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医学]内科学教学大纲-精品文档
内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研究诊治人类各系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更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从前内科学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了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由于学科的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已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
目前,内科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等8个系统疾病的教学任务,包括108学时的理论教学,80学时的临床见习任务。
即使如此,依然是临床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课、见习实习课和考试课。
内科学学习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内科学理论与临床教学着重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当然内科学理论教学还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对疾病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因此,内科学的学习过程又是对大学基础阶段所学知识的复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内科学(包括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教授与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
理论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联系临床,重点讲授某个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见习则要根据临床病人的情况,重点了解和掌握某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操作规范,如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以及各种诊断穿刺、各种检查单的分析等,总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包括诊断学所学)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并巩固理论知识。
故此,临床见习以见、以应用为主,方法多样,不拘一格,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来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学》二、课程性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专科临床专业学生。
2、课程特点: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内科”的特点。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临床医学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内科学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总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临床内科学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尤其是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了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内科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
在教课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像等教学工具,结合临床病历分析,进行讲授教学。
木课程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总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课90学时,见习课30学时;考试成绩结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见习课成绩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掌握各系统疾病发生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疾病的防治;同时通过临床见习课的学习,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理论与医院病人诊治相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衔接内科学是一门继学习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基础课之后的临床课,因此,在其教学内容安排上是以前者为基础进行的。
四、教学方法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见习。
理论课教学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参照本科第七版《内科学》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授课。
在教学中,要求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网络课件和专题讲座等,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中需注意介绍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检杏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等。
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2、内科疾病的诊断3、内科学的进展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医疗、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5、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肺炎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炎的分类(包括解剖分类、病因分类和患病环境分类)。
2、熟悉病原体引起肺炎的途径。
3、掌握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4、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5、了解肺炎的预防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了解军团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2、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3、肺炎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4、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何确定病原体5、肺炎的治疗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8、自学其他病原体肺炎肺脓肿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要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二)2024
内科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内科学教学大纲(二)是内科学教学的拓展,旨在深化学生对内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档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学生在内科学教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大点:呼吸系统疾病1. 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肺部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5.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第二大点:心血管系统疾病1. 心脏解剖和生理概述2.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介入治疗第三大点: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第四大点:泌尿系统疾病1. 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第五大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 内分泌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激素治疗总结:内科学教学大纲(二)的五个大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与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相关的解剖、生理、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这将为学生的内科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呼吸系统疾病(1)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功能特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2)上呼吸道感染: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诊断标准。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及病理变化特征。
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
(4)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了解本病是以肺功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5)肺栓塞: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6)支气管哮喘: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作与炎症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合理应用平喘药物,尤其是抗炎药物和β2受体兴奋剂。
掌握重度哮喘的处理。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病理类型。
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8)呼吸衰竭: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9)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10)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了解肺脓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预后和预防。
《内科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供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全科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和基础医学理论与技术蓬勃发展,临床医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深入,内科学相应也进入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
内科学的任务是在基础医学各课程的基础上,系统的讲授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适当的介绍一些虽不常见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的疾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对内科学教学带来的相应变化,介绍国内外医学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要在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医学事业刻苦学习,拼搏进取。
本大纲根据目前内科学知识更新的情况和21世纪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八版)和2009年《内科学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修订,供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大纲所列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及临床见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了解内容。
内科学的教学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系统讲课和临床见习的方式,总学时130学时,理论授课100学时,临床见习30学时。
