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陶艺的成型技法

合集下载

陶艺制作成型手法PPT课件

陶艺制作成型手法PPT课件

03 各种成型手法特点与技巧
手捏成型特点与技巧
01
总结词
自由度高,艺术性强
02
特点
手捏成型是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通过手捏的方式将陶泥塑造成
各种形状。这种方法自由度高,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创意和想象力。
03
技巧
手捏成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用力要均匀,保持手部湿润等,以确
保陶泥能够按照作者的意图塑形。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节处理,如对边
04 成型手法应用与实践
手捏成型应用与实践
总结词
手捏成型是一种简单、原始的陶艺成型 手法,通过手捏、塑造和塑形来制作陶 艺品。
VS
详细描述
手捏成型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陶艺品制作。通过手捏、塑造和塑形 ,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纹理和质感的陶艺 品。在实践中,手捏成型需要掌握一定的 技巧和经验,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注浆成型应用与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注浆成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陶艺成型手法,通过将泥浆 注入模具中,待泥浆凝固后脱模得作大量相同或相似的陶艺品,如餐具、 装饰品等。在实践中,需要掌握泥浆的配比和粘度,以及 模具的设计和制作,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同时,需 要注意注浆的速度和量,以及脱模的时间和技巧,以保证 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轮制成型应用与实践
总结词
轮制成型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陶艺成型手法,通过在转轮上快速旋转泥块,用手或工具 拉伸出各种形状的陶艺品。
详细描述
轮制成型适用于制作圆形或对称形状的陶艺品,如盘子、碗、杯子等。在实践中,需要 掌握泥块的湿度和粘度,以及转轮的速度和稳定性,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同时,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

陶艺成型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陶艺成型方法可以分为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一、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指通过手工操作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手工成型可以分为手捏、拉坯、揉捏、切割、拼接等多种方法。

1. 手捏手捏是一种最简单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小型器物。

手捏的步骤是将黏土分别揉成球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基础形状,再通过加压、挤压等手法将其成型。

2. 拉坯拉坯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较大器物。

拉坯的步骤是将黏土放在转盘上,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旋转,再通过手工将其成型。

3. 揉捏揉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各种器物。

揉捏的步骤是将黏土揉成一定的形状,再通过手工加工成所需形态。

4. 切割切割是一种将黏土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成型方式。

切割的步骤是将黏土切成一定的大小,再通过手工加工成所需形态。

5. 拼接拼接是一种将黏土拼接成所需形状的成型方式。

拼接的步骤是将黏土分成若干个部分,再通过手工拼接成所需形态。

二、机械成型机械成型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机械成型可以分为挤压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等多种方法。

1. 挤压成型挤压成型是一种通过挤压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挤压成所需形态的成型方式。

挤压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挤压机中,通过挤压机的压力将其成型。

2.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一种通过注塑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注入模具中成型的方式。

注塑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注塑机中,通过注塑机的压力将其注入模具中成型。

3. 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是一种通过压制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压制成所需形态的成型方式。

压制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压制机中,通过压制机的压力将其成型。

陶艺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其中手工成型包括手捏、拉坯、揉捏、切割、拼接等多种方法,机械成型包括挤压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等多种方法。

陶艺泥条成型法_泥条成型法的介绍

陶艺泥条成型法_泥条成型法的介绍

陶艺泥条成型法_泥条成型法的介绍泥条盘筑法是陶艺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这个方法制作出来的陶艺作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

那么,关于泥条盘筑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泥条盘筑法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泥条盘筑法的介绍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搓泥条时要把握好你的可塑性,以免在盘筑形状时产生开裂。

如果你想以泥条盘筑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复杂的作品,是较困难的。

因为作品要有一定强度才能使你继续盘高,而且连接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胚体之间的粘接。

在盘筑过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湿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轮廓线。

以泥条盘筑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古朴、流畅,富于变化。

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一. 泥条盘筑方法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泥罗河边的陶罐,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中我们发现,古代的先民们在制作大型生活用陶时,基本上采用泥条盘筑这种成型方法。

泥条盘筑法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

它是用粗细一致的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着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垒集成所需要的形体。

现代陶艺运用此种成型法,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大型的形体变化较多的自由形态等的形体,为现代陶艺家施展创作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间。

这种方法是拉坯等其它一些成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也是现代陶艺家创作中主要采用的一种成型方法。

(一)底部的制作1、将揉好的泥团取适量放在左手掌里,然后用右手掌用力拍打粘土中心,并随时转动泥团,反复击打,注意保持边缘厚度。

2、将泥饼放在手轮台面的中心部位拍打平整,厚度视作品大小而定。

3、用刮刀将表面压光。

4、用铁针等工具划出底部形状,切去周围部分——便是陶艺作品的底。

(二)泥条的制作1、两手掌相对,掌中合持一块泥团,直径约7厘米。

2、左手轻握泥团抽出右手,挤压拍打下端,随着转动泥块。

3、反复此操作直至泥块两端成锥形。

陶艺手捏成型法_陶艺的制作介绍

陶艺手捏成型法_陶艺的制作介绍

陶艺手捏成型法_陶艺的制作介绍手捏成型法是陶艺制作中的一种方法,它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那么,关于陶艺作品的手捏成型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作品的手捏成型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制作技法(一)尼条盘筑成型法1.取一块适量的泥料,用双手自然捏紧、转动,使其成圆棒状。

