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鸟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篇7一、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感受数字童谣的特点。
2、尝试正确使用量词,并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体验创编童谣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贴绒动物(小鸟、喜鹊、麻雀、青蛙、鸭子、蛤蟆、小猪、河马、小马、毛驴等)。
2、与童谣内容有关的一定数量的动物卡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1、感受童谣内容。
(1)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选的贴绒小动物,并用声音或动作表示动物的主要特征。
(2)集体讨论各种动物的叫声或走路的动作。
指导语: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它是怎样唱歌、走路的?2、学习童谣。
(1)根据动物的数量顺序学习童谣,正确使用量词。
指导语: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各有多少?(2)出示娃娃的图片,学习童谣最后两句。
指导语:小朋友高兴的时候会怎么样?(3)幼儿边做动作边念童谣。
3、尝试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正确使用量词。
四、延伸活动:将各种动物卡片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练习说不同的量词和创编童谣。
附:一只小鸟叫喳喳一只小鸟叫喳喳,两只青蛙叫呱呱;三只小猪哼呀呀,四匹小马呱哒哒;五个娃娃笑哈哈,分吃一个大西瓜。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篇8设计思路: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搜集处置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这样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能力训练,进行能听会说、能读会写能力的培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不能单纯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时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就要充沛依据教材特点,抓住课文重点,用“牵一发以动全身”之功进行动脑、动口、动手的综合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探究,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去感悟,以达到知识的传送与精神的升华之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保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一只小鸟》优秀教案

《一只小鸟》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然与生命》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一只小鸟》。
文章通过讲述一只小鸟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生字词学习: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巢、翅膀、欢快、挣扎、呵护”等。
2.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句子分析与仿写: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分析与仿写。
2.难点:课文情感的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小鸟的喜爱,进而引入课题《一只小鸟》。
2.自主预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1)学习生字词,了解字义,指导书写。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4.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5.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七、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堂仿写练习,写一篇关于保护小鸟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小鸟,了解它们的习性,增强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一只小鸟》生字词:巢、翅膀、欢快、挣扎、呵护重点句子: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10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10篇)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篇1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写了一篇描写声音的作文,有许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描写了同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呢?听!(播放:鸟的叫声)对了,是鸟的叫声。
请你再闭上眼睛仔细听听,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生答)你说的真好,让我们大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是啊,鸟儿的叫声多么清脆,多么好听,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再也听不到鸟儿的叫声,再也看不到鸟儿在林间欢快飞翔的身影,那该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可是,这样的事却真的发生了!这节语文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发生在一只小鸟身上的故事,好吗?(板书:一只小鸟;点课件)二、初读课文,摸清脉络。
1、翻开书,自己轻声的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
2、那么文章写了这只小鸟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遍课文,你画出自然段,并试着说说文章写了这只小鸟的什么事好吗?(一只小鸟的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歌唱,孩子们非常喜欢它,就用弹弓打伤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了巢中。
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
)3、那么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写的。
也就是说先写了事情的起因(板书),再写经过(板书),最后写结果(板书)。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1、这就是事情的起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2、这就是事情的经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3呢,这就是事情的结果?三、品读细想,模仿想象。
1、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也不得不接受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被人打伤了!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好心的同学们你们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回答)你从哪看出来孩子们非常的喜爱这只小鸟呢?2、让这么多的孩子都很喜爱的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再和同学说一说。
一会再告诉大家行吗?3、谁愿意读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呢?(生答)师:这真是一只快乐可爱的小鸟啊!4、哪位同学能想象一下小鸟快乐的心情,到前面来表演一下这只可爱的小鸟呢?其他的同学和周老师都把自己当做自然中的一棵树或是一朵花,让我们用肢体来配合他一下,让我们含笑着倾听她美妙动听的歌声吧!5、这么可爱的小鸟谁不喜欢呢?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弹子飞来,打伤了小鸟,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谁能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想想在这一部分你读明白了什么呢?6、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他们心急如焚、此时的他们肝肠寸断。
我是一只小鸟 说课稿

