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合集下载

二妙散——精选推荐

二妙散——精选推荐

⼆妙散【⽅源】《丹溪⼼法》【组成】黄柏炒、苍术⽶泔浸,炒 [各15g]【⽤法】上⼆味为末,沸汤,⼊姜汁调服。

【⽅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主治】湿热下注证。

筋⾻疼痛,下肢痿软⽆⼒,⾜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便短⾚,⾆苔黄腻者。

【功⽤】清热燥湿⽌痒。

【病机】湿热下注,着于下肢,阻滞经脉。

【运⽤】1、本⽅清热燥湿之⼒较强,⾮独治疗痿、痹,亦可⽤于湿热下注之脚⽓、带下、湿疮等。

以⼩便短⾚,⾆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本⽅适⽤于多种湿热下注之证,应按病证的不同,适当加味⽤之。

若湿热痿证,可加豨签草、⽊⽠、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若湿热脚⽓,宜加薏苡仁、⽊⽠、槟榔等,以渗湿降浊;若下部湿疮,可加⾚⼩⾖、⼟茯苓等,以清湿热,解疮毒。

3、适⽤于关节炎、阴囊湿疹、阴道炎等属湿热者。

【注意实⾏】 湿多热少者,不宜使⽤。

【附⽅⼀】三妙丸(《医学正传》) 组成:黄柏 切⽚,四钱[12g],酒拌略炒苍术六两[18g],⽶泔浸⼀⼆宿,细切焙⼲,川⽜膝,去芦,⼆两 [6g]。

⽤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每服五七⼗丸,空⼼,姜、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煎炒等物。

 功⽤: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两脚⿇⽊,或如⽕烙之热。

【附⽅⼆】四妙丸(《成⽅便读》) 组成:黄柏、苍术、⽜膝、薏苡仁[各12g]。

功⽤:清热利湿,舒筋壮⾻。

主治:湿热痿证。

 【⽐较】三妙丸即⼆妙散加⽜膝,⽜膝能补肝肾,祛风湿,引药下⾏,故三妙丸专治下焦湿热之两脚⿇⽊,痿软⽆⼒。

四妙丸⼜加薏苡仁,苡仁能利湿舒筋,故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

《成⽅便读》说:“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利机关也。

苡仁独⼊阳明,祛湿热⽽利筋络,故四味合⽽⽤之,为治痿之妙药也。

”⼆妙丸治痛风、甩掉脚⽓、治疗阴囊潮湿和肛周湿疹⼆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泛丸的⼯艺制成的中药成⽅制剂。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

如何通过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多种多样,首先要说的是中药外治法。

这包括了敷贴法、熏洗法、涂擦法等等。

敷贴法是将调制好的中药膏或散剂直接敷贴在患处。

比如,对于红肿热痛的疮疡,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物敷贴,促进炎症的消退。

又如,对于慢性皮肤溃疡,可采用生肌收口的药物敷贴,加速创面的愈合。

熏洗法是利用中药煎汤的热气熏蒸和药液浸泡来治疗皮肤病。

这种方法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例如,对于湿疹、瘙痒症等,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中药熏洗,能有效减轻症状。

涂擦法是将中药制成药液或药膏,涂抹在患处。

像治疗痤疮,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药膏涂擦,减少痤疮的发生和炎症反应。

除了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皮肤的病理状态。

比如,对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与情志、神经调节相关的皮肤病,针刺相关穴位能够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功能,减轻症状。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对于寒湿凝滞型的皮肤病,如冻疮,艾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拔罐疗法也是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毒素和湿气。

对于一些因湿热、血瘀引起的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拔罐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

中医外科学还注重情志调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可能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皮肤病。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

这对于皮肤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饮食调理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和患者的体质,中医会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

比如,对于湿热型的皮肤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热的食物;对于血虚风燥型的皮肤病,则要适当多吃一些补血滋阴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

中医外科如何诊治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皮肤外科疾病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外科在诊治这类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中医外科对于常见皮肤外科疾病的诊治,首先强调的是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皮肤的病变往往反映了体内脏腑功能的失调。

例如,痤疮的发生可能与肺热、胃火旺盛有关;湿疹则可能是由于脾失健运,体内湿气积聚所致。

因此,在治疗皮肤疾病时,中医不仅关注皮肤表面的症状,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情志等因素,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断皮肤外科疾病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就是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形态、皮疹的分布等。

比如,皮肤发红多为热证,发白可能是气血不足。

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嗅气味等。

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特点、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

切诊主要是触摸皮肤的温度、湿度,以及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

通过这四诊,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常见的痤疮,中医外科有多种治疗方法。

如果是由于肺热引起的,可能会使用一些清肺热的中药,如黄芩、桑白皮等;若是因为胃火旺盛,常用的药物有黄连、石膏等。

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外治法,如中药面膜、洗剂等。

此外,中医还会建议患者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湿疹是另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湿邪有关。

对于急性湿疹,往往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苍术等;慢性湿疹则多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法,使用的药物如当归、生地、防风等。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科还会采用中药湿敷、针灸等外治法来缓解症状。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湿疹的病情。

