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模型的应用

合集下载

6 新安江模型解读

6 新安江模型解读

(6 - 3)
大量资料表明,WWM~f/F有如下关系:
f 1 (1 F f 或 1 (1 F
2019/2/24
WWM B ) WWMM WWM B ) WWMM
(6 - 4)
12
则:
WM

1
0
WWMd (f / F)
WWMM 1 B
(6 - 5)
对纵坐标积分 :
A f WWM W (1 )dWWM (1 )dWWM 0 0 F WWMM 1 W 1 B A WWMM 1 - (1 ) (6 - 6) WM A
(6 - 7)
产流计算特点:雨强对产量无影响,产流量取决于P-E与W。
2019/2/24
模型参数:WM与B WM:流域干燥时的缺水量,代表 流域干旱情况,气候因素; B:蓄水容量在流域上的分布不均 匀性,B=0时分布均匀,愈大愈不均匀, 决定于地形、地质条件。
2019/2/24
11
利用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计算产流量(右图):
W:流域原有蓄水量,相应纵标A W分布:(f/F)A左边蓄满,右边未蓄满, 假定按水平分布。 以此时段为基础: 降雨P,蒸散发E,径流量R,损失量L 满足如下水量平衡关系(超蓄产流方程):
R ( P E ) ( W2 W1 )
EU EL ED
WUM
WLM
C
出流过程
KE XE
径流 R
径流
R
2019/2/24
8
二、二水源新安江模型的微结构 (一)用超蓄产流(即“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总径流 R、地表径流RS 及地下径流RG (1)超蓄产流模型概念 超蓄产流模型是目前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产流模型。 “蓄满”,指含气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而非土壤完全 饱和; “超蓄产流”指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前不产流,所有降雨都被土 壤吸收,成为薄膜水和张力水;而在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后,所 有降雨(除去同期蒸发)都产流。这时土壤的下渗能力为稳定下渗 率,稳定下渗量FC补充地下水,形成地下径流,而超渗的部分则形 成地表径流。 与“超渗产流”模型的区别: “超蓄产流”模型先计算R,在分成RS、RG; “超渗产流”模型先计算RS、RG,再合成R。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课件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课件

地表径流
地下水
雨水或雪水在地表形成的流动,包括河流 流动和地下水流动。
地下水是存储在地下土壤空隙和岩石裂缝 中的水,它可以通过地下水位变化和泉水 等形式补给地表水。
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
能量平衡
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与能量平衡密切相关。太阳能是推动水 循环的主要能源,它加热地表和大气中的水,形成蒸发和降 水。
当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建立能够准确模拟新安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数学模型 ,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加强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提高模型的适 用性和泛化能力。
模型的构建方法
数据采集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新安江流域的水文 、气象、地形、土壤、植被等数据信息。
模型参数率定
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 泛化能力。
模型的参数优化
基于观测数据的参数优化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可以通过比较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参数优化。例如,通 过调整蒸发、降雨等参数,使模拟的降雨径流过程更接近实际观测数据。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优化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来确定哪些参数对模型结果影响较大, 然后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例如,通过改变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等参数,观察 模型结果的变化,以确定这些参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气水文学。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 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 和大气水。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从海洋到陆地再 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它对地球气 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重要 影响。
水循环过程
蒸发
降水
海洋和陆地上的水通过太阳辐射能加热后 蒸发到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
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凝后形成云,云中的 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水滴或冰晶,最终 以雨、雪、雾或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

新安江模型在土壤墒情预报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土壤墒情预报中的应用
新安 江 模 型是用 于 湿 润 、半 湿润 地 区流 域洪 水 预报 的水 文 模 型 ,目的在 于模 拟 、预 报 流域 出 口
断 面 的流量 过程 。该模 型基 于水 量 平衡 ,物 理 机理 扎实 ,模 型 本身 可输 出 土壤含 水 量值 ,因此本 文将 其移 用于 土壤墒 情 的预报研 究 中 ,建 立基 于水量 平衡 的土壤 墒情 预报 方案 ,并进 行实 际检验 。
摘 要 :近年 来 干 旱 已严 重影 响到 自然 生 态 环 境 的 平衡 及 人 类 社 会 、经 济 的 可 持续 发 展 。而 墒 情 预报 是 干 旱 管 理 的

项 基 础 工 作 。本 文 分 析 了 国 内外 墒 情 预 报 的模 型方 法 ,并 将 新 安 江 模 型移 用 于土 壤 墒 情 的 预 报研 究 中 ,建 立 了
基 于水 量 平 衡 的土 壤 墒 情 预报 方 案 。从 模 型 的 预 测结 果 可 以看 出 ,模 拟 预 报结 果 和实 测 值 基 本 一致 ,该 方 法 精 度
是 较 高 的 。新 安 江 模 型 预报 土壤 含 水 量 的 模 型 结 构 简单 ,涉 及 参 数 少 且 物理 意义 明确 ,易 于 调 试优 选 ,便 于 在 实 际 工 作 中推 广 使 用 。
情变 化 规律 ,开展 墒情 预 报 ,对 防旱 、排 水 除涝 、调 节 土壤 湿 度 、合 理利 用 水资 源 、保 证农 业 高产
稳产 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墒情 预 报是 对 土壤 水分 的增 长 和 消退 进行 的预报 ,其关 键 是掌 握 田间根 系层 土壤 水 分 的消 退规
关 键 词 :新 安 江 模 型 ;土壤 墒 情 ;墒 情 预 报

例谈水库洪水预报中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应用

例谈水库洪水预报中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应用

例谈水库洪水预报中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应用1 流域和水库特征柘林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西北修水干流中游。

