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护理是指对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科学的护理工作,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危重患者护理工作复杂而繁重,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以下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操作。

一、评估和监测患者状况危重患者护理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水平、疼痛程度等方面。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指标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尿量、意识水平等,以及做好疼痛评估工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患者往往存在呼吸道梗阻、积液、过度分泌物等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头部抬高、侧卧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方法来改善患者呼吸道问题。

同时,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效应器疗法、吸痰、氧疗等操作,以保证患者的氧供和呼吸的顺畅。

三、监测和维持循环功能危重患者的循环功能往往较差,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问题。

为了维持循环稳定,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

对于血压过低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液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手段来提高血压。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

四、防治感染危重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首先,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定期换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其次,在进行插管、切口护理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风险。

同时,患者的病室环境也要保持清洁,并做好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五、合理用药危重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来改善其病情。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的滥用或不良反应。

同时,还要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六、精心护理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压疮、肌肉萎缩等问题。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1.病情评估和监测: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血液、尿液等检查结果。

同时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2.呼吸支持:危重病人常伴有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包括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要定期检查氧合情况和呼吸机设置,确保病人的呼吸稳定。

3.心脏监测和支持: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心脏监测,包括心电图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心脏支持措施,如心脏除颤、血流动力学稳定等。

4.营养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胃肠道喂养管或静脉肠内营养等。

5.液体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液体平衡失调,需要进行液体管理。

根据体重变化、尿量、血液检查等指标,调整液体输入和排出。

6.感染预防和控制:危重症病人容易发生感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7.疼痛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严重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药等。

8.精神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焦虑、恐惧等精神问题,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关爱。

包括提供信息、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等。

9.皮肤护理: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

需要进行定位、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

10.预防血栓: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血栓。

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血液循环、进行体位调整、使用抗凝剂等。

11.专业团队合作:危重症病人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全面的护理。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1.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护理危重病人的首要步骤。

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症状、生命体征、病史等进行详细评估,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姿势:危重病人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姿势。

例如,卧床病人需要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肺炎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以帮助呼吸。

3.呼吸护理:危重病人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或氧疗。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以及氧饱和度等参数。

并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4.循环护理: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和静脉注射液的输液速率。

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液体平衡。

5.导尿护理:对于无法排尿或需要监测尿量的病人,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导尿。

同时,需要注意导尿管的通畅和正确使用。

6.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可能需要静脉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营养需求。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摄入量、新陈代谢和体重变化,与营养师合作调整营养计划。

7.创口护理:危重病人的创口需要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创面,并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8.皮肤护理:危重病人可能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皮肤损伤,护士需要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定期检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按摩和使用护肤品。

9.交流与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往往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护士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护士还可以与病人家属交流,帮助他们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10.病情记录:护士需要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医疗团队的反馈等信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协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以上列举的是危重病人护理的一般常规,实际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和康复效果。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并记录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维持患者通气道通畅:危重患者通气道的保畅对于呼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及时清除分泌物、痰液等,如果患者不能自主呼吸,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3.给予足够的氧气:危重患者通常存在组织低氧供应的情况,因此给予足够的氧气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4.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危重患者的身体状况通常很差,营养摄入不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

5.预防感染:危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衣物等。

6.疼痛管理:危重患者通常会有疼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病情的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7.心理支持:危重患者通常会面临生命威胁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病情,提高病愈的信心。

8.康复护理: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体力训练、康复指导等。

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危重患者护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强大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完整版)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完整版)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完整版)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护理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份关于危重病人护理的常规指导,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病人监测- 对于危重病人,持续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包括但不限于血压、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指标。

-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分析。

异常结果需要即时通报给医生。

通气管理- 对于危重病人,通气管理至关重要。

确保病人有一个稳定的氧供应是保证生命的关键。

- 定期检查氧气输送设备的有效性和正常运作。

密切关注病人的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

液体管理- 维持体液平衡对危重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确保合适的液体管理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并调整液体输入和排出的量。

