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教案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惜才——作者写左光斗见古寺庑下,“一生伏案而卧,文方成草”。借读苦寺,可知此生出身微贱,天气严寒,伏案而卧,文方成草,可见此生发愤苦读。至于文章如何,作者先不明说,却跳过一层撰写了左光斗的两个举动,“解貂覆生”,“为掩户”。“解貂覆生”是让史可法御寒,“掩户”是为史可法挡风,而这些举止都是在“公阅毕”以后出现的。于此,史可法的才学识见不喻自明,左光斗的怜才之意更是一目了然。意犹未足,作者再加一笔,即身为学政的左光斗为询问史可法姓名竟“叩之寺僧”,原来是不忍惊醒酣睡中的史可法。这些精湛的细节描写将左光斗爱惜人才之心写得精细入微,令人击节叹赏。
左忠毅公逸事
一、教学目的:1、积累一些文言词的用法及意思。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左光斗轻生重义、刚强不屈的精神,以及左、史二人爱生尊师的深厚情谊。
二、教学重点:1.描写人物的方法。
2.介词结构的用法。
三、教学方法:自读以诵读为主。在理解语句、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纵观左光斗选用、提拔史可法的全过程,左光斗为国求才,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析:人物描写
左公:动作(细节):①为掩护
②解貂覆生(爱才)
神情:瞿然
言语:与夫人语(爱才之目的)
B、第二段,写左公在狱中舍生重义的突出表现。虽被阉党陷害入狱,仍然为国家前途担忧。
简析:人物描写
左公形象:狱中(受刑之酷)——呜咽(左)
补充:“逸事”也叫“逸事状”,或简称“状”、是人物传记中的一个分支。古代重要人物的传记都是官修的;个人写传是犯法的行为,但可以写行状或逸事状送到国史馆去,作为官修传记的参考。但写状也不是有闻必录,必须事关重大。能表现人物的功业品德,才能写进去。
“状”有一定的格式,要在文末交代一些问题,例如本文最后就交代了左公“狱中语”的来源,说明它是真实可靠的。
C、第三段,写史可法受左公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军中忠勤职守。从侧面反映左光斗的精神不朽。
问题设计:文题是“左忠毅公逸事”,但本段写的全是史可法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表现,游离于课题之外,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怎么样?
分析:这段写史可法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应分析批判,但在结构上却是重要的一段,是全文的有机部分,不能删去。因为在这里作者是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于职守,正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例如,史的“数月不就寝”照应左在“严寒”天视学;史坐帐外看着士卒睡觉,照应左对古寺中寒士的爱护;史“甲上冰霜落”,照应左在狱中伤痛万状的刚毅谋国。史的“下恐负吾师也”一语,点透了和主题的关系。
(三)、自读课文,并作分析
1.逐段分析。
全文5段。
A、第1段,写左光半初遇史可法和对史的赏识与提拔,突出左公爱人才,有救国大志。
问题设计:试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全过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过程的描述来刻画左光斗的性格的。
分析: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觅才——惜才——选才——誉才。
问题设计2:史可法后来常流着眼泪对人讲探监这件事,称颂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所铸造也”,应该如何理解史可法的这句话?
