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及中国铁路历史

合集下载

铁路发展历程

铁路发展历程

•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序 号 1 2 3 4 5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修建时间 1825 1830 1832 1835 1835 序 号 10 11 12 13 14 国家 意大利 瑞士 西班牙 秘鲁 印度 修建时间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6
7 8 9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l091公里,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 甘肃;南经贵昆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 铁路网骨架,是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 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完成 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立方米; 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长度在3公里以 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延长106.1公里,其中 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 跨达192米),有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 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 设臵车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 全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巨宏 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 奖”。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 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 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 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 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 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 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 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你们知道吗,铁路这个东西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呢!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还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铁路的发展历程吧!我们得从18世纪说起。

那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于是,有人就想到了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

最早的蒸汽机车是在1765年由英国工程师里卡多·特雷维蒂克发明的。

不过,那时候的火车还非常简陋,只能靠蒸汽机提供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火车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先进。

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柴油机车。

这种机车不仅比蒸汽机车更加环保,而且速度也更快。

从那时起,铁路开始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铁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机车层出不穷。

比如说,电车、地铁、高速列车等等。

这些新型铁路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出行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铁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说到铁路,我们还得提到一个国家——中国。

你知道吗?中国的铁路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那时候,清政府开始引进外国技术,修建了一些铁路线路。

真正的铁路建设热潮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

从那时起,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运输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当然啦,铁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

比如说,如何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如何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对铁路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总的来说,铁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铁路会继续发展壮大,为世界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铁路发展史1

铁路发展史1
• 20世纪70年代 高速、重载铁路快速发展 • 世界能源危机 铁路全面复兴
序号 1 2 3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km.h-1 V≤120 120<V≤200 V>200
列车级别 普速列车 快速列车 高速列车
• 1964 日本 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 本东海道新干线,时速210km/h
日本人挤车视频
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km。其中帝 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 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 铁路以及赎回 的京汉、广三铁路仅占20%左右
如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比利时修 建的京汉铁路、法国人修建的正太铁路
张家口 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 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大境门, 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 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 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 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三)低谷
20世纪50年代 汽车和飞机运输发达 铁路发展进入低谷
1910年福特制成可供私人用的T型小汽车1928年产量达1500万辆; 1928年铁路的客运从1920年的300亿人次下降到200亿人次。 1935年美国首次问世DC-3型大型飞机; 1957年美国选用飞机人数开始超过火车
(四)铁路复兴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吴淞铁路
吴淞上海之间河道淤塞,疏通困难,大吨位轮船无法停靠上海港 全长4.5公里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自建铁路
• 其一,反驳铁路有利于巩固国防,刘氏认为守国之道在于 人和,并兼重地形之险,若造铁路,则不惟不设险,而且 自平其险; • 其二,反驳修铁路搞运输可以充裕国库,刘氏认为:“圣 朝之生财自有大道,岂效商贾所为”; • 其三,针对有人提出修建铁路,便于朝廷访查各地民情, 有益于政治清明,刘氏认为:“察吏之昏明,在精神不在 足迹”。 • 其四,反驳铁路利于民生的观点,刘氏认为铁路确实利于 人民出游,可使商贾得利,但货物流通便捷的同时,还会 导致“人心必增奢侈,财产日以虚糜”; • 其五,刘氏认为修筑铁路将使“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 灾易召”;其六,刘氏认为修铁路将引发民乱,“盖百姓 此时愤心未平,一旦创造铁路,复毁其田庐坟墓,则众怒 益甚。而伏莽之贼,遂得借共杀英人为名,因众心以作乱。

世界铁路的发展范文

世界铁路的发展范文

世界铁路的发展范文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最初的蒸汽机车铁路到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系统,世界铁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里程碑式的变革。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代两个方面介绍世界铁路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1.早期铁路的出现铁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当时,人们用木质滑轮抽水机将水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然后,在公元1世纪时,中国的明陶用一种由车轮和铁道组成的系统来引导块煤运输车。

这标志着古代铁路的出现。

2.蒸汽机车铁路的兴起现代铁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蒸汽机车铁路。

在1804年,英国的Richard Trevithick设计了第一辆了“彼得罗”号蒸汽机车并成功运行。

之后,George Stephenson创造了“飞马号”蒸汽机车,并于1825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旅客铁路,连接了英国的达尔文和斯托克顿。

3.铁路在全球的扩张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铁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

