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头到滤光片 解读光学透雾监控摄像机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摄像头是一种用于捕捉图像和视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视频会议、摄影等领域。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经过数字化处理,最终生成图像或视频。
一、光学部分摄像头的光学部分主要由镜头、光圈和滤光片组成。
1. 镜头:摄像头的镜头负责聚焦光线,它由多个透镜组成,可以将光线聚焦到摄像头的感光元件上。
镜头的质量和结构对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有重要影响。
2. 光圈:光圈是控制进入摄像头的光线量的装置,它类似于人眼的瞳孔,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
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图像的曝光程度。
3. 滤光片:滤光片用于调节摄像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敏感度,常见的有红外滤光片和彩色滤光片。
红外滤光片可以屏蔽掉可见光,增强对红外光的感应能力,适用于夜视摄像头;彩色滤光片则可以分离光线中的不同颜色,实现彩色图像的捕捉。
二、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摄像头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感光元件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1. CCD感光元件:CCD是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的感光元件,它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荷,并通过电荷传输技术将电荷转移到输出端。
CCD感光元件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动态范围,适用于高要求的图像捕捉。
2. CMOS感光元件:CMOS是一种低功耗、集成度高的感光元件,它将光信号直接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转换电路将图像数据输出。
CMOS感光元件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快速响应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和低成本产品。
三、数字化处理摄像头的数字化处理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和视频编码。
1. 图像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主要包括白平衡、自动曝光、降噪、锐化等处理过程。
白平衡可以校正图像的色温,使其更符合真实场景的颜色;自动曝光可以根据光线强弱调整图像的亮度;降噪可以减少图像中的噪点,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锐化可以增强图像的边缘,使其更加清晰。
2. 视频编码:视频编码是将数字化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编码的过程,以减少数据量和传输带宽。
光学透雾技术和电子透雾技术
光学透雾技术和电子透雾技术一、光学透雾技术解析光学透雾技术是由光的不同波段有不同的特性这个特点而形成的,自然光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合而成,波长从长到短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颜色,其中波长小于390nm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的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波长较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透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实现准确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一)镜头从原理可知光学透雾的重点在于对特定近红外波段光线的截取与准确聚焦,而这部分工作大都由镜头完成。
可以说镜头的好坏决定了光学透雾的效果,镜头设计的难度首先在于光学设计,其中包括对光路的把握以及滤波片的选择等,其次选材与工艺技术也决定了成品的效果。
而透雾镜头最大的不同在于能承载红外波段的宽度,即成焦面的宽容度。
从原理上,自然是可利用的近红外波段越宽越好,但是受限于镜头光路设计的难度与CCD的感光能力,目前安防业内的镜头已知能利用的最长红外波段为1100nm。
(二)滤波片了解日夜转换摄像机的人对滤波片都不会陌生,一般此类型摄像机装有两块滤波片,一块负责在白天过滤掉可见光之外的光波,令成像更为清晰亮丽;一块应用在夜晚,负责放行CCD可以承载的红外波段,实现夜间的红外监控。
专业透雾镜头内置有针对性很强的滤波片,作用是精确截取所需波段的光线,且为了适应特定环境状况,常常会加载多片针对不同波段的滤波片,并通过485接口与摄像机联动,实现切换。
正常来说,配合透雾镜头的摄像机在基础成像性能上只要具备日夜转换功能即可,但是考虑到透雾镜头高昂的造价,部分摄像机厂家也开始寻求更经济实惠的光学透雾模式,不同于过去两滤波片的日夜转换摄像机,我们创新的在摄像机里边加入了四块滤波片,除了实现日夜转换,还通过增设一块可选择性过滤400nm-600nm波段光线的滤波片,实现了强光抑制;当然为了更精确截取适合成像的近红外波段,也特别增加了透雾滤波片,以实现较为经济的光学透雾。
