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研究——“者”语法研究
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研究
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研究古代汉语是中文的历史形态,今日汉字的形态与用法及语法规则都是通过不断变革和发展而形成的。
对于研究古代汉语语法规则,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历程中找到答案。
汉语收音、文学和语言理论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
随着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大量的语言文献和语言史实被发现和研究。
在这个背景下,古汉语的语法规则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古汉语的语法规则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词汇等领域,其中最需要研究的是语法规则。
语法规则是一种非常核心的规则,决定了各种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结构。
在汉语语法规则研究中,主要涉及到成分结构、句法关系、语义关系、语用关系等方面。
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动宾结构、被动语态、句子主谓结构等都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非常灵活,取决于语境和句法结构。
例如,“众人皆知”的“皆知”是动词,但作形容词解释时可以理解为“全都了解”。
而在现代汉语中,“皆知”作动词解释成了“人人都知道”。
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变化也与时代的变迁和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在唐代,律诗是古代汉语中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其格式要求严格,要求字数相等、音律谐调。
这种格式要求使得唐诗的结构比较固定,其句式也有一定的规则,比如韵脚的运用、字数和音律的限制等。
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词汇、语法规则和结构变化。
因此,对于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古代汉语研究者来说,研究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至关重要。
总之,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研究为我们理解汉字的历史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并学会将其应用到今日汉语学习实践中。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发现语言规律和变化的本质,使汉语的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效。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这部份内容选自《古代汉语语法学》的前两章,第一章介绍跟古汉语语法学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二章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论在这一章里主要谈四个问题:1)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2)与古代汉语语法学相关的学科,3)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为了认识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本节先说明什么是“语法”,然后再说明什么是“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语法又叫“文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律,这种结构规律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
为了认识这个系统,我们以下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这个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或说是三种基本语法单位,其次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最后简单地谈谈语法中的共性与个性。
(一)语法单位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中都包含若干个要素,或若干个子系统。
在语法这个系统中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或说是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它们依次是:句子系统、短语系统和词系统。
系统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首先,一个系统B,相对于由它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系统A,是一个要素a1(或子系统a1)。
同时,这个系统A中还有要素a2、a3……;a1、a2、a3……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从而构成系统A。
其次B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b1、b2、b3……本身又都是低一级的一个系统C,而系统C中又有要素c1、c2、c3……。
所以语法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子系统看作是一个要素,从而把它置于比它更高一个层次的系统中来研究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可说是向上的研究。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一个系统分析为若干个要素,从而观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结构关系,这种研究是向下的研究。
这两方面的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古汉语语法中,这种向上的研究和向下的研究,常常构成一种并不完全整齐的对应关系。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它是以古代汉语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句式、语体、语用等方面。
其中,词法研究古代汉语的词类、词形、词义等;句法研究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句子功能等;句式研究古代汉语的句子类型、句子结构、句子组成等;语体研究古代汉语的语言类型、语言特征、语言风格等;语用研究古代汉语的语用功能、语用环境、语用结构等。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结构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
