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4)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4)
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电极反应
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并实施实验将化学反应中释 放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 实验现象 微观图示
问题线索
原电池中,正、负极是什么?在铜 片和锌片表面发生了哪些反应?
你认为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
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吗?
实验 资料信息
电极与电极材 料; 电流的产生: 产生电势差— 发生反应—持 续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3) 第一章第三节教材分析及教学说明
对于本节的教材处理,基本按照后面所谈的 处理即可。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新旧教材在 这部分内容的不同之处,一定要从微观角度 加以阐述,让学生建立起微观观念,不要对 教材中原电池的装置做太深入地讲解,防止 学生对原电池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后面的 习题教学。另外,在选择习题上一定要和新 教材内容相吻合,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原来 的题目,特别是关于电极的名称问题。
如何探查和转变学生的个人概念?
2.化学反应原理概念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什么最有价值?
对概念的认识方式、对问题的分析方法
关于化学电源的教学
教学环节: 学生分组 各小组汇 教师小结
认领课题 —— 报研究成 —— 并解决实 —— 设计“趣味” 进行研究 果 际问题 电池
反思:
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
为什么在原电池中引入阴、阳极的概念?教学中 该如何处理?
本节教学线索
原电池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金属腐蚀及防腐
形成概念—— 了解原电池的 工作原理
深化概念,发展 学生的认识—— 深入认识原电池 的工作原理
应用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案例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案例2:化学电源
当前原电池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强调从原 电池的构 成条件入 手分析 燃料电池的分析 将镁条、铝条插入氢 氧化钠溶液中,并用 导线连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人教版-2022年学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人教版-2022年学习资料

十3.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相统一-例:定性与定量相统-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mp中4-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相统
十4.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共有21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实验有1 个-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实验活动的分布:-专题1-共6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5-专题2-共7个实 ,其中活动与探究6-专题3-myp外-共8个实验,其中活动与探究8
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分析-化学反应原理-pho火y
课程标准:通过B4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 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应用-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 -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功能定位-《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的对象-理科学生的限定选修课。-教学既应注重基础性,又应注重提高性。生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能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
本模块特点-十1.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核心观念:-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 -化学反应速率和方向、限度-从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观-核心知识结构-思想方法:
化学反应与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简单计算-《化学2》-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用焓 (△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用△H表示反应-热(放出或吸收-《化学反应原理》-等温:反应热;-化学反 中的热效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高二实验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建议

高二实验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建议

高二化学教学设想:《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任教高二理科班的化学教学。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仍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2、教材分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4个主题: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4:电化学基础。

4个主题都是教学重点。

高考所占权重:约占化学总分的40%。

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在必修的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有关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5)充分领略化学反应原理的无限风采和无穷变化的动态之美,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3、学情分析: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

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工作措施(一)过程管理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丁伟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编写的总体思路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涉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变、方向、限度、速率以及机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

专题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量、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

专题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内容。

专题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着重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必修课程《化学 1 》、《化学 2》之后的选修课程,编写时,在继承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更加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1 / 12学素养的提高。

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1.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新增了以下内容:焓变、熵与熵变、盐桥、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电离度、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

