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正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17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公布,根据2020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3730.1-2001)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
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2020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全文)
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全文)根据《中华人民 ___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 ___道路交通安全法》《 ___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下面是为您精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 ___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___道路交通安全法》《 ___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 ___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 3730.1-xx)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
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二)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
(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准入审查要求》)。
2016年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
2016年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行业的准入实行严格管控。
自1985年起,由国家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国家计划内汽车生产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到2001年改为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并延续至今。
2007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革委公告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和产品分类管理的原则,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现已施行七年之久。
此次对《规则》进行修订,应该是工业化信息化部对现行《规则》的第一次修订。
这体现了新能源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体现出新能源车现在是投资最热,赚钱最快,效益最好的行业热点,容易出问题,前期电动轻客骗补问题严重,因此针对新能源车准入严管。
8月12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与此前5月份发布的准入规则征求意见稿相比,已由原来的20条完善成28条,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更加细化、明确以及完善,态度也更鲜明。
为了分析方便简化,0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定义为09版规则,5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称为5月版规则,8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称为8月版规定。
1.从规则到规定的政策效力升级5月的政策征求意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而8月的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从规则到规定的政策文件的名称升级,体现政策的约束力大幅提升。
2.从发展到规范的方向性调整09版的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作者:王呵成来源:《时代汽车》 2017年第19期王呵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000摘要:通过分析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及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借助行业统计数据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准入相关规定,研究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适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变化,国家工信部于2017年1月16日对外发布了新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准入规定》),该《准入规定》是对工信部2009年发布规定的政策升级,并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版《准入规定》共三十二条,相较于旧版十九条的《准入规定》,新版《准入规定》围绕“准入条件”和“安全”两大主轴,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两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版《准入规定》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需要尽快理解和适应新版《准入规定》。
上海作为我国主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上海也积极提前布局,在产品研发、政策制定、市场推广、配套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可以说上海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缩影,因此研究新版《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与现实意义。
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1.1国内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新版《准入规定》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定义、生产企业准入、产品准入、运行安全状态监测、监督检查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旧版《准入规定》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其中在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方面,《准入规定》要求申请人应当是已取得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已经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符合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具备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在产品准入条件方面,《准入规定》要求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条件,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依据标准》以及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相关标准,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及技术规范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及技术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5•【文号】工信部装〔2015〕492号•【施行日期】20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及技术规范的通知工信部装〔2015〕4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和为人民群众服务水平,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解决《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以下简称《车辆准入许可》)事项审批工作中存在的流程复杂、产品检测多、申报工作量大、企业负担重等问题,经研究,我部决定对《车辆准入许可》审批流程及技术规范进行部分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审批流程,取消产品检测方案审批环节申报新产品或产品扩展变更时,不再要求先行申报产品强制性检验项目方案并进行审批。
依照调整后的车辆产品技术审查流程(见附件1),企业自行确定产品强制性检验项目方案,委托有资质的车辆产品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
检测完成后,由检测机构上传相关检测报告。
企业申报产品时直接填报并上传产品参数表、强制性检验项目统计表等材料,由技术审查机构进行产品法规标准符合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二、调整技术规范,取消不必要的产品检测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在保证汽车产品技术安全性能前提下,我部对《汽车产品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和《汽车产品同一型号判定技术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汽车产品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汽车产品同一型号判定技术条件(2015修订版)》(见附件2),原《汽车产品同一型式判定技术条件》和《汽车产品同一型号判定技术条件》(工信部产业〔2009〕716号文发布)同时废止。
新能源企业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 第44号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现予以发布,请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本规则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本规则施行后,和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汽车,是指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款所定义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
本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管理。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第五条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起步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缺乏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尚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发展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基本明确,国家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成熟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清晰,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成熟,国家和行业标准基本完备,可以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品。
公告书之发改委汽车公告目录
发改委汽车公告目录【篇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有关部署,现将汽车工业应对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通知如下:一、加快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十五”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跨越了300万辆、400万辆和500万辆的规模,2005年产销突破570万辆,已成为世界上主要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了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方向,规范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汽车工业投资过热状况得到了改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
汽车出口逐年增长,企业国际化经营开始起步。