历史比较法是指比较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文献,以探究古代汉语的变化规律;结构分析法是指从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出发,分析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实证分析法是指以实证数据为基础,分析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不仅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现代汉语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
——邢福义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
古代学者,为了读懂古书,对书中的虚字和一些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这种研究是文献学的。
把汉语语法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始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此后这类著作渐渐多了起来。
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约40年。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人物和著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马建忠(1845-1900)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
父亲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
有四兄一姐,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
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外甥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
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
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
如果没有马建忠,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
《马氏文通》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该书以西方语文的语法为本,对照从古书中精选的例句,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因此它首先受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
古代汉语语法精析
第一章词类活用一概说(一)词的语法分类: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
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
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
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
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
《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
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
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
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
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
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
”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后缀“—家”“—者”的用例分析和中日对比研究
后缀“—家”“—者”的用例分析和中日对比研究“一家”、“一者”是汉语和日语中共有的一类词缀,多用来表示某种人或者某一类人。
在两国语言中,这类词缀有着很强的能产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和日语中由这类词缀所造的词并不完全对应。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这类表人后缀的误用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对于这类同样表示人且有着较强能产性的后缀,把握其在汉语和日语中在造词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十分必要。
纵观日中两国学者关于这类表人词缀的研究,大多只涉及了由这些词缀构成的三字词,而关于“—家”和“—者”的日中对比研究也不多见。
本文首次利用语料库收集大量用例,注意把词汇与语法、共时与历时相结合,从词形、词性、词构造以及词源等多角度出发,对以“—家”和“—者”为后缀构成的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五字词以及多字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进行日中对比研究,探讨了汉语“—家”和“—者”和日语「—家」和「—者」的异同。
本文共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章主要介绍前人的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为日语和汉语中“—家”和“—者”的用例分析,按字数有所侧重地考察各自的特点,并分别抽取日语和汉语中前语素相同的“—家”和“—者”,结合用例考察两者在使用时语感上存在的差异,探究“—家”和“—者”的不同。
第四章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进行了“—家”和“—者”的日中对比研究。
最后,第五章是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本文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二字词的“—家”和“—者”多来源于古汉语。
其中,现代汉语中的“—家”和“—者”除了表人以外,还有别的用法。
而日语则只引进了其表人的用法。
2)三字词的“—家”和“—者”在现代汉语和日语中都是数量最多的。
词性方面,汉语和日语的“—者”均多接动词性前语素,日语后缀「—家」的前语素多为名词,而汉语后缀“—家”的前语素多为动词;词源方面,现代日语中三字词的“—家”和“—者"除了—部分来源于古汉语,大多都是近现代的新造词,其中有些词还—度传播至中国。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
第三章语法(上)第一节语法概说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一定的语言的组合法则,人们只有按照一定的组合法则把语法单位组合起来,才能构成语言,才能表达和交流思想。
语言中的这种组合法则就是语法。