我是一只小鸟说课稿我是一只小鸟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研究,学生将能够:1. 听、说、读、写和理解与小鸟相关的词汇;2. 通过观察和描述小鸟的外貌特征,提高对细节的观察能力;3. 学会欣赏小鸟的美丽,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教授与鸟类相关的基本词汇和句型;2. 激发学生对小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1. 通过观察和描述小鸟的外貌特征,提高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布置一个鸟类图片展示区域;2. 鸟类图片或书籍;3. 简单的小鸟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材料;4. 学生练用纸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准备一段小鸟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或听说过小鸟,让学生谈论他们对小鸟的了解。
课堂活动(30分钟)1. 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他们尽量描述这些鸟类的外貌特征;2. 教授与鸟类相关的基本词汇,如“翅膀”、“喙”、“尾巴”等;3. 实施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小鸟的喜爱和对保护鸟类的想法。
练和巩固(15分钟)1. 发放练用纸和铅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他们所了解的鸟类特征;2. 提问学生关于小鸟的问题,鼓励他们用英语回答。
总结和展望(5分钟)1. 小结与鸟类相关的词汇和句型;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保护小鸟,并欣赏它们的美丽。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鸟类外貌特征时的表现;2. 提问学生关于小鸟的问题,评估他们的听说能力;3. 收集学生练用纸上列举的鸟类特征,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1. 绘画一只自己喜欢的鸟类,并标注出它的外貌特征;2. 写一篇短文介绍一种你喜欢的鸟类,并表达你为保护鸟类所做的努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鸟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细节的观察能力。
此外,通过鼓励学生保护鸟类和环境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说课稿一只小鸟

爱不能成为一种伤害——《一只小鸟》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只小鸟》。
下面我就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与学情《一只小鸟》是北师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作者冰心以细腻、柔美的笔触,写了一个欢快而又凄婉的故事: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非常喜欢它,就用弹子打伤了小鸟。
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小鸟把它带回巢中。
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了。
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伤害的错误行为,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我们人类应当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文章篇幅虽小,内容简短,却能撩起隐藏在读者心里的爱,带给人们深深的反省,对学生珍惜鸟类、理解亲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主体单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但由于孩子平时对周围事物缺少观察,课文中的情景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对喜欢小动物为什么不能拿回家饲养感到不解,因此,教学时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喜欢的事物不要去勉强它甚至破坏它,,而是要去精心呵护,给它们自由。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能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的情感;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美和爱护小动物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感,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感,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三、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故事中描绘了一只小鸟在林间自由飞翔的场景,以及小鸟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小鸟的自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一只小鸟。
b. 出示课件,展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如飞翔、与其他动物互动等。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4. 课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b.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b.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环境,教育学生保护鸟类。
b.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只小鸟飞翔互动生字词:飞翔、互动、大自然、保护鸟类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鸟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如何?b.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c. 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2024年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

2024年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一只小鸟》。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中对小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关系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鸟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鸟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鸟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小鸟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小鸟。
(2)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简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并反馈,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一只小鸟》2. 内容:(1)生字词(2)小鸟外貌特征(3)小鸟生活习性(4)关爱小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喜爱的小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5. 板书设计的内容6. 作业设计的要求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

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第七单元《一只小鸟》,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通过描述一只小鸟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命的奇妙,同时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进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圈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新词的理解,互相学习。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一只小鸟1. 小鸟的成长2. 爱护小鸟3. 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只小鸟的成长过程。
答案示例:一只小鸟从蛋壳里孵化出来,经过父母的喂养和自己的努力,逐渐学会飞翔、觅食。
在成长过程中,它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3. 课后阅读《一只小鸟》的续写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一只小鸟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只小鸟 说课稿

