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消毒技术全部

合集下载

养猪人啦,猪场最规范、全面的消毒技术全在这里了,快来看看吧

养猪人啦,猪场最规范、全面的消毒技术全在这里了,快来看看吧

养猪⼈啦,猪场最规范、全⾯的消毒技术全在这⾥了,快来看看吧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产的⼀个⾮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物扩散或传播的⽬的。

所以,能预防我们就要提前预防,不然等猪⽣病了再去治疗,不仅影响猪的⽣长发育,还会增加养殖成本,那就得不偿失了。

今天我们⼀起来看看猪场是怎么规范的消毒的。

猪场的消毒⼀般分为⽇常消毒、空舍消毒和器械消毒等。

1、⽇常消毒(1)⼊⼚⼈员的消毒要求:⼚门、⽣产区以及⽣产车间门前必须设有消毒池,池内的消毒液必须保持有效的浓度,消毒液每周、周四进⾏更换。

每次更换要有记录,⾛道的消毒垫必须保持潮湿(消毒液浸湿) ;进场前必须先⽤消毒剂洗⼿,将⼿和暴露在外⾯容易接触到的⼿臂清洗⼲净,洗完后⾃然⼲燥;⼊场前必须喷雾消毒30秒,达到全⾝微湿;脚踩消毒垫或消毒池1分钟,消毒垫(池)的消毒液要⽤⾼浓度的消毒液:员⼯外出回场需在门卫处洗头、洗澡,更换场内预先准备的⼲净⾐服和鞋⼦⽅可⼊内。

猪场⼤门消毒池⾐物浸泡消毒烘⼲房配备洗澡间及物资消毒浸泡(2)进⼊⽣产区的消毒要求:员⼯或场外⼈员进⼊⽣产区须经过洗头、洗澡、更换⼯作服和⼯作鞋后⽅能进⼊⽣产区;(3)进⼊猪舍的消毒要求:进⼊猪舍的⼈员必须穿胶鞋和⼯作服,双脚必须踏⼊消毒池消毒10秒以上或者更换猪舍内部的胶鞋,并且洗⼿消毒:(4)猪舍内部消毒:各栋舍内按规定打扫卫⽣后,每周⼀、周四带猪喷雾消毒2次;(5)饲料及断奶仔猪运输车辆的消毒:车辆在进场前必须严格喷雾消毒2次,要⽤消毒液将车表⾯完全打湿:包括车头、车底、车轮、内外车厢、顶棚等。

消毒时间间隔30分钟,消毒后⽅可从消毒池进⼊场区。

门卫负责填表做好记录。

种猪运输车辆必须转猪专⽤,具备两副垫板,并将垫板泡于消毒池中24⼩时后晾⼲后交替使⽤;料车消毒和猪舍门⼝脚踏消毒(6)销售淘汰种猪消毒要求:销售的淘汰种猪要⽤内部车辆运到离种猪场500⽶以外的下风⽅向或更远的地⽅再将猪转到商贩车上,售猪车辆的消毒程序按照(5)进⾏;赶猪⼈员要分⼯明确、分阶段站岗、不同⼯⼈应该穿不同颜⾊⾐服。

生猪养殖场常规消毒工作

生猪养殖场常规消毒工作

生猪养殖场的常规消毒工作一、畜禽舍的消毒管理为避免尘土及微生物飞扬,清扫时应先用水或消毒液喷洒,然后对畜禽舍进行清扫。

畜禽舍清扫干净后,即可用消毒药喷洒或薰蒸。

消毒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从离门远开始,以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喷洒,关门窗2-3小时,然后打开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料槽、地面等。

二、饮水和空气消毒使用水槽的养殖场要经常换水,保持清洁,水槽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是空气消毒最简便、减少空气中细菌数最有效的方法。

三、养殖场消毒池的管理养殖场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内放2-3%的火碱溶液或5%来苏尔溶液和草包,以便人、车进出时进行车底和轮胎的消毒。

消毒液注意更换,一般不超过1周。

四、粪便的消毒管理粪便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掩埋法:将粪便与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混合,然后深埋地下,深度2米左右。