分析:史可法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作为忠贞刚烈之士的左光斗的高大形象,揭示了左光斗的崇高气节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史可法探监时,先一眼瞥见的是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之下筋骨尽脱”的伤残形象。重刑之下,仍不向阉党低头,左光斗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令人起敬。其后,史可法前跪,抱公膝呜咽失声时,看到的是左光斗一连串强烈的反应:“奋臂”、“拨毗”、“目光如炬”、“怒曰”、“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奋臂”可见左光斗举手的艰难。“奋臂”是为了“拨毗”,因受酷刑,目已不能开,但听见史可法哭声,仍挣扎着想睁开眼睛看个分明。待到证实确是史可法时,便是火一般燃烧的灼灼目光的逼视,便是一席言辞铿锵掷地有声的训斥。对阉党的愤慨、对国事的忧虑、对晚辈的挚爱充溢情怀。惟恐史可法不忍迅速离去还“摸地上刑械作投击状”,催逼史可法速行。左光斗几经酷刑,身陷绝境,能与史可法相见,当有许多肺腑之言需要倾吐,然而他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唯以国事为念,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刚毅的性格!睹其容颜,闻其言辞,见其举止,顿觉一个铁骨铮铮,碧血丹心的忠烈形象卓然而立,光彩照人。史可法追忆此事时赞扬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铸也”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康熙43年进士。康熙50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被捕,著<<狱中杂记>>。
雍正元年,升为内阁学士。乾隆年间,升礼部侍郎。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插:名人的谥号。名人死后,朝廷根据他身前的功绩,给他一个号,以评定他一生的成就,这叫“谥号”。左光斗生前因弹劾大奸臣魏忠贤被诬入狱而害死狱中。魏忠贤倒台后,朝廷赐给他谥号“忠毅”。忠者,忠于朝廷;毅者,坚强不屈。这两个字正是左光斗一生的写照。再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岳飞谥“武穆”,韩愈谥“文”。
史可法恭谨有礼
原因:(师生情谊深厚,左公影响之大)
第5段,补说逸事之由来,说明事实的确凿。强调了材料的翔实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对左忠毅公逸事的记叙,表现左光半对人才的识拔与培养,及其救国的志愿和舍生取义的决心,并表现了史可法在老师的教育下为国效忠的精神。
附:板 书 设 计
一、初遇:
(三)、简介左光斗与史可法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在北方兴修水利,天启四年任左迁佥都御史,被诬陷,死于狱中。魏忠贤被除,左光斗以其忠贞刚强的品行得到“忠毅”的谥号。
史可法:字宪之,崇祯进士,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灭明后,他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马士英不愿他当国,使守扬州,清军南下,攻破扬州,史可法自杀未死,被清军所执,英勇不屈,壮烈殉国。
选才——这一层作者写了考场上吏呼名至史可法,左光斗“瞿然注视”和在卷上“面署第一”两个细节。“瞿然注视”,事出有因。左光斗偶访古寺,已对史可法的苦读和才学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史可法卧伏案上,未见其容貌。今日突然所得吏人直呼姓名,又惊又喜,所以“瞿然注视”;“面署第一”则生动地反映了左对史的深为赏识,前面既已有寺中阅文一节,至此“面署第一”,也是瓜熟蒂落的安排。
誉才——录用以后,左光斗特意将史可法召入,使拜见夫人,这不同寻常之举,本已流露对史可法的厚爱,一番赞誉,更写出了左光斗得才的喜悦心情。“他日继吾志事者,惟此生耳”,这正是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根本原因,原来左光斗已把史可法视作是效忠国家的良才、自己事业的继承人。“吾诸儿碌碌”的这种说法也表现了左光斗任人唯贤的磊落襟怀。
七、教学后记
重点讲述作品的思想意义,完成人物塑造。
课文记叙了左光斗逸事两则,这两则逸事表现了左光斗怎样的品格?
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这篇文章写了左光斗的两件事。
一写他任学政,选拔史可法的经过,显示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
一写他在狱中怒逐史可法的情景,突出他轻于个人生死、唯念国家安全的高风亮节。
7:00——9:00为一更;
9:00——11:00为二更;
11:00——1:00为三更;
1:00——3:00为四更;
3:00——5:00为五更。
俗语有“半夜三更”,因为“三更”是深夜11:00——1:00,恰好是半夜。
D、第4段,简叙史可法敬事“太公”、“太母”和师母的情形。
简析: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写史可法以写左光斗。
覆生—为掩户;注视—面署第一;继志—唯此生。 (爱才为国)
二、狱斥:
国事糜烂—谁可支柱;无俟构陷—今扑杀汝;吾师肺肝—铁石铸造。 (舍生取义)
三、影响:
守御奉檄—数月不寝;冰霜早上—铿然有声;恐负朝廷—恐愧吾师。 (忠勤职守)
四、敬奉:
必躬造、候、拜 (师生情长)
五、由来:
亲得于史公 (确凿可信)
六、布置作业
神情:奋臂目光如炬(刚强不屈,嫉恶如仇)
语言:谴责(大义凛然,用心良苦)
侧面描写:述其事以语人(刚强)
问题设计1:左光斗被陷下狱,见史可法前去探监,为什么要厉声怒斥,将史可法赶走?
