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汇编)

合集下载

康复科诊疗常规病例目录

康复科诊疗常规病例目录

康复科诊疗常规病例目录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康复科诊疗常规病例目录,以供参考和使用。

康复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和处理康复治疗的科学领域,涉及多种疾病和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科病例,包括其诊断和治疗建议。

目录1. 脑卒中后遗症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影响下,出现语言障碍和肢体活动受限等问题。

- 诊断:脑卒中后遗症- 治疗建议: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2. 骨折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经历了骨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骨骼功能和活动能力。

- 诊断:骨折- 治疗建议:物理治疗、康复性训练、疼痛管理等3. 脊髓损伤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经历了脊髓损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功能。

- 诊断:脊髓损伤- 治疗建议:物理治疗、康复性训练、辅助器具使用等4. 运动损伤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在运动中受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运动能力和预防再次受伤。

- 诊断:运动损伤(如扭伤、拉伤等)- 治疗建议:物理治疗、康复性训练、康复性运动指导等5. 呼吸系统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改善呼吸功能和肺活量。

- 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治疗建议:呼吸训练、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6. 心脏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患有心脏疾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肺耐力。

- 诊断: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脏衰竭等)- 治疗建议: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7. 肌肉萎缩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症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运动功能。

- 诊断:肌肉萎缩症- 治疗建议:肌肉训练、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8. 神经病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患有神经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 诊断:神经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治疗建议:物理治疗、康复性训练、辅助器具使用等9. 关节炎康复- 病例描述:患者患有关节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康复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康复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附表1康复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1)脑卒中后遗症诊疗常规一、概述中风又名卒中。

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行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

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二、临床表现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

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

三、诊断依据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塞、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

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4.做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

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5.应注意与痫症、厥证、痉病等鉴别。

四、中医治疗1.药物疗法根据脑卒中的发病特点、现代康复理论的认识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特点,我们把脑卒中分期论治,分为三期即弛缓期、痉挛期、恢复期。

⑴弛缓期、痉挛期:弛缓期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偏瘫侧肢体弛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多是中风的早期;痉挛期的临床表现为明显的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

①阳证症状:突然半身不遂,或神昏,面红目赤,躁扰不宁,项强,甚则抽搐,痰多息促,鼻鼾身热,口咽干苦,便秘。

舌质红或绛,舌苔黄、厚、腻或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通腑醒神方药:中风1号或涤痰汤加减中风1号方药组成:羚羊角5g 夏枯草15g 生地10g 丹皮20g胆星5g 黄芩15g 等中成药: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等清心开窍类中成药;静脉滴注路路通或红花注射液,佐以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

②阴证症状:突然半身不遂,或神昏,面色苍白,肢体瘫痪不收,二便失禁,气息短促,痰涎壅盛,四肢逆冷。

舌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微。

康复科常见病种诊疗方案及流程

康复科常见病种诊疗方案及流程

康复科常见病种诊疗方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康复科是一门治疗各种康复病症的学科,常见病种包括中风、骨折、脊柱疾病、关节炎等。

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

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

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史询问和问诊:1.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家族病史等;2.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因等。

二、观察与望诊:1.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体态、发育情况等;2.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三、闻诊和听诊:1.了解患者的气味、汗臭、口臭、腐臭等情况;2.听诊患者的呼吸音、肠鸣音、心音等。

四、摸诊和切诊:1.了解患者的面部皮肤温度、湿度等;2.仔细摸诊患者的脉搏,包括位置、节律、力度等。

五、实验室检查:1.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等;2.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如CT、MRI等。

六、中医诊断:根据病史、问诊、望诊、闻诊、听诊、摸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中医诊断。

主要包括辨证论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和辨病论治(辨病分型、辨病施治)。

七、康复治疗计划制定:1.根据中医诊断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和康复周期等;2.康复目标是明确康复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

康复措施是指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矫正等。

康复周期是指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

八、康复治疗:按照康复治疗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

九、康复效果评估:定期对康复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进展情况。

十、康复指导和建议:根据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计划,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和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

以上是一份试行的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以中医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康复原理和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和问诊、观察与望诊、闻诊和听诊、摸诊和切诊、实验室检查、中医诊断等步骤,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并进行康复治疗,最终评估康复效果,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和建议。

这一方案有望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加有效、个性化的治疗。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

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

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

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

多位于腰4、腰5和腰5、骶1两间隙。

临床表现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甚至足跟和足背外侧,随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或弯腰而加剧,休息时好转,整个患病过程有明显间歇性。

2.局部压痛,在腰4.5或腰5骶1的棘突间中线旁或中线有深部压痛,并常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放射。