皮肤护理- 危重病人的皮肤易受损。

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特别是高风险区域,例如隐匿部位和压疮易发区域。

- 给予足够的关注以预防压疮的形成,定期翻身以分散压力,并确保皮肤干燥清洁。

疼痛管理- 危重病人可能会经历剧痛,而及时控制疼痛是至关重要的。

- 根据医生的建议,监测和记录病人的疼痛程度,并及时给予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

病人营养- 危重病人的营养摄入会受到影响。

确保病人接受适当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康复的重要部分。

- 根据病人的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并监测病人的摄入量和体重变化。

以上是一份关于危重病人护理的常规指导。

这些指导旨在提供基本的护理准则,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合适的关注和护理。

无论情况如何,请始终征求医生的意见和指导。

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下是几个常规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监测心电图等必要的指标。

2. 呼吸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氧气供应充足,并根据需要进行辅助呼吸。

3. 静脉通路管理:确保患者有准确可靠的静脉通路,以便给予药物、输液和营养支持等治疗。

4. 疼痛管理:及时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使用合适的药物和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5. 患者定位:危重疾病患者通常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促进呼吸、脏器功能和舒适度。

6.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

7.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对危重疾病的困难和压力。

8.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的效果等,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以上是危重疾病患者护理的常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通常病情危急、复杂且变化迅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以下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

2、意识状态评估定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以判断脑部功能。

3、症状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呕吐、腹泻等症状。

记录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性质和程度。

4、管道观察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如吸氧管、胃管、导尿管、引流管等。

观察管道的通畅情况,防止扭曲、堵塞、脱落。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皮肤观察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弹性。

注意有无压疮、破损、皮疹等情况。

二、基础护理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等。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2、口腔护理每日进行 2 3 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出血等异常。

3、眼部护理对于昏迷患者,应定时清洁眼部,涂眼膏,防止角膜干燥、炎症。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衣物。

对于易受压部位,使用气垫床、减压敷料等预防压疮。

5、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6、排泄护理观察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及时处理失禁、便秘等问题。

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尿道口护理。

三、专科护理1、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

3、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感觉功能。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检查和监测: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监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如床栏应随时上好,避免患者摔落;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3.抗感染措施:加强手卫生,采取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鼓励患者及家属坚持洗手和佩戴口罩,控制院内感染风险。

4.皮肤护理:定期给予患者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6.病史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执行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气道管理: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氧气供应的连续性。

可采用吸痰、导管等技术进行气道管理。

2.静脉穿刺和输液:使用无菌穿刺器具进行静脉穿刺,保持穿刺点的清洁,以避免感染。

并且根据医嘱,准确计算液体剂量并按时给予输液。

3.监测仪器使用: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并能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管道插管和维护:根据患者需要,熟练插入不同类型的管道,如胃管、导尿管等,并要及时检查和维护这些管道,以避免感染。

5.心肺复苏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挽救患者生命。

6.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并定期进行评估,调整药物剂量,以提供最佳的疼痛管理。

以上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及技术规范,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常常伴有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病人气道有无阻塞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要监测呼吸机参数并定期检查气囊密封情况。

2.确保心血管稳定:危重病人常见的心血管问题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和心律等,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同时,要帮助病人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维持心血管稳定。

3.高质量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到细致入微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体位、翻身,预防卧床所致的压疮和肺部感染。

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损伤或溃疡,及时处理。

还要关注病人的营养摄入,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4.防止感染:危重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护理人员要注意手卫生,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消毒和隔离措施的执行,减少感染风险。

5.积极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常常伴随有疼痛,护理人员要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使用可视化疼痛评定工具,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疼痛特征,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6.心理支持:7.病情观察和及时报告: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对于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另外,要定期检查病人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等检查结果,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8.家属教育:对于危重病人的家属,护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包括病情解释、治疗方案、护理技巧等。

帮助家属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并提供情感支持,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病人的护理和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呼吸道通畅、心血管稳定、高质量护理、防止感染、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和家属教育等。

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下是危重病人护理常规的介绍: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同时,进行入院宣教,让病人和家属了解治疗情况。

2.及时评估病情,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采取急救措施,包括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等。

必要时进行术前准备。

4.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对于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使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对于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同时,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5.严密观察病情,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6.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8.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9.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