2.将圆泥棒横放在工作台上,用手指均匀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3.自然、平和地搓泥条,根据需要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均匀的泥条。

4.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动转盘,依次加高,最后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层需要内外压平、压密、压匀以免干燥时开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动调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程度最基本的练习,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团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状即可,这也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

还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三)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两块布中间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转动布块),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要。

制作时要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用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的坚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成木板一样来成型。

泥板成型应用范围很广,从平面到立体,都可以进行造型变化,可利用泥板湿软时进行弯曲、卷合,制作成自然、优美的造型,也可利用泥板半干时制作挺直的器物。

(四)印模(印坯)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利用石膏模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自古以来。

此法就广泛地运用在陶瓷生产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制作成型,然后根据造型翻成若干块模具,待模具干燥后,即可印制坯体,印模成型。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ppt课件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ppt课件

.
30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
31
现代陶艺制作的理念——艺术和美没有关系
现代陶艺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
精神价值的媒介。使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因
此,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只是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而借
以体现的却是一种现代的艺术精神。它主张自由创造个性发挥,即使
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容器的形态,但已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并且突
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扬弃了传统陶瓷精致、规整、对称的古典审美
趣味,向着随意自由,更富想象力,更具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现代
陶艺创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瓷罐“,即使是”瓷罐“,
也是以”瓷罐即艺术"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的生存经验。因此,现
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具有从古老陶瓷母体
中脱离而形成独立的纯艺术特征。
.
32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3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4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5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6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7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8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9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0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1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2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3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4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5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6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7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第四章 陶艺的成型技法

第四章 陶艺的成型技法
的陶艺作品,捏塑黏结成型适合做一些较大而复杂的陶艺作品。 l. 捏塑成型 用手将泥团拍成泥饼状,用拇指和食指捏夹住泥饼中夹,边
捏塑,边转动,慢慢将所捏塑的造型展开到所需形状。将造型反扣,捏塑出作品的底 部。再将造型放正,对造型进行反复调整,直至作品完成。(图177A-E)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7A 将泥揉成泥团,用手指 将泥团中央按压成碗状
精品课件
F 将作品内壁泥条和泥条间 用手或工具抹平、压紧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G 一边向上盘筑,一 边抹平内壁
H 盘筑过程中的外形变化
I 盘筑过程
精品课件
J 盘筑过程完成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K 用泥条点缀外形
L 更多的点缀,使作品具有 韵律感和节奏变化
精品课件
M(中国)李阳 烧制好 的泥条盘筑作品
一.泥板成型的特点 泥板成型在陶艺作品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
较干的泥板,有非常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挺直,棱角转折分明、结构明确、 肌理丰富、有棱有角的器皿性陶艺造型,如同木工制作,称为“黏土术工”。
较湿的泥板,掌握得好,也有较强的站立性,可任意扭曲、卷台、裁剪和裁缝, 便于表现随意性、自由性强,具泥性、泥感,肌理丰富,有个性的圆筒状陶艺作品。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59 陶拍打成的泥板
图160 手掌拍打成的泥板
图161 擀压成的泥板
精品课件
图162 切割成的泥板
第二节 泥板成型
三、泥板成型的方法 泥板成型工艺的手法多样、非常丰富,不同的创作形式、表现效果需采用不
同的成型工艺,其中,棱角成型和卷筒成型两种基本的成型工艺是陶艺创作必须了 解和掌握的。
(3) 大型陶艺作品需用较长时间的黏结,第三块还末黏结,第一、二块已经 干燥或收缩,这就需要将已完成部分用塑料布包好,待作品全部黏结完后再将塑料布 打开,使坯体水分均匀蒸发、干燥。

现代陶艺成型技法泥条成型(简版).

现代陶艺成型技法泥条成型(简版).
2018/7/31 8
雕塑的形
• 所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无论以何种特别 的方式加以描述,建筑、雕塑和陶艺都是联系 在一起的,有时甚至是密不可分,因为在思想 方法和技巧两方面,均包含了一个贯穿所有艺 术活动的思想观念。在20世纪,陶器、瓷器、 陶塑也开始受到其他艺术运动的观念影响。现 在人们在制作陶艺作品时,是运用黏土和其他 的陶艺材料、方法进行创作,以表达他们对现 实的理解。
2018/7/31 7
自然而有机的形
• 我们的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恒的灵感 源泉。我们在周围看见的各种图案、形状、色 彩和纹理都可以成为进行陶艺探索的基本要素, 一只简单的贝壳、一段漂浮的木头或一部分的 植物及花朵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的最初来源。 就任何作品的初步构思而言,完全可能是各种 影响重叠和相互作用于陶艺家而产生的个人反 映,而且由于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不会 有两个陶艺家制作出相同的作品,哪怕他们最 初的灵感相似。
2018/7/31
2
泥条成型的四大类型
• • • • 开放的形 封闭的和收口的形 自然而有机的形 雕塑的形
2018/7/31
3
泥条盘筑
• 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 条工具挤压成型。搓泥条时要把握泥的 可塑性,以免在盘筑时产生开裂。其特 点是:古朴、流畅、变化甚大。
2018/7/31 9
泥条盘筑陶艺的审美
• 泥条盘筑陶艺的线条之美 • 泥条盘筑陶艺所用的细长的泥条从第一根开始 至收尾,正是用一根根立体线条表达作者的审 美情感。而它独具特色的是从立体再到立体。 这些立体线条在构成陶艺体块时相互排列、穿 插挤压、贴附,以及由于泥条干湿、粗细、长 短和人为手工因素造成的影响。致使陶土的泥 性得 充分展现。它似古代画家归结的“十八描” 那样丰富多变:或刚劲有力、或细腻平缓、或 柔软轻松、或飘逸俊秀等。

