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常见的动物》教案(2024秋)

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常见的动物》教案(2024秋)

2.常见的动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能简单描述其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知道观察动物的构成要素,尝试从不同角度、方式认识常见的动物。

[探究实践]能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初步养成爱探究的习惯。

[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他人想法,能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能简单描述其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观察动物的构成要素,尝试从不同角度、方式认识常见的动物。

【教学准备】[教师]动物教学挂图、动物扑克。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5分钟)1.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喜欢小动物吗?我们都认识哪些动物呢?生:牛、马、羊、蝴蝶、蚯蚓、蜗牛、乌龟、鲫鱼……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

(板书课题:常见的动物)[设计意图]该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他们对于动物形态特征的前概念,为后续的观察和描述打下基础。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师:大家可以从这4种动物中挑一种你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动物,跟大家分享一下它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的更详细。

(提示:引导学生从外形、食物、运动、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来描述)生1:牛有四条腿,头上有两个角,长着一条长尾巴,喜欢吃草。

生2:蜗牛背着一个螺旋形的外壳,爬得很慢。

生3:蝴蝶有两对翅膀,翅膀上有漂亮的花纹。

生4:鱼儿摆着尾巴在水里游。

师:小朋友们描述的真详细!回想一下,大家刚刚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些动物呢?生:我们从长什么样、吃什么、怎样运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师:看来咱们在描述动物的特征时,不仅可以从外形,还可以从喜欢的食物、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描述。

老师还带来了一段介绍它们的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说说你又有哪些新发现?(播放动物的视频)生1:蜗牛喜欢吃水果。

生2:蝴蝶的颜色可真多啊!师:是啊,我们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它们有着不同的特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名字叫:我是动物小博士。

常见的动物的教案

常见的动物的教案

常见的动物的教案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动物,培养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猫、狗、鸟、鱼、蛇、乌龟等。

2. 动物的食物与生活习性。

3. 动物的外貌特征、身体结构及功能。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 引入问题:“大家小时候养过宠物吗?”-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养宠物的经历,引出今天的主题。

2. 学习动物种类及其特征(约10分钟):- 介绍常见的动物种类,如猫、狗、鸟、鱼、蛇、乌龟等。

-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动物的外貌。

- 请学生进行分类,将动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 探究动物的食物与生活习性(约15分钟):- 介绍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如猫吃肉类、鸟吃谷物和昆虫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生活的环境和地点,如狗生活在家中、鱼生活在水中等。

4. 认识动物的外貌特征、身体结构及功能(约20分钟):- 介绍动物不同的外貌特征,如猫有长长的胡须、鸟有羽毛等。

-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动物身体结构的不同,如狗有四条腿、鱼有鳞片等。

- 讲解动物身体结构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如鹰有锐利的爪子捕猎、乌龟有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等。

5. 总结与拓展(约10分钟):- 小结所学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食物和生活习性、外貌特征、身体结构及功能。

-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

四、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动物的外貌。

2. PPT或黑板、白板进行教学展示。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对学生的回答和观察力进行评估。

2.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海报或绘画,展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及其特征。

2. 实地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

通过这样一堂常见动物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特征和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鸟等。

但是,他们对动物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缺乏系统的观察和了解。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之情。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动物的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比较,认识动物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比较它们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3.分类归纳,总结特征让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4.拓展延伸,关爱动物通过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3.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和空气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

2.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3.能够提出关于动物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

《常见的动物》导学案

《常见的动物》导学案

《常见的动物》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常见的动物》导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动物的名称和特征;2、学习描述动物外貌和习性的相关词汇;3、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导学内容:一、学习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1. 狗:四条腿,毛茸茸的身体,忠诚友好;2. 猫:敏捷灵活的身影,独立自主的性格;3. 兔子:长耳朵,喜欢吃胡萝卜,爱跳跃;4. 小鸟:多彩羽毛,会飞翔,会唱歌。