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10.进行基础护理,包括三短九洁、五到床头。

同时,进行晨、晚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

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以上就是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的介绍。

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湿度、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

⑵评估休克程度,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⑶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及时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

3. 维持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确保血液循环稳定。

4.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5.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6.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7.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思想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技术规范工作流程1. 接到危重患者通知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准备床单位。

2. 患者到达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紧急处理。

3. 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6. 做好患者的的基础护理,包括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护理。

7. 执行医嘱,做好患者的饮食、输液、药物等各项治疗工作。

8. 定期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或调整护理计划。

9.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思想情绪,做好心理疏导。

10. 定期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三、应急预案1. 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报告医生。

2.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紧急处理,如快速输液、使用升压药物等。

4. 患者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紧急处理,如调整输液速度、给予相应药物等。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患者护理常规
1.监测病情: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给予及时抢救: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急转直下的情况,护士需要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包括心肺复苏、氧疗、输液、紧急抗生素等措施。

3.维护通畅呼吸道:呼吸道是危重患者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护士需要随时检查和清洁呼吸道,及时疏通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4.维持水平稳定的氧气供应:危重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氧疗,护士需要监测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并及时更换氧气瓶,以确保氧气的充足供应。

5.皮肤护理:危重患者的皮肤往往处于危险状态,容易受到压迫、磨擦和感染的威胁。

护士需要定时翻身和换位,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及时观察皮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6.精神护理:危重患者长时间处于疾病和治疗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等情况。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关怀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7.合理的营养支持: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非常高,护士
需要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调整饮食方案。

8.安全措施:危重患者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护士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如隔离、感染控制、用药安全、输液安全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9.治疗计划的执行:根据医嘱和治疗计划,护士需要给患者按时服药、输液、进行护理等,确保治疗计划的执行。

10.做好记录工作: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用药情况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专科疾病参照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给予合适体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给予床档等保护性措施,必要时经家属知情同意后予以约束工具保护。

4.严密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CVP、SPO2、尿量、末梢循环、疼痛、专科症状及体征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遵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排泄物的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防止舌后坠;有活动假牙应及时取下,必要时根据病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病人勤翻身、勤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护静脉通道通畅,严格执行医嘱,准确给药,有效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7.根据管道专科要求进行管道护理,规范粘贴各导管标识。

保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8.做好危重患者的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视病情摄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必要时予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做好口腔护理。

9.安全护理: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评估使用中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报警设置合理并处于打开状态,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10.加强基础护理,确保病人卫生清洁,即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等清洁,头发、胡须、指趾甲短。

按时翻身,注意保暖,及时进行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等相关危险因素评估,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11.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情况做好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肢体被动训练:若病情允许,应尽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如伸屈、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每天2-3次,并做好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足下垂。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 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 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 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眼部护理、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皮肤护理等。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 评估患者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氧疗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氧疗,观察患者对氧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氧流量。

4. 静脉输液护理:正确执行静脉输液操作,密切观察输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5. 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6. 导管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导管,观察导管固定情况,防止导管脱落或堵塞。

7.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如经口进食、鼻饲、静脉营养等。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护理危重患者,就像在走一条细腻的钢丝。

心跳每一次都是生命的低语,呼吸每一口都是脆弱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

掌握护理常规,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基础护理1.1 观察与记录护理危重患者,首先得仔细观察。

这不只是看着机器上的数字。

要用心去感受患者的变化。

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甚至是患者的表情,都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皱眉就可能意味着他们的不适。

记录下这些数据,像拼图一样,把患者的状况拼凑起来。

1.2 维护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患者生命的窗口。

护士的责任就是确保这些窗口清晰明亮。

高血压、低血糖,这些都是我们的敌人。

我们要时刻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

药物、设备、急救措施,这些都是我们手中的武器。

及时干预,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心理护理2.1 安抚患者情绪危重病房里的氛围往往是紧张的。

病人、家属,甚至医生,大家的情绪都在绷紧。

此时,护士要像一缕阳光,温暖人心。

给患者讲讲故事,聊聊他们的兴趣,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小小的微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2.2 家属沟通家属是患者最坚强的后盾。

