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课件-慢性肾小球肾炎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课程肾小球肾炎精品PPT课件
慢性肾小球肾炎
【预后】 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
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病理类型 为重要因素:新月体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预 后差,持续性肾功能减退或有明显高血压者预后差 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及是否治疗恰当有关
课后思考题
1. 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的临床表现。 2. 简述肾源性水肿的护理措施。
较轻,尿蛋白较多,无禁忌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 五、避免加重肾损害因素:感染、劳累、妊娠及
应用肾毒性药物
病例分析
❖ 男,36岁。近一年来经常出现晨起眼睑肿胀,眼 睛睁不开;时有时无。近2月感头晕、眼花、耳鸣, 伴腰酸、乏力而来院就诊。
❖ 体检:T36.8℃,P86bpm,R20次/分, Bp150/98mmHg,神清,眼睑和颜面轻度浮肿;皮 肤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音 清晰,未闻干、湿罗音。心率86次/分,律齐,未 闻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二侧肾脏未 及,腰肋角压痛不明显,肾区无扣击痛。双下肢 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阴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要点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 ❖ 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辅以α-酮酸,肾衰氨基酸 三、应用抗血小板药: ❖ 大剂量双嘧达莫(潘生丁300~400mg/d) ❖ 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mg/d)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肾体积正常,病理类型
白血症引起,多为眼睑和/或下肢轻、中度可凹性 水肿,少有体腔积液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 高血压:肾衰时,90%以上有之,以血压(尤其 DBP)持续中度以上升高为特点
❖ 肾功能损害:呈慢性进行性损害进展速度主要与 相应的病理类型有关,遇应激状态肾功能可急剧 恶化
【内科学课件】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功能异常者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
c 、足够的热量 125.5kJ/kg·d。可减少体内蛋白质 的分解消耗。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d 、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钙、铁、锌 等矿物质;
f、控制钠、钾、水份的摄入
e、肾功能不全者控制磷的摄入少于600~800mg/d
二、 积极控制高血压
球硬化; ③维持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功能; ④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胰岛素抵
抗和糖耐量异常; ⑤改善脂代谢;改善心肌组织重塑,减少心血管事件的
发生
对 肾 素 依 赖 性 高 血 压 首 选 ACEI 和 / 或 ARB。
*注意事项:
防止血高钾;
用药后2个月SCr上升和/或Ccr下降小于30%, 是药物的药理作用,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作 用;
*若无水肿而肾素活性特别高则不宜用利尿剂。 *应注意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高凝状、血栓形成、加重
高脂血症。
(3)ACEI或ARB:
降压作用机制: ①减少AngII合成或抑制其生物学效应; ②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①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 ②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肾小
可降低肾素作用,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有: 康可2.5~5mg 倍他乐克 25~50mg
*注意观察心率及节律
(6)a-受体阻滞剂:
扩张外周血管如:特拉唑嗪2mg/d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三、对症治疗 1.预防感染,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 2.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中药和西药); 3.纠正高尿酸血症,降脂治疗等。
c 、足够的热量 125.5kJ/kg·d。可减少体内蛋白质 的分解消耗。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d 、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钙、铁、锌 等矿物质;
f、控制钠、钾、水份的摄入
e、肾功能不全者控制磷的摄入少于600~800mg/d
二、 积极控制高血压
球硬化; ③维持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功能; ④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胰岛素抵
抗和糖耐量异常; ⑤改善脂代谢;改善心肌组织重塑,减少心血管事件的
发生
对 肾 素 依 赖 性 高 血 压 首 选 ACEI 和 / 或 ARB。
*注意事项:
防止血高钾;
用药后2个月SCr上升和/或Ccr下降小于30%, 是药物的药理作用,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作 用;
*若无水肿而肾素活性特别高则不宜用利尿剂。 *应注意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高凝状、血栓形成、加重
高脂血症。
(3)ACEI或ARB:
降压作用机制: ①减少AngII合成或抑制其生物学效应; ②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①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 ②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肾小
可降低肾素作用,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有: 康可2.5~5mg 倍他乐克 25~50mg
*注意观察心率及节律
(6)a-受体阻滞剂:
扩张外周血管如:特拉唑嗪2mg/d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三、对症治疗 1.预防感染,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 2.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中药和西药); 3.纠正高尿酸血症,降脂治疗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治疗方法: ① 非药物治疗:限制饮食钠的摄入,伴高血压患者应限钠 (<3 g/ 天 ) ,钠摄入量控制在
80~100mmol, 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 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
② 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 利尿剂、 B受体阻滞剂等。由于ACEI 与ARB 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 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应优选。 使用ACEI 与 ARB 类药物应该定期检测血压、肾功
以使用。
15
疾病护理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机 能均低下,体力也较差,尤其是伴有贫血、 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体育活动 是一种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动,而劳累又是导 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加重,引起肾功能减退 的重要诱因。 2、慢性肾炎的免疫功能较低,尤其伴 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本身体质与抵 抗力均低,不耐疲劳,易受感染, 一旦 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即因感染尤其是上 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因素而诱发 加重, 甚至表现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导致 肾功能恶化。
