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监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松监测)PPT课件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
2021
1
目的
➢ 指导围术期科学地合理地使用肌松药 ➢ 减少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 术后及时正确地使用肌松药的拮抗药,逆转残余
肌松作用
2021
2
方法
➢ 直接测定随意肌的肌力,如抬头、握力、睁眼、伸舌
➢ 间接测定呼吸运动如潮气量、肺活量、分钟通气量和 吸气产生最大负压,甚至在X线下观察横膈活动
2021
26
诱发反应记录的评价
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
极度阻滞
对任何神经刺激模式都无反应 也称为无反应期。注射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后3~6min内发生,依赖于药物种类和剂量及患者对药物 的敏感性
2021
27
深度阻滞
TOF无反应,但PTC有反应。 虽然不能精确地确定深度阻滞会持续多久,但是PTC 刺激与TOF刺激的第一个反应出现的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
➢ 除膈肌外,其他呼吸肌对肌松药抵抗力小,类 似于咽部肌肉和皱眉肌
2021
21
膈肌在所有
肌肉中对肌松药 敏感性最低,为 达到同一阻滞程 度,膈肌需要的 肌松药是拇收肌 的1.4~2.0倍
2021
22
膈肌的肌松
起效时间通常比 拇收肌短,从肌 松中恢复也较外 周肌肉为快
2021
23
临床常用手部的拇收肌评估神经肌肉传递功能
2021
19
尺神经刺激时,电极置于手腕掌面,远端电
极置于腕横纹与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的交叉点近端 1cm,近端电极置于远端电极的近端3~6cm。这 样通常只引起屈指和拇指内收
2021
20
➢ 不同肌群对神经肌肉阻滞药的敏感性不同,因 而从某块肌肉得到的结果不能推断其他肌肉
➢ 腹肌、眼轮匝肌、肢体外周肌、颏舌骨肌、咬 肌及上呼吸道肌对肌松药最敏感
2021
1
目的
➢ 指导围术期科学地合理地使用肌松药 ➢ 减少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 术后及时正确地使用肌松药的拮抗药,逆转残余
肌松作用
2021
2
方法
➢ 直接测定随意肌的肌力,如抬头、握力、睁眼、伸舌
➢ 间接测定呼吸运动如潮气量、肺活量、分钟通气量和 吸气产生最大负压,甚至在X线下观察横膈活动
2021
26
诱发反应记录的评价
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
极度阻滞
对任何神经刺激模式都无反应 也称为无反应期。注射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后3~6min内发生,依赖于药物种类和剂量及患者对药物 的敏感性
2021
27
深度阻滞
TOF无反应,但PTC有反应。 虽然不能精确地确定深度阻滞会持续多久,但是PTC 刺激与TOF刺激的第一个反应出现的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
➢ 除膈肌外,其他呼吸肌对肌松药抵抗力小,类 似于咽部肌肉和皱眉肌
2021
21
膈肌在所有
肌肉中对肌松药 敏感性最低,为 达到同一阻滞程 度,膈肌需要的 肌松药是拇收肌 的1.4~2.0倍
2021
22
膈肌的肌松
起效时间通常比 拇收肌短,从肌 松中恢复也较外 周肌肉为快
2021
23
临床常用手部的拇收肌评估神经肌肉传递功能
2021
19
尺神经刺激时,电极置于手腕掌面,远端电
极置于腕横纹与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的交叉点近端 1cm,近端电极置于远端电极的近端3~6cm。这 样通常只引起屈指和拇指内收
2021
20
➢ 不同肌群对神经肌肉阻滞药的敏感性不同,因 而从某块肌肉得到的结果不能推断其他肌肉
➢ 腹肌、眼轮匝肌、肢体外周肌、颏舌骨肌、咬 肌及上呼吸道肌对肌松药最敏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监测课件(PPT演示)
新型肌松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特点
新型肌松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实现肌松作用, 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罗库溴铵等。
新型肌松药物的临床应用 前景
新型肌松药物在外科手术、重症监护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望为临床提供 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肌松药的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肌松药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不同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优点
