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发展
产品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发展历程
产品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发展历程隐喻手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中。
以下是隐喻手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隐喻手法主要是通过模仿自然界或其他物体的形态和功能来进行设计。
例如,汽车设计师可以通过将汽车前脸设计成犀牛的形状,以传达力量和稳定性的概念。
2. 形象化阶段:随着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开始尝试使用隐喻手法来表达产品的特性和用户体验。
设计师可以通过将产品的外观与某种具有共鸣的形象进行类比,从而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例如,一个智能手机的设计可能通过将其外观与飞翔的鸟类进行隐喻,以强调其轻巧和便携性。
3. 概念化阶段:随着用户体验设计的兴起,隐喻手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
设计师开始将隐喻手法应用于产品的交互方式和用户界面设计中。
通过将常见的物体或行为与用户界面的操作进行类比,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的行为和理解。
例如,一个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可以将邮件的标记功能设计成纸张上的批注,以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4. 情感化阶段:随着人们对情感化产品的需求增加,隐喻手法开始在产品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隐喻手法来表达产品的情感属性,从而增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
例如,一个家居灯具的设计可以通过将其外观设计成温暖和舒适的烛光,以传达温馨和放松的氛围。
总体而言,隐喻手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阶段的形态和功能类比、形象化阶段的特性和用户体验类比、概念化阶段的交互方式和界面设计类比,以及情感化阶段的情感连接表达。
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使得隐喻手法在产品设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产品带来更丰富的意义和体验。
中国广告学隐喻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学隐喻的发展历程一、早期隐喻实践在中国,广告学的隐喻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和广告中,人们经常使用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这些隐喻通常基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共同理解,使得读者能够通过比喻的方式理解广告信息。
二、现代隐喻理论引入随着西方现代广告学的引入,中国的广告学也开始借鉴和应用西方的隐喻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隐喻在广告中的重要性,认为隐喻能够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记忆性。
同时,这些理论也提供了对隐喻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工具。
三、隐喻在广告中的应用在中国,广告中的隐喻应用广泛。
在许多广告中,商家通过使用隐喻来传达产品的特点、优势和价值。
例如,一些广告将产品与自然元素或动物相联系,以强调产品的自然、健康和活力。
此外,一些广告还使用隐喻来表达品牌形象和价值观,以吸引消费者的共鸣。
四、隐喻研究的深化随着广告学的不断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隐喻在广告中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一些学者研究了隐喻的认知机制,探讨了隐喻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
另一些学者则关注隐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探讨了隐喻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应用和效果。
五、隐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隐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
例如,一些学者将隐喻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相结合,探讨了隐喻在广告中的作用和效果。
这些交叉研究不仅丰富了广告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广告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六、隐喻研究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广告学也开始走向国际化。
在这个过程中,隐喻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许多国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广告中的隐喻应用和文化特点,探讨了中国广告中独特的隐喻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的广告学者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国广告学的国际化发展。
七、未来隐喻研究的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广告将更加注重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分享。
隐喻研究的演进历程
隐喻研究的演进历程摘要: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焦点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
在众多的研究中,对于隐喻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研究比较缺乏。
本文将以时间为序将隐喻研究分为四大阶段,试图探讨隐喻如何从一种修辞格逐步发展到认知层面,以期人们对隐喻有全面的了解,不局限在修辞手段理解的层面上,从而有利于促进隐喻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对外语教学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隐喻演进历程认知隐喻传统上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法, 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掀起了隐喻学研究的一场革命。
之后,隐喻成为众多学科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认知科学等的研究对象,成为人类感知世界与形成概念的重要方式。
纵观隐喻研究的各种文献,发现对于隐喻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试图对隐喻的历史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探讨隐喻如何从一种修辞格逐步发展到认知层面,以期对隐喻有全面的了解,不局限在修辞手段,这对于促进隐喻研究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不无裨益。