目录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因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有许多因素参与,如感染、 自身免疫、药物、遗传、环境等,其中免疫损伤是多数肾小球疾病 发生过程中的共同环节,几乎所有的肾小球疾病的大多过程都有免 疫学机制参与。
肾脏对免疫介导的损伤高度敏感,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种植于肾 小球的外来抗原或正常的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免疫 应答,均会导致肾组织的免疫损伤。
治疗原则: ① 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 <lg/ 天的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如蛋白尿
80~100mmol, 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 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
② 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 利尿剂、 B受体阻滞剂等。由于ACEI 与ARB 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 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应优选。 使用ACEI 与 ARB 类药物应该定期检测血压、肾功
以使用。
15
疾病护理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机 能均低下,体力也较差,尤其是伴有贫血、 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体育活动 是一种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动,而劳累又是导 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加重,引起肾功能减退 的重要诱因。 2、慢性肾炎的免疫功能较低,尤其伴 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本身体质与抵 抗力均低,不耐疲劳,易受感染, 一旦 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即因感染尤其是上 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因素而诱发 加重, 甚至表现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导致 肾功能恶化。
目录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因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有许多因素参与,如感染、 自身免疫、药物、遗传、环境等,其中免疫损伤是多数肾小球疾病 发生过程中的共同环节,几乎所有的肾小球疾病的大多过程都有免 疫学机制参与。
肾脏对免疫介导的损伤高度敏感,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种植于肾 小球的外来抗原或正常的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免疫 应答,均会导致肾组织的免疫损伤。
治疗原则: ① 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 <lg/ 天的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如蛋白尿
最新2慢性肾小球肾炎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2慢性肾小球肾炎ppt
一、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蛋 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慢 性进行性肾损害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 组肾小球疾病。
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长,呈缓慢进行 性,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终末 期由于肾小球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肾衰竭。
三、病 理
可找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 降;
D:肾穿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 位,IgG、IgA、IgM、C3常呈阳性。
七、鉴别诊断
3、慢性肾盂肾炎 A:多见于女性,常有尿路感染病史 ; B:肾功能损害多以肾小管损害为主; C: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 D:尿沉渣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阳性; E:肾盂造影和肾图检查有两侧肾脏损害不对称。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腧穴
Bladder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 下项,
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 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 臀,入腘中。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对称曲线,其峰值RBC﹥静脉RB
机理:肾小球基底膜断裂,RBC通过该裂缝时,受血管内压 力挤出时受损
五、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呈阴性,尿蛋白定量≤150mg/d
若>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
正常人尿沉渣镜检RBC 0~偶见/HP, 若>3个/HP 、尿外观无血色者,称镜下血尿,尿呈赭 红色或洗肉水样,为肉眼血尿。
七、鉴别诊断
4、隐匿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 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5、急性肾炎
一、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蛋 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慢 性进行性肾损害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 组肾小球疾病。
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长,呈缓慢进行 性,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终末 期由于肾小球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肾衰竭。
三、病 理
可找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补体水平下 降;
D:肾穿见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着于肾小球的各部 位,IgG、IgA、IgM、C3常呈阳性。
七、鉴别诊断
3、慢性肾盂肾炎 A:多见于女性,常有尿路感染病史 ; B:肾功能损害多以肾小管损害为主; C: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 D:尿沉渣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阳性; E:肾盂造影和肾图检查有两侧肾脏损害不对称。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腧穴
Bladder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 下项,
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 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 臀,入腘中。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对称曲线,其峰值RBC﹥静脉RB
机理:肾小球基底膜断裂,RBC通过该裂缝时,受血管内压 力挤出时受损
五、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呈阴性,尿蛋白定量≤150mg/d
若>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
正常人尿沉渣镜检RBC 0~偶见/HP, 若>3个/HP 、尿外观无血色者,称镜下血尿,尿呈赭 红色或洗肉水样,为肉眼血尿。
七、鉴别诊断
4、隐匿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 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5、急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讲课PPT课件
根据病因的不同,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 三种类型。
遗传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基因突 变引起的,通原因引起的炎症 反应,导致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 引起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失调。