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结果客 观。
缺点
对肌肉质量和收缩力量有一定要 求,可能受到外界干扰。
肌电图监测
原理
01
记录肌肉电活动,包括肌纤维动作电位和肌电总和电位等,反
映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态。
优点
02
灵敏度高、可定量评估肌松程度。
缺点
03
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解读。
其他监测技术
力学监测
通过测量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来评估肌松程度,如握力监测等。
心理支持策略与方法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给予及 时解答和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施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可采取心理 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治疗。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家属是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来源,医生应鼓励家属积极参 与患者的心理支持过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维库溴铵
维库溴铵也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与阿曲库铵相似,但起效略 慢,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罗库溴铵
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且心 血管副作用较小,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患者。
肌松监测仪器精品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五)双重爆发刺激(DBS)
0.2ms
20ms 150ms
刺激 TOF DBS3,3
反应
TOF
DBS3,3
1.0
0.2
0.4
0.7
0.9
优点:显著提高了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检出率; NMT恢复正常时间比强直刺激缩短很多。
缺点:对清醒病人所致不适感重于TOF。
第二节 EMG型肌松监测仪
组成:刺激器、刺激电极、 测量电极、放大器、 CPU处理单元、显示 器、打印机、电源 等部分。
第十四章 肌松监测仪器
肌松效应监测:临床麻醉病人使用肌松药后,对神经肌肉阻滞性质和效能 的监测。
作用:保证手术期间获得良好的肌松效果;
准确掌握应用后的恢复情况; 防止术后因残余肌松而抑制呼吸。
第一节 肌松监测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采用电刺激运动神经,使其所支配部位的肌肉产生收缩与 肌电反应,通过传感元件检测此反应,经过放大和分析处 理,所得检测结果,即表示神经肌肉阻滞程度。
放大处理
刺激器
CPU
显示 打印机
电源
EMG型肌松监测仪基本结构图
红测试电极 蓝测试电极
黑参照电极 绿刺激电极 白刺激电极
测试电极 参照电极 刺激电极
体表电极与测量电极置放位置
优点:受检部位或肢端不需特
殊固定,很少受位移影响;人 机连接简单;受干扰因素影响 小,检测结果比较稳定。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五)双重爆发刺激(DBS)
0.2ms
20ms 150ms
刺激 TOF DBS3,3
反应
TOF
DBS3,3
1.0
0.2
0.4
0.7
0.9
优点:显著提高了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检出率; NMT恢复正常时间比强直刺激缩短很多。
缺点:对清醒病人所致不适感重于TOF。
第二节 EMG型肌松监测仪
组成:刺激器、刺激电极、 测量电极、放大器、 CPU处理单元、显示 器、打印机、电源 等部分。
第十四章 肌松监测仪器
肌松效应监测:临床麻醉病人使用肌松药后,对神经肌肉阻滞性质和效能 的监测。
作用:保证手术期间获得良好的肌松效果;
准确掌握应用后的恢复情况; 防止术后因残余肌松而抑制呼吸。
第一节 肌松监测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采用电刺激运动神经,使其所支配部位的肌肉产生收缩与 肌电反应,通过传感元件检测此反应,经过放大和分析处 理,所得检测结果,即表示神经肌肉阻滞程度。
放大处理
刺激器
CPU
显示 打印机
电源
EMG型肌松监测仪基本结构图
红测试电极 蓝测试电极
黑参照电极 绿刺激电极 白刺激电极
测试电极 参照电极 刺激电极
体表电极与测量电极置放位置
优点:受检部位或肢端不需特
殊固定,很少受位移影响;人 机连接简单;受干扰因素影响 小,检测结果比较稳定。
《肌松药监测和残余》PPT课件
医学PPT
6
肌松药时效
中效肌松药如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 时残留肌松的发生率下降至<10%
长效肌松药残留作用一般报道仍为 20%~50%
RNMB 26% vs 5.3%(Pan vs Vec&Atr) (Berg et al.)
