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2.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初步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互依关系。
2、学习内容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因数和倍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本单元后面内容学习的铺垫。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在探究因数和倍数概念的过程中,渗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互依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任务一:导入新课。
1、她们是什么关系?生:母女关系。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关系吗?指名说一说。
生:师生关系、父子关系、同学关系。
3、讨论:爸爸的说法对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总结:不对,得说出他是谁的爸爸。
如果没有孩子,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孩子。
爸爸也不是所有人的爸爸,而是某个人的爸爸。
爸爸和儿子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数学中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通过说一说,学习生活中的某些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同时引出本课内容。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参与程度,对积极参加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你不知道的秘密。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它们都不能单独存在,必须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8、你能用字母表示因数和倍数吗?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总结:如果A÷B=C(A自然数),那么B和C是A的因数,和C的倍数。
9、完成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迁移运用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填一填。
观察算式,填一填。
3×8=248÷4=2()是()因数,()是()因数,()是()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知识,通过尝试和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说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说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一、理解倍数和因数1、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先独立思考,在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拼法,并列式。
2、在4×3=12中,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你能照老师的样子试着说一说吗?如果有学生只说倍数和因数,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因此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下面这些算式也能用倍数和因数表示吗?16÷2=85+6=1118-6=12学生如果有争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由16÷2=8可以得到2×8=16,实际上16是2和8的乘积,所以也可以用倍数和因数来表示。
4、你能自己写出一条算式,用倍数和因数来说一说吗?学生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集体交流。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谈话:3的倍数有哪些呢?我们来找找看。
一分钟内完成。
1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2、3的倍数有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出来,就用省略号来代替。
下面,谁来说说看,3的倍数是怎么找的?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只要用这个数去乘以1、2、3、。
就能得到它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PPT课件全套

仔细观察5的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1结00以内的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那100以外的数呢?请举一些100以上的数,看 看上面的特征是否适用。
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
先在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 然后观察,猜想5的倍数特征,接 着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分成两类
第一类: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商是整数
第二类:8÷3=2……2 9÷5=1.8 19÷7=2……5 26÷8=3.25 商是小数或有余数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方 法也不同,今天我们就在第二种 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 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 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 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我们在探究2的倍数和5 的倍数的特征时在百数表上 做了记号,观察一下你的百 数图,发现了什么?
11小1 结222 333 444 555 666 777 888 999 111000
111111 111222 111333 111444 111555 111666 111777 111888 111999 222000 222111 222222 222333 222444 222555 222666 222777 222888 222999 333000 333111 333222 333333 333444 333555 333666 333777 333888 333999 444000 444111 444222 444333 4444 4455 4466 4477 444888 444999 555000 555111 555222 555333 5544 5555 5566 5577 555888 555999 666000 666111 666222 666333 6644 6655 6666 6677 666888 666999 777000 777111 777222 777333 7744 7755 7766 7777 777888 777999 888000 8811 8822 8833 8844 8855 8866 8877 8888 8899 9900 9911 9922 9933 9944 9955 9966 9977 9988 9999 110000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的讲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的讲解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的讲解1一、“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一定要分清“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只是新旧教材的说法不同而已,其实都是表示同一类数。
(即因数也是约数)二、为什么第十教科书上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不提整除也许我的头脑还受旧版教材的影响,我认为说到“倍数与因数”必须要谈到整除,因为整除是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条件,学生在没有这条件学习整除,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稍有不慎,学生会很快误入小数也有因数;但是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教材中不提整除的好处。
而我的心里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s版教材到底在什么时候于什么数学环境下才提出“整除”这个概念呢?会不会在六年级课改才出现呢?我期待着。
三、教学2、5和3的倍数教师应注重“灵活”1、在教学2和5的倍数时,是用同一种方法找出它们倍数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也很快就能把2和5的倍数说出,并能准确找出各自的倍数,此时,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同时是2和5的'倍数怎样找?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让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大。
2、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2和5的倍数的方法去找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尝试这种方法是找不到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写出的3的倍数,要用另一种方法去归纳、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写些数(有3的倍数,也有不是3的倍数,而且是较大的数)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可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得到巩固;当学生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话峰一转,你们能归纳出9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在教师这一激发下,他们的求知欲兴趣大增,然后教师启学生运用找3的倍数的方法,去找9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归纳、总结出9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找9的倍数的特征,既巩固了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还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认识倍数和因数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
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举例、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并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享,看看大家找出的因数和倍数是否一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和因数》重要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
《倍数和因数》重要知识点
一、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6的因数有哪几个?