在美国,铁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西部的探索和定居。

在印度,英国殖民者建立了一条横贯全国的铁路网,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在其他欧洲国家,铁路建设也得到了重视,逐步形成了庞大的铁路网络。

二、现代发展1.高速铁路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次引入了高速铁路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高速铁路“新干线”。

之后,法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也纷纷建设了高速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以其快速、高效和环保的特点,成为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电气化系统的引入使得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则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高速列车的磁悬浮技术和气垫技术也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应用。

3.国际合作与互联互通总结世界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从早期的木质滑轮到现代的高速铁路系统。

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360文库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360文库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

1876 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全长约15 公里。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展开。

20 世纪初,清政府开始自主修建铁路,其中最著名的是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

这条铁路全长约200 公里,连接了北京和张家口,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其中包括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重要干线。

同时,中国的铁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如采用了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等先进技术。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同时,中国的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采用了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列车等先进技术。

总之,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中国的铁路建设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铁路分布知识点总结

中国铁路分布知识点总结

中国铁路分布知识点总结中国铁路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之一,其总长度超过13万公里。

中国铁路分布广泛,连接了全国各地,为中国经济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本文将从中国铁路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划、技术特点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19世纪末,当时是由外国技术和资本引入。

最早的铁路是从上海到无锡的京杭铁路,1869年开始建设,1876年通车。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建设也逐渐展开,并在20世纪初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铁路建设进入了“大跃进”时期,大量的铁路线路铺设,铁路运输的规模大幅增加。

1978年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铁路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加快铁路建设和改造的速度,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二、现状中国的铁路网络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主要连接各大城市,支线则连接小城镇和乡村。

中国的铁路干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铁路等,这些铁路线路连接了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支线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连接了西部较为偏远的地区,为资源开发和支援提供了必要的交通保障。

中国的铁路正在不断更新改造,大力发展高铁和普速铁路。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高铁线路长度超过3万公里,连接了全国大部分的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

中国正在建设更多的高铁线路,计划到2030年,高铁线路长度将达到4万公里以上,形成更加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中国的铁路运输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中国的铁路也在推进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三、发展规划中国政府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未来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其中,“十四五”规划期望加快高铁和普速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和速度。

同时,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形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机车发展史1(共12张PPT)

铁路机车发展史1(共12张PPT)
▲中国(zhōnɡ ɡuó)第一辆 火车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
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
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第二页,共12页。
一、世界及旧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zhōnɡ ɡuó)第一条铁路
担北当京成 —渝沈(阳成—▲都哈中-尔重滨庆国(北大()z连城h)际ō客特n运快ɡ专列线ɡ车,u,连ó经接)由现东达北存成和铁最关路内、古地遂老区渝;铁的路机运行车,。
★第二代代电力动车---“和谐号”CRH1 美国(měi ɡuó)1897年制
目前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由于它机身上 有一个大大的“0”字,人们便把它称为“0号”机车。专家考证后认为唐胥 铁路通车后,“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机车。
★ SS8”韶山8型“电力机车(diàn lì jī chē)
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1994年10月试制成功,是中国 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时速: 170km/h。在试验中最高更达到240km/h,是 当时全中国速度最快的铁路机车。1997年开 始批量生产。
第六页,共12页。
二、新中国(zhōnɡ ɡuó)铁路发展史
▲内燃机、电力机时代------我父亲的时代
★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zhìzào)的电力机车
SS1”韶山1型“电力机车
韶山ss1型电力机车,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开始批量生产,到 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 90km/h,车长19400mm。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SS1型机车性能不但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的安静,直到现在 该型机车还在全面的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 金经典。SS1 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具有相当的 历史意义和价值。也是我国第一代轨道牵引的绿色动力。现在为 客货两用型机车。但货物运输占主要。 SS1型电力机车被车迷称 为:“芍药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1、英国:铁路的故乡1825年英国达灵顿---斯托克顿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2、外国在华铁路中东铁路(俄)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1896-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南满铁路(日)南满铁路原来是中国东北的一条铁路。

原属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长春至旅顺段。

1897年8月与中东铁路干线同时动工,自旅顺向北、自哈尔滨向南同时铺设,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车。

属于宽轨铁路。

日俄战争期间,中东铁路支线旅顺至公主岭段被日军占领,改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窄轨轨距(1067mm)。