02.12.2020
医学PPT
7
残余肌松的危害
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和失保护等 老年病人应用长效肌松药,如果TOF<0.7,
107
346 19% (15-35)
85-110
02.12.2020
Hayes et al, 2001; Baillard et al, 2002; McCaul et al, 2002;
Appelboam et al, 2003; Kim et al, 2002; Gätke et al, 2002
2、定性和定量
衰减T4/T1 T4消失75%,T3消失80% T2消失90%,T1消失100%
3、恢复T4/T1>0.9
02.12.2020
医学PPT
21
T1
A
T4
B
四个成串刺激T4/T1比值
A、非去极化阻滞
B、去极化阻滞
02.12.2020
医学PPT
22
DBS(DBS3.3、DBS4.3)
1、双短强直刺激D1和D2 波宽0.2-0.3ms 频率50Hz(2-4次)
医学PPT
13
肌松监测仪
机械效应图法(mechanomyography, MMG)
肌电描记法(electromyograhy ,EMG) 加速度法(acceleromyography,AMG) 肌音描记法(phonomyography,PMG)
肌松药的临床使用与监测PPT课件
疲劳,改善氧合。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合理使用肌松药可以降低呼吸机
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
使用肌松药时需注意患者的通气 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出 现通气过度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其他临床应用场景
肌松药在临床中还有多种应用场 景,如神经肌肉疾病、破伤风、
痉挛等。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肌松药可以 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患者
03
联合用药策略
针对某些特殊病情,可能需要将肌松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
效或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联合用药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评估和制定。
肌松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肌松药与其他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药物的 代谢、排泄和药效等多个方面。
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
总结词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导 致肌肉松弛。
详细描述
肌松药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存在乙酰胆碱受体。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时,突触后膜发 生去极化,导致动作电位产生,进而引发肌肉收缩。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止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 从而抑制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导致肌肉松弛。
些特性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02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手术麻醉中的使用
手术麻醉中,肌松药主要用于 松弛肌肉,减少手术操作难度, 便于手术进行。
肌松药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手 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减少患 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肌松药在手术麻醉中需合理选 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 选择适当的肌松药和剂量。
长期或大量使用肌松药可能对神经肌肉产生损伤,导致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为预防神经肌肉损伤,应尽量减少肌松药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密 切监测。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合理使用肌松药可以降低呼吸机
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
使用肌松药时需注意患者的通气 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出 现通气过度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其他临床应用场景
肌松药在临床中还有多种应用场 景,如神经肌肉疾病、破伤风、
痉挛等。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肌松药可以 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患者
03
联合用药策略
针对某些特殊病情,可能需要将肌松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
效或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联合用药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评估和制定。
肌松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肌松药与其他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药物的 代谢、排泄和药效等多个方面。
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
总结词
肌松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导 致肌肉松弛。
详细描述
肌松药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存在乙酰胆碱受体。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时,突触后膜发 生去极化,导致动作电位产生,进而引发肌肉收缩。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止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 从而抑制神经冲动向肌肉传递,导致肌肉松弛。