1 隐喻的内涵界定英文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 meta-意为超越,-phora意为传送,合在一起表示“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或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
隐喻的理解可分为传统的和认知的两种。
传统的隐喻观将隐喻视为比喻语言,认为它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即非常规语言对常规语言的叛逆,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装饰性的辞藻以及增加语言表达力的工具,可有可无,没有认知价值。
Plato[1]觉得隐喻属花言巧语,至多是修饰性语言,是煽情的有力工具;Aristotle[2]认为隐喻“使事物活现在眼前”、“最能使风格显得明晰,令人喜爱,并且使风格带上异乡情调”;Quitilian[3]也表示隐喻使用最广也最具魅力,是点缀在风格上的高级饰物。
认知的隐喻观主张隐喻属于普通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植根于人类的生活经验。
隐喻研究的演进历程
隐喻研究的演进历程隐喻研究的演进历程:一、古希腊时期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将隐喻作为研究内容提出,他认为人们使用隐喻来让表达更具有吸引力。
2. 希腊历史学家维基里乌斯把叙述性、比喻性和谐喻性语言称为“三种写作形式”,他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区别,指出了隐喻的重要作用。
3. 古希腊哲学家保罗把隐喻理解为艺术家的手段,以勾勒事物本质。
二、中世纪1. 中世纪哲学家迪乌卡斯认为,隐喻可以表达神的真理,是展现神恩的有效方式。
2. 加夫里尤斯把隐喻理解为暗示的手段,他指出,人们可以通过隐喻表达未知或复杂知识。
三、文艺复兴时期1.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尼采将隐喻理解为一种象征形式,他强调隐喻的双向作用,既可以表达原象上的意义,也可以表达隐喻的语义。
2.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象征学”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通过隐喻形象来表达。
四、19世纪1. 19世纪,日本“写意文学”思潮兴起。
藤原秀铭引入“写意”,把隐喻理解为一种情感性的表达方式。
2. 英国诗人威廉·奥斯特和德国哲学家尼采分析了隐喻的存在价值,把其解释成“一体包含表象及其实质的事物”。
3. 法国文学家兰斯·夏特米尔将隐喻理解为理性的媒介,他认为,隐喻可以帮助理性思考,把复杂的想法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表达。
五、20世纪1. 20世纪的研究大量引入心理学的概念,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将隐喻理解为表达情感的方式,他指出,通过隐喻可以表达不可言说的内心需求。
2.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奇尔梅特把隐喻研究进行了规范化,对隐喻的结构、功能、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比较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新观点。
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唐纳德·斯托克把隐喻理解为一种在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表达方式,他指出,隐喻通过暗喻的方式使语言更加有表现力。
六、21世纪1. 21世纪,隐喻研究从语言学渐渐转变为跨学科实证性研究,利用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新技术,从建构主义角度研究隐喻的含义、形式、功能和意义。
隐喻理论及其发展
中图 分 类号 : 3 H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4 4 20 )6— 0 3 5 17 6 1 (09 0 0 3 —0
M e a o e r nd is De eo m e t t ph r Th o y a t v l p n
图 看 来 , 面 语 言 才 是 真 实 的 、 要 的 ; 喻 性 语 言 字 首 比 是 寄 生 的 、 要 的 。 而 隐 喻 属 于 比 喻 性 语 言 。 由 此 次
2 .隐 喻 : 种 修 辞 格 一 在 西 方 , 早 对 隐 喻 进 行 系 统 研 究 的 是 亚 里 士 最 多 德 。 根 据 亚 里 斯 多 德 的 定 义 , 隐 喻 是 把 属 于 别 “
Z E G Yn H N i扣
Ab t a t e e r h o tp o ,al mp r n a t f i g i i e e r h se p r n e r esa e r m C nr s h oy, sr c :R s a c n mea h r l i o t tp r o n u s c rs a c e x e e c st e tg sf o t t e r a l t i h o a T I tr cin T e r n h n t p ig T e r n na p c e r .T i t e i rve t d v lp n n o n ea t h o y a d te o Ma p n o y a d Me tlS a e T o o h h y h s h s e iws i e e o me ta d c m— s s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是指一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隐喻化进程。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给予原事物新的意义或理解的修辞手法。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知和认知。
在这个阶段,概念开始与其他事物相关联,通过感知和认知过程开始形成隐喻。
例如,在感知到“时间”为可感知的物质时,我们可以将时间看作是水流般的东西。
第二阶段是语言使用的隐喻。
在这个阶段,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开始将概念与隐喻进行联系。
例如,我们可以说“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以便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第三阶段是文化和社会的隐喻。
在这个阶段,隐喻不仅仅是限定在个体认知和语言使用上,而是成为了文化和社会共同的知识和理解。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隐喻为一种有限的资源,需要节约和管理。
第四阶段是象征和创造力的隐喻。
在这个阶段,隐喻超出了简单的类比,成为了一种象征和创造力的工具。
例如,著名的隐喻“时间是金钱”就超越了简单的类比,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象征说法,用来表达时间的宝贵和需要管理的意义。
总的来说,概念隐喻发展历程是一个在个体认知、语言使用、文化和社会层面不断演化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喻将从
个别的类比发展为社会共同的知识和象征,给予人们对概念的更深层次理解和表达。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
概念隐喻发展历程概念隐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并在西方哲学和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运用。
以下是关于概念隐喻发展历程的简要描述。
古代:隐喻的萌芽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运用隐喻来描述和表达抽象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对话篇《The Republic》中就使用了隐喻来说明合理和理性的概念。
