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肺复苏

合集下载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有节奏的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 同,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对婴儿进行按压 时,按压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 连线上,用中指和食指进行按压,胸骨按 压深度为1.5-2.5cm,8岁以上的儿童按压部 位则在胸骨下1/2处,按压时用一只掌跟, 下陷深度为2.5-4.0cm,按压频率均为100次/分。
口对鼻人工呼吸:在病人不能不能经口呼吸 时(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口唇创伤、口对 口人工呼吸难以实施者)
7每次吹气量约为800-1000ml,一般不超过1200ml,气量过大 或过快,可造成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开放压,使气体进入胃 部,引起胃膨胀。儿童吹气量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 抬为准。 8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 /分。 注意点: 1)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2)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10-12次/分)。 3)CPR时,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口,即30:2
(3)一手掌根部紧贴两肋弓交点上两横指 处,作为按压区。该处为胸骨中、下1/3处, 即正确的按压部位。此时将两手掌重叠, 两手手指交叉抬起。只以掌跟部位接触病 人胸骨,操作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正上方, 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5-5cm,而后 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判断病人反应:可轻怕或摇动病人,并大声 呼叫。以上检查应在10s内完成,不可太长。
检查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要 超过10s,方法是(1岁以上)病人仰头后, 急救人员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 中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 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1岁以 下的婴儿则触摸肱动脉)
心肺脑复苏术
心肺脑复苏的概念CPCR

心肺脑复苏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的名词解释心肺脑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恢复心脏、肺部和大脑的功能。

它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下挽救生命。

CPR通过人工方法重新建立心脏的有效搏动和呼吸,帮助维持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患者脑损伤的风险。

1. 涵盖的范畴心肺脑复苏包括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

首先是进行胸外按压,这是CPR的核心步骤之一。

通过在心脏所在的胸骨上施加持续而有力的压力,胸外按压能够使心脏恢复搏动,并维持血液循环。

同时,CPR还包括了人工呼吸,通过向患者的口腔或鼻孔吹气,迅速补充氧气并防止缺氧引起的潜在问题。

此外,复苏期间通常还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设备来进行电击,以纠正心脏的不规则搏动。

2. 适用人群心肺脑复苏适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无论是因为心脏病发作、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

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心脏停止跳动将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供氧不足,时间一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CPR的目标是尽快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恢复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预防不可逆的脑损伤发生。

3. 实施方法实施心肺脑复苏的关键是尽快开始并保持连续而有力的胸外按压。

按压的速度、力度和深度对于复苏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常,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要达到至少5厘米,而且注意避免过度压迫。

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确保人工呼吸的有效性。

使用面罩或袋子来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正确密合,并注意调整呼吸频率和气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复苏过程中使用AED时,操作者应按照设备的指示正确连接电极,并遵循相应的电击和人工按压的配合节奏。

4. 效果和挑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患者早期急救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公众对CPR的意识和培训程度。

快速的心肺脑复苏可以使心脏得以再次跳动,将血液和氧气输送到重要器官,从而提高生存率并减少后遗症。

然而,CPR 并非可以无限制地提供氧气和有效的循环。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


压,站在或跪在病人一侧,沿肋骨摸到剑

突,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的部位,将一

手掌跟部置于挤压点,另一手掌的跟部放

在手上,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

心肺脑复苏(CPCR)
︻ 急 救 操 作 ︼
三、心肺复苏的主要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8.(2)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 下半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然后放开,使胸 骨自行恢复原位。如此反复,形成人工循环。如果 两个人进行复苏,一个人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2 次,另一个人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即5次心脏挤压后,行一次人工呼吸。 如果一个人进行复苏,每挤压心脏15次后,进行 人工呼吸2次。进行胸外按压时预防肋骨骨折的发 生。
自救的基本方法
1、熟悉环境:必要的判断和决策,尽快选择正确 的 逃生路线,迅速确定逃生出口和方法。
2、迅速撤离:初起火灾,只要能迅速撤离,是完 全可以安全逃生的。 3、空气过滤:用湿毛巾叠2-3层,捂在口鼻处,因
为火灾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28% 时,1—3分钟可以导致人窒息死亡。如果实在找 不到无水源,尿液也可以代替。 4、通道疏散: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 如:乘坐疏散楼梯、消防电梯或走楼外疏散楼梯等, 千万不能乘坐普通电梯。也可以利用楼外墙的避雷针 线或雨水管逃生。
自救的基本方法
5、暂时避难:躲藏在走廊的未端、卫生间 等地,应马上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 火的门窗,淋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
6、利人利已:在逃生的过程中如发现前面 有人跌倒,应立即扶起,防止踩踏情况 发生,延缓了众人的撤离速度。
提示:
a、紧急撤离的顺序应是:儿童、老人、妇女,最 后才应是男子。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