3.腰部僵直,生理前凸平直,可出现脊柱侧凸,骶棘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5.下肢的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有改变,严重者有肌肉萎缩。

诊断依据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4.腰部生理曲度平直,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受限。

5.下肢感觉,肌力与腱反射有改变。

6.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

7.椎管造影显示脊髓有压迫。

8.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

9.核磁共振影像(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治疗原则1.完全卧床休息。

2.骨盆牵引。

3.推拿按摩。

4.封闭疗法。

5.药物治疗(消炎痛等)。

6.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1.早期症状轻病例,以保守疗法为主。

2.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或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或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行手术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

2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颈椎病疾病简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及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及治疗方法

1、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脑损伤:脑卒中(偏瘫及其他残疾),颅脑损伤,帕金森病,儿童脑性瘫痪;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及其他残疾;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2、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截肢、断肢再植术后,腰腿痛及颈椎病,手外伤,各类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及骨关节其他手术后,脊柱侧弯矫形。

3、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塞后),原发性高血压病,周围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4、感官及智力残疾儿童听力及语言障碍,弱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老年性痴呆。

5、精神残疾精神病,精神神经症。

一、脑中风、脑外伤后康复(1)治疗对象: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恢复期功能障碍患者(2)治疗目的:尽量恢复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使他能独立生活,並重投入社会中。

(3)治疗方法:康复评估、肉毒素注射、运动治疗、吞咽训练、活动能力训练、助行用具的应用、药物治疗。

二、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1)对象:四肢骨折手术后、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疼痛如下腰痛,颈椎病、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綜合症、脊柱侧弯等。

(2)治疗目的: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及預防再发。

(3)治疗方法:手法治疗、电疗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熱敷、牵引治疗、运动疗法、冰疗、預防方法、康复评估及安排輔助步行训练、药物治疗等。

三、胸、肺疾患康复(1)主要对象:肺功能受損者,如慢性气管阻塞、胸部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控制及减轻呼吸系统疾病带來的症状;提高患者呼吸潜能(3)治疗方法:呼吸训练、气管卫生、伸展及强化运动、带呼吸机运动、药物治疗等四、呼吸系統疾病康复(1)主要对象: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气管炎和哮喘等。

(2)治疗目的:加速愈合,提高心肺功能,以增加运动耐力。

(3)治疗方法:体位排痰、拍痰、伸展及呼吸运动、药物治疗等。

五、肿瘤康复(1)主要对象:乳腺癌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鼻烟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2)治疗目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进食、提高吞咽功能等( 3)治疗方法:电刺激、按摩、运动治疗、理疗等六、心血管疾病康复( 1)治疗对象:高血压、冠心病和各类心脏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等( 3)治疗方法:运动咨询和运动处方制定、健康生活方式宣教七、糖尿病康复(1)治疗对象:H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末梢周围神经炎( 2)治疗目的:改善身体代谢、提高运动能力、减少药物依赖等( 3)治疗方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药物治疗等八、社区康复服务和科普宣传( 1 )主要对象:社区上各阶层人员、亚健康人群( 2)治疗目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生活及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的知识;提供正常人群运动处方;以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长远目标。

康复科常见疾病与治疗策略

康复科常见疾病与治疗策略

康复科常见疾病与治疗策略引言康复科是一个专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室。

本文档旨在概述康复科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一、神经系统疾病1. 脑卒中症状: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障碍,视力问题等。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障碍,视力问题等。

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抗凝、扩容、神经保护- 恢复期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康复2. 多发性硬化症症状:视力问题、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视力问题、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疾病修饰药物、症状缓解药物-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二、心肺系统疾病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

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 康复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营养支持2. 心脏病症状: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

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抗凝、扩血管、调节心脏节律等- 康复治疗:心脏康复计划、运动训练、心理支持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 骨折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止痛、消炎- 康复治疗:石膏固定、功能训练、物理治疗2. 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激素等-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关节保护四、精神心理疾病1. 抑郁症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

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情绪稳定剂等- 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自我管理2. 焦虑症症状:过度焦虑、紧张、恐惧等。

过度焦虑、紧张、恐惧等。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镇静剂等- 康复治疗: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应对策略五、其他疾病1. 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

康复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康复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康复科常见疾病的治疗:1--脑栓塞患者可能同时伴发代偿性高血压,但是不会维持太久。

急性脑栓塞患者的病灶部位发病24小时后CT才能显示,而MRI会在六小时后就能更早提示。

在治疗方面,应尽早实施头针,体针,电针并且配合适当的肢体运动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在头针方面,顶颞前斜线——前神聪到悬厘(运动区),顶颞后斜线——百会到曲鬓(感觉区)加上顶旁一线和顶旁二线,但是脑出血急性期是禁止针刺,以免加速大脑内部出血。