人们对于自然语言中的组合法则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就是语法学,或叫理论语法,亦简称语法。
目前语法学界将语法单位一般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
各级语法单位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特点而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类别,例如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又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类。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语言的三要素当中,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也是相当大的,而只有语法是比较稳定的。
尽管语法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又网络,并且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就其基本结构来看,古今语法仍然具有一致性。
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语法毕竟有它的显著特点。
譬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类的数目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然而在语法功能方面它们之间还是有所不同,例如:现代汉语里一般把代词划归实词,而古代汉语里则划归虚词,这是根据古今汉语里代词的不同特点而划分的。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从词性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
从用法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
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还有为动用法,等等。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学院:同学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再浮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浮现名词。
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孟子·公孙丑上)大者王,小者侯。
(汉书·高帝纪)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殊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汤问)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
(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担当,“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
(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后面另外浮现“室,以示指别之对象,后一个“所”是指而代。
正由于所字有指而不代的状况,因此可以浮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
如: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礼记·高校)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孟子·告子上)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
其中,“所”普通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状况:(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二)所+动词+者,例如: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
(孟子·梁惠王下)(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
例如:(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梁惠王上)(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
(论语·宪间)(3)此五者, 邦之蠹也。
古汉语研究
古汉语研究古汉语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
古汉语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唐朝中叶(公元581年)之间的汉语。
古汉语研究一方面对古代文献进行解读和分析,另一方面探讨古汉语的语法、词汇、音韵等方面的变化。
古汉语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从文献学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写作风格、词汇用法、语法结构等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这种研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古代文献,找出古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和规律。
同时,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存在的词语、字义、句法等现象,可以为古代文献的翻译和解释提供理论支持。
古汉语研究也可以从语音学角度入手,研究古汉语的音韵变化。
通过分析古代韵书、对比不同方言的音韵变化等,可以还原出古代汉语的音体系统,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规律。
这对于研究古代文献的正确发音、古代方言的迁移和演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古汉语研究还可以从语法学角度入手,研究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
通过分析古代文献中的句子结构、语法成分等,可以探讨古代汉语的句法演变和变化规律。
这对于古代文献的翻译和解读,以及对古汉语句法的再现和描述都有重要的作用。
古汉语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古汉语的演变和变化,可以推断出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依据。
同时,古汉语研究还对于诸如考古学、古代方言研究、古代文献翻译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古汉语研究是对古代汉语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学科,通过从不同角度入手,如文献学、语音学、语法学等来研究古汉语的变化和规律。
这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中古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述要
