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地基工程检测方案模板
地基工程检测方案模板一、背景地基工程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和竣工后,对地基工程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可有效发现问题,减少风险,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二、检测目的1. 及时发现地基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可靠。
2. 监测地基变形情况,预防地基沉降引发的安全事故。
3. 提供依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与优化方案。
三、检测内容1. 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检测。
2. 地下水位监测。
3.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位监测。
4.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检测。
5. 施工质量监督。
6. 其他针对具体工程情况的检测内容。
四、检测方法土壤力学性质检测:包括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板载试验;岩石力学性质检测:岩石取芯、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地下水位监测:设置井点,定期抽水测定;变位监测:设置位移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测斜仪、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检测:应用现代化的测试设备和技术手段;施工质量监督:结合地基工程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通过现场查验、取样检测等手段。
五、检测标准土壤力学性质检测应符合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应符合JGJ/T 120-2012《建筑岩土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地下水位监测应符合GB/T 17756-2007《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水位监测方法》的相关规定;变位监测应符合JGJ/T 120-2012《建筑岩土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检测应符合GB 50007-201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质量监督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和监督要求。
六、检测频率1. 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检测:施工前进行一次;2. 地下水位监测: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定期进行;3.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位监测: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定期进行;4.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检测: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定期进行;5. 施工质量监督:施工期间定期进行。
地基处理后质量检测方案
强夯地基质量检测方案1、检测项目(1)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载荷试验数量:2栋不少于6点,取6点(2)地基均匀性检验:标贯试验数量:9700/400=24.25,取25点(3)压缩模量: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地基的变形模量,以此来推算压缩模量,也可采用取样进行室内试验来确定压缩模量。
2、技术要点:施工完成后14天进行。
3、地基静荷载试验方案载荷试验是各类原位测试中开展较早的、基本的测试方法,它基本上能够模拟建筑物的受荷条件,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应力状况和变形特征,是直接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参数的最可靠的方法;它广泛用于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平板载荷试验是以刚性平底承压板模拟建筑物基础,将竖向荷载均匀传至地基土上,通过实测地基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得到载荷试验P~s 曲线,然后根据该曲线推求地基土参数的一种方法,是获取地基承载力最好的直接方法。
同时还可以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和预估实体基础的沉降量。
(1)实验原理平板载荷试验原理,一般是按布辛纳斯克土体应力分布计算公式、配合土的材料常数(变形模量EO 和泊松比υ)建立半无限体表面局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沉降量S 计算公式。
前苏联布塔耶尔曾推导出如下理论公式及刚性承压板的沉降量为: p E Dp E S 0202)1(79.04)1(υυπ-=-= (1)式中:D ——圆形承压板的直径(cm );P ——P~s 曲线中起始直线段内任一点的压力(kPa );S ——P 值对应的承压板的沉降量(cm );E0——土的变形模量(kPa );υ——土的泊松比。
也可通过该式从荷载试验P~S 曲线上直线比例段反求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由载荷试验p-s 曲线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时,由于土的结构性能、密实程度、潮湿程度不同,各类土的地基破坏类型也不尽相同,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的标准值的标准也不全一样,这不仅与地基破坏特征有关,更受各类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有关。
因此,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的标准值,既要控制强度,一般至少确保安全系数不小于2,又要用变形控制确保建筑物不致产生过大沉降。
地基系数K30检测方案
地基系数K30检测方案1 目的可用于测定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下沉量基准值所对应的的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基准值的比值。
2 适用范围地基系数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承压板直径的1/4,测试有效深度约为承载板直径的1.5倍,根据填料的最大粒径可以采用直径300mm、400mm、600mm的承载板,采用直径300mm、400mm、600mm的承载板试验时,地基系数分别以K30、K40、K60表示,并按下式换算:K30=1.3K40,K30=1.8K60。
3 依据《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4 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 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施工资料等。
4.3 仪器设备准备4.3.1 地基系数试验设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下列的规定,荷载及沉降宜采用数据自动采集、数据显示的仪器。
1、承载板为圆形钢板,其直径分别为300mm、400mm、600mm。
承载板直径偏差不应大于0.5mm,厚度偏差并大于0.2mm。
承载板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6.3 m。
2、加载装置:1)千斤顶与手动液压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液压泵不得渗漏油。
直径300mm、400mm、600mm承载板选用的千斤顶最大直径应分别不小于50kN、65kN、100kN。
2)高压油管长度不小于1.8m,两端应装有自动快速接头。
3)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一个可调节减压阀,并可准确地对承载板实施分级加、卸载。