2003年汽车工业投资增长76.1%(498.6亿元),2004年增长28.6%(641.3亿元),2005年增长25.2%(802.8亿元),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国内汽车市场过快增长势头也明显减弱。
但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汽车市场需求还在不断增长,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市场预期仍然较高,不断投资扩大产能,导致产能增长超过市场需求增长。
这不仅会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还掩盖了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矛盾,影响了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为:(一)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显现,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截止到2005年7月1日,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陆续在今明两年建成后整车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辆。
2005年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1.5%,其中轿车行业72.5%。
而从市场需求看,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增长趋于平稳,预计今后几年,消费需求增长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详细介绍
12
Ø 项目核准/备案 [根据产业政策、发改委和工信部文件]
核准项目: ü新建汽车、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 ü汽车企业异地建设新的独立法人生产企业 ü汽车企业跨类生产其它类别汽车整车产品
备案项目: ü现有企业自筹资金扩大同类产品生产能力和增加品种,异地新建同类 产品的非独立法人生产单位 ü投资生产摩托车及其发动机 ü投资生产汽车、摩托车的零部件
2、文件审查:现场审查前、在已准入的新能 源汽车整车或底盘基础上生产改装车,且 未影响原车新能源部分时;
3、在中机中心技术交流:现场审查前对研发 能力的初步确认、技术方案或技术来源发 生变化时、增加生产地址时(必要时均可 能进行现场审查)。
26
4、企业增加已通过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的生 产地址时,一般需与中机中心召开技术说明会, 主要是说明新地址在生产、检验、整车和零部件 贮存、充电、人员操作安全培训、技术文件准备 、生产一致性保证、安全防护方面的准备工作, 必要时现场审查。
•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 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 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22
企业资质要求
• 《规则》第八条: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 当为《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 类商用车生产企业;
• 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 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应 按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 核准或备案手续。
5、新申报产品技术方案或技术来源与已准入产品相 比,发生变化时,技术说明会主要内容是针对本 次申报产品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掌握情况,以 及生产准备情况。
27
改装类商用车企业自制新能源汽车 底盘的要求
改装类商用车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需考 核是否具备底盘生产条件(包括底盘的研发能力 、生产和检验条件等,需结合132号公告中与底 盘相关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AUTO TIME93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袁妮 张振鼎 房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摘 要: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寻求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平衡,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应时而生。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各方面建设都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是现在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 经济1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品准入现状如表1所示2019年全汽车行业申报新能源产品7047个,其中,新产品3252个,变更扩展3795个。
按照动力类型分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09个,纯电动汽车6364个,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2个,燃料电池汽车232个。
按照车辆类型分类,乘用车1309个,货车1750个,客车3125个,专用车及挂车863个。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
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此规划中提出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覆盖率。
2 汽车产业政策环境(1)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8年我国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在2022年将进一步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在关税方面,从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对新能源电池相关材料及零部件,包括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在内的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
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官网入口
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官网入口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官网入口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欢迎大家点击进入!点击进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官网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相关阅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解读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以下简称《规定》)。
为了更好理解和执行《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对《规定》进行了解读。
问:制定《规定》的背景是什么?答:制定《规定》,是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不少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不足,产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相应增加。
2011年以来,我国发生了31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其中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分别达到9起、8起,加强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尽快制定《规定》,强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迫切需要。
制定《规定》,是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明确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
2009年,我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准入规则》),对于推动产业安全可控、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准入规则》已不能满足管理需要;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产品安全风险凸显、准入条件偏低、行业散乱发展趋势加剧等突出问题。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亟需总结近年来产业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加快制定《规定》。
问:《规定》制定过程是怎样的?答:2015年8月,我部启动了《规定》起草工作。
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法规(一)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中对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规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都应遵循的准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第三十六条中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这一规定对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第十四条中规定对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支持。
该项规定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法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9)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新能源汽车是摒弃传统能源采用新能源为动力,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和利用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电力法》(1995)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电力能源的使用在未来占有较大比重,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可以从源头减少能源的消耗,也符合该产业发展的目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第二十一条规定"……内燃机和机动车制造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内燃机和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采用节油技术,减少石油产品消耗量。
"节能汽车采用节油技术减少石油消耗量,节能汽车的发展符合循环经济和该法律的要求。
2017车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
2017车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2017车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以下由店铺为您整理2017车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车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行业的准入实行严格管控。
自1985年起,由国家主管部门定期公布国家计划内汽车生产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到2001年改为实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并延续至今。
2007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革委公告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和产品分类管理的原则,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现已施行七年之久。
此次对《规则》进行修订,应该是工业化信息化部对现行《规则》的第一次修订。
这体现了新能源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体现出新能源车现在是投资最热,赚钱最快,效益最好的行业热点,容易出问题,前期电动轻客骗补问题严重,因此针对新能源车准入严管。
