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技巧-修辞手法
▪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 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 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 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 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 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 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试题展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 的修辞 方 法。 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
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 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 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 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 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 友的美好祝愿。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 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 人具体内容,1分)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 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分)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 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 分)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 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 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 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 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句、五六句 对偶。
▪ 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六)排比
作用:
1.意象繁密,语言精练。
2.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精编版
起兴
托物引喻,
兴是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辞。
婉转曲折, 明朗浅显, 耐人寻味, 有民歌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
一柱思华年。(李商隐 此而思及“华年”,委婉含
《锦瑟》)
蓄,耐人寻味。
格。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 写的内容作必要 的回答。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
使结构显得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
上片除了“念去去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 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情 实事,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 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 凄楚,是实写;下片写对别 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 意描绘了词人孤独寂寞的 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 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用典
用事作典,“想当年,金戈
正面、 侧面描 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 正面的、直接的 描写是正面描 写;通过对描写 对象周围人物或 环境的描绘来表 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是侧面描写。
突出描写对 象,烘托环 境气氛,丰 富意境形 象。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 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 这首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 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 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 谁?(白居易《杨柳枝 树的娇美形态。 词》)
语言简练含
蓄。以简代 繁,以实代 虚,以奇代 凡,以事代
诗中用“绿”和“红”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 红瘦。(李清照《如梦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 令》)
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情。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反问 叠字 记叙
用疑问的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刀。(贺知章《咏柳》) 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 义。
联想
中类似的特点联 系起来造成一个 典型。 人们在已有材料 和观念的基础 上,经过联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环境的描绘来表
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是侧面描写。
名称
说明
即景抒情,表达
作用
例句
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 直截了当, 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 一层楼。(王之涣《登 鹳雀楼》) 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 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 合在了一起。
名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
表达作者强烈的 爱憎、好恶、喜
作用
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
例句
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
乡。鸡声茅店月,人迹 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 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 感慨。“客行”与“故乡” 梦,凫雁满回塘。(温 庭筠《商山早行》) 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 “悲”字来。
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前两句描写昔日繁荣,与最 把两种不同的事 对比 对照
物或情形作对 照,互相比较。 渲染气氛, 突出题旨。 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后一句描写的今日的冷落 飞。(李白《越中览古》)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 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托物引喻,
照应
写的内容作必要
紧凑、严谨, 时。漠漠帆来重,冥冥 首尾圆润, 文生绚彩。 鸟去迟。(韦应物《赋 得暮雨送李胄》)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表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形象类3借代
• • • • 以特征代本体:“绿肥红瘦” 以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 以部分代整体:“征帆去棹残阳里” 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 术效果
•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可以还原为比喻句。借代不能。
强调类1对比
• 鲜明地突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是否有主次 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表达技巧;而衬托 只是一种表达技巧,不是修辞方法。 • *思考角度: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 强烈对比后的结果 • 咏史怀古诗 题材诗歌经常用对比手法 • 在古今对比中突出历史的沧桑和王朝兴替的感慨
含蓄类2设问
• 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
• •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孤零之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痛之深,愁绪之多)[比喻、夸张]
含蓄类3反语
• 多表示讽刺、愤激不平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 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 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把豪门奢侈浪费与贫民窘困进行鲜明地对 比,突出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
强调类2夸张
• 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 强感染力(注意:程度)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极言愁思之深)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极言时间之快、人生之短,表达浓厚的伤 感)
12互文
• 因遵守格律、受字数限制而节省笔墨的表 达方法,解释理解时必须前后结合 • 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 下马客在船”。 • 对句互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互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烟、月互文见义,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 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两个“笼” 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 起,绘成了一幅凄凉冷寂的淡雅水月图。)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Management is about doing countless small detail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在诗词鉴赏中常常会出现分析修辞手法的题目。
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诗歌鉴赏常用修辞手法及术语一、诗歌鉴赏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形式:(1)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二者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暗喻,即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二者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3)借喻,即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4)博喻,即连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共同说明或描绘本体,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2.借代不直接写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代替。
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红”代指“花”,“绿”代指“叶”。
3.夸张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强烈的、异乎寻常的感觉,从而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比拟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物当人来写。
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何况于人!5.双关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抽象的愁绪比作具体可感的水,生动形象 地写出愁绪如春水东去,有逝去飘零之感。
2、“误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尘网”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以“羁鸟”、 “池鱼”自比,“旧林”、“故渊”喻清新 的农村和和谐的自然。多个比喻连用,形象 地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归耕田园的隐 居之意。
比拟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 雨连绵滋润之态,含蓄又生动地表达了 诗人对这场春雨的爱好之情。
课堂练习:
《梅花》
1、“凌寒独自开”一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面对寒冷的环境傲
• 本句互文:“秦时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 船”。
• 对句互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互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月互文见义,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 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两个“笼” 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会在一 起,绘成了一幅凄凉冷寂的淡雅水月图。)
含蓄类1双关
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 表意含蓄、奇妙
• 谐音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 (思) • 语义双关:“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地上的路、人生之路、政治之路、 事业之路)
双关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无晴”与“有晴”,表面上是说天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的修辞方式。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详细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 知否的,运知用否使?语应言是简绿练肥、红瘦含蓄。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 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指出以下诗句的修辞手法
❖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大〕 ❖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反问〕 ❖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 感的?有何效果?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绘〕
1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大〕
李白秋浦歌
12、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杜牧题乌江
〔反问〕
1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对偶〕
1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古典诗歌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说话时有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5、衬 托
为了突出主体的人物或事物,用客体的人物或 事物去作陪衬,以宾衬主,以彼衬此。这种修辞就 叫衬托。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 (一)正衬,就是利用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 物作陪衬,如: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悲 凉的心情。例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首诗写冰凉的月光,写月下似雪的 沙地,给人的感觉是冷酷的,没有半点暖意。这些 环境描写、气氛制造,都是为“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服务的。
这种修辞在诗词中称为“列锦”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 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 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 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列锦
③意境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前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 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 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 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 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 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情和景熔