荨麻疹也是常见的皮肤外科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风疹块”。

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风邪、寒邪、热邪、血虚等有关。

皮肤病的常用中医治疗方法

皮肤病的常用中医治疗方法

一、祛风法 (一)疏风清热 银翘散 (二)疏风散寒 麻黄汤 (三)祛风除湿 消风散
(四)平肝息风,重镇潜阳银翘散、麻黄汤、 消风散
(一)疏风清热
适应证:风热证.红色风团、红色斑片、丘 疹、鳞屑、瘙痒,可伴发热、微风热寒、 口渴、苔薄、脉浮数。
常见方剂:银翘散、消风散。
(二)疏风散寒
适应证:风寒证。风团颜色淡白,硬化或 者萎缩斑块,遇冷加重,舌苔白,脉浮紧。
☆第二节 内治法
一. 祛风法:疏风清热、疏风散寒、袪风胜湿、 驱风潜镇。
二. 清热法:清热解毒、清热凉血 三. 祛湿法:清热利湿、健脾化湿、滋阴除湿 四. 润燥法:养血润燥、凉血润燥 五. 活血法:理气活血、活血化瘀 六. 温通法:温阳通络、通络除痹 七. 软坚法:消痰软坚、活血软坚 八. 补肾法:滋阴补肾、温补肾阳
常用方剂:肾气丸、右归丸、真武汤。
第 三节 皮肤病的外治法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 1、溶液——药+水煮后去渣,所得溶液。
清洁、止痒、消肿、收敛、消炎, 适用于 急性皮肤病
2、粉剂——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
(散) 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病。 青黛散、六一散、枯矾粉、滑石粉等。
3、洗剂(混悬剂)——水+粉,混合在一起
五、调理气血法
(一)理气活血 (二)活血化瘀散结 (三)益气活血
(一)理气活血
适应证:气滞血瘀证。黄褐色斑片、白班、 暗红色丘疹、紫癜、苔藓样斑片,或刺痛, 或瘙痒,伴胁肋胀满,情志不遂,妇女经 血色暗夹块,舌质暗,脉弦涩。
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二)活血化瘀散结
适应证:血瘀凝结证。暗红色斑块、结节、 增生性瘢痕,疼痛或瘙痒,舌质紫暗。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61含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61含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61一、配伍选择题A.紫雪散B.柴胡舒肝丸C.越鞠丸D.枳实导滞丸E.逍遥颗粒1. 功能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的中成药是答案:B2. 功能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的中成药是答案:C3. 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中成药是答案:E[解答] 本题对比考查各中成药的功能。

柴胡舒肝丸功能疏肝理气,消胀止痛;主治肝气不舒,症见胸胁痞闷,食滞不消,呕吐酸水。

越鞠丸功能理气解郁,宽中除满;主治瘀热痰湿内生所致的脾胃气郁,症见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逍遥颗粒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A.健脾和胃B.消积导滞,清利湿热C.疏肝化痰,和胃止痛D.健脾,化湿,和胃E.消食,导滞,和胃4. 某男,12岁,两日来,因饮食失节导致脘腹胀满,嗳气吞酸,不思饮食,医师处以保和丸,是因其能答案:E5. 某女,23岁,近日来,因饮食积滞、湿热内阻导致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医师处以枳实导滞丸,是因其能答案:B[解答] 本题对比考查各中成药主治。

保和丸功能消食,导滞,和胃;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枳实导滞丸功能消积导滞,清利湿热;主治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A.肾炎四味片B.肾炎康复片C.八正合剂D.癃闭舒胶囊E.三金片6. 某男,30岁,近日来,因肾气不足、湿热瘀阻导致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伴小腹拘急疼痛,宜首选的中成药是答案:D7. 某男,33岁,近日来,因下焦湿热导致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宜首选的中成药是答案:E8. 某男,40岁,近日来,因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湿热内停导致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宜首选的中成药是答案:B[解答] 本题对比考查各中成药主治。

肾炎康复片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清解余毒;主治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湿热内停所致的体虚浮肿,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见上述证候者。

中医外科学-概述 (2)

中医外科学-概述 (2)
2.湿痒 多见于人体下部的病变,多呈局限性 瘙痒,常有肿胀、水疱、糜烂,渗液黄粘, 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如湿疹。
皮肤病的症状及其中医辨证
一、自觉症状及其辨证 (一)瘙痒 3.热痒 皮损燃红灼热,瘙痒剧烈,抓破渗血,
甚则红肿、糜烂、渗液或渗脓、结痂,多属 瘙痒性皮肤病之急性期或化脓性皮肤病。
4.虫痒 常奇痒难忍,状如虫行皮中,浸淫蔓 延或痒处固定,遇热或夜间尤甚,互相传染, 如疥疮、癣等。
液的疱称为脓疱。形似疱疹,周围常有 红晕。 辨证:脓疱多属热毒。
脓疱
脓疱
脓疱
脓疱
脓疱
皮肤病的症状及其中医辨证
(一)原发性皮损 6.风团 定义:为暂时性局限性水肿性扁平隆起。
常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由微血 管扩张渗出所致。)
辨证: 色红多为风热 色白多为风寒或血虚受风。
风团
风团
斑丘疹
红斑、丘疹
丘疹
丘疹
皮肤病的症状及其中医辨证
(一)原发性皮损 3.结节 定义:为高出皮面或隐于皮下的实质
性块状物,位于真皮内或皮下组织。 一般为黄豆至胡桃大小,比丘疹大 而深在。
辨证:红色结节为血热、血瘀; 肤色结节多属痰湿凝聚。
结节