发病机制:慢性肾 小球肾炎的发病机 制复杂,涉及免疫 介导的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 子的作用以及遗传 因素等多个方面。
病理改变:慢性 肾小球肾炎的病 理改变包括肾小 球硬化、肾间质 纤维化和肾小管 萎缩等。
临床表现:慢性 肾小球肾炎的临 床表现多样,包 括蛋白尿、血尿、 高血压、水肿和 肾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乏力、腰部疼痛、高血压、贫血等 诊断标准:尿常规检查异常、肾功能不全、肾脏病理学检查等
PART THREE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程等 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 诊断依据: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过程: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
治疗方案:治疗经过、用药情况、疗效评估等
并发症处理:针对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措施和效果
经验和教训:从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如预防措施、早期诊断、治疗选择等方 面的启示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控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诱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时治疗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规律作 息、适量运动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 免疫力,预防慢 性肾小球肾炎的
发生。
PART SIX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如生 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如免 疫调节、基因治疗等
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如基因、 环境因素等对慢性肾小球肾炎 的影响
内科学 肾小球肾炎 PPT课件
ppt课件 14
炎症介质
• • • • • • • • 补体:C5b-9 凝血纤溶系统因子 血管活性胺:ET、AⅡ 生物活性肽:TGF-β 、PDGF、IL 生物活性酯 细胞粘附分子 活性氧 活性氮 :NO
ppt课件 15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 血液动力学改变,“高滤过”学说,促 进肾小球硬化; • 大量蛋白尿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 • 高脂血症加重肾小球损伤
• 是以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为表现的一组 疾病 • 其特征:起病类似急性肾炎综合症,肾 功能在几周内急剧坏转,常在早期出现 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 病理类型:新月体性肾炎。
ppt课件
30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titis
ppt课件
31
慢性肾炎的定义
• 起病缓慢,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 水肿为基本表现,病情迁延,病变缓慢 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 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 典型表现:肾炎综合征+慢性肾功能减退
ppt课件
20
蛋白尿的定义
• 正常人尿蛋白排出量低于150 mg /24小 时尿,其中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 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用尿常规的定性试 验测不出 • 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出量超过150 mg /24小时尿
ppt课件
21
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 正常尿白蛋白排出量低于30 mg /24小时尿, 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00 mg/24小时尿才能用尿 常规的定性试验测出,故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为30~300 mg/24小时尿。 • 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低于20 mg/min,微量白 蛋白尿的第二个定义是白蛋白尿排泄率20~200 mg/min • 微量白蛋白尿的第三个定义是尿白蛋白/肌酐 比率:男17 -250mg/g,女25-355mg/g
炎症介质
• • • • • • • • 补体:C5b-9 凝血纤溶系统因子 血管活性胺:ET、AⅡ 生物活性肽:TGF-β 、PDGF、IL 生物活性酯 细胞粘附分子 活性氧 活性氮 :NO
ppt课件 15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 血液动力学改变,“高滤过”学说,促 进肾小球硬化; • 大量蛋白尿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 • 高脂血症加重肾小球损伤
• 是以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为表现的一组 疾病 • 其特征:起病类似急性肾炎综合症,肾 功能在几周内急剧坏转,常在早期出现 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 病理类型:新月体性肾炎。
ppt课件
30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titis
ppt课件
31
慢性肾炎的定义
• 起病缓慢,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 水肿为基本表现,病情迁延,病变缓慢 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 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 典型表现:肾炎综合征+慢性肾功能减退
ppt课件
20
蛋白尿的定义
• 正常人尿蛋白排出量低于150 mg /24小 时尿,其中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 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用尿常规的定性试 验测不出 • 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出量超过150 mg /24小时尿
ppt课件
21
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 正常尿白蛋白排出量低于30 mg /24小时尿, 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00 mg/24小时尿才能用尿 常规的定性试验测出,故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为30~300 mg/24小时尿。 • 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低于20 mg/min,微量白 蛋白尿的第二个定义是白蛋白尿排泄率20~200 mg/min • 微量白蛋白尿的第三个定义是尿白蛋白/肌酐 比率:男17 -250mg/g,女25-355mg/g
慢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
此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可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
Al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眼(球形晶 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 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免疫介导炎症为起始因素 急性肾炎 少 数 慢性肾炎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包括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其中少数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急性肾炎)转化而来。病变进展至后期,所有上述不同类型病理变 化均可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 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其它原发性肾小球病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
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 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 及尿红细胞为目标
积极控制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积极控制高血压 )
