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技能的形成》必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技能的形成》必考点最新版(二)1、判断题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
2、单选题 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A : 示范B : 讲解C : 练习D : 反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3、单选题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_____。
A : 原型内化B : 操作整合C : 操作熟练D : 原型定向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阶段的区分。
其中,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单选题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实验中,将被试者分两组学习射箭。
甲组受到详细指导——演示如何站立、握弓、放箭;乙组自行尝试,未受严格指导。
经 18 次练习,甲组射屮率为 65%,乙组射中率为45%。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_____因素很重要。
A : 指导B : 发现C : 练习D : 反馈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有明确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必要和适当的练习,教师及时正确做出反馈,最终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觉。
本题中甲组进行的是有指导的练习,而乙组进行的是自发练习,他们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有明确讲解和示范的,一个没有。
故本题选 A。
5、单选题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封闭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封闭性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性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的因素论述题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的因素论述题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的因素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的论述:
1. 生理因素: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和身体状态对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有重要影响。
例如,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和力量水平,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状态,会影响动作的执行和控制。
此外,其他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和遗传背景等也可能对动作技能学习产生影响。
2. 认知因素:认知过程在动作技能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注意力、感知、记忆、决策和问题解决等认知功能对动作的学习和执行有影响。
因此,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会对动作技能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
3. 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对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控制也有重要影响。
环境的反馈、刺激和情境因素,例如练习环境的复杂性、变化性以及社交因素,都会对动作的学习和执行产生影响。
此外,教练的指导和他人的示范也对动作技能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4. 动机因素:个体的动机水平和动机类型会影响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
动机是个体对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可以促使个体坚持学习动作技能,在困难时保持积极性,并通过努力与挫折来提升技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在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方面的表现也会有差异。
此外,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因此个体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持续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节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2
那么刚才这一 过程我们就称 之为反馈
两方面作用:1 促进作用 2激励学习者向目标持续努 力。
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
以学习五 步拳为例
示范
练习
练习与练习曲线 练习过程的一般
规律
练习的涵义:练习 是指以掌握一定的 动作或活动方式为 目标的反复操作过 程。
刚才老师已经讲解了 五步拳几个动作同学 也已经示范了,那么 接下来如果要牢牢记 住,就需要我们进行
练习。
想一想:我们刚
学了几个五步拳的 动作,你认为在学 习时最重要的是什 么呢?
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二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指导与示范?练习?反馈指导的涵义所谓名师出高徒正是说明了指导的重要性
第三节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二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 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外部因素指导与示范 练习 反馈
指导的涵义
+ 所谓名师出高徒正是说明了指导的重要性。
+ 利用形象而生动的讲解与技能演示将所学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情感陶冶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本题解释:【答案】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2、单选题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_____。
A : 意识B : 心理C : 动机D : 意志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解析】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故选 C。
3、简答题简述影响幼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答案要点】(1) 知识经验。
幼儿知识经验相对匮乏,因此只能根据其年龄特点学习一些与其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对简单容易的技能。
(2)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①操作技能的学习始于教师的讲解。
教师的讲解要尽量做到简单、易懂,多用一些幼儿可以容易理解的语言。
②教师要保证示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把握示范的时机,使幼儿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示范。
(3)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断增加练习的次数等形式,个体会掌握某种技能,而且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和协调性会逐步地提高。
(4)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①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②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反馈。
4、简答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 (1)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身心发展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①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
②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
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渐前进。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技能的形成》考点预测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技能的形成》考点预测最新版(二)1、单选题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可以合称为下列哪一阶段_____A : 原型定向B : 原型模仿C : 原型操作D : 原型内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原型内化阶段包括了加里培林及其学派所称的“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三个阶段。
2、简答题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有哪些?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的掌握。
【参考答案】 (1)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如何结合,视情况而定,如果强调操作,示范为主;如强调学习的法则与原理,以讲解为主。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操作技能。
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前者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免、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后者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毫无疑问,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论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论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摘要]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高技能人才分为智慧型、操作型和复合型。
影响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需要与兴趣、意志与敬业、练习与变式、实践与反思。
充分认识智慧技能的价值,重视情感因素的动力功能,发挥意志和敬业精神的调节作用,强调反思和实践智慧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价值,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应该重视和重新认识的问题。