二、学习描述动物外貌和习性的相关词汇1. 外貌特征:四条腿、长耳朵、多彩羽毛;2. 性格特点:忠诚友好、独立自主、爱跳跃、会飞翔;3. 饮食习性:喜欢吃胡萝卜、会唱歌。

三、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1. 观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2. 尊重并爱护动物,不欺负或伤害它们;3. 参与保护动物的活动,积极支持动物保护工作。

导学活动:1、观察动物图片,学生用英文或汉语描述动物的外貌和特征;2、播放动物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行为和习性;3、分组讨论,分享每个人对动物的看法和感受;4、设计小游戏,对学生的动物知识进行测验,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反馈:1、学生用英文或汉语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2、在班级里制作动物展板,展示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爱护意识;3、进行动物保护主题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还培养了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从小培养起保护动物的意识,成为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社会人才。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常见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2. 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3. 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二、学习重点1. 常见的动物种类及其特征;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

三、学习难点1. 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对比;2. 动物的保护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了解的常见的动物种类,带入新课主题。

三年级科学《常见的动物》教案

三年级科学《常见的动物》教案

三年级科学《常见的动物》教案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在语文课中曾学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对青蛙的外部形态构造、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过程等已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

两栖动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对青蛙、蟾蜍等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指导学生养蝌蚪,并观察青蛙的一生变化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通过对青蛙、蟾蜍的比较,找出它们生长发育的共同特点,从而抽象、概括出两栖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思路:首先观察、比较蟾蜍与青蛙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归纳概括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再指导学生认识几种两栖动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实验操作及创新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对比,归纳青蛙和蟾蜍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以点概面的总结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陆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实践,依赖于科学工作者献身精神”的道理;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两栖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向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些动物是否为两栖类动物。

教学准备:青蛙、蟾蜍的实物;图片资料:青蛙、蟾蜍、青蛙的生长发育、蟾蜍的生长发育、家燕、金鱼、兔;乌龟、螃蟹;大鲵、牛蛙、蝾螈。

动画资料:《小蝌蚪找妈妈》动画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猜谜语:身穿绿大衣,挺着白肚皮,鼓着大眼睛,呱呱呱呱叫不停。

(猜一种动物)演示:青蛙的图片和叫声。

问:有一种动物与青蛙非常相似,你知道是什么动物吗?谈话: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一种动物和青蛙非常相似。

《第4节__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4节__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种类,如猫、狗、鱼、鸟等。

2. 了解动物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或模型,以便在教室上展示。

2. 准备一些动物名称的卡片,以便随机提问。

3. 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的小问题,用于教室互动。

4. 准备一些动物相关的书籍或视频,供学生课后阅读或观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动物王国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引出课题:常见的动物。

(二)动物特征探究1. 动物外形特点观察a. 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图片,说出动物外形特点,并尝试总结。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外形特点的一般规律,如:昆虫多为对称的几何形,鸟类多为流线型,哺乳动物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等。

c. 让学生尝试根据总结规律,判断未知动物所属类别。

2. 动物生活习性了解a. 教师介绍常见动物的习性,如:猫科动物的捕食习惯,鸟类的飞行高度和速度等。

b. 学生分组,通过互联网、书籍等途径搜集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进行分享。

3. 动物分类整理a. 学生根据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的特点,将动物进行分类整理。

b. 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分类标准,并补充一些常见的动物种类。

(三)教室互动1. 问答环节:教师提出一些与动物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鸟类有哪些共同特点?昆虫有哪些共同特点?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与环境的干系,以及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 分享环节: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效果,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并思考如何珍爱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一年级教案认识常见的动物

一年级教案认识常见的动物

一年级教案认识常见的动物牛羊猪鸡鸭是农场的常见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

因此,今天我们将学习认识这些常见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1. 牛(动物特征描述)牛是农场中最常见的大型家畜之一。

