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 (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综合选择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方式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生活资料D.科学技术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B.社会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态度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2.劳动资料3. 生产关系4. 生产方式5 经济规律三、分析判断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3.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习题答案(第1章)一、综合选择1.A2.A3.A4.C5.AD6.AC7.ABCD8.ABC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大一政经重点及重点课后题答案.docx

大一政经重点及重点课后题答案.docx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分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一特定社会形态所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所构成。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曲-44- 古□第P 商口口一、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商品二因素的统一与矛盾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物品都不能成为商品。

二个因素中,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二者的矛盾:人们作为商品生产者,不可能实现自己商品的价值而又占有其使用价值;也不可能要占有别人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付出价值。

《政治经济学》练习B(1)

《政治经济学》练习B(1)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B版)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2,劳动对象是:A、传导劳动的物质资料;B、原材料;C、生产手段;D、把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东西;4,劳动资料是:A、使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连接起来的一切物质资料、B、生产工具;C、生产工具与和原材料;D、把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东西;6,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8,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10,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唯物辩证法;B、科学的抽象法;C、逻辑法和历史法的统一;D、系统的方法;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D、经济基础;14,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A、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B、雇佣劳动;C、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D、机器大工业;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密切联系:A、生产方式;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状况;D、生产力和上层建筑;18,从劳动过程来看,修配厂正在检修的机器设备是:A、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D、劳动对象;20、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A、生产者的消费;B、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C、生产关系的性质;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为人们可以:A、创造经济规律;B、改变经济规律;C、消灭经济规律;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4,在屠宰场和种植业中,牛分别是:A、劳动对象和劳动力;B、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和劳动产品;26,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生产劳动;28,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A、社会的上层建筑;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30,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物质内容;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32,“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指的是: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34,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生产力;D、意识形态;二、判断题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习题_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_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4、生产力5、生产关系6、经济规律二、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2、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A.揭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A.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4、生产关系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B.人类社会所有人和人的关系C.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D.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5、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6、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A.劳动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7、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8、“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个命题()A.混淆了生产和消费 B.说明生产和消费就是一个东西C.表示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相互依存 D.生产和消费处于经济关系的同一环节之上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有()A.资本主义世界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B.资本集中和垄断现象日益严重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劳动价值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重商主义经济学 D.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活动。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三讲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A.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 B.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C.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D.价值规律的内容 答案:B

第三讲 练习题



3、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B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 )。 A.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B.依靠延长工作日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C.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D.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E.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答案: A



5 、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 A 工人工资的多少 B 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D 利润率的高低



6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 ) A 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 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 需要 C 为了获得价值 D 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8 、资本主义工资是( 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劳动的全部报酬

3、解答: m1′=(10×10×0.2-4)/4×100 % =400% m 2′=(8×50×0.2-10)/10×100% =700%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高了,即从400% 提高到700%。
竞赛:谁先谁后
价值规律的作用

P42
剩余价值论的内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P122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P123 3、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 带来124 4、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P127

《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1)

第一章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在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如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会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反之则相反。

3、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之间关系怎样?(1)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分配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②人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人们参与分配的方式。

(2)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分工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②生产为交换创造对象。

(3)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②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

(4)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5)交换对生产有反作用:交换顺畅利于生产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6)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引导着生产。

消费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

4、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它在客观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并随客观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有什么特点?(1)总是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受利益关系的限制。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唯物辩证法;(2)科学抽象法;(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4)其它方法。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这个统一体之中,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旗开得胜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综合选择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方式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生活资料D.科学技术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旗开得胜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B.社会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态度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2.劳动资料3. 生产关系4. 生产方式5 经济规律三、分析判断2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3.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习题答案(第1章)一、综合选择1.A2.A3.A4.C5.AD6.AC7.ABCD8.ABC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政治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政治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答: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从而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就越丰富。

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③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制造和使用。

在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素,它们又称为生产资料。

生产力中的这三个实体性要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着。

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就愈高。

科学技术愈发展,生产工具就愈先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会提升。

2.劳动对象答: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界原有的物品,如地下的石油、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生产物,如纺织用的棉纱、建房用的砖瓦、炼钢用的生铁等,这类生产物通常被称为原料或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