他将理性比喻为一个城市的统治者,而欲望和愉悦则被比喻为城市的各种居民。
这种隐喻的应用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宗教的使用在中世纪,宗教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隐喻也被广泛用于宗教文学和讲道中。
这些隐喻不仅用于解释宗教理论,还用于教导和感召。
例如,基督教文学中的爱被隐喻为神的爱,而信仰则被隐喻为堡垒,抵挡着邪恶的攻击。
启蒙时代:理性和科学的发展随着启蒙时代的到来,理性和科学开始主导人们的思考方式。
这也导致了概念隐喻在哲学和文学中的运用,以促进理解和思考的进一步发展。
伊曼努尔·康德是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使用了许多隐喻来说明他的观点。
他将审美判断视为一种隐喻,通过将美感经验与非感性概念联系在一起来表达审美价值。
现代:心理学的应用与拓展在现代,概念隐喻的研究得到了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乔治·莫纳汉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认知隐喻的概念,并认为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语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研究促进了隐喻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和拓展。
近年来,概念隐喻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学科的关注,如语言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研究者们在各个领域中应用概念隐喻的理论来解释和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现象。
例如,在心理学中,隐喻被用来研究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在社会科学中,隐喻则被用来研究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隐喻则被用来开发智能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
总结: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它起初是用于描述抽象概念的比喻性表达方式,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它逐渐得到了深化和拓展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MING RI FENG SHANG287社 会 视 野文|周 雪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摘要:“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由韩礼德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提出以来语法隐喻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
语法隐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占据了基础地位,它是语义层与词汇语法层的重要联结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典语法隐喻理论,然后阐述了语法隐喻的发展阶段,希望对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的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发展一、引言语法隐喻一词最早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即“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经常发生在语法层面”并且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大类。
国内也有一些语言学家或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语法隐喻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例如:朱永生和严世清阐述了语法隐喻理论的根据,他们还揭示了当代隐喻研究的意义以及贡献(朱永生,严世清,2000);胡壮麟也对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的一些框架的不彻底性提出讨论(胡壮麟,2000);常晨光也对韩礼德提出的人际语法隐喻进行再分析(常晨光,2001)。
本文主要对语法隐喻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并就语法隐喻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
二、语法隐喻的发展“语法隐喻”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韩礼德1976年发表的论文《反语言》中,而语法隐喻的发展事实上历经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语法隐喻的萌芽阶段,以韩礼德的《反语言》和《英汉语中的语法隐喻》这两篇论文为代表作。
在《反语言》中,韩礼德认为“反语言”是日常语言的一种隐喻形式,并且隐喻可以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出现,如语音隐喻、语法隐喻、以及语义隐喻,语法隐喻可以进一步分为词法、词汇和句法隐喻三种。
韩礼德还指出,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语法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部分是隐喻性的。
但此时的这些理论观点还未成熟,缺乏具体的论证。
随后,在1984年的《英汉语中的语法隐喻》这一论文中,韩礼德开始解决上面阐述的问题。
简述个体隐喻表征的发展
简述个体隐喻表征的发展
个体隐喻表征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使用隐喻来理解、表达和解决个体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将抽象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形式。
个体隐喻表征的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心理学家 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在他们的著作《基于隐喻的思维》中提出了这一概念。
在这本书中,Lakoff 和 Johnson 认为人类的思维是基于隐喻的,即人们通过将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
随后,个体隐喻表征的概念在心理学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被用于研究各种心理学问题,如认知发展、语言学习、情绪调节等。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个体隐喻表征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且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的来说,个体隐喻表征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研究表明,个体隐喻表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
此外,研究还表明,个体隐喻表征与人们的文化背景、语言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因此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个体隐喻表征方式。
