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候类型的判读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
气候类型的判读
滨河中学初中部 袁黎明
气候类型的判读分析 “三步走”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以温 定球
以温 定带
以水 定型
第一步:以温定球
方法:以最高温出现月份确定半球
最 高 温
6、7、8月
北半球
12、1、2月
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方法:以最低温确定温度带
寒带
(雨、季、草、沙) (季、陆) (季、地、温海)
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15℃< t<0℃
易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渐变型,750—1000)
(突变型,>1500)
例题解析
现象 高 温 低 温 6、 7、 8月 (夏季) 分析结论 北半球 温带 夏雨型
0℃— -15℃
降 夏季(6—8月) 水 类 型
温带季风气候
深圳市滨河中学初中部 袁黎明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5℃
0℃
15 ℃
第三步:以水定型
最冷月气温t(℃ )
热带雨林气候 t>15℃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mm)
年雨型,>2000mm 夏雨型(渐变型,750—1000) 夏雨型(突变型,>1500) 少雨型(<250mm)

热带
0℃<t<15℃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 地中海气候 温海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北半球南半球热带气候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高最冷月>15℃降水>2000mm,分配均匀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雨旱两季,1500mm以上250mm以下,温差大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和温带最冷月>0℃最冷月<0℃冬雨型,300-1000mm 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800-1500mm,雨热同期500-600mm(>500mm),雨热同期全年降水少<500mm ,集中夏季,温差大三、常见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1.气候柱状图(1)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D、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二维直角坐标图(1)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3.三维直角坐标图(1)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最高是一月B.冬季经常发生森林火灾C.树木秋季纷纷落叶D.夏季农业生产缺水严重 4.气候资料图(1)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5.折线图(1)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其中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6. 气温和降水点状图...(1) 甲地位于_______半球.(2)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气候类型的实验报告(3篇)

气候类型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气候类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气候类型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特征的气候系统。

气候类型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等。

三、实验方法1. 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

2. 比较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气候类型之间的差异,总结其主要特征。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研究其气候类型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过程1.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了解到以下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无干季,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降水量极少。

(4)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年降水较少。

(6)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时间长,气温变化起伏大。

(7)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8)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2. 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气候类型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征:(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都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但降水量和植被类型存在差异。

(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分别位于赤道两侧、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3. 案例研究以非洲为例,非洲的气候类型呈明显的东西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中心,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1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1

准点发生了突变.
应用实例
用滑动t-检验检测1950-2005年北京年降水量突变点.
4 3 2 1 0 -1 -2 -3
1959 1962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统计量
Cramer’s法
功能: 与t-检验类似,区别在于它是比较一子 序列与总序列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
低阶边界约束方案可以应用到平滑过程中: 方案1:滑动序列的零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模的 解, 此方案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于气候态,记 为Norm(模)约束方案; 方案2:滑动序列的一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斜率的约 束,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一个局部值,记 为Slope(斜率)约束方案; 方案3:滑动序列的二阶导数,生成最小粗糙度的解,有 利于边界平滑趋势由一个定常斜率来逼近,记为 Roughness(粗糙度)约束方案.
t n1(n 2) n n1(1 )
x1 x
s
Yamamoto法
功能: 利用信噪比检测突变.
x1 x 2 SNR
s1 s2
气候变化信号 变率---噪音
应用实例
• 用Yamamoto检测1950-2005年北京年降水量,无突变点 • 用Yamamoto检测1911-200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等级突变
1971年1月
1981年1月
1991年1月
2001年1月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 0.8 0.6 0.4 0.2
0 -0.2 -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ag Time/month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气候类型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在长时间尺度下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的判断基于一系列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海洋气候、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因素。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影响因素。

首先,地理位置是影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地理位置决定了地区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从而影响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

例如,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强,形成热带气候;而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较弱,形成寒带气候。

其次,地形对气候类型的产生和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候的稳定性和降水分布。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影子区,导致两侧气候明显不同;而平原地区由于没有阻挡,气流可以自由流通,降水较均匀。

海洋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温和稳定的地区。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洋表面温度的影响以及海洋气团的形成。

近海地区的气候受盐度和海温等因素影响,温度较为稳定,降水较多,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是气候类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气环流分为赤道、中纬度和极地环流带,这些环流带决定了气候带的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受热带风和风带等因素影响,气温高,降水丰富;而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温带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度适宜,降水相对较少。

最后,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会影响地表的温度和气流的运动。

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气温较高,形成热带气候;太阳辐射较弱的地区气温较低,形成寒带气候。