[关键词]技能高技能人才心理因素自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先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开始,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分类和培养模式众说不一,但迄今尚未达成广泛共识。
以心理学的视野对技能和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进行剖析,有助于从根本上反思已经习惯化的理念和做法,重新审视影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心理因素,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
一、高技能人才的心理学内涵(一)技能的心理学内涵《心理学大词典》把技能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加涅把广义的技能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特殊的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三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技能的本质是专门和非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是适用于特殊领域的产生式系统;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也称思维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的知识,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情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可分为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
智慧技能是借助于言语在头脑中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动作技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任务的能力。
技能与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和丰富有密切关系,纯粹的智慧技能或动作技能几乎是不存在的,其间存在的相当大的交叉过渡区域才是技能的主体。
(二)技能形成过程的心理要素研究表明,影响技能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情感,涉及需要与兴趣、意志与敬业的信念等,是技能形成的动力系统;第二位的是行为,包括实践、练习、变式等;第三位的是认识,涉及智慧、理论知识和反思等,随着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显示出这类知识的作用。
最新护理教育学的教育心理学基础-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严 尊重 名誉 亲情 友情 爱情
安 全 需 要
生 理 需 要
(四)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 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学习者为中心。 2、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提供宽松而愉快的学习环境,关心、爱护学生。 3、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由听众、观众→“演 员”,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资源提供者,帮助学习者 达到自我实现,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学习效果。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掌握 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养成学习习惯,学与思结合。 6、接受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培养人不可能是均一产品。 7、使用学习合同,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负责自我评 价、自我反省的机会。促进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8、在护理教学中,促进学生自由学习。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发展新型的学习观和教育观,促进学习者
构建能力的发展,掌握构建性学习方法。
2、努力为学习者创建构建性学习环境条件。
3、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4、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是积极的、主动性的、
积累性的和反思性的,做到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七、学习的心理学分类
(四)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提倡教师利用程序化的方式指导学习者学习
1、学习的结构模式:内容结构(知识与技 能)、态度与方法。 2、认知累积学说:阶梯形的发展过程,学 习的层次理论。 3、教学阶段学说:
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愿望) (注意)(编码)(储存) (检索)(迁移) (应用)(强化)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研究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研究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研究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举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填、判、名解)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成就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偶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接纳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造就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形成作用的研究
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形成作用的研究1. 问题的提出中职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加强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力度,锻炼和提高机体本体感觉的动觉能力以及与不同职业密切联系的职业技能。
这将是今后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
通过对我市10所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表明: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比较累,吃不消,特别是在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具体操作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而实习指导教师则普遍认为当前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效果不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身控制肌肉进行运动的能力较差,肌肉的敏感性、精确性差,掌握不了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用力顺序。
因此,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保证操作技能教学与实习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操作技能形成所需要的动觉和肌肉的敏感性、协调性,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动作技能的教学和动觉练习而得到培养和发展。
2. 体育技能和职业操作技能的生理本质及其形成的过程体育技能的生理本质,是建立在复杂的、连锁的、立体感受性的运行条件反射过程基础之上的。
而职业操作技能则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与心智技能构成的,通过学习而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操纵活动方式。
从二者的生理本质的比较来看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体育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和自动化四个过程;而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是由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组成。
二者的形成,开始时肌肉的外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正确和错误动作同时出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分化抑制得到发展,练习中大部分错误动作得以纠正,能比较顺利的、连贯的完成整个动作,最后经过巩固,形成准确、熟练的动作技能。
由于二者形成过程的本质是相通的,这就为动作技能向操作技能迁移提供了可能和途径。
3. 动觉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动觉是形成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前提。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通过逐步提升技能和经验,人们可以逐渐达到高级水平。
在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一项新的操作技能。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对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
初学者往往需要依赖指导和教练的帮助,以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在中级阶段,人们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基本要领,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一些常见的操作。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积累更多的经验,并且逐渐提高他们的技巧和效率。
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技能,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求。
在高级阶段,人们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并且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操作。
在这个阶段,人们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技能解决各种问题。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指导和培训其他人。
在每个阶段,人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参加培训课程,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