护理过程中,定期与家属沟通非常重要。

告诉他们患者的情况,解释治疗方案。

让他们明白,护理不仅是医生的事情,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这样能减轻家属的焦虑,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2.3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重病患者,心理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通过简单的交谈,倾听他们的担忧,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建议。

让患者知道,他们并不孤单,身边有我们在守护着。

温暖的关怀,有时能成为他们战胜病魔的动力。

三、营养与护理3.1 合理饮食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与普通人截然不同。

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高蛋白、高热量,帮助他们重拾力量。

细心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身体才能更好地抗击疾病。

3.2 口腔护理危重患者常常由于病情影响,口腔卫生容易被忽视。

口腔不清洁,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危重病人有专人护理,护士了解病情,做到知道:床号、姓名、年龄、诊断、饮食、治疗、存在护理问题、心理、主要化验指标。

2、新入院或新转入的病人要做入室评估。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心率高于120次分或低于60次分或较前有明显变化时;突发心律不齐,频发早搏;血压低于90/60mmHg或高于160/90或较前有明显变化时;病人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鼻翼煽动,自己无法解释无法处理时;呼吸低于10次分或高于40次分时;SpO2低于90%或下降5%排除仪器故障、接触不良时;体温高于39度或短时间上升2度时。

4、保证监护仪正常工作,电极片、指套接触良好,各种波形、数据清晰显示。

各监护线路整齐。

5、如病人使用冰帽,应每1小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耳部保护情况,每班检查所垫毛巾是否潮湿,枕部是否受压。

6、气管插管病人,注意检查气囊压力每班1次,记录插管深度每班一次。

7、气管切开病人,注意检查气囊压力每班1次,检查固定带每班1次。

对于气管切开初期,随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在窦道形成(5-7天)之前严防管路脱出,并于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8、使用呼吸机病人,每小时检查管路一次,及时添加湿化罐内蒸馏水,及时倾倒积水瓶内的积水,保证气管插管末端或气管切开口处于管道最高处,防止冷凝水逆流入气道内引起窒息或肺炎。

9、带有胃管、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留置针患者,按相应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0、躁动病人做好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镇静剂持续泵入。

11、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到“三短”:指(趾)甲短、胡子短、头发短;“六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的清洁整齐。

做到病人全身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等渍迹。

12、皮肤护理:患者病情允许者,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为病人擦洗全身;每两小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一次;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者,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必要时袖带内垫两层纱布,防止患者上臂皮肤损伤。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1.病人的评估和监测:-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的监测。

-监测病人的意识水平、神经系统功能和疼痛程度。

-定期检查病人的体征(如皮肤颜色、温度、湿度、肢体活动等)。

-评估和监测病人的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深度、氧饱和度等。

-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和血气分析结果。

2.呼吸护理干预:-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人的头部处于正中位,定时清理病人的口腔、喉咙和气管。

-监测呼吸道的分泌物,定期吸痰,并保证病人的气道湿润。

-配置适当的吸氧设备,并根据病人的氧饱和度调整氧气浓度。

-监测病人的呼吸机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心血管护理干预:-监测和维持病人的血压稳定,根据需要调整药物治疗和液体管理。

-监测心率和心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

-定期检查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肌缺血或损伤。

-监测病人的液体平衡,确保适当的输液和排尿量。

4.消化系统护理干预:-监测病人的饮食摄入和排便情况,调整饮食方案和营养支持。

-定期检查病人的腹部肿块、压痛和肠鸣音,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监测和维持病人的酸碱平衡,调整胃酸抑制剂和碱剂用药。

5.泌尿系统护理干预:-监测病人的尿量和尿液性状,检查尿液常规和尿培养结果。

-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根据需要调整输液和药物治疗。

-定期检查病人的肾功能,及时处理少尿或无尿情况。

6.疼痛管理:-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例如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方法(如按摩、热敷等)。

-监测疼痛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皮肤护理:-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预防和处理压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维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和卫生,防止皮肤感染的发生。

-适时更换病人的体位,减少长时间的压迫和摩擦。

8.沟通交流:-与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

-倾听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和担忧,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总之,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覆盖了病人的各个方面,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疼痛和皮肤等护理干预,同时也需要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2017年1月15日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技术性的护理、专科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的观察病情,判断疾病的转归。