修水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湘鄂边境幕阜山脉的黄龙山,自西向东流经修水、武宁、永修等县于吴城注入鄱阳湖。

全流域面积14700平方公里,柘林枢纽控制934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63.5%,干流总长304公里。

修水流域属亚洲东南季风区,为江西五大暴雨中心之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79毫米,其中一半降水集中在4~6月,暴雨大多发生在5~7月,以6月发生次数最多。

枢纽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枢纽主要建筑物有主坝、付坝两座、溢洪道两座、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及厂房、灌溉取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

水电站现共装有6台机组,其中原设计4台机组单机容量4.5万kW,后扩建增加了2台机组单机容量12万kW,电站总装机为42万kW。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6.9亿kW·h,柘林水库正常高水位为65.0米,汛期限制水位64.0米,死水位50.0米,极限死水位47.0米,设计洪水位70.13米,最高洪水73.01米,水库总库容79.2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34.4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2.00亿立方米,死库容15.7亿立方米,库容系数42.7%,径流利用系数93.4%,为多年调节水库。

2 模型运用新安江模型是分散型结构,它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个单元流域作产汇流计算,得出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求得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

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

模型输入为实测雨量P,实测水面蒸发EM;输出为流域出口流量Q,流域蒸散发E。

模型结构及计算方法可分为以下四大部分:2.1 蒸散發计算用三个土层的模型,其参数为深层蒸散发系数C,蒸散发折算系数K,包气带张力水容量WM,分上层WUM、下层WLM、深层WDM。

2.2 产流量计算按蓄满产流概念,参数为包气带张力水容量WM 、张力水蓄水容量曲线的方次B 、不透水面积比值IM 。

新安江模型在浑河流域上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浑河流域上的应用
40
文章编号 : 1007 - 4929( 2008) 11 - 0040 - 03
节水灌溉
2008 年第 11 期
新安江模型在浑河流域上的应用
金 鑫, 杨国范, 古 健, 李 强
(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 沈 阳 110161)

要 : 新安江 ( 三水源 ) 模型应用于南方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时一般 为跨年度的 连续计算 , 但是 在北方地区 , 特别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图2 浑河北口前水文站以上流域日降雨 、 径流 、 蒸发季节均值变化关系
数优选来完成 , 确定的新安江模型产流部分的 参数见表 1。
表1 北口前水文站新安江模型参数 t= 1 d) B 0. 3 C 0. 1 SM 30 KK G 0. 96 K KSS 0. 5 ( 2000~ 2003 年水文资料率定 WM / mm 140 EX 1 W UM / W L M / mm 20 I MP 0. 02 mm 90 K SS 0. 28 K 0. 995 KG 0. 25
新安江模型在浑河流域上的应用


杨国范



41
量 W M , 张 力 蓄 水 容量 曲 线 的 方 次 B, 不 透 水 面 积 的 比 例 I M P。
2
新安江( 三水源) 模型的结构
新安江 ( 三水源 ) 模型结构 ( 见图 1) 可 分为 4 个 部分
[ 2]
:
( 3) 分水 源 计算。把 总 径流 分为 地 面径 流 RS 、 地下径流 RG 和壤中流 RSS 。为考虑自由水蓄水容量 在产流面积 FR 上 分布的不均匀性 , 采用 了自 由水 蓄水 容量 曲线。 参数 为表 层 土自由 水 蓄水 容量 SM , 表 层土 自 由水 蓄水 容 量曲 线的 方 次 EX , 壤中流的出流系数 K SS , 地下水的出流系数 K G 。 ( 4) 汇流计算。包括坡地汇流 和河网汇流 2 部分。坡地 汇 流中参数有壤 中流 的消 退 系数 K K SS , 地下 径 流的 消退 系 数 K K G 。河网汇流用 单位 线 法计 算 , 河道 汇流 用马 司京 根法 计 算 , 其参数为 K E 、 X E。

清华大学《高等水文学》L06-新安江模型_95380393

清华大学《高等水文学》L06-新安江模型_95380393
以此时段为基础,降雨P,蒸散发E,径 流量R,满足如下水量平衡关系(超蓄产 流方程):
R = (P − E) − (W2 − W1)
(3)
大量资料表明,WWM~f/F有如下关系:
1 − f = (1 − WWM )B
F
WWMM
或 f =1 − (1 − WWM )B
F
WWMM
∫ = WM
1
= WWMd(f / F)
WM = WUM + WLM + WDM
W = WU + WL + WD
(12)
WUM,WLM,WDM----上层,下层,深层土壤蓄水容量
WU, WL, WD----上层,下层深, 层土壤蓄水量
当则WU > EM,
EU = EM
EL = 0
(13)
当则WU < EM,
EU = WU
EL = (EM-EU) WL WLM
二层模型:WU>EM EU=EM WU<=EM EU=WU EL=(EM-EU)WL/ WLM
二层模型在久旱之后,WL已很小,如仍不下雨,计算出 的蒸发EL会很小,这与实际不符。因为由于植物根系的 作用,深层的水分会通过植物腾发到大气。故宜采用三 层模型。
16
三层模型:
模型中流域蓄水容量和WM流域蓄水量都是W上层下层和,深层之和即 , :
n+1 j +1
=
C1Q
n j
+
C2Q
n+1 j
+
C3Q
n j
+1
C1
=
kx + 0.5∆t k(1− x) + 0.5∆t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南渡江流域上的应用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南渡江流域上的应用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南渡江流域上的应用摘要:以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南渡江流域上的应用为例,尝试在流域内构建分区预报方案,分析不同暴雨中心在流域内形成的洪水特征规律,确定一套适合南渡江龙塘站断面的预报方案参数,拟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模型预报精度。