它们有四条强壮的腿,长而弯曲的角,以及黑白相间的皮毛。

牛身体庞大,习性温和,被人们广泛用于农田劳动和提供食物。

2. 羊(动物特征描述)羊是一种毛茸茸的动物,通常被人们用来获取羊毛。

它们的身体覆盖着细腻的羊毛,有时候会是白色的,有时候会是黑色、灰色或者棕色等不同颜色。

羊通常会呈现出团体行动的习性,喜欢在草地上吃草。

3. 猪(动物特征描述)猪是一个圆胖而肥硕的动物,在农场中也很常见。

它们的皮肤粗糙,通常是粉红色或者黑色。

猪以其巨大的食量而闻名,因此被人们广泛饲养作为肉类来源。

4. 鸡(动物特征描述)鸡是一类有羽毛的鸟类动物,它们的身体覆盖着鸡毛,而不是毛。

鸡一般有两只脚,其中一只脚上有利爪。

它们通常在农场上自由走动,是一个重要的食品来源,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蛋和肉。

5. 鸭(动物特征描述)鸭子是一种水鸟,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它们的脚比较扁平,适合在水中游泳。

鸭子的身体被覆盖着一层绒毛状的羽毛,通常是蓝色、绿色或者白色。

鸭子的嘴巴扁平而宽大,适合捕食水中的昆虫和小鱼。

通过学习这些动物,我们扩大了对自然界的认识。

它们不仅是农田劳动和食品来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进一步加深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今天的学习让大家对这些常见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次,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珍惜与动物的共同生活。

谢谢大家!(字数:416)。

2.4常见的动物教案及反思15

2.4常见的动物教案及反思15

课题常见的动物日期] 执教人教学目标1、理解分类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简单的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分类。

2、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

3、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的名称。

4、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5、看到动物,会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重点难分析1、贯穿这堂课的是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带着这个思想去学习脊椎动物的分类,是本堂课的重点。

2、脊椎动物的逐级分类通过学生按兴趣进行小组研究,然后班级交流的形式进行归纳,老师把握主线的方法进行学习。

3、难点在于学生能否把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点转化为一种逻辑判断的依据,有条理的去理解动物的分类。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课件的收集和制作,视频的效果会比图片更好。

游戏的改编,游戏在全班进行,那种是或不是的异口同声的效果更有玩头。

分类方法的突出和强调,中西方对于分类思维的差异的介绍。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引入】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把整个自然界进行了分类,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

那么分类到底是什么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需要让我们去分类呢?先来看一个例子:无论是逛超市还是逛商场,我们总能很快的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除了指示的标志外,对于商品的分类也是非常重要的,请尝试对以下商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名称以及分类的理由。

SONY摄象机、PARK钢笔、奥迪四驱车、德芙巧克力、飘柔洗发水、雅戈尔西服、舒肤佳香皂、长虹彩电、罗蒙衬衫、LG冰箱、电子狗、阿咪奶糖、FUJI数码相机、广博笔记本学生思考个别补充回答完成。

分类思想不仅仅在学习过程中用到,在生活,也到处存在,这里从身边的分类引入,让学生更亲密的感受分类思想。

一些商品原本是洋品牌,考虑到支持国货,改成了国产品牌。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要进行分类?根据什么进行分类呢?如:交通工具,人,我们课桌里面的东西……等等,似乎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分类,都已经被我们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过了。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鱼、鸟等,通过阅读这些动物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还需要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等方面加强培养。

在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3.准备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同时,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作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家养动物》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家养动物》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家养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常见的家养动物》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养动物,如狗、猫、鱼、鸟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养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家养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特点和习性可能认识不足。

本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家养动物的生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家养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家养动物,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难点:对家养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各种家养动物的图片。

2.故事:准备与家养动物相关的故事。

3.卡片:制作家养动物特点和习性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家养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个关于家养动物的故事,展示各种家养动物的图片。

