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主体与背景教案
4. 主体与背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4. 主体与背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能够区分主体与背景。
2. 培养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关系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关系。
2. 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主体与背景的绘画技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学会运用主体与背景关系进行美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使画面既有层次感,又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画面中哪个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画面中最突出的部分就是主体,而其他部分则是背景。
由此引出课题《主体与背景》。
2. 讲解新课(1)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关系。
主体:画面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是画面的焦点。
背景:为主体服务的部分,用于衬托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
(2)讲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展示多幅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主体与背景在作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关系进行创作。
(3)讲解主体与背景的绘画技法。
a. 构图: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构图关系,使画面既有层次感,又和谐统一。
b. 色彩:主体与背景的色彩要形成对比,以突出主体。
c. 线条:主体与背景的线条要简洁明了,避免繁琐。
3. 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主体与背景的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否处理得当,画面是否具有层次感,色彩、线条等方面是否运用得当。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关系,学会了运用主体与背景关系进行美术创作。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4. 主体与背景 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学校: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A4纸、剪刀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正确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主体与背景师: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出示ppt名词解释。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课题含义,了解本节课需要我们做什么)师:老师要求画《大闹天宫》,小明说:我的画画完了。
小红说:我的画画完了。
请你来说说,谁的画,画完整了,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画面对比得出:原来小明的画只有主要人物,没有次要人物和背景,可见主体与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适当的背景更能烘托主体,突出主题。
初步感受完整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画面效果。
)(二)、欣赏学习,探讨新知1、欣赏探究:(1)、出示美术书中王有政作品,中国画《悄悄话》,介绍作品。
师:一幅作品的画面,总有主次之分。
如果一个形象作为主体,其他形象就成为背景。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2)、出示美术书中周思聪作品,中国画《荷塘夏趣》,介绍作品。
师:任何事物都可以做为画面的主体,关键看我们想表现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并让学生明确主体和背景的含义。
)(3)、如何突出主体,使背景成为陪衬?(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得出:大小、位置、虚实、色彩变化,会引起绘画作品的情感和内容变化。
)2、依次出示人和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相同主体,不同背景)人和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不同主体,相同背景)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设计意图:再次明确,同一个主体搭配不同的背景,可以产生不同的内容变化和情感变化。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课题为“主体与背景”。
本教材版本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主体与背景的搭配和表现方面。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主体与背景的协调搭配,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主体与背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进行创作。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通过对主体与背景的学习,增强对和谐、对比等美的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并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主体与背景作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内涵,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主体与背景的示范作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画笔、调色板、水彩颜料等。
2.学生需要准备:素描纸、水彩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以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和层次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主体与背景搭配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首先确定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一般主体为突出重点,需要采用鲜艳、饱和度高的色彩,背景则为陪衬,采用淡雅或深色调的色彩;其次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教师同时演示作画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实践操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掌握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主体与背景的定义:介绍主体与背景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分析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包括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对比和协调。
3. 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主体和背景,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突出主体等。
4. 实践与展示:让学生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并展示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掌握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突出主体,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美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主体与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关系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1. 《主体与背景》2. 内容:包括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关系、创作方法和技巧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突出主体,背景要与主体协调,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关系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主题与背景》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教材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作品中的主题与背景,理解主题与背景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运用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但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2.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2.如何运用主题与背景的关系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发现和理解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运用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分析和创作指导。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和学生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具有明显主题与背景关系的作品,引导学生注意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中的主题和背景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并说出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主题与背景的相互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尝试运用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再次强调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运用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举例说明,如家居装修、服装搭配等。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以及运用方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1.观察与欣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对艺术作品中美学元素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2.创意与实践: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学会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主体与背景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绘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七单元“画画我的生活”中的第三节“主体与背景”。主要内容如下:
1.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学会如何突出主体,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2.掌握利突破方法: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手法在主体与背景表现中的作用,从而学会根据画面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
-评价与反思: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时,可能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从美学角度出发,培养他们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表现与评价: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手法表现主体与背景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反思的作品鉴赏能力。
4.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创作与欣赏,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三、作业展示、评价四、收拾与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2)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请仔细观察此幅画,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跳皮筋)---主体环境(校园)——背景老师揭开主题:主体与背景(出示课件)2、整体感知形成表象(1)、老师出示几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题:主体与背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尝试精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生:绘画工具师: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引导法、演示法、指导法、发现法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图片拉开本课帷幕,引出课题师请同学们说说本图片中鱼和后面的景物的关系(开动脑筋,自主思考,踊跃回答,锻炼叙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别人的答案,锻炼质疑的能力),师再加以引导,引出本课课题:《主体与背景》。