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 血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治疗原则 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1g/d,血压应控 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 130/80mmHg以下,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 压药物
此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可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
Al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眼(球形晶 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 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免疫介导炎症为起始因素 急性肾炎 少 数 慢性肾炎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包括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其中少数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急性肾炎)转化而来。病变进展至后期,所有上述不同类型病理变 化均可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 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其它原发性肾小球病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
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 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 及尿红细胞为目标
积极控制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积极控制高血压 )
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 血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治疗原则 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1g/d,血压应控 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 130/80mmHg以下,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 压药物
慢性肾小球肾炎 ppt课件
慢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 ,简称慢性肾炎, 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 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 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期,然 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 功能减退,最终至慢性肾衰竭。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病人的病因尚不清楚,由多 种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 展而来,仅有少数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 肾炎发展而来。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原发病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 此外,其慢性化进程还与继发性因素如高血压、 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非免疫因素有关。
【 病理 】
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系膜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 IgA 肾病和非 IgA 系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 硬化、膜性肾病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随 着病情的进展,所有各种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 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最终 肾脏体积缩小,发展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临床表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高钾血症的防 治。其他降压药如件受体阻滞剂、 ß -受体阻 滞剂、血管扩张药及利尿剂等亦可应用。肾功 能较差时,噻嗪类利尿剂无效或较差,应改用 袢利尿剂。血压控制欠佳时,可联合使用多种 抗高血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到靶目标值。多数学 者认为肾脏病人的理想血压应较一般病人控制 更严格,蛋白尿 1 . 0g / 24h ,血压应控制 在 125 / 75mmHg ; 如果蛋白尿﹥ 1 . 0g / 24h ,血压应控制在 130 / 80mmHg 。同 时,应尽量选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 ACEI 和 ARB 。
【定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 ,简称慢性肾炎, 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 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 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期,然 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 功能减退,最终至慢性肾衰竭。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病人的病因尚不清楚,由多 种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 展而来,仅有少数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 肾炎发展而来。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原发病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 此外,其慢性化进程还与继发性因素如高血压、 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非免疫因素有关。
【 病理 】
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系膜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 IgA 肾病和非 IgA 系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 硬化、膜性肾病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随 着病情的进展,所有各种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 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最终 肾脏体积缩小,发展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临床表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高钾血症的防 治。其他降压药如件受体阻滞剂、 ß -受体阻 滞剂、血管扩张药及利尿剂等亦可应用。肾功 能较差时,噻嗪类利尿剂无效或较差,应改用 袢利尿剂。血压控制欠佳时,可联合使用多种 抗高血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到靶目标值。多数学 者认为肾脏病人的理想血压应较一般病人控制 更严格,蛋白尿 1 . 0g / 24h ,血压应控制 在 125 / 75mmHg ; 如果蛋白尿﹥ 1 . 0g / 24h ,血压应控制在 130 / 80mmHg 。同 时,应尽量选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 ACEI 和 AR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的降压药物。
控制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1.噻嗪类利尿剂——有钠水潴留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
利;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4.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 5.血管扩张剂; 高血压患者应限盐( < 3g/d),顽固性高血压 选用不同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赖申昌
入球动脉
肾脏生理功能
肾素、红细胞生成素、各种酶类
肾肾小小球球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出球动脉
集合管 乳头管、肾盏、肾盂
尿液检查
