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观察分析熟料的易磨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岩相分析可知, 一线熟料冷却效果较好,二 线熟料煅烧存在还原气氛和熟料出现慢冷。
2 粉磨熟料粉筛余岩相观察及易磨性分析
2.1 光片的制作 将熟料 分 别 称 取 5kg,破 碎 至 粒 度 小 于 5mm,在
同 一 个 准500mm×500mm 标 准 试 验 小 磨 内 粉 磨 相 同 时 间 32min, 按 GB/T1345-2005、GB/T8074-2008 标 准 检 测 0.080mm 筛 、45μm 筛 细 度 及 比 表 面 积 。 取 45μm 筛 余 及 筛 下 料 与 固 结 材 料 硫 磺 按 3∶1 的 比 例 混合,放入成型模子加热溶化后,搅拌均匀成型制作 熟料粉末光片。 制作了一线、二线熟料粉的筛上、筛 下光片。 制作过程为选样、固结成型、粗磨、细磨、抛 光、贴标签。
一般的认为熟料中的 A 矿是在液相中由 C2S 吸 收游离钙后形成的,如果烧成过程稳定且时间适合那 么形成的 A 矿则晶体缺陷较少、包裹物比较少;反之 如果 A 矿的形成过程不稳定,比如在还原气氛、短焰 急烧、 生料均化不好等情况生成的 A 矿则会含有较 多的晶体缺陷和包裹物等。 尤其是在还原气氛下烧成 时,中间相矿物的结晶速度加快,熟料中会产生加大 的拉应力,A 矿以不稳定模式生长, 会产生大量的包 裹物、甚至会产生轻度分解。 结合我公司两条生产线 的实际情况来看,二线窑尾CO 浓度偏高、熟料中时有 典型的致密黄心料产生,应该说系统内还是经常存在 比较明显的还原气氛的,所以笔者认为系统内时常存 在的还原气氛是造成 A 矿形成过程 Fe3+还原为 Fe2+,
0.888 2.53 1.62 64.28 21.69 5.29 3.27 2.18 1.40 0.70 54.68 20.93 8.47 9.94
0.882 2.53 1.62 63.87 21.65 5.30 3.27 2.19 1.07 0.73 53.16 21.96 8.50 9.94
0.871 2.25 1.63 62.52 21.01 5.79 3.56 3.35 1.10 0.67 48.99 23.27 9.31 10.82
分后的熟料粉分别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其分析结果 见表 2,将岩相分析结果与 Bogue 法计算矿物含量进 行了对照。
由 筛 分 后 的 分 析 数 据 来 看 , 两 线 筛 余 部 分 C3S 都 明 显 少 于 筛 下 部 分 , 而 C2S、C3A、C4AF 则 有 所 提 高, 根据高出的数值的不同可以确定四种矿物的 易 磨 性 为 :C3S>C3A>C4AF>C2S, 这 与 经 典 理 论 是 相 符的。
4 难磨矿物的形成原因分析
4.1 液相胶结的A矿团 筛余中所存在的中间相胶结的 A 矿团应当分成
中间相和 A 矿两部分来看, 由于 A 矿的易磨性是在 四种矿物中最好的,所以笔者认为形成这种难磨的 A 矿团的主要因素还是中间相,即液相部分。 一方面液 相量将 A 矿物包裹在一起并使熟料结构变得更加密 实,另一方面液相中的 C4AF 又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 同时液相量的不均匀性造成了磨细熟料粉筛余中存 在较多的中间相胶结的 A 矿团。 国外相关资料也说
54 中国水泥 2011.1
经粉磨的熟料粉细度、比表面积检 测结果见表 1。
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 一线熟料 粉 45μm 筛余降低 1.0%, 比表面积提 高 8m2/kg, 说 明 一 线 熟 料 较 二 线 熟 料 易 磨性好。 2.2 光片的观察及易磨性分析