此机械装置可由摄像机自动控制,也可人工切换。
详解光学透雾监控摄像机
详解光学透雾监控摄像机
自然光由波长不同的光波组合而成,人眼可见范围大致为390 nm - 780nm,波长从长到短分别对应了红橙蓝绿青橙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小于
390nm 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 的叫做红外线。
不同波段的光因为波长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雾气、烟尘影响可见光成像的原因,而红外线因为拥
有较长的波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透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
实现准确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1、镜头
从原理可知光学透雾的重点在于对特定近红外波段光线的截取与准确聚焦,而这部分工作大都由镜头完成,拥有透雾摄像机镜头专利的富士能监控镜
头中国总代理深圳中天银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介绍了透雾镜头诞生的始末:“2005年青藏铁路项目中开始有相应透雾需求出现,而当时市场上优质的富士能镜头通过内置处理器可选择不同波长,所以开始考虑利用截取不同特定波段光
线的方法实现透雾,最终在一系列试验后研制出透雾镜头及透雾摄像机成品,
并于06 年投入生产,在随后的07 得到专利批文,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出现透雾
镜头这个概念。
”
可以说镜头的好坏决定了光学透雾的效果,日本图丽株式会社市场推广
刘郭艳总结说到:“镜头设计的难度首先在于光学设计,其中包括对光路的把握以及滤波片的选择等,其次选材与工艺技术也决定了成品的效果。
而透雾镜头
最大的不同在于能承载红外波段的宽度,即成焦面的宽容度。
从原理上,自然
是可利用的近红外波段越宽越好,但是受限于镜头光路设计的难度与CCD 的感光能力,目前安防业内的镜头已知能利用的最长红外波段为1100nm。
”。
揭开目前的透雾技术
揭开目前的透雾技术近年来,随着终端用户对图像质量越来越高要求,摄像机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同质化低端恶性竞争,逐步走向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细分市场出现了超低照度摄像机,超宽动态摄像机,照车牌摄像机,和透雾摄像机等应对不同领域终端用户的专业产品。
其中又以透雾摄像机的技术含量最高,利润空间最大。
但普通厂商因为研发能力不足,或缺乏资金等原因无法渗透此细分市场,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几个专业厂商涉足该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透雾摄像机的技术及应用概况。
透雾原理是这样的,可见光在通过空气中的烟尘或雾气时,会被阻挡反射而无法通过,所以只能接收可见光的人眼是看不到烟尘雾气后门的物体的。
而近红外光线由于波长较长,可以绕过烟尘和雾气并穿透过去,并且摄像机的感光元件可以感应到这部分近红外光,所以就可以利用这部分光线来实现穿尘透雾的监控。
在不可见光的范围内,有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可以穿透雾气,但是由于其波长和可见光不同,所以需要在摄像机和镜头上进行处理,以达到对其聚焦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在摄像机上进行重新设计,用来将这一频率的不可见光进行成像。
由于这个不可见光没有对应的可见光色彩图,所以在监视器上呈现的图像为黑白颜色。
透过云雾、水气拍摄物体,相当于透过了两重透镜(水珠与实际透镜),除了R光线可以正确聚焦在CCD成像面上,RGB 光线中的GB均无法正常的投射在CCD成像面上,这样就造成了普通模式镜头无法正常、清晰的得到云雾、水气中的图像。
那么何为透雾摄像机,其主要功能与普通摄像机有什么差异化特征?顾名思义,透雾摄像机就是能穿透迷雾,采集到清晰图像的摄像机。
但这个'透雾'从实际应用来讲,也可以透灰尘,透水汽,透细小的障碍物(比如透明罩的轻微脏污和雨水)等。
普通摄像机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下图像质量会大幅下降甚至无法采集监控目标的影像,透雾摄像机在这些场合往往能大显身手。
随着透雾摄像机市场需求量的提升,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性能不一、监控效果差距较大的透雾摄像机,也就是业内人士俗称的“真透雾”与“假透雾”。
监控摄像头透雾与加热原理
透雾摄像机的几种透雾原理一、光学透雾自然光由波长不同的光波组合而成,人眼可见范围大致为390nm-780nm,波长从长到短分别对应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小于390nm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的叫做红外线。
雾气、烟尘等空气中的小颗粒对光线有阻挡作用,使光线反射而无法通过,所以只能接收可见光的人眼是看不到烟尘、雾气后面的物体的。
而波长越长衍射能力越强,即绕过阻挡物的能力越强,而红外线因为拥有较长的波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过一定浓度的雾气烟尘,实现准确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光学透雾通过物理的方式,利用光学成像的原理提升画面清晰度。