4)荷载量测装置宜采用误差不大于1%的测力计、力传感器或精度不低于0.4级的防震压力表。
4.3.2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用毛刷扫去松土。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范例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范例一、检测方案目的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检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范围本次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范围为建筑基础施工前、中、后的全过程检测,包括地基勘察、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基础验收等环节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1. 地基勘察检测地基勘察检测是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获取地质、地貌和地下水情况等相关数据,为后续工程的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地基勘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察和地下水勘察等。
地质勘察主要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测试,获取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密度、孔隙比、压缩性等多项指标;地球物理勘察主要利用地质雷达、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地基处理工作提供依据;地下水勘察主要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了解地下水的水位、流向和水质情况,为后续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数据。
2. 地基处理工程检测地基处理工程是地基基础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前的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检测等环节。
地基处理前的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质情况,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地基处理施工过程的监测主要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试验,掌握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地基处理后的效果检测主要通过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手段,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明确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基础施工工程检测基础施工工程是地基基础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础施工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基础材料检测、基础施工监测和基础质量验收等环节。
铁路路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1 路基地基处理工程1.1 原地面处理(客专验标4.1.4,4.1.5,4.1.6 条)查看设计文件,抽查现场地表清理、地质资料核对、施工资料(施工日志、监理日记、检验批资料),抽检原地面处理质量(采用检测设备进行实体检测)。
(1)开挖后原地面和设计文件核对状况,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力学检测,每100 米不少于2 点;须要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现场确认的应有书面确认资料。
(2)路堤高度小于 2.5 米时原地面压实度符合路基压实度标准,路堤高度大于 2.5 米时原地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实体检测方法采用静力触探或者贯入度仪检测。
(3)纵坡、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大于 1 :5 地段设置台阶。
(4)原地面开挖后刚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避开浸水、冻害;同时作好暂时排水措施。
1.2 换填(客专验标4.2.3,4.2.4,4.2.6 条)对采用换填处理的路基重点检查其填料种类、换填深度、换填压实质量。
查看设计文件,核查换填范围、深度、压实指标,特别是低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设计和现场实际施工质量要求。
(1)换填路基的深度及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路基底部原状土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查,如和设计不符,检查其变更设计资料。
(2)换填的填料要求:砂应采用自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
碎石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者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 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3)换填路基的压实质量:基床以下路基换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设计要求及路基验收标准的规定。
1.3 岩溶洞窟处理检查岩溶洞窟处理的地质核查记录,设计要求,施工状况,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对处理效果的确认。
详细抽查岩溶洞窟处理的范围、高程、孔间距、孔深、灌浆压力,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现场渗浆、漏浆和“跑浆”等。
(1)按设计要求或者现场试验确定浆液协作比;确定注浆孔深度、孔距、注浆压力等参数。
(2)预留检查孔,按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限制和检测。
既有运营铁路路基变形及沉降监测方案
既有运营铁路路基变形及沉降监测方案既有铁路路基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路基面的几何形态、道床厚度、路基面的变形、基床厚度、路基基底的沉降变形与不均匀沉降等监测,有条件尚应进行基床土的应力测试。
既有铁路路基监测应布设在路基填料或基床土质不良、基底地质条件差、地形变化大、路基排水不畅、以及各种过渡段等部位。
尤以路基出现病害或潜在危险地段应加强加密监测。
监测点应设置在观测数据容易反馈,且不影响正常行车运营或对整治施工造成不便的部位。
1.1 监测布置原则1.1.1 路基面外观监测路基面外观监测主要包括道床厚度、路基面的几何形态(路肩形状、路基面宽度、路拱形状、横向坡度及其平整度、基床陷槽、翻浆冒泥点等)。
可在两侧路肩上安设固定测点,采取开挖道床后经纬仪测量或直接采用钎探丈量。
沿线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且每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路基基床病害严重地段应适当加密。
1.1.2 变形监测路基变形监测主要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基本体沉降监测、路基基底沉降监测、路基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路基水平位移监测等。
既有铁路受行车运营影响,一般以路基面沉降监测为主,较直观适用,便于实施且不影响既有线行车运营,其它变形监测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监测元件埋设对行车运营干扰较大,但对于既有铁路路基的稳定、沉降变形严重地段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路基变形监测布置图详见图1-1。
注:当同时进行路基本体监测与路堤基底沉降监测时,可在同一孔中上下分布埋设监测元件。