近试献张水部①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①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 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②舅姑: 公婆。 【赏析】通篇用比喻。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 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 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附:通感 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是通过联想,调动起各 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以易于对抽象的香、味、 声、情的感知。运用新颖别致的通感,能形 象地具体地去感知某些抽象陌生的事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将抽象的愁绪通感为视觉感受,具体 生动,情景交融。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赏析】将无以言说的“闲愁”用可视可感的 三样景物来烘托,透露出“闲愁”之多。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事物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绿叶红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3.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对偶: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拟物: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古诗词中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匹敌: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去写下(即为拟人),或把人当作物去写下、把此物当做彼物去写下(即为拟物)。
匹敌存有使得读者产生M18x,并使描绘的人、物、事整体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促进作用。
例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没多久归属于,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并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予有关的事物去替代所必须抒发的事物。
借代需用部分替代全体,具体内容替代抽象化,特征替代人等。
借代的运用可以并使语言简洁、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翻来覆去残酒。
何况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并言,并言?应当就是绿肥红瘦!”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复述:先明确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观点讲出。
问题导入,助推全篇;中间复述,承上启下;结尾复述,深化主题,令人难以忘怀。
例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就是英雄?存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当筹钱得,赤壁东风。
更冲出去南阳卧龙,便一举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例
2
三江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 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 情”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 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 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字写出了云消山露的传神形象;“宿雨来时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水面肥”,一个“肥”字将下雨之后水面的 4 分 宽阔,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瘦”和 “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叙写了山 水前后的变化。
真题演练4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 端午 舒頔(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 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 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 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 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 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 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 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 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修辞手法一、诗歌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
二、艺术手法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考点一: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把人当做物写如:我扎根在这座城市。
把a物当做b物来写如:白云在天上游来游去。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三:借代借代: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四:夸张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五:双关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
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六: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2.比拟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 愁生白发,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3.借代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 而是借用 与它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 事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 简练 含蓄。 含蓄。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5.梧桐:愁苦 梧桐更兼细雨,点点 梧桐 这次第,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雨 愁苦、春景、 6.雨:愁苦、春景、希望生机 7.流水 流水: 7.流水:愁苦 抽刀断水水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岁月流逝、 岁月流逝、短暂 8.杜鹃 杜鹃: 8.杜鹃:悲凄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从诗歌意境角度鉴赏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快来看看吧。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1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 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
晚
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反问: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
力。 设问,表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 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用 以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 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 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 化。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 字
烟水江南小月淡,楚山秦山皆白云, 淡对山风湿红残,白云处处长随君。 残夜难禁凋人颜。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颜若弦。 亭外一别风月闲,云亦随君渡湘水。 闲心浮云随孤雁,湘水上,女萝衣, 雁归无书入碎帘。白云堪卧君早归。 帘已乱 。
——佚名
——李白《白云歌 送刘十六归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五千仞岳:此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 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 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 得淋漓尽致。
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
(夸张) 1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12、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反问) 杜牧《题乌江》 1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对偶)
1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 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江汉》
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老 当益壮而又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 齐
物论》后人以“化蝶”或“梦 (陆游《邻水延福寺早行》) 蝶”,借喻为“睡觉”。而“闻 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 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 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 也。’因起舞剑”。
1.
10、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对比 1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用典 通感
12、芙蓉泣露香兰笑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 典、通感、双关、对偶、设问、 反问、互文、叠字、反复、顶针、 反语等。
答题步骤:
点明使用的
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其具体运用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 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刘攽《雨后池上》
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 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 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 来如线。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 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 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姜夔 《 扬州慢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 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
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 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 三心二意。
七步诗 (三国 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根生”语意双关,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 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曹 植借此来表达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手足相残 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通感
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 手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视 觉——触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听觉)
古代诗歌鉴赏之
表现手法
知识回顾与梳理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
修辞手法
双关、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对偶、顶真
记叙、议论、说明 表达手法 抒情 描写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托 间接抒情 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
角度正侧、虚实、动静、哀乐、白细、 感觉(听视触味觉)(绘声绘形绘色) 顺序(时空、远近、点面)、明暗
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
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 意思 音节整齐,节奏感强。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 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使意蕴 丰富。
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制陶者辛劳却屋无 片瓦与富贵者不劳却居住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极端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 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
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比拟(拟人、拟物)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 事物来写,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 人),把人当作物来(拟物)写。它使得 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 有灵性,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给全诗增添了 浪漫主义色彩。
《古诗十九首 之二》
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 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采桑子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梦令
(后唐庄宗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点明使用 效果
修辞手法
比喻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
比喻:“如眉”,以眉喻月,形象地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 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 溪水之清澈明静;亦衬托出月光的明洁。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对比、衬托、象征、抑扬、渲染、联想想象
铺垫、过渡照应、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 志、以景结情、线索、顺序、详略、起承转合、 以小见大、总分得当。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 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用事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 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 古讽今。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 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 颇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 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对偶\拟人、双关 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夸张 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比喻 ⑸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对偶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反问 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偶 ⑼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 拟人 ⑽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
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 种修辞方式。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 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读者感受得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世事 变幻无常的深沉的历史思考。
这首元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
“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 线。 ”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 有什么不同?
点明修辞 参考答案: 结合诗句分析
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 写远望长江所见,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 点明使用效果 白色绸缎伸向远方,形象而有气势; “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只从形的角度, 描写塞外归来的大雁一字排开,宛如一条 细线。这既点明时令,又令人遐想,生动 形象地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1.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反问)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