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

1、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

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

1.1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包括意识水平、电生理、影像学的检测、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

1.2 循环系统监测:包括心率、心律、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等。

1.3 呼吸系统检测: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

1.4 肾功能监测: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的测定。

1.5 生命体征的监测:是简便易行、反应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

2、加强临床基础护理2.1 进行晨晚间护理必要时进行床上擦浴。

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做好口腔护理。

对眼睑不能闭合患者注意眼睛护理,涂敷眼药膏或用盐水纱布覆盖患者双眼。

措施:低度危险0分;中度危险1~2分;高度危险≥3分(1)体位:取舒适体位,抬高双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 cm ~ 30 cm,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膝下垫枕。

(2)鼓励活动:深呼吸、咳嗽、扩胸运动,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健肢屈伸练习、活动量宜循序渐进。

(3)输液护理:静脉输液时应尽量避免下肢深静脉输液,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需长期输液的病人,尽量置留置针,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4)饮食护理:指导病人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劝其戒烟。

(5)基础护理:无用热禁忌症,晨晚间用温水泡脚30分钟。

措施:低于8分为重型颅脑损伤,提示昏迷,分值越低提示意识障碍越重,及时与措施:1-3分低度危险,4-6中度危险,7-9高度危险。

对危险程度高的患者加强监措施:1-3分低度危险,4-6中度危险,7-8高度危险。

对危险程度高的患者加强监措施:1、1-2级,进食半流质、粘稠食物,取舒适卧位,进食速度合适,保证安全;2、2级以上,有误吸的危险,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留置鼻饲。

鼓励能吞咽的患者经口进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充分咀嚼。

对面肌麻痹的患者,进食时应将食物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

采取抬高床头等其他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

4.7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风险评估。

1.评估症状: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评估体征: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3.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措施:①观察尿液颜色、性质、量②留置导尿患者每日会阴擦洗2次③定期更换尿袋④保持尿管通畅⑤病情许可指导饮水4.8、患者压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按相关规定落实压fan①放置警示标识②使用气垫床③Q1h翻身④Q2h翻身⑤局部减压⑥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⑦营养支持跌倒/坠床:①放置/佩戴警示标识②安全教育③加强巡视④使用床档⑤使用约束带⑥活动时有人陪伴下肢深静脉血栓:①抬高患肢②早期被动活动③下床活动④使用动静脉泵⑤使用足底静脉泵误吸/窒息:①头偏向一侧②抬高床头③清除口腔内分泌物④气管切开护理⑤气管插管护理⑥鼻饲护理⑦健康宣教非计划性拔管:①妥善固定②健康宣教③使用约束带④加强巡视⑤分类标识泌尿系感染:①观察尿液颜色、性质、量②留置导尿患者每日会阴擦洗2次③定期更换尿袋④保持尿管通畅⑤病情生命体征预警:1.体温异常:①查看并去除环境因素②低温者注意保暖③病情许可鼓励发热患者饮水④通知医生,遵⑤降温措施(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温水或酒精拭浴)⑥监测体温. P、R、BP异常:①单项评分为1分,按医嘱或病情变化测量,测量时间最长不超过2小时;②若单项评分为2分,按测量,最长不超过1小时;③若单项评分为3分,按医嘱或病情变化测量,最长不超过30分钟。

④汇报医生,遵医嘱用注:1、本表单适用于病危/病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入院或通知病危/病重时2小时内完成风险评估;遇抢救时可延长至6小时内完成;常规每日进行风险评估1次。

2、评估后在“评分”栏内填写评估得分,若患者无任何风险得分则填写“0”。

对存在风险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在“措施”栏内填写对应序号。

同时对于压疮评估在风险的患者床头牌内放置“防压疮”警示牌,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误吸/窒息、非计划性拔管、泌尿系感染等评估存在高度风险的患者床头牌内放置相应警示牌。