图1-1-1 既有铁路路基监测断面示意图(1)路基面沉降监测分别于既有路基内侧钢轨顶、两侧路肩各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共3个点,两侧路肩处埋设位移监测桩(包桩),钢轨顶处在钢轨内侧刷红色油漆作为标识,用精准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采用精密测量方法。
一般每隔50m设置一处监测断面,过渡段路基必须设置。
(2)路基本体沉降监测当既有路基填料不良、压实度不足或较高填方等路基本体沉落变形较大时,可视需要进行路基本体沉降监测。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方法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方法摘要:在高速铁路施工中,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其质量与高速铁路工程安全可靠运行密切相关。
因此,为确保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应注重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加强路基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使用多样化的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有效控制与提高高速铁路整体施工质量,为现代铁路运输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检测引言为确保铁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深入综合控制施工技术,进而运用于路基施工中。
施工企业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编制的完善性,对项目相关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铁路施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投产后使用寿命延长。
1铁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1.1严格控制路基变形近年来,由于世界上铁路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我国有关部门对铁路轨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路基的安全性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列车结构重量和载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铁路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
铁路路基几何不平整必然导致轨道不平衡。
因此,除一般路基的基本特点外,路基施工必须满足静态平整和动态平整的条件,以严格控制路基变形问题的形成。
1.2保证路基刚度均匀列车运行得越快,对路堤刚度的要求就越高,但路堤刚度出口会加强列车的振动,不能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均匀缓慢,以免刚度出现突变。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实际应用2.1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处理质量与高速铁路路基竣工后的沉降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高速铁路路基处理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
针对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换填、重型设备碾压处理等方式。
其中,换填处理地基时,应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要求,选择改良土或者粗粒料,且要遵循经济性原则,优先考虑本地换填材料。
k30、evd检测方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K30、E vd检测方案1、地基系数K30检测1.1 名词解释地基系数K30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下沉量基准值所对应的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基准值的比值。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σ—s)曲线上s为1.25mm所对应的荷载σs,按K30=σs/1.25计算得出,单位:MPa/m。
见《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
1.2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对平板载荷试验测试值大小的影响因素很多。
包括填料的性质、级配、压实系数、含水率、碾压工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试验操作方法及测试面平整度等。
为了规范试验过程,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1.2.1K30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载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由于K30的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因此对所填路基土的颗粒粒径和级配有一定的限值,否则颗粒粒径过大,级配不均匀,K30的测试结果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难以真实反映路基的压实情况。
根据秦沈客运专线的经验,K30适用于均匀地基土(如粗、细粒土)地基系数K30的检测,对于拌和较均匀的级配碎石也是符合测试要求的,而对于颗粒不均匀的碎石土,其K30检测就难以得出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1.2.2K30平板载荷试验的测试有效深度范围为400~500mm。
由于K30平板载荷试验成果所反映的是压板下大约1.5倍压板直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性状,因此要想真实全面地反映更深土层的情况,尚需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综合评定。
1.2.3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
影响K30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含水量变化是造成K30测试结果偶然误差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K30测试结果具有时效性。
一般来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施工,路基压实系数较高,路基质量好,基床表面刚度较大,K30测试结果较高。
地基处理(振动+碾压)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地基处理(振动+碾压)专项施工方案1.适用范围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所属管段设计起至里程为DK156+122~DK200+000,共计43.878km,其中多处为湿软性地基,为了消除其湿软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该段进行了专门的地基处理设计,管段内前后地基处理有类型有:振动+碾压地基处理、碎石桩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强夯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地基处理等。
本管段DK165+936~DK166+095及DK194+650~DK195+100段路基地基处理均为振动+冲击碾压,振动+冲击碾压的加固范围为路基两侧坡脚外2m,挖方段为整个路床表面。
本专项方案为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碎石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碎石桩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的技术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认真核对施工图纸,收集现场的施工数据并和施工图对照,如有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更正。