2----面肌痉挛的患者早期针刺治疗效果好,对面部腧穴应是轻刺和浅刺激,不宜手法太重。

先刺远部穴位再刺面部。

只针不灸。

3---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面部穴位扎针时应轻刺而久留针。

远部穴位取四关穴(双合谷和双太冲)强刺激。

多发于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往往其首发症状是伴有牙痛和鼻痛,舌头痛,以上可以用来考虑是否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相。

4----交感性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之一,表现为心慌,易怒,发脾气频繁等,颈椎平时无不适,患者不宜察觉患有此病。

此病拍平片不易检查,要拍MRI(核磁共振)才能确立具体的病变情况。

但有时项韧带钙化会引起疼痛,压迫硬膜囊,最终压迫内的交感神经引起。

5----减肥,说到针灸的减肥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坚持一个星期每天扎针后,平均每周会瘦2到3斤。

第一周不能接电针,后几周治疗时才接电针,选穴:临床多选择脐周八穴,脐上下各一穴,左右各三穴,各相距一寸,分属脾经,胃经和带脉,效穴——利尿穴(肚脐下2.5寸),四肢穴位(双侧),曲池,支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内庭,丰隆。

一个小时后取针,再换成俯卧位,取病人背腧穴快速针刺捻针强刺激后取针,不留针。

最后在背部做适当的按摩即可。

但同时也要配上减肥者在饮食规律和习惯方面有所适当的改变,疗效都会较显著。

笔者见过的一月就成功减掉8斤。

至于其它药物反弹的问题,如果减肥者能注意饮食规律和适当的忌口,针灸治疗后是不会有明显反弹的。

6-----肩周炎,患者有固定的疼痛点且不多,可以采取小针刀的治疗方式,疗效较好。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里瘫之阳早格格创做里瘫(心涡,心癖)是指颈乳突里神经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慢性周围性里瘫.属西医的里神经炎.一诊疗尺度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量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痛痛或者里部没有适等前驱症状.慢性或者亚慢性收病,出现一侧(奇为二侧)周围性里瘫,陪舌前2、3味觉障碍,少量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㈡体征:本病以心眼正斜为主要特性.慢性收火,患正里部表情肌瘫痪,眼睑关合没有齐,额纹缩小或者消得,鼻唇沟变浅或者消得,心角下垂正背健侧,病侧没有克没有及皱眉、蹙额、关目、露齿、饱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痛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者消得,听觉过敏或者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暂,可果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心角反牵背患侧,甚则出现里肌痉挛,产死“倒错”局里.(三)鉴别诊疗:本病需与中枢性里瘫相鉴别,中枢性里瘫表示为一侧心角正斜,而眼睛及其以上没有受做用,多陪随一侧肢体偏偏瘫.二,治疗与穴:①主穴:攒竹、阳黑,丝竹空、太阳,四黑,天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②配穴:抬眉艰易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正斜加火沟;颏唇沟正斜加启浆.回复期加脚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支配:里部腧穴均止仄补仄泻法,回复期可加灸法;正在慢性期,里部穴位脚法没有宜过重,肢体近端的腧穴止泻法且脚法宜重;正在回复期,合谷止仄补仄泻法,脚三里真止补法.⑵电针:与阳黑、丝竹空、顴髎、天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于性最强的治疗脚法之一,早期可革新血循环,统造炎症死少,与消局部神经火肿;后期可革新神经管养,普及神经镇静性,促进神经功能回复,防止肌肉萎缩.注意事项:治疗功夫里部应防止风热,戴心罩,注意保温;忌食辛、香、燥、辣之品;果眼睑关合没有齐,需要时应戴眼罩,每日面眼药火2—3次,以防止熏染.自尔锻炼:如干毛巾热敷、表情动做及咀嚼训练等.