(八英尺四英寸)当时所使用的机车有部分后改建为标准轨距后被卖至台湾,供当时兴建中之纵贯线铁路使用(当时被编为80号型,战後改称为CK80型)。

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胶济铁路(德)胶济铁路是德国人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建造的一条殖民者插在被压迫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

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

安奉铁路(日)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

从安东(今辽宁丹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1904年动工。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于是继续强行修筑安东至奉天间的军用轻便铁道。

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

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

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自19世纪后期,铁路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地区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而中国的铁路建设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真正加速。

现今,中国的铁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网之一,连接了国内各大城市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

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

早期探索和慢速发展尽管中国在1896年就开始施工建造铁路,但在中华民国成立前,该国修建的铁路长度仍然相当有限。

前一些年,一些规模较小的铁路被建造用于地方交通和煤矿运输。

当时的政府资金不足,很多铁路都是由外国财团出资兴建。

1927年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铁路建设部门被国有化并纳入中央政府,把国有化的资产合并组成了若干联营公司,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的势力逐渐壮大为一个控制全国政权的党。

大规模发展时期建国后,中国国家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在1949年,国内铁路路长不到18,000公里,且大多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以1971年为例,国内铁路路长已经达到了51,800公里,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三大铁路网络,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在这段时期中,铁路作为交通工具和运输的主要手段,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新时代的变革和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为铁路建设创造了新的动力。

在1987年,中国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超过了60,000公里,在一些速度较慢的铁路线上,开始引进国外高速铁路的技术,试图提升铁路的速度和效率。

到了2007年,随着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铁路网络的总长度达到了75,000公里,同时也加快了与世界的连接。

高速铁路项目的全面启动和发展,使得中国的铁路已经迅速成为全球最长、最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总结起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漫长而藉由改革创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网之一。

铁路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起伏和困难,但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也走过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回溯中国的铁路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不断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史

各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史

<一>法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史法国是世界上从事提高列车速度研究较早的国家,1955年即利用电力机车牵引创造了331km/h的世界纪录,在日本建成东海道新干线之后,他们开始从更高起点研究开发高速铁路,1976年法国开始了东南线高速铁路(TGV)的建设,TGV高速铁路系统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在技术、经济、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0多年来,一直居于世界铁路运输的前沿。

1981年法国建成了它的第一条高速铁路(TGV东南线)TGV高速列车在东南线南段部分投入运营,试验纪录达到380km/h,打破了传统铁路运行速度的概念。

法国建成了它的第一条高速铁路(TGV东南线),该线包括联络线在内全长417km。

东南线上运行的TGV-PSE型高速动车组允许最高速度为270km/h,超过了当时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最高速度220km/h。

1990年5月,TGV列车在大西洋线上创造的515.3km/h的世界纪录,1990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地中海高速线,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km/h,速度为300km/h 的高速双层列车也已问世。

现已研制出性能更高、速度达350km/h的第四代动力分散式AGV型高速列车。

1993年TGV北方线(也称北欧线)全线开通,全长333km。

北方线由巴黎以北的喀内斯到里尔,在里尔分为两条支线,一条向西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到达英国伦敦,另一条通向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东连德国的科隆,北通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

<二>德国高速列车发展史德国从1986年正式开始研发高速铁路,ICE——试验型城际列车特快(InterCityExperimental)——于1989年投入服务。

为了适应在整个欧洲的推广,ICE发展到第三代车型ICE3时取消了动力车头。

动力输出被分散在列车各车轮上,各车廂推进力量相同,在同等耗能下大大提升列车的稳定性、动力效率与爬坡能力。

以ICE3的技术为基础,德国高铁也发展出了ICE-T(电力驱动)和ICE-TD(柴油驱动)两种摆式列车,ICE T/TD不以直线上的最高速度作为主要发展的目的,而是保持车辆在弯道上的平均车速,可以很好的适应多弯的山路,独有的车体倾斜技术令列车能够应付更多、更急的弯道并以更高的车速过弯。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算机、光导纤维、数字技术构成的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
的通信、信号两个领域的关系。发展的趋势是计算机联锁 取代目前的电气—机械联锁。另外自动排列进路可使密集 列车运行作业最优化,并使调度员摆脱人脑速度和能力的 限制。

