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浅析财务风险预警是现代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财务状况不稳定的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这意味着企业风险极高, 破产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做好预警工作。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综述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各种资料,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态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化分析模型,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经营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的管理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预报功能。即跟踪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 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上市公司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 对上市公司营运状况做出预测, 找出偏差, 进行核算、考核, 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上市公司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之时, 可以进行预报, 让上市公司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
以减少财务损失。
2、诊断功能。即根据跟踪、预报的结果对比分析, 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上市公司营运状况的优劣做出判断, 找出上市
公司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3、预控功能。即通过预报、诊断, 判断上市公司存在的弊病, 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 预控上市公司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 消除
隐患, 使上市公司及时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4、保健功能。即通过预警分析, 上市公司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 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 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 将上市公司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上市公司管理活动的规范, 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不断增强上市公司防范财务风险的
能力。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比较
市场经济的瞬变性和不可准确预见性,加之决策者决策水平的
影响,促使上市公司必须卓有成效地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否则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由于诱发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运动的晴雨表——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变化上体现出来,因此通过观察这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便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
1、单变量判定模型
最早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的威廉比佛,他通过比较研究1954-1964年期间的79家失败企业和相同数量、相同资产规模的成
功企业提出了单变量预警模型,并提出了几个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100%。
他首先以单变量分析法发展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五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发现债务保障率预测的效果最好,资产收益率次之,在失败的前五年可达70%以上的预测能力,失败前一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其中,“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现金流量之和,除现金外还充分考虑了资产变现力,同时结合了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实现及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这个比率用总负债作为基数,是考虑到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转化关系,但是总负债只考虑了负债规模,而没有考虑负债的流动性,即企业的债务结构,因此对一些因短期偿债能力不足而出现危机的企业存在很大的误判性。
2、z 计分模型
最早运用多变量区别分析法探讨公司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另一位美国学者奥曼(altlan,1968)。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z=0.012 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其中: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
x1 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形成,对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累积余额。一般说来,新企业收益较少,因此相对于老企业来说x2 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ebit 是指扣除债务利息与所得税之前的正常业务利润(包括对外投资收益),不包括非正常项目、中断营业和特别项目以及会计原则变更的累积前期影响而产生的
收支净额。原因在于,由负债与资本支持的项目一般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因此,计算总资产利润率时以正常业务经营的息税前利润为基础,有利于考核债权人及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的使用效益。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账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对于上市公司,分子应该是:“期末未流通的股票账面价值+流通股票期末市价×流通股股份数”。 x4 的分子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尤其对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企业。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z 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奥曼教授通过对z 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 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