1、列除法算式:从1开始除起
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列乘法算式:36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的倍数有哪些?
1、列乘法算式:2与非0自然数的积
3×1=3 3×2=6 3×3=9 3×4=12……
3的倍数有3、6、9、12……(3的倍数是无限的,要在后面加省略号)
2的倍数有哪些?
2、列除法算式,除以2商整数无余数
2÷2=1 4÷2=2 6÷2=3 8÷2=4……
2的倍数有2、4、6、8……(2的倍数是无限的,要在后面加省略号)标记重点:
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③1是所有整数的因数,反过来,所有整数都是1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若A÷B=c,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如果A、B是两个整数,且A÷B=2,那么A是B的,B 是A的。
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
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1、2、3、4、6、9、12、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们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受度很高,他们对于找因数和倍数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理解和掌握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以及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能力。
-识别难点:学生在分解因数时可能会遗漏某些因数,或者在判断倍数时出现错误,如对倍数的理解局限于整数倍,忽略小数倍。
-教学策略:
-对于找因数的难点,设计直观的数学活动,如使用嵌板、数卡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发现并验证因数的规律。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大家对于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我平时在课堂上给予他们表达机会不够多,今后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一点。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因数和倍数这些概念真正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年级数学下《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五年级数学下《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因数: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B
是A的因数。
2.倍数: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是整数,并且商是C,我们就说A是
B的C倍。
3.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
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2、3、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三、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例如:2、3、5、7都是质数。
2.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
4、6、8都是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常见的质数有:2、3、5、7。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接下来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倍数与因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倍数与因数知识点】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非零自在3×9=27中,( )是( )和( )的倍数。
2.2 的所有因数有( ),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是( )。
3.7是7的( )数,也是7的( )数。
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
6.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
7.一个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25的因数,这个数是( )。
8.质数a有( )和( )两个因数。
9.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
10.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 )。
《因数和倍数》(最新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观察特点,引入概念
仔细观察刚刚我们在拼长方形过程中得到的4个算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4÷1=24
24÷3=8
24÷2=12
24÷4=6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 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比如24÷2=12,我们就说24是2的倍数,2是24的因数; 24÷12=2,我们就说24是12的倍数,12是24的因数。
自主研究倍数
找一找2,3,5的倍数。 2的倍数: 2,4,6,8,10,12 ……
2的倍数
2×1=2 2×2=4
2×3=6 2×5=10 2×4=8 2×6=12
3的倍数: 3,6,9,12,15,18 ……
2,4,6,8, 10,12 ……
3×1=3 3×2=6
3×3=9 3×5=15 3×4=12 3×6=18
36的因数
1,2,3,4,6,9, 12,18,36
找因数,寻特征 在找下面这三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18的因数:1,2,3,6,9,18。 30的因数:1,2,3,5,6,10,15,30。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数越大,因数的个数越多。
我反对,比如49比36大,但49的 因数只有3个,分别是1和49,还有7。
第2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 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发现并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和倍数 的特征。
✓ 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学习能力。 ✓ 体会数字的奥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你对因数和倍数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比如6÷2=3, 2和3就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课件(共15张PPT)

同学们,你们能又快又准地帮 柯南找到破解的密码吗?
王老师的
王老师的qq号码是多少?