关键词: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洪水预报;流域分区0 前言海南洪水预报系统是基于规范化、标准化的软硬件环境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通用性强、功能全面、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实测降雨和未来天气形势分析基础上,能完成对相应断面不同预见期和精度的洪水预报,现为许多流域在洪水预报中广泛采用。

影响河道径流的原因很多,即受降雨影响,又受下垫面自然地理的影响,而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我国南方对河道径流的预测预报广泛使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预报精度高,可控性强,对于小流域而言,洪水汇流时间短,水位暴涨暴落,预报难度较大。

本文拟以海南省南渡江龙塘站为例,将流域内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30场洪水过程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收集整理,应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构建龙塘站的洪水预报方案,尝试将流域分区间,针对不同暴雨中心类型洪水率定参数,探讨模型参数确定方法,为中小河流水情预报打下基础。

1 流域概况南渡江流域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具有丰富的降雨、阳光和热能,台风频繁,干湿季差别显著,流域内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大多数由热带气旋、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造成,热带气旋(台风)也常见,热带气旋风暴雨在8~9月居多,暴雨常使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区洪水泛滥。

流域内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29.2mm。

南渡江是海南岛第一大河流,与昌化江、万泉河并称为海南三大河流。

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干流斜贯海南岛中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源头由较多山泉汇集而成,从海口市三联村汇入琼州海峡,流域面积7033 km2,干流全长333.8km,平均坡降0.72‰,总落差703m。

南渡江流域呈狭长形,平均宽度为24km,松涛水库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37km),流域面积1496 km2,松涛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40 km2,占南渡江流域面积的20.8%,总库容33.45亿m 3;松涛水库至九龙滩为中游(河段长83km),流域面积1578 km2,九龙滩以下为下游(河段长114km),其中龙塘坝址以下为河口段(河段长26km),中上游河段地处山区,两岸山脊陡峻,河床险滩多,断面呈“V” 形,下游河槽展开,潭口以上平均坡度为0.27%,潭口以下平均坡度为0.11%。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第二章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60年代初,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赵人授等开始研究蓄满产流模型,配合一定的汇流计算,将模型应用于水文预报和水文设计。

1973年,他们在对新安江水库做人库流量预报的工作中,把他们的经验归纳成一个完整的降雨径流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

模型可用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径流模拟和计算。

最初的新安江模型为两水源模型,只能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80年代初期,模型研制者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引入新安江模型,提出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1984至1986年,又提出了四水源新安江模型,可以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和慢速地下径流。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一般应用效果较好,但模拟地下水丰富地区的日径流过程精度不够理想。

在新安江三模型中增加慢速地下水结构就成为四水源新安江模型。

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新安江模型采用集总模型,当面积较大时,采用分块模型。

分块模型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个单元流域做产、汇计算,得到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

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求得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

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

划分单元流域的主要目的是处理降雨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单元流域应当大小适当,使得每块面积上的降雨分布比较均匀.并有一定数目的雨量站。

其次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相一致,以便于分析与处理问题,并便于利用已有的小流域水文资料。

如果流域内有大中型水库,则水库以上的集水面积即应作为一个单元流域。

因为各单元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以下只讨论一个单元流域的情况。

2.1新安江两水源模型1.模型结构和参数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的产流子模型采用蓄满产流模型,蒸发计算采用三层蒸发计算模型。

利用稳定下渗率FC将径流划分为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水源。

地面径流采用单位线汇流,地下径流采用一次线性水库汇流。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2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60年代初,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赵人俊等开始研究蓄满产流模型,配合必然的汇流计算,将模型应用于水文预报和水文设计。

1973年,他们在对新安江水库做入库流量预报的工作中,把他们的体会归纳成一个完整的降雨径流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

模型可用于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的湿润季节径流模拟和计算。

最初的新安江模型为两水源模型,只能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80年代初期,模型研制者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引入新安江模型,提出了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型能够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1984至1986年,又提出了四水源新安江模型,能够模拟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和慢速地下径流。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一样应用成效较好,但模拟地下水丰硕地域的日径流进程精度不够理想。

在新安江三模型中增加慢速地下水结构就成为四水源新安江模型。

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新安江模型采纳集总模型,当面积较大时,采纳分块模型。

分块模型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一个单元流域做产、汇计算,取得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进程。

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求得流域出口的流量进程。

把每一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进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进程。

划分单元流域的要紧目的是处置降雨散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单元流域应当大小适当,使得每块面积上的降雨散布比较均匀。

并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

第二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相一致,以便于分析与处置问题,并便于利用已有的小流域水文资料。

若是流域内有大中型水库,那么水库以上的集水面积即应作为一个单元流域。

因为各单元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方式大体相同,以下只讨论一个单元流域的情形。

新安江模型包括4个计算环节:蒸散发计算;流域产流计算;径流划分;汇流计算。

4个计算环节别离概化了流域降雨径流的要紧产、汇流物理进程。

流域蒸散发计算各类水源的蒸散发计算模型都可采纳两层蒸发模型或两层蒸发模型,一样依如实际情形选用。

6-新安江模型

6-新安江模型
A E
G
2019/5/7
N
B
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
H
C 直接径流
地下径流
B’ C’
F D’
I
D t(h)
18
2、用试算法求fc
RSi