2、焚烧法:只限于患烈性传染病的畜禽粪便。

3、堆积发酵。

五、污水的消毒如污水量小,可拌洒在粪中堆积发酵;如水源被污染,每立方米水,加入漂白粉8-10克,充分搅匀,数日后方可启用。

六、尸体处理1、掩埋法:此法简单,但不彻底。

2、焚烧法:是销毁尸体、消灭病原体最彻底的方法。

非烈性传染病尸体不常用。

3、发酵法:将尸体抛入坑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发酵,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将尸体投入坑内,盖封木盖,经3-5个月发酵后,即可完全腐败分解。

七、人员的消毒管理1、饲养员进入畜禽舍时,应穿专用工作服,胶鞋,并对其定期消毒。

工作服煮沸消毒,胶鞋用3-5%来苏尔浸泡。

2、饲养员除工作需要外,不准在不同区域或栋舍之间相互走动,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3、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场区门前踏3%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畜禽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的消毒制度。

猪场的消毒技术全部

猪场的消毒技术全部

猪场的消毒技术(一)消毒的基本知识1、猪场消毒的意义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由于猪场、猪群饲养密度圈舍的利用率高等因素,其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严重污染,猪的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养猪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采用强化防疫消毒措施,及时杀灭各种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是保障猪群安全、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

2、消毒及有关基本概念(1)消毒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按照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两大类: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对存在着或曾经对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动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如感染猪群,猪舍等。

其目的是杀灭这些感染动物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以下两种: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所进行的消毒称为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以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而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健康动物或隐性感染的群体所进行的消毒。

(2)灭菌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3)防腐防腐是抑制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活体组织受感染或其他物品发生腐败的措施。

其与消毒的区别在于仅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是必须杀灭微生物。

(4)消毒剂消毒剂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品。

(5)灭菌剂灭菌剂是指能杀灭一切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6)防腐剂是指用于抑制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活体组织受感染或其他物品发生腐败的化学药品。

3、消毒机制(1)对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1)对细胞壁的作用许多消毒剂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和结构,来阻碍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2)对细胞膜的作用微生物的细胞膜是消毒剂作用的主要部位,消毒剂主要对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能量的输送而达到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猪场的消毒方案

猪场的消毒方案

猪场消毒方案
猪场的消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猪场前需要更换工作服、鞋子,并进行消毒。

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或者喷洒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2. 猪舍消毒:猪舍内的地面、墙壁、门窗等需要定期清洗,并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

猪舍内的设备、工具等也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3. 饮水消毒:可以使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剂对饮水进行消毒,每立方米水加入1-2克消毒剂,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4. 饲料消毒:对于散装的饲料,需要在进场前进行消毒,可以使用阳光暴晒或者使用化学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对于袋装的饲料,可以在储存时进行熏蒸消毒或者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消毒。

5. 粪便消毒:猪场的粪便需要定期清理,并使用生物发酵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此外,猪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查和免疫接种,并做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如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并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首先需要将猪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等杂物进行清理,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床屑、粪便等清理干净。

2. 高压水冲洗:使用高压水枪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冲洗,将附着在表面的污垢冲洗干净。

3. 酸浸:使用消毒酸,如氯化钠溶液,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酸浸,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

4. 漂洗:将酸浸后的猪舍用清水进行大面积的冲洗,将残留的酸溶液冲洗干净。

5. 二氧化氯处理:将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在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设备等表面,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

需注意用量,避免对猪群产生不良影响。

6. 通风干燥:消毒后,需要将猪舍进行适当通风,使其迅速干燥,避免湿度过高,有利于防止细菌滋生。

7. 防虫管理:定期进行防虫措施,如使用杀虫剂喷洒猪舍周边环境,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猪场消毒流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消毒剂种类
可能因猪场实际情况和卫生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猪场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操作。

生猪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

生猪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

附件4生猪屠宰场消毒技术规范(试行)1.消毒前的准备1.1 消毒人员:应根据生猪屠宰场规模合理确定消毒人员。

1.2 消毒器械和工具:高压冲洗机、机械或电动喷雾器、扫帚、叉子、铲子、铁锹、水管、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靴等)。