对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及时的清楚,并处理好和当地的用地关系。
3.施工技术要求(1)先施两侧的桩,然后再施工中间的桩。
(2)制桩应分段投料震密,分段长度一般为0.8~1.0m。
(3)碎石桩在拔管填充卵石施工过程中进行重复振动反揷(4)严格控制拔管高度、速度,压管次数和时间并详细记录下来,填卵石量,电机工作电流,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
(5)碎石桩施工后,将桩顶设计高程下的松散层挖出或碾压密实,再铺砂卵石垫层。
(6)施工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4.原地面处理(1)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将原地面积水排干。
(2)原地面表层为松散图层时,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平整、密实。
道路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
道路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方案一、前言道路地基基础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用于承载和传递荷载的土体和结构,它对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道路地基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道路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旨在为工程施工和质量监督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1. 目的道路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目的是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检测也可以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 内容道路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内容包括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特性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测试:包括土壤颗粒分析、含水量测定、土壤密度测定等。
(2)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土壤压缩试验、强度试验、剪切强度试验等。
(3)地基承载力测试:包括地基承载力板试验、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
(4)地基变形特性测试:包括地基变形监测、基础沉降观测等。
三、检测方法和步骤1. 检测方法关于道路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两种方式,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1)现场测试:包括野外取样、标贯试验、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等。
(2)室内试验:包括土壤试验、力学试验、岩土工程试验等。
2. 检测步骤(1)确定检测点和检测范围: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确定检测点和检测范围。
(2)野外取样和标本制备:采用钻孔、挖掘等方法获取地基土样,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标本制备。
(3)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进行土壤试验、力学试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确定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检测设备和工具1. 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测量仪器、钻孔设备等。
2. 试验设备:包括压缩试验机、强度试验机、剪切试验机等。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试验范围与目标 (4)二、试验段选择与设计 (5)2.1 选点原则与依据 (6)2.2 试验段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7)2.3 试验段路基结构设计与参数确定 (8)2.4 试验段施工与监测方案 (10)三、材料与工艺研究 (11)3.1 路基填料选择与试验 (12)3.2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技术要求 (14)3.3 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15)3.4 工程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 (17)四、路基工程试验与监测 (17)4.1 试验内容与方法 (19)4.2 原位测试与数据分析 (20)4.3 监测项目与频率设置 (21)4.4 试验与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22)五、风险评估与控制 (23)5.1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25)5.2 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建立 (26)5.3 风险控制措施与应急预案 (27)5.4 风险监控与报告制度 (28)六、试验段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30)6.1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31)6.2 资源保障与资源配置 (31)6.3 质量管理与监督机制 (33)6.4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 (33)七、结论与建议 (34)7.1 结论总结 (35)7.2 改进意见与建议 (35)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37)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标志,其建设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
为确保高速铁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本试验段方案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的总体要求、技术路线、实施步骤及质量监控措施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确保高速铁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次试验段的实施,将为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1.1 编制目的本次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的编制旨在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和实践参考。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乎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是为了确保地基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地基进行评估,找出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检测方案,以1200字以上。
一、地基勘察地基勘察是地基处理的第一步,它主要通过野外工作和实验室试验等手段获取地基的相关信息。
地基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地质状况,包括地层岩性、厚度、坚硬程度和稳定性等。
可通过钻孔、取样和地质雷达等手段获取数据。
2.地下水勘察:了解地下水位、渗透能力和压力等。
可通过水位测量、井孔观测和渗透试验等手段获取数据。
3.地基承载力勘察:根据土壤物理性质、地下水情况和建筑物荷载特征,估算地基承载力。
