模

三、赢利难免费获取信息的观念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所有的网站都在寻找一种赢利的模式,但至今成效甚微。传统媒体赢利的主要方式——广告,对网络媒体的收支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据资料显示,《明日报》每月营收仅三四百万元台币,而每个月光是花在人事支出、租金、网络管理等营运成本的支出就将近两千万元台币。在激烈的竞争中,干得越快越多越好,赔得也就越快越多越惨。

四、人员结构分配不合理

千龙新闻网——发展规划探索3月7日,北京千龙新闻网开始启动,5月8日正式推出,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家网络新闻媒体,

5个中央级重点网站:

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中国国际互连网络新闻中心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

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全球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海量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媒体性、共享性、不负责任性等等

(可根据以上特征分析网络互动与草根文化的形成、网络红人现象的理解的原因)

网络把关人的几种形式:

第一种方式:群体“把关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