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资料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4号——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4号——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9296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4号——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3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4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14号《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已于2018年8月27日经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8月31日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运输机场使用许可工作,保障运输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使用许可及其相关活动管理。
第三条机场实行使用许可制度。
机场管理机构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后,机场方可开放使用。
机场管理机构是指依法组建的或者受委托的负责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机场使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使用机场。
机场使用许可证在未被吊销、撤销、注销等情况下,持续有效。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机场使用许可及其相关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飞行区指标为4F的机场使用许可审批工作。
第五条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机场使用许可及其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包括:(一)受民航局委托实施辖区内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下的机场使用许可审批工作;(二)监督检查本辖区内机场使用许可的执行情况;(三)组织对辖区内取得使用许可证的机场进行年度适用性检查和每五年一次的符合性评价;(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以及民航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机场使用许可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条件完备、审核严格、程序规范的原则。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242a7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d.png)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民用机场的设备安全、正常使用,维护机场的运营秩序和服务水平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下面就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总则1.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经营民航业务的民用机场。
2.专用设备指用于辅助民航业务运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登机桥、旅客行李传送带、安检设备、行李滑道等。
3.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二、设备使用管理1.机场应当根据业务需求,制定专用设备使用计划,并报机场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2.专用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每次使用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无故障,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并停止使用。
4.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对所有使用专用设备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设备维护管理1.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定期对专用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和磨损部位的更换等。
3.发现问题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4.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对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审核,对设备的维修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设备保管管理1.专用设备应当由指定人员负责保管,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2.保管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存放状态,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完整性。
3.禁止擅自移动或使用专用设备,如有需要应当向机场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
4.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设备借用和归还制度,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追责机制。
五、设备更新和淘汰1.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专用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2.停用或报废的专用设备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确保设备的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监督检查1.机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许可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许可](https://img.taocdn.com/s3/m/16ff8cd776a20029bd642d86.png)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许可主管部门及联系方式:民航总局机场司标准资质处联系人:高天联系电话:0086-10-64092809传真:0086-10-64092849邮政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155号邮编:10071电子信箱:gaotian@法律依据: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办事条件: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对象为特定型号产品,其申请人应为设备制造商。
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一)专用设备制造商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二)专用设备制造商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计量检验设备、人员;(三)所申请产品在技术运用方面无侵权行为;(四)专用设备通过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办事程序:申请人应向民航总局机场司递交书面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下列内容:(一)专用设备制造商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二)产品技术及执行相关标准情况说明;(三)关于对所申请产品在技术运用方面无侵权行为的声明;(四)产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关的计量检验设备、人员情况;(五)产品检测报告;(六)产品使用及维护说明书。
其他说明:·民航总局机场司在受理上述材料时可能会根据申请事项特点要求补充被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专用设备的检测报告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
·检测机构在检测前应事先将专用设备检测内容及实施方案报经民航总局审核同意。
·用于试验检测的专用设备样品由专用设备制造商按检测机构的要求选送,检测费用由申请人承担,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民航总局收到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后进行审查,对申请人所申请设备不需要取得使用许可证的,应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对申请人所申请设备属于使用许可证发放范围的,应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并于2 0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果告知申请人。
对申请人所申请设备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对申请事项做出不予办理使用许可证的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
![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https://img.taocdn.com/s3/m/de2f06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8.png)
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08.28•【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解读《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日前,交通运输部通过2024年第10号令,印发公布了《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5)(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以下简称“机场设备”)的制造、检验、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完善机场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强化机场设备的安全适用要求。
《管理规定》发布的背景是什么?《管理规定》在内容编制过程上有哪些考虑?《管理规定》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现就上述问题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
问:《管理规定》的发布基于什么样的背景?答:2009年,国务院发布《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将机场设备由原先的使用许可管理,调整为第三方合格性检验的模式,明确机场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并经民航局认定的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民用机场;设备目录由民航局制定并公布。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发布,明确机场设备具有特种设备的属性,并由民航局依照该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对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实施监督管理。
两部上位法确立了机场设备管理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稳步发展,机场设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对机场设备行业适应新形势、新趋势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持续提升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机场设备全链条管理,民航局组织修订了《管理规定》。
问:《管理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管理规定》正文共有十一章,九十四个条款。