《一只小鸟》教学反思《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鸟儿》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是出自名匠冰心笔下,清新流畅,是一篇非常美丽的散文。
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爱,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了伤害;教育学生要爱护小鸟,爱护小动物。
这节课,我为学生营造了两个教学情境:一是快乐情境,二是伤心情境,让学生在情景渲染中走近文本。
根据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但文字写得很美的特点,我首先提出明确的目标,这节课我们一起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亲情美、语言美、自然美。
其次我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为线索指导全文的教学。
我把侧重点放在前面:读中体会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体会小鸟的快乐,感受语言美。
在这篇课文的细节处,“它们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大地上一片好景致”,仅从文字的表面理解是空洞的,但其背后有着鲜活的感情和形象的画面,作者仅用一句话简单带过。
在教学“啁啾”一词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啁啾”的意思,想象小鸟一家的对话,体会小鸟的快乐,充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味情感,小鸟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自然会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景致”一词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景致”这一词进行初步理解,接着让学生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景致,小鸟还看到了什么?以感悟小鸟的幸福快乐,同时学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好像‘自然’含笑倾听”这一句中“自然”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美读课文,体会这只小鸟的幸福快乐。
但在小鸟受伤的部分,我虽然抓住重点词“跌”、“一滴一滴”、“箭也似的” 让学生去体会小鸟伤势的严重,亲情的伟大,但却没给学生充分的的时间朗读体会。
在这一环节,改为这样设计会更好。
首先,让学生通过对“跌”这一词初步认识到小鸟受伤的突然性,联想到伤势的严重性。
接着,在学生感觉到了“一滴一滴”也充分说明了小鸟伤势的严重的这一时机,让学生边读边想,重现画面,想象惨景,小鸟的伤情自然再次揪住了学生的心,为下一步感悟亲情的伟大做了进一步的孕伏。
2024年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

2024年三年级《一只小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自然奇观》中的《一只小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文章主题思想探讨,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自然、表达感受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小鸟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深入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鸟的特点,引入课文。
生字词预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2. 课文学习(15分钟)朗读指导: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内容解析: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课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尝试仿写,进行随堂练习。
4. 知识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讨论文章主题,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词语接龙:用生字词进行游戏,巩固记忆。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中心板书:《一只小鸟》生字词列表文章结构图修辞手法例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仿写一个比喻句,描述自然中的事物。
家长辅助:观察窗外的小鸟,记录其活动,与孩子共同完成一段描述。
2. 答案:生字词正确书写。
比喻句如:“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照亮了整个世界。
”描述段落需符合观察到的实际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一只小鸟》教案

《一只小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自然与生命》中的《一只小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训练,以及文章主旨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情感,体会作者对小鸟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2. 掌握本课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生词的学习与运用,语言表达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进而引出本课课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 生词学习:教师展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生词。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词进行句子仿写。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8.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只小鸟》2. 生词:展翅、挣扎、哀鸣、关爱、珍惜3. 文章主旨:关爱自然,珍惜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小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们应该关爱小鸟,保护它们的家园,让它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翱翔。
2. 课后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子仿写。
(1)小鸟在枝头展翅欲飞。
(2)看到受伤的小鸟挣扎着,我忍不住想去帮助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课文解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说课稿(通用4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说课稿(通用4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篇1一、说教材《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鸟儿》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出自文学名匠冰心之手,语言清新流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
文章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被孩子们打中后两只老鸟把它接住并带回巢中的事。
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爱,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了伤害;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我们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教育孩子们对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仅要爱,而且要会爱,爱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无情地伤害,而是欣赏、呵护和无私的奉献。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方法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交流合作、朗读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方面的能力都不强,比较薄弱,比如观察不细致,不能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口头表达方面说话不够流利、完整、通顺,朗读水平不高等等这些能力都有待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培养,不断提高。
针对学生的现状又结合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通过运用朗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图文结合法、理解重点词句法来进行本课的教学,并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
四、说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
读一篇文章,先要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
结合《一只小鸟》一文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安排的:一、激趣导入因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学习,一开始我便以“昨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小鸟朋友,今天它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还想继续了解它吗?”导语导入,(通过“小鸟朋友”这样亲切的叫法,拉近学生与小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优质说课PPT 一只小鸟