蛋白尿:每日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 或蛋白尿/肌酐比率>200mg/g。
功能性蛋白尿 : <1g/d
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鉴别诊断】
四、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
能减退、夜尿增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 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 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 并发症。
【治疗】
(一)饮食管理 主要是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的 管理。 (二)血压管理不可过高或过低。以 120~130/80~90mmHg为宜。 1、ACEI制剂 2、钙通道阻滞剂 3、利尿药 4、血管扩张药 5、其它 (三)应用血小板解聚药 如潘生丁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五)保护肾单位 及时治疗感染,纠正疲劳状 态,避免妊娠或密切监测妊娠状态,避免肾毒性药 物的使用,并可给予维生素E、B6。
(四)尿改变:蛋白尿(2g/d以上)、血 尿、管型尿。
【临床表现】
有的患者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可以某 一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大量蛋白尿以至出现 肾病综合征;
有的突出表现为持续中等程度以上的 高血压病伴有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 肿,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快。
【临床表现】
加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高血压 饮食管理不当、劳累 感染 使用肾毒药物
【鉴别诊断】
三、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 炎应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表 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 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 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 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此 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 呈慢性进展,可资鉴别。
【实验室检查】
⒈ 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⒉ 血液检查: 血常规:贫血,血浆白蛋白可下降、血BUN、免疫球蛋
白、C3补体、ANA、抗ds-DNA可出现异常。 ⒊ 同位素肾图:
可有/无异常变化; ⒋ B超:
回声增强、双肾缩小。
⒌ 经皮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分型
【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3月以上,无论有无肾功 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 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以诊断为 慢性肾炎。
【病因】
病因尚不确切,可能与某些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有关。仅少数由急性 肾炎发展所致。绝大多数系各种不同病 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 展的结果,起病即属慢性。
【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慢性肾炎的始发 机制,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参与,最后 导致肾小球损伤和出现临床症状。在慢 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 与。
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复合物致病
细胞免疫:参与本病的发生
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高灌注、高跨膜压、高滤 过的“三高”状态;高血 压;大量蛋白尿;高脂血 症
【病理】
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病理类型如下:
系膜增生性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预后】
预后与病理类型、保养及规范治疗相关, 但最终将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但也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及治疗是否恰当 有关。
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 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 维化。
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肾皮 质变薄
【临床表现】
(一)水肿:为主要症状,可见于眼睑、 踝部,重者遍及全身甚至浆膜腔积液。
(二)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明显, 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多为持 续性中等以上的高血压。
【临床表现】
(三)贫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可出现 面色苍白、头昏、耳鸣、食欲减退、疲 乏、失眠等。
【鉴别诊断】
一、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
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 鉴别。
二、Al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 眼(球形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 (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肾功能损害)异常, 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治疗】
二、限制食物中的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
的入量。 三、应用抗血小板药 四、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五、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2、雷公藤制剂。3、火把花根片4、
肾炎舒胶囊 六、关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使用:这两类药物
的使用目前仍有争论。
【治疗】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予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 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
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 尿红细胞为目标。因此,一般不宜给糖皮
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可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 施。
【治疗】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 治疗原则:
1、力争把高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 ≥1g/d, 血压应控制125/75mmHg以下;尿蛋白 < 1g/d, 血压控制可防宽到130/80mmHg以下;
溢出性蛋白尿
尿液检查
血尿
肉眼血尿:1L尿含1ml血。
显微镜下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 红细胞>3个。
管型尿:
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 同时出现,临 床意义较大。
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概述】
定义: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点:
病程长,病变缓慢进展,以蛋白尿、血尿、高血 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 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控制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1.噻嗪类利尿剂——有钠水潴留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
利;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4.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 5.血管扩张剂; 高血压患者应限盐( < 3g/d),顽固性高血压 选用不同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赖申昌