综上所述,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其中地理位置、地形、海洋气候、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等因素起到重要作用。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类型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世界气候—气温分析

世界气候—气温分析
图2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5、读闭合 地势起伏 人类活动
闭合等温线内部数值:“大于大值”、“小于小 值”
【例7】以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消失特别。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b>c,据图答复:

〔1〕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的等温线图
该〔图2表〕示假的设l 图中月A处份为的陆等地温,线B分处布为状海况洋。,此
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 点四周,广 州和哈尔滨两城市中,白昼较长的是广州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相比 降水较多的是 地中海沿岸 。
〔3〕假设图中A、B均为海洋,则P洋流属寒 〔寒或暖〕 流。该图所示范围假设为太平洋,则P洋流的名秘称鲁寒流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地形、洋流
7陆北、1陆南, 海洋正相反
凸高值则低, 凸低值则高
世界最低温在 最高气温消失在
地区, 。
纬度、热力性质
气候根本要素—气温
【归纳总结】 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不同纬度
〔2〕海陆位置 〔3〕地形起伏 〔4〕洋流性质 〔5〕人类活动
同一纬度
等温线的判读 ——“五读”“一分析”
2、读延长方向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纬度位置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位置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
山脉走向平行:——地形
3、读疏密—温差大小
读图册P121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 P167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温度 降水
2、决定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太阳辐射 ——与纬度相关
3、决定降水状况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赤道低压带
气 压 带
气流上升
多雨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气流下沉
干燥
温和多雨 干燥少雨 夏季 冬季 湿润多雨 干燥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
1.请根据下图判断两个地方所处热量带?
2.综合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雨型),判断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 热 带 气 候 类 型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 海洋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气候
极地气候类型
极地苔原气候 极地冰原类型
风 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季风区
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
带 草 原 气 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冷、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热、干
凉、干
凉、干
热、湿 热、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冷、干
纬度最 环 赤道低气压控制 受信风和赤低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影响 信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影响

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冬夏季风影响 深居内陆,受大陆极地东风影响 受极地高压和东风控制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文档资料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文档资料

1971年1月
1981年1月
1991年1月
2001年1月
1 0.8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6 0.4 0.2 0 -0.2 -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ag Time/month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我国夏季降水的显著周期
|Z|=0.4035>Z0.05=0.178
其他平滑方法
• 五,七,九点二次平滑,五点三次平滑,多项 式拟合……
功能: 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更适合短时期变 化趋势的分析,可以克服滑动平均削弱过多 波幅的缺点.
序列两端平滑值的处理方法
• 平滑造成缺少序列两端平滑值,很难反映两端的真实趋势; • 将平滑视为具有非唯一边界约束问题,这样至少有三种最 低阶边界约束方案可以应用到平滑过程中: 方案1:滑动序列的零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模的 解, 此方案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于气候态,记 为Norm(模)约束方案; 方案2:滑动序列的一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斜率的约 束,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一个局部值,记 为Slope(斜率)约束方案; 方案3:滑动序列的二阶导数,生成最小粗糙度的解,有 利于边界平滑趋势由一个定常斜率来逼近,记为 Roughness(粗糙度)约束方案.
降水量(mm)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
累积距平
功能: 利用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及发生转折 或突变的大致时间.
t t (xi x) i1
t=1,2,…n

精品高中地理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精品高中地理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基本原理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所反映的。

基本方法就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步骤和方法【课件展示】:“缩小范围法”分四步:全球→半球→热量带→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气候类型⑴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最高温出现在七八月、最低温出现在一二月,就可判定是在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一二月、最低温出现在七八月,则可判定在南半球.⑵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⑶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⑷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展示】:对热带的四种类型、亚热带的二种类型、温带的三种类型、寒带的二种以及高山气候进行知识回顾,主要是掌握如何依据气温和降水分配特征,正确地判断这些基本的气候类型。

注意:在上述四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

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高山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主要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各个高度上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

一般由于海拔高,山顶部分常年积雪,气候的垂直差异大。

3.步骤和方法演练 【课件展示】: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判断:根据介绍的四步曲做题,参考《学习与评价》P.77 解题过程分析:⑴气温最高月在一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⑵最冷月均温l2℃,则该地在亚热带。