过去,很多地面和地下资源没被开发利用,而现在已经进行了开发利用,如开发地层深部的资源、海底资源,以及利用原子能、太阳能、地热等。

随着稀有元素、同位素、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制造出很多新型的原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

此外,生产过程排出的一些废料也被作为劳动对象进行加工。

这样,就使劳动对象大大超出了原有的物质资料的范围。

3.劳动资料答: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学考集市】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复习题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

【学考集市】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复习题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答∶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从而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就越丰富。

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③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制造和使用。

在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素,它们又称为生产资料。

生产力中的这三个实体性要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着。

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就愈高。

科学技术愈发展,生产工具就愈先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会提升。

2.劳动对象答∶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界原有的物品,如地下的石油、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生产物,如纺织用的棉纱、建房用的砖瓦、炼钢用的生铁等,这类生产物通常被称为原料或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

过去,很多地面和地下资源没被开发利用,而现在已经进行了开发利用,如开发地层深部的资源、海底资源,以及利用原子能、太阳能、地热等。

随着稀有元素、同位素、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制造出很多新型的原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

此外,生产过程排出的一些废料也被作为劳动对象进行加工。

这样,就使劳动对象大大超出了原有的物质资料的范围。

3.劳动资料答∶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4、生产力5、生产关系6、经济规律二、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2、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 )A.揭示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适应经济制度的变化要求B.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C.适应生产体制变化的要求D.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4、生产关系就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B.人类社会所有人与人的关系C.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D.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5、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与依据就是( )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与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与内在矛盾6、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A.劳动力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科学技术7、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就是(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生产直接也就是消费”,“消费直接也就是生产”,这个命题( )A.混淆了生产与消费B.说明生产与消费就就是一个东西C.表示生产与消费互为媒介,相互依存D.生产与消费处于经济关系的同一环节之上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有( )A.资本主义世界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B.资本集中与垄断现象日益严重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就是( )A.劳动价值论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C.重商主义经济学D.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2、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3、试述科学技术也就是生产力?4、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四、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理论意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就是什么?3、经济规律有哪些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4、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就是有劳动能力与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活动。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经济学导论)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经济学导论)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人类要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衣、食、住等生活资料。

这些生活资料只能靠人们自己的生产活动来创造。

②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生产活动,也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人们便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从事政治、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

(2)生产力①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生产力的构成a.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

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现了自然物质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从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

b.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也称为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c.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制造和使用。

如果没有劳动者来操作,任何先进的工具都将变成一堆废物。

(3)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称。

(4)生产关系的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共有的客观规律。

第二章商品1、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

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

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

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 导论~ 第一章课后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 导论~ 第一章课后答案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思考题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P3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具体的有:(1)科学的抽象法(2)模型分析法和数学、统计方法;(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法。

P6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念题解释下列概念:生产力:人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生产力。

P16生产关系:人们互相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P16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之为生产方式。

P27思考题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目的是什么?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

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P17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2)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P17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

(1)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2)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成果的分配。

P18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1)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排他性的占有或归属关系;(2)财产权关系的实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3)产权对主体要有经济意义,即产权主体要从中获得一定利益。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

P21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因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题库

政治经济学题库

政治经济学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经济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二、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6.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8.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C. 科学技术D. 生产劳动9.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 劳动生产率B. 科学与技术C. 生产劳动者D. 社会生产力10.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资料D. 生产工具11.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政治关系 B. 宗教关系C. 家庭关系D. 生产关系12.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 B. 交换C. 分配D. 消费13.下列属于劳动对象的是()A. 厂房 B. 机器C. 原料D. 工具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C. 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5.生产资料是()A. 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B. 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C.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D. 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C. 社会生产力D.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A. 社会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活动C. 社会生产效率D. 社会生产方式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 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B. 一定的社会形态C.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D.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19.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A. 紧密联系经济基础 B. 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 紧密联系生产方式D. 紧密联系经济机制三、多选题: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经济信息2.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 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 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 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4.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5.生产工具 ( )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6.生产力 (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7.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 ( ) A. 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 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E. 借贷关系8.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 ( ) A. 能够创造经济规律 B. 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 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 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 能够消灭经济规律9.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B. 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方向C. 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D. 生产是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最终目的E. 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A. 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 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C. 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D.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E.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 (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C. 逻辑方法D. 历史方法E. 科学的抽象法1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 )A.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 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 )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四、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 导论