陶艺的成型方法_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

陶艺的成型方法_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

陶艺的成型方法_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陶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富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那么,关于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作品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成型技法一:揉泥做瓷做陶离不开泥料,泥料配制后的工艺处理——练泥\揉泥。

就是把泥巴反复的搓揉搅拌,以达到泥料中的水份均匀、增加泥料的密度使之更具可塑性、排出泥料里的空气、防止烧制时产生气泡。

二:陶瓷的材质肌理1:印压肌理(图章印压、叶子印压、织物印压、卵石印压、纤绳印压)2:镶嵌法肌理(不同颜色的泥三:制陶工具陶瓷成型除用手之外,还要借助其他的辅助工具来完成:拉坯机、拉皮工具(切割线、泥型刮子)、利坯工具(条刀、挖刀、板刀、钳具、锉刀、挜扒、)、刮刀、拍板、刻刀、篦刀等四:陶瓷的成型种类1:泥条盘筑成型2:板块成型3:支撑物辅助成型4:石膏模型成型5:内挖外雕成型6:手工捏塑成型7:辘轱拉坯成型8:利坯9:施釉五:陶瓷的装饰技法1:彩绘装饰(釉下彩绘装饰、釉上彩绘装饰、斗彩)2:颜色釉装饰3:刻花装饰(半刀泥、挖地皮、彩色)4:剔花装饰5:堆花装饰6:贴花装饰7:压印花装饰8:喷花装饰9:透雕装饰10:捏花装饰11:剪纸装饰12:绞泥镶嵌装饰13:绞泥印坯装饰14:泥浆叠压装饰15:绞泥拉坯装饰16:纤维织物裹包装饰17:乐烧 18:盐釉陶艺的制作技法(一)尼条盘筑成型法1.取一块适量的泥料,用双手自然捏紧、转动,使其成圆棒状。

2.将圆泥棒横放在工作台上,用手指均匀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3.自然、平和地搓泥条,根据需要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均匀的泥条。

4.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动转盘,依次加高,最后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层需要内外压平、压密、压匀以免干燥时开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动调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程度最基本的练习,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团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状即可,这也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

陶瓷制作中常见的成型方法

陶瓷制作中常见的成型方法

陶瓷制作中常见的成型方法一、引言陶瓷制作是一项历史悠久且技艺精湛的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制作的技术和工具也在不断进步,但成型作为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重要性始终未变。

本文将对陶瓷制作中常见的成型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陶瓷制作中的常见成型方法1.轮制成型:轮制成型是最古老且最常见的陶瓷成型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轮盘转动,利用陶泥在轮盘上的粘性和惯性,将陶泥拉成所需的形状。

轮制成型可以制作出各种大小、形状的陶瓷制品,如碗、盘、罐等。

2.捏塑成型:捏塑成型是一种通过手工捏制和塑造陶泥的成型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自由度较高,可以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艺术品。

但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且对技术要求较高。

3.压膜成型:压膜成型是一种利用模具成型的陶瓷制作方法。

首先将陶泥放入模具中,然后施加压力,使陶泥在模具内壁形成所需的形状。

压膜成型的优点是可快速复制大量形状一致的陶瓷制品,尤其适用于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

4.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是一种将浆料注入模型内形成陶瓷坯体的方法。

浆料由陶泥和水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当浆料注入模型后,水分蒸发,留下坯体。

注浆成型的优点是可快速制备大型坯体,适用于生产量大、形状简单的陶瓷制品。

5.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是一种利用热压工艺将陶泥压制成型的工艺方法。

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压力下制备出密度高、机械强度大的陶瓷制品。

同时,热压成型能够有效地减少坯体中的气泡和裂纹,提高产品质量。

三、成型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在选择陶瓷成型方法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产品形状和尺寸:不同成型方法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陶瓷制品。

例如,轮制成型适用于制作圆形或扁形的陶瓷制品;捏塑成型适用于制作形态各异的艺术品;压膜成型适用于复制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陶瓷制品;注浆成型适用于制备大型、形状简单的陶瓷坯体;热压成型适用于生产高密度、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2.生产效率和成本:不同成型方法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各不相同。