中古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述要1引言中古近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是从中古(1008~1368年间)开始的。
考古学家分析旧籍文献和折旧散传,收集古代汉语语法上的资料,在今天仍然是令人钦佩的杰出成果。
近代汉语语言研究(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紧随其后,不仅开启了今天言语学研究的大门,也在汉语发展和历史前进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突破。
2中古阶段从中古开始,汉语语法研究已有数千年的时间,从文献中收集古代语法的工作行在一直持续至今。
从语言的发展角度看,中古汉语语法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至第五世纪,至第六世纪古汉语字被统一,形成汉语的《说文解字》,而汉语的核心词汇体系大致也可以追溯至此。
那么,汉语在中古时期的发展到底是什么?3中古汉语语法特征从中古汉语语法史上来看,古汉语在语法上有以下几大特点:(1)词汇数量较少,句式简单。
(2)句子结构简单,主要由实义动词与构成,一般由实义动词、定语和宾语三部分组成。
(3)形容词词类较少,一般以定语形式出现,也就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4)及物动词的宾语一般与主语的人称和数没有明显的关联,但表示动作形式的动词在不同句子结构中有不同的变化。
(5)名词和动词之间没有时态和语态上的区别。
4近代阶段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在言语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大量收集古典文献、古汉语语料,勘正历代古文,重新复原和编订古文,有效地研究了汉语语言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一些未被充分发掘的普遍规律。
5近代汉语语法特征从近代汉语语言史上看,近代汉语语法有以下几大特点:(1)词汇数量增加。
新词、外来词、合变词等都汇于近代汉语,其他几大核心字也有进一步增加。
(2)句子结构复杂化,可以分为主谓宾结构,并具有动作方向和情态波动等互涉关系。
(3)形容词词类增多,甚至出现了以形容词作主语等词组。
(4)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与主语的人称和数开始有明显的关联;表示动作形式的动词也出现了词素的分裂和成立的情况。
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
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深远的历史内涵。
研究古代汉语,不仅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增进我们对现代汉语演变和发展的认识。
本文将探讨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古代汉语概述古代汉语是指从先秦至清代末期的汉语书面语,它起源于甲骨文,历经多个阶段,包括文言、古白话等。
古代汉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语言特点,如注重四声、用典、对仗等。
古代汉语的演变受到历史、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变迁,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二、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1、古代汉语词汇特点及分类古代汉语词汇特点主要包括:多用单音节词,少用合成词;同音字多,需要借助四声来区分;善于用典故和象征来表达思想等。
在分类上,古代汉语词汇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古代汉语语法特点及常用修辞手法古代汉语语法特点主要有:语序固定,主语在谓语之前;少用或不用介词,动作的主体和对象直接结合;没有时态和数的变化等。
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仗、用典、比喻、排比、夸张等,这些手法既能增加文采,也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古代汉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古代汉语的发展受到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
研究古代汉语,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等背景信息。
同时,古代汉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深入挖掘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特色。
三、古代汉语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内,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古代汉语进行深入探索,如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古音韵学等。
在国外,随着汉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古代汉语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汉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第三章古代汉语语法第一节古代汉语语法及其研究一、《马氏文通》以前的《古汉语研究》汉语语法研究由来已久。
古人对汉语语法的各种有意识的解释和研究,一般散见于哲学、经典、文献学、训诂学和词汇学的著作中,有的甚至著有专著。
战国时期,注释《春秋》的《公羊传》和《古梁传》已经涉及到汉语的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型。
例子:a.《僖公元年》“邢迁于陈仪。
”主――谓――补b.《庄公十年》:“宋人迁宿”。
主――谓――宾《公羊传》:“迁者何?其意也。
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描述:a.例的“迁”是不及物动词,邢侯自愿迁到陈仪。
b.例“迁”及物的词,是宋国强迫宿国迁移。
例2:承德年:“秋天,国王的师被贸易军打败”。
《公羊传》说:“谁败了,包庇金败。
”但为什么不说打败了金?国王是不可战胜的,不敢当国王。
"说明当时运用被动句是指不如意、不愉快的事,为了隐讳晋军打败王师的事实,改用一个简化被动式代替主动式。
西汉初年:诗《毛传》提出“辞”的概念:《文王》“思皇多士”。
传:思,辞也。
《汉广》:“不可求思。
”传:“思,辞也”。
《苤q》:“薄言采之。
”传:“薄,辞也。
”《山有扶苏》:“乃见狂且。
传:“且,辞也”。
《载驰》:“载驰载驱”。
传:“载,辞也”。
《大叔于田》:“叔善射忌。
”传:“忌,辞也”。
即语辞,语助。
唐朝:左昭二十年孔英达提出“语法”的概念:“唐骏还打电话给他的弟弟说:‘如果你适合吴,我就死。
你应该鼓励它,并遵循它来治疗。
’(汉)傅千柱:“相互服从总比共同死亡好。
”孔英达说:“遵守意思,让成员跟随他的话。
在语法上,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被称为‘阶段’。
仅仅让成员跟随自己的语言不能被称为‘阶段跟随’。
”1这种语法是古代书面语的习语。
按:“相自”——相垂直,各不强;“为了更好,为了更好。
”(宋代)洪迈提出了“句法”一词。