通过光片岩相观察, 两线熟料 45μm 筛 余 部 分 主 要 由 白 色 中 间 相 胶 结 的 A 矿 团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虫状结构、B 矿巢见图 2 四种形式的 矿物组合。 一线、二线熟料 45μm 筛余 中四种形式的矿物组合含量不同,一 线熟料 45μm 筛余 中 中 间 相 胶 结 的 细 小A 矿团含量最多,约占总数的 60%, 其次是 B 矿巢约占 30%左右, 最少的A 矿分解和分 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约占 10%;二线熟料则是中间相 胶结的细小A 矿团约占 70%, 其次是 A 矿分解和分 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约占 20%, 最少的是 B 矿巢不 到 10%。 通过以上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明:熟料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液相量越多,所得熟料的 易磨性越差见图 4。 我公司二线熟料中 MgO、K2O 等 有害元素相比一线高,同时窑径比一线大,具有较高 的烧成温度,所以在烧成过程中形成的液相也相比一 线要丰富,故而会有更多的机使 A 矿结合到一块,影 响熟料易磨性。 4.2 A矿分解和分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
56 中国水泥 2011.1
Fe2+进入 A 矿 固 溶 体 而 使 A 矿 晶 格 不 稳 定 到 分 解 崩 离,形成 B 矿和fCaO 的蠕虫状结构,同时根据二线熟 料及二线熟料筛余的岩相综合分析,A 矿大小不均, 白色中间相以片状析出,说明二线熟料存在慢冷的现 象,更加剧了 A 矿的分解。 4.3 B矿巢
(4)观察两线熟料 45μm 筛 下 部 分 ,矿 物 主 要 为 断裂 A 矿,还有部分 B 矿和液相矿物见图 3。
3 化学分析的对比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岩相分析的正确性,我们又将筛
2011.1 CHINA CEM ENT 55
RESEARCH & APPLICATION 应用研究
熟料粉名称
45μm 筛 余 一
45μm 筛 下 线
熟料粉
45μm 筛 余 二
45μm 筛 下 线
熟料粉
表2 两线熟料筛分后化学分析数据
率值
化 学 成 分 (%)
矿 物 组 成 (% )
KH
SM
IM CaO SiO2 Al2O3 Fe2O3 MgO K2O SO3 C3S
C2S C3A C4AF
0.865 2.38 1.61 63.54 21.70 5.62 3.49 2.38 1.50 0.69 49.08 25.18 8.97 10.61
RESEARCH & APPLICATION 应用研究
岩相观察分析熟料的易磨性
杨 静1 , 祝尊峰1 , 任善国2 , 单 锋2 , 王建伟2
(1.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2.泰山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413)
泰 山 中 联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有 2 500t/d、5 000t/d 的 两条熟料生产线,水泥生产采用两台 准4m×13m 水泥 磨 带 N-2000 型 O-Sepa 选 粉 机 的 闭 路 循 环 粉 磨 系 统。 粉磨系统可共用两条窑的熟料。 在水泥的生产过 程中,2010 年 6 月份发现由 2 500t/d 生产线(简称一 线,下同)熟料改用 5 000t/d 生产线(简称二线,下同) 熟料时,磨机台时降低 4~5t/h,磨机排渣中熟料颗粒 增加。 排除了熟料粒度、温度、配比调整及磨机工况变 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熟料粉磨后熟料粉的岩相的观 察,分析了熟料的易磨性不同的原因,为改进熟料煅 烧工艺的提供了调整思路。