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

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

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陶艺可是一门超级有趣的艺术呀!那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都有哪些呢?首先就是拉坯成型啦!这可是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呢!先把陶泥放在转盘中心,然后通过双手的挤压和提拉,让陶泥逐渐变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哎呀,这可需要耐心和技巧哦!双手要稳,力度要恰到好处,不然陶泥可就不听话啦!而且要注意保持陶泥的湿度,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成型效果哦。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呀,转盘转起来可不能掉以轻心,万一不小心碰到了可不得了。

但只要小心谨慎,就能享受到拉坯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啦!拉坯成型适用于制作各种圆形或对称的器皿,比如碗呀、花瓶呀等等,它能让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流畅美感,这可是其他方法很难比拟的优势呢!就像一个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么优雅动人。

再来就是泥板成型啦!把陶泥擀成薄厚均匀的泥板,然后通过切割、拼接等方式来创作作品。

这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一样有趣呢!在制作泥板时,要注意泥板的厚度和均匀度,不然拼接起来可就不美观啦!同时也要注意泥板的干燥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这个过程也是很安全稳定的呀,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泥板成型可以创作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作品,非常灵活多变呢!它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能变出无数奇妙的东西。

还有注浆成型呢!把泥浆注入模具中,等泥浆凝固后取出就得到了成型的作品。

这就好像是在等待一个惊喜的诞生一样!不过要注意模具的质量和清洁度哦,不然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呢。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按照规范操作,也是很安全稳定的哦。

注浆成型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相同的作品,效率可高啦!这就像是一场高效的生产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精美的作品。

看看那些精美的陶艺作品吧,不就是这些成型方法的完美体现吗?比如那个精美的拉坯花瓶,线条流畅自然,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个独特的泥板雕塑,充满了创意和个性;以及那些批量生产的注浆小碗,个个都那么精致。

这些不都是常用陶艺成型方法的神奇效果吗?陶艺真的是太神奇啦!让我们一起沉浸在陶艺的世界里,享受创作的乐趣吧!陶艺就是这么有魅力,能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呀!。

陶瓷工艺学中的成型

陶瓷工艺学中的成型

陶瓷工艺学中的成型陶瓷工艺学中的成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将原料制作成所需形状的陶瓷制品的过程。

成型是陶瓷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和塑造将陶瓷制品制作成所需的形状。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陶瓷制作方法之一,也是陶艺家表达个人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手工成型中,陶艺家通常使用陶轮、模具、切割和拼接等工艺技法来完成作品。

首先,陶轮是手工成型中最为常见的工具之一。

陶轮通过旋转的方式帮助陶艺家将陶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陶轮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电动操作。

在陶轮上,陶艺家可以将泥块放置在轴上,并通过手控制绳索或脚踏控制陶轮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从而塑造出不同形状的陶瓷制品。

其次,模具也是手工成型中常用的工具。

模具是用于制作陶瓷制品的一种模型,通过将陶泥放入模具中,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

模具可以是正面模具,也可以是负面模具。

使用模具成型可以保证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

另外,切割和拼接也是手工成型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陶艺家可以通过切割陶泥和拼接陶片的方式来塑造出复杂的形状和结构。

切割和拼接技法在制作陶艺作品中给予了陶艺家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自由度,使得作品形态更加多样化。

除了手工成型,机械成型也是陶瓷工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型方式。

机械成型是指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来完成陶瓷制品的成型过程。

相比于手工成型,机械成型具有高效、精确和批量生产的优势。

常见的机械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铸成型和挤压成型等。

注塑成型是将陶泥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通过注射机构将陶泥注入模具中,并经过加压、恒温和柔软化等过程来完成陶瓷制品的成型。

挤出成型是将陶泥放入挤出机中,通过挤出机的螺杆和压力将陶泥挤压出口,并通过切割刀将陶瓷制品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压铸成型是将陶泥放入压铸机的料斗中,通过压机的压力将陶泥挤压到模具中,并通过惯性或脱模装置将成型的陶瓷制品从模具中取出。

挤压成型是将陶泥放入挤压机的料斗中,通过挤压机的挤压装置将陶泥挤压到模具中,并通过切割刀将陶瓷制品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陶瓷成型方法PPT课件