政治经济学 导论

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单选题1.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古希腊思想家是()A.色诺芬(正确答案)B.蒙克莱田C.李嘉图D.西蒙斯第答案解析:“经济”——色诺芬“政治经济学”——蒙克莱田2.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提法的是()A.色诺芬B.蒙克莱田(正确答案)C.亚当•斯密D.马尔萨斯3.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是()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B.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答案解析: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4.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威廉•配第(正确答案)B.亚当•斯密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植根于()A.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B.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C.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D.社会经济实践(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只要是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是()A.理论完善B.理论科学C.与时俱进(正确答案)D.反映规律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资料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正确答案)C.劳动资料生产D.劳动力的生产答案解析:物质资料生产包含两方面: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8.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A.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物质资料C.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答案解析: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9.生产中的能动因素是()A.人的劳动(正确答案)B.劳动资料C.生产工具D.劳动对象答案解析:能动的意思是主动而非被动,人的劳动是一种自主活动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生产关系(正确答案)C.社会基本矛盾D.社会经济规律1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正确答案)B.分配C.交换D.消费答案解析:生产——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1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诸关系的总和,它们是()A.生产、管理、交换、消费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正确答案)C.生产、分配、积累、消费D.生产、分配、交换、创新13.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正确答案)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资料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正确答案)C.劳动资料生产D.劳动力的生产1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A.客观经济规律(正确答案)B.经济发展动力C.资本主义剥削实质D.经济增长方式16.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正确答案)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17.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B.价值规律(正确答案)C.剩余价值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18.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唯物辩证法(正确答案)B.科学抽象法C.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法D.归纳和演绎法答案解析:注意题干问题:根本方法二、多选题背诵时先记住问题答案有几个要点,再背诵具体内容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任务有()A.威廉•配第(正确答案)B.亚当•斯密(正确答案)C.大卫•李嘉图(正确答案)D.西斯蒙第(正确答案)E.马尔萨斯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B.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C.重商主义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E.西方经济学3.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A.人的劳动(正确答案)B.劳动资料(正确答案)C.劳动对象(正确答案)D.科学技术E.自然资源4.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经济规律是长久不变的B.经济规律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答案)C.经济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D.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正确答案)E.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C说法是错误的5.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正确答案)C.按劳分配规律(正确答案)D.按比例分配社会资源规律E.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正确答案)B.科学抽象法(正确答案)C.归纳和演绎法(正确答案)D.系统方法(正确答案)E.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正确答案)7.政治经济学是()A.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正确答案)B.理论性与科学性的统一C.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制度性、阶段性与历史性的统一E.制度性、社会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全套参考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全套参考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二、填空: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2. 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劳动资料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4.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6.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7.分配通常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劳动力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

8.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9.经济规律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规律是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