❖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 ❖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
老鸟说着话儿。
落到地上来。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 新意,放出那赞美“自然” 落到地上来。 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 ❖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
和柔美。
落到地上来。
四读文,深入思考,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表层理解 深化理解 拓展理解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领悟“生命的 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深刻的道理有一定 的困难,我为学生搭设“支架”,设计有坡度的问 题,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深刻的道理。]
1.表层理解
从此那(
)的歌声便消失了。
预设:赞美自然、清脆柔美……
2.深化理解
你认为消失的仅仅是歌声吗?
消失的不仅仅是歌声,还有小鸟一家的幸福, 孩子们的快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
情境过渡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 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
三读文,对比体验,感受小鸟的可怜 1.轻声读,了解孩子射鸟的经过。 2. 入境读,对小鸟产生同情之心。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 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三读文,对比体验,感受小鸟的可怜 1.轻声读,了解孩子射鸟的经过。 2. 入境读,对小鸟产生同情之心。 3. 对比读,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1.遵循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体验式教学。 本节课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
识对象化后吸收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 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去直观地感受、体味、领 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我重视学生的 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 特定的情境,设法让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去体验 小鸟的快乐和可怜,获得对课文理解的直接经验,在产 生强烈情感冲突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悟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精品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一只小鸟》。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朗读和课后习题。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学习小鸟的成长过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活动对小鸟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PPT、小鸟图片、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指导书写。
4. 精讲课文:分段解析课文,讲解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一只小鸟2. 板书生字词:标注在课文旁边,方便学生查看。
3. 板书重点句子:用不同颜色标注,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小鸟生活的插图。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插图,无需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增强对大自然的了解和热爱。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鸟类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只小鸟》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只小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弹、羽、觅、尖、嘴、闪、常、俩、灵、蛋”等生字,会写“闪、非、常、定、找、决、拍”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的快乐与不幸,懂得要爱护鸟类,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爱护鸟类、关爱生命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出示小鸟图片)2、大家看到这只小鸟,想说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只小鸟的课文——《一只小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只小鸟长什么样?出示句子:“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理解“啁啾”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鸟的心情怎么样?出示句子:“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体会小鸟的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快乐。
3、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小鸟是怎么唱歌的?出示句子:“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理解“清脆”“柔美”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歌声的美妙。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
思考: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句子:“忽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下面射来,它一个跟头从树上跌了下去。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一只小鸟》。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及语言表达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
难点:句子解析,语言表达练习,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小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讲解词义,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句子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语言表达练习:教师提出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一只小鸟2. 生字词:关爱、保护、自由、快乐3. 主题思想: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珍惜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认识。
答案示例:我们应该关心大自然,保护小鸟,让它们在美丽的环境中自由快乐地生活。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保护动物的课文,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一只小鸟》,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鸟飞出巢穴,探索世界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 掌握生词:“巢穴”、“蓝天”、“高山”、“河流”; - 了解小鸟在巢穴外世界的探索经历。
2.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朗读、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总结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爱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理解小鸟探索世界的故事情节。
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并进行个别思考和合作讨论。
四、教学准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课文;•课件: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图表,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约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张关于小鸟的图片,引导他们谈论小鸟的特点和它们在哪里生活。
然后,导入本课文《一只小鸟》的故事主线。
5.2 阅读教材、理解课文(约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一只小鸟》,自由阅读或分成小组进行阅读。
然后,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 小鸟住在哪里? - 小鸟为什么要飞出巢穴? - 小鸟在外面见到了什么? - 小鸟最后回到巢穴,说了什么?5.3 合作讨论(约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并记录下各自的回答: - 小鸟飞出去探索世界是什么心情? - 你们喜欢小鸟的故事吗?为什么? - 如果你是小鸟,你会飞去哪里?5.4 朗读与表演(约10分钟)请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小组朗读和表演,展示小鸟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和语言表达。
5.5 归纳总结(约5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故事情节,总结小鸟飞出巢穴后的探索经历,并分享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
六、课堂延伸6.1 创设情境,亲自去探索(约15分钟)安排学生到户外或学校附近的树林、公园等地方,观察和记录他们所见到的植物和动物,并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一只小鸟》中环境描写的理解。
《一只小鸟》教案