些特性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02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手术麻醉中的使用
手术麻醉中,肌松药主要用于 松弛肌肉,减少手术操作难度, 便于手术进行。
肌松药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手 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减少患 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肌松药在手术麻醉中需合理选 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 选择适当的肌松药和剂量。
长期或大量使用肌松药可能对神经肌肉产生损伤,导致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为预防神经肌肉损伤,应尽量减少肌松药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密 切监测。
术中肌松监测课件
术中肌松监测课件
• 术中肌松监测概述 • 术中肌松监测的应用
CHAPTER 01
术中肌松监测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01
术中肌松监测是指通过仪器设备 对手术过程中肌肉松弛程度进行 量化和评估的技术。
02
术中肌松监测对于手术效果和患 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 发现和处理肌肉松弛问题,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THANKS
[ 感谢观看 ]
神经调节与刺激
利用神经调节和刺激技术,通过刺 激神经通路来诱发肌肉收缩,以评 估神经肌肉功能和肌松药物的效能。
个体化监测与治疗
基于个体的监测参数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手术需求,制 定个体化的监测参数和标准,以提高 监测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精准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手术需求,制 定精准的肌松药物用药方案,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提高监测准确性与操作便捷性
自动化监测技术
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减 少人为操作失误和提高监 测准确性,同时降低操作 难度和复杂度。
多模态监测融合
将多种监测模态如电生理、 力学、超声等融合起来, 以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 确性。
智能算法辅助分析
利用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 进行自动分析和解读,为 医生提供更准确、及时的 决策支持。
肌肉松弛监测是通过测量肌肉松弛程度 来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和松弛程度。
常用的术中肌松监测技术包括:神经电 生理监测、肌肉松弛监测和运动功能监 测等。
神经电生理监测是通过记录神经肌肉的 电活动来评估肌肉的神经控制和功能状态。
CHAPTER 02
术中肌松监测的应用
全身麻醉手 术
全身麻醉手术需要确保患者的肌肉松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操作流程
• 术中肌松监测概述 • 术中肌松监测的应用
CHAPTER 01
术中肌松监测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01
术中肌松监测是指通过仪器设备 对手术过程中肌肉松弛程度进行 量化和评估的技术。
02
术中肌松监测对于手术效果和患 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 发现和处理肌肉松弛问题,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THANKS
[ 感谢观看 ]
神经调节与刺激
利用神经调节和刺激技术,通过刺 激神经通路来诱发肌肉收缩,以评 估神经肌肉功能和肌松药物的效能。
个体化监测与治疗
基于个体的监测参数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手术需求,制 定个体化的监测参数和标准,以提高 监测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精准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手术需求,制 定精准的肌松药物用药方案,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提高监测准确性与操作便捷性
自动化监测技术
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减 少人为操作失误和提高监 测准确性,同时降低操作 难度和复杂度。
多模态监测融合
将多种监测模态如电生理、 力学、超声等融合起来, 以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 确性。
智能算法辅助分析
利用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 进行自动分析和解读,为 医生提供更准确、及时的 决策支持。
肌肉松弛监测是通过测量肌肉松弛程度 来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和松弛程度。
常用的术中肌松监测技术包括:神经电 生理监测、肌肉松弛监测和运动功能监 测等。
神经电生理监测是通过记录神经肌肉的 电活动来评估肌肉的神经控制和功能状态。
CHAPTER 02
术中肌松监测的应用
全身麻醉手 术
全身麻醉手术需要确保患者的肌肉松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操作流程
肌松监测 ppt课件
肌松监测原理
用电刺激周围运动神经达到一定刺激强度(阈值)时,肌 肉就会发生收缩产生一定的肌力。如刺激强度超过阈值, 神经支配的所有肌纤维都收缩,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临 床上用大于阈值20%至25%的刺激强度,称为超强刺激, 以保证能引起最大的收缩反应。给予肌松剂后,肌肉反应 性降低的程度与被阻滞肌纤维的数量呈平行关系,保持超 强刺激程度不变,所测得的肌肉收缩力强弱就能表示神经 肌肉阻滞的程度。
肌松药作用的影响因素