2.呈现(10分钟)展示家养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如:展示狗的特点和习性卡片,让学生观察狗的外貌、生活习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家养动物特点和习性的操练。

如: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狗的特点和习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家养动物特点和习性的认识。

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关于家养动物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家养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如:讨论如何关爱家养动物,保护它们的福利。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养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如:教师总结狗、猫、鱼、鸟等家养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的宠物,记录其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常见的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常见的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常见的动物-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常见的动物,通过学习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狗、猫、鸟、鱼、兔子等常见的动物;•能够描述这些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主要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本节课采用40分钟的授课时间。

2. 教学环节环节内容时间导游戏:猜动物5分钟入讲授介绍狗、猫、鸟、鱼、兔子等常见的动物10分钟实验观察小鱼的生活习性10分钟讨论(1)对比不同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2)讨论如何保护动物10分钟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简单复述5分钟四、教学内容详细1. 导入环节以“猜动物”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为学生描述一个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征,学生按照描述猜测名称,看哪个小朋友能先猜出来。

2. 讲授环节老师给学生展示狗、猫、鸟、鱼、兔子等常见的动物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主要特点。

并用一些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实验环节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小鱼,让学生观察小鱼的生活习性,比如它们游泳的方式、在水中的动作等等。

通过观察小鱼的生活习性,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差异。

4. 讨论环节(1)对比不同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让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来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如何保护动物通过讨论如何保护动物,来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5. 总结环节老师简单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 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节《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分类特征;掌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动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特征,掌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动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动物分类的依据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显微镜等。

学具:观察盒、镊子、放大镜、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PPT,呈现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2. 讲解新课:(1)环节动物:以蚯蚓为例,讲解环节动物的特征,如身体分节、体表有刚毛等。

(2)节肢动物:以蝗虫为例,讲解节肢动物的特征,如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

(3)软体动物:以河蚌为例,讲解软体动物的特征,如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等。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对动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动物分类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动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刚毛节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2. 动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蚯蚓(2)蝗虫(3)河蚌(4)蝴蝶(5)鱼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初中常见的动物教案

初中常见的动物教案

初中常见的动物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生物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动物的特点、分类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常见动物的特点、分类和分布。

2.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2.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动物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认知和了解。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分类和分布。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知识点。

3. 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征。

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整理笔记,加深对动物特点、分类和分布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知识点。

3. 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作用。

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整理笔记,加深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理解。

《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种类,如猫、狗、鱼、鸟等。

2. 了解动物的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图片,描述动物的特征,并讨论动物的习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识别更多的动物种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如猫、狗、鱼、鸟、兔子、乌龟等。

2. 准备一些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如森林、海洋、草原等。

3. 准备一些动物玩具,让学生在教室上可以触摸和感受。

4.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视频展示:播放一些常见动物的视频,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动物名称,如猫、狗、兔子等。

3. 引出课题: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动物,并提出问题:“常见的动物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二)新课展示1. 动物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将常见的动物按照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2. 动物特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常见动物的特点,如狗的嗅觉、猫的捕猎能力、蛇的毒性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特点,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习性。

4. 小组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

5. 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鼓励学生关注动物珍爱和生态环境。

(三)教室互动1. 互动问答:教师提出一些与动物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狗会摇尾巴?”“蛇是如何捕食的?”等,引导学生回答。

2. 互动游戏:组织学生参与“找动物”游戏,通过寻找教室内的动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常见动物的形态和生活环境。

(四)安置作业1. 要求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更多的常见动物名称和特点,并整理成笔记。

第4节常见动物《脊椎动物》教学设计

第4节常见动物《脊椎动物》教学设计

第4节常见动物《脊椎动物》教学设计第⼀册第2xx观察⽣物第4节常见动物《脊椎动物》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教学让学⽣能熟练区分五⼤类脊椎动物的主要分类特征;能⾃制和利⽤简单的检索表。