这也意味着,在交流过程中,人们可能会用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同一个概念,因此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点。
最后,研究也表明,个体隐喻表征可能与人们的情绪调节、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有关,因此研究个体隐喻表征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心理过程,并且可能为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路。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隐喻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语言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关注的是隐喻在沟通和表达中的作用。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但直到近几个世纪,隐喻才开始引起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隐喻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比喻不同的事物。
然而,这种研究仍然局限于修辞学的领域,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索。
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开始对隐喻进行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研究。
康德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他将其视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
他认为语言和思维中隐含着各种隐喻,这些隐喻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
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基础。
弗雷格尔和邓纳姆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隐喻在日常沟通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心理过程,通过将一个领域的概念应用到另一个领域,来帮助人们理解和思考。
20世纪中期,隐喻研究获得了更大的关注。
拉卡托斯基提出了“隐喻即真理”(metaphor is truth)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它们不仅仅是修辞手法,更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他还提出了类比和隐喻之间的区别,类比是一种将一个领域的特征应用到另一个领域的过程,而隐喻是一个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格洛斯和拉卡夫编写的《隐喻与思维》一书,系统总结了隐喻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基础,它们不仅仅是修辞手法,也是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
他们还提出了认知隐喻的概念,认为隐喻不仅表达了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概念转移,还能够塑造我们思考和理解的方式。
随着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隐喻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人文学科发展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现在,人们正在研究隐喻在大脑中的神经基础,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隐喻的生成和理解。
隐喻与思维认知的相互作用
隐喻与思维认知的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基本上都是参照熟知的概念来理解和认识那些未知的概念,以此形成这些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隐喻正是通过这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借助清晰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认识那些相对抽象甚至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
因此,隐喻是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抽象概念的最重要途径,它在人们认知客观世界中起着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隐喻与思维、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人们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外部的客观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隐喻的基本内涵和发展传统的观念来讲,隐喻是一种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现代隐喻研究的观点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现象,还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对世界各种事物认知的思维模式。
隐喻是用一个事物的某些方面的特性去理解、感知和表达出另外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是在彼类事物特征的暗示下去感知、想象、理解、体验甚至讨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
我国古人早在先秦诸子中就已经提及隐喻,尽管只是笼统的称之为“比喻”。
到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开始系统地对比喻进行研究,他把隐喻放在了比喻之下并进行了分类。
直到12世纪,南宋陈骙首次在汉语修辞学上提出了隐喻的概念,并作出详细分类。
发展至此,隐喻在国内的研究层次无异于亚里士多德。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隐喻理论的发展,中国学者开始借鉴西方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的情况对隐喻进行分析和研究。
“五四”运动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基于白话文的隐喻修辞蓬勃发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唐钺的《修辞格》将我国对隐喻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总结和论述,这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现当代,随着20世纪70年代莱考夫对隐喻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也纷纷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
其中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林书武为代表人物,包括胡壮麟《认知隐喻学》、束定芳《隐喻学研究》、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等等一些列隐喻研究的着作。
在西方的隐喻研究中,按照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范围来看,基本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修辞学下的隐喻研究、语义学下的隐喻研究和交叉学科的隐喻研究。