2、学生分组简单讨论并总结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知识目标)。
3、师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形象小老鼠杰瑞放在不同的背景中,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着给每幅图中的杰瑞配上台词,然后师再把师配的台词揭示出来,看看谁更独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热闹而愉悦的欣赏配音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同一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4、我们进入找错阶段:我出示三幅不同的画面,希望学生找出不合理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赞美大自然的美丽,激起他们对自然地热爱,同时开动脑筋,找出不合理之处)。
师生共同认为:主体与背景要协调搭配,背景要合情合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5、师设问:我们去春游,什么是我们最好的背景,我们在操场上玩耍,什么是我们的背景?想不想把这些美丽的场景画出来呢?引出:作画步骤:A:先画主体B:再画背景C:整理完成教师边讲解边做一幅简单的范画6、、学生绘制,教师巡回辅导7、、学生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结合8、教师小结9、收拾与整理:保证室内及桌面干净整洁课后反思:本课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作品练习环节部分被学生想画但不知如何下手,想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
《4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观点,理解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识别绘画中的主要元素和背景环境。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识别主体与背景,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孩子画作品,以便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材料(画笔、颜料等)和作业纸。
3. 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画,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观点和区别。
2. 观察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安排位置以及如何描绘背景。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4.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作者自我介绍和诠释他们的作品。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5.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6.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画一张完备的主体与背景的图画,稳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绘画中正确表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学会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画面,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正确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主体与背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课前安置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主体与背景,以便在教室上交流分享。
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演示法: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美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5. 评价与总结: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涉及到课堂的具体操作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明显主体与背景区分的美术作品,如风景画、静物画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中的主体和背景是如何区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样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首先需要清晰地定义主体与背景的概念。
主体是美术作品中主要表现的对象,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背景则是主体所处的环境,用以衬托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美术作品实例,分析主体与背景在作品中的运用,如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背景的描绘来增强主体的表现力。
3. 示范:在示范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主题,如“一棵树”,现场演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进行创作。
四年级美术下册《主题与背景》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评价标准包括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处理、绘画技巧、创意表现等方面。
2.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邀请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总结在创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主题与背景关系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发现美、表现美。
2.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场景、故事、情感等融入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并学会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
-设定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题,如“我的快乐时光”、“家乡的风景”等,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创作。
5.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适时进行小组评价,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集体荣誉感。
6.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有效性。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现场示范,展示如何从生活中提取主题,运用基本造型元素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在示范过程中,强调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如“快乐的校园生活”、“美丽的家乡”等),进行讨论,构思创作草图。
2.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造型元素,表现主题与背景关系。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共同完善创作草图。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 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 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课程背景
在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教授学生主体与背景的绘画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作品中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主体与背景统一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1.理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
2.掌握主体与背景统一的绘画技巧;
3.独立完成一幅主体与背景统一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1.主体与背景的处理;
2.统一作品的色彩和氛围。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色彩和氛围来统一主体与背景。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主体的构图方法,并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
2. 观摩示范(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然后进行示范。
示范的作品应该包括主体和背景部分,并且在色彩和氛围的处理上统一协调。
3. 操作练习(30分钟)
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练习,需要考虑主体与背景的比例、划分、色彩和氛围的调配等方面。
教师可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4. 作品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课堂点评。
在点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主体与背景的统一处理,以及色彩和氛围的协调。
5. 总结回顾(5分钟)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掌握主体与背景统一的绘画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主体与背景统一的美术作品。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2. 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3. 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
2. 讲解: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以及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2. 板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富有创意和美感,主体与背景关系要处理得当。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2. 教学方法:通过引入、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直观地来认识主体与背景,并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同一主体不同背景、同一背景不同主体图片若干;学具:收集到的图片、卡纸、彩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学前准备:收集风景图片(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
一、新课导入学生课前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可以是风格上的、色调上的、和表现内容上的等。
1.(考眼力)师:老师带来一些图片,请你欣赏。
我播放这些图片时速度快一些,你认真看。
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教师展示:(1)青年女歌唱家肖像;(2)猫头鹰;(3)树林;(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
)2.再次出示这几幅图。
师:老师播放得那么快,你为什么能迅速记住画面的形象呢?(学生自由回答)师:因为那些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物,让人第一眼就能记住,它是画面最突出的。
而画面还有些形象,你发现了吗?(学生描述)这些形象起到陪衬、衬托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背景。
(设计意图:反复欣赏作品,从中发现主体和背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一)尝试发现师:结合画面你能说说什么是主体物?什么是背景吗?欣赏《人与树》和《树与人》。
学生小结:主体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关键看我们想突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人与树的场景对比,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1主体与背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 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能在作品中准确运用;2.能运用素描技法描绘主体的形态特征,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构成关系;3.通过实践创作,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的敏感度,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构成,掌握素描技法;2.教学难点:通过色彩表现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情感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主体与背景的概念首先,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主体通常是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关键。