《容斋四书》:“其作文主旨的句法与前人有内在的相似性,音节响亮,这是不一样的。
”―指作文的“语法”。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摘要:一、上古汉语语法的特点1.语序2.助词3.虚词4.时态5.被动句二、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1.语序的差异2.助词和虚词的使用3.时态的表达4.被动句的构造三、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价值1.语言发展的历史痕迹2.古籍阅读和研究的帮助3.对现代汉语教学的启示正文:一、上古汉语语法的特点上古汉语,指的是商周时期的汉语,也就是甲骨文、金文和战国简帛文献的语言形态。
上古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语序:上古汉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主谓宾的顺序,即主语在最前面,然后是谓语,再然后是宾语。
例如,“我吃饭”在现代汉语中是“我吃饭”,而在上古汉语中则是“我食饭”。
2.助词:上古汉语中有丰富的助词,如“之”、“者”、“其”等,这些助词在句子中起到重要的语法作用,如表示所有关系、定语后置等。
3.虚词:上古汉语中的虚词也非常丰富,如“而”、“则”、“且”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转折、递进等作用,是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
4.时态:上古汉语的时态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如“食”、“食矣”、“将食”等,分别表示现在时、完成时、将来时。
5.被动句:上古汉语的被动句与现代汉语相似,都是通过“被”、“受”等词来表示被动。
二、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有很多不同,下面我们对比分析一下:1.语序:现代汉语的语序主要是主谓宾,而上古汉语则是主宾谓。
例如,“我吃饭”在现代汉语中是“我吃饭”,而在上古汉语中则是“我食饭”。
2.助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比上古汉语要少,如“的”、“地”、“得”等,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也有所变化。
3.时态:现代汉语的时态除了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外,还可以通过助词“了”、“过”等来表示完成时和过去时。
4.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动句除了通过“被”、“受”等词来表示外,还可以通过“让”、“叫”等词来表示。
三、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价值研究上古汉语语法,对于我们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阅读和研究古籍,以及对现代汉语教学都有重要的价值。
汉语语法研究
(三)文法革新的新成果——王力、吕叔湘、高名 凯三大家的语法著作
1938年开始,在上海,方光焘、陈望道、 王力、张世禄、傅东华等诸同仁,开展了首次 文法革新讨论,后来收入陈望道编的《中国文 法革新论丛》(1943)。 主要收获:在语法界开始打破原来的照套 西方语法框架以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传统习惯, 换成运用西方语言理论,独立地研究汉语语法 特点的新路子,从而为建立具有汉语特点的语 法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丁声树、李荣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961年),材料丰富,举例精当,分析入微,颇具 创见。 特点: 1.句子分析采用二分法(并列可多分),它是我 国国内第一部采用二分法分析句子结构的语法专著, 是国内出版社的“际 运用,善于利用外国语法理论与汉语实际相结合,即 “洋为中用”,这是该书的三大特点。 例如,关于“主· 宾”的语序特征;坚持动词 谓· 后的体词为宾语,包括“去两次”、“来三天”—— 这些量词结构是“准宾语”而非“补语”、首创量词 的类别和有关构词法的分析等。
四、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语法学
(一)结构主义语法学的引进
方光焘在1930年代,率先引进了索绪 尔的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赵元任则是用结构语言学全面描写汉语 语法的第一人。他用英语所写的《国语入 门》,其中语法部分由李荣编译成中文出版, 名为《北京口语语法》,应是运用结构分析 法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1968年,吕叔湘 又编译出版了他另一同名的专著《北京口语 语法》。
(二)教学语法硕果累累 王力1981年给“教学语法”正名。 1.语法普及读物大量出版 代表作有: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张志公《汉语语法讲话》 曹伯韩《语法初步》 2.中学教学语法的产生与发展 (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诞生; (2)《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的实施。
词类活用—语法简介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课件)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语法功能, 离开特定语境,依然存在,是固定的而非临时的。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起义》
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篇第九》
知:名词“知觉”。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为动 用法、名词作状语
语法
知识点1: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知识点2:词类和词类活用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什么是语法?
语法(也叫古代汉语语法?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结构上存在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 语也一样,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古汉语,则会出现误解。 学习古汉语语法重点是了解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在阅读 文言文时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容易造成误解的语言现象。
课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重点
堂 小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基本内容
结
• 词类的划分
• 词类活用和兼类
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楚归晋知罃》
何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此处前置,即“以何”。