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1. 概念隐喻研究的核心概念
概念隐喻研究包括经典隐喻理论、冲击理论、隐喻理论等关于概念隐喻的文本结构模型。
它们指出,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的表达并非单一的性质,而是不断的变化和创新。
概念隐喻可以提高人们语言信息的理解度,增强概念的吸引力,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有力。
2. 概念隐喻研究的重要成果
国内概念隐喻研究较为成熟,有一定的论文和著作,被作为重要体系成果。
其中,《国家标准词典》和《国际隐喻和其它象征表达学研究》等文献收集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实例;另外,李夏晨、张丛林等学者也在国内概念隐喻表达的研究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他们研究得出的一些理论也有帮助于概念隐喻研究的进展。
二、概念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1. 概念隐喻研究中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目前,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特别是语义分析技术、文本挖掘技术、机器学习
技术等日新月异,将在概念隐喻研究中大放异彩。
另外,国内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也将有助于概念隐喻研究的发展。
2. 概念隐喻研究中跨学科融合的发展
概念隐喻的受众出现了多样性,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而被跨学科的研究所拓展。
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更灵活的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有关理论,从而探索更深层次的概念隐喻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果,在数据处理技术和跨学科融合发展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
随着研究取得更多成果,概念隐喻研究会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多模态隐喻发展历程
多模态隐喻发展历程
多模态隐喻是指将两种或更多的感官模态结合起来,以传达一种含义或意象的隐喻。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的起源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以下是对多模态隐喻发展历程的简要描述:
1.身体隐喻的起源:最早的多模态隐喻可以追溯到人类使用身
体部位来表达情感和心理经验的事实。
例如,我们常说“心痛”
表示强烈的悲伤,这是将身体感觉和情绪经验结合在一起的隐喻。
2.视觉隐喻的发展: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将
视觉形象和概念相结合。
例如,当我们用“明亮的未来”来形容
一个希望充满的前景时,我们将视觉感受和情感意义结合在一起。
3.听觉隐喻的运用:随着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声音和听觉来表
达感觉和情感。
例如,当我们说某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困扰”时,我们将听觉经验和情感状态结合在一起。
4.触觉和味觉隐喻的运用: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们还逐渐开始
利用触觉和味觉来表达感觉和情绪。
例如,当我们说某人的触摸让我们感到“温暖”时,我们将触觉经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5.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更容易将不同感官模态
结合起来,创造出多模态隐喻。
例如,电影、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模态来传达隐喻意义。
总的来说,多模态隐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人类对感官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探索和表达的过程。
通过将不同感官模态结合在一起,我们能够更丰富地传达和理解各种含义和意象。
人体隐喻的发展历程
人体隐喻的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体隐喻的运用日渐丰富和深入。
人体作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承载着生命、情感、思维等丰富的意义,自古以来就成为各种语言、文学、艺术表达中的重要元素。
下面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介绍人体隐喻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人体隐喻起到了重要的表达作用。
古代中国文化中,人体被用作象征的载体,以表达人性、道德价值观等。
诸如“心如古井”、“肺腑之言”等,将人的内心情感与身
体器官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鲜明性和感染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探索知识和艺术的边界越来越深入,人体隐喻的运用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中,人体隐喻被广泛应用于诗歌、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大卫像》中,大卫的身体被塑造得强健有力,象征着勇气和意志的坚定。
进入现代,人体隐喻的运用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在现代诗歌中,人体隐喻常常被运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象。
诗人可以借助对手掌、眼睛、脚步等身体部位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体验。
同时,在广告和媒体等领域,人体隐喻也得到广泛运用。
例如,某品牌的广告语“抱一抱更暖心”,将人的拥抱与亲近、关爱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以吸引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
总体而言,人体隐喻是人类语言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将人体与丰富的意义相联系,丰富了文学、艺术和广告等领域的
表达方式。
它不仅起到了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作用,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世界。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
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隐喻,作为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创新,国外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的趋势。
本文旨在综述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隐喻的定义与分类、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在交际与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概括和评价。