陶瓷成型方法PPT课件
定义:将含有石蜡的浆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注入金 属模中,待坯体冷却凝固后再进行脱模的成型方法。 主要工序:制备腊浆、坯体浇注成型、排腊 1 制备腊浆 (1) 腊浆由粉料、塑化剂、表面活性剂组成。 (2) 混料方式 a. 将石蜡加热熔化,粉料倒入,边加热 边搅拌。 b. 粉料加热后倒入石蜡熔液,边加边搅拌。
二、塑压成型
将可塑泥料放在模型中在常 温下压制成型的方法。 模型:蒸压型的α-半水石膏, 内部盘绕多孔性纤维管,用 以通压缩空气或抽真空。成 型压力与坯泥的含水量有关。 坯体的致密度较旋坯法、滚 压法都高。因此,需要提高 模型强度:采用多孔性树脂 模、多孔金属模。
三、旋压成形 四、其他塑性成形方法 雕塑、印坯、拉坯
成型。
§ 1 注浆成型
一 概述: 工艺过程:将制备好的坯料泥浆注入多孔性模型内,由于 多孔性模型的毛细管力吸水性,泥浆在贴近模壁的一侧被 模子吸水而形成一均匀的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厚, 当达到所需厚度时,将多余的泥浆倾出,最后该泥层继续 脱水收缩而与模型脱离,从模型取出后即为毛坯. 工艺特点: (1)适于成型各种产品,形状复杂、不规则、 薄、体积较大而且尺寸要求不严的器物,如花瓶、汤碗、 椭圆形盘、茶壶等。 (2)坯体结构均匀,但含水量大且不均匀,干燥与烧成 收缩大。
一、压制成型的模具和设备 模具可用工具钢制成。
产品外形不合理,决定了模具设 计不合理,致使影响成型质量,因 此,有时宁可对产品的外形作一些 修改,使模具设计合理。
模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便于粉 料填充和移动,脱模方便,结构简 单,设有透气孔,装卸方便,壁厚 均匀,材料节约等。
模具加工应注意尺寸精确,配合 精密,工作面要光滑等。施压设备 :机械压机、油压机或水压机等。
(2) 钢模温度。决定坯体冷却凝固 的速度。一般为20~30℃。

陶艺成型技法-教案PDF

陶艺成型技法-教案PDF

5
。识知艺陶的己自富丰�料资关相的艺陶代现阅查 �思反和究探的步一深பைடு நூலகம்进法技型成的艺陶对。作创艺陶行进�法方型成的同不 用运的理合�品作的己自合结�法技型成种各的艺陶握掌和解理�业作、七
。律规作制 握掌并到找中践实在�践实加多是还好最�握掌和解理的好更要若�然当。础基 了下打�作创艺陶行进后以为�义意及的目习学的程课本解理能并�解了和识认 步初个一有法技型成种各的艺陶对生学使�学教的节本过通�结小堂课、六 。术技型成种这握掌能才�练训行进间时的长当相过经要�说来者学初于 对�求要术技的高较有都�等用运的作动的手及以慢快的速转子轮、湿干性泥对 �艺工型成的强较术技种一是它但。整规、拔挺�型造的来出作制型成坯拉
法技型成艺陶 章二第
。点特自各及法技艺工的型成坯拉 .型成具模膏石、 型成板泥、型成筑盘条泥�握掌和解了�点难点重学教 节四第 �时学 5.0� 型成坯拉 �时学 5.0� 型成具模膏石 节三第 �时学 5.0� 型成板泥 节二第 节一第 �时学 5.0� 型成筑盘条泥 �容内学教
�时学 2�
法技型成艺陶 划计学教、二
3
。便方为尤 式方型成的具模膏石�说来型造的形异和饰纹的杂复型造对�制复于便�点特 。型成而燥干、化硬浆泥、料泥 使�收吸分水的里浆泥、料泥将快很以可�具模做膏石用利�中作创艺陶在。能 功水吸的好较有后燥干料材种这在�固凝以可后水加膏石用利 �念概�一� �点重�型成具模膏石 节三第 。裂开成 烧止防�度强的口接加增以�度斜的定一成处口接把要还�浆泥上涂上口接的毛 刮在�毛刮条锯用处口接板泥在定一。口接好理处要是键关以所�紧接粘易容不 �的作制行进后度程定一到燥干板泥在是型成接镶板泥于由 �点要艺工作制 。致一湿干到达 �匀均透渗分水的间之们它让 �起一到叠垒部全 �时度程的定一到干摊板泥的好制 压有所把�是法方的致一湿干板泥决解�裂开易容则否�致一度湿要定一板泥的 接镶�意注要。些一厚加的应相也度厚的板泥型造的大较�准标为性立站的好较 一�度程的定一到燥干等状形需所成割切�板泥的好擀将是�型成接镶板泥 �点难��型成接镶板泥.2 。出拿物撑支将再度程定一到燥 干坯泥等�撑支作等纸、沫泡用以可们我时这�塌倒易容会就型造的点一大作制 但�型造做意随样一布像以可�软较比候时的度湿有板泥用利�点要艺工作制 。�法方种这用采是都�等品作物动艺陶的强大张人艺瓷钧� 。等塑雕物动 、物人 �如 �型造的则规不些一作制以可也 �体何几的则规等形柱方 �形柱圆作制以可般一 。型成制卷物撑支的定一用板泥将是就 �型成制卷板泥 �型成制卷板泥.1 �类种的型成板泥�三� 。片泥的大较、宽较作制合适不�点缺 。速快、单简较比作制�是点优 。片泥状条割切合适只�平拉易容不块泥以所�直拉易容不 线割切因�状片成切块泥把线割切用利�块泥形矩的长成打块泥将先 �法片切 3 。板泥的大较作制以可�大较量力压转的法压擀。度厚匀均的板泥到做�尺 标薄厚作条木的薄厚同不用利以可还�块泥压擀�管钢或棒木形圆用利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制作的理念——艺术和美没有关系