肌松药的种类、剂量 病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年龄、肥胖、低温、酸碱失衡、电解质失衡、肝肾功不良、 重症肌无力、肌强直综合症、血浆胆碱酯酶异常 合并使用的药物的影响 增强:吸入全麻药、静脉全麻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钙 通道阻滞剂 减弱:氨茶碱、苯妥英钠
肌松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有利于克服个体差异,做到肌松药剂量个体化 定量分析术中用药等因素对肌松药作用的影响 判断插管、拔管、拮抗和术中追加肌松药的时机 与抬头、睁眼等主观指标相比,可定量反映肌松的恢复 对有条件的患者可实施深麻醉下拔管 帮助分析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 用于科研,评价新的肌松药
TOF-WATCH
连接刺激电极及传感器
刺激电极片的定位
镇静后开机校准、开始TOF监测
校准后给肌松药,TOF逐渐下降
气管插管时机
术中肌松要求
根据外科手术对肌松的要求追加肌松药,维持所需的肌 松深度。在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自始至终保持同样深度 的肌松,例如腹部手术对肌松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肌颤搐 抑制95%,即TOF只能保留T1而T2、T3及T4均应被抑制, 而一般外科手术,肌颤搐抑制应达85%,此时4个成串刺 激可以允许出现T1、T2甚至可出现T3,只要抑制T4就能 满足手术要求。但当颅内血管瘤手术处理血管时,此时要 求极深的肌松,达到刺激气道隆突也不致发生呛咳。此时 监测应选用PTC计数PTC保持在0~2
麻醉肌松监测课件PPT
通过监测肌肉反应和收缩力变化,客观评估肌肉松弛程度。
麻醉肌松监测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20世纪初期,随着全身麻醉技术 的广泛应用,手术中肌肉松弛的 需求逐渐增加,麻醉肌松监测开
始受到关注。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随着电刺激技术的进 步和应用,麻醉肌松监测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定量监测技术。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神经肌 肉传递功能测试的普及和应用,麻 醉肌松监测技术逐渐成熟,成为手 术麻醉的重要保障。
心律失常
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应根 据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或肌松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神经肌肉损伤
长时间使用肌松药物可能对神经肌肉造成损伤,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应尽量缩短肌松药物的持续时间,并在必 要时给予神经肌肉兴奋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肌松监 测技术。
麻醉诱导
在麻醉诱导前,应先给予肌松药以实施气管插管,并在使用 肌松药后进行肌松监测,以确保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与处理
肌松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进 行肌松监测,以确保患者 肌松程度适宜,保障手术 顺利进行。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可以评估患 者的呼吸情况,以及判断 是否存在呼吸抑制等并发 症。
麻Hale Waihona Puke 肌松监测课件目 录• 麻醉肌松监测概述 • 麻醉肌松监测的方法 • 麻醉肌松监测的仪器与设备 • 麻醉肌松监测的临床应用 • 麻醉肌松监测的并发症与处理 • 麻醉肌松监测的未来展望
麻醉肌松监测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20世纪初期,随着全身麻醉技术 的广泛应用,手术中肌肉松弛的 需求逐渐增加,麻醉肌松监测开
始受到关注。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随着电刺激技术的进 步和应用,麻醉肌松监测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定量监测技术。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神经肌 肉传递功能测试的普及和应用,麻 醉肌松监测技术逐渐成熟,成为手 术麻醉的重要保障。
心律失常
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应根 据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并发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或肌松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神经肌肉损伤
长时间使用肌松药物可能对神经肌肉造成损伤,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应尽量缩短肌松药物的持续时间,并在必 要时给予神经肌肉兴奋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肌松监 测技术。
麻醉诱导
在麻醉诱导前,应先给予肌松药以实施气管插管,并在使用 肌松药后进行肌松监测,以确保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与处理
肌松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进 行肌松监测,以确保患者 肌松程度适宜,保障手术 顺利进行。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可以评估患 者的呼吸情况,以及判断 是否存在呼吸抑制等并发 症。
麻Hale Waihona Puke 肌松监测课件目 录• 麻醉肌松监测概述 • 麻醉肌松监测的方法 • 麻醉肌松监测的仪器与设备 • 麻醉肌松监测的临床应用 • 麻醉肌松监测的并发症与处理 • 麻醉肌松监测的未来展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1
肌松药作用的影响因素
肌松药的种类、剂量 病人的生和病理状况
年龄、肥胖、低温、酸碱失衡、电解质失衡、肝肾功不良、 重症肌无力、肌强直综合症、血浆胆碱酯酶异常 合并使用的药物的影响 增强:吸入全麻药、静脉全麻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钙 通道阻滞剂 减弱:氨茶碱、苯妥英钠
PPT课件
肌松药的代谢
排泄
肾
1~2 40~60 40 60~80 10~40 10~15 <5 70 70 20~30 30 <25
(%)
代谢
肝
-
胆碱酯酶分解(90%)
10~40
-
2
-