二线熟料矿物特征 (见图 1b), A 矿 以 柱 状 为 主 , 尺 寸 13μm ~
30μm, 熟 料 颗 粒 内 层 、 外 层 尺 寸 差 别 较 大 , 矿 物 边 缘 光滑,含量 56%~60%。 A 矿中存在大橄榄石化 B 矿。 A 矿有分解现象,含量 20%左右。 B 矿尺寸 34μm 左 右,多为圆形,成矿群形式存在,边缘毛刺状,部分有 短而粗的交叉双晶。 含量 17%~19%。 中间相适中,含 量 16%~19%,以白色中间相为主,黑色中间相为片状 晶体,显示熟料冷却效果不佳。 fCaO 成群分布,尺寸 为 12μm 的圆形颗粒,含量 0.4%~1.0%。 孔洞不均匀 分布含量 35%~45%。
经砂岩颗粒或煤灰形成的 B 矿巢颗粒较大。 见 图 5 由砂岩颗粒形成的 B 矿巢,尺寸约 400μm。 图 2d 是由煤灰形成的 B 矿巢,经粉磨后的形状。 由于成堆 聚集的簇晶形式分布的 C2S,其易磨性较差。 这种聚 集形式的 C2S,在粉磨后的粉料中以尖角片状大颗粒 形式存在。
5 工艺措施分析和改进
1 两线熟料岩相观察
1.1 光片的制备 在磨头皮带秤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线、二线
熟料。 在熟料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熟料颗粒,制作熟 料块状光片。 1.2 光片的分析
一线熟料矿物特征(见图 1a),A 矿以板状为主, 尺寸多在 25μm~40μm 范围, 边缘光滑, 含量 53%~ 58%, 大的 A 矿有 B 矿的包裹物。 B 矿尺寸 25μm~ 32μm,多为圆形,边缘光滑 ,含 量 18%~20%,大 部 分 晶体表面有细长的交叉双晶,显示冷却效果较好。 含 有 B 矿巢, 尺寸在 100μm 以上,主 要是煤灰沉落时形成的。 中间相偏 少 ,含 量 15%~17%,黑 色 中 间 相 多 为点线状。 fCaO 含量较少但是基本 都成群分布,粒径较大,是由生料中 石灰石颗粒造成的。
表1 熟料粉细度、比表面积检测结果
名称
45μm 筛 余 (% )
比 表 面 积 (m2/kg )
一线熟料粉
9.9
பைடு நூலகம்331
二线熟料粉
8.9
323
175μm×400μm 等 大 小 的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 虫状结构,二线熟料中的含量明显比一线熟料高。
(3)部 分 B 矿 巢 的 存 在 , 是 影 响 熟 料 易 磨 性 的 原因之一。 从 45μm 筛余岩相观察来看,B 矿巢是生 料中砂岩颗粒和煅烧过程中煤灰的熔滴两种情况 造成的,经过粉磨后 B 矿巢断裂,但易磨性较差,还 有 部 分 有 B 矿 巢 颗 粒 没 有 达 到 45μm 以 下 ,存 在 与 筛余中。
一线熟 料 筛 余 部 分 C2S 较 筛 下 部 分 增 加 明 显 , 而C3A+C4AF 增 加 并 不 是 很 明 显 , 而 二 线 熟 料 筛 余 部 分 C2S 较 筛 下 部 分 增 加 幅 度 稍 小 于 一 线 , 但 是 C3A+C4AF 则 较 一 线 增 加 明 显 , 这 说 明 一 线 筛 余 中 C2S 较 二 线 多 ,而 二 线 筛 余 中 的 液 相 量 较 一 线 多 ,这 与岩相观察是一致的。 一线筛余中 C2S 较二线多是 因 为 C2S 以 B 矿 巢 和 A 矿 分 解 的 形 式 存 在 ,而 二 线 以 A 矿分解的形式存在较一线以 B 矿巢的形式存 在的要多,B 矿巢有部分破过筛, 而 A 矿分解的 B 矿颗粒仍保持原来的形状,不能过筛,所以造成一 线 筛 余 C2S高。