缺点是只能得到黑白监控画面。
二、算法透雾(电子透雾)目前行业内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算法透雾:第一种是Retinex算法,即视频增强算法。
它对校正后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线性拉伸,得到增强的图像。
该算法具有锐化、颜色恒常性、动态范围压缩大、色彩逼真度高、处理延迟低等特点。
第二种则是影像信号处理器(LSP)算法透雾处理。
该技术要求透雾设备必须具备“自动曝光(AE)”、“自动白平衡(AWB)”和“自动聚焦(AF)”的3A功能,适于直接内嵌于摄像机中应用。
三、光电透雾光学透雾利用可穿透雾霭的近红外波段光线进行成像,但只能得到黑白监控画面,而光电透雾技术将光学透雾和算法透雾两种透雾功能相结合,通过机芯一体化内嵌的FPGA芯片和ISP/DSP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彩色画面输出。
一方面,该透雾技术可区分远景、近景,雾气浓淡等因素,选择透雾级别,可实现区域效果最佳,对画面对比度整体提高,且没有延时。
但是另一方面,芯片的高速运算必将产生噪声点,夜间光照不足时影响尤为突出,所以一体机芯普遍需要采用CCD 传感器和大光圈镜头,以达到良好的低照效果。
摄像机加热功能原理及应用首先给摄像机加热并不是为了除霜、除雾,一般情况下摄像机外镜面不会出现霜或者雾气,如果有雾气也是在摄像机镜片的内表面,这种情况是由于摄像机防水没做好,内部进水导致,做好防水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透雾摄像机全面解析
透雾摄像机全面解析之樊仲川亿创作发布日期【2012-3-19 14:47:29】随着近几年极端天气不竭增多,全球各地出现了长时间大雾笼罩的天气。
大雾给人们出行造成了方便,行车平安系数也大打折扣。
本文为您解析如何利用部分光线来实现透雾监控。
透雾技术发展前景在舰、船、飞机等上,观瞄系统对感知其周围的态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瞄系统一般由CCD摄像机和红外成像系统组成。
雾、水气、雨雪等恶劣海洋气象环境会严重影响CCD和红外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主要表示在图像对比度下降,远处目标模糊不清,难以分辨。
从而影响对周围态势的感知能力。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也就是视频增透技术,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的观瞄系统已经广泛采取,图像处理前后的对比效果如下:从这个对比的效果图片中,我们很明显感受到,通过对视频的增透处理,使图像的对比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先模糊不清的船只,变得更加清晰可见,从而提高了观瞄系统的观察距离,提高了系统对周围态势的感知能力。
因此,视频增透技术在舰船飞机等观瞄系统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而这种视频增透技术应用,由于算法和硬件实现技术的限制,在我国刚刚起步,商业化的成熟产品更是很少见到。
海洋的环境极为恶劣,雾、雨、水气等天气是罕见的,而观瞄系统需要有能力对远距离的、微小的、高速移动的目标进行及时的观察。
如果不克不及及时发现目标,就可能使己方处于主动状态。
因此装备这种视频增透设备,对提升观瞄系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需要的。
镜头透雾技术近年来,采取视频监控设备捍卫平安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需要手段。
但是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弊病,就是在夜间和雾天的监控效果十分不睬想,而夜间和雾天又是案件多发时间。
另外,对于距离稍远的监控,几乎更是一片空白。
透雾原理是这样的,在不成见光的范围内,有一频率的光可以穿透雾气,但是由于起波长分歧,所以需要在摄像机上进行处理,以达到对其聚焦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在摄像机上进行从新设计,用来将这一频率的不成见光进行成像,由于这个不成见光没有对应的可见光色彩图,所以在监视器上呈现的图像为黑白颜色。
滤光片在摄像头中的原理
滤光片在摄像头中的原理一、光的特性光是由一种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称为波粒二象性。
它的物理特性有直进性、反射、折射、干?h、衍射、偏振及光电效应等等。
光又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
光源之所以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原子的运动,包括热运动、跃迁辐射、受激辐射三种,前者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如灯光和火焰,后者多应用于激光。
在光的产生过程中,因为跃迁能级的不同,释放出不同频率的光子(爱因斯坦能量方程),即产生电磁波辐射,其波长范围为1nm(1nm=10-9m)至1mm(1mm=10-3m),根据波长不同,可以把光分成γ射线区、X射线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微波区、无线电波区等几个部分。
按红外射线的波长范围,可粗略地分为近红外光谱(波段为780nm-2526nm)、中红外光谱(波段为2526nm-4000nm)和远红外光谱(波段为5000nm-14um),可见光通常指波长范围为:390nm-780nm的电磁波。