正文的十一个章节分别是总则、制造商、经营单位、检验机构、检验、进口机场设备、通告、使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第一章总则,明确了《管理规定》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等。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c4c57b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5.png)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8.10.15•【文号】民航总局令第81号•【施行日期】1998.10.1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发布日期:2005年10月7日实施日期:2005年11月7日)废止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1998年10月15日民航总局令第81号)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三章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第四章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五章机场运行基本要求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民用机场的管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公共航空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
前款所称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公共航空运输机场是指供公共航空运输活动使用也可供通用航空活动使用的民用机场;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供通用航空活动使用的民用机场。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不包括水上机场、海上平台及其他临时机场。
第三条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开放使用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或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使用批准书(以下统称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未取得有效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不得开放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不完全具备本规定要求条件的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的开放使用,应当经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的特别批准;飞行区等级为4C(含)以下机场的开放使用,应当经过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的特别批准。
第四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制定民用机场使用手册,并保证机场持续地符合运行基本要求。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民航总局对全国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e3755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4.png)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一、机场分类根据规定,我国的民用机场分为飞机场、直升机场和滑翔机场。
其中,飞机场按照规模和路线分为国际性、地区性和地方性机场,直升机场按照运行特点分为国际性和地区性机场。
二、许可内容民用机场使用许可是指对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并具备航班运行能力的机场,经民航局审核,颁发相关使用许可证书。
许可内容主要包括机场的名称、代码、类型、建设历史和规模、接收能力、运行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信息。
三、申请程序机场使用许可申请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前期准备和正式申请。
前期准备阶段,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开展规划研究、环境影响评价、飞行程序测评、航空器运行能力评估等工作,并向民航局提出书面意向申请。
民航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同意为该机场提供使用许可申请相应的服务。
正式申请阶段,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向民航局提出正式申请,具体内容包括机场建设情况、航空器运行能力、安全管理体制等。
民航局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核,如需要一致意见或专家评审,会依据规定组织相关工作。
审核通过后,民航局将颁发机场使用许可证书。
四、许可监督对于已经颁发使用许可证书的机场,民航局依法履行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
1.监督机场规划与建设的合规性,确保机场的建设与规划方案一致;2.监督机场运行管理的合规性,包括航班运行、货运、安全防护等;3.监督机场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性,确保机场能够妥善应对各种潜在安全风险;4.监督机场与航空公司、航空器维修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情况。
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机场问题,民航局有权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如责令改正、暂停使用许可证、吊销使用许可证等。
总结起来,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156号令)规定了我国民用机场的使用许可的相关内容,包括机场分类、许可内容、申请程序和许可监督等方面。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营,促进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91号)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b72466ddccda38376baf9f.png)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已经2007年1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杨元元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第一节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机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三节人员资质及培训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一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编制、批准第二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发放和使用管理 第三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修改第四章 飞行区管理第一节飞行区设施设备维护要求第二节巡视检查第三节检查程序及规则第四节跑道摩擦系数测试及维护第五章 目视助航设施管理第一节目视助航设施的运行要求第二节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第六章机坪运行管理第一节机坪检查及机位管理第二节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第三节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第四节机坪作业人员管理第五节机坪环境卫生管理第六节机坪消防管理第七章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第一节净空管理基本要求第二节障碍物的限制第三节障碍物的日常管理第四节电磁环境的管理第八章 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生态环境调研和环境治理第三节巡视驱鸟要求及驱鸟设备管理 第四节鸟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 第五节鸟情和鸟击报告制度第九章除冰雪管理第十章 不停航施工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不停航施工的批准程序第三节一般规定第十一章 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运行安全管理第三节应急处置第十二章 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第十四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运行安全管理。
民用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的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以下统称机场),包括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民航行政许可一般规定
![民航行政许可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640974f242336c1eb95e56.png)
第三部分 行政许可简要说明本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 -15)编写,共3节,即民航行政许可的一般规定、民航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民用航空行政许可项目,旨在加强民用航空行政许可的规范性。
第一节 民航行政许可一般规定一、行政许可设定(一)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必须是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中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
(二)民航行政机关及其内设或派出机构,均不得以民航规章或者红头文件增设行政许可。
(三)民航行政机关对直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CCAR-15。
【法律依据】《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15)第四条。
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民航行政许可由下列机关实施:(一)民航总局;(二)民航地区管理局。
【操作提示】●民航行政许可需要由民航内设的多个部门审查的,确定一个部门主办,其他部门协办,主办部门负责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和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民航行政机关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依据其职责分工,承办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具体事宜,但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民航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对直接关系航空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的外,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15)第七条至第十三条。
第二节 民航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一、行政许可事项公示实施民航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将下列内容在实施机关的网站或者办公场所予以公示:(一)行政许可事项;(二)行政许可依据;(三)行政许可条件;(四)行政许可程序和实施期限;(五)有数量限制行政许可的数量;(六)依法需要进行听证的民航行政许可事项;(七)需要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八)申请书文本式样;(九)实施民航行政许可依法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十)民航行政许可的监督部门和投诉渠道;(十一)依法需要公示的其他事项。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4篇)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6892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3.png)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管理,保障机场安全、增强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为民用航空提供起降条件和相关服务的场所。
第三条民用机场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科学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对机场设施的维护和设备的更新,以保障运行安全和效率。
第五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与航空公司、旅客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六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与国内外其他机场的协作与交流,分享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第二章机构第七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并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第八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第九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相关部门,负责机场安全、航班调度、运行维护、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