二中风中风,又称脑卒中,多果气血顺治、脑脉痹阻或者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没有遂、肢体麻木、舌蹇没有语,心舌正斜,偏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备起病慢、变更快、如风邪擅止数变的特性,佳收于中老年人,连年去有中青年收病率渐渐删下的趋势.中风是中医教对于慢性脑血管徐病(常常包罗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统称.(一)诊疗: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示、起病形式、收病年龄、诱果、先兆症状等特性多可搞出精确的诊疗.1、以神志恍惚、迷受、以至昏迷或者昏愦、半身没有遂、心舌正斜、舌强止蹇或者没有语,偏偏身麻木为主症.2、多慢性起病.3、病收多有诱果,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强等先兆症.4、佳收年龄以40岁以上多睹.5、脑脊液查看、眼底查看、颅脑CT、MRI等查看,有帮于诊疗.(二)症状:本病具备神志障碍、半身没有遂、偏偏身麻木、心眼正斜、止语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示.(三)治疗:主症:半身没有遂:调战经脉、疏通气血处圆:大肠、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与穴:上肢:肩髃、直池、中关、合谷,可轮换与肩髃、肩贞、臂蠕、阳池等穴.下肢与环跳、阳陵泉、脚三里、太冲,三阳接,昆仑,可轮换与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兼症加减:中风没有语及吞吐艰易:廉泉、翳风、风池等;认知障碍、痴呆:与穴百会、四神聪、四关穴等(体针+头皮针协共使用);心角流延:与穴天仓、迎香、启浆面刺金津、玉液等;尿得禁、尿储留:与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等;肌痉挛——肌弛力较下患者针刺阳经为主,阳经战阳经对于刺——落矮肌弛力.三眩晕由于风、火、痰、真瘀引起浑窍得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沉者关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转动没有定,或者陪随恶心、呕吐、汗出、里色惨黑等症状,宽重者可突然仆倒.眩晕是新颖医教中神经系统徐病的一个症状,罕睹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下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贫血等.(一)诊疗:1、头晕目眩,视物转动,沉者关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2、可陪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里色惨黑等.3、缓性起病,渐渐加重,或者反复收火.4、查血黑蛋黑,黑细胞数,测血压、做心电图、电测听、脑搞诱收电位、眼震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谱勒等项查看,有帮于精确诊疗,有条件者可做CT、MRI查看.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二)症状:头晕目眩,视物转动,沉者关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陪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里色惨黑等.缓性起病,渐渐加重,或者反复收火.(三)针刺疗法与穴百会,四神聪、颈夹脊,风池、翳风、太阳,太冲、脚三里、三阳变.四漏肩风(肩周炎)本病多果营卫健壮,筋骨衰颓,复果局部体验风热,或者劳乏闪挫,或者习惯偏偏侧而卧,筋脉受到少暂压迫,遂至气血阻滞而成肩痛.以单侧或者单侧肩枢纽痠重痛痛,疏通受限为主症.患处爆收沉度肿胀,甚则枢纽僵直,肘臂没有克没有及活动.(一)诊疗:(1)肩部痛痛;(2)肩枢纽活动受限;(3)患肩怕热;(4)肩枢纽周围可触到明隐的压痛面,压痛面多正在肱二头肌少头腱沟;(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早期可爆收兴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便当,后直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痛痛症状反而减少;(6)X线及化验室查看:惯例摄片,大多仄常,后期部分患者可睹骨量疏紧,但是无骨量益害,可正在肩峰下睹到钙化阳影.真验室查看多仄常.