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重点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
引言概述: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人们投资和决策行为的学科。
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往往会出现非理性行为,从而进一步揭示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第一章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理论基础、决策过程和认知偏差等方面。
正文内容:1.理论基础1.1行为金融学的起源行为金融学是由传统金融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成的学科,起源于1980年代。
傅尔德和肯特纳等学者首次提出了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并提出了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着非理性行为。
1.2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包括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实证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信息的处理方式,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规律,实证金融学研究市场行为和投资效应。
1.3行为金融学的价值和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也提供了更全面的投资策略,比如基于认知偏差的交易策略等。
2.决策过程2.1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决策理论研究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做出决策的过程。
基于效用理论,人们在决策中追求最大化的效用,但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认知偏差。
2.2决策的认知偏差保守主义偏差:人们在新信息面前往往保持原有观点,对新信息的接受存在偏差。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特定的心理锚点。
过度自信: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容易过度自信,影响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前景理论:人们在对待利益和损失时表现出不对称的态度,对损失更为敏感。
群体决策偏差:人们在群体决策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忽视个人观点。
3.认知偏差3.1选择框架选择框架研究人们如何对不同选项进行分类和选择。
人们在对待相同概率的风险时,会受到不同的选择框架的影响,偏好避免损失。
3.2信息处理信息过载: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容易选择性检索和过滤信息,造成信息过载。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第—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
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
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行为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行为金融学一、传统金融学理论证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不确定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APT、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等都是在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假设下研究资产定价问题的。
与上述不同,有效市场假说考虑了信息非对称对资产价格的影响:1、市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2、具有理性预期的交易者明察秋毫、无所不通,消除了信息非对称3、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就可以只考虑只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性情景下的资产定价问题了。
所以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核心与基石。
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1、投资者理性(两层含义):2、理性预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认知)是没有偏差的3、市场均衡的条件:期望效用最大化和无套利二、有效市场悖论1、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有效市场中引起交易动机是风险偏好,但现实中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差异(信念差异)是证券交易的主要原因:看涨者买,看跌者卖。
2、无交易定理当交易的唯一动机是信息优势时,则在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下不会有交易发生。
3、Grossman-Stiglitz 悖论如果在有效市场上,价格已经完全反映有关的信息,那么市场参与者就没有必要去搜集相关的信息;而如果市场参与者不去搜集信息,那么市场价格就不能完全反映有关的信息。
4、理性假设受到挑战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遵循理性预期要求的理性:其信念更新不遵守贝叶斯理性(比如,启发式思维等),风险偏好不遵循传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形式(比如凸函数 risk aversion),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对投资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等等。
5、来自经验研究的市场“异象”赢者诅咒:通常指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中标者,但可能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新股折价之谜:新股认购中,无信息的投资者容易遭受所谓“赢者诅咒”式的损失。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行为金融学啊,这一学科它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挺接地气的。
咱们都知道,金融市场里头,那可不是光有数字、图表那么简单,里头掺和着人性、心理,还有那一堆说不清理还乱的情绪。
行为金融学,就是把人的心理、行为,还有情绪这些玩意儿,跟金融学搅和到一块儿,来研究、预测金融市场的那点事儿。
要说这行为金融学啊,它可是从微观个体的行为入手,研究那些在市场里头摸爬滚打的投资者们,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些心理、行为又是怎么影响到市场价格走势的。
你说这有意思不?咱们平时买个菜还得挑挑拣拣呢,这金融市场里头的买卖,那可是动辄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流动,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那影响可大了去了。
行为金融学里头有个重要的理论,叫“展望理论”。
听着挺高大上的吧?其实说白了,就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是怎么做决策的。
咱们平时做个决定,也得琢磨琢磨,这行为金融学里头,更是把这琢磨的功夫做到了极致。
它说人们啊,虽然心里头都想着效用最大化,但实际上呢,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咱们并不能总是那么理性地做出决策。
这就像是咱们有时候明知道某个东西不好,可还是忍不住要买,心里头那股子冲动劲儿,可不就是行为金融学里头说的“有限理性”嘛。
还有啊,这行为金融学里头还有个“套利限制”的概念。
咱们平时听说的套利,那可是个赚钱的好法子,但这行为金融学里头说啊,套利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套利的力量可是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的。
你想啊,要是套利真的能那么轻松地把非理性行为给剔除了,那市场不就成了理性的天堂了吗?可实际上呢,市场里头还是充满了各种非理性行为,所以这有效市场假说嘛,在行为金融学里头可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说这行为金融学里头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吧。
比如说“过度自信”,这可是咱们很多人都有的毛病。
