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双调·夜行船__秋思》主题与写作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调•夜行船秋思》主题与写作特点

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磋跎岁月,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年隐居田园,号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作中最有影响的大家。

欣赏提示

结构: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可分四个层次:

(一)首支曲子是引子。由人生如梦,岁月频更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主张及时行乐、淡泊名利。

(二)第二至第四支曲子分别描写了帝王、豪杰、富人的富贵无常。隐含对痴迷者的警示。

(三)第五六支曲子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四)最后一支曲子将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作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适的心志。

主题评述

在元朝统治者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像马致远这样的知识分子.过着十分压抑而艰难的生活。他们不满于黑暗的现实,又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往往只能追求超尘出世、笑傲山林,以诗酒自娱、鄙弃功名利禄的生活。表现出高洁的人格和愤世嫉俗的操守,这种精神和人格无论古今都是可贵的。

艺术特点

第五支曲以“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履相别”的生活情境抒发人生易老的感慨.第六支曲纯然写景,然而,在绿树青山,竹篱茅舍之中,却含蕴着作者超尘脱俗的境界。词学大师唐圭漳先生说:“‘红尘不向门前惹’正是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绿树偏宜屋角遮,正是陶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青山正补墙头缺’正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元曲鉴赏辞典》)。

第七支曲子以“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喻名利场的肮脏和名利徒的可鄙;以笑傲山林的情趣表现出超拔的品格:本曲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二对句整饬比拟生动

对句:马致远在作品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对句,收到整齐优美的效果。如后两支曲中的:“名利竭,是非绝”,“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

令白莲杜”,“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这些是两句对即对偶句;“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这些是三句对,又称鼎足对

对句的运用,不仅产生句式整饬的美感,而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蛩吟——无休歇”对偶句道出了对名利场上奔波不息者的鄙视,“人生——登高节”对偶句表达了对有限光阴的极度珍惜.“密匝匝——蝇争血”鼎足对活画出追名逐利者的丑态,“和露——烧红叶”鼎足对写足了深秋的景色和隐逸者的安乐自在。

比拟:对句中有不少还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如[拨不断]中的鼎足对,“红尘”、“绿树”、“青山”均拟人化了。自然物似乎窥出了隐居者的心思,故红尘不来门前“惹”,绿树偏来屋角“遮”,墙缺青山主动“补”,自然与人心完全契合,写景与抒情高度统一。[离亭宴煞]中第一个鼎足对,通过“排”、“酿”、“争”三字把蚂蚁、蜜蜂、苍蝇写活,这些小生物居然有了人的行为,这里通过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上“密匝匝”、“乱纷纷”、“闹攘攘”的修饰,将肮脏污浊的名利场和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丑类的面目暴露无遗:比拟不仅形象可感,而且意蕴丰赡。

三典故新用意味隽永

马致远善于用典,一些众人耳熟能详的典故,经过他的点化,在作品中出现,显得意味新远。第一支曲的开头,就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形容人世的短暂、虚幻,以引出入生苦短,当加珍惜的慨叹,向沉溺于名利场中的人发出警告。“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用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熟典,说的却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霎时间身朽功灭的道理,使旧典出新。又如“鸠巢计拙”,以鸠之不善营巢,比喻自己生性笨拙.不会也不肯钻营,显现出与名利决绝的憨直的脾性,意味颇为隽永。

三语言有意趣

语言俗中透雅,颇有意味。如“青山正补墙头缺”调侃中颇含惬意,“道东篱醉了也”可感潇洒任性的情趣,“莫笑鸠巢计拙”句自嘲中透出自适其适的生活态度。

四别致的设色字

多处用了设色字,景物鲜明可视可感。如:红、绿、青、黄、紫、白等色采词,既写出了秋色的特点,又写出了特定的生活情境,给生活着色中,也饱蘸着情感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