实践则是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技能,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
态度和动力也是形成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
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持续的动力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同时,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和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总结起来,操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与他人交流合作,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内部因素,有些是外部因素。
(一)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因素1.个性: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学生个性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进行某种动作时,人的个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不同。
关于个性对动作技能的形成有什么影响的问题研究,大都以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奥吉利夫和塔特科在1967年的研究表明,与出色完成竞赛活动有关的个性因素有;达到目标的动机;忍耐力;对刺激的抵抗力,保持稳定的能力;控制能力;任劳任怨:,吃苦的能力;自信、大胆和心胸开阔;智力高于大学生平均水平。
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动作技能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另外,个性的倾向性也与动作技能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例如,外向性的人比内向性的人动机水平较高,行动效率也高;外向性的人比内向性的人较难形成条件反射;外向性的人适合进行力量大的活动,而内向性的人适合进行精细准确的活动;外向性的人动作速度快,而内向性的人动作准确性高等。
这些都说明个人性的倾向性与动作技能形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智力:关于智力和动作技能的.关系,心理学家的探讨结果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日本心理学家松原把众多的研究结果归纳为两种情况第,当学习者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平时,小肌肉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智力之间有较低的正相关,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大肌肉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智力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关;通过心理训练所进行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智力之间相关不大。
第二,当学习和智力之间是清晰的正相关,智力越低,学习进步越慢。
3.知识经验与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技能,但技能的形成必须军用知识,知识愈丰富,对克服技能学习的难点愈有帮助。
但是只学习理论,不学习操作,很难形成任何动作技能。
因为知识和运动分析器没有建立起联系。
只模仿操作,不学习有关理论,其技能也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理论可以加快动作技能的获得,可以免去或减少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错误。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训练方法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训练方法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认知、社交和情绪等多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活动教案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训练。
一、认识幼儿操作技能的重要性1. 幼儿操作技能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操作技能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通过操作,幼儿能够获得物体的属性、功能等重要信息,进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幼儿操作技能与社交发展的关系在幼儿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互动,操作技能的培养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例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幼儿需要运用操作技能与他人有效地互动和合作。
3. 幼儿操作技能与情绪发展的关系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幼儿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这有助于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当幼儿成功完成一项操作任务时,会感到满足和自信,促进积极情绪的形成。
二、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1. 提供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操作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搭建积木的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当的积木,让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和建造方式。
2. 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幼儿在活动中应该被引导去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指令。
在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提示,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幼儿的操作技能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各种学习角落和材料,如角落中的水槽、绘画区、建造区等等。
这些环境可以激发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实践,促进他们的技能发展。
三、实践训练方法的选择1. 视频模仿法幼儿可以通过模仿观看视频中的操作过程,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如折纸、插花等。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操作视频,与孩子们一起观看,并引导他们模仿学习。
2. 游戏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讲义 第五章
第五章小学生技能的形成和教学第一节技能一、技能及其特点(一)技能的实质早期心理学对技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简单的动作技能方面,如打字、发电报等,现在相对更加重视复杂技能的研究。
1.技能首先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方式,既有可能是外显的,也有可能是内隐的。
2.技能这种活动方式应表现出规则性。
定义:熟练的。
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动作系列,不同于随机的、任意的动作组合。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和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练习对技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中练习量是一个重要因素。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与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与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是它仍然属于一门专门叙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知识,并不是活动本身。
3.技能是和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与一般的随意行为。
4.技能包含的各动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来进行的,符合活动的基本规律。
因此技能不等同于习惯。
技能是通过系统学习和教学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5.合法则的动作技能的五个基本特征。
流畅性:各动作成分以整合的、互不干扰的方式和顺序运作。
迅速性:快速做出准确反映经济性: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生理和心理能量较小同时性:熟练的活动的各成分可以同时被执行或者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无关的活动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条件。
二、技能的类型一般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一)操作技能定义: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性活动方式。
特点:1.操作性技能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2.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执行的通过外部显现的机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3.就动作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
(二)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
护理教育学资料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及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传递社会的经验,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1、我国古代教育:2、西方教育:3、广义的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
4、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学的概念: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一般规律的学科。
2.教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体系的形成阶段:(3)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3.教育学分类: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
二、教育的意义及任务:(一)教育的意义:1、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教育的任务:1、使学生系统掌握“三基”功能。