三、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①生产力②科学技术③生产方式④物质资料生产2.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①物质利益关系②政治利益关系③平等交换关系④自由买卖关系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现在( )①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惟一动力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主要标志③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联系④科学技术决定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水平4.构成生产资料的因素是①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②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③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④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①生产资料所有制②人们在再生产中的地位③产品的分配形式④产品的交换形式6.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①劳动生产率②生产力③科学技术④生产关系7.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终点是①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②成果的分配过程③产品的交换过程④产品的消费过程8.产生经济规律的主要经济条件是指①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②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③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④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9.由于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们①不能创造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②不能认识它,但能利用和改造它③不能利用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④不能改造它,但能认识和利用它10.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①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③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④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四、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1.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因为①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③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④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⑤它是人类政治、科技、艺术等发展的基础2.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是①生产的主体②首要的生产力③起着最重要和主导作用的因素④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⑤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3.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看,生产的客观条件包括①劳动者②原料③生产工具④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⑤加工劳动对象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4.科学技术①是第一生产力②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③是生产关系的标志④推动了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⑤在发展中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往往反映在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②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力③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⑤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①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②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③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④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⑤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①为消费提供对象②决定消费的方式③决定消费的社会性质④决定消费的水平⑤是消费的最终目的8.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能够①创造经济规律②认识经济规律③改造经济规律④利用经济规律⑤消灭经济规律9.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①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不具有客观性②前者离不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后者可以完全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③前者绝大多数只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作用,后者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④对前者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受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局限,对后者则不受这种局限⑤对前者只能认识而不能利用,对后者既能认识又能利用10.在某个特定社会经济形态起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有①价值规律②剩余价值规律③按劳分配规律④按比例分配生产要素规律⑤节约劳动时间规律五、判断正误:(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前六章 练习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前六章 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同步练习题目(一) 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社会生产方式D 物质资料的生产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B )A.劳动产品B.生产资料C.生产方式D劳动过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资源的而优化配置 D 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4.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C)A政治关系B家庭关系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A 生产B 分配C 交换D.消费6作为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B)A 政治关系B.物质利益关系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B)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D,劳动力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力自身的内在矛盾9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D)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C)A.主观主义B.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BCE)A.劳动技术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对象D.劳动方式 E 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ABCD)。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C.炼钢厂的生铁D.织布厂的棉纱E.织布厂的纺织机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ABC)A.生产工具B.基础设施C.能源设施D.未经人们劳动加工的自然物质E.已经人们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4.生产关系(ABCD)A 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B 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C 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D 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E 决定生产力5.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说法正确的包括(BCD)A 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不具有客观性B前者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 B )A 研究政治的学科B 独立的经济学科C 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D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 生产力B 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经济规律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 )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力C 劳动力D 商品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A )A 社会的生产方式B 客观经济条件C 社会经济关系D 社会发展条件6、生产力(B )A 就是科学技术B 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C 就是生产工具D 是生产的平均水平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 )A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 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C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8、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的是( C )A 经济制度B 生产力C 生产资料所有制D经济体制9、在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 )A 政治关系B 生产关系C 阶级关系D 家庭关系10、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 C )A 自然的关系B 社会的关系C 人的关系D 物质资料的关系1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 )A 交换B 生产C 消费D 分配12、生产资料包括( A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13、煤矿上用来运煤的道路是( C )A 原材料B 劳动工具C 劳动资料D以上都不对14、即将开采的埋藏在地下的煤炭属于(A )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原材料D 以上都不对1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C )A 资本的秘密B 商品的秘密C 经济规律D 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16、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D )A 价值规律B 市场竞争规律C 按劳分配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其中,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层面是( B )A 生产力B经济制度C经济体制D生产资料所有制18、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蒙克莱田 B 马歇尔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19、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是( D )A 煤矿工人将埋在地下的煤开采出来B 炼钢厂的工人将矿石炼成钢铁C 纺织厂的工人将棉纱织成布D 地底下煤炭、石油的形成20、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是指( B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生产资料所有制21、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B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生产力C 人们的交换关系D 物质利益分配关系22、经济规律是指(D )A 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B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C 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C )A 先进B 在发展C 符合生产力状况D 占统治地位2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是( 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D 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25、我国195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搞“一大二公”,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给社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
一、综合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 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5 经济规律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3.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
习题答案(第1章)
一、综合选择
1.A
2.A
3.A
4.C
5.AD
6.AC
7.ABCD
8.ABC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它包括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二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材料。

2.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

3.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4.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所构成。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5.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两者虽然都是物质资料,但它们是有区别的:①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又包括劳动对象。

它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称。

②劳动资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

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是不能等同的。

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生产要素有三个,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它们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而生产力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以及生产工具。

这两个要素的结合,形成一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②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不包括劳动对象。

③生产要素表明物质资料生产应具备的条件,而生产力要素则表明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发挥的能力。

因此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适应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为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只能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其结果必然使生产力遭到破坏。

因此,在变革生产关系时要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和“废除”经济规律。

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得到预想的结果。

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②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没有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由于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经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和学习,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矛盾。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相互交叉的关系。

横向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纵向关系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占主要地位,它决定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目的,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志。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

首先,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中。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阻碍作用。

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力。

其次,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从而决定和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进程,因此研究生产关系也不能脱离上层建筑。

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这个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在变化和发展之中,从而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关系也要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两种形式。

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陈旧的或“超前的”生产关系,则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

因此,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个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可以从这个规律的作用中找到最根本的原因,都是这个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但它发生作用的形式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一样的。

在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它要经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及时地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不断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