0.887 2.41 1.66 63.26 21.18 5.49 3.31 3.17 1.80 0.66 53.11 20.65 8.93 10.06
0.875 2.40 1.66 62.29 21.07 5.47 3.30 3.20 1.13 0.70 50.03 22.66 8.90 10.03
(1)影响熟料的易磨性的主要原因是熟料在烧成 过程中产生了过多或不均匀的液相胶结了尺寸较小 的 A 矿并连接紧密,使熟料结构密实难以粉磨。 二线 熟料液相较一线要多,同时白色中间相以片状或板状 形式存在,所以易磨性受影响更加明显,这也是造成 二线熟料易磨性较差的最主要原因。
(2) 熟料矿物中 A 矿分解和分解形成的蠕虫状 结构是造成易磨性差异的另一原因。 A 矿发生了分 解,A 矿边缘受到明显的破坏,分解后连成一片;部分 A 矿分解的 B 矿和游离钙聚集成团形成蠕虫状结构。 蠕虫状结构在粉磨过程中基本保持了熟料中的形状, 观 察 45μm 筛 余 中 发 现 一 线 熟 料 中 有 50μm×75μm、 225μm×325μm 等 大 小 的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 虫状结构。 二线熟料有 50μm×175μm、75μm×400μm、
针对难磨矿物的形成原因, 结合生产现场实际,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1 控制熟料的液相
液相 量 增 多 有 助 于 C2S 吸 收 游 离 钙 形 成 C3S,但 液相量过高容易造成结圈、 厚窑皮等一系列工艺问 题,减少熟料的易磨性。 因此在保证 C3S 形成的情况 下控制熟料合适的液相量。 控制液相的均匀性,避免 液相提前出现和液相的集中, 使熟料结粒大小不一, 液相量高的地方易胶结 A 矿,不易粉磨。 改进措施, 调 整 配 料 方 案 ,适 当 提 高 熟 料 的 SM,由 原 来 的 SM= 2.40,提高到 SM=2.55 左右,减少液相量,同时控制进 厂石灰石的质量,降低有害成分 MgO、K2O、Na2O 的含 量,降低液相不均匀性。 5.2 避免煅烧的还原气氛,加强熟料冷却,降低A矿 分解
2 粉磨熟料粉筛余岩相观察及易磨性分析
2.1 光片的制作 将熟料 分 别 称 取 5kg,破 碎 至 粒 度 小 于 5mm,在
同 一 个 准500mm×500mm 标 准 试 验 小 磨 内 粉 磨 相 同 时 间 32min, 按 GB/T1345-2005、GB/T8074-2008 标 准 检 测 0.080mm 筛 、45μm 筛 细 度 及 比 表 面 积 。 取 45μm 筛 余 及 筛 下 料 与 固 结 材 料 硫 磺 按 3∶1 的 比 例 混合,放入成型模子加热溶化后,搅拌均匀成型制作 熟料粉末光片。 制作了一线、二线熟料粉的筛上、筛 下光片。 制作过程为选样、固结成型、粗磨、细磨、抛 光、贴标签。
一般的认为熟料中的 A 矿是在液相中由 C2S 吸 收游离钙后形成的,如果烧成过程稳定且时间适合那 么形成的 A 矿则晶体缺陷较少、包裹物比较少;反之 如果 A 矿的形成过程不稳定,比如在还原气氛、短焰 急烧、 生料均化不好等情况生成的 A 矿则会含有较 多的晶体缺陷和包裹物等。 尤其是在还原气氛下烧成 时,中间相矿物的结晶速度加快,熟料中会产生加大 的拉应力,A 矿以不稳定模式生长, 会产生大量的包 裹物、甚至会产生轻度分解。 结合我公司两条生产线 的实际情况来看,二线窑尾CO 浓度偏高、熟料中时有 典型的致密黄心料产生,应该说系统内还是经常存在 比较明显的还原气氛的,所以笔者认为系统内时常存 在的还原气氛是造成 A 矿形成过程 Fe3+还原为 Fe2+,
0.888 2.53 1.62 64.28 21.69 5.29 3.27 2.18 1.40 0.70 54.68 20.93 8.47 9.94
0.882 2.53 1.62 63.87 21.65 5.30 3.27 2.19 1.07 0.73 53.16 21.96 8.50 9.94