可通过标贯试验、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等手段获取数据。
4.地基沉降观测:通过在地基上布设沉降管或使用测点进行定期观测,了解地基的沉降情况。
二、地基处理效果评估地基处理效果评估是对地基处理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测的过程,它主要通过现场观测和实验室试验等手段来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
地基处理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筑物沉降观测:通过在建筑物上布设沉降管或使用测点进行定期观测,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建筑物变形观测:通过在建筑物上布设应变计或使用测点进行定期观测,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3.桩基检测:对地基中的桩基进行检测,了解桩基的负荷-沉降关系和桩身的竖向承载能力。
4.地基质量检测:通过采样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检测地基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包括密实度、可压缩性、强度和稳定性等。
5.地下水位监测:通过水位测量和井孔观测等手段,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以上是地基处理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此外,地基处理的检测还应结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地基处理检测方案是地基处理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与实验方法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 K30检测与实验方法摘要:路基工程是铁路工程发展基础,结合路基工程建设状况。
对于铁路设计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这也是实现后续路基工程管理结构优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必须结合当前路基工程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服务于其工程的结构建设以及路基工程发展控制,保证后续路基工程的产品质量。
本文探讨了铁路路基工程实验现场K30检测控制方案,并针对于地基系数K30的检测与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
给出具体的设计流程,保障其设计措施,也为其他工作开展进行铺垫。
关键词:铁路路基工程;K30检测;实验方法地基系数K30测试是衡量铁路积压适量的一种关键参数,它对后续铁路的准确性控制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路基K30结构控制做出设计分析,保证其测试环节的完整性,并针对铁路基建设质量环节进行控制操作,这也是从路基检测装置进行设计的关键。
能够借此开展相应的检测工程,服务于后续路基结构的调整优化,最终铺垫铁路路基整个设计内容的发展。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现场K30检测步骤1.1测试面处理在k30测试之前,应结合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七,这也是k30结构检测核心,能够保证后续测试环节的完整性。
按照测试过程而言,针对于测试内容做出分析,且板面与地面之间贴合严密。
若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可使用细沙进行找平。
控制细沙铺设厚度,在2至3cm内。
按照k30检测实验过程而言,需保持检测对象状态,保持其稳定性。
因此,在测试之前,须充分对于测试面的碎石的清楚、荷载状况进行分析。
在地面进行压实处理,同时,可选择测试面对其进行控制,这也是保证整个测试过程完整性的重要调整方案。
将其测试面覆盖在一定的平面高度,保证其测试环节以及测试过程控制的完整性。
1.2荷载仪的控制荷载仪器的控制是整个测试环节的重要构成部分,首先,在k30检测实验方面,其主要选用的工具规格为300 mm的钢线荷载板。
将其放置与测试面上,然后保持两者充分贴合。
随后,针对于测试平面与两者的关系进行控制,实现整个测试环节的管理分析。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4.1
成立临时地基检测小组,由项目副总工任组长,组员包括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实验员及资料员。该临时小组组织负责统筹协调本次地基承载力检测,组员按照组长的指令配合检测单位的工作,为检测工作的顺利、有序展开创造条件。本次检测人员安排如下表二:
(3)钻芯孔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0.5%,当出现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4)钻芯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和颜色调整钻进速度。
(5)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
(6)钻芯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当单孔的芯样长度小于10m时,每孔截取2组芯样,每组芯样应制作三个芯样抗压试件,芯样加工参照《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第12.4.4的要求执行。
(4)严格按照相关的试验规程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5)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
为避免在基坑下进行检验时发生安全事故,应做好以下预防及处理措施:
(1)检测前,认真分析风井基坑近期沉降、位移监测的数据,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性。
(2)应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或无雨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3)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暴雨或发现基坑围护结构有异动的情况,所有人员应该立即有序地撤离基坑,回到地面上,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若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检测,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鼓风机,往基坑鼓风,保持基坑底下有足够的氧气。同时,现场应配备急救小药箱,预防作业人员发生中暑或脱水的现象。
(6)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灰质页岩<6>:呈土黄色、灰黑色等,岩石已全部风化,岩芯呈土状或坚硬土状,稍具塑性,手易分开,遇水易软化,局部含强风化岩碎屑,本层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41个钻孔中有揭露,平均厚度为3.77m。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地基处理检测方案概述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加固或处理的一系列工作,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检测是在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前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档将介绍地基处理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目的地基处理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确保地基处理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检测工作,可以发现地基存在的问题,比如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避免地基处理工程后续出现安全隐患。
检测内容地基处理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孔洞检测:地基处理通常会进行爆破、挖掘等工作,形成孔洞。