第二阶段为内科毕业实习,在第五学年进行。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理论课考核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其中平时成绩以临床见习时带教老师给出的成绩为依据进行综合评定。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篇绪论自学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共21 6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2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 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2第七章肺结核 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自学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 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2第十二章胸膜疾病 2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自学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2第十六章烟草病学概要自学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共24 6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心力衰竭 2.5第三章心律失常 3心电图检查 3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第五章高血压 3第六章心肌疾病 3第七章先天性心血管病自学第八章心脏瓣膜病 3第九章心包疾病 2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1第十一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自学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自学第十三章心血管神经症自学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共19 6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1第三章食管癌自学第四章胃炎 1第五章消化性溃疡 2第六章胃癌 2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 2第九章大肠癌自学第十章功能性胃肠病自学第十一章慢性腹泻自学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自学第十三章自身免疫性肝病自学第十四章药物性肝病自学第十五章肝硬化 3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 1.5第十七章肝性脑病 1.5第十八章胰腺炎 1.5第十九章胰腺癌自学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1.5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共12 3 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肾小球病概述 1第三章肾小球肾炎 2第四章肾病综合征 2第五章IgA肾病自学第六章继发性肾病自学第七章间质性肾炎自学第八章尿路感染 1第九章肾小管疾病自学第十章肾血管疾病自学第十一章遗传性肾脏疾病自学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 1第十三章慢性肾功能衰竭 2第十四章肾脏替代治疗 1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共9 3 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贫血概述0.5第三章缺铁性贫血 1第四章巨幼细胞贫血自学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1第六章溶血性贫血 2第七章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自学第八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自学第九章白血病 2第十章淋巴瘤 1第十一章浆细胞病自学第十二章骨髓增生性疾病自学第十三章脾功能亢进自学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0.5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0.5第十六章凝血障碍性疾病自学第十七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自学第十八章血栓性疾病自学第十九章输血和输血反应自学第二十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学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共9 3 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垂体瘤自学第三章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自学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2第五章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自学第六章尿崩症自学第七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自学第八章甲状腺肿自学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第十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一章甲状腺炎自学第十二章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自学第十三章库欣综合征 1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自学第十五章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六章嗜铬细胞瘤自学第十七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自学第十八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九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自学第二十章伴瘤内分泌综合征自学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3第二十二章低血糖症自学第二十三章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自学第二十四章肥胖症自学第二十五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自学第二十六章高尿酸血症自学第八篇风湿性疾病共4 3 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风湿热自学第三章类风湿关节炎 1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1.5第五章脊柱关节炎自学第六章干燥综合征自学第七章原发性血管炎自学第八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自学第九章系统性硬化病自学第十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自学第十一章骨关节炎自学第十二章痛风 1第十三章骨质疏松症自学第十四章纤维肌痛综合征自学第九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共2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中毒 1.5第三章中暑自学第四章冻僵自学第五章高原病自学第六章淹溺自学第七章点击自学合计100 30总计130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学习内科学的方法2、了解内科学的发展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教学内容1、现代医学的兴起,医学的发展概况2、《内科学》系统介绍人体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熟悉学习方法,培养“临床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
(完整word版)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042 课程总学时178(理论总学时98/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 8.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年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采用闭卷笔试。
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
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2024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内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对人体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学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内科学知识的纲要,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内科疾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内科学教学大纲(一)为主题,分为五个大点来概述其内容。
正文:大点一:基础知识1.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解剖和生理学:系统介绍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如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等。
3. 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
4. 临床表现与诊断:详细描述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如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等。
5.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介绍内科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方法,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大点二:内科专科1. 心血管内科:介绍心血管内科的疾病诊疗方案和常用药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2. 呼吸内科:探讨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 消化内科:介绍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4. 内分泌科:探索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5. 肾内科:详细描述肾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如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大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强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 临床鉴别诊断:介绍内科疾病鉴别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等。
3. 影像学诊断技术:探讨内科疾病中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X线、超声等。
4.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指导学生正确解读常见内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5. 病理学诊断的意义:介绍病理学诊断在内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大点四: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1. 治疗原则:阐述内科疾病治疗的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窦房阻滞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V
V
V
V
V
V
V
V
V
J
J
V
J
J
J
J
J
J
J
J
V
J
J
J
循 环 系 统 疾 病
心
律 失 常
房室传导阻滞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査 治疗
*室内传导阻滞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査 治疗
J
J
J
J
J
J
循 环 系 统 疾 病
心
律 失 常
过早搏动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阵发性心动过速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心房颤动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心室颤动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V
V
V
V
V
J
V
J
V
J
J
V
J
J
J
J
J
J
J
J
J
循 环 系 统 疾 病
