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80103
2-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2-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198cc076c175f0e7cd1372e.png)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任务情况1.1 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受原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原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委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在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的领导下,组织全国本领域机构与专家共同研制完成了本规范。
本规范立项序号为2012-14-04。
1.2 参与协作单位规范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北京妇幼保健院、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弘扬软件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碟医疗软件有限公司、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公司、中软公司、中科软公司。
1.3 起草过程本规范研制可分为4个阶段:(1)基础业务研究阶段(2004年5月~2007年12月)通过“中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研究”项目,收集了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范、服务记录表单等一手资料,掌握了国家级、各省市妇幼保健各项管理业务开展及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完成了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研制完成《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网络支撑平台技术指南(试行)》,为信息相关标准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试行应用阶段(2007年12月~2011年12月)上述规范经卫生部发布试行,得到了全国相关业务机构与软件开发企业的大量反馈;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同时组织全国10家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应用本标准等开展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性建设,并提出了修订的意见与建议。
(3)系统研究阶段(2009年6月~2012年12月)为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部提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受卫生部信息办委托,承担了“基于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研究”项目,研制完成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卫办综发〔2010〕109号),方案中“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新一代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功能重组和功能划分、服务(系统)与监管(系统)分层等新思路,为本标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开展《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研究与修订完善。
智慧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de6b603c1ec5da51e2700f.png)
业务、监管等领域功能覆盖不够全面 缺乏协同应用和数据共享,系统间融合度低
传统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各项需求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问题分析
现有系统难以满足新医改政策要求
2017新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0~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内容做出了新规定 不满足国家卫计委2017年10月提出的“基层机构业务条块融合”要求
质控管理/报表统计/综合查询/数据分析与 挖掘/基础档案维护/…
市、区/ 县妇幼
托幼 机构
机构管理/班级管理/工作人员管理/集体儿童管理 /体检管理/意外伤害、传染病管理/…
产品目标——支撑医改、服务民生
妇幼业务服务数据、妇幼档案 妇幼条线绩效考核数据
基于新医改政策要求,实现基层条块全面融合 支撑区域绩效考核与统筹监管
现有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妇幼业务
随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妇幼业务条线复杂度逐渐上升 系统内相关数据采集表单不能满足发展变化的政策要求
互联互通不顺畅
妇幼保健系统与区域健康档案数据交互程度低,无法建立全生命周期居民档案 妇幼保健系统与助产机构业务系统难融合,数据共享交互水平低,医护人员操作不便
产品背景
妇幼保健服务作为一项预防保健与临床医疗并重的公共卫生条线业务, 有着跨度大、周期长等特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 济的全面发展,居民对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基 层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程度有限、医疗数据相对孤立、相关工作监管 覆盖不足等众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核心目标
区域公卫
促进基层条块融合 广泛覆盖各类服务机构 满足全流程妇幼业务要求
决策监管
智能妇幼方案
![智能妇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0fd7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0.png)
1.调研与规划:深入了解我国妇幼健康现状,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2.建设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3.推广智能妇幼健康服务:引入先进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4.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就诊流程,加强基层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
5.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大力度,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素养。
智能妇幼方案
第1篇
智能妇幼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为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妇幼健康工作的意见》,制定本智能妇幼方案。
二、项目目标
1.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效率,降低误诊率。
(1)简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高诊断准确率。
(3)加强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4.加强妇幼健康教育与宣传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素养。
(2)利用新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妇幼健康知识。
(3)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确保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实现区域内妇幼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便于跨机构、跨区域的数据查询和应用。