通过综述近三年国外隐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本文旨在揭示隐喻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也期望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异同,推动国内外隐喻研究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隐喻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隐喻理论的发展近三年,隐喻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和深入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修辞学视角,隐喻被视为一种语言现象,用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介入,隐喻的研究逐渐深入到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核心层面。
隐喻理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是被视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
这一观点强调了隐喻在日常语言和理解抽象概念中的核心作用,认为隐喻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经验来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为隐喻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神经影像等技术手段,研究者们发现隐喻处理涉及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包括语言处理区、情感处理区和认知控制区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隐喻处理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也为隐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
心理学对隐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心理学家们从认知过程、情感反应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隐喻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隐喻理论的内涵,也为隐喻在心理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
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关于比喻的探讨。
然而,直到20世纪后期,隐喻才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隐喻理论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学派的影响,即新康德派和结构主义派。
新康德派认为隐喻是一种想象的转喻,通过将一个概念应用于另一个概念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结构主义派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结构,通过将一个语义领域引用到另一个语义领域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然而,这两个学派对于隐喻的解释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限制。
因此,隐喻理论的发展逐渐转向了认知科学领域,尤其是启发式和类比研究。
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隐喻被看作是一种基于类比和类比方程的思维模式。
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乔治·莱科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隐喻之喻》一书将隐喻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们提出了基于概念隐喻和形式隐喻的理论,强调了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他们的理论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框架。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隐喻理论逐渐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研究者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来探索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隐喻的认知基础和神经机制的理解。
总的来说,隐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认知科学的转变,从概念隐喻到形式隐喻的延伸,以及与神经科学的融合。
这一发展历程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价值重要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统隐喻理论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
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
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
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
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
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
”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
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
(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
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
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
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
(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
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
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
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
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
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
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
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
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
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
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