对于新增内容,我们首先要理清其中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认识《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求,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交流分析结果: 与电源“+” 极相连:Cl-→Cl2 (失电子,氧化反应) 与电源“-” 极相连: Cu2+→Cu(得电子,还原反应)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阅读)课本P12,电解、电解池 (引导学生归纳) 1、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概念及组成。 2、阴、阳极的判断及阴、阳极发生的半反应。写出电极反应 式及总反应式
教学程序 第二环节 探究离子放电顺序
(阅读探究)课本P14资料在线:离子放电顺序
用实验结论和预测的认知冲突,提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带着探究目的阅读。
(学生归纳)1、离子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及原因。 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Mg2+>Na + >Ca2+> K +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Cu>Hg >Ag>S2->I->Br->Cl->OH->( NO3-、SO42- 等含氧酸根)
以化学史为契机, 感悟化学的魅力。
及时巩固电解原理,并渗透可利用电解原理冶炼金属。
教学教程学序程第序二第环二节环探节究探离究子离放子电放顺电序顺序
(设疑)若电解氯化钠溶液是否产生一样的结果? (演示)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电解食盐水,并检验产物。
NaCl溶液
变“要我接受”为 “我要验证”,学生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从学生熟悉的解释出发建立探究氛围。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给CuCl2溶液通电, 并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94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94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焓变,ΔH 的“+”与“―”,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要点 焓变 反应热
❖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 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
❖ 符号:用△H表示。 ❖ 单位:一般采用kJ/mol。 ❖ 反应热数值: 计算或实验测量
确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6.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分析
6.1 运用启发和问题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建议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出 发,尽量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 内容,可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注意尽量采用启发和问题驱动方式。如可从家 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化学暖炉”、 “热敷袋”等入手创设情境进行讨论。尽可能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5. 重难点分析
本章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 断裂和形成间的关系。
2.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能正确书 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热化学方程 式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及限定条件。 4.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
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本章教学难点:
1.熟悉ΔH的“+”与“-”的运用,能正 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对燃烧热的概念及限定条件的理解。 3.对盖斯定律涵义的理解,用盖斯定律正
应热H。
3.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并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燃烧热是一种应用较广的 反应热,认识燃烧热的限定条件。 6.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 的简单计算。

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有差别: 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 c 、T、催化剂
速率
与《化学1》《化学2》的联系
只要求理解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不要求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平衡移动规律
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特征,会用平衡移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溶液中的平衡体系
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 (焓变、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沉淀溶解平衡)
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 (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注重模块内部内容的衔接 (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据→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关注核心知识与STS内容的整合
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
问题线索
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
1
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才可能形成原电池; 电极材料要参与电极反应;
2
形成原电池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电极反应
5
认知脉络
4
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
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电极与电极材料; 电流的产生:产生电势差—发生反应—持续电流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和限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
注重科学性,并突出新思想、新内容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一些经典原理的含义或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应尽量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完化学必修1,必修2后的一个选修模块,供侧理学生选学。

《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及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

“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研究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其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

例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和放热)化学平衡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影响的重要依据;化学反应的焓变的计算是判断某一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涉及到的核心观念有化学反应的能量观、平衡观和化学反应中微粒观。

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相统一例:定性与定量相统一——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现象与本质相统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相统一《化学反应原理》同样是探究式教学,但与必修1、2相比无论是探究的能力还是探究的开放度都有很大不同,《化学反应原理》则更适合于开展基于定量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探究活动。

必修1、2更多的只是现象的描述,几乎没有理论的依托,如电解NaCl溶液,只需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不许要解释为什么,而解释为什么则由选修来完成。

4.本模块新增加的内容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介绍了碰撞理论和过度态理论)3.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浙大附中顾建辛(310007)•一、浙江省对选修模块的课时安排及学分安排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的3个主题:★本模块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在内容的选择与编写上,建立系统明晰的化学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编排深入浅出,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所涉及的三大主题是:•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力图从“能量变化”、“速率与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方面来解析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本模块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2、在化学反应原理中选择一些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3、基于对化学课程的国内外比较,引入了一些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原理的概念;4、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以及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的衔接。