1.3消毒剂: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2%氢氧化钠(火碱)、2%戊二醛溶液、生石灰。

2.消毒程序1.入场消毒: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消毒,如有设置消毒池,消毒池内采用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戊二醛等进行消毒。

若无消毒池,铺8米长、车辆宽消毒草垫、麻袋,洒2~5厘米厚生石灰、1%戊二醛、火碱、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溶液消毒。

2.场区和办公场所消毒:对地面、墙面、门窗清扫后,用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戊二醛、1%火碱等溶液喷洒消毒。

- 16 -3.生产车间消毒:彻底打扫和清理后,对生产车间的地面、墙壁、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进行彻底消毒。

地面、墙面、台桌、设备、围裙、胶靴等可采用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戊二醛或火碱喷洒消毒,消毒1-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手套、工作服等可煮沸消毒,煮沸30分钟即可。

4.车辆消毒:主要对运猪车和运肉车进行消毒。

车辆打扫干净后,用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戊二醛等溶液喷洒消毒。

5.隔离圈、待宰圈消毒:彻底打扫清除隔离圈、待宰圈内的饲料、粪便、污物后。

地面、墙面、门窗、料槽喷洒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月苄三甲氯铵溶液等氯制剂、1%火碱、戊二醛等溶液或洒布生石灰消毒。

关闭门窗消毒2-3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6.废弃物处理消毒:动物粪便、饲料、垫料等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堆积发酵或焚烧,深埋处理。

污水等废弃物集中收集,洒布生石灰或按比例投放戊二醛或火碱进行消毒。

猪场熏蒸消毒方法

猪场熏蒸消毒方法

猪场熏蒸消毒方法
猪场熏蒸消毒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烟雾熏蒸法:使用熏蒸器将消毒剂制成烟雾,均匀地喷洒到猪场内,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草酸、氯气等。

2.热水蒸气法:用蒸汽加热猪场内的水和表面,消除各种病菌和寄生
虫卵。

该方法对消毒器材、设备、管道等难以清洗的部位也可起到一定的
消毒作用。

3.紫外线消毒法: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猪场内空气和表面,对细菌、病
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需要持续照射一段时间,且只能消毒空气和平面。

以上三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使用说明,避免污染环境及
对人和猪的伤害。

同时也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

规模化猪场消毒措施及注意事项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之一,为了保障猪的健康生长,防止疫病的传播,规模化猪场必须加强消毒工作。

下面介绍一下规模化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消毒方法1. 物理性消毒物理性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消除或杀灭病原体。

常用的物理性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等。

其中,高温消毒是一种简便、成本较低、效果好的消毒方法。

在猪场中,可采用高压蒸汽消毒或煤气灭菌灰进行高温消毒。

化学性消毒是指利用化学剂杀灭病原体。

常用的化学剂有漂白粉、过氧化氢、氧化钾、植酸钠等。

其中,漂白粉是一种常见且价格较低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器具等非金属物品。

过氧化氢和氧化钾都是具备杀菌效果的消毒剂,常用于消毒水喂饮系统。

生物学消毒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消毒,常用的生物学消毒方法有喷雾消毒、好氧消毒等。

其中,好氧消毒是一种环保型的消毒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1. 制定消毒计划规模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明确消毒时间、消毒方法、使用的消毒剂及剂量等。

消毒计划应根据猪舍环境、疫情变化及养殖模式等因素而制定。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规模化猪场应根据病原体类型、消毒物品种类、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能够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3. 使用消毒剂时注意剂量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使用,不可随意增加消毒剂的使用量。

过量使用消毒剂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做好器具、地面、墙壁等消毒处理规模化猪场中的器具、地面、墙壁等都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消毒处理时应做到全面彻底。

对于地面、墙壁等可以喷洒消毒剂,对器具可以进行浸泡或喷洒消毒处理。

5. 定期验收消毒效果规模化猪场应定期进行消毒效果验收,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验收时可以采用培养基、菌落数等指标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工作是保障猪健康、防止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