咱们有时候对自己的判断那可是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就像是股神巴菲特附体,啥都能预测对。
可实际上呢?往往是吃了大亏才知道自己错了。
行为金融知识点
·有效市场假说: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
弱式有效市场: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任何投资者无论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额收益。
半强式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
强式有效市场: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及时地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2.实验经济学: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测决策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3.认知:广义: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知活动。
狭义: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4.启发式: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而笼统的规律或者策略,也称为经验法则或者拇指法则。
5.代表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代表性越高的样本,人们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也越高。
6.可得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9.稀释效应:中性和非相关信息容易削弱人们对问题实质的判断。
.10.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成见效应):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某种印象决定了对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16后悔效应:人们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悔的痛苦,常常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17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行为金融学笔记
行为金融学笔记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它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模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行为金融学的是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它认为人们的决策并不总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偏差、情感、社会压力等。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二、主要理论模型1、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它是由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价值函数。
价值函数描述了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感受,它比传统的期望值理论更加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决策行为。
2、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指人们在面对好消息或坏消息时,会做出过度的反应,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
反应不足则是指人们在面对坏消息时,会做出不足的反应,导致市场价格未能及时调整。
行为金融学认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人们在金融决策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3、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跟随大众的行为。
当市场出现恐慌或狂热时,人们往往会跟随大众卖出或买入,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
行为金融学认为,羊群效应是导致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在实践中的应用行为金融学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例子:1、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避免这些影响。
例如,通过反向投资策略(购买被低估的股票,卖出被高估的股票)来利用市场上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还可以通过动量投资策略(跟随市场趋势)来利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
2、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导致风险增加。
因此,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人们的心理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行为金融学前沿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行为金融学前沿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我们理解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的异常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它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认知偏差、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前沿例题来深入探讨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往往觉得损失更加难以忍受。
例如,假设投资者 A 购买了一只股票,初始投资为 10 万元。
一段时间后,股票上涨了2 万元,投资者A 可能会选择获利了结;然而,如果股票下跌了 2 万元,投资者 A 却不太愿意割肉止损,而是更倾向于继续持有,期望股价能够反弹回本。
这种行为就是损失厌恶的表现。
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损失厌恶会导致投资者在股票下跌时过度持有,错过止损的最佳时机,从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判断的准确性。
投资者 B 可能认为自己对某家公司的研究非常深入,对其未来的业绩有着准确的预测,于是大量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导致投资亏损。
研究发现,男性投资者通常比女性投资者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会频繁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同时降低投资组合的收益。
三、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忽略自己的信息和判断。
当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在买入某一资产时,其他投资者也会跟风买入,即使他们对该资产的了解并不充分。
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很多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买房投资,于是也纷纷加入购房大军,推动房价进一步上涨。
然而,当市场出现调整时,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恐慌性抛售,加剧市场的波动。
四、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过长时间持有亏损的股票。
投资者 C 买入了两只股票,股票 X 盈利了 20%,股票 Y 亏损了 20%。
行为金融学讲义全