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与必修内容的关系★高中化学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必修模块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化学1》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化学2》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四、《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1.《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分析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专题1第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1第二、三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能源的充分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主要内容▲专题2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专题2 各单元概念性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 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主要内容▲专题3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3.《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教与学要求分析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要求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
关注高考
近10年高考题的考点:
原电池的四大功能:
1.提供电源(化学电源,原理) 2.应用原理:金属防腐;微电池改变反应速率 3.研究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问题 4.制备新物质
2
关注高考
近10年高考题的考点:
电解的3大作用: 1.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如电解氯化铜,氯化钠溶液获取物质。
2.间接氧化还原反应:如工业铁做阳极去除重铬酸根的污水。
3-3能设计实验方案探 究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内容标准、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
内容标准
学业要求
3.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 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 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 具体应用。
3.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 腐蚀现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 施。
4.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 学腐蚀的本质,知道金 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 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真实、具 体的问题 情境是学 生化学学 科核心素 养形成和 发展的重 要平台。
也为学生 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提供了真 实的表现 机会。
增加了【实验活动】 其实就是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 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
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能使灵敏电流计偏转,二极管发光、音乐卡发声 等等。既有说服力又有趣味性。
4.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能源 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能分析能 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 展的影响。
强调分析解决真 实问题的思路
5.能综合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 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如煤炭的综合利 用,新兴电池的开发等。
学业质量标 准
3-4能结合生产和生活 实际问题情境说明化学 变化中能量转化、调控 反应条件等的重要应用。
新教材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一. 原电池 1. 原电池工作原理 2. 化学电源 二. 电解池 1.电解原理 2.电解原理的应用 三.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防护 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 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

高中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高中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③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④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①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②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②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①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②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①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燃烧热的含义③掌握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科学研究中的意义;②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③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物质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②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②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①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②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①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②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②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③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感悟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高对化学科学的认识。

对《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对《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是一本以反应性教学为基础的化学教程,其内容涵盖了原子结构、反应机制和能量转移等多方面的内容。

考虑到该教材的特点,我有如下的思考与建议:一、在深入理解其反应原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使用例题和实验,以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

二、为保证学习效果,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对化学反应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三、突出每小节的关键知识点,并以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四、在反应原理的理解中,应多使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完整版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完整版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与原教材有相似之处,与《化学2》也有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变:内容变化了,增加了熵与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要求变化了,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例如,盖斯定律从“阅读”提高到“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平衡常数从“了解”提高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等等;内容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增设了很多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比较、归纳,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化学的应用价值。

各种变化根本上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出相应变化调整。

根据我们备课组在新课教学以及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体会,现将该模块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总结如下:一、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的比较(一)两种版本教材的相同之处1.注重科学性,并突出新思想、新内容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一些经典原理的含义或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教材尽量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例如: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注重科学性,尤其避免为了“浅出”而随意地、错误地解释概念,使教材在科学性上具有相对长的生命力(例如:焓变、熵变的引入)。

2.重视知识的框架结构,重在介绍学术思想使知识点服从于知识的框架结构,并尽可能使同学们多了解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与发展,从本质上理解这些人类知识结晶的精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人教版教材共有21个实验,苏教版教材共有22个实验。

4.突出模型化研究方法的特点介绍知识时避免将理论绝对化,任何理论都不能随意使用,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5.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注重教材内部内容的衔接(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据→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焓变、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沉淀溶解平衡),不是简单地将大学内容搬来,简单下移,而是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基本的了解,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以及更高水平的把握留待大学阶段解决。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规律
1
影响速率的因素
2
探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例如浓
度、温度和催化剂。
3
速率常数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研究速率常 数和速率方程。
反应机理
研究反应机理和反应中间体的形成和解 离过程。
化学平衡及其规律
平衡常数
勒沙特列定律
学习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了解平衡状态和动态平衡。
研究勒沙特列定律,探索如何通 过改变条件来影响化学平衡。
单质反应
了解单质反应的定义和特征,研究不同元素之间的反应。
2
置换反应
详细研究置换反应的机制和应用,探索金属离子和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3
加成反应
探索加成反应的机理和过程,学习双键和三键的加成反应。
介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例如置换反应、加 成反应和消除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电子转 移和氧化还原态的变化。
化学反应热力学
反应焓变
探索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焓变,理 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内能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内能变化,研 究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量守恒原 理。
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如何编写和计算化学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
平衡反应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平衡反应,包括 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
酸碱反应及其规律
酸碱概念
探索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酸性和 碱性物质的性质。
酸碱滴定
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习如何计 算滴定体积和浓度。
酸碱指示剂
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反应,研究 指示剂的原理和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
研究酸பைடு நூலகம்中和反应的平衡过程,探索中和反应 的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丁伟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编写的总体思路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涉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变、方向、限度、速率以及机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

