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与道德、政治与正义、政治与权力、政治与自由等问题的一个学科领域。

它关注政治权力的来源、性质和合理性,以及如何构建公正的政治制度。

下面是一些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概述。

1. 政治哲学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原则、价值以及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它探讨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试图找到公正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于理解政府运作、公民权利和政治伦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政治与权力:政治哲学探讨了政治权力的本质和合理性。

它关注权力如何获得和行使,以及如何避免权力滥用。

政治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权力理论,包括社会契约论、实用主义和革命论等,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权力的合法性和运作方式。

3. 政治与正义:政治哲学关注政治制度和决策是否公正。

它探讨了正义的理论基础,如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等。

政治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正义原则,如平等、公平和公正等,以指导政府行为和社会制度的建设。

4. 政治与自由:政治哲学探讨政治权力如何与个人自由相互关联。

它关注政府如何保护和限制个人自由,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既能保证公民自由权益,又能维持社会秩序的政治制度。

政治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自由理论,如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它们试图解决政治权力如何与个人自由权利的平衡问题。

5. 政治与民主:政治哲学探讨了民主政治的价值和原则。

它关注民主政治的制度和实践,以及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和渠道。

政治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民主理论,如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等,它们试图解决民主政治制度如何建立和完善的问题。

6. 政治与伦理:政治哲学探讨政治决策和行为的伦理基础。

它关注政治家和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及政治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政治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伦理理论,如德行伦理和功利主义等,它们试图指导政治行为和决策的道德准则。

总之,政治哲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关注政治与道德、政治与正义、政治与权力、政治与自由等问题。

高中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点归纳要学好政治,有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

第一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背诵,背诵在这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做的就是背诵这本书重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主观唯心、客观唯心高中政治哲学知识总结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政治哲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文明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政治哲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哲学学科。

它主要包括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政治哲学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在学习政治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把握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其次,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

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等。

在学习政治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内容,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理论,掌握其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从而提高对政治哲学的认识水平。

再次,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

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是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政治哲学的起源、政治哲学的发展、政治哲学的演变等内容。

在学习政治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政治哲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其发展脉络和主要阶段,从而理清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其发展规律。

最后,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

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是政治哲学的重要价值所在,它包括政治哲学的理论意义、政治哲学的实践意义、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等内容。

在学习政治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把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提高对政治哲学的应用能力,增强对政治现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总结涉及到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政治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掌握其核心内容,提高对政治哲学的认识水平,增强对政治现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政治哲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一)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及远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及远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及远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推荐文章上学期高三年级政治期中试题热度:高三政治文化辨析题热度:高中政治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点热度: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热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题热度: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下面店铺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及远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供考生们参考。

哲学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自然客观性原理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③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世界物质性原理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②青少年要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

意识能动性原理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形式的邪教。

规律客观性原理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②搞好学习,必须按照学习规律学习。

③忽视生态平衡规律,造成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哲学内容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一)经济学部分(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9)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经营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利川二中牟方利唯物论一、基本原理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则、法则和价值的学科,它探究人类政治行为的本质与目的,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政治哲学是必背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政治哲学的概念与特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是对政治实践的思辨和总结,是对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抽象性:政治哲学关注政治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2. 思辨性:政治哲学通过思辨和逻辑推理,探究政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3. 综合性:政治哲学融合了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观点和方法。

二、古希腊政治哲学古希腊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起源,其代表性思想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重要知识点包括: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应由哲人统治,实行哲人王制;2.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学的著作《政治学》,主张合理的政治制度是以德治国。

三、近代政治哲学近代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代表性思想家有洛克、卢梭、亨德尔等。

重要知识点包括:1.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合意,主张天赋人权和民主的政治制度;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主张人民应该共同制定法律,并有权废黜违反社会契约的政府;3. 亨德尔的权力三分说:亨德尔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的相互制衡。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代政治哲学的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重要知识点包括: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2. 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3. 列宁的帝国主义:列宁阐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斗争的理论。

五、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西方现代政治哲学是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和重构,其代表性思想家有尼采、韦伯、福柯等。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进行哲学性思考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的本质、价值和原则,探讨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和目的。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权力、公正、权利、自由、平等等政治概念。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家1.古代思想家–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强调统治者的智慧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主张政治是为了追求幸福,探讨了君主制、共和制和威权制的优劣。

–孔子:强调仁政和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君子治国的理念。

2.近代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性自私,主张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并主张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和制衡,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3.现代思想家–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提出了党的领导和国家的作用。

–孟子:提出了“天命立天子,品物致君子”的思想,主张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仁政。

三、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1.政治权力:指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权力,包括管理、统治和领导等方面。

2.社会公正:追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政治权利:个体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力,如选举权、言论自由等。

4.政治自由:个体在政治领域中自由表达政治观点和追求政治目标的能力。

5.政治平等:主张人人应该在政治权利和机会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四、政治制度与政治哲学1.民主制度:主张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度,强调公民的平等权利和民主程序。

2.专制制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权力集中于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手中。

3.共产主义制度: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4.社会主义制度:主张通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平等。

五、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1.政治参与:政治哲学提倡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总结:1.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2. 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3.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5. 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6.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7.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8.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同时又包含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9. 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0. 认识: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11.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15.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推荐)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推荐)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利川二中牟方利唯物论一、基本原理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哲学是高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思考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同时,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主要原理归纳总结[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而展开的。