第三章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3.1行为金融学的相关概念一、行为金融学定义1.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2.行为金融理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3.行为金融学的两大基石:套利限制和心理学4.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如在决策过程中,人类的情绪是否会影响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本质上,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二、其他相关概念1.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以融通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金融可以划分为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部分宏观金融:从经济整体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平衡、通胀与通缩、金融体系与制度、金融危机等资产定价:是以研究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的微观金融:公司金融:以研究公司融资投资决策为出发点。
2.心理学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3.行为学行为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归属于管理科学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是灵魂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人的灵魂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
------具有主导地位(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
三、举两个例子:1.猎人抓猴子在云南的某个地方,当地猎人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个桃子就可以了。
他们制作了一个比较沉的木箱,然后在木箱上面开一个刚好能让猴子伸进爪子的小洞,在木箱里面放一个桃子,将木箱放在猴子进场出没的地方,然后远远地看着,这时候,如果有猴子过来把爪子伸进木箱抓桃子,那么这只猴子就跑不掉了。
行为金融学知识整理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研究金融决策与资产定价问题的前沿性探讨性学科。
◆传统金融理论假定金融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行为金融学认为金融市场很多现象只能用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来解释,金融市场并非有效。
(行为金融学中的人们是正常的)目录:第一篇:传统金融、前景理论和市场效率 (6)第一讲:引论 (6)1.1行为金融学研究内容 (6)1.2 行为金融学对标准金融学的理论挑战 (6)1.3 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7)1.4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 (8)第二讲:标准(传统)金融学基础 (9)2.1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9)2.2 期望效用函数 (9)2.3 风险态度 (10)2.4 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 (11)2.5 标准(传统)金融理论体系 (12)2.6 有效市场假说 (12)第三讲:前景理论、框架和心理账户 (14)3.1 前景理论 (14)1)实际观察到的行为的要素 (14)2)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15)3)价值函数中的参考点 (15)4)价值函数与风险态度 (16)5)决策权重函数 (17)3.2 框架(framing) (19)3.3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19)3.4 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 (20)第四讲:对市场有效性的挑战 (22)4.1 市场异象 (22)1)对盈余公告的滞后反应 (23)2)小公司效应 (23)3)价值股效应 (24)4)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24)5)封闭式基金之谜 (25)4.2 噪声交易和套利限制 (26)第二篇:行为科学的基础 (27)第五讲:启发式预测和偏差 (27)5.1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 (27)1)只有部分信息受到注意 (27)2)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28)5.2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 (29)5.3 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 (30)1)启发式推理 (30)2)代表性启发式及相关偏差 (31)3)框架依赖偏差 (32)4)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34)5)对新信息的态度 (36)第三篇:投资者行为 (37)第六讲:启发式及其偏差对金融决策的启示 (37)6.1 熟悉导致的金融行为 (37)6.2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引起的金融行为 (37)6.3 锚定在容易获得的暗示上(羊群行为) (38)第七讲:过度自信、情绪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 (39)7.1 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 (39)7.2 个人投资者和情绪的力量 (39)第八讲: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与金融泡沫 (40)8.1 金融市场泡沫 (40)8.2 个体行为偏差与金融泡沫(基于信息的羊群行为) (41)8.3 机构投资行为与金融泡沫 (41)8.4 社会因素对金融泡沫的推动 (42)8.5 社会情绪对金融泡沫的推动 (43)第四篇:市场中的结果 (44)第九讲:市场异象的行为解释 (44)9.1 盈利公告、价值股和成长股 (44)9.2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44)9.3 DHS模型及对反转效应的解释 (44)9.4 GH模型及对动量效应(惯性效应)的解释 (45)9.5 BSV模型及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解释 (47)第十讲:行为因素与资产定价 (48)10.1 股权溢价之谜 (48)10.2 行为金融与资产定价 (49)1)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回顾 (49)2)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49)3)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50)10.3 波动性之谜(Equity Volatility Puzzle) (53)10.4 波动性预测和2008年的高峰 (54)第十一讲:行为投资决策与管理 (54)11.1 投资分析的心理基础 (54)1)技术分析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54)2)基本分析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55)3)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二者联系 (55)11. 2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策略 (55)1)动量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momentum investment strategy) (56)2)逆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 (57)3)小盘股投资策略(small company investment strategy) (58)4)集中投资策略(centralization investment strategy) (58)5)量化投资策略(quantitative investment strategy) (59)6)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dollar cost averaging 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59)11. 3 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过程管理 (59)1)选股过程的心理偏差及管理 (60)2)买入时机选择过程的心理偏差及管理 (60)3)持有和卖出过程的心理偏差及管理 (60)11.4 ST现象与行为投资策略 (61)第十二讲:行为公司金融 (61)12.1变更公司名称 (61)12.2 股利政策 (61)12.3 股票发行 (62)12.4 兼并与收购 (63)12.5 资本结构 (64)第一篇:传统金融、前景理论和市场效率第一讲:引论1.1行为金融学研究内容◆行为金融学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行为金融学前沿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行为金融学前沿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的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正逐渐崭露头角,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和资产价格波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行为金融学并非单纯依赖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而是将人类的心理、情感和认知偏差纳入考量,从而更贴近现实地解释金融现象。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前沿例题和关键知识点来深入探究行为金融学的奥秘。