2、过程与⽅法:通过猜游戏活动和检索表的学习,领悟逐级分类的思想,培养学⽣敢于提问、猜想、推理、交流和归纳的能⼒,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在活动中,⼀⽅⾯激发学⽣对⾃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和求知欲;另⼀⽅⾯培养学⽣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的见解,能听取和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事实修正⾃⼰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的意识。

⼆、教学设计思想:(⼀)、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的原有知识、经验及⼼理、⽣理特点。

初⼀的学⽣虽对动物世界感兴趣,喜欢表现⾃我;但好动,注意⼒易分散。

通过前⾯的学习虽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但要完全内化成⾃⼰的东西,还有⼀段距离。

(⼆)、教学⽅法:⾃主参与的活动教学为主,⿎励、启发、讲练结合为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育既要⾯向全体学⽣,⼜要照顾学⽣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主参与的活动模式教学为主,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克服注意⼒易分散的弱点,达到以“以参与求体验,以体验求感悟”的教学。

(三)、学法:通过⼩组活动,培养学⽣⾃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

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教给学⽣快速检索脊椎动物的⽅法——利⽤检索表。

并能将此法迁移到后⾯⽆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习及⾃⼰的⽇常⽣活中。

三、教材分析结构和地位:脊椎动物属于常见动物部分,⽽常见动物部分的学习需3课时,第⼀课时了解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五⼤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理解“分类必须依据⼀定的特征进⾏”的分类思想。

本节课进⼀步熟悉五⼤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相关的简单的检索表。

七年级科学第4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分类

七年级科学第4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分类
第 4节 常见的动物
第 一课时 动物分类
一、分类
1、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 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对事物进行分类后,它们之间的关 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仔细的观
察和研究
2、分类的依据
物体的特征
3、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你能对以下动物进行分类吗?
陆生动物
水生动物
无羽毛动物
有羽毛动物
根据有无脊椎骨 二、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鱼类、两 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判断
下列动物属于 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鲫鱼
蝙蝠
甲鱼
鲸 鱼
蟒蛇
白鳍豚
企 鹅
象龟
蟾 蜍
变色龙
鳄鱼
娃娃鱼
想一想
1.把蝗虫、蚯蚓、海星分一类,把袋鼠、啄木鸟、 狗分一类,分类依据为( ) A、陆生和水生 B、有腿和无腿 C、有无脊椎骨 D、会飞和不会飞 E、卵生和胎生
(Carl von Linne, 1707~1778)
瑞典博物学家、分类学家,动、 植物分类学和双名制命名法的 创始人。
林耐在研究了大量动植物的基础上,根据生 物的特征,于1735年在《自然系统》一书中 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并将当时所知的所 有动植物几乎都安排在这个系统中。
明仔
显细
的观
相察
同 特 点 吗 ?
有翅膀动物
无翅膀动物
会飞动物
不会飞动物
不会游泳动物
会游泳动物
有足动物 无足动物
有鳞片动物 无鳞片动物
一、分类
4、生物分类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 习性或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
5、生物可以逐级进行分类。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第1课时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2.了解各分类等级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能依据生物间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对几种常见动物进行逐级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在不断地完善着。

2.树立科学事业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是代代相传的事业的观念。

3.了解动物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感恩动物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依据生物间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对几种常见动物进行逐级分类。

各分类等级间的关系。

1.视频→动物种类多→你最喜欢或最熟悉的动物,你知道它的特征有哪些?2.自然界现存的动物有多少种?3.要把这125万种动物全部进行研究容易吗?4.挑选代表性动物进行研究,怎样才能确定哪种动物是具有代表性的,它的研究成果又可以应用到哪些动物身上呢?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对动物进行什么工作?根据学生能否回答第4小问,决定要不一.活动:动手分一分要进行“小游戏”活动小游戏“比一比:看谁先找到”显示课件“回形针”图片,出示物品请2位课代表分别在讲台上的物品(一类是分类好的,另一类是没有分类的)中,找到回形针采访:(1)你觉得自己比对方能先找到回形针的原因是什么?(2)你觉得自己比对方后找到回形针的原因是什么?(3)把物体归类(分类)有什么好处?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用分类的方法将信息或事物有序地组织起来。

