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
规程
由于医疗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更使治疗用药的艰难性增加。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 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的目标微生物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ESBLs介导的多重耐药菌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和铜绿假单细胞菌【MDR(PDR)—PA】、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肠杆菌属细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以及新出现的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VRSA)],艰难梭菌(CD),青霉素耐
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多重耐药菌。
二、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报告制
1、临床科室 各临床科室医师在接诊 感染性疾患者后,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 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标 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特别是外院转 入留置各种导管患者必须做病原学检查), 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科室人员发现 检验结果为多重耐药菌时,应立即报告科主 任、护士长,并及时通知全科医护人员,早 期采取防控措施。若属于医院感染病例24 小时内网报医院院感办。
2、检验科 微生物实验室对送检标本 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 菌应在细菌检验报告上备注“多重耐药
耐药模式时应立即通知院感办及临床科室 主任,便于早期采取措施控制院内传播。
3、医院院感办每天通过微生物实验 室监测结果,分析耐药菌的性质,由片区专 职人员到临床科室督导防控工作o
4、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多重耐药
以提示临床。当检测到异常的 标识,
菌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
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 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发现部门应立即报告院 感办。院感办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 告及处置管理
规范》
要求上
报医务
科。
以减少
四、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五、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1.隔离方式:采取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 的预防措施
2.患者的安置及要求:
2.1首选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可将同类 多重耐
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排在同一房
间。
2.2隔离病房不足需采用床边隔离,床 距三、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耐药菌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筛选。
应>1米,床旁应有围栏(屏障)。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 3减少患者在隔离区外的活动,减少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
3•隔离病房或床边建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识,科室应有书面或口头交接班制度,告知全科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4•医务人员及护工、保洁人员应相对固
定。不能固定人员时,应掌握诊疗护理病人
(包括会诊、床边特殊检查)的顺序:先非感染病人、后感染病人;先保护性隔离病人、后普通病人的顺序进行。
5•诊疗物品尽量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洁消毒:75%的酒精或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6.应当严格遵循自治区人民医院《手卫生监管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前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操作时,必须实施手卫生。手
上有明显污染物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物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7.医务人员操作时,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完成操作之后、离开病人房间或床旁时, 脱去手套、隔离衣。隔离衣无污染时每天更换。污染时立即更换。
8.加强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的清洁消毒管理:隔离区的保洁用物须按病种专用。对患者经常或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2—3次的清洁、75%的酒精或
500mg/L有效氯溶液2—3遍擦拭消毒
(污染严重时增加有效氯浓度)。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进行消毒处理:500- 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使用后的隔离衣、布单、病员服等物品直接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做标识后送洗衣房消毒处理。发生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的频次,必要时清空病人彻底终末消毒。
9.如患者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或转
科、转院时,应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外出, 并电话告知对方科室及早做好病室及物品的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接收部门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方法同上)。
10.加强对陪护及探视人员的管理:严格按接触隔离要求进行防护与消毒。
11.医疗废物应密闭直接入袋送入处置室,不得暂存于治疗车、治疗室或其它场所。
12.感染患者或定植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13.患者接触隔离、转床或出院,应对房间所有物品或表面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14.如果流行病学证据证实耐药菌的传播与环境来源相关时,对环境如物体表面、公用设施等进行采样培养。
15.如果采取上述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对环境做彻底的清洁消毒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