心 律 失 常
*预激综合征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J
V
V
V
J
J
J
J
J
J
风 湿 性 心 瓣 膜 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联合瓣膜病
并发症
治疗
1
V
V
V
《内科学》教学大纲(本科)
内科学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总论了解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及展望。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掌握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病理、预防;流感的特点。
3.肺炎掌握内容:肺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治疗;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炎的概述、发病机制,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其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厌氧菌、真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4.肺脓肿掌握内容: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脓肿的病理、预防。
5.支气管扩张症掌握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预防、预后。
6.肺结核掌握内容: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结核的痰菌检查、X 线特点与病理变化特点)、诊断方法、要点与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内科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概要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ine Teaching Program课程编号:内科学(临床医学概要)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外科总论与手术学、诊断学、放射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重点论述人体各个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
内科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教材,其目的是引导一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基础医学、临床前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本走向临床,帮助医学生掌握为患者掌握诊治疾病的本领。
内科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内科常见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将诊断学与内科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培养学生树立疾病的整体观概念,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今后从事内科工作或其他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一)心力衰竭(1学时)1.基本内容:心力衰竭的定义和病因;心力衰竭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心力衰竭的分类和分期;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和方法,尤其是目前有关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治疗进展和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征,禁忌征及洋地黄中毒表现。
2.基本教学要求:熟悉: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及病理生理机制;掌握;心力衰竭的分期与分级;掌握:各类心力衰竭(左、右心衰,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抢救措施。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心力衰竭的分期与分级;各类心力衰竭(左、右心衰,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编号:1学时数:178其中见习学时:58学学分:10.0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五)对急、危、重病人有一定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内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医风,重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2第八、十章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4性肺疾病膜炎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第七章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2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1第十二、十五章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非4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第十二章胸膜疾病1第十七章肝性脑病1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5第十八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2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0.5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2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第二章心力衰竭4第一章总论2第三章心律失常2第二、三章肾小球疾病概述及肾小球2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4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2、 3、4 节)续上表: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八章尿路感染2第十章淋巴瘤2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2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2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血小板减1少性紫癜)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2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7性疾病第二章贫血概述1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4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第八篇风湿性疾病3第六章溶血性贫血2第三章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九章白血病3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治疗。
(三)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预防;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二)一般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病理改变;鉴别诊断;并发症;预防;治疗。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熟悉: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三)了解: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一般讲解: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
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一般讲解: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肺炎概述 1 学时;细菌性肺炎一.目的与要求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1 学时;其他肺炎(支原体、病毒、真菌) 1 学时)(一)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 线表现。
(二)熟悉: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肺炎的诊断程序;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常见病原菌肺炎(葡萄球菌、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三)了解: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 线表现。
(二)一般讲解: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肺炎的诊断程序。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
常见病原菌肺炎(葡萄球菌、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第七章肺结核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熟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三)了解: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一般讲解: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其他检查(胸部影像学)。
(二)熟悉:肺癌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其他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治疗原则)。
(三)了解: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影像学其他检查(磁共振显像、SPECT、PET、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开胸肺活检);预防与预后。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
(二)一般讲解:肺癌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磁共振显像、SPECT、PET、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开胸肺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治疗原则);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分期;预防与预后。
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自学)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间质性肺病的诊断。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结节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肺间质的概念。
间质性肺病分类;诊断方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X 线、肺功能);诊断标准;治疗。
结节病的实验室检查(X 线检查);鉴别诊断。
(三)了解: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机制。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分类。
其他间质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
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三)了解: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预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
(二)一般讲解: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预防。
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
(二)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三)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预后;预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
(二)一般讲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预后;预防。
第十二章胸膜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二)熟悉: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