但人眼实际可见范围是:312nm-1050nm。
而可见光区不同频率的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依次为红:605nm-700nm,橙:595-605,黄:580-595,绿:500-560,青:480nm-490nm,蓝:435nm-480nm,紫:400-435。
白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综合。
如果用棱镜折射白光,就能够观察到上述可见光光谱,我们将复色光(如白光)被色散系统(如棱镜)分类后,按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到的图案称为光谱。
光沿直线传播,也就是说,光是直线运动的,也不需要任何介质,但在其他物体的重力场的影响下,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
光线遇另一介质反射的情况是指入射光返回原介质的情形,反射定律可按下列三原则来解释:入射线、反射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线与反射线在法线的两侧。
智能透雾摄像机中文说明
世界首创
高清自动光电联动透雾,智能图像纠正多功能摄像机
概要:
自动识别图像中雾的浓度,自动进行除雾图像调整,对雾天, 雨天,霭,烟气等恶劣天气以及的图像进行自动矫正,与此同时,特种光学处理与自动雾的判断自动联动,从而得到清澈的图像.
用途:
可以广泛应用在由于各种原因(雾,雨,霭,烟气等恶劣天气,煤尘,粉尘,防护罩脏了,逆光,浑浊的水,强烈降雨,等等),而引起的图像变得不好,图像泛白,图像灰色,图像反差不好等等监控环境中…
使用场合:
森林监控,江河海川监控,国境海岸监控,高速道路监控,油田监控,应急指挥监控,平安城市监控,隧道内扬尘环境监控,便携透雾系统, 车载透雾系统,城市取水口监控,水下考古……等等场合
智能透雾处理技术
特种光学透雾处理技术联动
XDR宽动态处理
3D降噪处理
580线以上高清水平解析度
0.01Lux低照度
RS485通讯(可选)
*************************************************************************************** 以下是从录像中抓出的透雾处理图片:
雨中双塔(距离1500米)
没有任何处理智能图像处理和特种光学处理后
智能图像处理后
●雾中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距离800米)
没有任何处理的图像智能自动图像处理后
●雾中的上海世贸商城(距离1000米)
没有任何处理的图像智能图像处理和特种光学处理后
智能图像处理和特种光学处理后, 镜头变倍放大
●雨中的道路交叉点(距离600米)
没有任何处理的图像智能自动图像处理后
●雾中楼宇(距离5000米)
没有任何处理的图像光电结合处理后的图像。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摄像头是一种用于捕捉图象和视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视频会议、电子设备等领域。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图象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存储。
一、光学部份摄像头的光学部份主要包括镜头、光圈、快门和滤光片等组件。
镜头负责采集光线,并将光线聚焦在图象传感器上。
光圈控制光线的进入量,调节光线的亮度和景深。
快门控制光线的暴光时间,即图象的快慢程度。
滤光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颜色滤光片,如红外滤光片、紫外滤光片等。
二、图象传感器图象传感器是摄像头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图象传感器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类型。
CCD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图象质量和灵敏度,适合于高端摄像头。
而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功耗、成本低等优势,适合于大部份摄像头产品。
三、图象处理图象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需要经过图象处理器进行进一步处理。
图象处理器可以对图象进行增强、降噪、调整色采等操作,以提高图象质量和细节表现。
图象处理器还可以将图象数据压缩,以减小数据量,便于传输和存储。
四、信号传输摄像头将处理后的图象数据通过不同的接口进行传输。
常见的接口有USB、HDMI、网络接口等。
USB接口适合于连接到计算机或者电视等设备上。
HDMI接口适合于高清显示设备。
网络接口适合于远程监控和视频传输。
五、控制和存储摄像头通常具有控制功能,可以通过按钮、遥控器或者软件进行操作。
用户可以调整摄像头的焦距、暴光、白平衡等参数,以获得满意的图象效果。
摄像头还可以将图象数据存储在内置存储器或者外部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查看和分析。
六、应用领域摄像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安防监控领域,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并录制视频,用于保护财产和人员安全。
在视频会议领域,摄像头可以捕捉参会人员的图象,实现远程沟通和协作。
在电子设备中,摄像头可以用于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和进行人脸识别等功能。
应对雾霾天气安防有绝招 详解透雾技术