0306
16
开胸心脏挤压的适应症为:
(1)心博停止伴穿通性胸外伤。 ⑵任何原因的心包填塞。 ⑶已开胸的病人。 ⑷胸部挤压伤病人。 ⑸胸壁解剖学畸形。 ⑹充分地进行过胸外心脏挤压无效者(半小时 以上)。 此外,还可试用抗休克裤,主动脉内气囊反最基础的复苏,实际上这 三个步骤应尽可能同时进 行。复苏ABC应进行广 泛普及!
0306
20
⑵呼吸兴奋药:不主张使用。在心搏停止后,呼吸中 枢同时受到损害。若心搏恢复后,呼吸中枢功能尚未 恢复,盲目用呼吸兴奋药,有增加呼吸中枢负担之可 能。而应通过良好的呼吸支持促进呼吸功能的自动恢 复。
0306
21
⑶钙及钙拮抗药:目前认为钙剂在心肺复苏时并无多 大应用价值,即使在低钙血症时,钙剂也不能使心肌 功能明显改善,有时在心律正常而血压偏低时,钙剂 可能使情况暂时改善,但用量应尽可能小,注速尽可 能慢,以防血钙急剧升高。有的主张禁用钙剂。相反, 有研究表明:钙通道阻滞药如Verapamil(异搏停) Diltiayem(硫氮唑酮),硝苯吡啶等在处理心停搏 时,理论上可能至少有2种效应。
0306 2
一、心搏停止的诊断标准: 心搏停止的诊断标准:
心搏停止的发生,原因很多, 心搏停止的发生,原因很多,不只限于发生在 医院内,在任何场合下都可能发生。 医院内,在任何场合下都可能发生。这就需要 简单易懂的诊断标准, 简单易懂的诊断标准,以便及时地不失时机地 对病人施行复苏术。 对病人施行复苏术。 1、主要诊断标准 突发意识丧失,大血管 主要诊断标准:突发意识丧失 突发意识丧失, 搏动消失。 搏动消失。 2、辅助诊断标准 瞳孔散大,呼吸叹息样 辅助诊断标准:瞳孔散大 瞳孔散大, 或全停,皮肤、粘膜紫绀或苍白。 或全停,皮肤、粘膜紫绀或苍白。 3、需要鉴别 晕阙,癫痫,脑中风,心肌 需要鉴别:晕阙 癫痫,脑中风, 晕阙, 梗塞,大出血。 梗塞,大出血。 4、作出诊断时限 作出诊断时限:15~30秒。 ~ 秒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以迅速有效 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方法,重建呼吸循 环,称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社
会行为能力即脑的功能,心肺复苏的重点 是维持脑组织的灌注,一开始就应积极防 治脑细胞损伤。因此70年代开始把心肺复 苏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2010 复苏及急救指南》更改背 景
❖ 至少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 ❖ 若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按照 30 :2 比率
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C-A-B 理由
❖ 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 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 过速 。
❖ 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 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理由:
❖ 单纯胸外按压对于未经培训者更易实施,且 更便于调度员电话指导。
保持病人仰卧位,背靠平整坚硬物体
•复苏步骤
(二)、复苏步骤
一期:基础生命支持。即初期复苏
❖ 目标:迅速恢复脑、心脏等重要脏器氧供 ❖ 措施: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 关键:4分钟以内开始
2010指南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
1、按压与通气方式变化
❖ 按压速率≥100 次/分(不再是“≈ 100 次”) ❖ 按压幅度成人≥5 cm;婴儿和儿童≥胸部前
结 侧滑至颈动脉, ❖ 同时观察循环征象。
检查呼吸 将脸颊靠近伤者口鼻,距离 大约3厘米:
x 观察:胸腹起伏
聆听:呼吸声 感觉:呼吸气流
禁忌:
❖ 等待所有征象 ❖ 反复听诊心音 ❖ 等待血压检测 ❖ 等待心电图证明
三. 复 苏 的 实 施
(一)复苏原则
心肺脑复苏中一系列因素的实现构成存活 链:
步骤:

另存讲心脑肺复苏(CPCR)

另存讲心脑肺复苏(CPCR)