词类
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包括形态变化、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 三方面)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在汉语的语法系统中,根据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将词 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副词
2. 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 3.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
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4. 代词活用 5. 数词活用
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_蒋冀骋
收稿日期:2009-03-22作者简介:蒋冀骋(1958-),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分类介绍如下:一、文字学研究三十年来文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甲骨文资料整理、字典编撰,甲骨文字语言研究和《说文》研究等方面。
(一)甲骨文资料整理和字典编撰。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于1979~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共收甲骨41956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殷墟甲骨文资料著录书,加上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屯南地甲骨》以及1999年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合集补编》,已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几臻完整。
甲骨文字典编撰方面有影响的有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988)和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1996)。
后者在每个单字下将1989年以前诸家的解释收集在一起,比李孝定六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集释》更完善,其中的“按语”是作者的研究所得,很有参考价值。
(二)甲骨文字语言研究。
文字考释方面的代表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此书于197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很注意文字考释的方法,故结论多可信从,反映了作者在考释甲骨文方面的主要成绩。
裘锡圭在考释和释读甲骨文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解释字词深入细致,考释文字精到准确,颇多新意。
重要论文有:《殷墟甲骨文考释四篇》(海上论丛·第2辑)等。
甲骨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语法研究方面,沈培的《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1992)、张玉金的《甲骨文虚词词典》(1995)是两部重要的语法研究著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者在研究甲骨语言问题时较多地使用了甲骨分类、断代研究成果,有些学者在进行甲骨文考释时,也注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问题,这都提高了研究的质量。
200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献集成》全书共40册,分门别类,把百年来有关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论文和专著汇为一编,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夫明堂者,王者之明堂也。(《孟子·梁 惠王下》)
❖ 2、复指作用消退的原因
❖ “指示代词+名+者”是“指示代词+名”和 “名+者” 的综合式,在综合过程中,“者” 字失去复指作用,变为仅有隔语作用的语气词。
❖ “指示代词+名”例:
(65)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 巢》)御,迎。
(5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 6、“谓词隐含”说辨析 ❖ 朱德熙: ❖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者”自指
“仁”这种德性;《论语·雍也》:“仁者乐 山。”“者”转指有“仁”这种德性的人。
❖ 袁毓林: ❖ “名+者”如“仁者,人也”,前面隐含“曰/谓”
言说类动词,朱先生的自指“者”也属于转指。但 又指出:“先秦汉语中找不到不省去言说类动词的 指称形式”,“在时间名词‘今、古、夜、始、往、 向’等后面的‘者’,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解释”。
❖ 各格式产生的时间:
❖ 较早的是“名+者”、“动+者”、“形+ 者”、“数+者”,《诗经》时代已经出现;
❖ 其次是“名+也+者”、“所+动+者”、“所 +介+动+者”,始见于《周易大传》;
❖ “主+谓+者”、“主+之+谓+者”晚见于 《左传》及以后的典籍。
三、“者”字结构的生成方式 在名词和谓词后边加“者”生成,即:
“贤者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二、“者”的句法结构形式 (一)“名+者”结构的多种形式
1、名+者 2、指示代词+名+者 3、名+也+者 4、所+动+者 5、所+介+动+者
例:
( 11 ) 今 者 不 乐 , 逝 者 其 耋 。 ( 《 诗 经 ·秦 风·车邻》)
(12)师者,众也。(《周易·序卦》) (13)君子行此四德者,故云乾亨利贞。
❖ 转指跟复指不同,转指是指代与谓词有关的 人和事物。
❖ 1、指人和事物 (43)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捍
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4)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庄
子·秋水》)
❖ 2、 “者”转指动作行为的时间、原因或状 貌。
❖ 例:
(45)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徒者, 君不在。”(《左传·成公十六年》)
昔余既令女出纳朕令。(《大克鼎》) “昔”是时间状语,或可能误“昔余”为人名。
下面例中如无“者”,句义理解错误: (30)元者善之长也。(《文言》) (31)亨者嘉之会也。(同上) (32)利者义之和也。(同上) (33)贞者事之干也。(同上)
❖ 有时无隔语“者”,句意、结构乃至句子类型将 完全不同:
( 27 ) 此 谓 使 民 兴 贤 , 出 使 长 之 。 ( 《 周 礼·地官·乡大夫》)郑玄注:“言是乃所谓 使民自举贤者,因出之而使之长民 。”
(28)若命长致,则媵(yìng)爵者奠觶(zhì) 于篚。(《仪礼·大射礼》) 郑玄注:“命长 致者,使长者一人致也。”