专题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量、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

专题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内容。

专题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着重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必修课程《化学 1 》、《化学 2》之后的选修课程,编写时,在继承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更加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1 / 12学素养的提高。

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1.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新增了以下内容:焓变、熵与熵变、盐桥、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电离度、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

对于新增内容,我们首先要理清其中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认识《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求,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023最新-化学反应原理的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化学反应原理的教案【优秀5篇】

化学反应原理的教案【优秀5篇】本节重点: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模型壶知道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化学反应原理的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篇一化学反应速率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与原教材有相似之处,与《化学2》也有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变:内容变化了,增加了熵与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要求变化了,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例如,盖斯定律从“阅读”提高到“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平衡常数从“了解”提高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等等;内容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增设了很多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比较、归纳,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化学的应用价值。

各种变化根本上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出相应变化调整。

根据我们备课组在新课教学以及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体会,现将该模块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总结如下:一、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的比较(一)两种版本教材的相同之处1.注重科学性,并突出新思想、新内容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一些经典原理的含义或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教材尽量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例如: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注重科学性,尤其避免为了“浅出”而随意地、错误地解释概念,使教材在科学性上具有相对长的生命力(例如:焓变、熵变的引入)。

2.重视知识的框架结构,重在介绍学术思想使知识点服从于知识的框架结构,并尽可能使同学们多了解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与发展,从本质上理解这些人类知识结晶的精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人教版教材共有21个实验,苏教版教材共有22个实验。

4.突出模型化研究方法的特点介绍知识时避免将理论绝对化,任何理论都不能随意使用,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5.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注重教材内部内容的衔接(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据→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焓变、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沉淀溶解平衡),不是简单地将大学内容搬来,简单下移,而是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基本的了解,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以及更高水平的把握留待大学阶段解决。

6.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自始至终注意提供定量的信息,设计一定数量的定量计算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关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本训练。

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例如:定性与定量相统一——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现象与本质相统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相统一7.合理处理抽象概念根据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浅显的语言,分析抽象概念的其物理意义,并注意将概念与实例相联系,以降低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

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或者不讲过程只端出结论的两种偏颇做法。

处理实际问题,尽量使学生体会到抽象理论的实用价值8.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教材主体内容保持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范围内,使教材适用于学生的主体部分。

在基本要求之上,以提高性栏目形式设计提高内容,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高要求。

(二)两种版本教材的区别总体比较,苏教版教材对比原老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处理上作了较大改变,弱化了教材知识的原有体系,有利于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实现教与学从关注“学术性”到重视“社会性”的转变,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吻合的。

但是,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

相较而言,人教版教材对原有知识体系作了一些调整,更加优化了原有的结构,通过新增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对一些模糊概念的处理更加清楚。

两种教材在具体编排以及某些知识点的呈现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1.人教版编制了绪言。

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地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苏教版教材则是用“写给同学们的话”取代了绪言,所不同的是并没有提出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等,而是放到后面的正文中。

2.人教版设置了四个章节,苏教版只设置了三个专题。

苏教版教材中将能量变化集中在专题1,具有整体性,便于在宏观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变换的关系。

人教版教材则把电化学单独列出作为一章,放在教材最后,这样做可以把难点分散。

两种教材在处理上各有长短。

(1)第一部分内容比较(2)第二部分内容比较(4)只有人教版有第四部分内容通过上述四张表格的比较可以发现:在内容设置上,两个版本的教材没有太大区别,都增加了如下内容:a.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b.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d.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e.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3.两种版本教材的栏目设置略有不同。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两种教材从教材内容设计到资源运用都具有新颖、丰富与鲜活的特点,整个新教材从头到尾图文并茂,形式活波、亲切,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强。