年龄较大或者病程较父老,X线仄片可睹到肩部骨量疏紧,或者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二)症状:以单侧或者单侧肩枢纽痠重痛痛,疏通受限为主症.患处爆收沉度肿胀,甚则枢纽僵直,肘臂没有克没有及活动.(三)治疗要领:与穴:肩贞、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风池、条心、启山等穴.五截瘫截瘫是由于间接支配(如火器、刀刺伤等)战间接支配(脊椎骨合、脱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支配可做用到肌肉渐渐萎缩、丧得有关的感觉战知觉、某些器官功能受益(如膀胱得控等)或者得去某些活动本领等,宽重的有死命伤害.所以,中伤性截瘫者应主动早期举止抢救与合理治疗,分离健管家的病愈指挥,加强照顾护士处事,争与脊椎骨合、脱臼达到复位战脊髓功能早期最大极限天回复.(一)诊疗:结核类徐病普遍的患有本有的脊柱结核史或者有结核中毒症状的患者,他们普遍的去道病变多爆收正在胸椎战颈椎.1、中伤所致截瘫:脊柱骨合或者骨合--脱位所伤及脊髓或者马尾神经,神经支到益伤,无法仄常运做.2、结核所致截瘫:本有脊柱结核史或者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爆收正在胸椎或者颈椎.病程缓缓,多表示为痉挛性瘫痪,四肢或者单下肢无力、收硬、收挺,患处可有后凸或者侧直畸形,棘突间隙没有删宽,X线片示椎体有溶骨性益害,椎间隙变窄或者消得,椎体可有相互嵌进,椎旁有脓肿阳影.血重删快.3、肿瘤所致截瘫:多睹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①椎体血管瘤:多睹于年龄较大的妇女,佳收于胸腰段单个或者多个椎体.早期症状为局部钝痛或者束戴状痛痛,感觉非常十分,病程缓缓.X线片示椎体呈纵止排列的删细骨量,间有条状稀度减矮区,呈栅栏状或者多囊压缩状.②椎体巨细胞瘤:多睹于中青年,初期局部有间歇性隐痛,渐渐出现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而致截瘫.X线片示椎体呈黑泡状阳影或者溶骨性改变,骨小梁残破没有齐.4、变化瘤所致截瘫:有本收肿瘤治疗史(子宫颈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截瘫症状渐渐出现,病程缓缓.线片示椎体疏紧呈前后普遍性挤压,有溶骨或者虫蚀样益害,有成骨型乌面战块状硬化影,或者有成骨战溶骨型的混同影像.上下椎间隙普遍无明隐变更.(二)症状:脊柱支配可做用到肌肉渐渐萎缩、丧得有关的感觉战知觉、某些器官功能受益(如膀胱得控等)或者得去某些活动本领等,宽重的有死命伤害.(三)治疗与穴主穴:分2组.1、百会、前顶、夹脊(从受伤脊柱上2椎体至第5骶椎,旁启2寸)、环跳、肾俞、启扶、殷门、启山、昆仑;2、百会、前顶、肩、直池、中关、合谷、大肠俞、阳陵泉、脚三里、三阳接、太冲、八风.配穴:小便得禁加关元、气海、八髎,大便得禁加天枢、支沟.六痛痛临床罕睹的颈、肩、腰、腿痛,中医教多称之为“着痹(痛痹)”、“热痹”、“干痹”、“筋痹”等.那些痛症多由慢性或者缓性益伤,或者有受干润风热之邪所引起的硬构造无菌性炎性粘连.纤维构造删死,炎性构造变性战挛缩等所致.正在诊疗圆里应最先思量临床症状战体征.而应仅凭X光片上的骨性改变动做诊疗的要害依据,而应以触诊查看,准确推断病变部位的压痛面更为要害.其治疗准则应是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紧解挛缩战与消炎性粘连,排除痛痛为其脚法.一、针刺镇痛的与穴准则局部与穴战近端与穴相分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常采用痛痛局部及循止所过经脉上的相关输穴,即分为近与战近与二种.如牙痛可近与颊车、下关等,近与合谷,内庭等;剖背产可局部采用戴脉、近端与三阳接等;又如偏偏头痛可局部与率谷、太阳、风池、角孙等,近端与中关、阳陵泉等;背面痛痛常局部采用络却、玉枕、风府、风池等,近与昆仑、后溪等.别的,正在局部与穴中除经穴中还格中注重阿是穴的使用,正在病痛的局部“以痛为输”与穴,可博得较为明隐的镇痛效力.如肩周炎、肱骨中上髁炎常采用压痛面举止针刺.1,肢体痛肢体痛主要指上下肢肌肉、枢纽的痛痛.痛痛本量有多种表示,如串痛、重痛、掣痛、肿痛、刺痛等.治疗时仍要注重经络辨证,按部分经,以循经与穴为主.根据痛痛范畴、部位、特性分歧,与穴也有辨别.2,头里部痛头里部痛指五官徐病以及其余百般本果所致痛痛.根据净腑经脉器官相关表里,头里五官均与特定的净腑经脉有死理病理上的稀切关系,所以治疗时除与局部穴、阿是穴中,要注重依部辨经而循经近与.普遍多用肘膝枢纽以下的输穴,共时应调治净腑,多与背俞穴或者夹脊穴.其余,宜正在分部循经与穴的前提上分离辨证与穴.3,躯搞部痛躯搞部痛指胸胁背部、背腰部痛痛.应注重经络辨证,按部分经,近近协共与穴.如胁痛当责之于肝胆二脉,故宜近与太冲、阳陵泉、支沟,近与章门、大包.其余,慢性痛应以近与为主,缓性痛应以局部与穴为主.。