分析:明朝熹宗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党争愈演愈烈,宦官魏忠贤专政擅权,陷害忠良,荼毒人民。当时东林党人杨涟因为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衣卫缇骑逮捕,左光斗等人也因上疏陈魏忠贤三十二斩罪同被诬陷下狱。一时东厂特务暗探四处密布,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身陷冤狱的左光斗对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仍深为关切。左光斗自度终无生还之希望,惟期史可法等人奋发有为,能有朝一日翦灭魏逆,伸张大义于天下,振兴社稷,力挽狂澜于既倒。如果说当年左光斗擢拔史可法于寒门时已将史可法视作“继吾志事者”,那么经过多年提携栽培,左光斗更把史可法看成是“支柱天下事者”。现在,左光斗突然见史可法前来探视,立即感到这会给魏忠贤等人罗织罪名加害史可法以可趁之机,因此厉声斥责,将史可法逐走。史可法对左光斗这一番大义凛然的教导心领神会,顿时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感自己思虑不周,忍痛离去。左光斗狱中怒逐史可法这一举动形似不近人情,实则蕴含着左光斗对史可法真诚的爱护与殷切的期望,充分表现了左光斗对国事的关切和他与史可法之间的真挚情谊。
觅才——“风雪严寒,从数骑出”,略略几笔先描画出左光斗四出奔波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风雪载途,寒气逼人,行路当十分艰难,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视学京畿的左光斗仍率领从骑外出寻访。微服间行,是要洞察真情,径入古寺,唯恐错过良材。这一层言简意赅,能使人联想到许多尚未提及的事。从顶风冒雪微行察访至古寺一例,读者自可推想,在试前,左光斗对京畿一带应试诸生的德识才学已进行了普遍考察,不论晴天、雪天,不论寺庙、还是学馆,都可瞥见他风尘仆仆的身影。
简析: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写史可法以写左光斗。
史可法忠于职守:动作:①自坐帷幕外
②甲上冰霜迸落
原因:史自述动机(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左教育的结果)
插:1、流贼。贼在文言文中指“强盗”。在古代,抢劫钱财、劫持人质的人为数不少,但也有很多“贼”是赤贫的农民起义队伍,明末的张献忠、李自成,就被正史一再称为“贼”“流贼”。史可法是抗清民族英雄,但他奉命镇压过张献忠起义军也是事实,这是历史的局限,如同岳飞镇压过杨么起义军一样。
插:古人的鞋子。上文说到史可法乔装打扮,穿着“草履”进监狱探望左光斗。“鞋”是后起字,古人叫“履”,古人鞋子的质地大约有三种,一类是用麻或者葛制成的,大抵是贫苦百姓穿的,类似后代的草鞋;另一类是用丝绸制成的,大抵是富贵人穿的;另一类是用皮革制成,适用于北方,猎者或士兵也穿。从出土文物看,上古的鞋子多为船头形的。
四、教学过程:
五、课时:2课时
(一)、导入
桐城派:(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方苞(始祖)——刘大櫆——姚鼐(此三人都是桐城人,因此得名)。
(二)、作者简介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Leabharlann Baidu家。长于散文,提倡“义法”。“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也就是说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推崇<<左传>>、<<史记>>和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古代计时的方法。我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叫“晷”,原始的方法是在平地上树起一根笔直的木头,围绕木头在地上刻有标记,随着太阳的移动,木头的影子也在移动,观察影子移动的距离,便知过去的时间。这“晷”以后日渐制造得更精致,计算得更准确。但它也有缺点,阴雨天和晚上便无法计时。于是又发明了铜壶滴漏,即在铜壶里装水,在壶上刻有“度”——计时的刻度,铜壶里的水慢慢地往下滴,壶中的水减少,人们便可从刻度上计算出时间。上文说的“鼓”是指晚上击鼓报时。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7时起约:
荣居高位时,他不辞辛劳,广泛罗致人才,是为了国家需要;
身陷囹圄时,他怒逐学生,竭力留存精英,是虑及国家前途。