孔洞的位置、尺寸和数量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地基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土壤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与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通过对处理前后土壤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如承载力、压缩性等,可以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
同时,还需检测土壤的含水量、密度等参数,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基础检测: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加固建筑物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基础进行检测,包括基础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方面。
同时,还需检测基础的质量和强度,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沉降检测:地基处理后,由于土壤的重新排列和压实,建筑物可能会发生沉降。
因此,需要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检测,以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常用的沉降检测方法包括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检测步骤地基处理检测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在进行地基处理检测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检测方法和设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编制检测工作计划和方案等。
同时,还需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如土壤采样器、力学性质测试仪器、全站仪等。
2. 孔洞检测阶段在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孔洞检测。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手工测量或全站仪测量,测量结果需要记录和标记,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3. 土壤检测阶段土壤检测是地基处理检测的重点。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一、引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是保证铁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和要点。
二、施工检测项目内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 土质检测:土质检测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水分含量、密实度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土质检测可以确定土壤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保证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基础检测:基础检测是对铁路路基工程基础部分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对桥墩、箱涵、边坡等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基础检测可以保证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铁路工程的长期运行。
3. 钢轨检测:钢轨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钢轨检测主要包括对钢轨的尺寸、硬度、强度等性能进行检测,保证钢轨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道岔检测:道岔是铁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道岔检测主要包括对道岔的轨道间距、轨面垂直、轨道弯曲等进行检测,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路基质量检测:路基质量检测是对已完成的路基工程进行综合检测,主要包括路基平整度、坡度、纵横断面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路基质量检测可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检测项目关键技术和要点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项目中,有一些技术和要点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注意:1. 检测设备: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土工试验仪、扫地机等,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定。
3. 技术人员: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检测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本规程规定了铁路工程基桩检测的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现场检测、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声波透射法检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完整性快速检测方法(最新版名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检验与验收和基桩检测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铁路工程基桩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1.1 基桩的承载能力;1.2 基桩的完整性;1.3 基桩所涉及的地质勘察成果。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基桩检测:对基桩的承载能力、完整性等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
静力触探试验:利用静力压入土层中的触探头,通过测量其贯入阻力,确定土层的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能力的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利用落锤或蒸汽打桩机等动力设备,将触探头打入土层中,根据贯入阻力大小及土层变化情况,确定土层的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能力的试验。
声波透射法检测:利用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并分析声波信号的特征,对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钻芯法检测:通过钻取桩身芯样,观察芯样外观质量、强度等级等指标,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混凝土完整性快速检测方法(最新版名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规范》):利用非破损或微破损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某些物理量或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混凝土完整性的关系,从而对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利用桩身自重作为反力,通过在桩顶部施加向上的反力,使桩身产生向上的位移,根据位移与荷载的关系,确定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方法。