2.智能化健康服务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妇幼疾病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在线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健康宣教等功能。
-基于大数据分析,为妇女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二、目标定位
1.构建全面的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方案(2篇)
![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7cf8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a.png)
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幼卫生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妇幼的健康和福祉,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计划,涵盖了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传播与宣传、信息技术与应用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妇幼的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引言妇幼卫生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全面有效的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方案。
本方案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传播与宣传、信息技术与应用等方面,以期提高妇幼卫生工作的效果和目标的实现。
2.信息收集与分析2.1建立妇幼卫生信息收集系统,包括常规检查、疫苗接种、孕妇保健等方面的信息收集。
2.2建立妇幼卫生信息分析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和统计报告,为政府决策和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2.3开展妇幼卫生调研工作,了解妇幼的卫生需求和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信息传播与宣传3.1开展妇幼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妇幼健康的重视程度。
3.2制作妇幼卫生宣传材料,包括手册、海报、视频等形式,加强对妇幼卫生知识的普及。
3.3开展妇幼卫生讲座和培训,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4.信息技术与应用4.1开发妇幼卫生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
4.2建立妇幼卫生在线咨询平台,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
4.3推广妇幼卫生远程医疗服务,方便妇幼就医和健康管理。
5.质量评估与监督5.1建立妇幼卫生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和监督机制,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2监测妇幼卫生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提供改进措施。
5.3开展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督查工作,确保妇幼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6.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6.1培养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人才,提高卫生信息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6.2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卫生信息工作队伍。
6.3开展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书模板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689b7c3d0d233d4b14e696d.png)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书一系统概述1.1项目介绍本项目是经过建立一个信息采集与处理平台,将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的孕产幼相关信息采集上来,实现对12类统计数据和3项监测数据的信息分组、分析、储存、统计。
该系统以数据集中为最终建设目标,实现区域内妇幼业务管理集中化、层次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
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的孕产幼相关信息数据采用网页报告模板的形式进行采集,使工作人员能够直接进行输入,从而经过本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够为决策机关和妇幼保健领导机关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而且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
同时解决各种原始记录和各级报表都由人工进行汇总、统计,杜绝人为的统计错误,减轻工作强度,提供工作效率。
1.2产品内容1.经过系统下级工作人员进行12项报表的填写和申报,并可查看本单位的申报材料。
2.经过系统下级工作人员进行3项监测报告的填写和申报,并可查看本单位的申报材料。
3.系统自动进行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生成,上级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相应的查询和打印。
4.系统自动对申报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与数据分析,上级工作人员能够经过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式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的查看和打印。
5.系统集成基于角色的权限与审核机制,做到权责分明,记录清晰。
1.3产品目标1.实现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对孕产妇管理进行实时、规范化处理;2.及时了解孕产妇基本信息,从而做出有效决策;3.基层医院能够把妇幼保健信息上传到中央数据库中,利用网络实现某地区(如:全市)妇幼信息及时收集和妥善存储;4.区域性的统计信息可自动生成,为妇幼管理机构提供宏观决策数据;5.实现各级主管机构经过互联网随时得到、查看相关妇幼保健信息以及相关统计报表,各种原始记录和各级报表都由系统自动进行汇总、统计;1.4产品特点1.报表信息的结构化存储➢有利于报表数据的统计分析检索➢保证报表数据的永久性➢归档和未归档报表的分级存储2.良好的表单书写环境➢表单模板的规范书写➢智能的知识库、语义联想辅助表单书写➢所见即所得,符合医生习惯➢自然语言和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录入➢报表书写相关系统数据的集成采集3.全程质控管理➢质控规则灵活定制和监控提醒(事先、环节、事后)➢报表审核管理和版本控制4.丰富的数据统计➢自由选择统计类型进行统计计算➢进行多表联查和表属性重组查询➢对报表数据进行二次公式编辑➢二位、三维、动态结果展现二系统方案2.1产品架构2.2系统结构2.3技术简介结构化。
智慧妇幼建设方案
![智慧妇幼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cce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b.png)
01
简化操作流程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流程再造,简化服务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使用体
验和服务效率。
02
加强服务宣传与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特色服务,提高用户认知度和使用率,加强
品牌建设。
03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