应对雾霾天气安防有绝招详解透雾技术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雾霾天越来越多,在笔者小时候的印象中,这样的天气是从来都没见过的。
这样的天气不仅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有害,对道路交通也是极大的考验。
应对雾霾天气的交通状况,透雾摄像机绝对是专业“利器”。
透雾摄像机的核心技术摄像透雾技术,也称为视频图像增透技术,是指将因雾、水汽、灰尘等导致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使得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信息量得到增强的过程。
透雾不同于简单的除雾技术,它需要通过光学、算法等手段相互结合,根据图像杂质浓度自动调整算法,实现图像的色度补偿,从而获得与实景接近的较清晰图像。
透雾技术分为四种光学透雾在光谱中,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8~2.50m;中红外线,波长为2.50~25m;远红外线,波长为25~l000m。
在不同波段的光因为波长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光谱特性。
透雾功能的实现基于近红外光谱,近红外还可分为近红外短波区域和近红外长波区域。
近红外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透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实现准确快速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当出现云雾和烟尘天气时,一般的可见光无法穿透,利用近红外光线可绕射微小颗粒原理,在雾霾天气采用近红外滤光片、镀膜技术及电子图像增强技术,算法处理能提升远距离监控图像效果。
光学透雾的关键在于镜头与滤光片。
透雾摄像设备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具有色差补偿的镜头、具备近红外线灵敏度高的CCD、黑电平调节的图像处理器。
通过镜头对特定近红外波段光线进行截取,准确聚焦成像。
一般的摄像机镜头,透过光谱的中心波长在500-600MM之间,而为了保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且两个波段切换过程中对色差进行修正保证切换后不需要再调节焦距,透雾摄像机的镜头透过光谱的中心波长必须在780~900MM之间。
因此,很多透雾镜头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让500~900MM 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以上,最终实现透雾效果,这种透雾方式俗称为物理透雾。
【原创】透雾摄像机技术解析
【原创】透雾摄像机技术解析
【】空气中的液滴和固体小颗粒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引起雾霾而导致交通事故多发,同时也使户外监控视频质量明显降低。
在雾霾天气下,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介绍
目前透雾算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非模型的安防产品被应用于各种复杂场景、恶劣天气,全天候实时监控对产品便携性与功耗、处理效果、处理的自适应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苛刻的要求。
良好的视频透雾技术应在大气透射模型的基础上融合在充分分析透雾理论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后,我司研究人员结合安防监控领域视频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优势
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与其它透雾方法相比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透雾能力: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能根据不同的景深准确地去除相应程度的雾气。
2、通透性:实时视频透雾技术处理后的
3、细节保留程度: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中包含保持细节的特殊处理,因此透雾后的
4、色彩的饱和度与还原能力: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不会改变
5、不会引起
6、应用范围广泛:实时视频透雾技术也可用于无雾的实时视频透雾技术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
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能从多个角度提升视频监控的质量。
它是一种透雾技术,可用于气溶胶导致的各种天气条件的透雾处理;它还是一种增强算法,能明显提升实时视频透雾技术具备很强的可工程化能力。
该技术可适用于各种分辨率包括百万像素级高清实时视频透雾功能在部分摄像机上初步实现,实际采集。
透雾摄像头原理
透雾摄像头原理摄像头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影像采集设备,可以将物体的图像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电路传输到显示器或存储设备上。
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摄像头可以正常工作,但当环境中存在雾气时,摄像头的工作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透雾摄像头应运而生。