诊疗方案 Word 文档

诊疗方案 Word 文档

范县中医院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颈椎病诊疗方案颈椎病的诊断1.1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症,是一种中年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多为颈椎退行性变、外伤、长期低头工作或者长期向某一方向转动头颈。

1.2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根据病变部位对神经根脊髓或者血管等压迫的轻重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颈神经根受压时主观感觉有手和手指的麻木、触电感,上肢沉重视力减弱等症状;颈脊髓受压迫时患者有一侧或者双侧下肢步态不稳,行走易跌跤,迈步困难或者不能行走;椎动脉压迫主要表现在头颈扭转时出现眩晕、耳鸣、恶心、头痛、甚至猝倒,颈部停止扭转即缓解;少数交感神经受累的病人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伸舌偏歪;也有极少病人出现一侧面部麻木视力模糊,听力障碍以及心前区不适。

1.3颈椎病的一些异常症状颈椎病除有上述症状外,还有很多异常的症状,由于表现上与颈椎病相差较多,特别容易与其他疾病混同,极易造成误诊。

颈椎病危及肠胃,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故现代医学上常有颈胃综合症一说;颈椎病累及吞咽,患者出现食硬物时异常感觉,胸骨后感到烧灼刺痛等;颈椎病也可引起颈源性心律失常;颈椎病可累及视力;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异常。

1.4颈椎病的诊断分型颈椎病是一个错综复杂地病症,根据第七版教材: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性、混合型其临床表现多不一样。

1)神经根型表现为头颈肩臂及手部疼痛和麻木无力,感觉异常,颈部活动受限或僵硬,x线片多表现为椎体侧弯、生理弯曲消失、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2)颈脊髓受压迫时患者有一侧或者双侧下肢步态不稳,行走易跌跤,迈步困难或者不能行走。

③椎动脉型常表现为头晕、头疼、耳鸣、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猝倒等椎动脉受压症状,大多数容易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

4)交感神经型:分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2. 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可以通过非数手术疗法取得缓解。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 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6. 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1.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明显影响活动及睡眠;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3.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1. 专科检查: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 检查(或MR)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康复评定:JOA评分3. 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ABO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治疗原则】约80%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研究证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相当。

1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法。

严格卧床不宜超过1周以防制动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肌肉松弛药,必要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腰椎牵引4、推拿和按摩5、支具和矫形器围腰有协助背肌、限制不必要的前屈、增加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康复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康复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康复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康复指南【定义】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临床表现】1.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

半数以上患者有前驱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多少数有免疫接种史从感染至发生神经症状时间为1〜3周,死亡率为3〜4%,死亡率极高。

原因主要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运动障碍:多为从下肢向上起发展的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肢体近端较为严重并且瘫痪<7天达到高峰。

3.感觉障碍:起病开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腰颈肩部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酸痛。

感觉障碍表现为手套、9袜套型,不少病例可无轻易感觉障碍。

4.颅神经障碍:主要影响VII、IX、X对颅神经。

半数以上病者有颅神经周围性瘫舌咽迷走神经损害,表现为吞咽困f难、声嘶、咳嗽反射消失等,面瘫常为双侧性。

.5.呼吸障碍:部分病例可发生呼吸困难,多在起病后3〜12天出现,原因是病变波及颈,胸段N根而致呼吸肌麻痹。

第九、十对颅N麻痹时,咳嗽反射消失,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

少数病例是由于病变波及延髓致呼吸中枢衰竭。

6.括约肌障碍:少数患者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主要功能障碍】(1)瘫痪:颅神经周围瘫、下肢瘫痪、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或丧失。

(3)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疼痛。

(4)心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重病情。

(5)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呼吸困难等。

【评定内容】运动功能障碍评价,即临床与康复的评定。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一)急性不稳定期各类型脊髓损伤的康复都包括如下内容:1.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体位排痰训练和胸廓被动运动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2.在急救阶段,因难以控制入量,多应用留置尿管。

在停止静脉补液之后,应开始间歇导尿(每日4次)和自主排尿或反射排尿训练。

康复科临床治疗病种(精品)

康复科临床治疗病种(精品)

康复科临床治疗病种一、针灸临床治疗病种:1、骨伤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漏肩风)、臂丛神经痛、肘劳(网球肘、矿工肘)、急性腰扭伤、腰痛(腰肌劳损、第三腰椎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膝骨性关节炎、急性踝关节扭伤...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内科病症:(1)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痛(三叉神经痛)、中风(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眩晕、面瘫、昏迷(2)心脏系统疾病:高血压、失眠、嗜睡、心悸(3)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高热)(4)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呕吐、呃逆(打嗝)、腹痛、泄泻、便秘(术后腹胀便秘)、脱肛、慢性阑尾炎...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肝胆疾病:胁痛、黄疸(6)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水肿、癃闭、淋证、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7)妇科病症: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病(8)儿科疾病:小儿惊风、遗尿、小儿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9)皮肤科疾病:痤疮、斑秃、酒渣鼻、带状疱疹(10)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麦粒肿、眼睑下垂、眼睑瞤动、近视、耳聋、耳鸣、鼻渊、咽喉肿痛、牙痛、口疮...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1)出血症:鼻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12)针灸减肥二、推拿临床治疗病种:1、成人推拿:落枕、颈椎病、肩周炎(漏肩风)、臂丛神经痛、肘劳(网球肘、矿工肘)、急性腰扭伤、腰痛(腰肌劳损、第三腰椎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小儿推拿:发热、咳嗽、哮喘、泄泻、腹痛、呕吐、厌食、便秘、夜啼、惊风、遗尿、小儿肌性斜颈、小儿保健按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谢阅·····谢阅。

