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3e80d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c.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课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9ca8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e.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教育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较片面,理解不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律,了解法律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教育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4.巩固(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提高法治观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案例中的法律知识,我们还能从生活中学习到哪些法律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aa64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0.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对法律的基础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到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他们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可能知道一些法律的基本概念,如宪法、刑法、民法等,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清楚。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资料,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法律的作用和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d142a3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3.png)
法律伴我们成长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中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法律的保护作用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上的体现。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框通过展示未成年人身边发生的各种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通过视频案例、分析探究、小组活动、构建知识体系等方法帮助学生在了解法律后建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未成年人的定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分享感悟,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引导青少年在依法治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以后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学会依法办事。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辨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情境展示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和关爱的一组图片,引出今天的课题“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预习检查根据教材,完成以下知识点:1.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3.我国哪些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方位防线包括哪些内容?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课时教材学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课时教材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03980bb4cf7ec4afed06d.png)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节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感受法的关爱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1)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一款: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4)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未成年人的正确做法: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46861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e.png)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障作用。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通过讲述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保障我们权益的有力武器。
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法律在保护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的法律体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可能对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3.制作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让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4180159e581b6bd97e19ea07.png)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编写人:周文军责任编辑:张洪海【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和四道防线。
难点:懂得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95—100,填一填: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2.未成年人尚不成熟,较弱,能力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我国颁布了、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和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6.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分享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四幅图片,说一说: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二:阅读分享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议一议: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活动三: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谈一谈: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活动四: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和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说一说: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课堂小结构建网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法律为我们护航感受法的关爱【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某市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走进法制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走进法制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d637cf5335a8102d220a9.png)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2015年4月3日,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
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
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
2015年9月30日下午2点,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示:司法机关。
教师讲述: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法律与未成年人活动一:情景再现——生活中的未成年人(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95“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与关爱?提示:有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学校方面的保护、社会方面的保护、司法方面的保护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e578e5e601f69e3142329413.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一、说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由“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和“感受法的关爱”两目组成。
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是“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他们对于法律知识并不陌生,经常收看《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但是对于法律具体规定知之甚少,从学生乐于探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具体法律规定,课上交流展示的形式降低难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经验分享,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关爱以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关爱的原因和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初步培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未成年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导语:同学们好,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并思考如果悲剧发生在了我们身上,你会怎么办。
(老师播放网传校园欺凌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回答。
老师总结:看完视频同学们感慨良多,作为未成年的我们,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伤害,但是国家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那么大家对这些法律了解吗?我们又该怎样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呢?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法律为我护航》,解开大家的疑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106c743323968001c920b.png)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认识依法做事的原由,知道什么是依法做事。
2.知道建立法律崇奉的原由,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敬和恪守。
2.碰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经过,表达自己合法的诉乞降梦想。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心里拥戴和真挚崇奉。
4.青少年不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当成为参加者和。
三、合作研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学习《时势》,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要时势要闻、学习的疑惑和领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录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录,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势要闻】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动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街坊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仙人水”,以后不可以自拔,本来水里掺了毒品。
以后,小华被强迫戒毒。
这则事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迪?②今日正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禁。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了然什么?(3)【学习领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
建想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四、随堂操练1.法律次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优秀法律次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所以,我们应当A.仔细学习法律知识,娴熟地掌握有关的法律条则就行了B.仔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登攀科学顶峰C.依法做事,擅长与违纪犯罪状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入侵,成为法律的坚定保卫者D.踊跃锻炼身体,与违纪犯罪分子斗争究竟2. 依法做事,按照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①恪守各样法律法例,法律严禁的果断不做②经过法治方式表达自己合法的诉乞降梦想③自觉保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纪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关于未成年人来说,因为生活经历和经验极少,很简单遇到社会不良行为的损害,如被人讹诈、欺诈、殴打、诱骗等。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4bf8041283d049649a665884.png)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知识梳理】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B.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
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
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
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 )A.把不违法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B.积极运用诉讼手段解决所有纠纷C.淡化权利观念,积极承担义务D.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提高法治意识3.俗话说:“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4. 2016年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a93cdaa85727a5e9846a610d.png)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自主学习1.学会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和。
在实现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2.树立法律信仰(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地法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当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增强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和。
二、合作学习1.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如何做?三、复习巩固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当()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打击报复,以牙还牙D.依法办事,依法维权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4.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复习学案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869434a7302768e99396b.png)