0.871 2.25 1.63 62.52 21.01 5.79 3.56 3.35 1.10 0.67 48.99 23.27 9.31 10.82
分后的熟料粉分别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其分析结果 见表 2,将岩相分析结果与 Bogue 法计算矿物含量进 行了对照。
由 筛 分 后 的 分 析 数 据 来 看 , 两 线 筛 余 部 分 C3S 都 明 显 少 于 筛 下 部 分 , 而 C2S、C3A、C4AF 则 有 所 提 高, 根据高出的数值的不同可以确定四种矿物的 易 磨 性 为 :C3S>C3A>C4AF>C2S, 这 与 经 典 理 论 是 相 符的。
4 难磨矿物的形成原因分析
4.1 液相胶结的A矿团 筛余中所存在的中间相胶结的 A 矿团应当分成
中间相和 A 矿两部分来看, 由于 A 矿的易磨性是在 四种矿物中最好的,所以笔者认为形成这种难磨的 A 矿团的主要因素还是中间相,即液相部分。 一方面液 相量将 A 矿物包裹在一起并使熟料结构变得更加密 实,另一方面液相中的 C4AF 又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 同时液相量的不均匀性造成了磨细熟料粉筛余中存 在较多的中间相胶结的 A 矿团。 国外相关资料也说
54 中国水泥 2011.1
经粉磨的熟料粉细度、比表面积检 测结果见表 1。
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 一线熟料 粉 45μm 筛余降低 1.0%, 比表面积提 高 8m2/kg, 说 明 一 线 熟 料 较 二 线 熟 料 易 磨性好。 2.2 光片的观察及易磨性分析
通过光片岩相观察, 两线熟料 45μm 筛 余 部 分 主 要 由 白 色 中 间 相 胶 结 的 A 矿 团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虫状结构、B 矿巢见图 2 四种形式的 矿物组合。 一线、二线熟料 45μm 筛余 中四种形式的矿物组合含量不同,一 线熟料 45μm 筛余 中 中 间 相 胶 结 的 细 小A 矿团含量最多,约占总数的 60%, 其次是 B 矿巢约占 30%左右, 最少的A 矿分解和分 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约占 10%;二线熟料则是中间相 胶结的细小A 矿团约占 70%, 其次是 A 矿分解和分 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约占 20%, 最少的是 B 矿巢不 到 10%。 通过以上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明:熟料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液相量越多,所得熟料的 易磨性越差见图 4。 我公司二线熟料中 MgO、K2O 等 有害元素相比一线高,同时窑径比一线大,具有较高 的烧成温度,所以在烧成过程中形成的液相也相比一 线要丰富,故而会有更多的机使 A 矿结合到一块,影 响熟料易磨性。 4.2 A矿分解和分解形成的蠕虫状结构
56 中国水泥 2011.1
Fe2+进入 A 矿 固 溶 体 而 使 A 矿 晶 格 不 稳 定 到 分 解 崩 离,形成 B 矿和fCaO 的蠕虫状结构,同时根据二线熟 料及二线熟料筛余的岩相综合分析,A 矿大小不均, 白色中间相以片状析出,说明二线熟料存在慢冷的现 象,更加剧了 A 矿的分解。 4.3 B矿巢
(4)观察两线熟料 45μm 筛 下 部 分 ,矿 物 主 要 为 断裂 A 矿,还有部分 B 矿和液相矿物见图 3。
3 化学分析的对比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岩相分析的正确性,我们又将筛