开放气道
使用头部后仰、下颌抬 高等方法开放患者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P(pneumonia)呼吸支持
01
02
03
人工呼吸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对患 者进行人工呼吸,吹入足 够的气体以维持肺通气。
气道管理
对于存在呼吸道梗阻的患 者,应迅速清理呼吸道, 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或口 咽气道。
氧气供应
如有条件,给予患者氧气 吸入,以提高血液中的氧 含量。
R(resuscitation)复苏支持
心电监测
在复苏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 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
常等异常情况。
除颤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如发现心 律失常,应立即进行除颤。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复苏药物 如肾上腺素等,以增强心肌收 缩力和提高抢救成功率。
高级生命支持
在复苏成功后,对患者进行高级生 命支持,包括维持循环、稳定呼吸、
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生存率
通过训练,可以掌握正确的CPCR 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 效地进行心脑肺复苏,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减少并发症
正确的CPCR操作可以减少复苏过 程中的并发症,如肋骨骨折、气胸 等Fra bibliotek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增强心理素质
CPCR训练不仅是对技能的掌握,也 是对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提高应 急处理能力和冷静应对紧急情况的 能力。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措施。
03 心脑肺复苏(CPCR)的注 意事项
确保安全
避免二次伤害
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 应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 避免因移动或操作不当造 成二次伤害。
避免交叉感染
在急救现场,应留意周围 环境是否清洁卫生,避免 因环境不洁导致交叉感染。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阿托品
降低心脏迷走神经张力 , 解除窦房结和 降低心脏迷走神经张力, 房室结的抑制, 房室结的抑制 , 在复苏中用于心脏停搏 和电机械分离, 严重的窦缓, 和电机械分离 , 严重的窦缓 , 房室传导 阻滞。 阻滞。 用法:0.5mg~l mg iv 5min重复,总量不 用法:0 min重复, 超过2mg。气管内给药1 mg,稀释10ml 超过2mg。气管内给药1~2mg,稀释10ml , 其血浆药物浓度比静脉内给药低 , 但 其血浆药物浓度比静脉内给药低, 作用时间延长4 作用时间延长4倍
二、什么是猝死
突然意识丧失伴 大动脉搏动消失
生存链 生存链: 早期呼救 1 早期呼救 早期心 2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心脏 心脏电 3 早期心脏电除颤 早期高级 高级心 4 早期高级心肺脑复苏
三、引起猝死的常见 原因
(一) 心脏原因 (二) 非心脏原因
四、猝死 的诊断
(一)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 意识丧失或抽搐后意识丧失 (三) 自主呼吸停止 (四) 瞳孔散大并固定 心电图:心室纤颤、 (五) 心电图:心室纤颤、心室自 主节律、直线
“C”人工心脏按压 (cerculation)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心前区叩击
胸外心脏按压术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 二横指
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 在按压区
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 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1)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 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 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用身体的力量,而 不是手臂的力量。 (2)按压幅度为45 cm,,最理想的 按压效果是可触及颈或 股动脉搏动。 (3)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按压 /通气为30:2。

最新心脑肺复苏PPT课件

最新心脑肺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 呼吸代替患者停止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 时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从心跳停止到 细胞死亡的时间以脑神经细胞最短。在常温情况下, 心搏停止3s患者感头晕,10-20s即可发生晕厥或抽 搐,60s后瞳孔散大,呼吸可同时停止,亦可在3060s后停止,4-6min后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 损损害。因此,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 点,一开始就应积极防治脑神精细胞的损害,力争 脑功能的完全恢复。
4、胺碘酮(amiodarone) 对于电击后难治性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首先胺碘酮。初 始剂量300 mg,稀释于20~30ml生理盐水中静 注,复发顽固性室速/室颤可重复注射150 mg。 随后以1mg/min持续静脉滴注6 h,6 h后减为 0.5mg/min静滴维持共24 h,总量不宜超过 2000 mg。
6.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小剂量时0.5 µg /( kg•Min)即可 有效,临床常以20~40mg加入5%葡 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以2~10 µg /( kg • Min)的速度静滴,依 临床反应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①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禁用;
②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有明显的个体差 异,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剂量过大 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 加重心肌缺血;③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合 用有协同作用;④本品不能与碱性药物混 合使用。
按额抬颏法
抬举下颌法
2、正压通气(B):
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要求快而深; 每次吹气量约为700~1000ml,吹气量大于1200 ml可造成胃充气;如果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 则在连续胸外按压30次后,吹气2口,即30:2。 如果两个人进行复苏,按压和吹气的比例仍是 30:2,吹气时另一人暂停按压胸部。有脉搏 无呼吸者,应每5s吹气1口;应马上争取气管内 插管。

心肺脑复苏术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名词解释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紧急医学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的功能,以防止脑损伤和死亡。

下面是对心肺脑复苏术中涉及的一些名词的解释。

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无法提供血液和氧气给身体各个部分。

心脏骤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

心脏骤停是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 呼吸急停(Respiratory Arrest):呼吸急停是指停止或显著减少呼吸。

呼吸急停可由窒息、溺水、中毒、哮喘等原因引起。

呼吸急停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组织损伤和死亡。

在心肺脑复苏术中,复苏人员将尝试通过胸外按压和呼吸支持来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3. 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胸外按压是指复苏人员使用手或双手对患者的胸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从而模拟心脏的收缩和推动血液流动。

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向脑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以防止脑损伤。

4. 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人工呼吸是指复苏人员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向患者提供气体,以供患者吸入。

人工呼吸可以维持气体交换,提供氧气和清除二氧化碳。

在心肺脑复苏术中,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5. 自动体外去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自动体外去颤器是一种可用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的紧急设备。

AED 可以检测和分析患者的心律,如果发现可纠正的心律失常,会发出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

AED 是心肺脑复苏术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增加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6. 脑缺氧(Cerebral Hypoxia):脑缺氧是指大脑组织缺少充足的氧气供应,导致脑功能受损或死亡。

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会导致脑缺氧,因此在心肺脑复苏术中,及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非常重要,以减少脑缺氧引起的不可逆损伤。