一、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是指人们在判断时,往往过于依赖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而忽略了基础概率的影响。
例如,假设一家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其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投资者可能会因为这一代表性特征,过度看好该公司的未来发展,而忽略了新创科技公司普遍面临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他们可能会大量买入该公司的股票,推动股价迅速上涨,超出其内在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公司的发展不如预期时,股价可能会大幅下跌,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种偏差在金融市场中屡见不鲜。
投资者常常根据公司近期的良好表现,将其归为“成功的企业”类别,并预期其未来也会持续成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业竞争、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公司发展的潜在影响。
二、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过于乐观。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交易时,往往认为自己能够准确预测股价走势。
他们可能会频繁买卖股票,基于自己的所谓“洞察”和“分析”。
但实际上,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准确预测股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交易频率更高,但其投资绩效往往不如那些相对谨慎和不那么自信的投资者。
因为频繁的交易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容易导致错误的决策。
比如,一位投资者坚信自己对某只股票的研究透彻,认为其即将大幅上涨,于是大量买入。
然而,市场的变化并非如他所预期,股价反而下跌,最终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三、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描述的是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盲目跟随他人的行为。
在股市繁荣时期,当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投资股票并获得丰厚收益时,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也会纷纷涌入股市,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
3-3行为金融学
CONTENTS12内部融资1 2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企业的内部融资包括:折旧资金和留存利润(包括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特点融资财务成本小,不需要向外支付相关的融资成本和费用,不存在支付危机,不会导致财务风险内部融资外部融资1 2外部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
分类按照资金转移的方式划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按照所筹措资金与企业所有权的关系分为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外部融资1 2•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是一项永久性的资金来源,普通股的股利可随赢利情况而定,企业的风险小,几乎没有财务风险;•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了债权人利益,增加企业债券的价值,使债券筹资成本降低;•比债券筹资更为容易。
缺点•无法享受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普通股股利不可以减免所得税,而且对投资者而言,风险大于债券,所资本成本较高•增加普通股发行量,将导致 现有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削弱外部融资-权益融资普通股融资优点•优先股股利不是法定债务,在企业财务恶化时,可以不支付股利,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没有规定到期日,可以在有利条件下赎回优先股,在财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从债权人角度,优先股属于企业的股本,提高了企业的负债能力,因而财务风险较小•收益固定,只有资产收益率高于优先股的成本 率,普通股的收益就会上升•无表决权,不会影响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优先股融资优点偿还方式期付息到期还本;分期还本付息、分期等额本息等影响长期借款筹资利率的因素期限和借款企业信用状况优点•当收益大于借款成本时,企业可获得更大利益,使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加速上升;•长期借款利息可以抵税,资本成本要低于全部权益资本筹资的资本成本 ;•贷款合同经双方协商,外部干预较少;•不必向外部公开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保护企业的经营秘密1长期借款筹资:指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借入的,偿债期限在1年以上的借款,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渠道。
心理学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引言心理学金融学是一门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以下是对心理学金融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摘抄和总结。
第一章:行为金融学概述1. 行为金融学的定义行为金融学是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的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在金融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情绪反应和社交影响。
2. 传统金融学的局限传统金融学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市场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做出最优决策。
然而,行为金融学揭示了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挑战了这一假设。
3.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学者开始质疑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并开始关注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
第二章:认知偏差1. 认知偏差的定义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思维和判断上的偏差。
2. 代表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判断。
例如,投资者可能因为某只股票的历史表现良好,而过度乐观地预测其未来表现。
3. 可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最近的信息或最易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可能会使投资者对市场产生过度悲观情绪。
4. 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否认相反的证据。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在市场趋势形成后,持续追随趋势,从而放大风险。
第三章:情绪与金融决策1.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情绪是影响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情绪可能导致过度自信和冒险,而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过度谨慎和规避风险。