《一只小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只小鸟》。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鸟在树林中快乐地生活,却被猎人打伤,被一位善良的小男孩救赎的故事。
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爱,增强学生的善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关爱自然界、善良品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难点:体会课文中关爱与善良的情感,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鸟图片、树林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出示小鸟和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一只小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生字词。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学生汇报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出示PPT,呈现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记忆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小男孩关爱小鸟的行为,讨论小鸟在树林中的生活。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传递的善良品质。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练习。
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只小鸟树林小鸟猎人小男孩关爱善良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画一画你喜欢的小动物,并写一写你为什么喜欢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鸟类观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界,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小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只小鸟》是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鸟”中的第一篇课文。
该单元共选入了三篇描写鸟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但让孩子对鸟实行的了解,而且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的思考。
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这篇课文,出自文学名匠冰心之手,语言清新流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现代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被孩子们打中后两只老鸟把它接住并带回巢中的事。
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爱,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了伤害;教育孩子们对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但要爱,而且要会爱,爱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无情地伤害,而是欣赏、呵护和无私的奉献。
二、说目标的制定:
学习这篇散文,不但能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会的亲情伟大,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的质朴文采,。
所以,教学本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9个生字,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能结合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语言,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如何人去爱自己喜欢的事物,体会亲情伟大。
5、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倾注情感,提升感悟,想像情景实行续写,增强练笔。
因为施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所以,结合文章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来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散文,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水平。
散文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含蓄的语言的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能够还达不到那样深的语文涵养,但想像的水平较强。
所以,抓住重点词语,读中品味语言,从而达到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品读感悟及,口头表达的水平一定会有所发展。
所以,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 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情感。
2 能结合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感,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三、说教法:
1、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我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搜集一些鸟的美丽图片)采“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鲜活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热爱鸟的情感。
2、品读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教学中我将使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品读语言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创设拟人化的童话情境。
因为童话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实行探究,以鸟与鸟的对话为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是通过创设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对语言实行品味,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提升对课文的感悟水平。
五、说设计过程:
1.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以“一石击水”之势,在课前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
.可采用动画情境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给学生自读课文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如(听录音、看动画)此法形象生动又不一味地拘泥于文本,体现了具有创新精神的阅读教学理念。
接着我便从介绍作者入手,检查预习,通过认读字词,了解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这历来是阅读教学的软肋。
教师不应全盘讲授,而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己去领悟、去体会,教师只需要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这个环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感知。
先由同学推荐两位同学朗读课文,然后以采访的形式请两位同学介绍一下朗读的经验,作为对全班的朗读指导。
然后请学生默课文对课文实行初步的梳理:分段概括段意。
第二阶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提出课后第一个问题:(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学生通过阅读,实行填空式的回答。
抓住(快乐,可怜),“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个问题,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静心潜读课文,画一画,再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学
会合作,学会探究,在愉快的交流过程中学会知识。
经过全班交流,学生了解鸟儿的外形、活动、叫声,机灵可爱的样子便会跃然纸上。
“如此可爱快乐的小鸟,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它的快乐呢?”此时趁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鸟的可爱快乐,通过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生评读、老师适时的激发、导读,我想学生应该能够读得活、读出韵味。
在教学中还要相机指导理解“啁啾”这个生僻词(形容鸟儿的叫声);加引号“自然”在这里指大自然,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大自然除了有“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等等,还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到因为有了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大自然的这种和谐的美才能够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这样一来,也就为解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找到了依据。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
”
第三阶段:品读感悟,理解情节。
3—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这个部分的学习,在学生体会出小鸟生活的非常快乐后,我设计提问“这么快乐的小鸟怎么会变成可怜的小鸟呢?”默读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如这句“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忽然”说明了什么?(意料之外)“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掉”?(跌说明完全失去控制,很重的掉下来,说明鸟儿受伤很重)“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斜刺里”不好理解,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仔细观察图中两只老鸟的动作,通过适当的动作或手势从而理解“斜刺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箭也似的”说明像箭一样速度飞快;另外通过“飞来、接住、衔上”一系列动词体现出老鸟救子的急切心情;“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
”“一滴一滴”说明什么?(学生只要理解小鸟流血过多,受伤严重)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雏鸟就这样受伤,就这样失去了生机、清脆的叫声甚至也许是生命。
此时孩子的情感从高峰跌入谷底,他们为小鸟的不幸而悲愤,自不过然地达到了共鸣:爱不能成为一种伤害,爱应该是欣赏、呵护和奉献。
教师适时的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等有效地、充分地朗读,我觉得学生应该能体会亲情的伟大。
3、结合实际,想象拓展,增强练笔。
在第二课时后十分钟设计提问“是谁让这只小鸟变得这么可怜?这群孩子怎么样?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想象小鸟后来的状况,实行小片段练习,使学生更一步体会到爱不是占有,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