心肺脑复苏指南

心肺脑复苏指南
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结合
将心肺脑复苏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相结合,确保患者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有颈部创伤者可采用 推举下颌法。
无颈部创伤者可采用 仰头提颏法。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完全包裹患者的嘴部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起。
吹气频率:8~10次/分钟。
电除颤
在患者胸部涂抹导电糊,选择合 适的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
波150~200J)。
将除颤器电极板放置在患者胸壁 正确位置。
例表明,专业急救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在心肺脑复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6
心肺脑复苏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心肺脑复苏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智能化设备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开发智能化的心肺脑复苏设备, 能够自动识别患者的生理参数, 调整复苏参数,提高复苏效果。
新型通气方式
研究新的通气方式,如高频振荡通 气、肺复张通气等,以提高心肺脑 复苏时的氧合和通气效果。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多少?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 行2次人工呼吸。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标准是什么?
要点一
成人单相波除颤
要点二
成人双相波除颤
首次电击360J;如除颤失败,第二次和第三次电击可分别给 予360J和480J。
首次电击150J~200J;如除颤失败,第二次和第三次电击可 分别给予200J~300J和300J~400J。
式。
培训标准
制定统一的心肺脑复苏培训标准 和评估体系,确保培训质量,提 高心肺脑复苏技能的应用效果。
心肺脑复苏与其他急救技术的结合应用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心肺脑复苏术,即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紧急救护方法,旨在恢复停止心跳和呼吸的患者的心肺功能,以保证氧气能够到达患者的大脑。

这一急救措施能够在无法立即获得医疗援助的情况下为患者争取时间,以便尽早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

CP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当时,法国外科医生博瑞邦提出了一种“人工呼吸法”,通过口对口的方法为窒息者提供氧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CPR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现代CPR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呼叫急救人员、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在CPR中,胸外按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按压患者的胸骨,可以促使心脏继续泵血,为大脑提供氧气。

按压时,应使力度适中,频率稳定,以确保心脏能够有效地重新开始跳动。

至于人工呼吸,一般使用口对口或面罩呼吸器,向患者喷送氧气以供其呼吸。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CPR。

例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肿瘤扩散至脑部或已经过世等情况时,CPR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在这些特殊情况下,CPR可能无法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或呼吸,因此进行CPR之前需要进行初步评估。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接受CPR培训,以提高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简单易学的CPR技能不仅可以在急救现场施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拯救他人。

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接受过CPR培训的人员能够立即采取措施,并为受伤的人提供最基本的救助,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鉴于CPR对患者生命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广了公共场所常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做法。

AED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治疗。

公共场所备有AED,可以使普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立刻采取措施,并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援。

除了传统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CPR技术。

例如,机械CPR通过特殊的机器设备进行胸外按压,提供更稳定的按压力度和频率。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第三节 心肺复苏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在医院内进行,用人工气道、机 械通气,建立静脉液体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的进一步支持治疗,可归纳 为高级A、B、C、D
A (airway) 人工气道 B (breathing ) 机械通气 C (circulation) 建立液体通道,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 D (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脏骤停原因及监测
5.钙拮抗剂
脑细胞缺血后钙离子超载,能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后脑血流,增加ATP产生,降低自由基的产生,改 善低灌注和再灌注后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可选用尼莫地平、利多氟嗪、维拉帕米、氟桂利嗪等。
第四节 脑复苏
6.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ATP、辅酶A、细胞色素C、多种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脑复新、1,6-二磷酸果糖以及谷氨酸、 γ-氨酪酸、脑活素等,可视病人情况酌情选用。
第 四 步
检 查 脉 搏
• 检查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 • 颈动脉在甲状软骨旁开2~3cm • 单侧触摸、力度适中、10s内完成 • 目前已不再强调检查脉搏的重要性 如在10秒内不能明确是否有搏动,应立即 开始胸外按压
第三节 心肺复苏
一、基本生命支持

第工 五循 步环
C
胸外按压是现场或紧急状态下建立人工循环的首选方法。确 定心脏骤停后,就应立即给予30次“快速、有力”的胸外按压
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和(或)直接按压心脏驱动血流,有 效胸外按压能产生60~80mmHg动脉压
第三节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一、基本生命支持

第工 五循 步环
C
• 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叠放其上,双手指相互紧扣,

现场心、肺、脑复苏措施

现场心、肺、脑复苏措施

现场心,肺、脑复苏措施
施工现场出现电击、严重创伤、中暑、中毒等易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及早抢救,对伤者复苏有重大意义。

1、判断心跳骤停症状
1)颈动脉搏动消失
2)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2、现场心肺复苏
1)呼救:一旦判断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协组打急救电话或叫救护车,本人就地抢救。

2)病人体位仰卧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

3、心肺复苏法
1)打开气道,使病人颈部上抬使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
2)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每次800-1000m(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次吹12・16次;
4、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环
用拳击心前区,拳距前胸20-30cm,向前胸猛击两下,有时即可恢复心跳。