现代陶艺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
精神价值的媒介。使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因
此,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只是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而借
正确坐姿
双手顶在大腿 上,眼睛与拉 坯机转盘的中 间点垂直
错误
• 没有找好中心。
第二步——开口
开口 ①、右手的大拇指从中间往下 ②、往外平移拉开泥巴,做平底
开口
手配合,底部形成一个平面
第三步——拉直筒
第四步:拉直筒 拉坯的所有器型都是由直筒变形过来,
所以直筒在我们初级阶段的学习中是必须药掌握 的 三种做直筒方法: 第一,右手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配合向上 第二,左手在内,右手在外,配合往上提拉 第三,左手掌在外,右手在内,配合往上提拉 以上方法,要点都是,双手的配合及稳定性
宋钧窑里蓝外红蚯蚓走泥纹水仙盆
常用工具
拉坯机
传统拉坯机
现代电动拉坯机
拉坯流程——揉泥
景德镇传统揉泥
菊花揉泥法
羊头揉泥法
最后把泥巴收成圆柱体
揉泥的目的
• 一、熟悉泥性,体会泥巴的 干湿软硬。
• 二、将泥巴中的气泡挤出, 防止作品入窑后炸裂。
• 三、增加泥巴密度。
第一步——找中心
找中心
找中心是拉坯过程中最 重要的一环,并且是从头到 尾都得做的一个步骤 找中心的步骤与关键点: ①、保持正确的坐姿 ②、把泥巴粘在拉坯机转盘 上 ③、双手要稳,不跟泥巴晃 动 ④、发力点要正确
拉坯教学视频

陶艺的成型技法

陶艺的成型技法

陶艺的成型技法
柳姿平 2014年2月整理
一:揉泥
做瓷做陶离不开泥料,泥料配制后的工艺处理——练泥\揉泥。

就是把泥巴反复的搓揉搅拌,以达到泥料中的水份均匀、增加泥料的密度使之更具可塑性、排出泥料里的空气、防止烧制时产生气泡。

二:陶瓷的材质肌理
1:印压肌理(图章印压、叶子印压、织物印压、卵石印压、纤绳印压)
2:镶嵌法肌理(不同颜色的泥
三:制陶工具
陶瓷成型除用手之外,还要借助其他的辅助工具来完成:拉坯机、拉皮工具(切割线、泥型刮子)、利坯工具(条刀、挖刀、板刀、钳具、锉刀、挜扒、)、刮刀、拍板、刻刀、篦刀等
四:陶瓷的成型种类
1:泥条盘筑成型
2:板块成型
3:支撑物辅助成型
4:石膏模型成型
5:内挖外雕成型
6:手工捏塑成型
7:辘轱拉坯成型
8:利坯
9:施釉
五:陶瓷的装饰技法
1:彩绘装饰(釉下彩绘装饰、釉上彩绘装饰、斗彩)
2:颜色釉装饰
3:刻花装饰(半刀泥、挖地皮、彩色)
4:剔花装饰
5:堆花装饰
6:贴花装饰
7:压印花装饰
8:喷花装饰
9:透雕装饰
10:捏花装饰
11:剪纸装饰
12:绞泥镶嵌装饰
13:绞泥印坯装饰
14:泥浆叠压装饰
15:绞泥拉坯装饰
16:纤维织物裹包装饰
17:乐烧
18:盐釉。

陶艺技法

陶艺技法

陶艺技法一、手捏成形手捏成形法是作陶最基本的方法,运用手部捏成作者心中想要的形状,是一种最古老的作陶成形法,也是初学者最容易着手的方法,这种透过手指与泥土直接触摸的方法,可以帮助作陶者充分而确实地掌握泥土的特性。

怎样的泥土湿度才合适于手捏成形呢?这无法以科学数字来表示,只能以触觉来判断,大致说来「摸不黏手,压不开裂」应是最易于捏塑成形的湿度。

坏体的厚度要如何判断呢?薄的坏体保存不易,但带给人一种轻巧的感觉,而厚的坏体沉稳、坚实,但会造成烧窑上的挫折,因此,坏体的厚度完全取决于作者心中的构思及所要表达的感受。

但坏体的厚度虽然没有一定的准则,但制作时建议尺寸小或球形器物,应采用比较薄的坏体,平板式或体积较大的器物,则适用厚的坏体。

泥条成形从出土的许多器物中,我们可得知先民已经大量采用泥条成形的方法了,那时除了用泥条以螺旋状盘筑成器外,还有用泥条作为圆圈,筑层迭筑而成器形的;到了现代,陶艺家将泥条赋予更广泛的用途及面貌,因为泥条可以被自由弯曲及变化,所以不单是圆形的器皿,还有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创作,或是中空的雕塑性作品,都是运用泥条成形法。

但因为泥土是软的,所以初学者在搓泥条的过程中,容易遇到挫折,将泥条搓成扁的,搓泥条时,首先先取一块适量的陶土,运用掌心之力将陶土整理成柱状,再将柱状陶土平放在桌上,运用掌心的力量搓动柱状陶土,使陶土在受力与滚动中,逐渐拉长变细,成为适用的泥条;至于泥条的粗细,则必须视作品之大小而定,作品较小通常泥条就较细,如果是制作大水缸,所用的泥条当然就不能太细了。

