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经典选读指定篇目

合集下载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六年级国学背诵篇目(1)

六年级国学背诵篇目(1)

太原市致远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国学背诵班级:姓名:【国学诵读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国学诵读篇目二】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国学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改对小学国学教育的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朋友和家长们快快利用寒假学起来吧。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第一部分:育人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 上册

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 上册

国学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第二课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目录编者的话公民道德三字经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古诗篇八阵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岳阳楼黄鹤楼秋夜寄邱员外听筝赠别(二)贾生清平调三首之一、二满江红雨霖铃一剪梅长相思青玉案元夕声声慢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现代诗歌流星麦苗迎春花融冰枯叶蝶书古今对偶句(节选) 走进永州零陵春望伤渔溪三首国学经典论语十则增广贤文(下)编者的话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学习中华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

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认知,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小学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我们杨梓塘小学地处西山,与永州最高学府湖南科技学院相邻,西邻朝阳岩,北接文化圣地柳子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

长期以来,学校本着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文化兴校,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望天门山------李白tiān mãn zhōng duàn chǔjiāng kāi天门中断楚江开,bìshuǐdōng liúzhìcǐhuí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chū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 yípiàn rìbiān lái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背景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古诗今译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2、绝句-------杜甫liǎng gâhuáng límíng cuìliǔ两个黄鹂鸣翠柳,yīháng bái lùshàng qīng tiān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 hán xīlǐng qiān qiūxuě窗含西岭千秋雪,mãn bïdōng wúwàn lǐchuán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古诗今译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3、赠花卿------杜甫jǐn chãng sīguǎn rìfēn fēn锦城丝管日纷纷,bàn rùjiāng fēng bàn rùyún半入江风半入云。

cǐqǔzhǐyīng tiān shàng yǒu此曲只应天上有,rãn jiān nãng dãjǐhuíwãn人间能得几回闻。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阅读国学经典篇目的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一、二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㈡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四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㈡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五、六年级】㈠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颜氏家训•风操第六》、注音版的《论语》、《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㈡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及指定书目汇总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及指定书目汇总

六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国学经典(12首)班级:六(3)班 姓名:9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 īn 薄b áo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 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

判官,官职名。

⑵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4)惨淡:昏暗无光。

(5)满:铺满。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98.夜归鹿门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1)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2)余:我。

(3)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4)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5)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译文: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第一篇: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论语》必读书目:《秘密花园》略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窗边的小豆豆》、《西游记》、《格列佛游记》古诗文背诵篇目: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2、夜雨寄北…………………………………………………李商隐3、过故人庄…………………………………………………孟浩然4、赤壁………………………………………………………杜牧5、山居秋暝…………………………………………………王维6、望岳………………………………………………………杜甫7、春望………………………………………………………杜甫8、登高………………………………………………………杜甫9、旅夜书怀…………………………………………………杜甫10、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1、饮酒…………………………………………………… 陶渊明12、次北固山下…………………………………………… 王湾13、雁门太守行…………………………………………… 李贺14、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15、观沧海………………………………………………… 曹操16、渡荆门送别…………………………………………… 李白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18、金缕衣………………………………………………… 杜秋娘19、问刘十九……………………………………………… 白居易 20、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21、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22、醉花阴………………………………………………… 李清照2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24、相见欢………………………………………………… 李商隐25、爱莲说………………………………………………… 周敦颐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论语》必读书目:《骆驼祥子》略读书目:《女生贾梅》、《男生贾里》、《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古诗文背诵篇目:1、雪梅…………………………………………………… 卢梅坡2、游山西村……………………………………………… 陆游3、龟虽寿………………………………………………… 曹操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5、蒹葭……………………………………………………《诗经》6、关雎……………………………………………………《诗经》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8、乌夜啼………………………………………………… 李煜9、木兰诗……………………………………………… 北朝民歌10、江城子………………………………………………… 苏轼11、破阵子………………………………………………… 辛弃疾1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13、满江红………………………………………………… 岳飞14、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15、武陵春………………………………………………… 李清照16、行香子………………………………………………… 秦观17、陋室铭………………………………………………… 刘禹锡18、孔子语录………………………………………………《论语》19、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20、咏雪…………………………………………………… 刘义庆21、岳阳楼记……………………………………………… 范仲淹22、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23、鱼我所欲也……………………………………………《孟子》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26、杂说…………………………………………………… 韩愈第二篇: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篇目1.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繁星·一》 2.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二》3.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繁星·一四》4.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繁星·一五》5.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亿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繁星·一六》6.幸福的花枝在命运的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繁星·二十》7.窗外的琴弦拨动了我的心呵!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是无限的树声是无限的月明8.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繁星·二二》9.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繁星·四五》10.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五五》1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小学六年级经典文言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经典文言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经典文言文阅读
在小学六年级的阅读课程中,经典文言文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

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
统价值观,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
学六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文言文作品。

1. 《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可以让学生们了解
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篇章,例如《学而篇》或者《述而篇》,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2.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言文诗歌的经典之作。

可以选择
其中的一首或几首进行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优美语言
和深刻意境。

3. 《红楼梦》选段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选段进行阅读,让学生们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4. 《史记》中的故事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篇目,其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故事进行阅读,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经典文言文作品,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

希望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一)◎宪①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④,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⑤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⑥。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⑦问于孔子曰:“羿⑧善射,奡⑨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⑩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二)◎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修饰之,东里⑤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⑥。

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曰:“人也⑦。

夺伯氏⑧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⑨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三)◎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薛④大夫。