3. 基本规定3.1 基桩检测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2 基桩检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
3.3 基桩检测应采用可靠的仪器设备,并应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基桩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和验收。
高标准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监测解决措施
高标准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监测解决方案单点沉降计,分层沉降计一、沉降监测的意义路基沉降是高标准铁路建设的重要难题之一。
通过我国多年路基稳定性处理经验的总结,过去常规使用的方法,如沙桩、粉喷桩、堆载预压、真空预压、强夯等均不能很好的满足高标准铁路路堤路基稳定性处理的要求。
目前,大规模采用的处理方法为以CF基桩<或管桩)和土木复合材料组成的桩网复合结构处理方法。
该方法能解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标准铁路路基稳定性处理的要求,能使路堤基础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变形趋于稳定,达到工后“零”沉降的要求<一般工后总沉降不大于15mm)。
桩网复合路基处理结构是通过地质勘探资料和路基荷载<即路堤标高)情况,确定CF基桩的密度、大小、强度和桩身长度等指标。
以上指标的变化将大幅影响工程建造费用。
因此合理选择既能确保路基稳定,又能减少工程建造成本。
虽然设计者已对路基稳定性作了充分考虑,但是绝对的零沉降是不可能的。
路基沉降满足下列曲线形度。
路堤填筑完成后,时间越长路基稳定性越好。
也就是说,路堤填筑完成一定时间后,路基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并且可以根据历史沉降数据预测工后一定时间内总的沉降量。
因此,准确的沉降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勘探、设计具有验证作用,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处理经验,提高设计水平。
2、对施工质量水平的监测。
如CF基桩的密度、大小、长度以及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路基可能长时间不能达到稳定目标,影响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建设工期。
3、控制工期。
通过沉降趋势和沉降预测评估,确定上部结构的施工时间。
如何时可以浇注轨道板、何时可以铺设轨道等。
因此,沉降观测是工程分部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4、工后营运期进行沉降监测是线路列车营运舒适度、行驶速度、营运安全、工程维护与保养、使用寿命等评估的重要基础依据。
二、传统沉降观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沉降监测方法分为两大类,传统法和电测法。
传统法简单实用,人工测量,精度不高,能满足一般路基沉降监测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第二检测标段(ZCJC-2)挤密桩处理检测方案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华准池铁路检测二标2012年5月2日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第二检测标段(ZCJC-2)挤密桩处理一、概况新建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从大准铁路外西沟站接轨,基本呈南北走向,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平鲁区、朔城区,忻州市神池县后接入朔黄铁路神池南站。
正线全长179.862公里,桥、隧占48.1%。
沿途设八里铺、高家堡、卧厂3个车站(不含两端接轨站),另外新建本线配套工程高家堡至董半川支线10.4公里。
本项目为第二检测标段(ZCJC-2),检测内容主要是检测里程DK112+242-DK179+185范围的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工程质量。
为确保基桩工程质量,为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本着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我项目部根据基桩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桩型及施工质量可靠性,参照我公司以往基桩检测的成功经验,对该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提出如下检测实施大纲。
该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按检测时间分为施工前的先期检测以及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两阶段先期检测为工程试桩检测,为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出有关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施工工法,指导本检测标段的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是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工完毕后的工程进行验收检测。
我公司针对铁路软弱地基检测问题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在施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软土自身的复杂性,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采用挤密桩处理软土路基仍面临很多新问题。
因此,对该软土路基加固工程,检测方案如下。
二、检测依据1、《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施工图》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4、《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三、检测方案(一)、编制范围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第二检测标段(ZCJC-2),DK112+242-DK179+185范围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路段。
(二)、编制原则1、按检测时间分为施工前的先期检测以及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两阶段。
先期检测为工程试桩检测,为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出有关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施工工法,指导本标段的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是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工完毕后的工程进行验收检测。
2、坚持“科学、准确、可靠”的指导方针,圆满地完成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软基路段。
检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研究工作。
(三)、检测方法挤密桩工艺性试桩检测包含1、地质核查;2、填料;3、施工过程检测;4、成桩质量和桩间土检测。
采用钻芯法、重型触探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综合分析判断基桩工程质量。
钻芯法进行地质核查和质量检测,结果直观明确,费用经济,工效高;平板载荷试验能直接直观判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设计要求;重型触探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钻芯法、室内土工试验,综合分析判断软弱地基加固工程质量。
检测方案如表1、2所示。
按检测时间总体布置统筹规划及措施表1挤密桩工艺性试桩桩检测方法表2挤密桩验收检测方法表31、钻芯法是.1、地质核查,复核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勘察相符。
对原土含水量、饱和度、湿陷系数等室内土工试验。