皮肤病的症状及其中医辨证
(一)原发性皮损 4.疱疹 定义: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腔隙内含浆液
5.血虚痒 多为阵发性瘙痒,常昼轻夜重,皮 肤干燥脱屑,日久皮肤粗糙肥厚,多见于慢 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
皮肤病的症状及其中医辨证
6.瘀血痒 瘙痒伴紫斑,色素沉着。 7.寒痒 多由脾肾阳虚引起,或寒邪外侵。
可兼见形寒肢冷,腹胀,大便溏稀,腰 膝酸痛等症状,皮疹红热不明显,或呈 寒性结节,溃疡等。
常用方药:常用药物有花椒、羊蹄根、土 槿皮、黄精、公丁、藿香、五倍子、苦 参、牙皂、补骨脂等。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

如何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常见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不适。

中医外科学在治疗常见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深厚,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皮肤与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所致。

因此,治疗皮肤病不仅仅是针对皮肤表面的症状,更要从内在调理身体的整体状态。

常见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用、针灸、拔罐、艾灸等。

中药外用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湿疹,可根据其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外用中药。

如果是湿热型湿疹,常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煎汤湿敷;如果是血虚风燥型湿疹,则可能会用到当归、白芍、生地等养血润燥的中药制成药膏涂抹。

再比如,对于痤疮,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外用。

可以将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研磨成粉,用蜂蜜调制后敷在患处。

对于扁平疣,可用鸦胆子油涂抹,以达到腐蚀疣体的作用。

针灸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皮肤病的症状。

比如,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止痛。

对于神经性皮炎,针刺风池、曲池、血海等穴位,能够祛风止痒。

拔罐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毒素和湿气。

对于荨麻疹、湿疹等因风邪、湿邪所致的皮肤病,拔罐常有不错的疗效。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功效。

对于冻疮、慢性湿疹等寒湿凝滞型的皮肤病,艾灸患处或相关穴位,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症状。

在运用中医外科学治疗皮肤病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准确辨证。

不同的皮肤病可能有相似的症状,但病因病机却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仔细辨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其次,外用药物的使用要注意方法和剂量,避免过敏或刺激反应。

同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三、抗真菌药物
代码 通用名
tbn
盐酸特比萘 芬乳膏
商品名 丁克
lbb
联苯苄唑乳 膏
美克
规格 1% 10g 1% 10g
价格 11.20 15.20
tkz 酮康唑乳膏 金达克宁 2% 15g 17.90
外用药
四、激素类药物
代码 dsq als py ef knl ld fq fs wjg
通用名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 膏
➢ 第二代:阿维A酸(方希,新体卡松):10mg/粒,银屑病初始治疗:2530mg/d,po,进主餐时服用,治疗4周后未达满意效果,可加量至75mg/d,维持治 疗25-50mg/d,维持治疗,最大可加到75mg/d,皮损充分消退后停药。
➢ 第三代:本科无。
口服药物----皮质类固醇(1)
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重症皮肤病的抢 救。
规格 0.1% 10g
20g
价格 161.00
5.60
备注
非激素抗炎 药
皮肤保护剂
达力士 萌尔夫 迪维霜
15g:0.75mg
10g : 0.2mg
15g:3.75mg
76.70 58.20 7.80
治疗银屑病
抗角质、皮 脂腺增生剂
外用药 七、中药类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bh
冰黄肤乐软膏
冰黄肤乐软 膏
csz
除湿止痒软膏
除湿止痒软 膏
hh 槐虎乳膏 槐虎乳膏
规格 20g 20g 20g
价格 21.70 48.50 4.20
外用药 八、溶液类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中药外敷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中药外敷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如何运用中药外敷治疗皮肤病皮肤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

中医外科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中药外敷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药制成适当的剂型,敷于皮肤表面,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

首先,在选择中药外敷的药材时,中医会根据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比如,对于热毒炽盛所致的皮肤病,如痈疽疔疮,常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对于湿邪偏重的皮肤病,如湿疹、脚气等,则会选用祛湿止痒的中药,如苦参、黄柏、苍术等;对于血瘀凝滞的皮肤病,如瘀斑、结节性红斑等,会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等。

在具体的剂型方面,常见的有散剂、膏剂、洗剂等。

散剂是将中药研成细粉,直接撒布或用蜂蜜、醋等调和后敷于患处。

例如,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以用如意金黄散用醋调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膏剂则是将中药经过熬制,制成浓稠的膏状物,如金黄膏、玉露膏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润肤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疮疡肿毒、烫伤等病症。