深沉的爱国精神贯串前后、映照全篇。
左忠毅公逸事
一、教学目的:1、积累一些文言词的用法及意思。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左光斗轻生重义、刚强不屈的精神,以及左、史二人爱生尊师的深厚情谊。
二、教学重点:1.描写人物的方法。
2.介词结构的用法。
三、教学方法:自读以诵读为主。在理解语句、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纵观左光斗选用、提拔史可法的全过程,左光斗为国求才,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析:人物描写
左公:动作(细节):①为掩护
②解貂覆生(爱才)
神情:瞿然
言语:与夫人语(爱才之目的)
B、第二段,写左公在狱中舍生重义的突出表现。虽被阉党陷害入狱,仍然为国家前途担忧。
简析:人物描写
左公形象:狱中(受刑之酷)——呜咽(左)
补充:“逸事”也叫“逸事状”,或简称“状”、是人物传记中的一个分支。古代重要人物的传记都是官修的;个人写传是犯法的行为,但可以写行状或逸事状送到国史馆去,作为官修传记的参考。但写状也不是有闻必录,必须事关重大。能表现人物的功业品德,才能写进去。
“状”有一定的格式,要在文末交代一些问题,例如本文最后就交代了左公“狱中语”的来源,说明它是真实可靠的。
C、第三段,写史可法受左公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军中忠勤职守。从侧面反映左光斗的精神不朽。
问题设计:文题是“左忠毅公逸事”,但本段写的全是史可法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表现,游离于课题之外,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怎么样?
分析:这段写史可法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应分析批判,但在结构上却是重要的一段,是全文的有机部分,不能删去。因为在这里作者是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于职守,正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例如,史的“数月不就寝”照应左在“严寒”天视学;史坐帐外看着士卒睡觉,照应左对古寺中寒士的爱护;史“甲上冰霜落”,照应左在狱中伤痛万状的刚毅谋国。史的“下恐负吾师也”一语,点透了和主题的关系。
(三)、自读课文,并作分析
1.逐段分析。
全文5段。
A、第1段,写左光半初遇史可法和对史的赏识与提拔,突出左公爱人才,有救国大志。
问题设计:试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全过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过程的描述来刻画左光斗的性格的。
分析: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觅才——惜才——选才——誉才。
问题设计2:史可法后来常流着眼泪对人讲探监这件事,称颂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所铸造也”,应该如何理解史可法的这句话?
分析:史可法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作为忠贞刚烈之士的左光斗的高大形象,揭示了左光斗的崇高气节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史可法探监时,先一眼瞥见的是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之下筋骨尽脱”的伤残形象。重刑之下,仍不向阉党低头,左光斗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令人起敬。其后,史可法前跪,抱公膝呜咽失声时,看到的是左光斗一连串强烈的反应:“奋臂”、“拨毗”、“目光如炬”、“怒曰”、“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奋臂”可见左光斗举手的艰难。“奋臂”是为了“拨毗”,因受酷刑,目已不能开,但听见史可法哭声,仍挣扎着想睁开眼睛看个分明。待到证实确是史可法时,便是火一般燃烧的灼灼目光的逼视,便是一席言辞铿锵掷地有声的训斥。对阉党的愤慨、对国事的忧虑、对晚辈的挚爱充溢情怀。惟恐史可法不忍迅速离去还“摸地上刑械作投击状”,催逼史可法速行。左光斗几经酷刑,身陷绝境,能与史可法相见,当有许多肺腑之言需要倾吐,然而他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唯以国事为念,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刚毅的性格!睹其容颜,闻其言辞,见其举止,顿觉一个铁骨铮铮,碧血丹心的忠烈形象卓然而立,光彩照人。史可法追忆此事时赞扬左光斗“吾师肝胆,皆铁石铸也”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康熙43年进士。康熙50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被捕,著<<狱中杂记>>。