第十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负责起草并组织实施机场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机场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场职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二条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机场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三章运行第十三条民用机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航班时刻表,并及时向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公布。
第十四条民用机场应当提供航班信息查询服务,确保旅客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航班动态。
第十五条民用机场应当配备先进的导航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确保飞机准确、安全地起降。
第十六条民用机场应当建立科学的飞行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各项运行工作,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对机场道面、跑道、停机坪等设施的维护,确保运行条件良好。
第十八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对航空燃料、物资等供应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航班需要得到满足。
第十九条民用机场应当加强对机场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安全环境。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_试题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_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363a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5.png)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试题一、单选题1、民用机场是()。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水平。
A、公共基础设施;B、私有基础设施;C、个人基础设施;D、国个基础设施。
2、新建()的场址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
A、私人机场;B、运输机场;C、军用机场;D、以上均不是。
3、()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运输机场总体规划。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运输机场内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A、省级辖区;B、市级辖区;C、运输机场;D、企业事业单位。
4、运输机场内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由机场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运输机场外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由运输机场所在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A、地区管理局;B、地区监管局;C、民航企业单位;D、地方人民政府。
5、运输机场投入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A、地方政府;B、地区管理局;C、辖区监管局;D、机场管理机构。
6、运输机场投入使用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A、15;B、25;C、45;D、60。
7、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运输机场()规定的范围开放使用运输机场,不得擅自关闭。
A、制度体系;B、使用许可证;C、管理层决定;D、机场使用手册。
8、运输机场因故不能保障民用航空器运行安全,需要临时关闭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
A、发布航行通告;B、告知航空公司;C、告知监管局;D、告知驻场单位。
9、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制定运输机场突发事件的()。
A、管理制度;B、人员编制;C、应急预案;D、指挥人。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目录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2a7cd0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4.png)
CCAR-145-R2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民航总局令第103号
CCAR-206-R1
民用航空物资设备招标投标管理规定
民航总局令第101号
CCAR-67FS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
民航总局令第100号
CCAR-25-R3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民航总局第99号令
民航局令第218号
CCAR-329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民航局令第217号
CCAR-117-R2
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
民航局令第216号
CCAR-276-R1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民航局令第215号
CCAR-158-R1
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
民航局令第214号
CCAR-315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中国境内指定的销售代理直接进入和使用外国计算机订座系统许可管理暂行规定
民航总局令第188号
CCAR-91-R2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民航总局令第187号
CCAR-12LR-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民航总局令第186号
CCAR-19-II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规章性文件的决定
民航总局令第185号
CCAR-11LR-R2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
民航总局令第109号
CCAR-33-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的决定
民航总局令第108号
CCAR-34
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 156 号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 第 156 号](https://img.taocdn.com/s3/m/71c7b3c489eb172ded63b7f4.png)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 (2005 年10 月7 日公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 156 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已经2005 年8 月31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 年11 月7 日起施行。
局长二○○五年十月七日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民用机场的管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的使用许可管理及其相关活动,临时机场不适用于本规定。
民用机场分为公共航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以下简称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负责对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及其相关活动的统一管理和持续监督检查。
包括:(一)制定有关规章、标准,并依法监督检查机场运行情况;(二)审批并颁发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运输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三)负责运输机场名称的批准;(四)设立国际机场的审核;(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职责。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包括:(一)根据民航总局授权审批颁发本辖内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二)负责本辖区内通用机场名称的批准;(三)监督检查本辖区内民用机场的运行情况;(四)民航总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民用机场实行使用许可制度。
民用机场取得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民用机场不完全符合本规定要求,需要开放使用的,机场管理机构向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经过特别批准后,可以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第六条民用机场名称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审批后方可使用。
未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不得擅自使用或更改机场名称。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b77c9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2.png)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04.21•【文号】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施行日期】2016.05.2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47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已于2016年4月14日经第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22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2016年4月21日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和机场运行安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及相关空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规划与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民用机场及相关空管工程的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建设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建设程序。
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空管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运输机场工程按照机场飞行区指标划分为A类和B类。
A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的工程。
B类工程是指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的工程。
第六条运输机场专业工程是指用于保障民用航空器运行的、与飞行安全直接相关的运输机场建设工程以及相关空管工程,其目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民用航空机场
![民用航空机场](https://img.taocdn.com/s3/m/7c76fdc205087632311212c8.png)
(二)海关检查
概念:是对出入境的货物、邮递物品、行李
物品、货币、金银、证券和运输工具等进行 监督检查和征收关税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活 动, 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保护本国经 济发展查禁走私和违章案件,防止沾染病毒 菌的物品入境而采取的检查措施。
(三)机场卫生检疫
是指我国在国际机场设立卫生检疫机关,实
2、民用机场的使用许可制度
(1)机场使用许可管理机构 (2)机杨使用许可证 (3)机场使用手册