10~20
<10%
-
霍夫曼消除和酯酶水解(60~90%)
-
霍夫曼消除(80%)
-
胆碱酯酶水解(95~99%)
30
肝(10%~20%)
超强刺激会产生疼痛,因此应在患者处于镇静状态时使用。
PPT课件
3
肌松药的时效
肌松药
琥珀胆碱 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 杜什氯铵 米库氯铵 氯筒箭毒碱 氯二甲箭毒 潘库溴铵 哌库溴铵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ED95 (mg/kg)
0.5 0.2 0.05 0.03 0.08 0.3 0.25 0.05 0.045 0.04 0.3
气管
插管量
药量 (mg/kg)
T95%恢复 (min)
12~15 50~70 83~91 109~133 30 140~160 180~240 120~150 120~150 60~80 60~70
4
肌松药
琥珀胆碱 氯筒箭毒碱 氯二甲箭毒 杜什氯铵 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 米库氯铵 潘库溴铵 哌库溴铵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瑞库溴铵
阻滞了神经肌肉兴奋传递。 去极化肌松药与受体结合后
可使受体构型改变,离子通道开放而去极化,但终板的持
续去极化阻滞了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传递
PPT课件
8
肌松药作用机制
非竞争性阻滞 1. 离子通道阻滞:长期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可能导致其分
子进入并阻滞离子通道的比例增加,从而延长肌松药的 作用时间,使其恢复减慢,这可能是ICU病人长期使用 肌松药后肌力恢复缓慢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奎尼丁、 三环类抗抑郁药、纳洛酮、局麻药均有此作用 2. 受体脱敏感阻滞:运动终板长时间受到乙酰胆碱或其他 激动剂作用,对激动剂开放离子通道的作用不再敏感 3. Ⅱ相阻滞:长时间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可发生,机制类似 脱敏感阻滞
PPT课件
13
肌松监测原理
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
①首次静注在肌松出现前一般有肌纤维成串收缩。②对强 直刺激或成串刺激的反应不出现衰减。③强直衰减后对单 刺激反应没有易化。④其肌松为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而 为抗胆碱酯酶药增强。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
①在出现肌松前没有肌纤维成束收缩。②对强直刺激和四 个成串刺激的反应出现衰减。③对强直刺激后的单刺激反 应出现易化。④肌松能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12
肌松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有利于克服个体差异,做到肌松药剂量个体化 定量分析术中用药等因素对肌松药作用的影响 判断插管、拔管、拮抗和术中追加肌松药的时机 与抬头、睁眼等主观指标相比,可定量反映肌松的恢复 对有条件的患者可实施深麻醉下拔管 帮助分析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 用于科研,评价新的肌松药
肌松监测
赵洋
PPT课件
1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创造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减少全麻药物用量 长期机械通气时减少人机对抗 控制破伤风等疾病引起的持续肌肉痉挛
PPT课件
2
肌松药分类
去极化
琥珀胆碱、氨酰胆碱
非去极化 短效 米库氯铵、瑞库溴铵 中效 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 长效 潘库溴铵、哌库溴铵和杜什氯铵
PPT课件
14
肌松监测原理
用电刺激周围运动神经达到一定刺激强度(阈值)时,肌 肉就会发生收缩产生一定的肌力。如刺激强度超过阈值, 神经支配的所有肌纤维都收缩,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临 床上用大于阈值20%至25%的刺激强度,称为超强刺激, 以保证能引起最大的收缩反应。给予肌松剂后,肌肉反应 性降低的程度与被阻滞肌纤维的数量呈平行关系,保持超 强刺激程度不变,所测得的肌肉收缩力强弱就能表示神经 肌肉阻滞的程度。
1.0 0.3~0.4 0.2 0.05 0.2 0.6 0.3~0.4 0.08~0.1 0.08 0.08~0.1 0.6
PPT课件
起效(min)
1.0 2~3 2.6~2.7 5~7 2~3 3~4 2~4 2~3 2~3 2~3 1.5
临床时效
T25%恢复(min)
6~12 40~50 66~70 72~83 12~15 90~110 100~120 90~100 90~120 45~60 23~75
PPT课件
9
肌松药作用机制
作用于接头前膜
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作用于接头前膜受体,影响其正反馈机 制,减缓乙酰胆碱由储存部向释放部运转,以致不能适应 高频刺激,使此时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肌松药阻滞程 度增加,肌张力降低,即出现衰减
PPT课件
10
肌松药的拮抗
抗胆碱酯酶药能增加接头部位的乙酰胆碱量,与非去极化 肌松药竞争受体,所以可以拮抗后者的肌松作用。但是由 于肌松药与受体的一个α蛋白亚基结合即可阻断通道的开 放,而乙酰胆碱必须同时占据受体的两个结合部位才能使 通道打开,所以当接头部位的肌松药浓度增加到原来的两 倍,乙酰胆碱浓度必须增加到原来的四倍,其竞争力才相 等,故在高浓度肌松药存在时,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难以 奏效
PPT课件
7
肌松药作用机制
作用于接头后膜
竞争性阻滞
非去极化肌松药与去极化肌松药两类肌松药的分子都具有
与乙酰胆碱相似的结构,均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上α蛋
白亚基的乙酰胆碱结合部位,所不同的是结合后产生的阻
滞方式不同。非去极化肌松药与受体结合后受体的构型即
不发生改变,离子通道不开放,就不能产生去极化,从而
20
肝(10%)
70~80
肝(40%)
70
肝(10%)
PPT课件
5
-
肝(50%)
肌松药作用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
PPT课件
6
肌松药作用机制
神经-肌肉兴奋传递是通过轴突末端释放乙酰胆 碱,作用于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改变其离子通 道,引起膜的电位变化使肌膜去极化,进而触发 了兴奋-收缩耦联,引起肌纤维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