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临床医学中,康复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中的一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一、脑卒中(中风)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破裂或者阻塞而引起的脑部组织损伤的疾病。

常见的中风类型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康复医学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功能训练等。

1. 物理治疗:通过使用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和理疗等,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语言治疗:针对脑卒中引起的语言障碍,康复医学中的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语言能力。

这包括训练发音、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等。

3. 功能训练: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行为和日常生活技能。

这包括日常起居自理、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恢复训练。

二、脊柱损伤脊柱损伤是指对脊柱造成损伤或破坏的疾病。

脊柱损伤可能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控制失调等严重后果。

康复治疗在脊柱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通过使用针灸、按摩、热敷等疗法来减轻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2. 功能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大小便控制和自理能力。

这包括训练患者使用辅助工具如轮椅和助行器,并进行平衡训练等。

三、关节疾病关节疾病是指关节或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或疾病。

常见的关节疾病包括骨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康复医学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理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延缓疾病进展。

2. 运动疗法:通过适度的运动来增强相关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包括瑜伽、普拉提和其他适当的运动方式。

3. 辅助器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辅助器具来减轻关节负担,并提供支持。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及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及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及治疗方法(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脑损伤:脑卒中(偏瘫及其他残疾),颅脑损伤,帕金森病,儿童脑性瘫痪;脊髓损伤: 截瘫、四肢瘫及其他残疾;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2、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截肢、断肢再植术后,腰腿痛及颈椎病,手外伤,各类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及骨关节其他手术后,脊柱侧弯矫形。

3、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塞后),原发性高血压病,周围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4、感官及智力残疾儿童听力及语言障碍,弱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老年性痴呆。

5、精神残疾精神病,精神神经症。

一、脑中风、脑外伤后康复(1)治疗对象: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恢复期功能障碍患者(2)治疗目的:尽量恢复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使他能独立生活,并重投入社会中。

(3)治疗方法:康复评估、肉毒素注射、运动治疗、吞咽训练、活动能力训练、助行用具的应用、药物治疗。

二、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1)对象:四肢骨折手术后、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疼痛如下腰痛,颈椎病、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综合症、脊柱侧弯等。

(2)治疗目的: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及预防再发。

(3)治疗方法:手法治疗、电疗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热敷、牵引治疗、运动疗法、冰疗、预防方法、康复评估及安排辅助步行训练、药物治疗等。

三、胸、肺疾患康复(1)主要对象:肺功能受损者,如慢性气管阻塞、胸部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控制及减轻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提高患者呼吸潜能. (3)治疗方法:呼吸训练、气管卫生、伸展及强化运动、带呼吸机运动、药物治疗等四、呼吸系统疾病康复(1)主要对象: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管炎和哮喘等。

(2)治疗目的:加速愈合,提高心肺功能,以增加运动耐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安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方案二〇〇七年元月目录急性腰肌扭伤 (1)肩周炎 (2)颈椎病 (4)落枕 (6)腰椎间盘突出症 (7)急性腰肌扭伤急性腰肌扭伤是指腰部在持重和运动中,由于腰部平衡失调,使附着于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

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诊断要点】1、有明显腰部急性损伤史(多为间接外力所伤)。

伤后即出现典型剧痛、活动受限。

2、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工作的人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的人易患此病。

3、腰部疼痛:腰部因损伤部位和性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

疼痛一般较剧烈,部位较局限,且有局部肿胀,常牵掣臀部及下肢疼痛。

4、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甚至不能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5、检查:多有局限性压痛,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痉挛,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有助于确诊。

【治疗】1、口服营养神经类药:TabvitB1或复合vitB片20mgTid谷维素片20mgTid2、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qd。

3、急性损伤炎症水肿期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lOmg加压静滴。

4、一般配合静滴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静滴。

【分证论治】推拿操作常规标准:1、滚揉舒筋法: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

医者站于一侧,用滚、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点拨镇痛法:医者用拇指点压、弹拨等稍重刺激手法依次点压肾俞、阳关、志室、大肠俞、环跳及阿是穴,在点压穴位时应加以按揉或弹拨,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度。

可调和气血,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

3、理筋整复法:患者俯卧,医者先施腰椎后伸扳法扳动数次,然后用腰部斜扳法,常可听到患者腰部有“咯嗒”声响。

此法可调整后关节紊乱,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嵌顿的滑膜回纳。

4、推拿揉擦法:上法结束后,再以推拿揉捏法自上而下施述3~5遍,最后直擦腰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以达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目的。