Ri

fi F
f c t i
RS
n 1
RSi
n 1
Ri
n 1
fi F
f c t i
又fi R F PE
得:
n
Ri RS
WWM:流域蓄水容量 WWMM:流域最大蓄水容量 WM:流域平均蓄水容量
2019/5/7
11
利用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计算产流量(右图):
W:流域原有蓄水量,相应纵标A
W分布:(f/F)A左边蓄满,右边未蓄满, 假定按水平分布。
以此时段为基础:
降雨P,蒸散发E,径流量R,损失量L 满足如下水量平衡关系(超蓄产流方程):
End If
w(1) = w(1) + p(i) - r - e(1)
w(2) = w(2) - e(2)
w(3) = w(3) - e(3)
If w(1) > wm(1) Then
(6 - 5)
A
f
A
WWM
W 0
(1
)dWWM F

0
(1
)dWWM
WWMM

A

WWMM 1-

(1 -
W WM
1
) 1 B

(6 - 6)
c)流域产流计算 P-E>0时,产流,否则不产流 ,产流时:
P E A WWMM时: R P E (WM W) P E A WWMM时: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黄龙带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黄龙带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黄龙带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摘要:新安江模型是河海大学赵人俊等人提出的,广泛应用于我国潮湿与半潮湿地区,本文分析黄龙带水库的水文特征,重点介绍了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黄龙带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安江模型黄龙带水库洪水预报黄龙带水库位于从化市东北部,坝址位于流溪河支流汾田水下游,坝址以上干流长度21km,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为一体的中型水库,最大库容9458万m3,集雨面积92.3km2。

流溪河流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汽十分丰沛。

受冷暖空气的交替影响,天气复杂多变,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出现,而且时间跨度长。

每年从3月份起进入雷雨大风活跃期,4月份起进入前汛期,频频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纬暖湿空气相遇,常造成暴雨、大暴雨和雷雨大风,而后汛期的7—9月份则是热带气旋的活动盛期,直接导致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由于黄龙带水库流域面积小,河短流急汇流时间非常短,一般仅几小时,每当发生局地性强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

用于洪水预报的水文模型有很多种,新安江模型是河海大学赵人俊等在1973年提出的,采用蓄满产流的概念,以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是分布式的概念性模型,30多年来在我国潮湿与半湿润地区有广泛应用,并发展改为三水源的以及其他多水源的模型。

本文将阐述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黄龙带水库流域洪水预报中的运用。

1 基础数据处理1.1 流域性质黄龙带水库流域面积不大,运用新安江模型进行计算时不进行流域分块,采用集总模型。

运用GIS的水文模块对黄龙带水库进行流域提取,以黄龙带水库坝址作为流域出口。

流域内包含三个雨量站,分别是:联星雨量站、枫木塱雨量站、黄龙带水库雨量站。

如图1所示。

1.2 雨量站数据处理采用泰森多边型方法对黄龙带水库流域内雨量站数据进行权重分配。

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1.3 流域年基流以及次洪前期影响流量处理以2006年为例,黄龙带水库2006年汛前最枯流量Qj为0.55立方米/秒,将其黄龙带水库流域2006年的河川基本流量。

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

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

《流域水文模拟》结课报告新安江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发展历程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development process of Xin anjiang Model作者姓名:孔旭学科、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号:指导教师:王国利完成日期: 2016年8月30日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新安江模型是河海大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性降雨径流模型,具有原创性,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水文模型。

新安江水文模型在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广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新安江模型已经从最初的专门从事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单一功能模型发展为适合用于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水土资源评价、面源污染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多功能的水文模型;其部分参数已从靠经验率定发展为可以进行物理推求。

总之,新安江模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型体系。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新安江模型简介,回顾了新安江模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新安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第二部分讲述了新安江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率定;第三部分为新安江水文模型在英那河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Xin anjiang ModelAbstractXin anjiang Model originally proposed by Hehai University is a conceptual rainfall runoff model and is also one of the few wide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model in China. Xin anjiang hydrological model was widely used in our humid and semi-humid area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After nearly 50 years study, Xin anjiang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single-function of reservoir flood forecasting into multi-purpose model including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evalua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redictio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versatile hydrological model studies. And part of its parameters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physical calculation instead of experience. In short, Xin anjiang model is an evolving model system.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Xin anjiang model, which recall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Xin anjiang model parameters and calibratio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Xin anjiang model in Ying Na River Basin flood control planning.Key Words: hydrological model; Xin anjiang model; Flood forecasting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新安江模型汇总

6 新安江模型汇总

2018/11/1
9
(2)超蓄产流模型的结构 a)点模型 以含气层缺水量为控制条件,就流域中某点而言:
蓄满前: P E WW2 WW1 蓄满后: P E R 式中: P : 时段降雨量 E : 时段蒸散发量 R : 时段产流量
(6 - 1)
WW1 , WW2 : 时段初末的土壤含水量
21.11
30.51 24.27 84.62
0.0427
0.0632 0.0495 0.2091
0.50
0 7.46 17.61
0.50
0 2.22 5.84
0
0 5.23 11.76
29.57
23.68 76.57 113.20
23
24
20.27
-2.79
138.85
156.00
0.4844
1.0000
c)流域产流计算 P-E>0时,产流,否则不产流 ,产流时:
P E A WWMM 时 : R P E ( WM W ) P E A WWMM 时 : R P - E - (WM - W) - WM1 - (P - E A)/WWMM

1 B

13
2018/11/1
10
式(6 1)中 , R RS RG , 即 RG FC RS R - RG P - E - FC FC : 时段稳定下渗量
b)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超蓄产流模型的核心)
(6 - 2)
WWM:流域蓄水容量 WWMM:流域最大蓄水容量
WM:流域平均蓄水容量
I
E
2018/11/1
18
2、用试算法求fc f RS i R i i f c t i F