2011.1 CHINA CEM ENT 55
RESEARCH & APPLICATION 应用研究
熟料粉名称
45μm 筛 余 一
45μm 筛 下 线
熟料粉
45μm 筛 余 二
45μm 筛 下 线
熟料粉
表2 两线熟料筛分后化学分析数据
率值
化 学 成 分 (%)
矿 物 组 成 (% )
KH
SM
IM CaO SiO2 Al2O3 Fe2O3 MgO K2O SO3 C3S
C2S C3A C4AF
0.865 2.38 1.61 63.54 21.70 5.62 3.49 2.38 1.50 0.69 49.08 25.18 8.97 10.61
RESEARCH & APPLICATION 应用研究
岩相观察分析熟料的易磨性
杨 静1 , 祝尊峰1 , 任善国2 , 单 锋2 , 王建伟2
(1.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2.泰山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413)
泰 山 中 联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有 2 500t/d、5 000t/d 的 两条熟料生产线,水泥生产采用两台 准4m×13m 水泥 磨 带 N-2000 型 O-Sepa 选 粉 机 的 闭 路 循 环 粉 磨 系 统。 粉磨系统可共用两条窑的熟料。 在水泥的生产过 程中,2010 年 6 月份发现由 2 500t/d 生产线(简称一 线,下同)熟料改用 5 000t/d 生产线(简称二线,下同) 熟料时,磨机台时降低 4~5t/h,磨机排渣中熟料颗粒 增加。 排除了熟料粒度、温度、配比调整及磨机工况变 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熟料粉磨后熟料粉的岩相的观 察,分析了熟料的易磨性不同的原因,为改进熟料煅 烧工艺的提供了调整思路。
二线熟料矿物特征 (见图 1b), A 矿 以 柱 状 为 主 , 尺 寸 13μm ~
30μm, 熟 料 颗 粒 内 层 、 外 层 尺 寸 差 别 较 大 , 矿 物 边 缘 光滑,含量 56%~60%。 A 矿中存在大橄榄石化 B 矿。 A 矿有分解现象,含量 20%左右。 B 矿尺寸 34μm 左 右,多为圆形,成矿群形式存在,边缘毛刺状,部分有 短而粗的交叉双晶。 含量 17%~19%。 中间相适中,含 量 16%~19%,以白色中间相为主,黑色中间相为片状 晶体,显示熟料冷却效果不佳。 fCaO 成群分布,尺寸 为 12μm 的圆形颗粒,含量 0.4%~1.0%。 孔洞不均匀 分布含量 35%~45%。
经砂岩颗粒或煤灰形成的 B 矿巢颗粒较大。 见 图 5 由砂岩颗粒形成的 B 矿巢,尺寸约 400μm。 图 2d 是由煤灰形成的 B 矿巢,经粉磨后的形状。 由于成堆 聚集的簇晶形式分布的 C2S,其易磨性较差。 这种聚 集形式的 C2S,在粉磨后的粉料中以尖角片状大颗粒 形式存在。
5 工艺措施分析和改进
1 两线熟料岩相观察
1.1 光片的制备 在磨头皮带秤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线、二线
熟料。 在熟料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熟料颗粒,制作熟 料块状光片。 1.2 光片的分析
一线熟料矿物特征(见图 1a),A 矿以板状为主, 尺寸多在 25μm~40μm 范围, 边缘光滑, 含量 53%~ 58%, 大的 A 矿有 B 矿的包裹物。 B 矿尺寸 25μm~ 32μm,多为圆形,边缘光滑 ,含 量 18%~20%,大 部 分 晶体表面有细长的交叉双晶,显示冷却效果较好。 含 有 B 矿巢, 尺寸在 100μm 以上,主 要是煤灰沉落时形成的。 中间相偏 少 ,含 量 15%~17%,黑 色 中 间 相 多 为点线状。 fCaO 含量较少但是基本 都成群分布,粒径较大,是由生料中 石灰石颗粒造成的。