在电气化铁路上采用最高用电量控制技术,即在峰值时可自动暂时
切断采暖等用电,以保证正常牵引用电。目前,日本及西欧各国大部分 电气化铁路都采用了远动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从有接点的继 电系统,到无接点的半导体电子系统,直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本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迅速发展,铁路受到新浪潮冲击。

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 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同时改革运输组织工作,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和信息 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加之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及铁路的区域 联网、洲际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陆上运输中仍发挥着 骨干作用,在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7
8 9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37
1838 1839
16
17 18
南非
日本 中国
1860
1872 1876
目前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各洲的分布

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约120余万公里,美国20多万公
里,俄国10多万公里,中国突破7万公里,印度、加拿大6万多公里。
其他如法国、德国4万多公里,阿根廷3万多公里,日本、意大利、墨
第一部分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世界铁路 中国铁路 铁路种类
英国:铁路的故乡

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机器生产取得了主导地位。几十 年后蒸汽车头问世。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高速铁路-项目-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自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丹-麦和韩国等国家都已拥有高速铁路,还有多个国家正在建高速铁路。

回顾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速铁路经历了3次主要的建设高潮。

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1第一次建设高潮1964一1990年。

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千线正式通车,该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km,运营速度高达210km/h。

-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建设成就显著,在技术、商、财政以及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日本于1971年通过了新干线建设法,并对全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做出规划,开始向-全国普及发展。

日本于1972年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建设给欧洲国家以巨大冲,各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1981年,法国高速铁路-TGV在巴黎和里昂之间开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中心、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国家的铁路-网络。

此后,德国开发了高速铁路系统,意大利修建了罗马一佛伦萨线。

1986年,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计划修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长达130k的T形高速铁路网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为赶超日本,法国和德国先后着手开展高速路试验。

1981年,法国TGV列车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380km/h;1988年,德国LCE列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406.9km/h;1990年,法国TGV列车-又创造了515.3km/h的界纪录。

欧洲国家高速铁路技术的进展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使之-加强了技术研究和新型车辆的开发山阳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分别提高到275k/h-和300k/h。

中国铁路发展史ppt课件

中国铁路发展史ppt课件
37
抗美援朝中的铁路运输保障 •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1月6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
铁道兵团、铁道工程总队、铁路志愿援朝大队陆续入朝,执行铁 路保障任务,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 运输线”。
38
中国铁路网络骨架形成期(1953~1978)
• 首先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至1957
40
铁路技术装备的发展
• 从1952年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在
四方铁路工厂诞生,到1988年12
月大同机车工厂停止生产蒸汽机车
为止,36年间共制造各种型号蒸 汽机车9787台。
机械60年之老照片: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
• 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所成功研制
出中国第一台主型内燃机车。同年
研制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的的提高。
• 城市不仅在物质上, 而且在精神上较传统时代都有了明显的
改变。
33
第三部分
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1978
34
铁路概况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中国铁路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重建发展,面貌焕然一 新,为推动我国工业体系建立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至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07公里,路 网框架基本形成。技术和装备取得了很大发展,铁路年客货 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和11亿吨,是1949年的7.9倍和19.7倍。
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 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39
第一个五年计划铁路修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的需要,继续修建通往西南、西北的 铁路干线。 二、旧中国铁路虽然偏重沿海地带,但是许多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没有铁路 相通,需要增辟出海通道。 三、为了加强和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交往,增建新的国际联运线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当时英法两国合作在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西郊铁路。

随后,中英两国共同开凿了天津、北京等多条铁路线。

1881年,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有轨电车——南京有轨电车也正式开通运营。

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迅速。

1902年,东北铁路开通,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连成一片。

之后,中国铁路网发展得到加快,各省市间的铁路线开始互相连通。

1910年,中国的第一条“总体规划”的铁路——沈阳至大连铁路开通,至此中国铁路网基本形成。

20世纪30年代,中国铁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除了各省市铁路线的不断扩建外,国内开放的各种重大铁路工程也开始加快进行。

1931年,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南昌至武汉铁路开通;1935年,中国第一条跨省铁路——南昌至上海铁路完成;1936年,中国最长的铁路线——北京至南京铁路建成,中国铁路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经历了一系列起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又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大规模扩张和改建,高速
铁路也逐渐普及,同时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18年,全国铁路线全长达3.2万公里,跃居世界铁路网络第一位。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中国铁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

本文将从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政策变化、建设概况和发展改革四个方面,介绍中国铁路的概况。

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铁路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全长14.5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但总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进入20世纪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加快。