雍正元年,升为内阁学士。乾隆年间,升礼部侍郎。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插:名人的谥号。名人死后,朝廷根据他身前的功绩,给他一个号,以评定他一生的成就,这叫“谥号”。左光斗生前因弹劾大奸臣魏忠贤被诬入狱而害死狱中。魏忠贤倒台后,朝廷赐给他谥号“忠毅”。忠者,忠于朝廷;毅者,坚强不屈。这两个字正是左光斗一生的写照。再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岳飞谥“武穆”,韩愈谥“文”。
史可法恭谨有礼
原因:(师生情谊深厚,左公影响之大)
第5段,补说逸事之由来,说明事实的确凿。强调了材料的翔实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对左忠毅公逸事的记叙,表现左光半对人才的识拔与培养,及其救国的志愿和舍生取义的决心,并表现了史可法在老师的教育下为国效忠的精神。
附:板 书 设 计
一、初遇:
(三)、简介左光斗与史可法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在北方兴修水利,天启四年任左迁佥都御史,被诬陷,死于狱中。魏忠贤被除,左光斗以其忠贞刚强的品行得到“忠毅”的谥号。
史可法:字宪之,崇祯进士,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灭明后,他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马士英不愿他当国,使守扬州,清军南下,攻破扬州,史可法自杀未死,被清军所执,英勇不屈,壮烈殉国。
选才——这一层作者写了考场上吏呼名至史可法,左光斗“瞿然注视”和在卷上“面署第一”两个细节。“瞿然注视”,事出有因。左光斗偶访古寺,已对史可法的苦读和才学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史可法卧伏案上,未见其容貌。今日突然所得吏人直呼姓名,又惊又喜,所以“瞿然注视”;“面署第一”则生动地反映了左对史的深为赏识,前面既已有寺中阅文一节,至此“面署第一”,也是瓜熟蒂落的安排。
誉才——录用以后,左光斗特意将史可法召入,使拜见夫人,这不同寻常之举,本已流露对史可法的厚爱,一番赞誉,更写出了左光斗得才的喜悦心情。“他日继吾志事者,惟此生耳”,这正是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根本原因,原来左光斗已把史可法视作是效忠国家的良才、自己事业的继承人。“吾诸儿碌碌”的这种说法也表现了左光斗任人唯贤的磊落襟怀。
七、教学后记
重点讲述作品的思想意义,完成人物塑造。
课文记叙了左光斗逸事两则,这两则逸事表现了左光斗怎样的品格?
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这篇文章写了左光斗的两件事。
一写他任学政,选拔史可法的经过,显示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
一写他在狱中怒逐史可法的情景,突出他轻于个人生死、唯念国家安全的高风亮节。
7:00——9:00为一更;
9:00——11:00为二更;
11:00——1:00为三更;
1:00——3:00为四更;
3:00——5:00为五更。
俗语有“半夜三更”,因为“三更”是深夜11:00——1:00,恰好是半夜。
D、第4段,简叙史可法敬事“太公”、“太母”和师母的情形。
简析: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写史可法以写左光斗。
覆生—为掩户;注视—面署第一;继志—唯此生。 (爱才为国)
二、狱斥:
国事糜烂—谁可支柱;无俟构陷—今扑杀汝;吾师肺肝—铁石铸造。 (舍生取义)
三、影响:
守御奉檄—数月不寝;冰霜早上—铿然有声;恐负朝廷—恐愧吾师。 (忠勤职守)
四、敬奉:
必躬造、候、拜 (师生情长)
五、由来:
亲得于史公 (确凿可信)
六、布置作业
神情:奋臂目光如炬(刚强不屈,嫉恶如仇)
语言:谴责(大义凛然,用心良苦)
侧面描写:述其事以语人(刚强)
问题设计1:左光斗被陷下狱,见史可法前去探监,为什么要厉声怒斥,将史可法赶走?