①气滞血瘀证侯:闪挫及强力负重后腰部剧烈疼痛,腰肌痉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困难。

舌暗红或有淤点,苔薄,脉弦紧。

治法与手法加减:活血化瘀通络。

点按腰阳关、肾俞、委中,弹拨压痛点上下方。

②风寒闭阻证侯:感受风寒后腰部剧烈疼痛,得温则痛减,腰肌痉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困难。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与手法加减: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先推后擦,至局部透热为度。

③湿热内蕴证侯:劳动时姿势不当或扭闪后腰部板滞疼痛,有灼热感,可伴腹部胀痛,大便秘结,尿黄腻,脉濡数。

治法与手法加减:清热祛湿止痛。

配合点按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及阳陵泉、三阴交等。

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诊断要点】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⑤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治疗】1、口服营养神经类药:TabvitB1或复合vitB片20mgTid谷维素片20mgTid2、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qd。

【分证论治】推拿操作常规标准:①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站(或坐)于患侧,用滚法或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被动的外展,外旋活动。

②健侧卧位,医生一手握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配合按拿肩髃、肩贞,并作患肢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

③患者坐位,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髃、肩贞、肩井、天宗等穴位。

④医者站立在患者的患侧稍后方,一手扶住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运动。

幅度由小到大,然后医者一手托起前臂,使患者屈肘,患臂内收,患侧之手搭在健侧肩上,再由健肩绕过头顶到患肩,反复环绕5-7次,在此同时捏患肩。

⑤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前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并以肩部顶住病人患侧肩前部。

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渐用力使之后伸,重复2-3次。

⑥医者站在患者健侧稍后方,用一手扶健侧肩,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

⑦医者站在患侧肩外侧,用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牵拉时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医者缓缓向斜上方牵抖患肢。

活动幅度逐渐增加,手法力量由小到大,须注意用力不能过猛,以防发生意外。

⑧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以此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1、风寒湿型证侯: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学生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与手法加减:温经散寒通络。

滚推揉患肩及上臂数遍,继之点按合谷、肩井、肩髃,肩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2、瘀滞型证侯: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治法与手法加减:行气活血止痛。

以痛点为重点滚揉,并配合外展、外旋、内旋的被动活动;3、气血虚型证侯: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治法与手法加减:益气补血、舒筋通络。

在痛点扪及变性或粘连组织,作弹拨分理;颈椎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要点】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以椎间盘退变为主)。

2、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长时间半卧看书、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痠胀不适,转颈不利,上肢串痛或麻木头昏头痛,甚至眩晕,耳鸣耳聋,心悸胸闷,欲呕,纳呆,恶寒等症。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压顶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霍夫曼征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开口位可见齿状突偏歪,侧块外移,侧位片显示颈曲变直或后凸,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6、病理分型:①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腱反射异常,肌萎缩,颈活动受限,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顶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②脊髓型:一侧或两侧肢体麻木,痠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物较严重并突入椎管。

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膨出压迫脊髓。

③椎动脉型: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体位性猝倒,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上述诸症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X光开口位片示:环枢关节半脱位。

④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⑤混合型: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治疗】1、口服营养神经类药;TabvitB1或复合vitB片20mgTid谷维素片20mgTid2、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qd。

3、起病急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10mg加压静滴。

4、头晕明显,可服扩张血管类药,如西比灵胶囊5~10mg qn。

5、一般配合静滴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静滴。

【分证论治】推拿操作常规标准:①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

②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10分钟。

③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随后作颈项部拔伸法。

④最后,提拿两侧肩井并搓患肩至前臂反复几次。

⑤在治疗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病理分型辩证加减不同的手法。

1、风寒湿型证侯:颈、肩、上肢串痛麻林,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与手法加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以檫法为主,配合上肢点穴、拿揉、牵抖。

2、气滞血瘀证侯: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与手法加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以檫法为主,配合上肢点穴、拿揉、牵抖。

3、痰湿阻络证侯: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与手法加减:燥湿健脾化痰。

以头面部点穴为主。

4、肝肾不足证侯: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治法与手法加减:平肝熄风。

以头面部点穴为主。

5、气血亏虚证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与手法加减:益气养血。

以上肢点穴为主,拿揉、牵抖、头面部点穴。

落枕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不灵为主要症状。

【诊断要点】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所致。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型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治疗】1、疼痛明显,可用非甾体类药,如芬必得胶囊0.3Bid或戴芬胶囊75mg qd。

2、影响睡眠时可予安定片2.5~5mg口服。

【分证论治】推拿操作常规标准: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施术约3-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