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 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 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 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 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 作用,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指在日常生活中尽 可能直接或间接减少化石能 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具体做法有随手 关灯、少用一次性筷子、骑 自行车出行等。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LJ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归纳温室效应的原因及危 害并能说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 2.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 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新知导入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 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 活取暖燃烧化石美燃国料夏威,夷产冒生纳罗大亚量山顶的空二气氧中 化碳。
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认真观察图中的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②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 了怎样的趋势? 在不同的年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逐年 上升的。
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山顶空气中 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课堂达标
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C )
A.使用太阳能
指较低的二 氧化碳排放
B.乘公交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增大绿化面积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CO2等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CO2 C.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 D.“低碳”指的是较少的CO2排放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
课后反思
(3)确定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发生装置应考虑:
确定收集装置应考虑:
【当堂作业】
1、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锥形瓶C.酒精灯D.集气瓶.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5.科学家们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何认识?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
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பைடு நூலகம்碳
氧气
8.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装置比较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O2
加热KMnO4
H2O2和M nO2
C O2
【指名学生回答】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探究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比氧气、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 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语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3.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产生装置
产生仪器: 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导 气管
2.收集装置
收集仪器:集气瓶 、玻璃片
问题探究
1.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有哪些缺点?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2.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 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生成CO2,但反应速度太快不利 于收集,因此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3.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为什么? 不能;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 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禁止反应继续进行。
能力提升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
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
水的气体。
(1)本实验中反应物的状态为 固体

反应条件为 加热

(2)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利用此性质
应用 向下排空气
法来收集甲烷。
植物的光合作用 江河湖海水体的溶解
CO2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133页相关内容,了解科学家的三种不同观点。 (信息链接:温室效应)
思考: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挑战自我
1.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正在逐渐消融。
造成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跟“温室效
应”可能有关的气体是( D )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合作探究
1.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共有多少份?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共有多少 份? 3.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二氧化碳相等吗?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主要以哪种途径被消耗?
交流共享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化学)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化学)

石灰石与硫酸反 应生成微溶于水 的硫酸钙,覆盖 在石灰石表面, 禁止反应进行。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注意:盐酸浓度不能太大。因为浓盐酸挥发 性强,若用浓盐酸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 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课堂达标
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取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取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取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是冬季高于夏季,而且这种变化规律 每年都在产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 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 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
在不同的年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 量是逐年上升的。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2)分析左图,分析二氧化碳产 生和消耗的途径,试讨论:
怎样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
〖讨论〗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 2.如何证明一种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能否用燃着 的木条去检 验二氧化碳?
不能,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归纳总结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和反应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CO2 +H2O
2.如右图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1)当气体产生装置连接好后,接着进行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复习回顾: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4℅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 ),
这是自然界中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CO2的含量是一直 不变的吗?
O2
CO2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31页图片,回答 下列相关问题: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
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
首。
1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了解大自然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来具有积极作用。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阅读教材134页【多识一点——低碳生活】,交 4. 流讨论生活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减少CO2的排放 增加CO2的消耗
减 少 化 石 燃 料 的 利 用
随 手 关 灯
“ 绿 色 ” 出 行
双 面 用 纸
能开 等发 清利 洁用 能太 源阳
溶解。
作业
1.查阅所在地的历年气温,看看最近三十年 的平均气温是否升高。若升高,对环境有 什么影响? 2.预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
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 过程不包括( C ) A.动植物的呼吸 B.煤的燃烧 C.使用氢气作燃料 D.生物遗体的腐烂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起点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但学生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属性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本中两幅图片提供的信息入手,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系统地认识二氧化碳;并在学生了解了大自然中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环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并让学生学习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晓得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自学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分析、加工处置图片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准备: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带分液漏斗和导气管)、集气瓶、毛玻片、试管(2)、酒精灯、试管夹、碳酸钙、稀盐酸、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课时:1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回答引入:co2可以污染空气吗?但如果空气中co2含量过多可以有何影响?学生活动思索提问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独立自主交流学习目标:1、自学介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循环;2、掌控二氧化碳的性质主要性质与用途,自学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复习检测:1、二氧化碳就是导致的主要气体,它在空气中主要的消耗途径就是,近年来大气明晰本课自学中二氧化碳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

目标,顺利完成复习2、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就是一种色味的气检测题体,密度比空气,溶水。

液态二氧化碳又称,就是一种常用的。

3、实验室常用和去制备co2。

4、二氧化碳无法也无法积极支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分解成的能够并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小;二氧化碳能够并使回应石灰水。