5.胸外挤压
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处,下压深度3-5cm,频率80-100/分。

双人操作:吹气与按压比为1:5,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
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单人操作:每次按压15次,吹气2次,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1)按压必须平稳,有规律进行,不能中断;
2)平常不能离开胸膛,不能猛压猛松,以免改变按压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
3)双肩应压胸前正上方,平臂要与胸垂直,按压时身体不要前后摇摆;。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
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 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 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运动, 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运动 使气体被动进 入和排除肺脏, 入和排除肺脏, 以保证机体氧供给和二氧化 碳的排除 .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感觉)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看,听,感觉) 实施人现场急救或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指专业或 . 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 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其适应证为 心搏骤停(溺水,创伤,触电, 心搏骤停(溺水,创伤,触电,气道阻 严重心脏疾患,中毒) 塞,严重心脏疾患,中毒).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复苏术
简称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简称 ) 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 指 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 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措施, 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措施,以保护脑和心 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即突然发生的呼吸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 心跳骤停. 和(或)心跳骤停.
包括ABC三个步骤: 三个步骤: 包括 三个步骤
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
有无自主呼吸 有无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开放气道
----A(Airway)
心搏骤停诊断确立后 放置心肺复苏体位 去除气道异物 开放气道(方法如图所示) 开放气道(方法如图所示)
人工呼吸
----B(Breathing) ( )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CPCR)
心肺脑复苏的分期
I 期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期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 II 期心肺复苏 进一步生命支持 期心肺复苏----进一步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复苏----延续生命支持 延续生命支持(PLS) 脑复苏 延续生命支持

心肺脑复苏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名词解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缩写为CPR)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方法,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发生后,以迅速恢复患者呼吸和心跳,以维持患者生命并保护他或她身体机能的方法。

心肺复苏可以通过若干不同方法来实施,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胸外心脏按压(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人工气道通气仪器(AMBE; 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 equipment)、除颤(defibrillation)和药物治疗(drug therapy)四部分。

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延缓心肌缺血,复苏心脏和呼吸功能,这是一种复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也是提供心肺复苏服务的基本技能。

胸外心脏按压的步骤应是:用五指担当保持胸腔压力的重要角色;用两指在中央位置分开胸片,在心脏最低端按压,每次30次;重新插入人工气道仪器;以30次每分钟的节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按压两次,如果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心跳,停止按压,改为人工气道通气,控制呼吸频率;如果呼吸继续性低弱,机械通气仪器应该继续使用,一般每分钟20至30次,然后给予药物支持治疗并保护脑部。

人工气道通气仪器(AMBE; 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 equipment)是给患者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呼吸气体的通气仪器,是能够恢复患者正常呼吸的重要设备。

除颤(defibrillation)是在患者心脏骤停时使用的急救技术,是一种用电击(electric shock)刺激心脏的抢救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律。

药物治疗(drug therapy)是指使用药物或其他药物给予患者,用于治疗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时发生的症状。

在心肺复苏中,除了使用药物支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还可以使用药物保护脑部,以防止传播的脑部受损。

心肺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掌握这项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在患者遇到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发生时迅速施以抢救护理,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肺脑复苏理论知识

心肺脑复苏理论知识

心肺脑复苏理论知识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的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而其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心肺复苏又发展成心肺脑复苏(CPCR)第一节心肺脑复苏基本程序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概念:是对发生呼吸心态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的初始技术,目的是能够维持人体重要器脏的基本血氧供应,直至延续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或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急救者必须在判断和避免各种存在和潜在的危险之后,判断患者反应,确认后立即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EMS)。

脚外心脏按压的要求:1、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 次。

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 厘米,儿童大约为5 厘米)。

3、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中点。

4、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5、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6、有力、连续、快速的按压胸部。

7、如有可能CPR 操作者应侮两分钟更换人员一次(时间<5秒)。

人工呼吸的要求:1 、建议人工呼吸的吹气约持续l 秒钟。

2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 至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 至10 次呼吸)。

3 、应避免过度通气。

4 、不建议为心脏骤停患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发生心脏骤停时先进行电击还是先给予心肺复苏。