2.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高估自己知识和能力,从而做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决策。
在金融市场中,过度自信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交易或承担过高的风险。
3. 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于同等程度收益的幸福感。
这种情绪可能导致投资者在面临亏损时,不愿意及时止损,从而加剧损失。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1. 引言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研究人们的行为决策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比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更加关注人类行为中的偏差和非理性,旨在揭示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并提供解释。
本文将介绍行为金融学的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行为金融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以对经典金融学模型进行修正和补充为特点。
传统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冷静的和有信息完备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人类行为存在种种偏差,如情感影响、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行为模式会对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3.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3.1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由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提出。
该理论强调人们在决策中对损失和收益的态度不对等,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远大于对收益的敏感度,即“损失厌恶”。
此外,前景理论还指出人们倾向于参考一个参考点进行决策,使得他们在面对获利时更为保守,在面对亏损时则更为冒险。
3.2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大众的行为,忽视自身的判断和决策。
这种效应会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从而引发市场的波动。
羊群效应在金融市场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其他人的投资行为,而不是基于自己对资产的研究和分析作出决策。
4. 行为金融学的应用4.1 投资者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析投资者的行为。
通过研究投资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可以预测和解释市场的变动。
分析投资者的情感对于预测市场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4.2 金融教育与决策辅助行为金融学还可以应用于金融教育和决策辅助。
通过了解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偏差,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决策辅助工具,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 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偏好和选择:进一步研究人们的偏好和选择行为,探索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行为金融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行为金融学重要知识点汇总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凑合一下也就这么过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拥有完全信息,能够进行准确的数量计算,是完全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假设。
有限理性假说放松了传统理论的完全信息(perfectinformation)假设。
有限理性假设认为,个体的选择是理性的,但是会受到自身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
关于有限理性的表述:人们决策时并非完全理性,也并非必然寻求最优化(optimize),而是满足(satisfice)即可。
所谓满足,指的是人们觉得自己有足够的信息就行,觉得自己对信息处理得较为充分就行;他们更容易盯住分层目标(sub-goals),而不是费力寻求整体的最优结果;当决策达到他们自己满意的参数范围之内时,通常他们就会适可而止。
总之,有限理性的人们努力寻找的是可接受的足够好的(acceptable and adequate)决策,而不是像完全理性人那样寻找理想的效用最大化的方案。
在考试中请注意与bounded rationality对应的是传统理论决策中的完全信息假设。
相应的行为是投资者不是收集全部相关信息,而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满足要求的选择。
2. 后悔厌恶偏差(Regret-aversion bias)--红玫瑰和白玫瑰后悔厌恶偏差(Regret-aversionbias)指的是人们因为害怕决策失误而避免做出决策的情绪偏差,换句话说,人们试图避免糟糕决策导致的后悔的痛苦。
后悔厌恶使得投资者持有亏损头寸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投资者害怕进入刚刚经历大幅损失与获利的市场。
可以从两个纬度分析后悔偏差:人们采取的行动和人们没有采取的行动。
行动导致的后悔被称为作为错误(error of commision),不行动导致的后悔被称为不作为错误(omission error)。
通常,作为错误导致的后悔比不作为错误导致的后悔感觉更强烈。
山东财经大学行为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1.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区别联系: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
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趋势的影响。
标准金融学中的人们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中的人们是正常的。
2.标准金融学中“理性人”特征:理性人对各种决策的结果具有完全而准确的了解;理性人具有完全意志能力以保证其效用函数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理性人具有充分计算能力;理性人具有完全记忆能力;对影响决策的一切因素具有完全信息;理性人进行决策不需要任何时间,都是瞬间完成的;理性人使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大小进行决策;理性人是自私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人的决策不受道德影响;理性人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指单个消费者或投资人,也包括家庭、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
3.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1)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在面临获得时,人们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们通常会变成冒险家。
4.过度自信的原因:(1)人们对证据强度的变化高度敏感(比如代表性启发),而对证据的分量或预测有效性的变化不十分敏感。
(2)问题的难度随问题难度增加,过度自信的程度也增加(源于锚定效应)。
(3)知识幻觉:信息量的增加会使人们认为自己预测的准确度增加。
(当信息的收集达到某一点时,人们预测精确度就达到了最高限度,不会再随着信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以后的新信息主要用来证明以前的结论而不是为了修正整个结论。
)(4)控制幻觉:人们经常会相信自己对某件无法控制的事情有影响力。
(造成这种幻觉的原因有:主动性选择会使人们认为自己有控制力;过去出现的正面结果会比负面结果更能增强人们的控制幻觉;任务熟悉程度和参与程度人们对一项任务越熟悉或者参与程度越深,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对任务的控制力;信息的掌握)5.处置效应:人类天生具有回避遗憾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倾向。
行为金融学重点