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05
建设方案实施与运维
预期效果展示
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通过智慧妇幼建设方案的实施,提 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 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医疗保健服务成本
通过智慧妇幼建设方案的实施,优 化医疗保健服务的流程和资源配置 ,降低服务成本。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通过智慧妇幼建设方案的实施,加 强对居民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
通过智慧妇幼建设,提高妇幼健康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医疗成本
智慧妇幼建设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02
建设方案总体架构
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架构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计算资 源的共享和按需分配。
数据备份与恢复
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可靠,并在必要时进行恢复。
监控与报警
通过各种监控工具和技术手段,实现对系 统的实时监控和报警。
06
建设方案效果评估
评估体系构建
确立评估目标
明确智慧妇幼建设方案效果评估的目 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 针对不同方面的评估内容。
制定评估标准
根据评估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流 程等,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
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0be1a3d2192e45361166f5b2.png)
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我国医学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文章在概括了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以及本系统在使用微软.NET 开发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关键技术。
关键字:数据库,SQL Server,管理信息,。
NETThe design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health care of thewomen and childrenAbstract : Follow 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 computer's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is widely using in every field of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With a sum up of the design obj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health care of the women and childr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key techniques used in the developing course in detail。
Keywords: database, SQL Server, manage information, 。
NET1.引言目前,我国各地区基本都没有建立统一的妇幼数据集中管理平台。
现阶段,我国的妇幼保健工作存在着以下弊端:各地的保健院担当着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记录、统计和上报工作,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不能流动;管理机构不能及时准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无法动态、及时、准确地进行指导、监督;而且,传统的工作方式任务繁重,信息跟踪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妇幼机构重复工作量大,要上报很多数据;各地也没有权威的妇幼信息发布平台,公众不能方便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f6c3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f.png)
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 (3)1.1.项目背景及相关政策要求 (3)1.2.现状描述 (4)1.3.总体目标及建设内容 (5)1.4.建设需遵循原则 (6)二、技术要求 (8)2.1.功能实现要求 (8)2.1.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8)2.1.2.避孕药具管理 (10)2.1.3.母子健康移动端服务 (21)2.1.4.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 (26)2.1.5.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27)2.1.6.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 (28)2.2.用户覆盖要求 (28)2.3.数据对接与共享要求 (29)2.4.需遵循的业务和信息标准规范要求 (29)2.5.系统集成和部署要求 (31)2.6.信息安全要求 (31)一、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及相关政策要求按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4号)等辅助生殖行业规范和《关于加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卫办妇幼发〔2019)20号),为进一步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有效和健康发展,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保障人民健康。
需建设辅助生殖技术相关业务信息管理模块。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2019年版)》(国卫基层发(2019)52号)将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基本避孕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免费提供基本避孕药具和免费实施基本避孕手术。
为进一步改善孕产妇与儿童保健服务条件,提供精准“互联网+ 妇幼健康”服务,建设母子健康移动端端应用(母子健康移动端服务), 提供一站式母子健康促进信息服务,实现孕产妇健康及儿童健康与发展状况的自我监测及管理,并与江苏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国卫办妇幼发(2020) 7号),2021年在全国全面启动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方案-20180103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方案-20180103](https://img.taocdn.com/s3/m/e11e21a9312b3169a551a4bb.png)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内容“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
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一)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
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系统要求提供7×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
XX省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XX省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007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f.png)