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01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支持战争需要,中国政府加大了铁路建设的力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铁路建设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高峰期,不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变化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铁路建设和运营权收归国有。

民国时期,政府实行“民办铁路”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国家主导、统筹规划”的政策,由国家主导铁路建设和运营。

在政策目标的调整方面,从最初的建设干线铁路、发展交通运输,到后来的建设综合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再到现在的建设现代化铁路网、推动国家战略实施,政策目标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概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

此外,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世界知名的高铁线路。

在铁路建设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铁路规划和布局,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发展形势,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

从世界铁路发展看中国铁路

从世界铁路发展看中国铁路

从世界铁路发展看中国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铁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庞大铁路网络的国家,其铁路建设和发展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世界铁路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铁路的现状和未来。

一、世界铁路发展的历史回顾铁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的英国率先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现代化铁路。

随后,铁路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和美洲,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方式。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铁路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铁路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交通需求。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络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20世纪初到40年代的初步建设阶段,当时的铁路主要是满足国内的基本交通需求。

然后是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规模铁路建设阶段,中国铁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铁路建设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和设施设备得到了大幅提升。

高速铁路的建设更是成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速度之快、技术水平之高令世界瞩目,成为了中国铁路的一张名片。

三、中国铁路的现状和挑战目前,中国铁路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铁路网络。

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铁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

尽管中国铁路的安全记录在过去几年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旅客和货物运输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仍然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任务。

其次是铁路运输的效率问题。

第一章中国铁路的历史以及发展

第一章中国铁路的历史以及发展

第一章中国铁路的历史以及发展中国铁路创始人詹天佑詹天佑铜像一、中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特别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任轩于1859年所著《资政新篇》中,强调近代交通运输对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几带交通运输的创议。

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govern.ment的拒绝。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govern.ment赎回拆除了。

五年后,在清govern.ment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此后又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但由于清govern.ment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铁路消息的传入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与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参加过抵抗英国侵略战争的魏源于1844年编撰的《海国图志》,都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

清末地理学家徐继畲于1848年编著的《瀛环志略》,进一步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铁路情况,如“造火轮车,以石铺路”,“熔铁为路,以速其行”,并称赞这种运输工具“可谓精能之至矣”。

吴淞铁路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于1876年简称,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