新安江模型在牡丹江流域上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牡丹江流域上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牡丹江流域上的应用本文以牡丹江流域牡丹江水文站近20年连续降雨、径流、蒸发数据为依托,采用时段间隔为1的新安江模型理论方法,模拟并预测牡丹江水文站夏汛期洪峰流量及洪峰发生时间。

有效的为水情预报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标签:新安江模型;径流;洪峰时间;预报1、研究区概况牡丹江为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长白山牡丹岭,河流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725km,平均坡降1.4‰,总落差为1007m,流域面积为37600km2。

在该河流上的牡丹江水文站集水面积为22194km2,上游的石头水文站集水面积为13771km2,距牡丹江站约85km。

其左支流海浪河上的长汀子水文站集水面积为2424km,长汀子站距牡丹江站约为90km。

整个流域呈南北狭长形,地跨吉、黑两省,本流域以南为图们江、第二松花江流域;东部为穆棱河流域,西部以张广才岭为界,有拉林河、蚂蚁河流域,北临松花江干流。

本站测验河段处于牡-宁段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顺直部分长达1500m左右,测验断面下游800m处有海浪公路大桥,上游1700m处有牡-宁铁路大桥。

左岸为牡丹江防洪大堤,右岸为牡-宁公路。

基本水尺断面上游2100m处海浪河从左岸汇入,海浪河系牡丹江第一支流,也是牡丹江中下游洪水来源的主要地区,牡丹江干流在与海浪河汇合口处,水流流向由南向北变成自西向东,流经市区,在热电厂处转折向北流去。

由于上游是山区,因此洪水期,特别是大洪水在涨水阶段,河中漂浮物较多,多为树木和杂草。

河床为细沙和卵石组成,主槽为沙砾石组成,滩地为沙壤土。

河床呈周期性冲淤变化,左岸稳定,右岸有部分坍塌情况。

本站测流断面位于牡-宁铁路大桥和海浪公路大桥之间,洪水时,测流断面受冲刷影响,落水时,水位流量关系线右移,水位流量关系多为两条线。

中、低水时受下游桥梁和浅滩控制,水位流量关系稳定,呈单一线。

近几年低水受人工采沙影响,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向右偏移。

2、实例分析2.1 资料选取雨量站选用:经雨量资料分析,牡丹江水文站以上区间共有石头、长汀子、海林、横道河子、新城、小双峰林场、密江村、三合村8个雨量站。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张利茹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摘要: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应用在梁辉水库上,采用2002年至2006年五年的降雨和蒸发资料对该流域进行日模和次模的模拟,得出的结果还比较满意。

为了找出新安江模型的敏感性参数,本文在其他研究人员的基础上,选出公认的比较敏感的参数,把它们的值分别变成初始值的80%、90%和110%(CG除外)后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的结果证实了学者们的说法。

关键词:新安江模型,梁辉水库,敏感性分析1. 新安江模型简介新安江模型始建于1973年,采用蓄满产流的概念,以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是个分布式的概念性模型,30多年来在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有广泛应用,并发展改进为三水源的以及其他多水源的模型【1】。

几十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致力于新安江模型的应用和发展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篇文章(像赵仁俊,1992;程等人,2002),但很少有用一个实际例子来研究新安江模型参数的敏感性问题的,实际上,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命感性分析会有助于该模型的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对于无资料的地区或是资料不全的地区,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将显得更加有用。

2. 新安江模型结构新安江模型是分散性的模型,常按泰森多边形法把全流域分成许多单元流域,产流部分采用蓄满产流模型,另增加了流域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之比的参数IMP。

蒸发部分采用三水源蒸散发模式。

河道洪水演算采用马斯京根法。

地面径流的汇流采用经验单位线,并假定每个单元流域上的无因次单位线相同,简化结构。

地下径流的汇流采用线性水库。

对每一个单元流域作汇流计算,求得单元流域出口流量过程。

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得出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

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2]。

新安江模型流程图如图1。

基于概念型降雨径流蓄满产流的新安江模型,其参数可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如下述:(1)蒸散发。

此部分的参数包括K、C、WUM、WLM。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湖漫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应用分析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湖漫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应用分析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湖漫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4-20T15:36:08.36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5月作者:林玲[导读] 通过对湖漫水库以上流域进行分析,选定适合于该地区的水文预报模型,利用水文预报模型对历史洪水进行模拟率定,率定一套适合该水库流域的模型参数,应用于温岭市中型水库洪水预报。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浙江温岭林玲 317500摘要:通过对湖漫水库以上流域进行分析,选定适合于该地区的水文预报模型,利用水文预报模型对历史洪水进行模拟率定,率定一套适合该水库流域的模型参数,应用于温岭市中型水库洪水预报。

由洪水预报结果进行洪水调度,比较不同调度模式下的调度方案,决策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调度结果,达到优化水库洪水调度的时效性和提高水库防洪能力。

关键词:湖漫水库;洪水预报;调度1 工程概况湖漫水库位于温岭市城东街道、城南镇和石桥头镇境内,水库大坝拦截黄西岙、桐桥、彭家等溪水,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养鱼、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32.48km2(其中肖溪引水面积4.88km2),河道主流长度9.3km,河道平均比降7‰,水库总库容3529万m3,正常库容2671万m3,兴利库容2367万m3。

水库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季节变化明显,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分配相当不均匀。