□9 □ 5□ □ 6□ □2 □ 8 5 1
1 0 以 内 最 大 的 奇
) 合数:(
) )
第二关
判断题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偶数都是合数。
()
(3)、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
(5)、2a一定是偶数。
()
第三关
下列每组数中都有一个不同类型的数,你可 以把它找出来吗? (注:不同类的划掉) (1)9,13,5,21,82 (2)14,2,36,40,12 (3)19,3,7,23,15 (4)12,21,33,15,28
5 6最 的的小 最最的 小大质 倍因数 数数
最 小 质 数 与 最 小 合
最 小 奇 数 的 5 倍
既 不 是 质 数 也 不 是
数
数
合
的
数
积
学
温
而
故
时
而
习
知
之
新
热身操
(幸福拍手歌游戏)
◆如果座号是2的倍数,你就拍拍手(两下); 如果座号是5的倍数,你就拍拍手(两下);如 果座号是3的倍数,就快快拍拍手呀(两下), 我们大家一齐拍拍手(三下)。 ◆如果座号是合数,你就跺跺脚(两下);如果 座号是质数,你就跺跺脚(两下);如果座号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就快快跺跺脚呀,我 们大家一齐跺跺脚(三下)。 ◆如果座号是偶数,你就拍拍肩(两下);如果 座号是奇数,你就拍拍肩(两下);如果座号 既是奇数也是合数,就快快拍拍肩呀,我们大 家一齐拍拍肩(三下)。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励评价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以便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接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第一章:认识因数与倍数1.1 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2. 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3. 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1.2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讲解: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举例说明;3. 练习:学生练习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1.3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找出因数和判断倍数。
第二章:求一个数的因数2.1 教学目标1.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2. 能够列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2 教学内容1. 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2. 练习:学生练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并列出全部因数。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求因数。
第三章:求一个数的倍数3.1 教学目标1. 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 能够列出一个数的全部倍数。
3.2 教学内容1. 讲解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 练习:学生练习求一个数的倍数,并列出全部倍数。
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求倍数。
第四章:倍数的应用4.1 教学目标1. 掌握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能够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4.2 教学内容1. 通过实例讲解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练习:学生练习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4.3 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讲解法,讲解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5.1 教学目标1. 巩固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理解;2. 巩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提高解决与因数和倍数相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2. 复习练习:学生进行因数与倍数的复习练习。
5.3 教学方法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因数与倍数》PPT课件

6
也可以表示成:
8
你能继续找吗 ?写不完怎么 办?
第七页,共十三页。
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3的倍数有: 3, 6, 9,12,15,18, 21,…
3的倍数
也可以表示成:
3,6,9,12, 15,18,21,…
5的倍数有: 5, 10, 15, 20, 25, …
也可以表示成:
5的倍数
5,10,15,
20,25,…
第八页,共十三页。
四、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 发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最1 大的因数是( )。 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它本身
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五、巩固练习
√
×
√
×
第十二页,共十三页。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第三页,共十三页。
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 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
0.6 × 3 = 1.8
因数 × 因数 = 积
一个数的“因数”
30÷5=6,那么30是5和6的倍数, 5和6是30的因数。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 相对于“积”而言的,可 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因数与倍数》PPT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整理

因数和倍数1、整除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1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0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质数:合数:至少有1:只有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4、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的因数,(
(
)的倍数。
) )是
4、在5和25这两个数中,( )
是( )的因数,( )是
(
)的倍数。
第10页/共13页
5、在算式42÷7=6中,(
)
和( )是( )的因数,
( )是(
)的倍数。
6、在39和13这组数中,(
)
是( )的3页
第12页/共13页
第5页/共13页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 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 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第6页/共13页
思考:在2×6=12中,2也叫因数, 两种说法一样吗?
分析:在2×6=12中,2叫因数 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 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 这两种说法不一样。
第7页/共13页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 是谁的因数。
18和2 4和64 72和3 20和4
第8页/共13页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2是6的倍数。 (2)在15÷4=3……3中,15是4的
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
3和6是因数。
第9页/共13页
3、18÷9=2,我们就说(
感谢您的欣赏!
第13页/共13页
第2页/共13页
能整除
不能整除
12÷2=6 9÷5=1.8 30÷6= 5 2÷3=0.6 26÷8=3.5 63÷9=7 20÷10= 2 21÷21=1 19÷7=2…5
第3页/共13页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 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6,我们就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 因数。
观察下列算式,你能将下列算式分成两类吗? 说说理由。
12÷2=6 9÷5=1.8 30÷6= 5 2÷3=0.6 26÷8=3.5 63÷9=7 20÷10= 2 21÷21=1 19÷7=2…5
第1页/共13页
能整除
不能整除
12÷2=6 9÷5=1.8 30÷6= 5 2÷3=0.6 26÷8=3.5 63÷9=7 20÷10= 2 21÷21=1 19÷7=2…5
第4页/共13页
说一说下列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例 12÷2=6 12是2和6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注意3:0÷在描6=述5因数或倍63数÷时9=,7必须说 清 谁楚 是谁 倍2是 数0÷谁 或10的 因= 倍 数2 数 ,或也因就2数是1。说÷不:21能因=1单数独和说倍
数不能单独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