表1 熟料粉细度、比表面积检测结果
名称
45μm 筛 余 (% )
比 表 面 积 (m2/kg )
一线熟料粉
9.9
பைடு நூலகம்331
二线熟料粉
8.9
323
175μm×400μm 等 大 小 的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 虫状结构,二线熟料中的含量明显比一线熟料高。
(3)部 分 B 矿 巢 的 存 在 , 是 影 响 熟 料 易 磨 性 的 原因之一。 从 45μm 筛余岩相观察来看,B 矿巢是生 料中砂岩颗粒和煅烧过程中煤灰的熔滴两种情况 造成的,经过粉磨后 B 矿巢断裂,但易磨性较差,还 有 部 分 有 B 矿 巢 颗 粒 没 有 达 到 45μm 以 下 ,存 在 与 筛余中。
一线熟 料 筛 余 部 分 C2S 较 筛 下 部 分 增 加 明 显 , 而C3A+C4AF 增 加 并 不 是 很 明 显 , 而 二 线 熟 料 筛 余 部 分 C2S 较 筛 下 部 分 增 加 幅 度 稍 小 于 一 线 , 但 是 C3A+C4AF 则 较 一 线 增 加 明 显 , 这 说 明 一 线 筛 余 中 C2S 较 二 线 多 ,而 二 线 筛 余 中 的 液 相 量 较 一 线 多 ,这 与岩相观察是一致的。 一线筛余中 C2S 较二线多是 因 为 C2S 以 B 矿 巢 和 A 矿 分 解 的 形 式 存 在 ,而 二 线 以 A 矿分解的形式存在较一线以 B 矿巢的形式存 在的要多,B 矿巢有部分破过筛, 而 A 矿分解的 B 矿颗粒仍保持原来的形状,不能过筛,所以造成一 线 筛 余 C2S高。
0.887 2.41 1.66 63.26 21.18 5.49 3.31 3.17 1.80 0.66 53.11 20.65 8.93 10.06
0.875 2.40 1.66 62.29 21.07 5.47 3.30 3.20 1.13 0.70 50.03 22.66 8.90 10.03
(1)影响熟料的易磨性的主要原因是熟料在烧成 过程中产生了过多或不均匀的液相胶结了尺寸较小 的 A 矿并连接紧密,使熟料结构密实难以粉磨。 二线 熟料液相较一线要多,同时白色中间相以片状或板状 形式存在,所以易磨性受影响更加明显,这也是造成 二线熟料易磨性较差的最主要原因。
(2) 熟料矿物中 A 矿分解和分解形成的蠕虫状 结构是造成易磨性差异的另一原因。 A 矿发生了分 解,A 矿边缘受到明显的破坏,分解后连成一片;部分 A 矿分解的 B 矿和游离钙聚集成团形成蠕虫状结构。 蠕虫状结构在粉磨过程中基本保持了熟料中的形状, 观 察 45μm 筛 余 中 发 现 一 线 熟 料 中 有 50μm×75μm、 225μm×325μm 等 大 小 的 A 矿 分 解 和 分 解 形 成 的 蠕 虫状结构。 二线熟料有 50μm×175μm、75μm×400μm、
针对难磨矿物的形成原因, 结合生产现场实际,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1 控制熟料的液相
液相 量 增 多 有 助 于 C2S 吸 收 游 离 钙 形 成 C3S,但 液相量过高容易造成结圈、 厚窑皮等一系列工艺问 题,减少熟料的易磨性。 因此在保证 C3S 形成的情况 下控制熟料合适的液相量。 控制液相的均匀性,避免 液相提前出现和液相的集中, 使熟料结粒大小不一, 液相量高的地方易胶结 A 矿,不易粉磨。 改进措施, 调 整 配 料 方 案 ,适 当 提 高 熟 料 的 SM,由 原 来 的 SM= 2.40,提高到 SM=2.55 左右,减少液相量,同时控制进 厂石灰石的质量,降低有害成分 MgO、K2O、Na2O 的含 量,降低液相不均匀性。 5.2 避免煅烧的还原气氛,加强熟料冷却,降低A矿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