8月12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与此前5月份发布的准入规则征求意见稿相比,已由原来的20条完善成28条,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更加细化、明确以及完善,态度也更鲜明。
为了分析方便简化,0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定义为09版规则,5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称为5月版规则,8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称为8月版规定。
1.从规则到规定的政策效力升级5月的政策征求意见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而8月的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从规则到规定的政策文件的名称升级,体现政策的约束力大幅提升。
2.从发展到规范的方向性调整09版的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信部44号文) 2
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属于工信部管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汽车,是指国家标准GB/T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款所定义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
本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管理。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第五条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起步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缺乏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尚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发展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基本明确,国家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成熟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清晰,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成熟,国家和行业标准基本完备,可以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品。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聘任有关专家,组成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负责确定和调整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的技术阶段,提出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规范建议。
第七条对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8.11.2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施行日期】2019.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2002年11月30日公布的《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43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2018年11月27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从事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在境内使用的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实行分类准入管理。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分为乘用车类、货车类、客车类、专用车类、摩托车类、挂车类六类。
客车类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分为整车类和改装类。
本办法所称道路机动车辆,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不包括汽车列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拖拉机及拖拉机运输机组。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
第四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内容组织生产,承担道路机动车辆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责任。
新能源客车企业准入及产品准入许可制度解析
新能源客车企业准入及产品准入许可制度解析吕猛1,熊国利I,杨舒音2(1.江西江铃集团晶马汽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52; 2.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2100)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产业相关市场准入政策持续调整和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发布第50号令《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2020年发布第54号令《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2018年发布第22号令《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等。
进一步简化了企业和产品类型,优化了准入管理流程,建立了开放的检验检测机制,完善了监督检查措施。
本文以新能源客车为例,对相关企业及产品的准入许可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帮助新能源客车企业全面了解相关准入许可制度。
关键词:新能源客车;企业准入许可;产品准入许可中图分类号:U46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204(2020)05-0027-04Analysis on the New Energy Bus Enterprise Admittance and Product AdmittancePermit SystemLv Meng1,Xiong Guo-li1,Yang Shu-yin2(1.Jiangxi Ji angling Group Jingma Automobile Co.,Ltd.,Nanchang330052;2.Vehicle Test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Beijing102100)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relevant market access policies fo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ve been continuously adjusted and improved.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sued Order No.50in2018,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ccess to Road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and Order no.54is issued in2020,The decision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amending the'"regulations on the access manage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nd products".The 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ssued Decree No.22in2018,the Regulations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etc.It further simplifies the types of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optimizes the access management process,establishes the ope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mechanism,and improves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easures.Taking new energy bu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admittance licensing system of relevant enterprises and products,in order to help new energy bus enterprise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admittance licensing system*Key words:new energy bus;enterprise admittance permit;product access permit1客车术语和定义客车: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汽车,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实施 商机并非无限
l 的水平 ,作为传统燃 油汽 车的一种 O % 而不可能替代 。王小广这样预测 。 ” 对 于 新 能源 汽 车 这 种 高 风 补充 ,
险、前景不确定的产业 ,只 他说 ,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 ,而传统燃
有少 数有技术、有实力 的企 油汽车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前者不
期内新能源汽车不可能较大规模地 占 据 市场 , 企业不自盲 目 匕 看好 , 对于市场前景 和困难要有清醒的认识 。
准入 门槛
目 , 前 涉足新能源汽车的有一汽 、 东
24 / 新经济导 刊 / N w Eo o el e cn my Wek y
维普资讯
政策宏观 I
用新能源技术的汽车,“ 我们希望成为推 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催化剂。 l 勺 ”通用
董事长瓦格纳则表示 。
“
业才 能在此站稳脚 跟。
业的市场眼光和 自主创新能力。 ”
是到关键 时才 “ 推一把” “ , 让政府为新能
“ 有了《 规则 样的市场准入政策 ,
在未来 5 l年内 , N O 市场蛋糕会比今天 大, 但并不像很多人期望的那样 跟燃 油
会形成主流。
成本过高 , 是新能源汽 车走向市场
一
个无法回避的障碍。 前 , 目 多数油电混
合动力车的实际节油效果在 2 %到 3 % 。 。 之间 , 但车辆价格却提升了 3 %以上 , 。 这 样的性价比很 难跟传统燃油汽车竞争。 到现在为止 ,新能源汽 车在 国内真 正实现量产 的只有 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普 瑞斯 , 20 年 1 从 o 6 月上市 , 其去年全年的 源汽车的市场化买单是不合适的 ,作为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令第5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新能源汽车生产
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2020年),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
照规定进行准入管理。
这一规定的出台意义重大,将有力保障新能源
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按照修订后的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须提交相应的生产
许可证明材料方可获得准入资格。
这些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生产线情况、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等内容。
企业需确保材料的真实有效,以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法规的要求。
其次,针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修订规定明确了产品的技
术标准和性能指标。
生产企业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相
应检测机构的检验认证。
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准入资格,从而进
入市场销售。
此外,修订后的规定还加强了对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关部
门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企业遵守准入管理规定。
对于违规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罚,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修订,将提