主要雨季为梅汛期(4月15日至7月15日)和台汛期(7月16日至10月15日)。

降水量相对集中于2~4月和6~8月,这六个月的累计雨量占年雨量的73.5%,其中7、8两月合计雨量占年雨量的36.5%。

形成本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暴雨为台风雨,其来势猛、总量大、强度高,所造成的洪涝灾害特别严重。

水库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植被覆盖率高,属于中国南方典型的湿润地区,降雨一般较大且比较集中,一般发生蓄满产流,因此选用新安江模型作为水库洪水预报模型。

新安江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例如 辽 源 水 文 站 模 型 是 采 用 . 6
%


.
6

该模 型 软 件 大 致 可 分 为 数 据 库 系 统 参 数 优
选系 统 参 数 检 验 系 统 预 报 系统 四 个 部 分
, 、






共 − 站 年该 站 的 实 测流 量 资料 采 用 该 站 的 蒸 发 观测资 料 部 分 年 份抄 录辽 源 市 气 象 站 资料 ∀ 采
,
,
站 年雨 量 资 料进 行分 析 研 制 的 # 资料 的 处 理
, ,

利 用 该模 型 数据库 系 统 分 别 录 人 降雨 流量
和 蒸 发 资料 利 用 转 换 程 序 将 每 站 年 的 资 料 转 换
,
,

定 的 综 合 参 数 应 用 历 史 雨 洪 资 料进 行 检验 并做 出误 差 评 定 & 预 报 系 统 是 按 照 已 数值 化 处 理 的经
,
,
一 般情 况 下 初 始 值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该 流 域 下 垫 面 土 壤 等流 域 水 文 特 性 9 7 与 前 期 降雨 汛
。 、
初 流量 有关 系
&
; > =
大 约 占整 个 流 域 面积 的 7 ?
, , ,
&
合 时用 ! − 7 # ! 模型 的 检 验 模 型 检 验 就 是 利用 已 确 定 的 综 合 参 数来 检 验

,
山 溪 性 河 流 的 洪水 预 见期 往 往 较短

#
参数的综合
, ,
作 用简介

新安江模型在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提升了洪水预报精确度,强化了亭下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增加了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以新安江模型为切入点,对其在定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特别是洪水预报子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意见与建议。

标签:新安江模型;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洪水预报从理论上来说,水库的洪水调度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阶段的检测与决策过程中,它需要兼顾水库所在流域上下游的防洪矛盾以及防洪工程与兴利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洪水调度系统所指定的各项调度据侧在洪水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有着一定差异,这也正是我们和谐处理这些矛盾的出发点与归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動作用下,水库以其防洪、蓄水、供水、发电等特殊性能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其洪水调度系统需要考虑的防洪因素也越来越多,诸多风险因素与误差因素会严重干扰到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新安江模型作为我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水文模型,以其宽泛的适应能力与高效率的运算处理能力,已成为各类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构建与优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

笔者现结合所供职的亭下水库实际水文情况与水质参数,就这一模型在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亭下水库基本概况亭下水库位于我国浙江省奉化市,是一座以防洪与灌溉为主,综合发电、供水、养殖以及旅游等职能的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

亭下水库大坝坝顶长317m,坝顶高程93.05m。

坝顶设有6孔8m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3580m&sup3;/s。

亭下水库控制流域集水面积为176km&sup2;,属于多年调节型大型水利工程,是整个奉化江流域治理规范战略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

2 亭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概述就亭下水库而言,整个洪水调度系统应用客户服务器进行开发与集成,水雨情信息采集子系统、洪水预报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以及洪水调度子系统这四大组成部分在网络数据库所提供的操作平台上实现洪水信息的往互式交换与输入输出。

新安江模型和SWAT模型的对比应用研究

新安江模型和SWAT模型的对比应用研究
2.1.4 汇流计算 对计算出的各种径流成分分别进行汇流计算。地表径流的坡地汇流可采用单位线法或线
性水库;壤中流汇流可采用线性水库或滞后演算法模拟;地下径流汇流可采用线性水库方法。 河道洪水演算可采用 Muskingum 方法或滞后演算法。
2.2 SWAT 模型原理
考虑流域内下垫面特性和气候因素的空间分布不均,SWAT 首先将整个研究区细分为 若干个子流域,对每个子流域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再将各子流域的模拟结果叠加在一起作为 整个流域的模拟结果。子流域内的水文过程模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坡面水文循环过程和 河道水文循环过程。前者控制每个子流域内主河道的水量,沉积物,氮和化学物质等的输入, 后者确定水、沙等从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的过程[2]。
与新安江模型不同,SWAT 模型要求多种类型的资料输入。分列如下:
-3-

(1)地形资料:采用 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发布的 1°×1°DEM 地图。
(2)土壤及土地利用资料:分别采用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提供的 1°×1°的土壤图和 USGS(U.S. Geological Survey)提供的同精度的土地利用地图。
1.引言
新安江模型是河海大学赵人俊教授设计的、国内第一个完整的流域水文模型。新安江模 型可以进行日洪和次洪模拟,在我国应用广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USDA)开发的流域尺 度的分布式模型,用于模拟预测在具有多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管理条件的复杂大流域里, 土地管理措施对水、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1]。不同于采用回归方程来描述输入输出变量 间关系的传统模型,SWAT要求详细的流域信息,包括水、土壤特性、地形、植被、土地管 理措施等,并将物理过程与水循环、泥沙运动、氮循环等结合起来。因此,模型是基于物理 基础的

新安江模型在紫荆关流域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紫荆关流域的应用

新安江模型在紫荆关流域的应用
车云竹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24(52)2
【摘要】文章选取大清河流域紫荆关水文站为例,运用河海大学赵人俊教授团队提出的新安江模型分年代、分量级对紫荆关流域大、中洪水进行率定计算,分析其敏
感参数,探究其规律,并应用实际预报,对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洪水预报有积极作用。