猪舍消毒方案在现代的畜牧业中,猪舍消毒是保证猪只健康的重要环节。

一旦发生疫情,无论是猪只的数量,质量和畜牧业的利润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此,每位养猪户都应该重视猪舍消毒工作。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完整的猪舍消毒方案。

第一步:清理在消毒之前,首先需要对猪舍进行清理。

将猪粪,秸秆和废弃物清除出猪舍,刮干净地面和固定设备的表面,这是消毒的第一步。

通过清理,可以减少消毒液的使用量,提高消毒效果。

第二步:浸泡将清理完毕的猪舍设备和地面浸泡在高浓度的消毒液中。

消毒液可以使用普通肥皂和70%的乙醇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而成。

建议使用高能消毒剂,如吡啶类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类消毒剂,更能保证彻底消毒。

第三步:喷洒将消毒液喷洒在猪舍和设备表面,覆盖所有被污染的区域。

室内喷洒可以使用蒸气喷洒机,快速高效地进行消毒处理。

第四步:晾干待消毒剂彻底浸润并杀灭所有病菌后,需要等待消毒液干燥。

这意味着需要停止密闭猪舍的通风和使用电源,然后让猪舍自然晾干。

晾干时间通常需要12小时以上。

第五步:二次消毒如果需要彻底消灭顽固的病原体或是进行某些疫情的应急处理,还可以进行二次消毒。

这时可以使用更高浓度的消毒液或更强效的消毒剂,例如过氧乙酸氢酰类消毒剂,在认真清洁和消毒后再进行二次消毒处理。

总结:在猪舍消毒过程中,清洁,浸泡,喷洒,晾干和二次消毒是重要的步骤。

在实施消毒时,需要注意端正态度,加强操作规范和做好人员防护。

同时,应根据疾病预防和控制要求开展消毒,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及时妥善处理、报告和回应疫情,确保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试论猪病防治中的常用消毒方法

试论猪病防治中的常用消毒方法

试论猪病防治中的常用消毒方法猪病防治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消毒是猪病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消毒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手段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清除有害物质,以减少或排除疾病的传播和侵害的过程。

在猪场生产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猪病防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物理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杀灭病原微生物,其主要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辐射消毒。

1. 高温消毒高温消毒是指利用高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在猪场生产中,常用的高温消毒方法包括蒸汽消毒、热水消毒和烘烤消毒。

蒸汽消毒是将饱和蒸汽在一定时间内加热到一定温度,用于灭菌杀菌的方法。

热水消毒是利用高温热水对器具、设备和场地进行消毒。

烘烤消毒是利用高温热风对器具、设备和场地进行消毒。

高温消毒的优点是能够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无毒副作用,同时对设备和场地损伤小。

但是高温消毒也有局限性,如需要设备和场地符合耐高温的材质要求,操作难度大,且消毒后的设备和场地易二次污染。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辐射照射病原微生物,破坏其核酸的结构,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紫外线消毒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产生化学污染等优点。

但是紫外线透射力弱,不能对隐蔽处进行消毒,且对光线敏感、易被杂质吸收和反射。

3. 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是利用辐射能杀死或抑制寄生于猪舍墙壁、走廊、空中悬挂物等不易用传统消毒法达到的区域内的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辐射消毒有超声波、电离辐射、X射线和γ射线等方法。

1. 气体消毒气体消毒是指利用具有杀菌消毒活性的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气体消毒剂包括臭氧、二氧化硫、氯气、高锰酸钾和福美双等。

气体消毒具有透射力强,对隐蔽部位杀灭病原微生物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气体消毒也有潜在的危害,如易燃易爆、对人体和动物有毒等。

3. 固体消毒固体消毒是指利用具有杀菌消毒活性的固体药物进行消毒的方法。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

养猪场的具体消毒养猪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来保证猪只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本文将介绍养猪场的具体消毒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洁净。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养猪场消毒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消毒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日子进行消毒,避免消毒液被雨水冲刷或受到其他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2. 整理消毒工具和设备:确保消毒液、喷雾器、扫帚等工具设备完好无损,并做好清洗和消毒处理。