透雾摄像头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使用特殊的光学滤波器和图像处理算法来改善在雾天环境下的图像质量。
其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光学滤波和图像处理。
首先是光学滤波。
透雾摄像头采用特殊的滤波器,可以选择性地降低雾气对图像的影响。
这些滤波器一般使用红外线或激光来穿透雾气,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红外线滤波器可以有效地过滤掉雾气中的散射光线,使图像更加清晰。
其次是图像处理。
透雾摄像头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常见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雾化去除算法、对比度增强算法和边缘增强算法等。
雾化去除算法可以通过计算图像中的散射光来去除雾气,从而使图像更加清晰。
对比度增强算法可以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使图像的细节更加明显。
边缘增强算法可以增强图像中的边缘信息,使图像更加锐利。
透雾摄像头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交通监控领域,透雾摄像头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交警和监控人员更好地观察路况和事故现场。
在安防领域,透雾摄像头可以提供更清晰的监控画面,帮助保安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在军事领域,透雾摄像头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战场图像,帮助军事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透雾摄像头是一种能够在雾天环境下提供更清晰图像的摄像头。
通过光学滤波和图像处理,透雾摄像头可以有效地降低雾气对图像的干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透雾摄像头在交通监控、安防和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透雾摄像头的性能将越来越强大,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图像采集和观察工具。
透雾摄像机的透雾原理及四大透雾技术
透雾摄像机的透雾原理及四大透雾技术
透雾摄像机在雾天中的作用毋容置疑,海康透雾摄像机等早已获得用户的认可,如今,高清透雾摄像机的问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透雾高清电动镜头,但摄像机本身的透雾原理也在近端时间获得极大的进步。
一、透雾摄像机的透雾原理
自然光由波长不同的光波组合而成,人眼可见范围大致为390nm-
780nm,波长从长到短分别对应了红橙蓝绿青橙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小于
390nm 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 的叫做红外线。
雾气、烟尘等空气中的
小颗粒对光线有阻挡作用,使光线反射而无法通过,所以只能接收可见光的人眼是看不到烟尘雾气后门的物体的。
而波长越长衍射能力越强,即绕过阻挡物的能力越强,而红外线因为拥有较长的波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过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实现准确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实现透雾的三个要素:
在不可见光的范围内,有一频率的光可以穿透雾气,但是由于起波长不同,所以需要在摄像机上进行处理,以达到对其聚焦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在摄像机上进行从新设计,用来将这一频率的不可见光进行成像,由于这个不可见光没有对应的可见光色彩(1)具有色差补偿的镜头
想要得到较好的透雾效果,镜头的设计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可见光成像系统透雾前后都能得到理想的普通镜头透过光谱的中心波长在500~600 m 之间,透雾系统中的镜头需要在500~600 nm 与780~900 nm 都能得到很高的透过率,
因此镜头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将镜头500~900 衄波段的透过率全大于80%。
从原理上,自然是可利用的近红外波段越宽越好,但是受限于镜头光路设计的。
摄像头工作原理详解
摄像头工作原理详解
摄像头是一个用于捕捉图像和视频的设备,它利用光学技术和传感器来捕捉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光学组件:摄像头的光学组件由多个镜头和透镜组成。
镜头负责聚焦光线,使其聚集到感光元件上。
透镜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改变镜头的焦距和视场。
2. 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是摄像头最重要的部分。
主要的感光元件有两种类型: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
属氧化物半导体)。
这些感光元件能够将光线转换为电荷或电压信号。
3. 色彩滤光片:为了获得彩色图像,摄像头通常附带一个色彩滤光片阵列(通常使用Bayer模式)。