洗剂则是将中药煎水后,用于清洗患处,如苦参洗剂常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症等,能起到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效果。

中药外敷治疗皮肤病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敷药前,要对患处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分泌物,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敷药的厚度要适中,过薄可能影响药效,过厚则容易脱落。

对于一些敏感性皮肤或有破损的皮肤,要先进行局部试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此外,敷药的时间和频率也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每日 1-2 次,每次15-30 分钟。

以带状疱疹为例,中医认为其多由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

在治疗时,可以用雄黄、青黛、冰片等中药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能够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通过外敷药物,可以减轻神经炎症,缓解疼痛,促进水疱的干涸和结痂。

皮肤病良方

皮肤病良方

处方来源明·《外科正宗》。

剂型汤剂药物组成木通、知母、苦参、胡麻仁、苍术、蝉蜕、牛蒡子、防风、荆芥、石膏、甘草、当归、生地黄。

加减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主治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神经性、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日1剂水煎空腹服。

用药禁忌1.气血虚弱者不宜。

因方中疏风药、祛湿药易伤阴血,虽有当归、生地黄、胡麻仁等养血活血、滋阴润操之药,但究底方内相互制约之品,补养力较差。

2.使用本方,宜配合外用药,则收效更大。

3.服本方时不宜食辛、辣、鱼腥、厚味、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或复发。

4. 与本方同名而药味、主治不同者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消风散”及《药医得救方》之“消风散”,选用时应注意区别。

不良反应临床应用1.湿痰:用本方加减:荆芥5g,防风7.5g,当归10g,生地15g,苦参10g,蝉衣5g,苍术5g,厚朴2.5g,白僵蚕5g,藿香5g,知母10g,牛蒡子7.5g,木通2.5g,甘草2.5g,石膏30g,薄荷1.5g。

日1剂水煎服。

治疗湿疹44例,男26例,女18例;病程2周至5年,其中急性湿疹29例,亚急性6例,慢性9例。

结果:症状及皮损全部消失为近期治愈共38例;仅残留少许皮损,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为基本治愈,共6例。

2.慢性荨麻疹:用本方加减:当归10-15g,生地10-15g,石膏15-30g,知母10-15g,苦参5-10g,胡麻5-10g,荆芥5-10g,防风5-10g,木通5-10g,蝉衣5-10g,牛蒡5-10g,甘草3-5g。

日1剂水煎服。

治疗慢性荨麻疹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1-67岁;病程1-13年。

结果: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连续3月不复发者)26例,有效(服1疗程后症状缓解,3个月内偶有复发者)9例,无效(1个疗程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停药后短期内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4.59%。

3.药疹:用本方:当归、生地、胡麻仁、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煅石膏、知母各9g,生甘草、木通各4g。

磁砂丸的功能主治

磁砂丸的功能主治

磁砂丸的功能主治1. 磁砂丸的定义磁砂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磁砂。

磁砂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矿石,其化学成分为氧化铁磁砂(Fe3O4)。

磁砂丸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2. 磁砂丸的功能磁砂丸具有以下多种功能:2.1 活血化瘀磁砂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加速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这对于治疗一些病症如跌打损伤、淤血瘀阻、血瘀性皮肤病等非常有效。

2.2 缓解疼痛磁砂丸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疼痛。

它可以舒缓肌肉、神经的痉挛,改善局部的循环,减少疼痛的感觉。

因此,磁砂丸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痛、肌肉疼痛、头痛等症状。

2.3 强壮脾胃磁砂丸还具有强壮脾胃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增强胃肠功能,提高食欲。

对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有一定的疗效。

2.4 改善睡眠磁砂丸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紧张和焦虑,并促进睡眠。

因此,磁砂丸适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问题。

2.5 抗炎抗菌磁砂丸还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同时,磁砂丸还对一些常见的细菌、病毒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因此,磁砂丸在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3. 磁砂丸的主治磁砂丸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骨伤科疾病:如骨折、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皮肤疾病:如湿疹、疮疖、疔疮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多梦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等。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磁砂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磁砂丸时,应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不宜过量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磁砂丸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存放磁砂丸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口服药物----抗真菌药物
主治体癣,甲癣等真菌性皮肤病 伊曲康唑(斯皮仁诺):体癣,股癣0.1,qd,po×15d,手足 癣0.2,bid,po×7d或者0.1,qd×30d,甲真菌病: 冲击疗 法0.2,bid,po×7d停药21d,开始第二疗程,指甲2个疗程, 趾甲3个疗程 特比萘芬(兰美抒)250mg,qd,po,手癣6w,足癣12w,甲癣 12w,体癣,股癣,头癣,皮肤念珠菌感染6w以上
含氯霉素
卤米松-三氯生乳 膏 复方倍氯米松-樟 脑乳膏
三氯生为杀 菌剂
外用药 五、抗真菌-激素混合药物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规格 价格
tkz
复方酮康唑软膏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 膏
保龙慷
1% 7g
3.80
qa
派瑞松
0.1% 15g
18.98
fm
咪康唑氯倍他索乳 复方咪康唑 膏
10g
1.70
外用药 六、其他类
联苯苄唑乳 膏
tkz
酮康唑乳膏 金达克宁
2% 15g
17.90
外用药 四、激素类药物
代码 dsq als py ef 通用名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 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乳膏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商品名 尤卓尔 艾洛松 皮炎平 恩肤霜 规格 0.1% 10g 10g : 10mg 20g : 15mg 10g : 2mg 价格 13.20 24.50 4.42 2.30
口服药物----皮质类固醇(1)
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重症皮肤病的抢 救。 低效:氢化可的松 20-40mg/d,po or 100-400mg/d,ivgtt 中效:强的松 15-60mg/d,po 甲强龙 16-40mg/d,po 高效:地塞米松 1.5-12mg/d,po or 2-20mg/d,ivgtt 倍他米松 1-4mg/d,po or 6-12mg/d,im