同样要从125万种动物中选出代表性的动物,以便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先对动物进行分类。

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科学家,尝试着对屏幕上的5种动物进行分类先请大家认真阅读活动单第一模块的题干和例题,然后将你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填写到活动单上寻找回形针1.分析原因2.分类的好处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板书:1.动物分类的意义着重指导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二.科学家在生物分类上的贡献三.现在的生物分类方法出示图片:鸽子、蝴蝶、金鱼、海豚、老虎1.请一位同学上来将黑板上的动物分成两类,并说出自己这样进行分类的依据。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常见的动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常见的动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4.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师:你们猜的是什么动物呢?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吧。

师征。

注意总结观察方法,及时表扬。

(1)燕子:有翅膀,嘴巴尖尖的,尾巴像剪刀一样,冬天飞往南方过冬,春天又飞回来。

师评价:说出了燕子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很清晰,向你们学习,掌声响起来。

(2)熊猫:黑眼圈,爱吃竹子,只有我们国家才有,是我们的国宝。

师小结:说出了熊猫的典型特征和生活习性,形象生动,掌声。

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是濒危珍稀动物,经过我们的多项重点保护措施,截止到2018年11月,大熊猫已经有548只。

(3)蝴蝶:翅膀很漂亮,有各种颜色,喜欢在花丛中和草丛中飞来飞去。

(4)青蛙:身穿绿衣服,白白的肚皮,小时候是蝌蚪,喜欢捉虫子,善于跳跃。

师:说出了青蛙皮肤的颜色和它的发育过程,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青蛙,表达清晰,向你们学习。

师引导:青蛙的叫声很独特,谁来学一学?听取蛙声一片,我们只要听到这样的叫声,就知道是青蛙。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用耳朵听声音来认识动物。

还有什么动物的叫声很独特呢?预设:猫、羊、狗、公鸡等。

(5)金鱼:大大圆圆的眼睛,爱吐泡泡,有漂亮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全身有鳞片,颜色很鲜艳漂亮。

师:鱼的尾巴叫尾鳍,鱼还有腹鳍、背鳍。

谈话:谁用手摸过金鱼?什么感觉?预设:湿湿的,滑滑的。

根据猜出来的结果,师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声音等方法,认识了这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那么,你还能说出其它动物的典型特征吗?(指名描述或模仿动作声音等)你们在这个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请你认真在评价量表上做出评价。

师:大熊猫、燕子、青蛙、蝴蝶、金鱼……都是动物,动物属于生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评价任务二: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常见的动物生活在哪里。

评价任务三: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找一找山羊和绵羊的区别。

课件出示绵羊和山羊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重点比较两种动物的毛、胡须、角、尾巴等,发现它们的不同。

《常见的动物》名师教案(第1课时)

《常见的动物》名师教案(第1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生物分类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分类结果不同。
(2)能说出分类的等级。
重点
动物的分类
难点
科学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用书,怎样才能在众多的书籍中快速找到
3.通过刚才的分类活动,你有什么结论
明确:分类要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一、动物分类
1.(1)请你试着将下面的物体分成两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展示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图片)
明确:能否生长、能否繁殖、是否需要营养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2)地球上大约有125万种动物,动物学家们也给它们进行了分类。为什么要给动物进行分类
学以致用,并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课堂小结
1.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板书
科学的分类依据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亲缘关系
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2.(1)由此可知,生物分类可以有很多的标准。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什么为依据呢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2)生物分类有哪些等级
明确:按照生物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会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分类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简单的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分类。