XX省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然而,由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妇幼保健服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建设一套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1.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2.实现妇幼保健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工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3.加强妇幼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妇幼群众的权益。
三、项目内容1.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a.设计和开发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包括妇幼健康档案、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等模块;b.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c.研发移动端应用,方便妇幼保健服务的实时记录和查询;d.配套建立专业信息技术团队,负责系统的运维和升级;e.开展培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2.设备和网络建设a.购置服务器设备,提供大容量和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处理;b.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c.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移动设备,方便妇幼保健服务人员的使用。
3.建立工作流程和标准a.制定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规范性;b.与其他相关部门(如卫生健康部门、人口计生部门等)协商制定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机制。
四、项目实施计划1.确定项目需求和范围(1个月):与相关部门沟通,确定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建设范围。
2.系统设计和开发(6个月):组建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团队,负责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数据采集和整合(3个月):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合作,开展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建立起区域妇幼保健信息库。
4.设备和网络建设(2个月):采购服务器设备,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妇幼保健人员培训(1个月):开展培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能力,确保系统的有效使用和操作。
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技术规范(2018年版)
![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技术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0ade747375a417866f8f93.png)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和建设要求,描述了系统主要服务规范、IT基础设施规范及安全规范,提出了系统性能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国家级和省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接入以及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健康档案数据交互的实现与系统验收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WS 365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 370 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WS 376 儿童保健基本数据集(所有部分)WS 377 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所有部分)WS/T 483 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 526 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WS/T 448 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 447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卫办综发〔2010〕109号)3 术语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3.1.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是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
3.1.2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RHIP-MCHIS)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为标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并以服务居民个人为核心,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交换、分析与利用的“逻辑完整、物理分散”的业务应用系统。
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
![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fcf85b07375a417876f8f93.png)
27
二、系统开发过程概述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维护运行
修改目标 追加资源 等待条件
初 明确问 始题
要 求
初步调 查
可
行
性 可行 分 性报 析告
修
修改设
熟悉妇幼卫生事业统计的内容及指标 熟悉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结构、特点 了解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3
第一节 妇幼卫生事业统计
一、妇幼卫生事业统计的任务及内容 二、妇幼卫生资源资料的收集及指标产出
4
一、妇幼卫生事业统计的任务及内容
任务: 了解妇幼卫生资源的拥有和变化情况,以掌握 妇幼卫生事业对资源的需求量,以及对已有资源的合
14
(一)信息系统的构成
信息系统
有关的工作人员(Human) 机 构 (institution) 制 度 (bylaw)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computer-bas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5
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的构成
妇幼保健机 构信息系统
妇幼保健工作人员 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卫生规章制度 妇幼卫生信息系统
(3) 任何经授权的人,从工作站随时可以得到所需要 的数据。
(4) 保健机构内各部门之间(临床部门和管理部门) 和保健机构之间(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互相传递交 换信息。
38
(5) 支持医疗和管理的窗口业务,支持保健现场业务。 (6) 提供对临床诊断和机构管理以及妇幼卫生管理的
辅助决策支持。 (7) 支持机构科研和教学。 (8) 建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维护机制。
