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节选自《汉书·赵充国传》) 须:等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傍:临近

B.此皆骁骑难制.制:制服

C.诸君但欲便文自营.营:考虑

D.令靡忘以赎.论赎:赎罪

解析:傍:临近,是动词。此处应作名词,旁边。

答案:A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B.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C.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D.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解析:原文标点: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充国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务。在抵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赵充国审时度势,立下丰功伟绩。

B.少数民族之间订立同盟,皇帝心中不安,询问赵充国。赵充国认为少数民族之间联盟并非第一次,应及早做好防范。

C.皇帝担心赵充国年老不能为将,故意以需要多少军队来试探他。赵充国表示难以预测,需要亲临前线才能制定方略。

D.罕羌首领靡忘向赵充国表示希望回到原来的土地,率族人归降。赵充国赐他们粮食让他们回去,这与朝廷想法一致。

解析:皇帝是担心赵充国年老,也询问过赵充国匈奴的情况,但这不是试探赵充国能否胜任。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译文:

(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译文:

答案:(1)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关键词:然、愿、属、勿、忧)

(2)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急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关键词:穷寇、迫、走、则、还)

参考译文: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郡上蓟县人;他为人沉着勇敢而又有雄才大略,从小仰慕将帅的气节,因而学习兵法,

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

元康三年,先零羌的首领与羌族各个部族的首领二百多人,解除仇约,交换人质,订立盟约。皇帝听到后,

向赵充国询问。赵充国回答说:“匈奴想与羌族联合,并非是这一世的事情。臣下恐怕羌族人的变化还不是到此为止,况且又联结其他部落,应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有所准备。”此后一个多月,羌侯狼何果然派遗使者到匈奴借兵,准备进攻鄯善、敦煌,以绝断汉朝通西域的道路。当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已老了,派御史大夫丙吉去询问谁可为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人能超过老臣的了。”皇上又派人去问他说:“将军估计羌敌兵力如何,我们应当使用多少军队?”赵充国说:“听了上百个报告,不如亲自去一见。兵家之事很难料测,臣愿意到金城去看看,然后呈上作战方赂。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皇上笑着说:“好。”

赵充国到达金城郡,等到兵员已满一万骑兵的时候,就准备渡过黄河,但又恐怕被敌军中途拦截,当夜派

了三校人马不声不响地先渡黄河,渡河后就在岸上安营列阵,到了天亮,一切都准备完毕,于是按次序全部渡过了黄河。敌军有数十百骑兵,在汉军旁出出进进。赵充国说:“我士卒马匹刚渡河疲劳,不可驰马追逐。这些羌人骑兵都骁勇很难制服,又恐怕这是诱兵之计。攻击敌人以全歼为目标,微小的利益不值得贪图。”命令军队不许出击。赵充国经常把远远地派出侦察兵为要务,行动时必定作好作战的准备,停下来必定坚固营垒,特别能够保持稳重,爱抚士卒,先谋划而后作战。

当初,罕羌、开羌的首领靡当儿派他的弟弟雕库前来向都尉告密,说先零羌想造反,过了几天,先零羌果然反了。赵充国领兵到达先零羌的地方。敌人长久屯聚,懈怠松弛,望见汉朝大军,就抛弃车辆辎重,想渡过湟水,但由于道路狭窄,赵充国就慢慢地行军驱赶。有人对赵充国说,追逐战利,行动宜快。赵充国说;“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急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汉军到达罕羌的地方,赵充国命令军队不许焚烧村落和在田里打草放牧。罕羌听到这一消息,就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击我们!”罕羌首领靡忘派人来说:“希望回到原来的地方。”赵充国将情况上报,没有得到回报。靡忘亲自前来归顺,赵充国赐给他酒食,遣送他回去谕告同部落的人。护军以下的将吏都出来与赵充国争论,说:“这是造反的敌寇,不能擅自遣送回去。”赵充国说:“诸位只想完全依从文书为自己打算,不是为国家忠心着想。”话还未讲完,皇上盖有笺印的回报到达,命令将靡忘以赎罪论处。后来罕羌竟然不用兵力就被征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