1、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

2、非目睹可以考虑进行2至3分钟的心肺复苏,然后再尝试除颤。

3、如果有两名或三名施救者在场,应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到除颤器。

电除颤时双相波和单相波的能量选择:.1、成人:双相波形电击的能量设定相当于200J ,单相波形电击的能量设定相当于360 J。

心肺脑复苏治疗与护理

心肺脑复苏治疗与护理

缺氧性脑损伤:心肺脑复苏时缺氧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
06
缺氧性脑损伤,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心肺脑复苏的风险和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还可能出现感染、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心肺脑复苏时,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巧,尽 可能避免并发症和风险,同时在复苏后进行相应的监测和 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复苏效果。
心肺脑复苏的常见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脑复苏? 一般来说,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心肺脑复苏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尽量避免二次伤害;同时要注意施力和呼吸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出现 并发症;复苏后还需要进行监测和治疗。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一系列药物进行治疗,包括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流 动力学支持药物等,以恢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气道管理: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需要对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包括使用口咽通气管(Orotracheal Intubation)或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等技术,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
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预后如何? 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因、复苏时间、施救过程中的操作质量等。一般来说, 早期进行心肺脑复苏和及时施救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
心肺复苏效果判断
心肺复苏后,判断其效果
A
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
恢复心跳:心肺复苏的另一
C
个重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心 跳。如果复苏后能够恢复患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肺复苏:在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心肺复 苏时,要注意适当的压力、频率和深度,以及配合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进行除颤,以恢复患者的心跳。 心电监护: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心律异常和心电图 异常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心肺脑复苏术吗?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东西啊!心肺脑复苏术,简单来说,就像是给生命按下重启键!比如说,一个人的心脏突然不跳了,就好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突然熄火了,这时候心肺脑复苏术就登场啦!它要赶紧让心脏重新跳动起来,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

想象一下啊,有个人突然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这得多吓人呀!这时候,懂心肺脑复苏术的人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出现了。

他们会迅速判断情况,然后开始行动。

他们会按压患者的胸部,一下又一下,这可不是随便按按哦,那是有技巧的,就像敲鼓要敲在点子上一样。

接着呢,还要进行人工呼吸,给患者送进氧气,这就像是给干涸的土地浇水呀。

心肺脑复苏术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哦,得经过专业的培训呢!就像学开车得去驾校一样。

要是操作不当,可能还会好心办坏事呢!那可不得了。

在医院里,医生和护士们可是心肺脑复苏术的高手呢,他们时刻准备着拯救生命。

我记得有一次在大街上,就看到有人突然晕倒了,周围的人都慌了神。

还好有个学医的小伙子在,他马上冲过去,开始进行心肺脑复苏术。

大家都围在旁边,紧张地看着,心里都在祈祷着患者能快点醒过来。

经过一番努力,哇,患者真的有反应了,大家都欢呼起来,那场面,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心肺脑复苏术就是这样,它能在关键时刻把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给人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所以啊,我们都应该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
我的观点就是:心肺脑复苏术是一项极其重要且了不起的急救技能,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它,学习它,让它成为我们保护生命的有力武器!。

心脑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脑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脑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脑复苏(CPCR)通常是指心跳骤停后进行的一系列恢复生命活动的及时、规范、有效急救措施的总称,主要用于心跳骤停导致的全身血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心肺脑复苏术主要强调维持脑组织的血液灌流,争取脑功能的完全恢复。

心肺脑复苏术主要是通过心肺复苏(CPR)的方式,即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等,针对呼吸系统、心跳停止等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必要时需注射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进行复苏。

心肺脑复苏术的目的在于脑复苏,脑功能的恢复如自理能力、智力、工作能力等的恢复,是复苏成败的关键。

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均可称为“复苏”,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高热、中毒、严重创伤等的救治均属于广义复苏的范畴。

通常所说的“复苏”是狭义的,即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

由于脑复苏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仅有心跳、呼吸而无脑功能的人,对社会及家庭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简述完整的心肺脑复苏的三个基本部分

简述完整的心肺脑复苏的三个基本部分

简述完整的心肺脑复苏的三个基本部分心肺脑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它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的第一步。

当一个人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首先,确保环境安全,然后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如果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

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

然后,双手交叉放置在胸骨下方,向下按压胸骨,使胸廓下陷至少5厘米。

按压时应保持节奏和力度一致,每分钟大约100-120次。

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例应为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按压胸骨,可以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推动血液流动。

按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按压的位置,即胸骨下方的正中间。

然后,交叉双手放在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

按压的力度应足够,使胸廓下陷至少5厘米。

此外,按压的节奏也很重要,每分钟应进行100-120次。

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向重要器官供氧。

它起到代替心脏收缩的作用,促进血液流动。

胸外心脏按压需要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3.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基本部分。

它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氧气,帮助恢复呼吸功能。

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应先松开按压,并将头部向后仰。

然后,用手捏住鼻子,并用嘴对准患者的嘴巴或鼻子,吹气进入患者的呼吸道。

每次吹气应持续1-1.5秒,使胸廓上抬。

人工呼吸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氧气供应和呼吸功能,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心肺脑复苏是一种关键的急救技术,可以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挽救生命。

它包括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三个基本部分。

通过正确应用这些步骤,可以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直到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徐国英心肺脑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即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广泛遵循的心肺脑复苏指南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组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2005年的指南所编制的。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被证明存在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学员们掌握关于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明确当前心肺脑复苏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基础知识(一)、急救生存链的概念急救生存链包括四个步骤:早期呼叫—早期徒手心肺脑复苏—早期除颤—早期进行高级心肺脑复苏、给药和输液,即四个早期。

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实施以上的四个过程,连贯起来即急救生存链。

因此,一旦确定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就必须立即呼叫或请他人启动急救系统(EMSS)。