【总页数】5页(P90-93)
【作者】车云竹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改进的HBV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武江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比较
2.新安江三水
源模型与水箱模型在清江流域上的应用与比较3.TOPMODEL在珠江流域布柳河流域的应用及其与新安江模型的比较4.WRF⁃Hydro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陈河流域的应用对比5.TOKASIDE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葛沟流域应用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张利茹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摘要: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应用在梁辉水库上,采用2002年至2006年五年的降雨和蒸发资料对该流域进行日模和次模的模拟,得出的结果还比较满意。

为了找出新安江模型的敏感性参数,本文在其他研究人员的基础上,选出公认的比较敏感的参数,把它们的值分别变成初始值的80%、90%和110%(CG除外)后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的结果证实了学者们的说法。

关键词:新安江模型,梁辉水库,敏感性分析1. 新安江模型简介新安江模型始建于1973年,采用蓄满产流的概念,以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是个分布式的概念性模型,30多年来在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有广泛应用,并发展改进为三水源的以及其他多水源的模型【1】。

几十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致力于新安江模型的应用和发展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篇文章(像赵仁俊,1992;程等人,2002),但很少有用一个实际例子来研究新安江模型参数的敏感性问题的,实际上,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命感性分析会有助于该模型的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对于无资料的地区或是资料不全的地区,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将显得更加有用。

2. 新安江模型结构新安江模型是分散性的模型,常按泰森多边形法把全流域分成许多单元流域,产流部分采用蓄满产流模型,另增加了流域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之比的参数IMP。

蒸发部分采用三水源蒸散发模式。

河道洪水演算采用马斯京根法。

地面径流的汇流采用经验单位线,并假定每个单元流域上的无因次单位线相同,简化结构。

地下径流的汇流采用线性水库。

对每一个单元流域作汇流计算,求得单元流域出口流量过程。

再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洪水演算,得出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

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2]。

新安江模型流程图如图1。

基于概念型降雨径流蓄满产流的新安江模型,其参数可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如下述:(1)蒸散发。

此部分的参数包括K、C、WUM、WLM。

K:流域蒸散发能力与实测水面蒸发值之比。

它反映蒸发皿蒸发量与流域蒸发能力的差别,也反映蒸发皿蒸发量对全流域(高程差)的代表性问题,对具体流域来说,以优选为宜,即选模拟径流误差最小时的K值。

夏天其值一般取1.3~1.5,冬天一般取1.0。

C:深层蒸散发系数。

它决定于深根植物占流域面积的比值,同时也与WUM+WLM图1 新安江模型流程图有关。

一般经验,在江南湿润地区C值约为0.15~0.20之间,而在华北半湿润地区值则在0.09~0.12左右。

WUM:上层蓄水容量,它包括植物截留量。

在植被与土壤很好的流域,其值约为20mm;在植被与土壤颇差的流域,值约为5~10mm。

WLM:下层蓄水容量。

其值可取60~90mm。

(2)产流。

通过降雨和土壤缺水量产生径流。

此部分包括的参数有WM、B和IMP。

WM:流域平均蓄水容量,它是衡量流域干旱程度的指标且WM=WUM+WLM+WDM。

B:蓄水容量的方次,它反映流域上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很小面积(几平方公里)时B值为0.1左右,中等面积(300平方公里以内)时B值为0.2~0.3,较大面积时的B值为0.3~0.4。

IMP: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之比。

(3)分水源。

此部分把总径流划分为三部分,即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

参数包括SM、EX、KG和KI。

SM:自由水蓄水库容量(mm)。

EX:自由水蓄水容量曲线的指数。

其最佳取值范围是1.0~1.5。

KG+KI:自由水蓄水库地下水日出流系数和自由水蓄水库壤中流日出流系数,它们反应基岩和深层土壤的渗透性,对于一个面积约为1000Km2流域KG+KI=0.7。

(4)汇流。

此部分是对每个单元流域作汇流计算,求得单元流域出口流量的过程,涉及的参数有CI、CG、CS、L。

CI:壤中流消退系数。

CG:地下水消退系数。

CS:河网蓄水的消退系数。

L:河网汇流滞后演算法中的滞后时间,其值是一个经验值。

以上共有15个参数。

如全流域需分块计算,则需进行河道演算,故就增加了KE、XE (单元河道的马斯京根K、X值)及河道汇流段数N。

这几个参数可根据河道水力学法求出,一般不优选。

3. 新安江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应用实例新安江模型日模和次模在梁辉水库中得到了应用,采用2002—2006年共5年的实测资料进行了模拟。

梁辉水库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南庙村,距余姚城关6Km。

主流梁辉大溪属甬江流域姚江水系,由南向北流入姚江,主流长为11.11 Km,比降15.9%。

梁辉水库上游积图 2 梁辉水库周围地区水文测站分布图水面积为35.06Km3,l流域中心位于东经121°08′,北纬29°57′(梁辉水库周围地区水文测站分布如图2示)。

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流域降水呈双峰且台风主控型,以春季连阴雨、梅雨、雷暴雨和台风暴雨为主,冬半年降水则较少。

4月15日至7月15日为梅汛期,这一时期天气阴绵多雨,7月16日至10月15日为台汛期,水库洪水主要受控于台汛期的台风暴雨。

根据流域附近黄土岭等雨量站1960~2002年实测降于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8.6mm,年最大降水量为2156.1mm (1962年),年最小降水量为1048.6mm(1967年)。