皮肤病偏方2

皮肤病偏方2

.2.26五香散配方:沉香200g 檀香200g 木香200g 零陵香200g 麝香200g 制法:各研极细粉,和匀备用。

主治:花斑癣等。

用法:水调为糊,外搽患处,每天2—2次。

(外科正宗〉〉)2.2.27五倍子汤配方: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蓬房荆芥各30g 制法:水煎成药水。

主治: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多用于肛周湿疹、外痔等。

用法:熏洗患处,每天2—2次。

(〈〈疡科选粹〉〉)2.2.28化毒散配方:川连面乳香没药贝母各60g 无花粉大黄赤芍各220g 雄黄60g 甘草45g 冰片25g 牛黄22g 制法:除雄黄、冰片、牛黄另研细外,余药共研细粉,与前三味药混匀即成。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可用于湿疹、皮炎脓疱疮等。

用法:可用20%--20%的药粉配成粉剂或软膏剂外搽。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2.2.29化腐生肌散配方:水银30g 火硝30g 白矾30g 青盐22g 青矾22g 白砒9g 硇砂2.5g 制法:上药先用瓦罐微火熔化凝定(即坐胎),然后以竹筒装水,捆于板凳上,将瓦罐倒封竹筒口。

后用瓦盆装杠炭2.5公斤,安瓦罐上,文武火炼之,则药遂逼入水中,将水倾去,澄取丹药,干燥后,加入朱砂、麝香、冰片,共研极细粉即得。

主治:提脓拔毒,化腐生肌,多用于疖肿痈疽、久溃难愈者。

用法:撒布、或药条、药线换药。

(〈〈外科十三方考〉〉)2.2.20化疮根洗熨法配方:莽草露蜂巢白芷桑根白皮甘草防风细辛各25g 垂柳枝葱白各2握制法:共切碎,水煎煮。

主治:有温通腠理,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多用于疮疖之类。

用法:消毒纱布浸药水中,取出热熨患处,以水冷为止。

每天2—3次。

(《太平圣惠方》)2.2.22月白珍珠散配方:青缸花2.5g 轻粉30g 珍珠粉3g 制法:各研细粉,共和一处,拌匀备用。

主治:祛腐生肌,可用于女阴溃疡,硬下疳、湿疹等。

用法:外掺皮疹处,每天2—3次。

(《医宗金鉴》)2.2.22丹参膏配方:丹参芍药各60g 白芷30g 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猪油280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备用。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治疗外科疾病,包括创伤、疮疡、肿瘤等。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是指应用于皮肤或局部组织的药物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药物选择要合理。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药物,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草药、中药制剂、外伤药、痔疮药等。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2.剂量要准确。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剂量过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副作用,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孩子、老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剂量更要谨慎使用。

3.适当加减。

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的使用应及时进行适当加减。

有些药物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时需要个体化调整剂量。

此外,有些药物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使用,如热敷、按摩等。

4.遵循个体化原则。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对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的反应也会有差异。

医生在选择外用药物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特点,综合考虑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的人对同一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不耐受某些药物,有的人可能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药物选择。

5.注意外用方法。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的使用还要注意外用方法。

一般来说,外用药物可以涂抹、湿敷、熏洗等,具体方法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的不同进行选择。

涂抹药物时要均匀、细心,不可过度擦伤皮肤;湿敷时要洁净、温度适宜,湿敷时间要控制好;熏洗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情况发生。

6.注意药物储存。

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在使用前后都要注意药物的储存。

药物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和潮湿。

对于已过期的药物要及时处理,以免误用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中医外科学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是选择合理的药物,准确掌握剂量,适当加减,个体化治疗,注意外用方法和药物储存。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外科学方剂12345678910121314151617常用方1.清肝解郁汤: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皮肤病中医常用外治药物(上)

皮肤病中医常用外治药物(上)

中医:皮肤病中医常用外治药物(上)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草药制剂除口服外,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各种治病方法。