3. 安排好通风和防护措施:在进行消毒过程中,合理安排通风,确保自身和工作人员的防护设备,防止病原体感染和有毒物质的侵害。

二、物品消毒方法养猪场的物品消毒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介绍常见物品的消毒方法:1. 消毒槽的消毒:首先将消毒槽内的污垢清理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的浓度根据不同的消毒剂决定。

消毒液需要充分浸泡消毒槽,并确保槽内各个部位都受到充分的消毒。

2. 喂食器和饮水器的消毒:将饲料器和水槽取出,倒掉残留的饲料和水,清洗干净后使用消毒液进行充分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或拭干。

3. 猪舍地面和墙壁的消毒:先将猪舍地面打扫干净,清除残留的饲料、粪便等污垢,然后使用喷雾器或消毒喷雾装置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和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

三、养猪场环境消毒方法除了物品消毒之外,养猪场的环境消毒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养猪场环境消毒的方法:1. 猪圈和猪栏的消毒:首先,将猪只清理干净,清除饲料残渣和粪便等污垢。

然后,在充分通风的情况下,使用消毒喷雾器或消毒剂进行喷洒,确保消毒液均匀地覆盖到猪圈和猪栏的各个部分。

2. 猪场周边环境的消毒:猪场周边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

可以使用喷雾器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或者在需要消毒的地方铺设消毒垫,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周边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养猪场消毒方案

养猪场消毒方案

养猪场消毒方案
养猪场的消毒方案是为了预防疾病传播和维护猪群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养猪场消毒方案:
1. 清洁消毒:首先将养猪场彻底清洁,清除所有的污物和粪便。

可以使用高压喷洗设备清洗地面、墙壁和设备等,确保彻底清洁。

2. 乳酸发酵消毒:将适量的乳酸添加到水中,制成乳酸发酵液。

然后使用喷雾器将乳酸发酵液均匀喷洒在养猪场的地面、墙壁和设备上,配合通风进行消毒。

乳酸发酵液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 酮酸消毒剂:酮酸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有效杀灭病原菌和病毒等。

将适量的酮酸溶解在水中,制成酮酸消毒液。

然后使用喷雾器将酮酸消毒液均匀喷洒在养猪场内的地面、墙壁和设备上。

4. 高温蒸汽消毒:使用高温蒸汽对养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可杀灭各类病原菌和病毒。

使用专业的高压蒸汽机,对地面、墙壁和设备等进行蒸汽消毒。

5.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养猪场内使用紫外线灯对地面、墙壁和设备等进行照射,可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6. 定期消毒:养猪场应定期进行消毒,根据养猪场的情况制定
适当的消毒频率。

常规消毒可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时,应考虑猪只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在使用任何消毒剂之前,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另外,养猪场的消毒也需要配合合理的管理措施,如猪只的隔离、饮水和饲料的消毒等,以提高消毒效果和猪群的健康水平。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
猪场消毒步骤如下:
1. 清理猪舍: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废料、残料等杂物,确保猪舍表面干净。

2. 预洗:使用高压水枪对猪舍进行预洗,去除表面尘土和污垢。

可以在预洗水中加入清洁剂,提高清洁效果。

3. 消毒液准备:准备适量的消毒液,常见的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己定等。

根据所选消毒剂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消毒剂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4. 喷洒消毒液:使用喷洒器或洒粉器,将稀释好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在猪舍内的各个角落和表面,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的覆盖。

注意避免喷洒到猪只身上。

5. 处理地面:使用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猪舍内的地板、水槽、喂料器等设备。

可以使用刷子或拖把将消毒液均匀涂抹于地面表面。

6. 时间等待: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上的建议时间等待,使消毒剂充分发挥杀菌效果。

7. 清水冲洗:使用清水进行充分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8. 干燥通风:打开猪舍窗户和通风设备,使猪舍得到充分的通
风和干燥,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消除。

以上是一般猪场消毒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的消毒剂来确定。

同时,消毒是一个重要且常规的健康管理措施,但不足以替代其他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定期检测等。

因此,在猪场管理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保障猪只的健康。

猪场的消毒方案

猪场的消毒方案

猪场的消毒方案一、消毒方法在动物防疫工作中, 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机械性消毒是生产中最常用和最普遍的消毒法。