(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成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成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历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到达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高中政治知识点概括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点概括归纳

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唯物)辩证法1含义、特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利川二中牟方利唯物论一、基本原理1、物质与意识得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得、历史得统一。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得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1)世界得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得物质世界,世界就是物质得,世界得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得物质性,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得反作用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得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得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得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得作用,重视精神得力量,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得形而上学观点与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得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得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得、历史得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就是客观得,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前提与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与把握规律得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得条件与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得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自然界得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就是客观得,即自然得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得客观性就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得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得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

4、社会得客观性原理内容:人类社会得存在与发展就是客观得,社会就是客观世界发展得必然结果;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存在与发展得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得客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得存在与发展得客观性;支配社会发展得规律就是客观得。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得活动要以承认社会得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5、规律就是客观得原理原理内容:规律就是客观得,规律得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规律得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就是不可抗拒得,还表现在它就是不可创造与消灭得;规律得客观性根源于物质得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承认规律得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就是。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得客观性与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得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得冒险盲干得主观主义。

二、基本问题1、意识能动作用得表现:首先表现: 集中表现。

2、意识差异性得原因及要求: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得制约,会产生不同得意识,甚至会出现正确与错误得差别。

根本因素:社会实践得浓度与广度;主观因素: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

我们应当在历史条件与现实条件得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们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得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得科学知识,运用正确得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得道路上不断前进。

3、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主观主义(2)从整体得实际出发(3)从变化发展得实际出发(4)从全面得实际出发4、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得精神探求事物得本质与规律,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得革命热情同严谨得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得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得思想。

【④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⑤要辩证地把握客观实际,注重客观实际得整体性、全面性、变动性);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⑦要正确对待别人得经验(间接经验);⑧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得历史得统一(理论联系实际);⑨要反对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一、联系观1联系得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

2.联系得普遍性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她事物有着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就是相互联系得。

③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得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就是孤立存在得。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得观点瞧问题,反对用孤立得观点瞧问题。

3.联系得客观性内容:联系就是客观得。

联系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得,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联系得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得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反对:反对否定事物得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得联系强加给事物。

4、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得事物千差万别,事物得联系也就是多种多样得。

方法论要求:注意分析与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得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与条件为转移。

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得不同联系,否认联系得多样性。

5.联系得条件性: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之间都就是有条件地联系着得,无条件得联系就是不存在得。

任何具体得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

方法论:注意分析与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得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与条件为转移。

6、整体与部分得辨证关系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整体就是事物得全局与发展得全过程;部分就是事物得局部与发展得各个阶段;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得功能;部分在事物得存在与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得地位,服从与服务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

①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就是整体中得部分。

②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部分得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得功能,关键部分得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得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得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③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整体处于统率得决定地位,部分离不开整体;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任何整体都就是由部分构成得,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得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因此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当部分以合理得结构形成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与,反之,当部分以欠佳得结构形成整体,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与,因此,要学会优化结构,重视系统优化,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与。

错误倾向: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与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与部分割裂开来得错误倾向。

7、事物得因果联系原理内容:原因就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得现象,结果就是被某种现象引起得现象。

原因与结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每一事物得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与结果有严格得区别,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1)承认因果联系得普遍性与客观性,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得前提;(2)正确把握事物得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得自觉性。

8、联系构成事物得运动变化与发展。

9、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得联系,建立新得具体联系。

二、发展观1、事物就是变化发展得原理内容:事物就是不断变化发展得。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得运动、变化与发展得过程中,整个世界就就是一个无限变化与永恒发展着得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得产生,旧事物得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得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得观点观察与分析问题。

首先,要把事物瞧成变化发展得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得阶段与地位:再次,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得成长。

反对:我们应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瞧问题,要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与安于现状得旧观念。

2、内外因得辨证关系原理:事物得发展就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得结果,,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得观点瞧问题,充分重视内因,同时不忽视外因。

(1)内因就是事物变化发展得根据,要充分重视内因得作用。

(2)外因就是事物变化发展得条件,外因对事物得变化发展起加速与延缓得作用。

因此,不能忽视外因,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得分析。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量变与质变得辨证关系:任何事物得变化都就是量变与质变得统一,量变与质变就是事物发展得两种状态,量变就是质变得前提与必要准备,质变就是量变得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一质变——新得量变——新得质变这两种状态得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得道理瞧问题(1)由于事物得量变只有保持在一定得范围与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得性质,因此,要坚持适度原则。

(2)事物得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得,因此,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3)事物得发展始于量变,量变就是质变得前提与必要准备,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因此要重视量得积累。

(4)由于构成事物得成分在结构与排列次序上得变化会引起质变,因此要学会优化结构。

4、事物发展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内容:事物发展得总趋势就是前进得,事物前进得道路就是曲折得、迂回得,一切事物得发展都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瞧到前途就是光明得,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得路。

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瞧成就是一帆风顺得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瞧不到光明前途得悲观失望思想。

三、唯物辩证法得实质与核心:矛盾观1、矛盾就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得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就是对立统一。

要坚持一分为二得矛盾分析方法,2、矛盾得斗争性与同一性辩证关系内容:世界上得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得属性;统一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得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得对立与统一就是始终不可分割得。

矛盾具有斗争性与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得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得观点、全面得观点瞧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瞧瞧矛盾双方得对立关系,又要瞧到矛盾双方得统一得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瞧到矛盾得这一方,又要瞧到矛盾得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得有利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