分析:明朝熹宗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党争愈演愈烈,宦官魏忠贤专政擅权,陷害忠良,荼毒人民。当时东林党人杨涟因为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衣卫缇骑逮捕,左光斗等人也因上疏陈魏忠贤三十二斩罪同被诬陷下狱。一时东厂特务暗探四处密布,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身陷冤狱的左光斗对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仍深为关切。左光斗自度终无生还之希望,惟期史可法等人奋发有为,能有朝一日翦灭魏逆,伸张大义于天下,振兴社稷,力挽狂澜于既倒。如果说当年左光斗擢拔史可法于寒门时已将史可法视作“继吾志事者”,那么经过多年提携栽培,左光斗更把史可法看成是“支柱天下事者”。现在,左光斗突然见史可法前来探视,立即感到这会给魏忠贤等人罗织罪名加害史可法以可趁之机,因此厉声斥责,将史可法逐走。史可法对左光斗这一番大义凛然的教导心领神会,顿时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感自己思虑不周,忍痛离去。左光斗狱中怒逐史可法这一举动形似不近人情,实则蕴含着左光斗对史可法真诚的爱护与殷切的期望,充分表现了左光斗对国事的关切和他与史可法之间的真挚情谊。
觅才——“风雪严寒,从数骑出”,略略几笔先描画出左光斗四出奔波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风雪载途,寒气逼人,行路当十分艰难,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视学京畿的左光斗仍率领从骑外出寻访。微服间行,是要洞察真情,径入古寺,唯恐错过良材。这一层言简意赅,能使人联想到许多尚未提及的事。从顶风冒雪微行察访至古寺一例,读者自可推想,在试前,左光斗对京畿一带应试诸生的德识才学已进行了普遍考察,不论晴天、雪天,不论寺庙、还是学馆,都可瞥见他风尘仆仆的身影。
简析: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写史可法以写左光斗。
史可法忠于职守:动作:①自坐帷幕外
②甲上冰霜迸落
原因:史自述动机(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左教育的结果)
插:1、流贼。贼在文言文中指“强盗”。在古代,抢劫钱财、劫持人质的人为数不少,但也有很多“贼”是赤贫的农民起义队伍,明末的张献忠、李自成,就被正史一再称为“贼”“流贼”。史可法是抗清民族英雄,但他奉命镇压过张献忠起义军也是事实,这是历史的局限,如同岳飞镇压过杨么起义军一样。
插:古人的鞋子。上文说到史可法乔装打扮,穿着“草履”进监狱探望左光斗。“鞋”是后起字,古人叫“履”,古人鞋子的质地大约有三种,一类是用麻或者葛制成的,大抵是贫苦百姓穿的,类似后代的草鞋;另一类是用丝绸制成的,大抵是富贵人穿的;另一类是用皮革制成,适用于北方,猎者或士兵也穿。从出土文物看,上古的鞋子多为船头形的。
四、教学过程:
五、课时:2课时
(一)、导入
桐城派:(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方苞(始祖)——刘大櫆——姚鼐(此三人都是桐城人,因此得名)。
(二)、作者简介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Leabharlann Baidu家。长于散文,提倡“义法”。“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也就是说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推崇<<左传>>、<<史记>>和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古代计时的方法。我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叫“晷”,原始的方法是在平地上树起一根笔直的木头,围绕木头在地上刻有标记,随着太阳的移动,木头的影子也在移动,观察影子移动的距离,便知过去的时间。这“晷”以后日渐制造得更精致,计算得更准确。但它也有缺点,阴雨天和晚上便无法计时。于是又发明了铜壶滴漏,即在铜壶里装水,在壶上刻有“度”——计时的刻度,铜壶里的水慢慢地往下滴,壶中的水减少,人们便可从刻度上计算出时间。上文说的“鼓”是指晚上击鼓报时。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7时起约:
荣居高位时,他不辞辛劳,广泛罗致人才,是为了国家需要;
身陷囹圄时,他怒逐学生,竭力留存精英,是虑及国家前途。
深沉的爱国精神贯串前后、映照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