通过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 将大量的病原体清除掉, 然后再配合其他消毒方法彻底杀灭病原体。

清扫出的污物, 根据病原体的性质, 进行堆沤发酵、掩埋、焚烧或其他药物解决。

通风也可减少舍内的病原体数量。

(二)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常用的有: 高温、干燥、紫外线等。

1.阳光、紫外线和干燥阳光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阳光的灼热和使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燥亦有杀菌作用。

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致病菌, 在直射的阳光下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被杀死, 就是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胞, 连续几天在强烈的阳光下反复曝晒。

也可变弱或被杀死。

因此, 阳光对于衣物、用品、场地及畜栏等的消毒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应当充足运用。

人工紫外线消毒: 应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必须光滑、无污物, 室内必须清洁(特别是空气尘埃要少)。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1cm, 灯管周边1.5~2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消毒时间为l~2h。

房屋消毒每l0—15m2面积可设30W灯管1个, 最佳每照2h后间歇1h后再照, 以免臭氧浓度过高。

当空气相对湿度为45%~60%时, 照射3h可杀灭80%一90%的病原体。

若灯下装一小吹风机, 能增强消毒效果。

2.高温消毒是最常用且效果最的确的物理消毒法, 它涉及巴氏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火焰消毒、焚烧, 在畜禽的消毒工作中应用的多是蒸汽消毒、火焰消毒和焚烧。

(1)火焰的烧灼和烘烤是简朴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其缺陷是很多物品由于烧灼而被损坏。

当发生抵抗力强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时, 病畜的粪便、饲料残渣、垫草、污染的垃圾和其他价值不大的物品, 以及倒毙病畜的尸体, 均可用火焰焚烧。

不易燃的畜舍地面、墙壁可用喷火消毒. 金属制品也可用火焰烧灼和烘烤进行消毒。

应用火焰消毒时必须注意周边环境的安全。

养猪场消毒程序最完整

养猪场消毒程序最完整

养猪场消毒程序 -- 史上最完整(一)生活区消毒1、人员消毒——关键控制点(1)体表消毒一切需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来宾、工作人员等)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

在大门人员出入口通道应设置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前先进行汽化喷雾,使通道内充满消毒剂汽雾,人员进入后全身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阻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可用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百毒杀1:800 稀释,猪场常备三种消毒剂1〜2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 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人手消毒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即每升水添加菌敌3ml)涂擦手部即可,无需用水冲洗。

2、大门消毒池——外来病源的重要控制点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 并且应该设置喷雾消毒装置。

可用碘酸消毒液1: 8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 300稀释,每天添加1〜2盖消毒剂,7天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

3、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装猪车等)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的车辆消毒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车辆的挡泥板和底盘必须充分喷透、驾驶室等必须严格消毒。

可用碘酸消毒液1: 800稀释或百毒杀消毒液1: 300稀释,每天添加,7天更换一次。

1〜2 月互换一次。

(与大门消毒池所用的消毒剂一致)4、办公及生活区环境消毒。

正常情况下,办公室、宿舍、厨房、冰箱等必须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必须每周消毒两次。

疫情爆发期间每天必须1〜2次。

可用百毒杀消毒夜1: 1000稀释或戊二醛1: 1200稀释,1〜2月互换一次。

(二)生产区消毒员工和访客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更换一次性的工作服,换胶鞋后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才能进入生产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的消毒技术(一)消毒的基本知识1、猪场消毒的意义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由于猪场、猪群饲养密度圈舍的利用率高等因素,其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严重污染,猪的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养猪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采用强化防疫消毒措施,及时杀灭各种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是保障猪群安全、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

2、消毒及有关基本概念(1)消毒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按照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两大类: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对存在着或曾经对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动物群及其生存的环境,如感染猪群,猪舍等。

其目的是杀灭这些感染动物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以下两种: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所进行的消毒称为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以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消毒。

而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健康动物或隐性感染的群体所进行的消毒。

(2)灭菌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3)防腐防腐是抑制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活体组织受感染或其他物品发生腐败的措施。