这个滤片阵列可以过滤
不同波长的光线,使摄像头可以获取红、绿和蓝三个颜色的信息。
4. 数字转换:摄像头接收到的模拟电信号需要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通过电缆或其他方式传输给显示设备或计算机。
为了完成这一过程,摄像头内部会有一个模数转换器(ADC),它将
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5. 控制电路和接口:摄像头通常还有一些控制电路和接口,用于调整图像质量、对焦、曝光等参数。
这些电路和接口还能与
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实现图像的捕捉、传输和处理。
综上所述,摄像头是通过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和处理,最终将图像传输到显示设备或计算机。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学组件聚焦光线、感光元件转换光信号、数字转换和控制电路和接口等部分的协同工作。
智能交通摄像机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交通摄像机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分析数字摄像机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极大地提升了交通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如何获得更高质量的数字图像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对现阶段智能交通摄像机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引。
标签:图像处理;宽动态;低照度成像;透雾1 智能交通摄像机的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影像及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对交通实现全天候、多角度监控的智能管理系统[1]。
其中,数字摄像机作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眼睛”,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光线透过光学模组聚集到图像传感器上,经过光电转换、模拟-数字转换后获得原始图像信号,然后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数字图像处理还原出有利于人眼观看和人工智能识别的图像。
2 现阶段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由于监控场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昼夜交替,天气千变万化,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去保证在恶劣的光照条件下也能获得高质量的视频图像。
下面主要对宽动态、低照度成像、透雾这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2.1 宽动态摄像机的动态范围是指在一次成像时能分辨的最大照度值与最小照度值之间的比值[2]。
在明暗反差大的环境,传统摄像机容易在亮区曝光过度表现为白色,而在暗区曝光不足表现为黑色,极有可能丢失车牌、人脸等关键细节。
宽动态技术能有效提高摄像机的动态范围,最早出现的是数字宽动态,是指在图像信号处理(ISP)中根据局部的亮暗情况重新调节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值,使得图像亮暗均衡,又称之为色调映射。
真正意义上的宽动态摄像机必须软硬件结合,一种方法是图像传感器具备多次曝光功能,ISP分别对各个不同曝光时间的图像进行常规处理,然后把多次曝光图像逐个像素融合成一帧作为输出,融合规则是像素亮度越适中权重越大。
此方式的特点是处理流程简单,但需要并行处理多路图像,资源消耗较多。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摄像头是一种用于捕捉图像和视频的设备,常见于手机、电脑、监控系统等各种设备中。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图像和视频的采集和传输。
下面将详细介绍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一、光学系统摄像头的光学系统主要由镜头、光圈和滤光片组成。
镜头负责收集光线,光圈控制光线的进入量,滤光片则用于调节光线的颜色。
1. 镜头:摄像头的镜头一般采用透镜组合,它们通过聚焦和调整光线的路径,使得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不同的镜头可以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如广角、长焦等。
2. 光圈:光圈是控制光线进入镜头的孔径大小的装置。
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的量,从而影响图像的明暗程度和景深。
3. 滤光片:滤光片用于调节光线的颜色。
常见的滤光片有红、绿、蓝三种,它们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彩饱和度和白平衡,使得图像更加真实和自然。