(二)、心脏骤停的概念心跳骤停即心脏性猝死,其常见原因有二:①原发心跳停止;②继发心跳停止。

原发心跳停止主要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78%),另有10%是心律失常导致的。

而继发心跳停止则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呼吸衰竭、气体的交换下降、电解质紊乱、失血、吸毒、中毒等原因导致的。

(三)、心脏骤停的判定对于心脏骤停进行快速、准确的判定是心肺脑复苏的关键。

对于医学专业人士,需要掌握三方面判定标准:①意识有无丧失;②呼吸是否停止;③有无脉搏。

第一条标准是现代心肺脑复苏当中最重要的一条,通过判断病人对声音和呼叫有无反应进行判断。

对于呼吸停止的判定则应该在气道打开以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判定。

“一听”就是用耳朵贴近鼻子听呼吸音;“二看”即看胸廓是否起伏;三感觉即在听有无呼吸音的同时,用面颊感受有无吹面感。

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均是否定的,则可以判定为呼吸停止。

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第三条判定方法可不掌握。

心脏骤停关键在于争取抢救时间,每耽误一分钟,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就下降10%。

因为脑缺氧耐受时间在12秒到18秒之间。

真正的脑缺氧是从第18秒开始,大脑开始真正缺氧,第30秒以后病人开始昏迷,第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即呼吸心跳停止1分钟以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脑细胞全部死亡。

因而,呼吸心跳骤停4分钟内是黄金抢救时间。

如果大于4分钟,则存活的社会属性就差,因此,一经确定呼吸心跳停止,就应该立即做心肺脑复苏。

二、心肺脑复苏有三个组成部分(一)、初级生命支持(BLS)1、BLS的目的2005年版复苏指南指出BLS的主要目的是向心脏、脑以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包括抢救程序中的A、打开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三个步骤。

但是目前的通常做法是,除了ABC三个步骤之外,在C 里面还应包括及时除颤。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可按C、A、B这一程序做。

该特定环境是指什么呢?比如对于心血管病房的病人,BLS的实施者则可以先对病人实施胸外按压、除颤,即先建立人工循环,然后再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目前,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程序中,除了2005年复苏指南中提到的三个抢救程序,在建立人工循环的过程中,及时除颤也是相当必要的,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早期除颤呢?2、进行早期除颤的原因:因为心脏骤停中,原发性心脏停搏占89%。

其中78%是心脏原发的疾病所致,10%为心律失常导致。

因而,89%的猝死病人在心跳呼吸停止前要经过除颤过程,在1分钟内除颤成功率可以达到90%。

每耽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7%-10%,因而早期除颤是CPR的关键环节。

3、开放气道的方法2005年复苏指南中提到了开放气道的两个最佳方法:方法一、对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做;① 仰头举颏法方法二、则适用于疑有颈椎损伤病人。

②推举下颌法一定要在气道打开后,才能进行抢救程序中的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循环的建立。

4、开放气道需要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①体位和体位复位正确。

首先要保证病人的体位为心肺复苏的体位。

如病人摔倒以后,其体位不是复苏体位,所以实施者应首先把病人的体位复位正确。

②确定病人有无颈椎损伤。

如病人摔倒后,头上有血肿,则实施者应考虑病人是否有颈椎损伤,如果有,则考虑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做开放气道。

③ 对于牙关紧闭者,千万不要硬撬。

对于牙关紧闭者,千万不要硬撬,一定要先使用螺旋开口器把嘴撬开,如用铁质的开口器用力去撬,则对病人非常不利。

④ 气道开放后,清理好口腔分泌物。

气道开放后,要清理好病人口腔中的分泌物,但是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手去直接清理,以免手被病人咬住,在抢救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对于气道异物梗阻的病人,如何实施急救?5、气道异物梗阻病人的急救气道异物梗阻病人的急救有三个方法,包括胸部冲击,背部捶击,腹部冲击。

这三种方法对于有意识的成人和一岁以上的儿童是有效的,并且三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

对于无意识的病人,则应该先做CPR。

另外对于无意识而又有气道梗阻的病人,则如果在咽喉部看见了梗阻的食物,可考虑使用手指扣挖法。

①气道梗阻时自救的方法:②气道梗阻时他救的方法:一、胸部冲击法二、腹部冲击法三、手指口挖法四、胸部捶打法以上自救或他救方法在病人家里即可实施,但是如果病人躺在地下已无意识,如做了几次冲击,异物仍未取出,则一定要对病人做心肺脑复苏。

在进行手指扣挖法时,一定是在看到异物的基础上进行,如看不见异物,则一定要到医院用器械辅助进行,使它取出来。

如病人是儿童,则可采用胸部捶打法。

6、人工呼吸。

传统的人工呼吸是口对口吹气,其中四大要点要掌握:①必须要打开气道;②捏鼻;③深吸气;④张大嘴,吹气要迅速。

因为口对口吹气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染,因此2005版复苏指南不主张口对口吹气,但在紧急情况下,口对口吹气是十分有必要的。