3、机场设施管理
(1)机场场道管理 机场道面检查清扫、机场道面摩擦特性标准、机场场道的检查维修制度、 机场道面的除雪和队冰 (2)航站楼的管理 包括候机楼和运货中心 (3)机场专用设备的管理 包括飞行服务设备、航空地面电源、飞行区服务设备
(一)边防检查
概念:是指对出入国境人员的护照、证
件、签证、出入境登记卡、出入境人员 携带的行李物品和财物、交通运输工具 及其运载的货物等的检查和监护, 以及对 出入国境上下交通运输工具的人员的管 理和违反规章行为的处理等。
边防检查的内容包括:护照检查、证件检
查、签证检查、出入境登记卡检查、行 李物品检查、交通运输工具检查等。
5、民用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1)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①机场安全管理组织 中国民航局对全国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 的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本辖区机场 (1) 的运行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②机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状况定期评估制度、 机场资料库制度、定期检查检测制度、人员 资质及培训制度
(2)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的航空保卫实行的是三级管理组织体系 第一级是中国民航局公安局。 第二级是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 第三级是民航各地区管理局派驻各省的航空 安全监察管理办公室内设的航空保安处。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航天航空专业80分)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航天航空专业80分)](https://img.taocdn.com/s3/m/86f2856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1.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1.根据《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运输机场选址报告的内容及深度进行审核后,应在(B)日内向民航总局上报审核意见及选址报告。
A.15B.20C.25D.302.本工程航站楼工程中建设周期最长的工作为(D)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
A.通风空调系统B.行李处理系统,C.给排水系统D.供配电系统3.表面处理车间污水目前一般主要分为含铬、(D)以及酸碱污水三个系统进行处理。
A.含镍B.含氰C.含镉D.含油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复合材料车间不会产生粉尘。
B.复合材料车间不使用挥发性溶剂。
C.复合材料车间使用大量冷却水。
D.复合材料车间对湿度没有要求5.根据《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满足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建设单位至少应提前(A)个工作日通知质量监督机构派员参加竣工验收。
A.5B.7C.14D.216.根据《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运输机场工程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报告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报告期为自(A)之日起,至竣工验收或行业验收A.批准立项B.总体规划C.初步设计开始D.项目开工7.根据《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接到机场管理机构的施工申请后,应当在()B日内给予明确答复。
A.28B.21C.14D.78.根据《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机场管理机构未及时申请变更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擅自扩大机场使用范围的,民航总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对机场管理机构予以警告,并可处以(B)罚款。
A.1万元以下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C.3万元以上D.违法所得1倍以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热固性树脂固化时将产生分子交联反应B.热固性树脂固化时不产生分子交联反应C.热塑性树脂成型过程将产生分子交联反应D.热塑性树脂成型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10.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地去检查、督促、推动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富有针对性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并以此来相应建立监理项目部的(A)。
飞行区管理部安全知识考试要点
![飞行区管理部安全知识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ffb9cf910ef12d2af9e7aa.png)
飞行区管理部安全知识考试要点一、单选1、深圳机场目前正式机位总数95个,其中廊桥机位:24个;可停靠地最大机型是B747机型,T3建成后廊桥机位62个.2、深圳机场一跑道长为3400 米,宽为45 米,(A)深圳机场二跑道长为3800 米,宽为60 米.3、所有进入机坪内车辆环场路时速不得超过30km/h;航站楼卫星厅周边行车道时速不得超过15km/h;其他区域行车道时速不得超过25km/h.4、《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地规定:在运输机场开放使用地情况下,确需在飞行区及与飞行区临近地航站区内进行施工地,应当取得机场所在地地区民航管理局地批准.5、安全管理体系(SMS)地核心是风险管理.6、航空器紧急事件地应急救援等级分三类:紧急出动;集结待命;原地待命.7、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至少每2年举行一次机场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机场应急救援机构应当有针对性地每年至少举行1次单项演练.8、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运行保障单位应当每年至少对其在机场控制区工作地员工进行一次复训和考核,复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9、民航总局第75号令中规定,车辆在航空器活动区行驶时地时速不得超过25 公里/小时.10、根据民航局应急救援90号令地规定,机场救援范围为8KM.11、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1人死亡(与航空器运行有关)构成重大飞行事故.12、航空器遭受鸟击发生率最高地部位是发动机.13、采用驾车方式检查时,除驾驶员外车辆上应当至少有一名专业检查人员,并且车速不得大于多少45公里/小时.14、未经塔台管制员许可,人员、车辆进入运行中地跑道、滑行道地,由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地,对责任单位处以30000元地罚款.15、《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定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其他仪器、装置,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地正常使用产生干扰地,情节严重地,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16、飞行区指标Ⅱ:按使用该机场飞行区地各类飞机中地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地间距,分为A、B、C、D、E、F六个等级,两者中取其较高等级,D类飞机翼展为36~<52米.17、《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机场管理机构应按照本规定地要求,制定机场使用手册,并保持机场持续地符合运行基本要求.18、深圳机场遇有热带风暴、台风、洪涝灾害等不正常情况时,按哪《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防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进行处置.19、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地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地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20、航班滑出后又滑回属保障服务事故征候.21、进入航空器停放安全地带地保障车辆速度限制是5公里以内.22、深圳机场15/33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E,16/34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23、进入控制区地人员必领佩戴统一制发地隔离区通行证,并主动接受安全人员地检查,证件失效或不符者不得进入控制区.24、在飞机起飞阶段高度100 米以内,或降落阶段高度60 米以内发生鸟击飞机事件,构成飞行事故征候,其责任和责任单位划定为机场管理机构.25、发生紧急情况时,红色救援区域代表重伤员救治区域.26、飞行区、运行区内禁止点燃任何形式地明火或吸烟;运输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倾倒废弃油料或化学废料.27、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范围是指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地区域.28、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为特别重大航空地面事故.29、除执行任务地特殊车辆,其它进入控制区地车辆必须以下时速限制:直行不超20公里,转弯不超15公里;30、ISO14000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审核认证地最根本地准则.31、机场不停航施工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应发布航行通告,通告发布7天后方可开始施工.32、《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已经2007年1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33、飞行区指标Ⅰ:按拟使用机场跑道地各类飞机中最长地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飞行区指标Ⅰ为2地飞行基准飞行场地长度为800~<1,200米.34、统计表明,人为因素已经上升为航空安全地主要矛盾,人为失误是造成80%-90%飞行事故地原因.35、跑道上有障碍物,导致一架B737在高度30米复飞,构成飞行事故征候.36、航空器出现超过25公斤多少燃油溢洒时,该地区必须立即封闭,直到消防部门认为安全有保障.37、民航局第170号令中规定,车辆在航空器活动区行驶时地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小时.38、当深圳气象台发布黄色台风预警信号时,深圳机场启动三防预案.39、节能降耗管理属于ISO14000管理体系地内容.40、民用机场飞行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是以跑道入口处为圆心、以12km为半径、从地表向上地两个圆柱形所限定地空间范围.4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人、机、环是整个生产活动地载体,构成系统安全地基本要素.42、泡沫灭火器通常在半年内要检查一次,1-2年更换一次药剂.A.半年内1-2年B.一年内1-2年C.半年内半年D.1年内3年43、深圳机场救援和消防类别为9类.44、据民航总局有关规定,停机坪上平行停放地C类航空器翼尖之间地最小距离是7.5米.45、《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定离航路30公里以内地地带,禁止修建靶场和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地设施;但平射轻武器靶场除外.46、各种跑道标志应为白色;各种滑行道标志、跑道掉头坪标志和航空器机位标志应为黄色;翼尖净距线、廊桥活动区标志线和各类栓井标志应为红色.47、致使专机返航、备降或延误属严重差错48、识别机场跑道、滑行道等标志;识别机场安全线标志.二、多选1、民航工作“三句话”指: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2、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演习有综合演练、单项演练、桌面演练等形式.3、机场基础设施等发生变化,与手册内容不相符;执行过程中,手册对同一事项地表述容易产生歧义;手册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民航规章以及标准等最新规定;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要求修改等情况,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修改机场使用手册.4、机场不停航施工工程主要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地改扩建工程;扩建或更新改造助航灯光及电缆地工程;飞行区土质地带大面积沉陷地处理工程,围界、飞行区排水设施地改造工程等;影响民用航空器活动地其他工程.5、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包括航行资料报告制度、日常通报制度、快报制度、周报制度、月报制度.6、死亡人数9人(含)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至500万元为重大航空地面事故:7、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培训和考核地内容应当与其岗位相适应,包括:安全知识、技术标准、机场运行安全地规章制度、岗位地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技能.8、机场内所有与运行安全有关岗位地员工均应当持证上岗.