其与消毒的区别在于仅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是必须杀灭微生物。

(4)消毒剂消毒剂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品。

(5)灭菌剂灭菌剂是指能杀灭一切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6)防腐剂是指用于抑制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活体组织受感染或其他物品发生腐败的化学药品。

3、消毒机制(1)对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1)对细胞壁的作用许多消毒剂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和结构,来阻碍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2)对细胞膜的作用微生物的细胞膜是消毒剂作用的主要部位,消毒剂主要对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能量的输送而达到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a、细胞内成分的漏出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消毒剂作用细菌细胞膜按以下顺序发生变化:①药物穿透细胞壁而被吸收到细胞内;②药物与细菌细胞膜上的类脂-蛋白复合物反应导致细胞膜结构的破坏;③低分子化合物如K+、PO43-等离子从细胞浆内漏出;④蛋白质、核酸降解并流出;⑤自溶酶释放引起细菌自溶。

b、抑制能量代谢许多消毒剂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从而导致细菌生物氧化障碍和细菌细胞浆成分的流失。

c、对细菌膜酶的破坏一些消毒剂能够抑制细菌的电子传递链,从而能够抑制需氧菌的全部代谢过程,导致细菌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和无机物的流出。

(2)对细胞浆内成分作用细菌细胞浆内主要有四个消毒剂作用的位点:细胞浆、细胞浆酶、核酸和核糖体。

1)对细菌细胞浆的不可逆凝集作用大多数消毒剂如:酚类、汞类等均有凝固细胞浆内蛋白的作用,包括结构蛋白和酶蛋白,同时也可引起核酸的凝固。

2)对细菌代谢酶功能的破坏很多消毒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的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而发生抑菌和杀菌作用。

3)对细菌核酸的破坏有些消毒剂能够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消毒剂与DNA和RNA发生反应,从而影响DNA的合成和复制及蛋白的生物合成。

4)对细菌核糖体的破坏许多消毒剂能够与细菌的核糖体发生反应,使细菌核糖体解离或改变其功能,从而影响细菌的发育和繁殖。

4、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剂量消毒剂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

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的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药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的照射强度。

强度与时间的乘积为剂量,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的强度能相应提高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

当然,如果消毒强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长也达不到消毒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和强度之间可以互相增减达到互补。

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满足所需要的作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消毒处理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所需的基本条件,在实际消毒中,必须明确处理所需的强度和时间,并在操作中充分落实,否则,难以达到效果。

(2)温度温度不仅是热力消毒的决定因素,对其它消毒方法亦是重要因素。

除热力消毒完全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外,其它各种消毒方法亦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无论在物理消毒还是化学消毒中,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温度低时则消毒效果会受到影响,如熏蒸消毒时,在温度15℃以下时会降低消毒效果,但也有少数消毒剂受温度影响少些。

关于温度变化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程度,往往随消毒方法、药物及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有的情况下,消毒处理本身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行,因此,当温度降低到极限以下时,即无法进行消毒处理。

例如,环氧乙烷熏蒸,低于10.7℃时,药物本身就不能挥发成气体;紫外线照射时,灯管本身功率输出的强度也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弱,有的灯管在4℃时,输出功率的强度只有27℃的1/5~1/3。

(3)微生物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原因是需要的作用时间延长、消耗的药物增加、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耐力强的个体随之多等,对于污染严重的对象,消毒处理的剂量要加大,在消毒的实际工作中,规定的剂量一般都能使污染比较严重的物品达到消毒要求,并还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除非污染特别严重,否则按规定的剂量处理即可。

(4)消毒环境的pH值酸碱度主要影响化学消毒剂的作用。

酸碱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

一方面是pH值对消毒剂本身的影响会降低或提高消毒剂的活性;另一方面是pH值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由于化学性质不同,而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戊二醛在pH值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而酚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则在酸性条件下作用强,如次氯酸盐溶液,pH值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较大。

有些消毒剂可通过复方强化来改变其对酸碱度的依赖性。

(5)环境的湿度消毒环境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响十分明显,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