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水平,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操作,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生产企业能够认真履行规定,做好准入管理工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工信部: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工信部: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佚名
【期刊名称】《汽车纵横》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6年4月1Et起.新建企业和申请变更企业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应在企业基本信息中设立专门章节.描述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1
【相关文献】
1.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版 [J],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装[2016]95号 [J],
3.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J],
4.工信部就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J],
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工信部通装〔2021〕103号)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三款修改为:“(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技术保障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准入审查要求》)。
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条件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其下属企业(包括下属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准入条件予以简化,适用《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2)。
”
二、删除第二十九条。
三、删除第三十条。
四、删除第三十一条。
五、将附件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修改为:
注:1.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审查,则对相关要求免予审查。
2.表中准入审查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共11个条款,标注“*”的条款(共7个)为否决项。
3.判定原则如下:
(1)现场考核全部否决项均符合要求,一般项不符合不超过2项,审查结论为通过;其余情况均为不通过。
(2)当现场考核结果未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时,申请企业可在2个月内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经验证后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的,考核结论为通过;验证未达到第(1)条要求的,结论为不通过,申请企业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
整改验证只能进行一次。
六、将附件2《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中“一、设计开发能力”修改为:“一、技术保障能力”,并对有关内容作出相应修改。
具体见附件2《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七、对附件3《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做以下修改:
(一)将GB/T 18387-2008《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修改为,GB/T 18387-201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将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修改为,GB/T 4094.2-2017《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将GB/T 19836-2005《电动汽车用仪表》修改为,GB/T 19836-2019《电动汽车仪表》;
将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修改为,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二)删除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新增GB/T 34657.2-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
(三)新增5项标准,分别为:GB/T 33978-2017《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GB/T 34585-2017《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GB/T 37154-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GB/T 37153-2018《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GB/T 34598-20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
具体见附件3《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八、对附件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做以下修改:
(一)删除“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人)”的内容;
(二)删除“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能力及设计开发过程说明(包括研发机构和人员、开发工具和设备、开发过程描述等)”的内容;
(三)删除“产品开发主要设施设备(含必要的软件程序)清单”的内容。
具体见附件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
九、根据有关标准制修订情况,对附件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内容进行修改。
具体见附件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十、对附件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做以下修改:
删除对“新产品研发情况”、“研发能力和条件建设情况”内容。
具体见附件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
本决定自2020年月日起施行。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附件: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2.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3.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
5.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6.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
附件1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注:1.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如已按照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通过审查,则对相关要求免予审查。
2.表中准入审查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共11个条款,标注“*”的条款(共7个)为否决项。
3.判定原则如下:
(1)现场考核全部否决项均符合要求,一般项不符合不超过2项,审查结论为通过;其余情况均为不通过。
(2)当现场考核结果未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时,申请企业可在2个月内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经验证后达到本注中第(1)条要求的,考核结论为通过;验证未达到第(1)条要求的,结论为不通过,申请企业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
整改验证只能进行一次。
附件2
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一、技术保障能力
企业集团如果具备共用与通用的技术保障能力,则下属企业可以借用,并简化《准入审查要求》“技术保障能力”的考核要求。
二、生产能力
下属企业应满足《准入审查要求》“生产能力”的相关要求。
对于车身、底盘等总成部件,如果企业集团在冲压、焊装等方面有统一生产布局,则可简化下属企业的相关能力要求。
三、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下属企业应满足《准入审查要求》“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的相关要求,并能够独立实施。
但在检验能力中,涉及定期抽查、型式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可由企业集团统一完成。
共用与通用产品的零部件配套可在企业集团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统一要求下进行。
下属企业的专有产品,应由下属企业自行制定要求、自行评价,指定配套企业。
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可由企业集团统一销售渠道、提供通用性服务。
下属企业的专有产品,应由下属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附件3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14
15
16
17
18
19
附件4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准入申请书
申请企业名称(盖章):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职务: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须知
1.填写本申请书应确保所填资料真实准确;
2.本申请书用墨笔或电子方式填写,要求字迹清晰;
3.本申请所有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另附页面。
企业声明
1.本企业自愿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
2.本企业自愿遵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的规定;
3.本企业自愿如实提供开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现场考核、管理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并为考核工作提供方便。
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手签):
申请企业(盖章):
年月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主要生产、检验和产品开发设备(设施)清单(一)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二)主要检验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5
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1.车辆基本特征参数
2.新能源特征参数
注:1.申报企业应按产品类别填报其中适用的参数。
2.根据标准制修订情况,技术参数将适时调整。
附件6
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
(20XX年度)
(企业名称)
编制日期:年月日
企业声明
1.本企业自愿遵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的规定;
2.本企业承诺本年度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事实的真实性,并未隐瞒或遗漏任何重大事实;
3.本企业承诺长期保存本年度报告;
4.本企业自愿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查,如实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并为检查工作提供方便。
法定代表人(手签):
企业名称(盖章):
年月日
一、综述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销售额
38
39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堆)采购情况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