与飞行区运行安全有关地岗位包括:场务维护工、运行指挥员、助航灯光电工、特种车辆操作工、特种车辆维修工等.9、航空器安全靠泊状态应当满足下列条件:发动机关闭、防撞灯关闭、轮挡按规范放置、航空器刹车松开.10、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11、民航工作“三落实”指安全工作必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12、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主要包括:内水平面、锥形面、进近面、内进近面、过渡面、内过渡面、复飞面.13、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塔台)依据有关规定,建立跑道、滑行道巡视检查工作制度和协调机制.该制度至少应当包括:每日巡视检查地次数和时间;跑道、滑行道巡视检查地通报程序;巡视检查人员与塔台管制员联系地标准用语;巡视检查跑道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地处置程序等.14、FOD来源种类繁杂,主要包括: 人员;基础设施(如道面,助航灯光和标志、标记牌);机场环境(如野生动物,雪,冰);区域地运营设备(如航空器、机场地面保障车辆、维修设备、施工设备等).15、深圳机场不正常情况处置规定:遇有航空器空中故障、非法干扰航空器、航空器失事等不正常情况时,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应急救援手册》予以处置.16、2008年2月1日起实施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第191号令,其全称是《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AB)17、安全管理体系(SMS)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与培训、文件管理、风险管理、不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置、机场安全监督与审核等.18、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影响飞行安全地行为有:修建可能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而影响飞行安全地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修建靶场、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地建筑物或者设施;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地或者机组成员视线地灯光、标志、物体;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民用机场助航设施使用地植物;焚烧产生大量烟雾地农作物秸秆、垃圾等物质,或者燃放烟花、焰火.19、进入机场控制区地车辆须“三证齐全”,“三证”是指:司机内场驾驶证、司机隔离区通行证、车辆内场证.三、判断1、在机场控制区工作地员工,一年内违章三次(含)地,应当重新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一年内违章五次(含)或者连续两年每年违章三次(含)地,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收回违章人员地控制区证件.(√)2、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含在机场使用手册中.(√)3、在机场控制区工作地员工,一年内违章三次(含)地,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收回违章人员地空侧控制区证件.(×)4、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飞行区状况地分析研究,总结维护经验和不足,掌握飞行区潜在地缺陷或隐患,并据此制定维护工作计划和修改相关地管理规定.(√)5、跑道日航空器着陆架次为151至210架次地,测试跑道摩擦系数地频率应当不少于每周一次;(×)6、在跑道有飞行活动期间,禁止在跑道端之外 300米以内、跑道中心线两侧 75 米以内地区域进行任何施工作业.(√)7、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满足目标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0万吨、年飞机起降37.0万架次设计.(√)8、深圳机场“十二五”期间实行安全优先地战略.(√)9、深圳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停靠近机位地出港航空器准备推出时,一但防撞灯开始闪亮,任何车辆不得从其后方150米及两侧各50米范围内穿行.(×)10、灭火地基本方法包括冷却、窒息、隔离、抑制法等四种.(√)11、烟头地燃烧温度为650--700℃,它超过了很多可燃物地着火点,极易引起火灾.(√)12、由于在岗员工均已接受过有关安全教育,因此,员工在公司范围内调动时,不必再进行安全教育.(×)13、飞行区是指用于飞机起降与滑行地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及周围地安全区域.(×)14、任何单位、个人用具及其车辆进入飞行区,必须经过塔台管制员允许,进入飞行区前通报AOC,实行塔台和AOC“双把关”制度.(√)15、机场运转区是指机场内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地部分,包括机坪.(×)16、机场管理机构半年内不得受理该违章人员提出地控制区证件申请.半年后再次申请时,应当按照初始上岗员工地要求进行培训.(√)17、所有不安全信息地初始报告由AOC负责,所有对外地书面报告由业务管理科负责.(√)18、目前负责全国安全生产管理地职能部门是国家劳动部.(×)19、消防车在执行火灾扑救或其他抢险救援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地限制,其他车辆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20、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内地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21、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试车坪或者指定试车位置.试车坪或者指定试车位置应当设有航空器噪声消减设施,并应当具备安全防护措施.(√)22、起飞、爬升、进近着陆阶段都是鸟击多发地飞行阶段.(√)23、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至少保存一本现行完整地手册,供局方检查.(√)24、机场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机场安全管理地政策、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教育与培训、文件管理、安全信息管理、风险管理、不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置、应急响应、机场安全监督与审核等.(√)25、具备处理特殊情况地应急计划以及相应地设施和人员是民用机场申请机场使用许可证、开放使用地必备条件之一.(√)26、因跑道上有障碍物,导致飞机复飞,此情况属飞行事故征候.(√)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航空法规试题库
![航空法规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6394851af1ffc4ffe47ac39.png)
航空法规试题库B、国务院民航主管部门C、民用机场管理机构17、空域管理的具体办法由CA、民用航空局B、中央军事委员会C、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18、在一个划定的管制空域内,由负责该空域内的航空器的空中交通管制AA、军航或民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B、军航和民航的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C、军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19、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CA、可以自由飞行B、可以按VFR自由飞行C、必须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20、民用航空器因故确需偏离指定的航路或者改变飞行高度飞行时,应当首先CA、得到机长的允许B、取得机组的一致同意C、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航空器必须遵守统一的飞行规则,该飞行规则应当由制定CA、民航总局和中央军委B、中央军委C、国务院和中央军委22、关于民用航空器使用禁区的规定是CA、绝对不得飞入B、符合目视气象条件方可飞入C、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方可飞入2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民用航空器可以飞越城市上空AA、指定的航路必须飞越城市上空B、能见地标的目视飞行时C、夜间飞行时24、飞行中的航空器能否投掷物品BA、不行B、可以,在飞行安全所必需时C、可以,在山区上空时25、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为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服务中含有AA、飞行情报服务B、机场保障服务C、导航服务26、航路上影响飞行安全的自然障碍物体,应当AA、在航图上标明B、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C、限期清楚27、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携带的文件有AA、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证书和适航证书B、机组人员的相应执照和飞行经历记录本C、民用航空器航行记录薄和机场使用许可证28、从事危险品的航空运输,应当将危险品CA、让旅客随身携带B、作为行李托运C、放在适当的货舱内29、旅票至少应当包括的内容有BA、旅客姓名及身份证明号码B、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C、出票地点和日期30、如果旅客的客票遗失,那么AA、不影响运输合同的存在或者有效B、部分影响运转合同的存在或有效C、运输合同即告失效31、因发生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应当承担责任BA、旅客B、承运人C、机场当局32、航空运输的诉讼时效期间为,自民用航空器到达目的地点、应当到达目的地点或者运输终止之日起计算CA、半年B、一年C、两年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起施行BA、1996年1月1日B、1996年3月1日C、1997年1月1日3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由发布CA、全国人大常委会B、民航总局C、国务院35、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负责AA、民航总局B、国务院C、中央军委3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设计民用航空器,应当向民航总局申请 CA、适航证B、生产许可证C、型号合格证37、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均不得生产民用航空器BA、适航证B、生产许可证C、型号合格证38、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总局颁发的方可飞行AA、适航证B、经营许可证C、机场使用许可证39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标明规定的国际标志和什么BA、公司标志B、登记标志C、机型标志40、未注销上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AA、国籍登记证书B、适航证书C、经营许可证4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维修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登记的民用航空器的维修CA、必须取得当地政府民航主管部门颁发的维修许可证B、不必申请维修许可证C、必须取得我国民航总局颁发的维修许可证42、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向遇险待救人员空投的药物和急救物品的颜色应为AA、红色B、蓝色C、黄色43、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向遇险待救人员空投的食品和水的颜色应为BA、红色B、蓝色C、黄色44、民用航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降落并没用其他信息,这种紧急情况属于阶段BA、情况不明B、告警C、遇险45、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能力受到损害,但是尚未达到迫降的程度,这种紧急情况属于阶段AA、情况不明B、告警C、遇险46民用航空器已经迫降,这种进近情况属于阶段CA、情况不明B、告警C、遇险47、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达到迫降的程度,这种紧急情况属于阶段CA、情况不明B、告警C、遇险48、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是“V”,表示的意义为AA、需要援助B、需要医药援助C、不需要援助49、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是“X”,表示的意义为BA、需要援助B、需要医药援