二、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摄像头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感光元件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1. CCD:CCD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荷信号的器件。
它由光敏区域和存储区域组成,当光线照射到光敏区域时,光子会激发电子,形成电荷。
然后,这些电荷会在存储区域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存储和传输,最终转换为电信号。
2. CMOS:CMOS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器件。
与CCD相比,CMOS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
它将光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起,可以直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从而省去了CCD中复杂的存储和传输过程。
三、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摄像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负责对感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编码,从而生成最终的图像或视频。
1. 增益调节:增益调节可以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通过增加或减少电信号的幅度,可以使图像更明亮或更暗,更清晰或更柔和。
2. 白平衡:白平衡是调整图像颜色平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镜头到滤光片解读光学透雾监控摄像机
自然光由波长不同的光波组合而成,人眼可见范围大致为390 nm -780nm,波长从长到短分别对应了红橙蓝绿青橙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小于390nm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的叫做红外线。
不同波段的光因为波长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雾气、烟尘影响可见光成像的原因,而红外线因为拥有较长的波长,在传播时受气溶胶的影响较小,可穿透一定浓度的雾霭烟尘,实现准确聚焦,这就是光学透雾的依据。
1、镜头
从原理可知光学透雾的重点在于对特定近红外波段光线的截取与准确聚焦,而这部分工作大都由镜头完成,拥有透雾摄像机镜头专利的富士能监控镜头中国总代理深圳中天银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介绍了透雾镜头诞生的始末:“2005年青藏铁路项目中开始有相应透雾需求出现,而当时市场上优质的富士能镜头通过内置处理器可选择不同波长,所以开始考虑利用截取不同特定波段光线的方法实现透雾,最终在一系列试验后研制出透雾镜头及透雾摄像机成品,并于06年
投入生产,在随后的07得到专利批文,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出现透雾镜头这个概念。
”
可以说镜头的好坏决定了光学透雾的效果,日本图丽株式会社市场推广刘郭艳总结说到:“镜头设计的难度首先在于光学设计,其中包括对光路的把握以及滤波片的选择等,其次选材与工艺技术也决定了成品的效果。
而透雾镜头最大的不同在于能承载红外波段的宽度,即成焦面的宽容度。
从原理上,自然是可利用的近红外波段越宽越好,但是受限于镜头光路设计的难度与CCD的感光能力,目前安防业内的镜头已知能利用的最长红外波段为1100nm。
”
2、滤波片
了解日夜转换摄像机的人对滤波片都不会陌生,一般此类型摄像机装有两块滤波片,一块负责在白天过滤掉可见光之外的光波,令成像更为清晰亮丽;一块应用在夜晚,负责放行CCD可以承载的红外波段,实现夜间的红外监控。
专业透雾镜头内置有针对性很强的滤波片,作用是精确截取所需波段的光线,且为了适应特定环境状况,常常会加载多片针对不同波段的滤波片,并通过485接口与摄像机联动,实现切换。
正常来说,配合透雾镜头的摄像机在基础成像性能上只要具备日夜转换功能即可,但是考虑到透雾镜头高昂的造价,部分摄像机厂家也开始寻求更经济实惠的光学透雾模式,特视瞰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就率先使用了四滤色波长切换装置,其首席技术官蒋文来介绍道:“不同于过去两滤波片的日夜转换摄像机,我们创新的在摄像机里边加入了四块滤波片,除了实现日夜转换,还通过增设一块可选择性过滤400nm-600nm波段光线的滤波片,实现了强光抑制;当然为了更精确截取适合成像的近红外波段,也特别增加了透雾滤波片,以实现较为经济的光学透雾。
此机械装置可由摄像机自动控制,也可人
工切换。
而集光学透雾和电透雾两种透雾功能为一身的四滤色片光电联合智能透雾摄像机,能够实现两倍于能见度以上的透雾。
”
3、瓶颈与发展
因为直接利用可穿透雾霭的近红外波段光线进行成像,光学透雾虽然只能得到黑白监控画面,但是其成像效果突出,也已在海事、海洋有了不错的运用;另一方面,受镜头高昂成本的限制,虽然近年来平安城市等大型项目甚至民用市场也出现了一定透雾需求,但是其实际数量仍有限。
与此同时,因为技术方面已经较为成熟,所以依靠镜头或说光学完成更好的透雾,就需要另辟蹊径。
据此图丽刘郭艳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短期内镜头对波长的宽容度很难向1100nm以外延伸,但是如果不用兼顾可见光,在近红外波段内还可做到一定延伸;所以可以考虑在一套设备中加载两套镜头,正常情况下使用可见光镜头,雾天则使用专门的透雾镜头,这样既可保留可见光的彩色画面,还可把透雾镜头的宽容度做的更好,并实现多画面的对比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