这条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建的。

铁道概论知识

铁道概论知识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 铁路——宝成铁路
铁路种类
· 国家铁路 · 地方铁路 · 合资铁路 · 专用铁路 · 专用线
二、铁路线路分类的变化
· 特别繁忙干线 · 繁忙干线 · 干线 · 支线 · 高速铁路 · 快速铁路 · 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
·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线路;
快速铁路
•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120km/h但不超过 200km/h的线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 不低于160km/h;
♦ 以上投资约2000亿元,计划2020年前,投资20000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目前
为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 南京、武汉、成都、重庆、长春、苏州、 杭州、沈阳、哈尔滨等14个大城市的轨道 交通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模将达到1600 公里左右。同时,青岛、西安、厦门、济 南、长沙、郑州、石家庄、宁波、无锡、 福州等大城市,在长期的前期研究工作基 础上,也正在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的规划工作。
重载运输:北美单元列车
· 12000t,100辆车编组 · 维修基地摘挂一定数量车辆轮修 · 48000t补机推送,200~300辆编组 · 车站站线足够长2.4~2.7km · 3~5台机车牵引
中国铁路的发展
简单历史回顾
· 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 唐胥铁路开创第一(用骡马牵引货车“马车
铁路”) ·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 如今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六、机车车辆升级换代
· 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DJ2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蓝箭”号电动车组 · “先锋”号电动车组 · “中原之星”电动车组 ·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 · “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行时间 34分钟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京沪高速铁路
建成时间 2011年6月30日 首 末 站 北京南—上海虹桥
线路里程 1318公里 建设速度 380km/h
总投资2200亿元,全程运行时间不到5小时,开通前跑出486.1km/h的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家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印度 加拿大 德国 澳大利亚 阿根廷 法国 巴西
里程(km) 226,427 128,000 120,000 63,327 57,216 41,896 38,550 35,897 29,901 29,817
总裁十河信二
1820
1840
总工岛秀雄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改变了人们对铁路“夕阳产业”的认识 给日本民众带来极大的自豪感 2年实现盈利,7年收回全部投资。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日本从
1967年开始修建多条新干线 东京到大阪由6.5小时缩短到3.1小时,今天已缩至2.3小时 将主要大城市连成一体,形成“太平洋工业带”,有力推动了日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批准时间 1970年
开工时间 1973年
通车时间 1991年
线路里程 327公里
首 末 站 汉诺威—维尔茨堡最高速度 280km/h
年均建设 18公里
1820
1840
ICE3
1860
1880
1900
1920
CRH3
1940
1960
1980
2000
建成时间 1876年
线路里程 14.5公里
首 末 站 上海—吴淞镇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唐胥铁路
建成时间 1881年
线路里程 11公里
首 末 站 唐山—胥各庄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英国1825年
德国1835年
俄国1837年
加拿大1836年
法国1832年
中国1876年 印度1852年
美国1830年 日本1872年
澳大利亚 1854年
秘鲁1851年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吴淞铁路
2020
西苑铁路——慈禧太后的小火车
建成时间 1886年
线路里程 1.5公里
首 末 站 北海—中南海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京张铁路——詹天佑
建成时间 1909年
线路里程 201.2公里
首 末 站 北京丰台—张家口
1820
1840
1860
欧洲不服
TGV东南线-1928年来法国的第一条新建铁路
批准时间 1971年 通车时间 1981年9月 首 末 站 巴黎—里昂
开工时间 1976年10月 线路里程 417公里 最高速度 270km/h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名称 东南线 大西洋线 北方线 巴黎联络线 地中海线 东部线
2020
“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 这样的车。”
——邓小平,1978年10月
1820
1840
当时新干线最高运营速度220km/h,中国旅客列车平均时速43km/h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秦沈客运专线
建成时间 2003年1月
英国——铁路的故乡
建成时间 1825年 首 末 站 达林顿—斯托克顿 线路里程 32公里 建 造 者 乔治·史蒂芬森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5英镑上的史蒂芬森和火箭号
收藏在博物馆的火箭号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四横四纵高铁网
八纵通道: 沿海通道 京沪通道 京港(台)通道 京哈~京港澳通道 呼南通道 京昆通道 包(银)海通道 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 绥满通道 京兰通道 青银通道 陆桥通道 沿江通道 沪昆通道 厦渝通道 广昆通道
线路里程 404公里
首 末 站 秦皇岛—沈阳 建设速度 200km/h
1820
中华之星,2002年跑出321.5km/h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建成时间 2008年8月1日 线路里程 120公里 首 末 站 北京南—天津 建设速度 350km/h
本经济高速增长
名称 东海道新干线
山阳新干线 东北新干线 上越新干线 北陆新干线 九州新干线 秋田新干线 山形新干线
首末站 东京—新大阪 新大阪—博多 东京—新青森
大宫—新泻 高崎—金泽 博多—鹿儿岛 盛冈—秋田 福岛—山形
里程 515.4 554 675 270 347 257 127
87
速度 270 300 320 240 240 260 130 13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高铁二等座
高铁商务座
读音 “高” 运行速度 300~350km/h 编组 8辆/16辆
主力车型 CRH2C、CRH3、CRH380AL、CRH380BL
CRH380AL
读音 “动”
运行速度 200~250km/h 编组 8辆/16辆 主力车型 CRH1
东海道新干线
通车时间 1964年10月1日 线路里程 515.4公里 首 末 站 东京—大阪 最高速度 200km/h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十河信二,新干线之父,71岁出任国家铁道公司总裁 更换不同意新干线方案的总工程师 将3000亿预算谎报为1972亿,获得国会批准建设 申请世界银行288亿贷款,绑架日本政府
CRH2 CRH5
CRH2A
读音 “城”
运行速度 200~250km/h 300~350km/h
编组 多为8辆
CRH6
郑州—西安 郑州—北京 郑州—上海 郑州—广州
500km 670km 1000km 1600km
1.8小时 2.5小时 4小时 5.5小时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绿皮车硬座
空调车硬座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里程 417 282 333 128 443 300
速度 270 300 300 300 320 32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2007年4月3日,法国高速试验列车V150创造了574.8km/h世界纪录
1820
1840
1860
188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蒸汽机车 164km/h 1938年,英国 蒸汽机车 202.7km/h 1939年,德国 内燃机车 215km/h 1939年,意大利 电力机车 203km/h 1955年,法国 电力机车 331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