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荆州古城规划分析与建议

一、荆州城市总体概况分析

(一)、荆州市"八.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5年实现人均GDP4300元(90 年不变价为2640元),GDP五年年均增长15%左右。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52:28:20调整到1995年的47:29:24;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90年的62:38调整到73:27;工业内部在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又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建材、冶金、电子等新的支柱产业;农业内部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48%提高到1995年的62%;乡镇企业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产值由1990年的5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68.3亿元。

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7元和1829元,分别比1990年增加2160元和1051元,市民消费结构中用于非食品支出比例不断增加。

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七五"末期的28%提高到"八五"末期的30%以上;教育事业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人口增长得到了合理控制,"八五"平均增长率仅为10‰;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5、"八五"期间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工业技改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其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比重小;

三是城市建设欠帐较多、城市发展速度不快;

四是资金短缺,能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是滞后的社会配套改革,抑制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宏观区域环境分析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要发挥通江达海以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同时,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国家经济发展着力点已由沿海向沿江、向中西部转移。这给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荆州市可以更好地、积极地接受东部经济技术辐射,借用西部的资源条件发展壮大自己。

2、随着国家沿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上下呼应,整体联动,沿江城市呈现迅速发展势态。从同处长江中游的九江、黄石、岳阳、宜昌等市的发展目标来看,竞争势头咄咄逼人。九江市提出:以港兴市,旅贸并举,"三带"开发(昌九工业走廓、沿江经济带、沿湖企业圈),在本世纪末把九江建成多功能、开放型的经济,交通中转城市和长江中、下游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中心;黄石市制定了"第二次创业"、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发展战略,计划在本世纪末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强市,鄂东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工贸中心城市;岳阳市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把岳阳建设成为"三地一口一中心",即现代化石油化工能源基地、先进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著名的风景旅游基地,湖南直接对外贸易口岸,长江中游第二大(次于武汉)经济贸易中心;宜昌市提出"服务三峡、建设新宜昌",把宜昌建成举世瞩目的水电能源基地和旅游城市,鄂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之

一。荆州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和鄂中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优势,在长江中游城市中拥有领先的位次,为此,荆州市提出"科教兴市、沿江开发、外向带动"三大战略,努力把荆州市建成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江沿岸重要港口城市,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鄂南湘北最大的贸易中心。

3、全省"四区一中心"的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湖北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加强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形成"一特(武汉)五大(黄石、荆州、襄樊、宜昌、十堰)",若干个中等城市和一批小城市的城市网络。荆州市市区作为鄂中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与湖北省四大城市及同处长江中游的九江、岳阳等市相比,具有腹地广阔,农业优势明显,整体实力较强的特点。加快荆州市发展速度,壮大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带动鄂中南经济区暨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是荆州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及城市布局的需要。

(三)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荆沙地市合并,荆州市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在未来十五年内荆州市经济社会将会发生十分深刻的变化,在这段时期荆州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职能将会进一步加强。

1、江陵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众多的文物古迹,是我国灿烂的楚文化发祥地。城区是长江旅游线、三国旅游线的交汇点及楚文化中心。

2、鄂中南经济中心城市荆州市中心城区历来是鄂中南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随着荆沙地市合并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心城区工业中心、交通中心、旅游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及社会服务中心的作用日益加强,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3、荆州历来是川东、湖北、鄂中南的商贸中心,是湖北省长江商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指导思想,城市将建成粮油贸易中心、金融交易中心、农资批发、建材、日用工业品批发等多个区域性专业市场,形成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商品流通市场。

4、长江中游重要港口荆州港岸线条件好,腹地辽阔,曾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海关的成立使荆州港成为鄂中南唯一的外贸码头,沙岳铁路,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等的建设将使港口与腹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学堂洲和观音寺港口的开发将大大提高荆州港的水运能力,推动对外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荆州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人口规模

1、荆州市中心城区常住总人口53.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84万人,暂住人口(一年以上)2.55万人,无地农业人口3.35万人。

(1)通过1981~1994年统计数据计算,中心城区常住总人口年均综合增长率相对稳定,基本控制在2.5~3.0%之间。按人口指数增长函数公式。

X=N(1+Y)n预测:

X:规划期末总人口.

N:现状人口

Y:综合增长率

N:分别为近期(5年)和元期(10年)年份

计算得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

近期:60.80~62.30万人

远期:77.83~83.73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