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
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
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征向某一无生命但通常纯粹道德或抽象的事物转移的隐喻;从无生命事物向有生命事物转移的隐喻;从有生命事物向无生命事物转移的物理隐喻和从有生命事物向无生命事物转移的道德隐喻。
这五种隐喻最终又可归为两类:两种事物间进行对比的物理性隐喻和在某一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事物与某一物理事物之间进行对比的道德性隐喻。
不管是前者向后者转移还是相反,两者的意义都因此受到影响。
在对隐喻产生的原因解释中,方达尼尔提出被迫和主动使用隐喻的概念。
他首先区分了“借用”(catechreisis)和辞格:“一般来说,借用指的是一种已经用于某一概念的符号用于一个该语言中没有符号或没有适当符号表达的另一个新概念的情况。
”因此,凡是其用法属于被迫或必需的辞格,凡是产生词义的辞格都是借用。
(1803)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
然而,更重要的是,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
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
他对隐喻是这样描写的:“对一组事物用一个指称,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其目的是方便区别与另一组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
”(胡壮麟36页)他提出隐喻实质是“互动”(interac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仅是代替一个过去的可离散的印象,而是常见特征的综合。
当我们使用隐喻时,我们对正在思考中的不同事物有两个想法,却由一个词或短语体现,其意义是它们“互动作用”的结果。
所谓“互动”,是隐喻中的两个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启示,才能把握其意义。
隐喻中两个词项或概念的相似点不一定都是预先存在的,而是通过互动创建的。
认识到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语言,而且鉴于语言就是现实,隐喻的主要作用是扩展现实。
它将两个成分并列,其互动带来新的维度。
在这个意义上,隐喻创造现实,并在语言中保证现实的存在。
主体和喻体之所以能够互动,就在于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ground)。
从隐喻的字面上看,似乎只有本体和喻源两个成分,仔细推敲,它们都蕴涵共同点的概念成分。
理查兹对隐喻的认识已摆脱了修辞学的传统理论,把隐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联系了起来。
布莱克(Black)对互动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把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次进行考察,认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
在相似点的创新上,提出隐喻的“过滤作用”(filter),认为隐喻从义框(隐喻的另一成分,用于输出隐喻意义)带入的是“相关的常见意义系统”(a system of associated commonplaces)。
如Richard is a lion。
义框lion有多种意义,在与Richard互动中,与Richard相关的能用得上的语义得到了强化,用不上的则被过滤。
这种过滤在两个成分方面都进行,即隐喻中的两个成分都发生了互动。
由此,他描写了两个成分互动的过程:○1主要主语的存在激发听者从第二成分的特性中进行选择;○2请听者构建适合主要成分的平行的含义复合体;○3反过来激发在第二成分中引起平行变化。
这是互动论的关键。
理查兹表述为“词语的互相活动”(interanimation of words)。
雷迪(Michacl Reddy)1979年在“传导隐喻:语言中关于语言的框架冲突的个例”提出传导隐喻(Conduct metaphor)概念。
基本论点是:说话人将思想(物件)置于词语(容器)中,将它们(顺着管道)传送至听话人,然后听话人将思想/物件从词语/容器中取出。
传导隐喻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人类交际以及语言和隐喻本质的哲理:隐喻的原生地是思想不是语言,语言是我们对世界以普通的、常规的方法进行概念化的主要的而且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们日常的行为反映了我们对经验的隐喻性认识。
随着传导理论的被接受,人们发现了日常的、常规的概念隐喻系统,开始认识到是隐喻系统构筑了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包括绝大多数的由日常语言体现的抽象概念。
这一巨大的隐喻系统的发现摧毁了传统的对本义语言和修饰语言的区分。
莱考夫和约翰逊继承了雷迪的思想,他们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pervasive),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
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就隐喻而言,莱考夫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识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在人们思想底层有一个隐喻网络,它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莱考夫称之为“认知拓扑学”(Cognitive topology)。
他认为,抽象思想不是按客观世界的空间物理特性构筑的,其特性是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由认知者通过他的认知图投射到世界。
他设想,隐喻将源域的认知图(The cognitive maps)投射到目标域(本体)上,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被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之中。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在喻源的概念和感知层中起中介作用的图式也在目标中活化了。
根据这个观点,隐喻图式是一种抽象表达,它将一个抽象域的概念(知识)结构,建立于另一个更为具体的义域的感觉(可感知的)基础上。
莱考夫和约翰逊对一些语言表述进行归纳,发现隐喻不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词语替换,而是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可以用不同义域的观念表达,一个义域的概念可以被另一个义域的概念隐喻化,如“争论”概念已经隐喻化“争论是战争”:中苏双方展开了论战/秋菊打官司/他辩论的方式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唇枪舌战可见,我们从概念上用战争的词语来说争论系统地影响了争论的方式。
以莱考夫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隐喻展开的研究成为构建主义阵营的代表。
当代隐喻理论可以粗略地分作非构建主义(nonconstructivism)和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两大阵营。
非※※构建主义学派侧重于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运用的产物,注重的是隐喻性表达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而构建主义理论关心的是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思维过程,强调了隐喻性表达的认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