2、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

3、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的名称。

4、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5、看到动物,会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重难点分析
贯穿这堂课的是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带着这个思想去学习脊椎动物的分类,是本堂课的重点。

脊椎动物的逐级分类通过学生按兴趣进行小组研究,然后班级交流的形式进行归纳,老师把握主线的方法进行学习。

难点在于学生能否把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点转化为一种逻辑判断的依据,有条理的去理解动物的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的分类思想: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把整个自然界进行了分类,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

那么分类到底是什么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需要让我们去分类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无论是逛超市还是逛商场,我们总能很快的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除了指示的标志外,对于商品的分类也是非常重要的,请尝试对以下商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名称以及分类的理由。

SONY摄像机PARK钢笔奥迪四驱车德芙巧克力飘柔洗发水雅戈尔西服舒肤佳香皂长虹彩电罗蒙衬衫LG冰箱电子狗阿咪奶糖FUJI数码相机广博笔记本学生思考个别补充回答完成。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要进行分类?根据什么进行分类呢?
如:交通工具,人,我们课桌里面的东西……等等,似乎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分类,都已经被我们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过了。

问:那既然分类在我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分类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有条理,更容易认识、发现、研究事物等等。

同样在生物界里面,在动物界里面,我们也都要进行分类,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更好的认识动物世界。

但在分类之前,我们先得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动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一、动物的分类:
1、看课件,仔细观察,并思考这四种动物分别具有什么特征?看哪组观察的仔细,想到的多。

2、举例: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有没有羽毛,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

3、学生举例,说出分类的理由,并对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命名。

(逐级分法在讨论时进行引导,分两级)
大家都有自己的各种不同的分法,也就是说,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我们前面学过,人们为了统一的认识这个世界,设立了各种标准,同样,我们的分类也有标准——林耐分类法。

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那这堂课先来研究一下脊椎动物。

【补充】?说明中西方对于分类的思维差异,激励更仔细的观察,更深入的去思考。

二、脊椎动物的分类:
读课本,观察分析四种动物的脊椎骨和脊柱(由脊椎骨组成),然后摸自己背后的脊柱,感受小块的脊椎骨——>我们人也是脊椎动物。

列举更多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站起来分别回答)
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成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几大类。

下面,大家就一起一边看书,一边来研究一下各种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有什么特点。

全班分成6个小组,其中5个小组来研究5种脊椎动物,另一组统观全局,把各种脊椎动物联系起来,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的讨论交流中进行补充。

在观察的过程中,各小组要完成各类动物页面上的问题和思考题,小结的时候先说明特点,然后交流问题。

(同时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5分钟后,开始交流。

第一组讲鱼类,第二组讲两栖类,第六组归纳前两组的共同点;第三组讲爬行类,第六组归纳前三组;第四组讲鸟类,第六组归纳前四组;第五组讲哺乳类,大家一起归纳脊椎动物的特点。

(这里在分组的时候可以随意一点,完全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体电让他们自己进行选择搭配。

但考虑到课堂不至于太乱,还是以附近为主。


老师逐级分析框架图,强调按特征逐级分类的特点。

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对这个框架图进行认真的分析,完成前面本小组没有参与的其他类的思考题和讨论题。

三、一起猜:你最喜爱的脊椎动物
找出一种你最习惯的脊椎动物,然后归纳这种动物的特征。

然后请小组里的同学向你提5个问题,看提问的同学能不能猜到你最喜欢的动物。

然后派几名代表上来,下面同学说出一种动物,然后写在黑板上,上来的同学面对大家,问大家问题,大家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对或不对。

看上来的同学能不能猜出。

老师在一边提醒,从脊椎动物按特征逐级进行分类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逻辑的思维推断。

四、课后练习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能看出它怎么进行分类的吗?你可以提出更好的分类方案,让它对我们的生活更有帮助吗?
作业本相关题目,对于班级学生的分类,可以找时间进行统一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