评估2. 评估患者神经系统:观察意识变化,必要时进行谵妄评估,评估GCS评分,评分如有持续下降需要警惕脑水肿和脑功能衰竭。

3. 评估心血管系统:心率、心律,必要时监测肺动脉嵌压,心排量等。

4. 评估呼吸系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紫绀、出汗等,听诊呼吸音;监测机械通气参数、氧饱和度、血气结果计算氧合指数(氧分压/氧浓度)。

5. 评估消化系统:胃肠减压及肠外、肠内营养情况;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观察肝功能,是否出现黄疸;必要时监测腹腔内压。

6.评估泌尿系统:尿量和尿液性状,长期留置导尿者警惕尿路感染的并发症;化验结果,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和尿培养。

7.评估凝血功能: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穿刺处、引流管、皮肤或粘膜破损处是否出血,皮肤是否出现瘀斑;化验指标:DIC、PT/APTT、血小板。

8.评估引流管和皮肤:引流管引流的量、性状、周围的皮肤及固定情况;是否出现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皮肤、口腔粘膜完整度;皮肤水肿程度,注意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9.评估其它检查和化验:血常规、电解质(特别注意血钾、血糖)、各种培养结果、特殊化验结果:乳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

10.评估用药效果。

护理措施1、休息和体位1.1 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

肢体水肿者抬高患肢超过心脏平面。

1.2 人工气道患者常规半卧位,床头抬高30度以上,以利于肺部通气,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3 进展为ARDS时,可按照医生要求安置俯卧位。

1.4 镇静患者按照医生要求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清醒度。

1.5 有效约束和床栏保护患者,防止意外拔管和坠床。

1.6 根据压疮评分给予气垫床或者其它预防褥疮的措施。

2、口腔护理:用专用的漱口产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内的定植菌。

口腔有溃疡及霉菌应及时局部用药。

3、维持合适的体温:高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使用消炎痛栓降温时注意患者出汗和血压情况。

低温患者适当保温,可以使用电热毯。

4、呼吸支持4.1 按照氧饱和度及血气结果调整氧疗方式,保证最佳氧合,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内。

4.2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观察有无并发症:气切口感染、皮肤粘膜破损、气道内出血等。

4.3 定时翻身叩背,帮助患者排痰。

4.4 机械通气:避免大潮气量及高平台压,以6ml/kg的小潮气量及<30cmH20的平台压维持通气。

尽量用最小的PEEP防止肺泡塌陷。

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5、循环支持5.1 抗休克:适当补充晶体和胶体,在诊断休克的最初6小时内,达到中心静脉压(CVP)在8—12mmHg,平均动脉压(MBP)≥65mmHg,尿量>0.5ml/(kg/h),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对于腹内压增高和机械通气患者CVP维持在12—15mmHg.5.2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使用时应选用中心静脉给药,并维持血压平稳。

6、营养支持和消化系统功能维护6.1 根据医嘱早期开始肠内营养,参照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6.2 肠外营养见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6.3 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维持血糖在150mg/dl以下。

6.4 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有效。

6.5 腹腔内压增高患者见腹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6.6 预防应激性溃疡:按医嘱使用洛赛克。

洛赛克使用时按照要求化药,新鲜配制,变色的药物不能使用。

6.7 肝功能支持:维持良好的血液灌注,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

严重时考虑人工肝治疗。

7、肾脏功能维护保证肾脏灌注压力和血流量是肾保护的基础。

维持一定的尿量(0.5一lml/kg/hr。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必要时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者血液透析治疗。

见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8、引流管护理腹腔冲洗的患者注意进出量平衡,必要时适当加热冲洗液。

9、配合药物治疗9.1 镇静止痛治疗:联合使用镇痛和镇静剂,保持患者舒适,减少氧耗。

丙泊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可迅速清醒,镇静深度容易控制。

因乳化脂肪易被污染,故配制和输注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丙泊酚还可以适当降低颅内压。

力月西: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

9.2 抗感染: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抗真菌药物对肝肾均有损伤。

9.3 激素治疗:用于已经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要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的患者,存在绝对和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每日使用量不超过300mg,长期使用激素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增高等并发症。

lO、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遵嘱使用低分子肝素;使用弹力袜或者防血栓泵;鼓励主动或者被动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