2、施工过程检测,挤密桩不同锤击数下的压实度试验,确定最佳击实次数、填料厚度。
3、施工过程检测,测定填料含水量和灰剂量。
4、施工过程检测,每2米填料夯实后的干密度测定并计算压实度。
5、成桩质量和桩间土检测,处理区域型心处、处理桩长范围内桩间土每米土样的干密度测定,进行湿陷性试验,计算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
2、重型触探和静力触探重型触探和静力触探试验,通过分析触探试验与测定压实度的关系,分析与测定压实度和承载力。
3、静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是判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设计要求。
四、现场检测(一)、检测工作流程见下页附表(二)、钻芯法检测1.概述钻芯法是检测挤密桩成桩质量和桩间土挤密效果的一种有效手。
其主要目的有:1)复核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勘察相符。
对原土含水量、饱和度、湿陷系数等室内土工试验。
2)测定填料含水量和灰剂量. 填料夯实后的干密度测定并计算压实度。
并进行压缩试验,进行湿陷性试验,计算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
2.仪器设备1) 钻芯法检测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并配有相应的钻塔和牢固的底座,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如下规定: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转/分;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MPa。
2) 钻机应配备有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及可捞取松软渣样的钻具。
钻杆应顺直,直径宜为50mm。
3) 钻头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用合适粒度、浓度、胎体硬度的金刚石钻头,且内径不得79-100mm。
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形。
4) 应选用排水量为50~160L/min、泵压为1.0~2.0MPa的水泵。
3.现场操作1) 钻机操作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
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天车前沿切点)与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
应确保钻芯过程中钻机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0.5%。
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
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
钻进技术参数:钻头压力要求初压0.2MPa,正常压力1MPa。
转速。
回次初转宜为100r/min,正常钻进时采用高速,芯样胶结强度低时采用低速。
冲洗液量。
视钻头大小而定,一般为60-120L/min。
2) 钻芯技术操作桩身钻芯操作桩身钻芯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内;应对钻机立轴垂直度进行校正;松散的土应采用合金钻“烧结法”钻取。
3) 现场记录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及时记录钻进情况和钻进异常情况,并对芯样质量做初步描述。
钻芯结束后,应对芯样和标有工程名称、桩号、钻芯孔号、芯样试件采取位置、桩长、孔深、检测单位名称的标示牌的全貌进行拍照。
4.芯样试件制作与抗压试验1) 芯样截取规定:挤密桩每2米取一组芯样;强夯每1米取一组芯样.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试验。
5.检测数据分析测定填料含水量和灰剂量. 填料夯实后的干密度测定并计算压实度。
并进行压缩试验,进行湿陷性试验,计算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要求进行试验。
(三) 平板载荷试验1.概述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地基处理强夯土实际受力状态的一种试验方法,是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测定地基处理土的变形,以确定强夯地基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强夯地基的承载力提供依据,2.检测仪器平板载荷试验设备包括刚性承压板、加卸荷装置、量测荷载及沉降的仪器等。
刚性承压板:可为圆形或方形,可选用0.25、0.5或1.0平方米。
2) 加卸荷装置:加(卸)荷使用的千斤顶的额定量程不应小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4倍。
当使用重物堆载时,压重平台的平面尺寸和刚度应满足试验和堆载的要求,且应于平台下试坑角点部位,设置防止荷载偏心导致重物倾倒的支柱。
重物可用混凝土构件、钢锭,亦可用袋装土或砂子,重物应一次备齐并不应小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2倍;当使用千斤顶和重物联合加载时,其加载总能力不得低于极限荷载的1.4倍;使用地锚反力装置时,地锚反力总和应大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5倍且每个地锚反力应基本相等,反力梁的刚度应与千斤顶量程相匹配,反力装置也可采用斜撑(板)结构,以利用坑壁提供反力。
3) 量测荷载的装置可采用力传感器、压力表或测力刚环,测力装置的检测精度应达到荷载增量的2%;观测沉降用的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全量程不宜小于50mm,检测误差不得大于0.01mm,当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不能居中置于承压板形心时,所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不得少于2只。
3.现场检测1)铺约2~3cm的中粗砂垫层,轻轻拍实找平,使承压板与地面平整接触。
安装传力柱、千斤顶、载荷台架及反力装置时,应逐一检查、调整对承压板中心的垂直度和同心度,并应避免对承压板施加冲击力和预应力。
2) 安装沉降观测装置:用于观测承压板沉降的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当不能居中安置时,必须对称设置于承压板的板面上,且应使伸缩杆垂直于板面;百分表应带有磁性表座,并应在保证百分表测头垂直承压板板面的前提下具有便利定位的能力;使用的位移传感器连同其托梁,也应具有相应的能力;表座托梁的支点(固定点)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应大于1.5b、与地锚反力装置之反力点的距离不得小于0.8m。
根据需要,用于观测承压板周围地面垂直位移的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宜在过承压板形心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上、且距压板边缘的距离为(0.2~1)b的范围内按等间距布置。
3) 试验加卸载规定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8,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最大加载量不宜少于特征值的两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隔30min 观测沉降一次,当1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1h后再卸下一级荷载,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4) 终止加载条件: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0.1mm/h);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5.资料处理绘制竖向荷载-沉降曲线(Q-S)、沉降-时间对数曲线(S-lgt),需要时可绘制其它辅助分析曲线。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若p -S 曲线存在拐点,则第一拐点对应压力为比例界限压力a p ,第二拐点对应压力为极限承载力u p 。
当a u p p 2<时,取0σ=u p /2;当a u p p 2≥时,取0σ=a p 。
2) 当p -S 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