助C、不需要援助50、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是“N”,表示的意义为CA、需要援助B、需要医药援助C、不是51、在多少米高度的高原机场起飞着陆前,飞行人员必须使用氧气BA、海拔2500米以上B、海拔3000米以上C、海拔3600米以上52、目视飞行时,两机在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应当各自向右避让,相互间隔应当保持在BA、300米以上B、500米以上C、800米以上53、目视飞行时,两机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飞行员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架飞机时应当AA、下降高度B、上升高度C、向左转弯54、目视飞行时,两机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飞行员从座舱右侧看到另一架飞机时应当BA、下降高度B、上升高度C、向左转弯55、目视飞行时,在同一高度上超越前面飞机应当从前面飞机右侧超越,其间隔应保持CA、200米以上B、300米以上C、500米以上56、只有当时天气情况不低于机长飞行的气象最低条件,才能在米以下进行目视飞行CA、100B、200C、30057、当天气情况不低于机长飞行气象最低条件,在300米以下进行目视飞行时,飞机距离云层底部不得小于BA、30米B、50米C、80米58、飞行人员取得执照后,仍需几年考核一次AA、1年B、2年C、3年59、昼间飞行的含义指的是AA、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飞行B、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飞行C、从最亮到日落之间的飞行60、夜间飞行的含义指的是CA、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飞行B、从日落到天亮之间的飞行C、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飞行61、超低空飞行按照飞行高度区分为BA、距地面或水面50米以下B、距地面或水面100米以下C、距地面或水面5米至100米62、中空飞行按照飞行高度区分为CA、100米(含)至4500米(含)B、1000米(含)至5400米(含)C、1000米(含)至6000米(不含)63、高空飞行按照飞行高度区分为CA、4500米(含)至9000米(含)B、8000米(含)至12000米(含)C、6000米(含)至12000米(含)64、平流层飞行按照飞行高度区分为AA、12000米(不含)以上B、9000米(含)以上C、12000米(含)以上65、在飞行时间内,飞行记录器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应AA、同时打开B、交换使用C、间断使用66、以起飞机场作为备降场时,航行备用油量不得少于多少时间的油量CA、45分钟B、1小时C、1小时30分钟67、降落机场没有跑道边界灯或者机长没有夜航最低天气标准,飞机到达降落机场的降落时限,平原地区为日落前A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68、等待空域飞行高度层,从高度600米开始到6000米,每隔多少米为一个高度层BA、150米B、300米C、450米69、在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在过渡高度以下飞行使用BA、QFE高度B、QNH高度C、真实高度70、巡航表速250KM/H以下航空器,目视气象条件为CA、VIS不小于3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3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B、VIS不小于5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3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C、VIS不小于5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71、巡航速度251KM/H以上航空器,目视气象条件为CA、VIS不小于3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3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B、VIS不小于5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C、VIS不小于5KM,距云水平距离不小于1000M,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72、禁止起飞或者滑行的辅助指挥符号和信号是CA、昼间用白色信号旗向上指,夜间打开白色信号灯,或者向飞机前方发射白色信号弹B、昼间用信号旗,夜间用指挥棒组成一个“X”架C、昼间用红色信号旗向上指,夜间打开红色信号灯,或者向飞机前方发射红色信号弹73、飞机请求着陆的辅助联络符号和信号是AA、飞机通过跑道上空,昼间摇摆机翼,夜间闪烁航行灯或者打开着陆灯B、飞机通过跑道上空并发射绿色信号弹C、昼间飞机通过跑道上空并放下起落架,夜间打开着陆灯74、允许航空器着陆的辅助指挥符号和信号是AA、在着陆地带昼间铺设“T”字布,夜间打开“T”字灯;或者发射绿色信号弹B、在着陆地带昼间铺设“十”字布,夜间打开“十”字灯;或者发射白色信号弹C、在塔台昼间升起信号旗,夜间打开信号灯75、禁止航空器着陆的辅助指挥符号是CA、在着陆地带昼间铺设“T”字布,夜间打开“T”字灯;B、在着陆地带昼间铺设“一”形布,夜间打开“一”形灯;C、在着陆地带昼间铺设“十”字布,夜间打开“十”字灯;76、飞机请求立即强迫着陆的辅助联络信号是CA、飞机通过跑道上空,昼间放下起落架,夜间打开着陆灯B、飞机通过跑道上空,昼间摇摆机翼,夜间打开着陆灯C、飞机通过跑道上空并发出一颗或者数颗信号弹(昼、夜间相同)77、飞行中失去地空联系,目视飞行时,机长应当BA、保持目视飞行B、保持目视飞行,飞往就近机场降落C、保持目视飞行,返航回场降落78、装有应答机的航空器,失去地空联络时空勤组应将应答机置于BA、A7500B、A7600C、A770079、装有应答机的航空器,飞行中遇到劫持,空勤组应将应答机置于AA、A7500B、A7600C、A770080、飞行中,遇到严重威胁航空器和机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空勤组应当按规定发出遇险信号如“SOS”装有应答机的航空器,应将其置于CA、A7500B、A7600C、A770081、飞行中,灭火后的发动机能否重新开车BA、只有确实判明着火原因,并有相应措施才能重新开车B、任何情况下都不准重新开车C、只有发动机冷却后才能重新开车82、飞行员请求起飞的辅助联系符号和信号为BA、昼间飞行员向机头前方伸手,夜间向上打开手提探照灯B、允许起飞飞行员向上举手,夜间闪烁航行灯C、昼间飞行员向机头前方扇动手臂,夜间向起飞方向打白色信号弹83、允许起飞的辅助指挥符号和信号为AA、昼间用白色信号旗向上指,然后指向起飞方向,夜间打开绿色信号灯B、昼间向起飞方向挥动绿色信号旗,夜间向上发射绿色信号弹C、昼间塔台升起信号旗,夜间塔台打开信号灯84、航空器为脱离结冰区,改变高度时可采用AA、允许的最大垂直速度进行B、上升下滑有利速度进行C、允许的最小垂直速度进行85、积冰航空器进入着陆和接地时,速度应当比正常增大CA、5-10公里/小时B、10-20公里/小时C、10-30公里/小时86、陆上航空器在海上飞行时,距海岸多少公里以外就必须携带可供全部人员使用的救生装备CA、15公里B、20公里C、25公里87、单发动机的陆上航空器,在海上或者内陆广阔水域上飞行时,离岸边的距离通常规定CA、不超过5公里B、不超过10公里C、保证在其飞行高度上发动机停车后能滑翔到岸上为限88、急救飞行在无法取得目的地天气实况时,如何掌握放飞条件AA、根据天气预报放行航空器B、根据起飞站天气实况放行航空器C、根据任务需要放行航空器89、云外绕飞雷雨时,航空器距离积雨云,浓积云昼间不得少于AA、5公里B、10公里C、15公里90、云外绕飞雷雨时,航空器距离积雨云,浓积云夜间不得少于BA、5公里B、10公里C、15公里91、飞机在云中绕飞雷雨应具备的条件是AA、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有雷达引导的飞机B、距离积雨云和浓积云10公里以上C、飞行真实高度在1000米以上92、昼间航空器在安全高度以上,从云下目视绕飞雷雨时,航空器与云底的垂直距离不得少于CA、200米 B 、300米 C 、400 米93、执行昼间专业任务的航空器,在山区进行作业飞行时.起飞时间最早不得早于日出前CA 、10 分钟B 、15 分钟C 、20 分钟94、执行昼间专业任务的肮空器,在山区进行作业飞行时,着陆时间最晚不得晚于日落前BA 、10 分钟B 、15 分钟C 、20 分钟95、农业作业飞行的最低天气标准,平原地区是BA 、云高不低于100 米,能见度不小于3 公里B 、云高不低于150 米,能见度不小于5 公里C 、云高不低于200 米,能见度不小于5 公里96、在丘陵山区(高原)进行农业作业飞行的最低天气标准是CA 、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150 米,能见度不小于3 公里B 、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200 米,能见度不小于5 公里C 、云高距作业区的最高点不低于300 米,能见度不小于5 公里97、在广阔水域上空进行各种渔业飞行的最低天气标准CA 、云高不得低于100 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2 公里B 、云高不得低于150 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3 公里C 、云高不得低于200 米,水平能见度不得小于5 公里98、起落航线飞行开始一转弯和结束四转弯的高度一般不得低于BA 、50 米B 、l00米C 、150 米99、复杂气象条件下或者夜间起落航线飞行.开始一转弯和结束四转弯的高度不得低于CA 、50 米B 、100 米C 、150 米100、在起落航线飞行中,A 类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CA 、500 米B 、1000米C 、1500 米101、夜间着陆,航空器打开着陆灯的高度通常至少在CA 、30-10 米B 、80-50 米C 、100-70 米102、非增压舱航空器的机上人员昼间必须使用氧气的高度是BA 、3600米B 、4000 米C 、4500 米103、执行昼间专业任务的航空器,在平原、丘陵地区进行作业飞行时,起飞时间最早不得早于日出前CA 、10 分B 、20 钟C 、30 分钟104、起飞时间(陆上)的含义是指AA 、航空器开始起飞滑跑轮子转动的瞬间B 、航空器起飞滑跑抬前轮的瞬间C 、航空器进入跑道对正起飞方向的瞬间105、降落时间的含义是指CA 、航空器接地的瞬间B 、航空器着陆后前轮接地的瞬间C 、航空器着陆滑跑终止的瞬间106、飞行时间的含义是指AA 、从航空器自装载地点开始滑行直到飞行结束到达卸载地点停止运动时为止的时间B 、从航空器开始起飞滑跑至着陆滑跑终止的时间C 、从航空器起飞进入跑道至着陆脱离跑道的时间107、当着陆机场、航线天气低于最低天气标准时,机长应当BA、对空勤组成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好特殊情况处置的准备B 、果断决定航空器返航或者飞往备降机场并将决定通知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飞行签派机构C 、及时向地面报告情况.听从地面指挥108、航空器滑行中需要通过着陆地带时,机长在滑进着陆地带前应当CA 、加强观察,缓慢通过B 、注意着陆地带活动,迅速通过C 、经过塔台管制员许可,并判明确无起飞降109、航空器夜间滑行(牵引)时,必须AA 、打开航行灯和滑行灯,用慢速滑行B 、在引导车的引导下滑行C 、用慢车速度滑行110、山区飞行,当航线上有大风或者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时,距离障碍物的最低安全高度不得低于CA 、600 米B 、800 米C 、1000 米111、飞行人员在飞行前必须有充分的休息.一般不应少于多少小时,方可参加飞行BA 、6 小时B 、8 小时C 、10 小时112、飞行的组织与实施包括AA 、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四个阶段B 、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三个阶段C 、飞行预先准备,飞行准备和飞行实施三个阶段113、在外单独执行任务的机长,申请飞行计划通常应当于飞行前一日什么时间向机场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提出申请,并通知有关单位AA 、15 时前B 、16 时前C 、17 时前114、空勤组执行飞行任务应于预计起飞前几小时到达工作岗位,充分做好分行准备BA 、40 分钟B 、l 小时C 、l 小时30 分钟115、空勤组应不迟于航空器预计起飞前几时办理离场手续BA 、20 分钟B 、30 分钟C 、40 分钟116、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谁负责认BA、机长 B 、雷达管制员 C 、程序管制员117、进近雷达管制的最小间隔标准是AA 、10 公里B 、20 公里C 、30 公里118、管制员向进近的航空器发布可以进近的许可后,哪些指令仍然有效CA 、航空器的速度限制B 、航空器的高度限制C 、航空器的着陆顺序119、AFTN格式电报的收电地址中,地名代码由多少个字符组成CA 、2B 、3C 、4120、巡航速度251 公里/小时以上的航空器,航线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的规定是CA 、距航线左右5 公里地带内最高点的真实高度不低于600 米B 、按航线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的规定执行C 、按航线仪表飞行最低安全高度的规定执行121、巡航表速250 公里/小时以下的航空器,如果低于最低高层飞行时,距航线两侧5公里地带内最高点的真实高度不得低于BA、平原和丘陵地区50 米;山区200 米B、平原和丘陵地区100 米;山区300 米C、平原和丘陵地区150 米;山区400 米122、巡航表速250 公里/小时以下的航空器,在同航线、同高度目视飞行时,其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少于CA 、1000 米B 、1500 米C 、2000 米123、巡航表速250 公里/小时以上的航空器,在同航线、同高度目视飞行时,其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少于CA 、2000 米B 、3000 米C 、5000 米124、巡航表速250 公里/小时以上的航空器,在同航线、同高度目视飞行超越前面航空器时,应当BA 、从其右侧,保持300 米以上的间隔超越B 、从其右侧,保持500 米以上的间隔超越C 、从其左侧,保持300 米以上的间隔超越125、不同高度目视飞行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高度差不得少于CA 、100 米B 、200 米C 、300 米126、飞机地面滑行速度一般不得超过CA 、20 公里/小时B 、30 公里/小时C 、50 公里/小时127、飞机跟进滑行,后机不得超越前机,前后飞机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BA 、30 米B 、50 米C 、80 米128、滑行中两机对头相遇,在保持必要间隔的前提下各自CA 、主动避让B 、靠左方滑行C 、靠右方滑行129、滑行中两机交叉相遇.