新颖的栏目设置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更具可操作性。

从表中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教材中实验性栏目所占的比重较大。

其中,人教版的“实验”、“科学探究”两栏目出现的频次高达21次,比重约占26.6%;苏教版的“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两栏目出现的频次合为22次,比重约占23.2%。

新教材加大了实验栏目的比重,注重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交流讨论性栏目,两种教材栏目中,交流与讨论栏目的比重分别占15.2%和21.1%,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和教师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传统教材较大不同的还体现在两种新教材都设置了多种多样的资料性栏目,在教材栏目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两种教材间较大不同的是方法性栏目,人教版的“提示”栏目在本模块教材中没有出现,苏教版的“信息提示”栏目出现了6次,显然,该类栏目的作用在两种教材中的发挥程度差别较大。

两种教材都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能力。

这些栏目功能强大、不同的栏目承载不同的功能,但始终以引导自主探究为宗旨,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科学探究。

使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

不同类型栏目在两种教材中的设置具体比较如下:(1)思考、讨论与交流栏目设置比较两种版本的教材与传统的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设置了很多思考、讨论与交流的栏目。

这些栏目出现在新内容之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在新内容之后,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新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

人教版的“思考与交流”栏目、苏教版的“你知道吗”栏目设置在新内容之前,通过对此类栏目所提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

此外,人教版的“思考与交流”栏目还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进行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园地。

人教版的“学与问”栏目、苏教版的“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在新内容之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练习,达到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2)实验栏目设置比较从上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版本教材的实验数量都很多,呈现方式灵活,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学生水平进行处理。

并且这些实验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部分实验还是让学生自行设计。

人教版中的“实验”栏目以基础性的实验为主,“科学探究”栏目中有基础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苏教版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主要是一些演示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而苏教版的“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实验则多以学生实验为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并且部分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实验栏目往往由多个小实验构成,每个小实验分别探讨某一方面性质,综合几个小实验就可以得出某种物质的性质。

(3)习题栏目设置比较两种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不少新颖的习题。

人教版在每一节后都设置了“习题”栏目,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但在每一章后没有设置习题,所以习题数量相对较少。

苏教版的习题栏目设置比较多样化,在课文中有“问题解决”栏目,包括练习和部分例题,每单元后设有“练习与实践”栏目,每专题之后也设有“本专题作业”栏目。

(4)知识归纳栏目设置比较两种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知识归纳栏目,但是设置的位置和方法不相同。

苏教版教材在每一专题最后设置了“回顾与总结”栏目,通过直叙知识要点和列出图表,以及时让学生巩固本专题所学的知识。

此外,苏教版教材还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了“整理与归纳”栏目,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章的最后设置了“归纳与整理”栏目,其呈现方式既有问题形式又有直叙知识要点形式。

(5)方法栏目设置比较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两种版本的教材分别设置了:人教版的“提示”、苏教版的“信息提示”,这些栏目一般出现在“活动探究”栏目旁,为学生解决在实验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关资料、数据和方法思路等。

此外,苏教版教材的“信息提示”栏目还介绍了一些化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物质性质等知识。

(6)拓展栏目设置比较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知识容量比较大,所以两种版本的教材都将部分知识、资料、化学史等以拓展性栏目的形式呈现。

人教版的“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苏教版的“拓展视野”、“化学史话”、“资料卡片”等栏目,这些栏目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素材,使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之余开拓视野,进一步领略化学的奇妙和魅力。

人教版的“资料卡片”栏目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主要补充了课本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

二、《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建议1.明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设置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为了对化学反应原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造福社会的历程中,大量利用化学反应获得人类所需要的新物质以及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就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通过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探究诸如如何选择燃料、人类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如何确定合成氨反应条件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