【医疗信息化】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医疗信息化】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f7b5c09102de2bd97058836.png)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戴秋玉①黄钊①陈平①①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210003,江苏南京摘要本文在分析全市妇幼保健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医疗的理念,从基础建设、标准规范、系统架构几个方面提出了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及推广应用方案。
该系统的上线应用使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妇幼保健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妇幼保健业务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区域医疗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数据共享1.背景概述妇幼保健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妇幼保健信息收集与管理历来都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对传统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工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势在必行[2]。
另外,妇幼保健工作涉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区妇幼保健所、具有助产资质的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多个组织机构,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信息,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撑[3]。
2.现状分析从2007年开始,全市11个区县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妇幼保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不同程度的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由于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缺少建设指导,各单位自行承建信息系统,加上受限于当时的信息技术,导致当前使用的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如下两大问题[4]:首先,妇幼保健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由于各单位使用的系统各不相同,缺乏集成统一的运行平台环境;各单位信息系统遵循的数据标准不统一,各种信息之间无法实现关联;结果都成为了信息孤岛,妇幼保健工作业务内在逻辑关系无法实现。
其次,信息化技术较落后。
全市一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基本是2008年左右建设的,采用C/S架构,呈现出系统不灵活、更新升级代价大、界面操作性差等问题。
由于传统妇幼信息系统存在的上述局限性,无论是对服务对象、医疗保健机构还是卫生行政部门都存在诸多弊端:对服务对象而言,妇幼保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各种检查保健、疾病治疗需要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开展(比如,初诊在社区,分娩在医院等),孕产期的健康档案分散在不同医疗机构的不同信息系统中,且信息无法共享,可能导致重复检查、重复治疗,个人无法跟踪调阅自己的完整健康档案;对医疗保健机构来说,由于信息无法共享,同一服务对象的共享数据无法获取,工作人员只能重复录入、重复登记、重复上报,即影响工作效率又导致各种冗余数据;对卫生行政部门来说,由于缺乏三级直报平台,各种妇幼卫生信息反馈慢,信息失真严重,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也不利于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全流程动态监管。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5ed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1.png)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指为实现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患者等各方之间信息共享、互通互联,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建设的一种信息管理与交流平台。
本文将讨论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目标、主要功能、技术架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二、目标1.实现全区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2.构建统一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患者就医和随时获取个人健康档案;3.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4.支持区域卫生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主要功能1.统一患者信息管理: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实现患者信息的集中、统一和动态更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健康档案等;2.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包括机构信息登记、执业许可证管理、人员管理等;4.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监控并改进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5.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区域卫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技术架构1.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采集各医疗机构的数据并完成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数据存储与管理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机构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质量评估数据库等;3.业务处理与服务层:提供各项功能服务,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服务、医疗服务与预约管理服务、医疗质量评估服务等;4.安全与权限管理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者访问和使用数据。
五、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保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1.搭建完善的防火墙和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系统活动,并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2.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以及数据存储中的安全性;3.设立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查看和使用的数据,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4.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库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5.建立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患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则,并对涉及患者隐私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