入球动脉
肾脏生理功能
肾素、红细胞生成素、各种酶类
肾肾小小球球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出球动脉
集合管 乳头管、肾盏、肾盂
尿液检查
蛋白尿:每日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 或蛋白尿/肌酐比率>200mg/g。
功能性蛋白尿 : <1g/d
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鉴别诊断】
四、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
能减退、夜尿增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 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 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 并发症。
【治疗】
(一)饮食管理 主要是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的 管理。 (二)血压管理不可过高或过低。以 120~130/80~90mmHg为宜。 1、ACEI制剂 2、钙通道阻滞剂 3、利尿药 4、血管扩张药 5、其它 (三)应用血小板解聚药 如潘生丁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五)保护肾单位 及时治疗感染,纠正疲劳状 态,避免妊娠或密切监测妊娠状态,避免肾毒性药 物的使用,并可给予维生素E、B6。
(四)尿改变:蛋白尿(2g/d以上)、血 尿、管型尿。
【临床表现】
有的患者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可以某 一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大量蛋白尿以至出现 肾病综合征;
有的突出表现为持续中等程度以上的 高血压病伴有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 肿,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快。
【临床表现】
加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高血压 饮食管理不当、劳累 感染 使用肾毒药物
【鉴别诊断】
三、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
1、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 炎应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表 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 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 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 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此 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 呈慢性进展,可资鉴别。
【实验室检查】
⒈ 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⒉ 血液检查: 血常规:贫血,血浆白蛋白可下降、血BUN、免疫球蛋
白、C3补体、ANA、抗ds-DNA可出现异常。 ⒊ 同位素肾图:
可有/无异常变化; ⒋ B超:
回声增强、双肾缩小。
⒌ 经皮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分型
【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3月以上,无论有无肾功 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 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以诊断为 慢性肾炎。
【病因】
病因尚不确切,可能与某些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有关。仅少数由急性 肾炎发展所致。绝大多数系各种不同病 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 展的结果,起病即属慢性。
【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慢性肾炎的始发 机制,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参与,最后 导致肾小球损伤和出现临床症状。在慢 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 与。
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复合物致病
细胞免疫:参与本病的发生
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高灌注、高跨膜压、高滤 过的“三高”状态;高血 压;大量蛋白尿;高脂血 症
【病理】
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病理类型如下:
系膜增生性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预后】
预后与病理类型、保养及规范治疗相关, 但最终将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但也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及治疗是否恰当 有关。
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 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 维化。
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肾皮 质变薄
【临床表现】
(一)水肿:为主要症状,可见于眼睑、 踝部,重者遍及全身甚至浆膜腔积液。
(二)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明显, 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多为持 续性中等以上的高血压。
【临床表现】
(三)贫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可出现 面色苍白、头昏、耳鸣、食欲减退、疲 乏、失眠等。
【鉴别诊断】
一、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
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 鉴别。
二、Al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 眼(球形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 (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肾功能损害)异常, 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治疗】
二、限制食物中的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
的入量。 三、应用抗血小板药 四、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五、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2、雷公藤制剂。3、火把花根片4、
肾炎舒胶囊 六、关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使用:这两类药物
的使用目前仍有争论。
【治疗】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予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 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
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 尿红细胞为目标。因此,一般不宜给糖皮
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可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 施。
【治疗】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 治疗原则:
1、力争把高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 ≥1g/d, 血压应控制125/75mmHg以下;尿蛋白 < 1g/d, 血压控制可防宽到130/80mmHg以下;
溢出性蛋白尿
尿液检查
血尿
肉眼血尿:1L尿含1ml血。
显微镜下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 红细胞>3个。
管型尿:
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 同时出现,临 床意义较大。
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概述】
定义: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点:
病程长,病变缓慢进展,以蛋白尿、血尿、高血 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 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