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信息,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即若证券价格不会由于向所有投资者公开信息集而受到影响,则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这意味着以证券市场信息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超额利益。
二.有效市场的层次划分:三.有效市场假说的成立主要依赖于以下基本假定:1.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能够对证券进行理性评价,市场是有效的;2.当部分投资者为非理性投资者时,他们的交易是互不相干的,因而彼此之间相互抵消而不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而不会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3.即使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以相同的方式偏离于理性标准,竞争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也会消除其对价格的影响,使资产价格回归基本价值,从而,保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4.即使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他的财富也将逐渐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四.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有限理性●完全信息假设缺陷a)交易客体是同质。
---满足b)交易双方均可自由进出市场。
---满足c)交易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
---不成立d)所有交易双方都具备完全知识和完全信息。
---不成立●检验缺陷市场的有效性是不可直接进行检验的。
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必须借助于有关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等,而模型假设条件就是市场是有效的。
●套利的有限性现实中的套利交易不仅是有风险和有成本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套利交易会由于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而根本无法实施,从而使得证券价格的偏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
与套利相关的风险主要有:第一,基础风险(fundamental risk),即不能找到完美的对冲证券所带来的风险第二,噪声交易者风险(noise trade risk),即噪声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期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
1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
二、人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差
案例:天气与股票收益
气候能够对农业或者其它依靠阳光的产业产生影响,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气候变化对金融市场股票指数的影响 却是令人称奇的。然而,Saunders(1993)研究了1927 年至 1989 年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和1962 -1989 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指 数与美国证券交易所指数,发现纽约的云量与纽约的股价的 波动相关:当云量为100%(此时85%是雨天)时股指收益显 著低于平均水平;当云量为0-20%时(晴天),收益显著高 于平均水平;云量为30%-90%时股指收益没有显著差异。 Hirshleifer and Shumway(2003)对欧洲、美洲、亚洲的26 个国家的城市1982-1997年间的证券市场的主要指数收益进 行研究,发现代表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云量对股票指数 产生影响,在26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的云量和股指收益呈现 负相关的趋势,其中米兰、布鲁塞尔、悉尼和维也纳4个城 市的云量与股指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水平。
容易使用启发法判断。
启发法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 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和情感式启发法。
第一,代表性启发法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 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 物类似之处,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 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 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即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 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认知 心理学将这种推理过程称之为代表性启发法。 人们运用代表性启发法判断问题时存在这样的 认知倾向: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 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 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 种认知倾向容易造成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对偶然 性的误解等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信息,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即若证券价格不会由于向所有投资者公开信息集而受到影响,则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这意味着以证券市场信息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超额利益。
二.有效市场的层次划分:三.有效市场假说的成立主要依赖于以下基本假定:1.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能够对证券进行理性评价,市场是有效的;2.当部分投资者为非理性投资者时,他们的交易是互不相干的,因而彼此之间相互抵消而不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而不会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3.即使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以相同的方式偏离于理性标准,竞争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也会消除其对价格的影响,使资产价格回归基本价值,从而,保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4.即使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他的财富也将逐渐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四.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有限理性●完全信息假设缺陷a)交易客体是同质。
---满足b)交易双方均可自由进出市场。
---满足c)交易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
---不成立d)所有交易双方都具备完全知识和完全信息。
---不成立●检验缺陷市场的有效性是不可直接进行检验的。
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必须借助于有关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等,而模型假设条件就是市场是有效的。
●套利的有限性现实中的套利交易不仅是有风险和有成本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套利交易会由于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而根本无法实施,从而使得证券价格的偏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
与套利相关的风险主要有:第一,基础风险(fundamental risk),即不能找到完美的对冲证券所带来的风险第二,噪声交易者风险(noise trade risk),即噪声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期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
第三,履约成本。
佣金、买卖价差以及借入卖空证券所采乞付的费用第四,模型风险。
第五,套利的时间跨度。