独立自主探究:独立自主自学一:二氧化碳的循环1、仔细观察教材p131图片信息,提问以下问题:思索探究在1960年――2021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就是如何小组交流展现变化的?在同一年中,夏季和冬季就是如何变化的?a、近50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是逐年减少-1-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完成预习任务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b、同一年中,二氧化碳就是冬多夏少(原因)2、仔细阅读教材p132活动天地内容,提问以下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各存有哪些?a、产生途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冷却b、消耗途径:光合作用独立自主自学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a、无色无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小;c、能够溶水。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1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 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④倡导“低碳”生活。
14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份为CaCO3)
稀盐酸
用稀硫酸或浓盐
碳酸钙粉 末行吗?
酸代替行吗?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 + H2O+CO2↑
燃烧产生大

量的CO2


能吸收CO2
的森林不断
减少
空气 中CO2 含量 上升
温室 效应 加剧, 全球 变暖
冰川融化,海 平面上升,生 物圈受影响
11
观 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说明


CO2含量的增加与天气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 点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对延缓“冰 三 期”的到来具有积极作用。
不能用、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薄膜,附 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阻止反 应继续进行 。
16
3、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该装置适合固体药品加 热的方法制取气体。
制取二氧化碳能采用这 种装置吗?
17
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是固体碳酸钙 与液态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采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5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冬季高于夏季, 而且这种变化规律每年都在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 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
6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 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A.含碳 燃料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石灰石的分解 D.人口增长呼出的CO2
4. 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 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 的方式或途径 。 (任写一点);
1、C 2、C 3、A
4. (1)动植物的呼吸;
(2)造成温室效应;
(3)植树造林。 5、①B, ; ②盐酸浓度太大,石灰变质。 ③E;
进一步进行;不能用碳酸钙和浓盐酸,原因是----------------,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掺杂在二氧化碳中,导致气体不纯。
自主学习课文P13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3、收集二氧化碳 是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原因 (填“正放”或“倒放”),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
原因是

1、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 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 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 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 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
5、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装置回 答: ①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有关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
活动(huó dòng)天地
2.分析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找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
量逐年升高(shēnɡ ɡāo)的可能原因(图中数字表示通过不同途径产 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值)。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产生(chǎnshēng)CO2的主要途径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
自然界中消耗 CO2的主要途径
冬季二氧化碳含量高,夏季二氧化碳含量低。
每年都重复规律,是因为夏季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转化了 大量的二氧化碳。
(2)在不同(bù tónɡ)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 了怎样的趋势?
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活动(huó dòng)天地 寻找图像(tú xiànɡ)中的信息
32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时间(年)
第四页,共二十八页。
活动(huó dòng)天地
1. 认真观察上页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1)图中红色曲线反映出的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都在重复同样(tóngyàng)的变化规 律?原因是什么?
yǎng huà tàn)
碳循环
温室效应
(wēn shì xiào yīnɡ)
密度大于空气 物理
能溶于水 性质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用途
C性O质2
能与水反应 化学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性质
使石灰水变浑浊第二十七页,共二八页。内容(nèiróng)总结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升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碳循环。(1)图中红色曲线反映出的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如何变化的。(2 )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趋势。每年都重复规律,是因为 夏季有植物的光合作用(zuòyòng)吸收转化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二氧 化碳含量升高导致的气候变暖对延缓“冰期”到来具有积极的作用(zuòyòng)。下面的蜡烛先熄 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是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的课题,是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延续,延续氧循环学习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碳氧循环形成完整的体系;本节内容也为初四化学第五单元“化学与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分为两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

介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二是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近一年的系统性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

在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已对温室效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学生通过生物学中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学习,对二氧化碳也有了一定认识,但他们不满足于这些常识性的知识,他们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对二氧化碳应该有着亲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设计思路二氧化碳的循环内容较少,而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法内容太多,且探究活动也多,为提高课堂容量,分散难点,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到第一课时学习;再者下课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要用到它的物理性质,这样方便了下节课的学习。

具体流程:1、二氧化碳的循环提出问题(气候变暖)———分析问题(CO2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找出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砍伐—解决方法(从大的方面和个人方面)--反思与体会(形成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意大利的死狗洞)--分析原因(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找出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解决问题(为分析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做铺垫)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画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及循环过程。