由于中药外治法具有验、简、便、廉,易学易用,便于推广,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其整理、继承与发展,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

我国现存最早的春秋时的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敷、涂、熨等方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记载。

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不仅收载了大量中药外治皮肤病的方药,而且也记载了许多预防保健以及美容的中药外用方法。

清代吴尚先编著的《理瀹骈文》是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外治专著,他不仅对中药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而且探索和完善了中药外治理论体系。

提出病有内症、外症,治有内治、外治。

外者外治,亦需内治;内者内治,也有外治。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还指出用膏之法有五:一审阴阳,二察四时五行,三求病机,四度病情,五辨病形。

在此将常用的中医外治药物作以简单介绍。

一、止痒类药(一)白矾白矾,又称明矾。

白矾经煅制研粉即为枯矾。

本品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其成分为硫酸铝钾。

性味:酸、涩,寒,有小毒。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血敛汗,敛疮止痒,祛腐蚀肉。

重用能蚀肉,煅用燥湿之力强。

主治疥癣湿疮,水火烫伤,多汗湿痒。

用法:常用其水溶液洗漱或研散掺敷。

附方:①治面上吹花癣及钱癣。

(《外科大成》羽白散)白矾,半生半熟为末,黄酒调化,以鹅翎调扫患处。

甚者枯矾末60g,潮脑3g,醋调敷。

②手足汗疱痒痛方。

(《疮疡外用本草》)明矾30g,蛇床子30g,苍术15g。

煎水1000ml,温洗。

药理:①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明矾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常用中医外用制剂PPT课件

常用中医外用制剂PPT课件

质量检测
对外用制剂进行理化指标、微 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确保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留样观察
对外用制剂进行留样观察,定 期检查其稳定性、有效性等指 标,以保证产品在保质期内的
质量稳定。
03
CATALOGUE
中医外用制剂的应用
内科疾病
01
02
03
感冒
中医外用制剂如感冒贴, 可以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 渗透达到缓解感冒症状的 效果。
使用中医外用制剂前应咨询医生或药 师的建议,不要随意使用。
注意过敏反应
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确认无过 敏反应后再使用。
正确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 不要随意涂抹或增加用量。
注意保存方式
应将中医外用制剂放在阴凉干燥处保 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5
CATALOGUE
中医外用制剂的研发与改进
配料与混合
将浸膏或流浸膏与适量的辅料进行配 料和混合,制备成中药外用制剂的半 成品。
05
04
制剂成型
将半成品加工成最终的制剂形状,如 药膏、贴剂、散剂等。
常用辅料
基质辅料
用于制备各种外用药膏 、贴剂等的基质材料, 如凡士林、羊毛脂、蜂
蜡等。
赋形剂
用于调节药物稠度、粘 附性和可涂布性的物质 ,如白凡士林、淀粉、

缺点
疗效慢
相对于内服药,中医外用制剂的疗效较慢, 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使用不当易引发感染
如果使用不当或操作不规范,容易引发感染 。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使用后 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不适合所有病症
中医外用制剂对于某些深部感染和内脏疾病 效果不佳。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25章 外科、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25章 外科、皮肤科常用中成药
• 一、处方(无具体用量)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 地榆 槐米 半边莲 金银花 紫草 苦参 胡黄连 白薇 地黄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血竭 赤芍 木鳖子 土鳖虫 乳香 没药 木瓜 罂粟壳 五倍子 乌梅 棕榈 血余炭 白芷 苍术 冰片
牛黄醒消丸 Niuhuang Xingxiao Wan
• 三、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四、应用 热毒郁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痈疽、发背、瘰疬、流注、乳痈、无名肿毒;
• 五、用法用量 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次3g,1日1~2次。患在上部,临睡前服;患在下
部,空腹时服; • 六、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疮疡属阴证者禁用。脾胃虚弱、身体虚者慎用。不宜长期使用。 若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及海鲜等发物。
牛黄醒消丸 Niuhuang Xingxiao Wan
• 一、处方 牛黄6g 麝香30g 乳香(制)200g 没药(制)200g 雄黄100g
• 二、方解 君:牛黄——善清热解毒以消肿,又能化痰以散结 臣:麝香——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制乳香、没药——香窜温通,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佐u Wan
• 三、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四、应用 风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
• 五、用法用量 口服;1次9g,1日1次;
• 六、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疮疡属阴证者慎用。肝功能不良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及海鲜等发物。 • 七、不良反应
有文献报道服用本品可致亚急性重型药物性肝炎。
凡属外用药,不可内服。
目录
第一节 治疮疡类
• 1、功效:凡以清热解毒、消肿生肌、清热消痤为主要作用,治疗热 毒疮疡或疮疡溃烂不敛、粉刺的成药。
• 2、适应症:适用于热毒所致的疮疡丹毒,红肿热痛,或溃烂流脓, 脓腐将尽,以及湿热瘀血所致的粉刺、酒皶鼻等。

中医-中医外科的常用药:密陀僧

中医-中医外科的常用药:密陀僧

2015-01-25樊正阳中医书友会▶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甲午年腊月初六第512期内容。