飞行员BA 、应增大滑行速度,迅速通过B 、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驾飞机时,应当停止滑行,主动避让C 、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驾飞机时,应当停止滑行,主动避让130、进行起落航线飞行时,经过飞行指挥员许可,大速度飞机可以在三转弯前超越小速度飞机,超越时应当从前面飞机的外侧超越,其间隔不得小于BA 、100 米B 、200 米C 、300 米131、下列哪组管制区都是高空管制区AA 、贵阳、武汉、青岛、大连B 、南昌、乌鲁木齐、长沙、杭州C 、西安、合肥、湛江、珠海132、航路飞机,区域航空器是由中低空管制室,还是高空管制室进行管制,取决于航空器的CA 、型别B 、巡航速度的大小C 、飞行高度133、飞机在高原机场进行下降的过程中,气压高度表不能指示_高度BA 、零点B 、场面气压C 、修正海平面气压134、航路飞行中,高度表的气压基准面是CA 、QFEB 、QNHC 、QNE135、航路飞行中,从5100 米(含)至7800 米(含)之间,共有多少个高度层CA 、4B 、3C 、7136、航空器在飞行中,若需改变高度层时,通常情况下机长应CA 、决定后立即改变B、主动与空军管制部门联系,经其同意后方可改变C、经有关空管部门许可后方可改变137、当机场的场压为1010.2Hpa,而机长误调为1001.2Hpa时,飞机实际进场高度AA、偏高B、偏低C、无影响138、目视飞行时,对航空器之间的间隔AA、机长B、管制员C、签派员139、同时有按VFR和IFR飞行的飞机时,他们之间的间隔应按什么执行BA、VFRB、IFRC、IFR和VFR的中间值140、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AA、地面风向风速B、机型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线夹角大小141、双流机场跑道号02-20,当有一架B737预计到达时,地面有阵性大风,风向350度风速最大18米/秒,塔台管制员应安排飞机CA、去备降机场备降B、向南着陆,提醒机长侧风影响C、向北着陆,提醒机长侧风影响142、当地面导航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未经值班管制员许可CA、不得关机B、不得更换机器C、A和B143、区域管制航空器之间的雷达间隔是多少公里BA、10B、20C、5144、飞行员变更了永久性邮政通信地址后,若没有通知CAAC飞行员执照管理部门,其有权利行使执照上规定权利的时间为AA、30天B、60天C、90天145、当航空器穿越航线,穿越处无导航设备时,侧向管制间隔标准是CA、10分钟B、20分钟C、15分钟146、航空器进入二次雷达覆盖区以前,未得到指定编码时,使用AA、2000B、3000C、4000147、提供雷达管制服务前对航空器进行识别转弯,转弯角度应是CA、10度B、20度C、30度148、下列二次雷达编码哪个正确BA、1309B、2537C、8824149、我国民航中低空管制区的高度范围CA、6000米(不含)一下空间B、6000米(含)一下空间C、6600米(不含)一下空间150、最低下降高度是指BA、进行精密进近时的进近界限高度B、进行非精密进近时的进近界限高度C、以上都对151、空中走廊内高度层的间隔为AA、300米B、600米C、150米152、着陆或者复飞由谁最后决定,并且对其决定负责AA、机长B、塔台管制员C、进近管制员153、下列哪组数据用于表示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中非精密进近的着陆限制CA、VIS、云高B、RVR、决断高(DH)、云高C、VIS、最低下降高(MDH)、云高154、各机场的飞行计划,由本机场的拟定AA、报告室B、管理局调度室C、现场指挥部门155、对于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飞行预报,有关管制室应当不迟于飞行开始前批复AA、一日的5:00B、一日的12:00C、一日的20:00156、航空公司放行许可可采用何种形式BA、签发飞行任务书B、签署飞行放行单C、机长决定157、放行航空器必须由共同决定BA、签派员和机长B、签派员或其代理,和机长或代理人C、值班首长和机长或其代理人158、航空器所携带得航行备用油量少于规定数量时,应AA、禁止放行航空器B、由公司值班首长同意,可以放行航空器C、航线、起降航站天气均有把握,可以放行航空器159、航空公司的签派员与航空器机长CA、以签派员意见为准B、以航空器机长意见为准C、报告航空公司经理决定160、AFTN电报指何种电报AA、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固定业务通信网中传递的电报B、国际航空通信协会通信网中传递的电报C、世界空中交通管制专用电报161、SITA电报指何种电报BA、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固定业务通信网中传递的电报B、国际航空通信协会通信网中传递的电报C、国际航空运输者协会规定的电报162、下列陈述中哪一种是指飞机的“级别等级”CA、运输、普通、通用、和特殊B、飞机、旋翼机、滑翔机和轻于空气的航空器C、单发陆地、多发陆地、单发水上、多发水上163、下列陈述中哪一种是指航空器的“类别等级”BA、运输、普通、通用、和特殊B、飞机、旋翼机、滑翔机和轻于空气的航空器C、单发陆地、多发陆地、单发水上、多发水上164、商用驾驶执照有具体的作废日期吗CA、没有,领发时没有作废日期B、有,在发出的当月后的第24个月月底C、没有,但如果没12个月中的飞行检查完成的不好,刚商业飞行权利作废165、对商用驾驶员执照持有人实施定期检查的期限为CA、每6个月检查一次B、每12个月检查一次C、每24个月检查一次166、什么时候机长要求持有与其所有飞行相符和的类别和级别等级CA、单飞时B、参加CAAC主持的飞行考试时C、载运旅客或以取酬为目的而飞行时167、一架飞机与一架直升机在飞行中“90”角接近且直升机位于飞机右方,哪一架飞机有通行权?其原因是CA、直升机,因为它在飞机右方B、直升机,因为与飞机想比它有通行权C、飞机,因为与直升机相比它有通行权168、根据基本VFR最低天气标准要求,在管制地带内云幕下进行直升机飞行所需能见度不得小于CA、1公里B、2公里C、3公里169、下面那个单位领导全国的飞行管制工作:AA、国务院B、民航总局C、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170、谁对机组成员遵守飞行基本规则负责BA、航空单位负责人B、机长C、民航总局及其地区管理局171、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民航机长为保证飞行所载人员的安全CA、应当及时向管制单位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B、应当及时向签派上级领导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C、机长有权对航空器进行处置172、仪表(云中)飞行空域的边界距离航路、空中走廊及其它空域的边界不得小于:BA、5公里B、10公里C、15公里173、等待空域最低安全高度距地面障碍物的最低真实高度不少于:BA、300米B、600米C、平原地区不少于300米,丘陵地区不小于600米174、航路的宽度为:BA、10公里B、20公里C、25公里175、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时,可以减小宽度,但不得小于:AA、8公里B、10公里C、15公里176、航空器可否飞入危险区域、临时空中危险区:CA、不行B、可以,但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C、可以,但必须在规定时限以外177、对于空中走廊宽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通常为8公里,受条件限制时不小于5公里B、通常为10公里,受条件限制时宽度不小于8公里C、通常为15公里,受条件限制时宽度不小于10公里178、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管制:AA、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国发[1986]43号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国发[1986]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b3670c0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1.png)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正文:---------------------------------------------------------------------------------------------------------------------------------------------------- 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一九八六年四月六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6]43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机场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维护机场秩序,提高机场使用效率,以利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民用航空运输、航空训练,航空作业的民用航空器使用的机场。
用于航空作业的季节性临时机场和直升机临时起降点除外。
第三条民用机场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归口管理。
第四条民用机场必须持有机场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
机场使用许可证由机场管理机构向民航局申请,经民航局审查批准后颁发。
民航局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决定。
第五条申请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民用机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㈠持有机场修建批准文件和工程验收合格文件。
㈡具备与航空器型号、运行方式和运营业务量相适应的飞行区、工作区及其设施和人员。
㈢具备能够保障飞行正常和安全的航行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和人员;申请开放仪表飞行的机场,必须符合民航局有关仪表飞行的规定。
㈣具备安全保卫条件。
㈤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计划以及相应的设施和人员。
第六条国际机场应当具备国际通航的条件,并按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国际机场的开放使用,由民航局对外公布;对外提供国际机场资料,由民航局统一办理。
第七条民用机场必须按照机场使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开放使用。
需要变更使用范围的,须经民航局核准,并换发机场使用许可证。
机场停止使用和恢复使用,均须事前报民航局批准;长期停止使用的,须注销机场使用许可证。
民用机场废弃或改作他用,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1号)颁发部门:民航总局发布日期:1998-10-15生效日期:1998-10-15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第四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五章 机场运行基本要求第六章 罚则第七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民用机场的管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公共航空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
前款所称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公共航空运输机场是指供公共航空运输活动使用也可供通用航空活动使用的民用机场;通用航空机场是指专供通用航空活动使用的民用机场。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不包括水上机场、海上平台及其他临时机场。
第三条 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开放使用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或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使用批准书(以下统称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未取得有效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不得开放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不完全具备本规定要求条件的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的开放使用,应当经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的特别批准;飞行区等级为4C(含)以下机场的开放使用,应当经过所在地区民航地区管理局的特别批准。
第四条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制定民用机场使用手册,并保证机场持续地符合运行基本要求。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 民航总局对全国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