(29)臣为危而罪不敢。(《吕氏春秋·适威》) 高诱注:“不敢登其危者而罪之也。”
(34)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就是人(判断句)
*仁人也——仁慈的人。(偏正结构) (35)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三》) ——老虎是残戾的动物,
人是甘美的饵食(判断句)
*虎戾虫,人甘饵。 ——老虎残戾虫子,人认为饵食甘甜。(陈述句)
❖ 2、“者”的复指作用 如“仁者”意为“仁这种德行”,“虎者” 意为“虎这种动物”。
(57)若命长致,则媵爵者奠觶于篚。(《仪 礼·大射礼》)郑玄注:“命长致者,使长者 一人致也。”
(58)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 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 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韩非子·主道》)
❖ 谓词用作名词,“者”自指:
❖ 谓词有临时转指功能而具有名词性,再在其 后加上指示代词“者”,这个“者”实际上 是自指谓词表示的人或事物,“谓+者”和 “名+者”之“者”功能相同。
❖ 四、“者”的语法功能
❖ “者”有两个功能:
1、指代,分复指和转指。在“名+者”中, 复指“名”;在“谓+者”中,转指与“谓” 相关的人或事物。
2、隔语作用。将“者”字的前后成分隔开。
(一)“名+者”之“者”的功能 功能:隔语复指
1、“者”的隔语作用 没有“者”字,有时可能误解词义或结构。 例:
❖ 五、“者”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 (一)“名+者”结构中“者”的功能发展 ❖ 1、复指作用消退
在“指示代词+名+者”中,“者”的复指作 用消退,只剩下隔语作用。仅有隔语作用的 “者”带上一定的语气色彩。
❖ 例:
( 60 ) 君 子 行 此 四 德 者 , 故 曰 乾 元 亨 利 贞 。 (《周易·文言》
2、“者”和指示代词“之”、“诸”构成 互文
(5)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是故大国 不耆攻者;无积委,城郭不修,上下不调 和,是故大国耆攻之。(《墨子·节葬下》)
(6)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 不爱而用之,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利 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爱而 后用之,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荀 子·富国》)
(7)龟俯者灵,仰者谢,前弇诸果,后弇诸 猎。(《尔雅·释鱼》)
3、“不者”或作“不然”,“然”是指示代 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 本纪》)
不然,籍何以至此?(同上)按:枫、三 本“不然”作“不者”。
4 、“者”指代“人” (9)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
(《战国策·燕策一》) (10)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
专题五:古汉语“者”语法研究
❖ 一、“者”的词性 ❖ 二、“者”的句法结构形式 ❖ 三、“者”字结构的生成方式 ❖ 四、“者”的语法功能 ❖ 五、“者”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 六、固定结构中的“者” ❖ 七、结语
❖ 一、“者”的词性
❖ “者”是指示代词
❖ (一)专文论证
❖ 笔者《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 源》 :“者”本意是“辩治”即“理正分 别”,引申为“别事词”即指示代词。
❖ 例: (54)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
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55)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左传·襄公十年》)
❖ 另有一部分是临时转指,指代谓词所转指的 人或事物,后边可加上指示代词“者”,这 里,“谓词”=“谓词+者”,具有名词性。
❖ 例:
(56)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周礼·地 官·遗人》)郑玄注:“羁旅,过行寄止者。”
❖ 因“名+者”结构的“名”本身是个名词, “者”指代“名”是名副其实的自指。“谓+ 者”结构之“者”指代的是谓词所转指的人 或事物,因而这个“者”随之具有转指功能, 跟“名+者”结构的“者”有了区别,语法上 可称它为转指。
❖ “谓词”隐含说不可信:
❖ “名+者”结构在上古汉语很多,不存在隐含 “曰/谓”言说类动词,因而用“谓词隐含” 理论解释其中“者”字的功能,失去了事实 基础。
“者”成为语气词。 ❖ 例: (72)为君计者,勿攻宋。(《战国策·魏策四》) (73)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
(《商君书·算地》) (74)武安侯在者,族矣!
(2)加好者焉,斯圣人矣。(《荀子·礼论》) 《史记·礼书》引作:“加好之焉,圣矣。”
( 3 ) 未 尝 有 之 也 。 ( 《 战 国 策 ·魏 策 三 》 ) 《史记·穰侯列传》引作:“未尝有者也。”
(4)(北郭骚)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 焉。(《吕氏春秋·士节》)《说苑·复恩》: “而尝所以养母者。”
(18)蜎蜎者蠋,蒸在桑野。 (《诗经·豳风·东山》)
(19)壹者之来,云何其盱(xū)? (《诗经·小雅·何人斯》)
(20)负也者,小人之争也。 (《周易·系辞上》)
(21)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序。 (《尚书·洪范》)
(22)马不出者,助之鞭之。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23)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名→名+者 谓→谓+者 例: (24)昔余既令女出纳朕令。(《大克鼎》)
昔者先王慈爱百(迫)每(媚)。 (《 壶》)
(25)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周 易·大过》)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
(26)伐木掎(jǐ)矣,析薪柂(yí)矣。(《诗 经·小雅·小弁》) 毛亨传:“伐木者掎其巅, 析薪者随其理。”
(46)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 (《韩非子·说林》)
(47)然则舜伪喜者与? (《孟子·万章上》)
❖ 3、没有“者”作隔语,句法和句意将会改变:
(48)知我者谓我心忧。(《诗经·王风·黍离》) (主谓句)
*知我谓我心忧。(连谓句) (49)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强大的当王,弱小的当侯。(陈述句) *大王,小侯。 ——大的侯王,小的侯王。(偏正结构)
❖ 3、“名+者”居于句尾时“者”的功能 ❖ 这时“者”只有复指功能 ❖ 例: (42)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舍弃鱼而选取 熊掌这样东西,“者”复指熊掌。
❖ (二)“谓+者”之“者”的功能 ❖ 功能:隔语转指
(6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