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
![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2a0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d.png)
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制定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妇女和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
建立健全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是本方案的首要任务。
通过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同时,建立妇幼健康信息服务中心,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咨询和服务。
二、推广健康知识普及。
在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中,普及健康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向广大妇女和儿童普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健康APP等,推送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养生知识。
三、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保障妇幼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妇女和儿童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同时,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还可以统计分析妇幼健康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医疗资源整合。
为了提高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
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诊疗,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
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的最后一项任务是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听取妇女和儿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妇幼健康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总结。
妇幼健康信息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推广健康知识普及、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加强监督和评估,可以为妇女和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实现妇幼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二期建设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二期建设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e5160b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e.png)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二期
建设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年(卷),期】2010(0)6
【摘要】根据"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安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一期研制完成《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等标准与规范后,将启动二期试点建设工作。
为充分研讨三级妇幼卫生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与技术方案。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中心;建设方案;信息平台;区域卫生;示范工程;论证会;建设工作;妇幼卫生;疾病预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文献机读目录数据处理手册》近期出版《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出版西北基地文献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方案论证会暨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知识创新方案讨论会在兰州召开 [J],
2.柳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J], 周恒
3.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探索 [J], 单既桢;韩冬;武明辉;王朝;郝忠华
4.关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设计构想——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J], 司倩
5.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专家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内容“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 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
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1 —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一)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
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
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
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
系统要求提供7X 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
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开放性和灵活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相应的接口,免费提供基本代码,免费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特别要加强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预留系统扩充和扩展能力,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平滑。
系统必须提供灵活的维护机制,业务种类和流程应可自定义,当业务扩展或变动时,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满足新的需求。
—2 —四)实用性与方便性系统应满足各使用单位的相关使用需求,系统处理速度快,具有帮助用户避免操作上错误的相应措施。
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录入和处理模式。
系统的易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操作流程应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并能够真正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要求用户界面友好。
采用交互式人机会话操作,显示画面清晰,操作简便,人工输入数据量应尽量少,要求数据输出格式美观、易读、适用,具有灵活的输出时间及输出内容的选择性。
对用户的操作过程、输入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检查,并能提示明确的错误信息。