(1)基础知识:(2)基本知识:(3)基本技能:2、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1)开发智力:(2)培养能力:3、进行素质教育,树立“四观”(1)世界观(2)道德观3)审美观(4)劳动观三、教育的要素及特点:(一)教育的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内容(1)教育目的(2)教育内容4、教育手段:(二)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和阶段性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育理念现代化2、教育方向素质化3、课程设置交叉化4.教育体系网络化5、教育途径多元化第二节护理教育概述一、护理教育及护理教育学的概念:(一)护理教育: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护理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学、人文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护理人才的活动。
(二)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交叉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二、护理教育的特点:1、人道性2、继承性3、周期性4、实践性5、整体性6、艰巨性三、护理教育学的任务1、研究护理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完善护理教育的内容。
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运动技能学习的研究是体育教学理论、体育学习理论和运动训练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国外体育院校的课程与教学中专门开设有/ 运动技能学0的课程,运动技能学习是一门还不够成熟的边缘学科。
运动技能的研究主要是借用一般学习的理论观点,还处于理论构建阶段。
关于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严格地讲,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最佳条件是不同的,应分别给予探讨,但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经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初步调查,总结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共同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资料分析。
为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一、示范、讲解是形成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的重要手段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必须通过/ 信息0传的传导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教师给予的感知信号,通过学生的眼、耳等感官,不断地经过大脑理解、分析、综合,再通过肌肉感受反复进行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
体育教学中的/ 信息0传导主要表现在讲解与示范。
因此,讲解、示范必须讲究其效果,否则会使得其反。
示范、讲解在体育教学中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形成准确的动作表象和动作念,进而在实际练习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1、示范是形成运动表象的决定因素有学者曾对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示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在什么条件下示范是有效的。
此后又有人通过研究提出了许多有闪斩建议,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结果是在某种条件下,示范比其他方法更能够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
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自身的某些特征、示范的准确性、何时给予示范等等。
首先,不同的示范者對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曾有研究比较熟练的示范者与不熟练的示范者的示范效果,发现当观察熟练的教师的示范相比,学生在前面一种情况下的学习效果优于后者。
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一)操作的定向1.操作定向的含义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
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
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2.模仿的实质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
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
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1.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的作用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人机操作分析范文
人机操作分析范文人机操作分析,是指对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与计算机的交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机操作的优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性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机操作的定义、流程、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人机操作的定义人机操作是指人类用户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一系列控制操作的行为。
它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环节,涵盖了多种操作方式,例如键盘输入、鼠标点击、触摸屏操作等。
二、人机操作的流程人机操作的流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目标确定:用户通过思考和分析,确定与计算机交互的目标和需求。
2.操作选择:用户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例如键盘输入、鼠标点击等。
3.操作执行:用户进行具体的操作行为,例如输入文字、点击鼠标等。
4.反馈获取:用户通过屏幕、声音等方式获取计算机对操作的反馈信息。
5.结果评估:用户根据反馈信息来评估操作的结果,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6.调整优化:根据评估结果,用户可以对操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人机操作的影响因素人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用户的技能水平: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经验对于操作的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2.计算机系统的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按键布局合理性等都会对操作的结果产生影响。
3.环境因素:例如噪音、光照等环境条件对于用户操作时的集中度和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4.硬件设备的性能:包括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的质量和响应速度,以及显示器的分辨率等。
5.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稳定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操作体验。
四、人机操作的分析方法人机操作的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1.用户测试:通过让用户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他们的操作行为和反馈情况,从而评估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采集用户对于操作的看法和主观感受,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教育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学科,还是基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综合学科,还是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是连接学科还是具体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整体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
4.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1.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大脑皮层的分区: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言语区、联合区。
3.布洛卡区:在额叶的后下部,负责语言的表达。
4.联合区:位于感觉区与运动区之外的大片区域,称为联合皮层,负责对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5.反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是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根据形成的特点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7.条件反射根据形成的特点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两大类。
8.感觉的定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觉适应:是指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刚入水游泳时感觉水有点凉,过一段时间后便不觉得其凉了。
11.感觉对比:可划分为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物同时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下,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同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亮些。
继时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物相继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喝完中药再吃糖,觉得糖比先前要甜的多。
12.联觉效应: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或同时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例如有人听到勺子刮盘子的声音会产生冷觉。
13.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