”◎子路问成人⑤。

子曰:“若臧武仲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⑦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⑧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⑨于公明贾⑩曰:“信乎,夫子○11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12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13谲○14而不正,齐桓公○15正而不谲。

”(四)◎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⑤,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推荐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想让国学经典滋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合格的人。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希望对你有用!小学生国学经典篇目推荐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七、《孟子》八、《陋室铭》刘禹锡(唐)九、《劝学》荀子(战国)十、《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十一、《岳阳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六年级)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贾岛【唐】韩愈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远书【唐】杜牧何事春郊杀气腾,疏狂游子猎飞禽。

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早发白帝城【唐朝】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江【北宋】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阳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江村晚眺【南宋】戴复古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漫成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放鱼【唐】白居易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春宫曲【唐】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其一【唐】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忱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长信秋词其三【唐】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目录一、国学经典1.古今贤文(志向篇)...... ........... (3)2.古今贤文(劝学篇)................. (3)3.古今贤文(真理篇)................. (4)4.古今贤文(合作篇)................. ....... .. (5)5.古今贤文(读书篇)................. ........ . (6)6.苏幕遮·怀旧 ....................... 宋·范仲淹6 7.相见欢 ........................ ......宋·李煜7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8 9.江南春....................... ........宋·寇准8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911. 蝶恋花·春景............... ..... ...宋·苏轼912.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1013.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114. 陋室铭.................. .........唐·刘禹锡1115.爱莲说................ ............宋·周敦颐12 16.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17.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14 18.螳臂挡车.................... 《淮南子·人间训》15 19.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15 20.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16二、经典美文1.《海燕》.......................... .. ..... ............... ........ ....... .高尔基172.《春》.......................... ....... ..................... . .... ... .... .朱自清173.《匆匆》.......................... ........ ............... .... .... ... ....朱自清184. 《桂林山水甲天下》....... ......... ..................... .... . 陈淼195.《乡愁》................... ............... .... .... ... ..... ....... ... 余光中20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217.《少年中国说》.................................. ........... .... .... 梁启超228.《爬山虎的脚》.................................. ............ .........叶圣陶229. 《趵突泉》......................................... ....... ........... .老舍2310.《燕子》......................................... ... .................. ..郑振铎2411.《麻雀》.......................... ....... ................ ......... 屠格涅夫2412. 《眼睛》.................................................. .......... ...姜华2513.《雷锋日记》..................... ................. ...... ...........雷锋2614. 《猫》.............................................................. .... 老舍2615.《珍珠鸟》......................................... ........ ...........冯骥才27三、爱我中华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82. 我爱这土地.............................艾青303.炉中煤 .................. ...............郭沫若30四、对联集锦第一部分国学经典——古今贤文1. 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

六年级 经典诵读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 经典诵读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六年级经典诵读1. 《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程度,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6.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7.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 《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缺乏夸,今朝放纵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9.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 《清平调三首》其一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假设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1. 《清平调三首》其二唐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2. 《清平调三首》其三唐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3. 《赤壁怀古》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 《黄鹤楼》唐崔颢(ha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6. 《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7.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完整版)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材料一

(完整版)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材料一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材料一、古诗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2.竹枝词(刘禹锡)3.望湖楼醉书(苏轼)4.过零丁洋(文天祥)5.独坐敬亭山6.别董大7.望岳(杜甫)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9.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10.如梦令(李清照)二、其他推荐篇目 1.明礼《论语·乡党》 2.励志《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3.勤学《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4.尚美《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5.博采《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浪淘沙·赤壁怀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平乐》。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申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粹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XXX【宋】XXX"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XXX"帘外雨"XXX·听雨【宋】XXX"少年听雨歌楼上"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XXX"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六年级)目录六年级上学期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赤壁唐·杜牧……十五夜望月唐·王建……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六年级下学期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七夕唐·白居易……夏日山中唐·李白……观沧海三国·曹操……《论语》《论语》是记载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古代经典,是我国古代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

《论语》名称的由来,班超《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通行的《论语》20篇,共511章。

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教育、道德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性格、思维等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指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学说和《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著名学者李南也指出:“认识中国文化传统要从儒家开始,认识儒家要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需从《论语》开始。

《论语》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部奇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著名学者李家秀提出:“《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早成功的传记书,是中国经籍中最好的一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汤一介提出:“《论语》是一部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伟大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12篇(97-108)】97.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zh é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b ó,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译文: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9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 īn 薄b áo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 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

判官,官职名。

⑵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4)惨淡:昏暗无光。

(5)满:铺满。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99.夜归鹿门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1)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2)余:我。

(3)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4)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5)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译文: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100.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li án 漪y ī,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2)轻舟:轻便的小船。

(3)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4)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5)涟漪:水的波纹。

(6)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101.渔家傲· 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zh àn ɡ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qi ān ɡ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m 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1)渔家傲:词牌名。

(2)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3)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4)燕然未勒: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5)不寐:睡不着。

寐:睡。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10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 ē日暮,学诗/谩m àn 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7)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10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q ì/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⑴虞美人:词牌名。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104.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 án )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5)著:亦写作“着”。

译文: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10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 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 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c í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释:(1)永遇乐:词牌名。

(2)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

(3)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4)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5)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

堪,忍受。

(6)佛(b ì)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

(7)神鸦:指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狠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

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106.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s ī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sh ù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注释:(1)浣溪沙:词牌名。

(2)那畔:那边。

(3)若为:怎为。

(4)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107.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qi án ɡ橹l 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 èi /江月。

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⑺雪:比喻浪花。

⑻小乔初嫁了(li ǎo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