二、陶板成形利用陶板制作陶器,其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平面到立体,变化无穷。

陶板半干时,可用来制作较挺直的器物,而陶板在较湿软时,则可用来扭曲、卷合,做成自由而柔美的造型,但它最大的缺点是在烧成的过程中,损坏率要比其它的成形法要高。

制作陶板时可视需要的大小,以滚压法、摔薄法、或切片法,制作自己需要的陶板:1.滚压法:制作需要较大面积陶板时可用此法,为避免陶板黏在桌面上,最好先在桌面上垫一块帆布或粗麻布,以手掌及手刀将泥土打薄,并分别在陶土两侧放置同样厚度的木条,以赶面棍从中央向两端赶,有规律的翻转,让陶土能均匀的拉长。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1、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2、拉坯成型法: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再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简单易学,造型丰富,是现代陶艺极为普遍的成型方法。

它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以及对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几种体现。

3、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河南、河北地区瓷窑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爱,以白釉黑釉者较多,如动物中的长脖子高头小羊、卷毛张口坐狮,形象生动有力而不觉夸张。

4、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做实泥成型。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5、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

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三、泥条盘筑成型的表面效果 泥条盘筑成型是一种成型方法,同时也是陶艺独特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泥条盘 筑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感到作品表面泥条走向形成的手印痕迹、肌理,条纹装饰和 形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 l. 手压痕迹:不同的手压痕迹会产生不同的手工味。一层一层泥条用手指向 下按捺,使泥条之间结台紧密,又保留了手工的按捏痕迹,产生一种自然而有节奏
过外力作用可达到想要的泥板形状,并可任意切割和搓捏。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表
现力丰富、体现艺术个性的有效成型方法。 一.泥板成型的特点 泥板成型在陶艺作品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 较干的泥板,有非常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挺直,棱角转折分明、结构明确、 肌理丰富、有棱有角的器皿性陶艺造型,如同木工制作,称为“黏土术工”。 较湿的泥板,掌握得好,也有较强的站立性,可任意扭曲、卷台、裁剪和裁缝, 便于表现随意性、自由性强,具泥性、泥感,肌理丰富,有个性的圆筒状陶艺作品。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A 搓泥条
B 盘筑作品底的外形
C 盘筑作品底部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D 将作品底部抹平
E 从底部向上盘筑 F 将作品内壁泥条和泥条间 用手或工具抹平、压紧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G 一边向上盘筑,一 边抹平内壁 H 盘筑过程中的外形变化
I 盘筑过程
J 盘筑过程完成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第三节 捏塑成型
捏塑成型的挂意事项: (1) 泥料不宜过干或过湿,过干可塑性弱,易开裂,过湿黏手,易变形。 (2) 手工捏塑时尽量保持坯体厚薄一致,防止收缩或烧制时变形。 (3) 手工捏塑的特点就是手工的自然味十足,在黏结时注意不要损伤表面的 手印效果。 (4) 每小段黏结时,将手伸进去,用泥条在接缝处压紧、压实。
第四章 陶艺成型技法
所谓成型,就是运用各种外力,将练好的泥料,进行变形塑造的方法。陶艺成 型是塑造形体的工艺过程,塑造作品的目的不同,其采用的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全相 同,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捏塑成型,印坯 成型、挖空成型和模具注浆成型等。 每种成型工艺自成一体,各具特色,还可将成型工艺结合运用,其方法多种多样。 熟悉和掌握各种陶艺成型技术,是将黏土变成陶艺作品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
将接口处切成内高外低状,采用此法,黏结强度略微增强。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四、泥板成型的效果 泥板成型是陶艺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造型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泥的柔软
性、站立性和材质肌理效果。
l. 泥性 泥板的柔软性、亲和力、自然的弯曲和具有弹性的风范使人产生一种
心情舒畅的快感。在泥板成型中巧妙地运用其特点将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在泥板表 面和泥板边缘的切割面充分显现出实在、厚重、粗犷、毛糙.古朴的泥料质感。(图 l65) 痕迹是
的肌理装饰效果。(图156)
2. 线形装饰: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可下, 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横可竖、可宽可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筑出的线型变 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图157) 3. 镂空:泥条的盘筑形式可塑造出陶艺中特有的镂空效果。在泥条之间盘筑 时,上面的泥条局部向上拱起,形成曲线,使局部与下面的泥条保持距离,可得到 镂空手法的虚空间效果。(图158)
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
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
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 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步骤相对严谨,大致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黏结, 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开裂。
陶艺元素的语言表达,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图166)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6(中国)许雅柯 人之初(底座的肌理表达)
图165(中国)李霁 积淀(泥性表达)
第三节 捏塑成型