2、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行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和物理性质学校课型:新授课教师年级:科目: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阅读图像,锻炼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⑵通过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来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⑵通过科学家在冒纳罗亚山顶几十年如一日获取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数据的事例,激发我们对科学家以及科学精神的敬仰精神。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循环和物理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指导阅读、合作学习【教具】演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器材【教学活动过程】一、课前展示到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为上海送来了30亿立方米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写出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煤气与天然气相比,从安全角度看,煤气的主要缺点是,从环境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教师导航激发学趣〕你知道“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人类每天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自学互助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循环【自主学习】一、看课本136页冒纳罗亚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思考】1、认真观察上页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1)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CO2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在不同的年度,CO2的含量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原因是?2、看课本P1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思考】(1)自然界中产生CO2的途径有那些?那个途径产生的最多?(2)自然界中消耗CO2的途径有那些?那个途径消耗的最多?(3)通过表中的途径及数据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多还是变少?(4)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2、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打开汽水瓶盖时产生的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吗?此现象说明该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为什么?4、二氧化碳的固态叫什么?它有何妙用?5、“温室效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合作探究】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如图所示,将CO2现象:分析:。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确定产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 1、反应物的状态(如气态、固态) 2、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思考: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气体产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确定收集装置 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气体:
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 2、排水集气法
6.检验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如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 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7.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如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 满。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练习:
1、下列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燃烧木炭
B、稀盐酸与大理石
C、煅烧石灰石 D、稀硫酸与石灰石
2、由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泛
C、酸雨
D、白色污染
3、如何区分空气、二氧化碳、氧气的方 法?
视察与思考:
1、图中红色曲线反应出的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 氧化碳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都在重 复同样的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2、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 现了怎样的趋势?
视察与思考:
1、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3、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低 碳 生 活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
的趋势。观察二氧化碳的循环图,找出导致二氧化碳在不同年度含量变化的可能(kěnéng)原因。 CaCO3+2HCl=CaCl2+H2CO3。再见
Image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fǎnyìng)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大理石逐渐溶解
分析 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控制。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和氯化钙: CaCO3+2HCl=CaCl2+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总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 H2CO3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总结(zǒngjié):CO2的化学性质
1、一般(yībān)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CO2跟水反应。 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大面积融化,势必造成海 平面上涨,那时无家可归 的将不仅仅是北极熊,还 有我们人类!
12/11/2021
第二页,共二十页。
一、二氧化碳 的循环 (èr yǎng huà tàn)
• 【提问】认真观察下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从这幅图中你 能获得哪些信息?提示:①在同一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 样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导致这种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1)
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上升。 (3)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
动植物的呼吸110
生 成
化石燃料的燃烧5
森林砍伐2
消 光合作用112 耗
溶解生成石灰石2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氧气 煤等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二氧化碳是怎样循环的? 产生二氧化碳的主 要途径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 化碳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土壤释放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 海水吸收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一、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向上排空气法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木条熄灭 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混浊
1 组装仪器 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1 组装仪器 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 装药品 4 收集气体
3 装药品 4 收集气体
正放
正放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氧化碳的循环
问题导学 主动探究
阅读课本P140和P141两幅图,思考以下问题:
1、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是怎样变化的?
2、在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变 化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
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8CO2+10H2O
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选择适宜的
反应吗?

A
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制 气体,不需加热。
B
适用于固体反应制气 体,需要加热。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件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件

随堂练习
8.按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不__燃__烧__也__不__支__持__ _燃__烧__。 (2)B中的现象是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_O_2_+__C_a_(_O_H_)_2_=_=_=_C_a_C_O_3↓_+__H_2_O_。
随堂练习
6.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有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描述 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作灭火剂 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随堂练习
7.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典例分析
二氧化碳的循环 典例1 [202X秋·石家庄联考]“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 循环。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碳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碳含量的平衡 B.每个人都参与碳循环 C.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二氧化碳的循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
变式1 [202X·日照]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 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的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二氧化碳的性质 典例2 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总第35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其含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正在逐渐消融。

造成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跟“温室效应”可能有关的气体是()
A、N2
B、O2
C、CO
D、CO2
2、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
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氢气做燃料驱动火箭
D、煤的燃烧
3、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
D、人工净化除去二氧化碳
4、下列不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
A 、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汽车尾气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①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6、鉴定二氧化碳气体常用(),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可用(

A 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
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装置可选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可选用。

【板书设计】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的循环;
一、CO
2
的实验室制法:
二、CO
2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5.操作步骤:查、装、、收、验、拆。

6.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入药品的顺序:先固后液。

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出,看是否熄灭。

5如果使用长颈漏斗,其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