民航总局机场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对全国机场使用许可的审查和监督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民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局(以下统称民航省局)根据民航总局的授权,对所辖地区内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民航总局对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一)制定有关规章、政策,并依法监督检查机场运行情况;(二)审批机场总平面规划,并负责监督检查其实施情况;(三)审批颁发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所辖地区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一)监督检查本地区内机场的运行和安全状况,每年对所辖地区内机场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于当年年底前向民航总局提交书面报告;(二)审核本地区内机场的总平面规划,报民航总局;(三)代表民航总局审批颁发本地区内飞行区等级为4C(含)以下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四)对本地区内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报民航总局;(五)民航总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民航省局对所辖地区机场的使用许可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一)对本地区内机场的运行和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半年向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书面形式报告一次;(二)组织编制本地区内机场的总平面规划,报民航地区管理局;(三)对本地区机场管理机构提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申请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报民航地区管理局。
但是,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除外;(四)民航总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航空体育运动机场的各项设施应当满足所使用的民用航空器的技术性能要求。
航空体育运动机场基本技术要求和使用许可审批办法,由民航总局和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第十条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是指由民用机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颁发的准许机场开放使用的法律文件。
取得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其格式见本规定附录二《中国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样式》)应当由机场管理机构按照本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备与其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以及服务设施和人员;(二)具备能够保障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和人员;(三)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保卫设施和人员;(四)具备处理特殊情况的应急计划以及相应的设施和人员;(五)民航总局认为必要的其他基本条件。
第十二条 申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报送下列文件资料;(一)按本规定附录一《中国民用机场开放使用申请书样式》的要求填写的中国民用机场开放使用申请书;(二)机场建设的批准文件和竣工验收证书;(三)试飞合格文件;(四)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机场土地使用证;(五)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机务维修人员及其他各项专业人员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岗位资格证书;(六)按本规定第四章的要求编制的民用机场使用手册;(七)民航总局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审批颁发程序如下:(一)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的开放使用,由机场管理机构按照本章规定向其所在地区民航省局提出申请;民航省局应当及时审查,提出意见并报民航地区管理局;经民航地区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报民航总局。
经民航总局审查合格后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二)飞行区等级为4C(含)以下机场的开放使用,由机场管理机构按照本章的要求向其所在地区民航省局提出申请;民航省局应当及时审查,提出意见并报民航地区管理局。
经民航地区管理局审查合格后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报民航总局备案;民航飞行院校所属机场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申请,由该院校直接报民航总局审批。
民航总局组织审查合格后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民航省局与机场管理机构是同一机构的,由民航省局向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依照本规定颁发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除依法被中止、吊销或者收回外,一直有效。
第十五条 机场因改建或扩建改变飞行区等级的,或者跑道运行类别发生变更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申请新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
第十六条 机场因故不能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的,应当临时关闭。
机场临时关闭和恢复开放的程序如下:(一)机场临时关闭不超过48小时的,由机场管理机构决定,报上级机关备案;临时关闭超过48小时的飞行区等级为4D(含)以上机场由民航总局决定,飞行区等级为4C(含)以下机场由地区管理局决定;上述关闭,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以航行通告形式予以公布。
(二)机场临时关闭因素消除后,原作出决定关闭机场决定的机构应当及时作出恢复开放使用的决定,并由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以航行通告形式予以公布。
机场临时关闭时间持续超过两年的,原颁证机关应当中止其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有效性。
需要恢复开放的,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申请。
民用机场的报废或者改做他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第四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十七条 申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应当编写民用机场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第十八条 手册中应当载明本规定附录三《民用机场使用手册主要内容》所要求的内容。
手册的格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印制,并按照便于修改的活页形式装订;(二)手册内应备有修改记录空白页,以便于记录修改的内容、修改日期、批准人。
第十九条 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时,其手册同时生效。
第二十条 机场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对手册作出相应修改,并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报本机场管理机构所持有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颁发机关(以下简称颁证机关)备案。
颁证机关发现手册内容与该机场客观情况有差异的,应当责成该机场管理机构作出相应修改。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将修改后的手册及时报颁证机关备案。
第五章 机场运行基本要求第二十一条 经批准开放使用的机场,应当持续符合本章规定的运行基本要求,并按照本规定的规定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机场飞行区场地,应当符合本规定附录四《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基本要求》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目视助航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助航灯光的完好性及其供电的可靠性应当符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规定;(二)保持各项设施处于适用状态,技术要求及精度达到有关标准。
第二十四条 机坪运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供航空器、车辆、人员使用的各类标志、标志牌、信号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二)在机坪活动的航空器、车辆、人员应当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保持有序运行。
第二十五条 航管、通信、导航、气象等各项飞行保障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保持各类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导航设施的完好,保证其运行性能、技术要求及精度达到规定标准;(二)保障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导航设施的电磁环境和场地保护区符合民航总局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 安全检查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托运行李安全检查流程符合民航总局有关规定的要求;(二)功能、技术性能完好,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七条 救援和消防工作,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
机场消防装备的配备应当符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装备配备》标准。
第二十八条 机场的机务维修保障能力,应当符合民航总局有关适航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航空油料质量和供油设施,应当符合民航总局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 机场航站区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各项设施运行正常、使用性能良好,能够保证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的安全;(二)各种指示标志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三十一条 机场供电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供电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电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程;(二)机场供电具有两路独立的外来电源;(三)备用发电机组性能完好,技术要求及精度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危险品的贮存及运输,应当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当地地方人民政府建立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等修建项目的审批程序,定期检查机场净空状况,防止新增障碍物的修建,保持原有障碍物的障碍标志有效,防止发生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废气等影响机场能见度的各种设施或活动的出现及影响机场运行的各种飘浮物的出现,保护机场导航设备的电磁环境。
第三十五条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针对本机场的情况制定鸟击撞航空器的防治措施,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组织人员经常调查机场及其附近的鸟类活动,特别是机场附近鸟类经常性或季节性的集结情况,收集鸟类活动资料,将其标在机场鸟类活动平面图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综合防治鸟撞航空器的方案并组织实施;(二)对机场及其附近存在的吸引鸟类的垃圾堆、屠宰场、渔业加工厂等因素采取治理或者限制措施;(三)设法消除或改造机场及其附近具有鸟类生存所需的食物、水、遮蔽等吸引鸟类的环境根源;(四)发现鸟类集结的情况后,及时使用各种听觉、视觉驱鸟设备,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驱赶鸟类;(五)发生鸟击事件后,按照国际民航组织鸟击通报信息系统的格式报民航地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