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 认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 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二、复习重点1、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2、学会依法办事三复习难点:1.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2、树立法治意识四、复习过程第一环节:出示知识读背清单,学生自主复习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特殊保护的原因)2.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3.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四位一体)4.对待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应怎么做?5.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6.怎样学会依法办事?7.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8.道德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德治与法治)9.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青少年怎么做?(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法律修养?)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10.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如何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①在学习法律方面:认真学习法律的相关知识等②在遵守法律方面: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等③在依法维权方面:学会依法办事,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第二环节: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环节:典型例题分析1、2019年3月28日是第24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我市各学校利用班会、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这些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司法保护D .社会保护点拨:本题实施主体是“各学校”,所以应该是学校保护2、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个直播平台均有15 %左右的受众为未成年人。
紧跟直播时代的同时,“00后女孩打赏主播65万”、“9岁男孩刷父亲银行卡1.6万元为主播打赏”、“海南12岁小学生打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辛苦钱”的事例屡见报端。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复习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52194551810a6f52486af.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能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二、知识结构三、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各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这是因为未成年人()①社会经验不足②需要法律特殊保护③缺乏辨别是非能力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⑤身心尚未成熟⑥面对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2、右面漫画《不打不成才》中父亲的行为()A.是正确的,都怪孩子不听话B.可以理解,这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C.是违法的,侵犯了孩子的合法权益D.是违法的,不应该管教孩子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的专门法律有()①义务教育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欣赏漫画《罚款》,该店主的行为违反了()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合同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环境保护法D.产品质量法和义务教育法5、你认为哪些法律法规与你的生活、学习、成长关系最大?对成都八中、成都44中等十所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关注度最高。
这说明()A.其他法律法规都与未成年人无关B.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未成年人关系紧密,是未成年人的守护神C.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D.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予以明确规定并进行特殊保护。
以下四幅图中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是()7、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未成年人要()①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③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④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学习法律、学会依法办事()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②就能避免犯法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④有利于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假如你遇到类似下列漫画《投球》中的现象,你会对这个人说()A.你应该投准确一点B.你应该立即清除乱扔的垃圾,否则将会被罚款C.你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D.社会公德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自觉遵守10、七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f69a8d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1.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典型案例: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保护作用。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4520c29bba1aa8114531d988.png)
我们与法律同行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自主学习1.学会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和。
在实现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2.树立法律信仰(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地法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当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增强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和。
二、合作学习1.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如何做?三、复习巩固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当()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打击报复,以牙还牙D.依法办事,依法维权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4.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91ecaba0d4a7302763ad6.png)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目标1.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
2.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自主预习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 、、和四位一体,构筑起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三、合作探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请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大量不良书籍。
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随堂演练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8周岁的公民 D.未结婚的公民2.我国颁布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是(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要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一)共3份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一)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4b78bda2eefdc8d376ee32f0.png)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基础知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怎样做】(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________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__、自觉____________、坚定_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意识?【怎样做】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地_______、崇尚、_______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又是法治的_______。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_______、建设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
5.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意义【为什么】(1)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6.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怎样做】(1)增强________意识,________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基础达标】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担当。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 )A.对法律的认可和实践B.坚信法律的公正性C.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D.对法律的信赖和认可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工资,把欠薪老板告上了法庭B.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某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3.某中学利用开学典礼,特邀请辖区派出所的警官针对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用法律、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预防违法犯罪进行了专题演讲,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期末复习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4b5bfb79563c1ec4da71e7.png)
期末复习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背诵,常考材料题)2.未成年人感受到了哪些法的关爱?应怎样做?★★(背诵,常考材料题)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了解,常考选择题)4.青少年如何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背诵,常考材料题)【学习过程】一、导:思维导图二、思:自学深思(25分钟)上课效率比较低的同学提前背诵第九课,重点背诵2星以上题目。
三、检:迁移应用(15分钟)(一)选择题18.济南市教育局根据《济南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拟在延期开学期间利用“空中课堂”为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教学和生活指导服务。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2.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这一要求旨在()A.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B.杜绝学生就餐浪费现象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D.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3.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风和父母的素养。
希望孩子好,首先父母要起模范作用。
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父母要( )A.以健康的思想品行教育未成年子女B.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施加给子女C.帮助未成年子女做好人生规划D.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4. 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从未成年人的地位看,这样做是因为A.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B.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C.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D.未成年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5. 下列生活情景的做法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6. 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尊崇和遵守法律后果
2、法律法规法治方式合法权益
3、学法尊法崇尚者捍卫者
4、共同事业受益者真诚信仰
5、尊崇法律遵守法律法治精神
6、道德尊法守法法治生活
7、健康成长受益者参与者
互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考虑违背法律的后果,进而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活动二:
小宇应该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具体来说,小宇应该搜集爸爸打骂妈妈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晓程应该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
小明的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后,他和父亲应该运用《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同出版社论法、论理,以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小明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老师PPT展示知识拓展:未成年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
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诉讼途径:“打官司”诉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最终的维权途径。
探究活动四:
一、可以树立宪法的权威;二、可以让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可以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既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也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探究活动五: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探究活动六: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
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互动训练
A卷
1、答案:B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依法办事的要求,故选B。
2、答案:A
解析: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A 的做法正确。
B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C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的做法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故选A。
3、答案:C
解析: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故选A。
B卷
1、答案:C
解析: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
①②是对小强的行为的错误认识;③④是对小强的行为的正确认识。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为漫画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漫画中的提示性文字“法律监管”,答案为C。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
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
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
难点
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
课
型
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
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拓展资料
依法办事的原因
学会依法办事
我们与法律同行依法办事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教学反思
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
10.2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__________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
(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
【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
【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
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优()良()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