背景则是主体的环境,能为主体提供空间和情境等。
主体和背景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构成关系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
2. 素描技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学会描绘主体的形态特征。
要求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构成关系,正确表达主体的轮廓线、线条质感、明暗对比和体积感等。
这些技法的正确运用,是理解主体与背景构成的重要基础。
3. 色彩表现通过实践创作,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的敏感度。
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把握好色彩的饱和度、亮度和纯度,灵活运用色彩的组合,创造出富有情感的作品。
第一课:主体和背景的相互作用1.首先,教师介绍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和作用,列举具体的例子,并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2.学生分成几组,互相观察和分析彼此的作品,看看哪些是偏重主体,哪些是偏重背景,有什么形式和风格等差异;3.学生用笔在一张白纸上绘制一个简单的主体形象,如一个水杯或者一个小石头。
然后,要求学生继续在画纸上加入几种背景,比如线条、点、面等。
通过多次尝试,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背景类型,并尝试不同的构图技巧。
第二课:素描练习1.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并要求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主体的各种轮廓线、线条质感、明暗对比和体积感等;2.教师演示素描技法,制定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例如绘制一个球体或者杯子等形象。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素描基本技法;3.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素描技法的心得和感受。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主体与背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正确处理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在了解和创作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 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正确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请大家看看他是谁?1.展示两张图片,请你分别说说维尼去哪里了?2.这两张图片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主体与背景》。
(二)讲授新课1.学习主体和背景的含义。
(1)欣赏书中名画《悄悄话》《荷塘夏趣》,说说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哪个是主体,哪个是背景?(2)教师小结:主体就是事物的主要部分,背景就是在图画或者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2. 探究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过渡语:认真观察下面两组图片,小组内说一说每组图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1)分析主体不变,背景变化后的画面效果。
①观察图上是谁?他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奔跑?(可由他的动作、表情猜测)②仔细观察主体相同、背景不同有什么效果?③教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引起内容变化的同时,情感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
背景是主体的补充说明。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背景与主体动作、表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就显得和谐,再加上适当的夸张、对比,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价美术作品中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式。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介绍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和关系。
通过示例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和协调。
构图原则讲解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并展示如何应用于主体与背景的处理。
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创作中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达到作品的整体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示例作品、绘图工具。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提问学生关于主体与背景的感受和认识。
新课内容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展示示例作品,分析其中的主体与背景处理方式。
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板书《第4课主体与背景》主要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构图原则、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学生在作品旁边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第4课《主体与背景》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体和背景的概念,理解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2.通过学习作品,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3.通过绘画实践,熟练掌握主体和背景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1.解析作品中主体和背景的关系,理解构图构建原则;2.准确把握画面中主体和背景的形象特点,掌握其绘制技巧;3.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主体和背景在画面中相互作用的关系;2.把握构图原则,使得画面整体具有力量感;3.熟练掌握主体和背景的绘制方法,呈现出形象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出示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询问学生对于画中主体和背景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简述几段话,描述其中的主体和背景如何相互作用,让学生感受画面氛围,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2.讲解(15分钟)1.讲解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告诉学生画面中主体和背景的作用和关系。
2.介绍画面构图的原则,主体和背景的比例和位置的设置,以及画面中的明暗和色彩。
3.分享几幅名画,让学生理解画家是如何运用构图原则来创作优秀艺术品的。
3.实践练习(3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画面构图的创作练习,强调主体和背景的平衡与协调。
2.在画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画面的明暗变化和色彩运用,欣赏主体和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优美的构图。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借助想象,发挥创意,创作出自己的优秀作品。
4.展示交流(10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路。
2.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对于好的作品可以及时表彰。
5.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强调主体和背景在画面构图上的重要性,让学生持续关注这一点,在以后的绘画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五、作业1.完成一幅以“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为主题的创作作品,语言文本要求形式化,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 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 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画和背景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人物画和背景画的基本概念•比例和透视的基本原理•物体的明暗表现和色彩运用•线条和笔触的赋予物体意义的作用技能•运用线条和色彩刻画出人物和背景的基本特征•运用透视原理和明暗表现塑造形体、创造空间和氛围•运用线条和笔触赋予物体生命力和表现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扬勤俭、自立和创新的精神,珍惜和爱护周围的事物•探索艺术中的美学和人生哲理,培养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画和背景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能够刻画出基本特征和造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和明暗表现技法,能够在作品中塑造形体、创造空间和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带着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事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开始本次教学。
学习环节(40分钟)1.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讲解人物画和背景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重点讲解比例和透视的基本原理以及物体的明暗表现和色彩运用技法。
2.实战练习让学生尝试画出简单的人物和背景,按照概念讲解中的要求,进行线条、色彩、明暗表现等方面的训练。
3.班级展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创意和练习,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总结环节(10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点评,对本次教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练习建议和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演示来判断学生的技能和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的听课笔记、提问和互动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考能力。
3.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作业来判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1.画纸、颜料、笔等绘画工具2.图片和视频3.教学课件(包括概念讲解、实战练习和示范演示)总结通过此次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人物画和背景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与背景
1、利用色彩对比
板书 设计
2.主体物位置适中
突出主体
背景陪衬
3.利用构图手段 4.利用虚实关系
1 课件、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一、精彩三分钟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 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 (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 1) 二、发展阶段: 1、课件出示,学生欣赏,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2、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5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3、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4、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 意 4、欣赏主体与背景的作品。 6、 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1)、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2)、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三、学生创作、师辅导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 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体与背景
课 题 教学 目标 主体与背景 课 时 1 课时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 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难 点
1、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课时 教具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