(五)规范性与易维护性系统必须严格符合主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必须依据统一的功能规范、业务流程、数据定义与编码、数据交换标准系统应提供良好的管理和维护工具,基础数据要代码化并编制数据字典,规范数据类型,便于数据维护。
系统应尽量选用通用软件及工具,模块化设计与开发,完善技术文档,简化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六)合法性开发商要确保所提供产品的合法性,否则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所有损失由开发商承担。
四、技术要求(一)技术结构:采用C/S或者B/S架构体系,支持断点续传并具有与外部系统联接的接口;(二)数据库设计要求:具有先进的数据库设计技术,系统数据准确,在保持数据完整性,不转出数据的情况下,至少5 年不迁移数据库资料的前提下,系统运行速度不会变慢;(三)安全设计要求:—3 —1、在系统安全方面应考虑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整体安全。
2、应用系统安全,如:用户认证/ 授权、角色管理等;数据的安全:如:数据的一致性等;3、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用的操作权限,用户每一步操作系统都会留有记录,便于管理和明确责任。
(四)系统设计与开发既要适应满足当前项目所提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将来系统可扩展性:1.可扩展性:系统选用的结构应该可以扩展的,使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发展的需要。
2.可配制性:有良好的可配制性,对于系统代码、数据字典、组织结构和权限架构均可方便定义和配置。
3.先进性:所采用技术与系统架构技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适应业务扩展需求与平台结构需求。
(五)提供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表说明,帮助培训系统维护人员不少于2 名,满足日常系统维护需求,培训相关费用由商家承担。
五、功能要求(一)婚前保健服务管理子系统1.能对男 / 女婚前体检信息进行登记,修改,查询。
2.具备个案信息分阶段录入功能。
3.能打印婚检体检表和婚检证明。
4.能支持刷身份证自动提取服务对象基本信息。
5.能实现从检验系统自动提取检验结果。
6.能根据体检数据自动生成婚检诊断结论。
7.能把婚检结果通过短信发送给服务对象。
8.能登记婚检转诊和诊断信息。
9.能自动产生各类婚检台账。
—4 —10.能自动产生婚检统计报表。
11.能对计划怀孕的对象提供叶酸发放登记功能。
12.能对检查中发现怀孕的服务对象进行孕妇建卡登记。
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子系统能对服务对象的药物流产、负压吸宫钳刮术、病理性诊刮、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期妊娠引产、皮下埋植术、去皮下埋植术、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等手术进行登记和查询,能自动生成各类工作台账和统计报表。
三)妇女病查治管理子系统能对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进行登记、修改和查询,能自动生成各类工作台账和统计报表。
四)孕产妇保健服务管理子系统1.孕妇建卡信息管理:登记,修改,查询等功能。
2.孕妇初诊信息管理:登记,修改,查询,检查报告打印等功能。
3.孕妇复诊信息管理:登记,修改,查询,检查报告打印等功能。
4.产妇分娩信息(产妇和新生儿)管理:登记,修改,查询,打印等功能。
5.支持多胎信息登记。
6.能自动生成和打印妊娠图。
7.能进行高危因素评判并自动建档。
8.能打印出生证首次签发登记表。
9.能提供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信息登记。
—5 —10.能对产妇和新生儿访视信息进行登记。
11.能对产后 42 天检查信息进行登记和结案。
12.能对逾期未检孕妇进行短信催检和预约管理。
13.能自动生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孕产妇保健的全部表单,并提供打印功能。
14.能自动生成各类工作台账和统计报表。
五)高危孕产妇管理子系统1.能对高危因素进行评判,动态评分和建档管理。
2.能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处理登记。
3.能对高危孕产妇进行转诊登记管理。
4.能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随访管理。
5.能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结案管理。
6.能对高危孕产妇提供查询和预警管理。
六)孕产妇死亡报告管理子系统能提供孕产妇死亡报告的登记,打印,审核和驳回,查询等功能,能自动生成工作台账和统计报表。
七)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筛查信息登记2.能提供诊断信息登记3.能提供阳性个案管理4.能提供查询与预警5.能生成产筛统计表6 —八)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初检录入,多级审核,报告打印功能。
2.能提供复查录入,报告打印功能。
3.能提供阳性个案管理功能。
4.能提供随访和治疗管理功能。
5.能提供查询预警功能。
6.能产生工作台账和新筛统计报表。
九)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补发和换发,作废功能。
2、能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套打功能。
3、能支持刷身份证提取基本信息和新生儿信息功能。
4、能自动从孕产妇保健子系统提取新生儿及父母信息功能。
5、能提供出生证入库,领用管理 ,库存查询等功能。
6、能自动生成各类工作台账(首次签发,补发,换发等)7、能自动生成出生证签发情况统计表。
十)儿童健康体检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儿童基本档案管理功能,能浏览新生儿访视信息。
2、能记录和管理儿童健康体检个案信息,并能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和打印。
3、能根据体检信息生成生长发育评价,自动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图。
4、能提供儿童健康体检预约功能。
5、能提供短信催检功能。
6、能根据体弱儿管理范围和体检信息自动筛查出体弱儿童并自动建档。
7、能根据高危儿管理范围自动筛查出高危儿童并自动建档。
8、能自动产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相关的表格,并提供打印功能。
—7 —9、能自动产生儿童保健工作台账。
10、能自动产生儿童保健工作统计表。
十一)儿童听力筛查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儿童听力初筛 / 复查信息登记,报告打印和导出功能。
2、能提供听力筛查异常儿童的市级,区县转诊功能。
3、能提供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信息的登记,报告打印和导出功能。
4、能提供对阳性个案的治疗和随访管理功能。
5、能产生工作台账和听力筛查报表。
十二)儿童视力筛查管理子系统1、能提供儿童视力筛查信息的登记,报告打印,数据导入,批量录入功能。
2、能提供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的转诊登记,转诊单打印。
3、能提供儿童视力诊断信息的登记和诊断报告打印。
4、能自动生成儿童视力筛查工作台账。
5、能自动生成儿童视力筛查统计报表。
十三)体弱儿管理子系统1、能根据儿童健康数据自动评判体弱儿并建立专案。
2、能对体弱儿进行跟踪管理,干预、指导和随访管理。
3、能对体弱儿进行结案登记。
4、能对体弱儿进行双向转诊管理,打印转诊单。
5、能对体弱儿进行催检管理。
6、能对体弱儿个案进行综合查询。
7、能自动生成体弱儿工作台账。
8、能自动生成体弱儿统计报表。
十四)高危儿管理子系统—8 —— 9 —1、 能根据母亲孕期,产时和新生儿情况自动评判高危因素自动建档。
2、 能对高危儿进行转接诊登记管理。
3、 能对高危儿进行干预指导,跟踪管理。
4、 能对高危儿进行结案登记。
5、 能对高危儿进行综合查询。
6、 能自动产生高危儿管理台账。
7、 能自动产生高危儿统计报表。
出生缺陷监测管理子系统1、 能对出生缺陷个案进行登记。
2、 能对出生缺陷个案进行审核和驳回。
3、 能对 0-6 岁残疾儿童进行筛查。
4、 能筛选出可疑重复报告。
5、 能对出生缺陷个案进行综合查询。
6、 能生成出生缺陷工作台账。
7、 能生成出生缺陷统计分析报表。
儿童死亡报告管理子系统1、 能提供儿童死亡报告卡登记功能。
2、 能提供儿童死亡报告卡审核功能。
3、 能提供儿童死亡报告查重功能。
4、 能提供儿童死亡报告综合查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