捏塑成型是徒手捏制的一种陶艺成型方法。它是在泥条和泥板成型的基础上自成 一体的一种手工味极强的塑造形式,除了能捏塑一些简单小型的作品外,也能捏塑 大型复杂的作品。 一、捏塑成型的特点 捏塑成型的塑造手法很多,捏塑的内容也很丰富,一般要求陶艺家的造型能力和 动手能力较强,基本上是一次性将作品塑造完成,不做大的调整和修改,保持原始 的手工痕迹,具有自然、随意、活泼,趣味性、人情味很强的造型特点。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7A 将泥揉成泥团,用手指 将泥团中央按压成碗状 图177B 用手指夹住边缘,便捏 塑边转动 图177C 对雏形进行调整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7E 烧制后的捏塑成型作品
图177D 直至捏塑完成
第三节 捏塑成型
2.捏塑黏结成型 将复杂的陶艺造型分解成若干小段来捏塑,并相互黏结。首先 用手将立体部分的泥团捏塑成筒形,再捏塑出第二段,迅速与第一段黏结。每黏结一
其次 ,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决定,一般直径在0.51.5cm左右。先用泥条在报纸上摆放出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层层向内叠加,盘卷 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其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 厚度。在已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 最后 用另一只手或工具将形体内壁的下层和上层之间抹平,使泥条间无缝隙 且结合严实。根据设计的造型走向,逐渐弯曲变化,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直至泥 条盘筑完成。
图161 擀压成的泥板
图162 切割成的泥板
第二节 泥板成型
三、泥板成型的方法 泥板成型工艺的手法多样、非常丰富,不同的创作形式、表现效果需采用不同 的成型工艺,其中,棱角成型和卷筒成型两种基本的成型工艺是陶艺创作必须了解 和掌握的。 1.棱角形成型法:计算出棱角形作品各面的尺寸,按大小要求在制作好的泥 板上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面,待泥板干燥到有较好的站立性时,用篦刀或锯条刮毛泥 板黏结面,涂上泥浆,以增加黏结的强度。 然后把两块泥板黏结面台上,用手轻轻按压,再用泥条在两块泥板的内直角处
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手段,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采用了此 成型方法。现代陶艺将这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继承下来,结合现代思维意识,创作出 具有时代特征的成型艺术形式。 一、泥条盘筑成型的特点 泥条盘筑是用双手搓成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从下至上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 律连接在一起,泥条可以弯曲、变化,累积成所需要的形体。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 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
段,要及时对造型进行调整,依此类推。黏结好大的形体后,表面可作一些点缀装饰,
达到设计的要求,直至作品完成。(图l78A-D)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8A(前面步骤同捏塑成型) 将一二段做外形处理
图178B再黏结第三段并进行 外形调整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 178C 最后做一些点缀 装饰,直至最后完成
图178D烧制后的捏塑黏结成型作品
第二节 泥板成型
二、泥板的制作 不同的泥刮制作方法可使泥表面呈现不同的质感、压痕和肌理。常见的泥板制 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l 陶拍或木板拍打法 用木板或木棒拍打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在木板或木棒 上包捆不同质感的纤维线、麻布等,会在泥板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图159) 2 手掌拍打法 用手拍击泥团成泥板.是一种最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拍出的泥板 表面柔软,质感丰富,显现手工痕迹,有种亲切感。因用手拍击泥团力量有限,不 宜制作太大的泥板。(图160) 3.擀压法 利用特制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还可用不同厚
用手指压实、压平,增加板与板之间的黏结度。用以上方法一块一块依次黏结,直
至棱角形作品完成。待作品干燥到一定程度,表面用工具加工,并作刻画、肌理、 色釉等装饰后入窑烧制。(图163A-图163H)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 163A 在泥板上用陶 针勾画出作品的各面 图163B 用工具刀切割出各面 图 163C 各面的黏结处用陶 针打毛,涂上泥浆
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 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重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时需 要同时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4) 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 (5) 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同种泥料合成的泥浆)涂于泥条和泥条之间。 以增强黏度。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图156(中国) 陈琦 陶艺
图157(中国) 李东 盛放
图158(中国) 王崇东 陶艺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在陶艺创作中,可根据成型和装饰需要,结合其他成型手法灵括运用。如泥条与
泥板结合、泥条与捏塑结合等,使作品更具泥感、手感和肌理的表现力。
第二节 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使其通
竖立起来,利用泥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将泥板卷成简状。用篦刀或锯条刮毛泥板黏结 面,涂上泥浆或水,增加黏结度。将黏结面合上,用手轻轻按压。然后根据造型需 要采取捏、按、压等手法调整外形,井作表面装饰,直至卷简成型工艺完成。(图 164A-H)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4A 在泥板上用陶针勾画出作品的 延伸比例 图164B 用工具刀切割掉外形边缘 图164C 将泥板合拢成筒状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3D 各面的相互黏结
图163E 内部各块的黏结处用 泥条填充、压紧、压实
图163F 继续黏结各面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3G
表面刻画及点缀装饰
图163H 烧制好的泥板棱角成型作品
第二节 泥板成型
2. 卷筒形成型法。将设计好的卷筒造型计算出高与宽的延伸尺寸。把已经制好
的泥板切割成相应尺寸的形状,待干燥到有比较好的站定性时,用手将泥板托住,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4D 将筒状体书里,放 在事先准备好的泥板上
图 164E 合拢处涂上泥浆, 用手压紧、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