“股票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 )指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封闭式基金之迷”是指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交易的价格不等于其净资产现值。
价格波动在其生命周期内呈现出四阶段特征:溢价发行,折价交易,折价率大幅波动和折价缩小。
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reversal effect )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的趋势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注:在金融实务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称之为赢者输者效应(winner-loser effect )。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
反应不足是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地、及时地反应。
规模效应(Size effect):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即股票收益率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帐面市值比效应(B/M effect ):在证券市场中存在着B/M 最高的股票的平均收益比B/M 低的股票要高的现象。
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指数效应是指股票入选股票指数的成分股后带来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提高的现象。
1. 预期效用理论是指在风险情境下的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加权估价后获得的,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所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U(PX,(1-P)Y)=P ⅹU(X)+(1-P)ⅹU(Y)2.风险态度与效用函数:确定性收益为:U(pX+(1-P)Y)不确定所得为:pU(X)+(1-P)U(Y)(1)、风险厌恶下的效用函数(下凹):U(pX+(1-P)Y)> pU(X)+(1-P)U(Y)y x 2121+)2121(y x U +yx )y (U 21)x (U 21+(2)、风险寻求下的效用函数(下凸):U(pX+(1-P)Y)< pU(X)+(1-P)U(Y)(3)、风险中性下的效用函数:U(pX+(1-P)Y)= pU(X)+(1-P)U(Y)财1x 富y x 212+yx =+)2121(y U )(21)(21y U x U +第五章 认知过程的偏差名词解释1、 启发法(HEURISTICS )和启发式偏差(heuristic bias )(1)Heuristics (or rules-of-thumb )is a decision-making shortcuts,including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availability heuristic and anchoring heuristic. )2121(y x U +)(21)(21y U x U +y x 2121+y x(2)It is necessary because the world, being a complicated place, must be simplified in order to allow decisions to be made.(3)Heuristics often make sense but falter when used outside of their natural domain and the wrong deduction is called heuristic bias.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NESS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representativeness:Hot hand 热手现象Gambler’s fallacy赌徒谬误2、HOT HAND PHENOMENON(认为样本可以代表总体)Sometimes people feel that distribution/population should look like sample, but sometimes they feel sample should look like distribution/population.Former is especially true if people aren’t sure about nature of distribution/population.3、GAMBLER’S FALLACY(用总体代表了样本)Gambler’s fallacy may apply if people are fairly sure about nature of population.They think even small samples should always look like population.Chap6心理偏差与偏好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会导致“事后聪明偏差”(hindsight bias)与金融市场“过度交易”(over traded)。
英文定义:overconfidence is when you have an inflated sense of your abilities.Various manifestations(表现):MiscalibrationExcessive optimismBetter-than-average effectIllusion of control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帐户”。
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人们有时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
人们有一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的证据的倾向,这种证实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叫“证实偏差”证实偏差来自于:(1)锚定效应,锚定于某些期望的证据而忽视反面证据(2)信念坚持,以至在决策失误时不断扩大损失(3)金融市场上的正反馈机制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s) :即“从众行为”表现为采用同样的思维活动、进行类似的行为,心理上依赖于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减少采取行动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在金融市场中指代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多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私人信息的行为。
羊群行为发生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不完全(2)推卸责任的需要(3)减少恐惧的需要(4)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其他一些个性方面的特征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
损失厌恶导致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即人们放弃他所拥有一个物品而感受的痛苦,要大于得到一个原本不属于他的物品所带来的喜悦。
在定价方面,同一种物品在这种情况下的卖价高于买价)与短视的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即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
投资者不愿意承受这种短期损失的现象被称之为短视的损失厌恶)。
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
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后悔厌恶理论的核心是以下三个定理:定理1:胁迫情形下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形下的后悔要轻微。
定理2:没有做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动引起的后悔要轻微。
定理3: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
(模糊厌恶、熟悉偏好老师没有讲)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s):是指人们倾向于推迟执行那些需要立即投入而报酬滞后的任务,而马上执行那些能立即带来报酬而投入滞后的事情。
Chap7 前景理论Part1:前景理论概述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理论。
心理学证据表明,有效的主观价值载体是财富的变化而非最终状态,前景理论提出了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以替代效用理论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