经典案例:左侧图片名为《生命之吻》。

是美国的一张口对口吹气对病人实施成功救助的经典例子。

图片中病人是美国的一个电工,在高空作业的时候突遭电击,电击后心跳呼吸均停止。

由于美国的工人都有过急救培训的经历,因此,事故发生后,另一位工友马上爬上去对其进行了人工呼吸,从而为营救出事工友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最终工友成功获救。

因此,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很有用,在危机状况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介绍三个现代的口对口吹气方法:①紧急情况下,口对面膜或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则可间接的接触病人而不是直接的口对口;②利用口咽通气道通气;目前在病房或者抢救器械里面都常利用气囊正压通气即简易呼吸器来帮助患者通气,简易呼吸器的频率是10—12次/分,通气量是500—600ml。

③机械通气,即利用机器来维持病人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机理:正常人深吸气时吸入的氧占21%,呼出的氧则下降到12%,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占0.04%,但从人体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则高达4%,即升高了100倍。

因此,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深吸气并快速呼出,以防呼入的氧气在自己身体里过多消耗,因此,此时呼出的氧能够达到18%,即吸入的氧气60%以上被再次呼出,此时呼入病人肺部的气体,氧气占原来的60%以上,二氧化碳下降到2%,即下降了50%。

此时,基本能够满足重要脏器的需要。

由于二氧化碳可以刺激化学感受器,进而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因此即便呼入病人肺部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稍高,对病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再介绍三个现代的口对口吹气方法:①紧急情况下,口对面膜或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则可间接的接触病人而不是直接的口对口;②利用口咽通气道通气;目前在病房或者抢救器械里面都常利用气囊正压通气即简易呼吸器来帮助患者通气,简易呼吸器的频率是10—12次/分,通气量是500—600ml。

③机械通气,即利用机器来维持病人呼吸。

7、人工循环人工循环即胸外按压,关于胸外按压部位的确定,传统的教科书上提供了两种方法:①胸骨下1/3;②剑突上两指。

现在常用的一个更为简单的方法是在胸部的中心,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下半部即为按压部位。

按压时,救护员放手掌于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的背面,以使双手重叠平行进行。

按压频率成人是大于等于100次/分,儿童是120次/分。

按压的幅度是垂直下压4至5厘米,按和放的比例为1:1。

2005版复苏指南给出的按压通气比为成人30:2儿童为15:2。

该按压通气比与2000年的急救指南相比有所改进,2000年的急救指南不管成人还是儿童均为15:2。

分析按压的效果应该在经过5个按压循环之后进行。

在为心脏骤停病人建立人工循环的过程中,为什么将人工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定位30:2?05版指南中强调了无论单人复苏还是双人复苏,按压和呼吸比均为30:2,那么,为何定为30:2呢?,因为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人工循环需要在按压20次以上才能建立,因此指南中给出了按压与呼吸的比为30:2,但在胸外按压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针对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应现对出血进行控制,因为在按压时,会导致血液大量丢失,如大量失血,则病人此时抢救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该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8、除颤及除颤前的策略对于短期室颤病人,应立即除颤,对于有助手在场的急性冠脉综合症,一定要选择为病人除颤,如果没有助手,那么对于心跳骤停的病人,救护员则要先给5轮或2分钟CPR再对其做心律检查,这是除颤的要求。

知识扩充体外自动除颤仪(AED)介绍AED为自动化设备,携带方便,简便易用,普通的营救人员只需简单的培训即能操作,使其能够进行挽救生命的治疗。

AED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社区中,成为BLS的一个关键环节。

除颤前的策略是什么?当发现心跳骤停后,如果不能立即进行除颤,则施救者可立即行一次有效的捶击,实施的方法是距离心前区30 cm左右,用力对病人进行一次扣击。

实施完扣击之后,如AED仍没到位,则一定要开始实施CPR,尤其是对始颤,或者无脉始速,一定要实施CPR直到AED到位为止,然后等到AED 到位,进而电击连接并分析心律。

首次除颤的能量为多少?目前除颤仪有两种:一种是双相波除颤器,另一种是单相波的除颤器。

目前临床上主张用双相波除颤器,因为该型除颤器对病人的损伤最小。

对于双相波除颤器,存在两种波形,一种为截形,此时需要的除颤能量是150J,另一种是直线双相波波形,该型需要的能量首次是120J。

对于单相除颤器,在首次除颤时需要的等量则要达到360J。

对于不熟悉除颤器类型者,首次除颤则可选用200J进行。

在第二次电击时则应该选择相同或更高的能量。

早期除颤的时间是什么?2005版急救指南要求在医院以及救护单位内的任何范围内,第一反应者(第一个发现病人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早期进行除颤的目标是从患者意识丧失到实施电击的间隔要在3分钟之内;如在院外,则要在急救人员接到电话以后5分钟内即进行除颤。

下图显示了及时进行除颤的重要性:波形1:病人发生始颤,未作CPR,10分钟后进行除颤,抢救成功率几乎是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