室内空气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80%~90%,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60%~80%,小型物体环氧乙烷消毒处理的相对湿度应为40%~60%为宜,大型物体(大于0.15立方米)消毒为50%~80%。

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下时,杀菌力较强,在80%~90%时,杀菌力下降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力。

(6)化学拮抗物化学消毒剂均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其活性必然受到与其性质相拮抗的物质的影响。

如氧化性的消毒剂可被环境中的还原性的物质所拮抗,阴离子消毒剂会受到阳离子物质的影响;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会被肥皂或阴离子洗涤剂所中和等。

(7)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对象的选择针对要杀灭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

要杀灭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结核杆菌等则必须选择高效消毒剂或能达到消毒目的的物理消毒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

(8)微生物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性针对要杀灭的微生物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性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类型是有效消毒的根本保证。

总体来说,细菌芽孢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最强,敏感性最差;而细菌的繁殖体,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体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最高。

(9)有机物质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往往能抑制或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特别是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有机物质包围在微生物周围,对微生物起保护作用,阻碍消毒剂的穿透;另一方面在化学消毒剂中,有机物质本身也能通过化学反应消耗一部分化学消毒剂。

各种消毒剂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在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明显下降;季铵盐类、双胍类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受有机物质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但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比较小。

如果环境中有机物质存在比较多时间,应适当的加大消毒剂量。

(10)穿透作用物品被消毒时间,消毒因子必须直接作用于微生物本身才能起到消毒作用,不同消毒因子穿透能力不同。

例如,甲醛熏蒸消毒比环氧乙烷穿透力差;紫外线消毒只能作用于物体的表面及液体的浅层的微生物,一张白纸即可使其消毒效果下降95%以上。

消毒中所需的穿透时间。

(11)表面张力消毒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药物接触微生物而促进杀灭作用,为增进消毒效果,一方面可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来配制消毒剂;另一方面可在消毒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在加入表面活性剂时间应注意选择,以防止与消毒剂本身产生拮抗作用。

此外,温度提高也具有降低药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二)物理消毒法1、热力消毒技术(1)热力消毒的机理热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机制是通过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核酸的活性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蛋白质是各种微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构成微生物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

结构蛋白主要包括构成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浆内含物等。

功能蛋白构成细菌的酶类。

干热和湿热对细菌蛋白质的破坏机制是不同的。

湿热是通过使蛋白质分子运动加速,互相撞击,致使肽链连接的副键断裂,使其分子由有规律的紧密结构变为无秩序的散漫结构,大量的疏水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并互相结合成为较大的聚合体而凝固、沉淀。

干热灭菌主要通过热对细菌细胞蛋白质的氧化作用,并不是蛋白质的凝固。

因为干燥的蛋白质加热到100C也不会凝固。

细菌在高温下死亡加速是由于氧化速率增加的缘故。

无论是干热和湿热对细菌和病毒的核酸均有破坏作用.加热能使RNA单链的磷酸二酯键断裂;而单股DNA的灭活是通过脱嘌呤。

实验证明,单股RNA的敏感性高于单股的DNA对热的敏感性。

但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热力消毒的分类热力消毒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干热和湿热消毒。

由于微生物的种类、含水量及环境水分的不同,所以两种消毒方法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也不尽相同。

1)干热消毒主要包括焚烧、烧灼、干烤及红外线四种方法a、焚烧主要是对病猪尸体、垃圾、污染的杂草、地面和不可利用的物品采用的消毒方法。

b、烧灼是指直接用火焰灭菌,主要适用与猪栏、地面、墙壁及一些兽医用品的消毒。

c、红外线消毒是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来起到消毒的效果,但现在应用有一定的局限。

d、干烤本方法是在特定的于烤箱内进行的,适用于在高温条件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的消毒,如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

不适用对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的灭菌。

2)湿热消毒a、煮沸消毒是使用最早的消毒方法之一,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实用、效果比较可靠。

适用于养猪场检验室器材及兽医室医疗用品的消毒。

b、流通蒸汽消毒又称为常压蒸汽消毒。

是在101.325千帕(1个大气压)下,用100C的水蒸气进行消毒,常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物品消毒;通过问歇灭菌法可以杀灭芽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