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樊正阳⊙编辑/马伟导读:密陀僧确实是中医外科常用的一味药,用之得法,可收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解决难于治疗的问题,古今都有很多使用它的效验方,文中这些都是不可小觑的小单方,明了药性,自己也可组方,诚为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

(提醒非专业人士,密陀僧为氧化铅,属重金属有毒药物,不明药性者勿轻易试用,且禁止口服。

)密陀僧的小伎俩遇一20多岁女孩,下巴颏上有一如弯牙新月般的老疤,自己说是小时候磕破的,已经十好几年了,现在想把它去掉,为面子增点光。

这个老疤想要去掉可是难题,除了手术整容外恐怕没有啥好方法,不过手术要是再留下一点破绽,不是瞎折腾吧,所以也就没去美容院整容。

我想了想就给她说,方法倒是有一个,不知效果如何,她说愿意一试,不管咋样试试总比不试好。

取了点自己配制的“玉容散”,嘱用市售的宝宝霜调药粉如糊状,每日搽2次,坚特搽几个月看看如何,但愿能起一些效果,就是不能去掉此疤,淡化也中哦!我年少时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喝醉的时候不少,歪歪扭扭摔跤是一定的,有次喝多了骑自行车摔倒了,伤的不是地方,面上颧骨部位擦破了,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可是严重的问题在后边,结痂掉痂是自愈的过程,掉痂子后留下一块乌疤很难看,几个月也恢复不到正常的肤色,面子很受伤。

又有一次擦破的经历,还是在老地方,这下可激发了一定要尽快去掉乌疤的想法,翻书找老师,看有啥好方能治。

面上瘢痕是古人对面子上边长乌疤的描述,古方中有很多美容方子,名玉容散的有几个,看多用密陀僧。

《唐本草》言密陀僧:“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酐,面膏药用之”,《本草经疏》说:“密陀僧感银铜之气而结,故其味咸辛气平,有小毒。

久痢、五痔,大肠湿热积滞也,辛主散结滞,咸主润下除热,大肠清宁,则久痢五痔自瘳矣。

常用中医外用制剂

常用中医外用制剂

金黄油膏 散结消肿 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


生肌玉红膏 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 收口
注意事项

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 若对药物过敏者应立即更换
掺药


生肌收口药 凡溃疡腐肉已脱、脓水收尽时可 用 清热收涩药 适用于一切皮肤病急性或亚急性 皮炎而渗液不多者

生肌散 不论阴证阳证均可掺于疮面上应 用
解毒搽剂

成份:雄黄、白矾(煅)、黄柏 功效:解毒止痒,除湿杀虫 适应症:干性皮肤瘙痒,红肿痛 痒,毒虫咬伤等
止痒洗剂



成份:黄柏、防风、蛇床子、荆 芥、苍术(炒)、枯矾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适应症:湿疮等瘙痒性皮肤病



伤Ⅰ、伤Ⅱ 广泛运用于骨关节 疾病的治疗 伤Ⅰ 伤Ⅱ
疮灵液


成份:大黄、红花、诃子、黄蜀 葵花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 血化瘀、收敛生肌、抗炎、抗菌 抗病毒、镇痛、促进皮损干涸结 疤 适应症:体表溃疡。主要用于治 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 染的各类疮疡
皮炎洗剂



成份:大黄、关黄柏、苦参、黄 芩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适应症:急性、亚急性湿疹,过 敏性皮炎及部分感染性皮肤病
中医常用外用治剂
—江苏省中医院—
分类:

膏药 油膏 掺药
一、膏药
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的初起、成脓、溃后 的各个阶段
太பைடு நூலகம்膏
性偏凉 可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阳和解凝膏
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节活血、化 痰通络 可用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 疮疡未溃者
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
拮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胃液分泌增多等,主要用于慢 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
➢ 西米替丁 0.4,bid,po
➢ 雷尼替丁 150mg,bid,po
➢ 法莫替丁 20mg,bid,po
2020/11/14
13
口服药物----抗病毒药物
➢ 多虑平25mg,qn,po ➢ 异丙嗪(非那根)12.5mg,qid,po或者25mg,im,qd ➢ 酮替芬 1-2mg,qn,po
2020/11/14
11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 氯雷他定(开瑞坦,常克)10mg,qd,po ➢ 西替利嗪(赛特赞)10mg,qd,po ➢ 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po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bh
冰黄肤乐软膏
冰黄肤乐软 膏
csz
除湿止痒软膏
除湿止痒软 膏
hh 槐虎乳膏 槐虎乳膏
规格 20g 20g 20g
价格 21.70 48.50 4.20
2020/11/14
8
外用药 八、溶液类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lgs 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
bc
冰醋酸
冰醋酸溶液
ez 复方透骨草 鹅掌风洗剂
中医外科皮肤科常用药物
外用药 一、抗病毒药物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规格 价格
ljs
膦甲酸钠 乳膏
扶适灵
5g : 0.15g
pxl
喷昔洛韦 乳膏
可由
10g : 0.1g
17.10 17.60
2020/11/14
2
外用药 二、抗细菌药物
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 代码:bd 规格:2% 5g 定价:12.50
主治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病毒性 疾病。
➢ 万乃洛韦(丽珠威)0.3 bid,po
➢ 阿昔洛韦 0.2-0.8,5次/日,po or 最大剂量 30mg/kg/d,ivgtt
2020/11/14
14
口服药物----抗真菌药物
主治体癣,甲癣等真菌性皮肤病
➢ 伊曲康唑(斯皮仁诺):体癣,股癣0.1,qd,po×15d,手足 癣0.2,bid,po×7d或者0.1,qd×30d,甲真菌病: 冲击疗 法0.2,bid,po×7d停药21d,开始第二疗程,指甲2个疗程, 趾甲3个疗程
wa
维A酸乳膏
商品名 普特彼 尿素乳膏
规格 0.1% 10g
20g
价格 161.00
5.60
备注
非激素抗炎 药
皮肤保护剂
达力士 萌尔夫 迪维霜
15g:0.75mg
10g : 0.2mg
15g:3.75mg
76.70 58.20 7.80
治疗银屑病
抗角质、皮 脂腺增生剂
2020/11/14
7
外用药 七、中药类
夫西地酸
2020/11/14
3
外用药
三、抗真菌药物
代码 通用名
tbn
盐酸特比萘 芬乳膏
商品名 丁克
lbb
联苯苄唑乳 膏
美克
规格 1% 10g 1% 10g
价格 11.20 15.20
tkz 酮康唑乳膏 金达克宁 2% 15g 17.90
2020/11/14
4
外用药
四、激素类药物
代码 dsq als py ef
➢ 第一代:异维A酸(泰尔丝):10mg,bid-tid,po,一月后改为10mg qd-bid ,6-8w为一疗程,疗程间可停药8w ; 维胺脂(三蕊):25-50mg,bid-tid, 痤疮6w,脂溢性皮炎4w
➢ 第二代:阿维A酸(方希,新体卡松):10mg/粒,银屑病初始治疗:2530mg/d,po,进主餐时服用,治疗4周后未达满意效果,可加量至75mg/d,维持治 疗25-50mg/d,维持治疗,最大可加到75mg/d,皮损充分消退后停药。
15g 20g 20g : 5mg 10g 20g
价格 13.20 24.50 4.42 2.30 11.00 5.20 2.40 35.30 2.60
备注
另含樟脑10mg,薄荷脑 10mg
另含制霉菌素10万u、硫 酸新霉索2500u
含氯霉素
三氯生为杀 菌剂
5
外用药 五、抗真菌-激素混合药物
代码
通用名
商品名
规格
价格
tkz 复方酮康唑软膏 保龙慷
1% 7g
3.80
qa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 膏
派瑞松
0.1% 15g
fm
咪康唑氯倍他索乳 膏
复方咪康唑
10g
18.98 1.70
2020/11/14
6
外用药 六、其他类
代码
通用名
tkm 他克莫司软膏
ns
尿素乳膏/尿素 霜
dls 卡泊三醇软膏
mef 他卡西醇软膏
通用名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 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 乳膏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商品名 尤卓尔 艾洛松 皮炎平 恩肤霜
knl 复方曲安奈德乳膏 康纳乐
ld
氯地尿素乳膏
fq 醋酸氟轻松乳膏
fs
wjg
2020/11/14
卤米松-三氯生乳 膏
复方倍氯米松-樟 脑乳膏
氯地霜 氟轻松(肤
轻松) 新适确得
无极膏
规格 0.1% 10g 10g : 10mg 20g : 15mg 10g : 2mg
➢ 第三代:本科无。
2020/11/14
16
口服药物----皮质类固醇(1)
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重症皮肤病的抢 救。
➢ 特比萘芬(兰美抒)250mg,qd,po,手癣6w,足癣12w,甲癣 12w,体癣,股癣,头癣,皮肤念珠菌感染6w以上
2020/11/14
15
口服药物----维A酸类药物
可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恶性细胞有抑制作用,还可调节免疫 和炎症等过程,可用于治疗痤疮,银屑病,掌跖脓疱病,鱼鳞病等多种皮肤病, 分为三代。
促进组织生长
9
抗细菌
抗真菌
其他类
抗病毒
2020/11/14
激素
激素-抗真 菌混合
10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多易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困倦,乏力,头 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 氯苯那敏(扑尔敏)4-16mg,tid,po或者5-20mg,im,qd 或者10mg,ih,qd
pfk 皮肤康洗液 皮肤康洗液
tcy 烫疮油
烫疮油
kfx 康复新液
康复新液
2020/11/14
规格 100ml/瓶 30% 30ml 500cc/瓶 50ml/瓶 30ml/盒 100ml/瓶
价格 2.70 2.80 12.90 23.80 47.15 45.50
备注 收敛保护剂
抗甲癣 治鹅掌风
保护创面、抗 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