多年平均径流量3175万m3,最大最小年径流量为5224.4万m3(1962年)和1484.5万m3(1967年)。

在此流域,应用泰森多边形法把流域分成三块,即坝址梁辉、官佩和黄明,降雨权重各占1/3。

对于日模的模拟,我采用表1中的参数,模拟的效果还不错。

从模拟图来看,2002年和2006年这两年全年的模拟都较吻合,但有的年份八月份后的模拟就颇差,像2003年八月份那场洪水峰值上不去,图形不是太吻合,2004年和2005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总体还不错,确定性系数达到0.47。

图3是2002年的模拟图(列出的一个例子)。

表1 日模第一套参数K 0.76 WM 120 C0 0.1 CS 0.1B 0.1 UM 25 C1 0.8 CI 0.7C 0.15 LM 75 C2 0.1 CG 0.5A 35.06SM 25 Ex 1.3 KG 0.1L 0 IMP 0.015Di 1 KI 0.6图3 2002年的模拟图由于采用上一套参数对2002、2004、2005年模拟的效果不是太好,我改变上一套参数中的某些值,经调试比上一套参数得出的效果稍微好点,参数列于表2。

从五年的模拟图上来看,2002、2005、2006这三年的模拟效果还不错,2003年八月份之前模拟的挺好,但八月份出现的洪峰有较大差异,模拟洪峰值呈现偏小现象,2004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这套参数比上一套得出的结果好些,模拟洪峰值增大了,但与实测的还是有差异的。

模拟确定性系数也达到0.47。

图4是2002年的模拟图(列出的一个例子)。

表2 日模第二套参数K 0.82WM 50 C0 0.1 CS 0.1B 0.1 UM 35 C1 0.8 CI 0.7C 0.15LM 10 C2 0.1 CG 0.95A 35.06 SM 25 Ex 1.3 KG 0.10.015Di 1 KI 0.6L 0 IMP随后又进行了日模的模拟,实测径流与模拟径流拟合比较好,图4是列出的一个例子。

为了找出新安江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我选择K、Sm、CS、KG、CG这五个作为变化的参数,其它参数保持不变,用五年(2002~2006)的资料进行模拟。

之所以选择这五个参数是因为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安江模型的产汇流参数较敏感。

将表3中的参数作为原始的参数,以此表为基础来判定这五个被选参数的敏感性。

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选中的参数图4 2002年日模模拟图(除了Cg ,因为在模拟过程中Cg 不得大于1)分别变为它本身初值的80%,90%,110%(计算的值列于表4中)时,相应地模拟出径流,五年模拟径流的平均值Rmave 和平均确定性系数均列于表4中。

表3 次模原始参数值K 0.75 CS 0.7 KG 0.2 IM 0.015 EX 1.3 KI 0.5 WM 120 C 0.15 CG 0.92 WU 70 B 0.1 CI 0.95 WL 35 L 0 SM 50表4 参数敏感分析表编号K SM KG CS CG Rmave 确定性系数10.6 50 0.2 0.7 0.92 2524.21 0.55 20.675 50 0.2 0.7 0.92 2511.18 0.55 30.825 50 0.2 0.7 0.92 2485.01 0.55 40.75 40 0.2 0.7 0.92 2741.36 0.44 50.75 45 0.2 0.7 0.92 2615.34 0.50 60.75 55 0.2 0.7 0.92 2389.66 0.58 70.75 50 0.160.7 0.92 2495.38 0.54 80.75 50 0.180.7 0.92 2496.72 0.55 90.75 50 0.220.7 0.92 2499.4 0.55 100.75 50 0.2 0.560.92 2503.08 0.30 110.75 50 0.2 0.630.92 2501.29 0.42 120.75 50 0.2 0.770.92 2490.46 0.66 130.75 50 0.2 0.7 0.7362573.7 0.56 14 0.75 50 0.2 0.7 0.8282537.21 0.56 4. 结论从模拟结果来看,我发现K 即流域蒸散发能力与实测水面蒸发值之比是一个最敏感的参数,它的值对地面径流有很大的影响,增大K 值会直接导致地面径流的减少,增大K 值也就意味着蒸散发增多,故就会产生较少的地面径流。

另一个最敏感的参数是自由水蓄水库容量SM,,它是划分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一个指标,增大SM就会导致更大的自由水蓄水库容量和更小的地面径流。

自由水蓄水库的出流系数KG+KI,则消退系数为1—(KG+KI),它决定了直接径流的退水历时N天,N一般为三天,故取KG+KI=0.7[2]。

KG/KI决定了地下径流和壤中流的大小,故增大KG就意味着地下径流的增大,对KG的敏感性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对于上面三个参数而言,地下水消退系数CG也较敏感,增大CG会导致地面径流的减少。

河网蓄水的消退系数CS不太敏感,增大CS值时地面径流只有稍许的变化,但从模拟图来看,它的变化影响了模拟的图形的形状。

参考文献[1] 赵仁俊,王佩兰.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分析[J].水文,1988(6): 2—9.[2] 赵仁俊.流域水文模拟——新安江模型与陕北模型[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The Application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Xin’anjiangModel ParametersZhang Liru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Abstract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was applied to Lianghui reservoir with the precipitation data and evaporation data from 2002 to 2006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day model and the flood event model, we can get a satisfactory fit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value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ensitivity of parameters of the Xin’anjiang model,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accepted sensitivity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ome researcher, each of these parameters values was changed by 80%,90%,and 110% respectively except the parameter CG ,the results we got also approved the ideas of researchers.Keywords: Xin’anjiang model, Lianghui reservoir, Sensitivity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