气候特征分析

气候特征分析
高压
(2)从成因上看,P山地属 褶皱 山脉(构造地貌类型)。 说明该山的成因。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为山脉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 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 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 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 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 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甲地位于(南北向的) 河谷中,灌溉(和排水) 条件好;(北纬45°附 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 时间长,光照充足;葡 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 利于糖分积累。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乙地位于(罗讷河)河 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 山口前,穿行于峡谷, 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 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 此处堆积。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 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 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 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 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干燥
季 风 环 流
干燥 湿润
(三)、气候分布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海陆分布)
A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热带雨林气候 B 巴西高原东南部 C 澳大利亚东北部 D 中美地峡东部
热带草原气候 E 非洲赤道东部
其它气候的特 F 秘鲁的热带沙 殊分布 漠气候向北延伸 到赤道附近等
D
E
A C
F
B
二、气候成因分析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决定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3、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陆) 4、地形地势 海拔、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向阳坡与背阳坡)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增盐 寒流:减温、减湿、减盐

气候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气候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气候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概述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和预测气候变化,建立和优化气候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气候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方法,并介绍其应用领域和前景。

一、气候数据分析气候数据分析是对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利用的过程。

通过对历史气候数据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常用的气候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频谱分析等。

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气候数据的描述和解释,得出与气候相关的统计量。

例如,平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湿度等统计指标可以揭示某地区的气候特点。

此外,统计分析还可以通过构建统计模型,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

2.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来研究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温度与降水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来探讨温度对降水量的影响程度。

回归分析可帮助我们理解气候变化的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3.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通过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到频域,来研究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

在气候数据分析中,频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季节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气候数据的频谱分析,可以揭示出太阳辐射、海洋环流等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气候预测模型的建立气候预测模型是基于气候数据分析结果,建立起来的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数学模型。

气候预测模型可以分为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利用过去的气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拟合历史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ARIMA模型、GARCH模型、Kalman滤波等。

统计模型具有简单、稳定和可解释性强的优点,但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2.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模型。

物理模型可以描述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自然过程,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如何描述描述气候特征和分析气候成因气温、降水

如何描述描述气候特征和分析气候成因气温、降水
900W

迪勒拉源自洛杉矶山 系北美洲的关键“3线、2点”
400N 300N
400N 300N
900W
北美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冬 季为例)分析找原因,北美洲 地处北纬40°~60°的陆地 面积最大,东西两岸紧靠大西 洋和太平洋,应该是温带海洋 性气候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两 部受纵向排列的高大科迪勒拉 山系的阻挡,使太平洋的暖湿 气流只能影响沿海狭长地带, 无法进入内陆。从而使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范围大大缩小。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
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C地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 雨 ,降水丰富, 集中夏秋季节; D地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降 水量较少,冬季受 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4分)
•1. 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 的问题。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归纳总结 原创突破
2.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 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 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 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 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 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 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 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12种气候统计图判读技巧

12种气候统计图判读技巧

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近年来,气候知识成为高考的主干。

气候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特征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综合考查。

统计资料除了传统文字、表格和和经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外,呈现各种变式和相关综合考查:考查气温和降水特点、天气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成因及相关气候应用能力。

除了考查基本气温和降水特征以外,如考查气温降水变率、时间变化(如季节)、分布概率、干湿度、雪线变化、自然带分布景观及规律、工农业城镇布局等等。

以下仅以气温和降水统计变式图为例分析说明。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此种图最常见,是气候考查的基础和重点。

1. 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

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

如图1,甲气候在南半球,乙气候在北半球。

2. 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断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⑨),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和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①)。

3. 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读出全年降水量。

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

变化规律与气温年变化大小相反。

二、气温和降水点状图:气温和降水时间变化及气候类型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一地12个月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图中可以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况,由此来判断气候类型。

但此图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

注意:纵横坐标不一定分别表示降水和气温,有时反过来表示。

该图1月气温(10~15℃)比7月低,降水比7月多,应属地中海气候。

分析地理气候的方法

分析地理气候的方法

分析地理气候的方法
分析地理气候的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通过设置气象观测站点,收集各种气象参数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用于分析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

2. 气候图和气候统计:利用气象数据和统计方法,绘制气候图和气候统计图表,以展示地理区域的气候类型、季节分布、温度变化等气候特征。

3. 数值模拟和气候模型:利用气候模拟和模型技术,通过对大气、海洋、地表等要素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得出地理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气候系统的运行机制等。

4. 气候地理综合分析:结合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因素,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的气候形成机制,探究气候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气候历史研究:通过分析古代气候记录、冰芯和树轮等自然遗存,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揭示气候演变的规律和周期。

6. 气候影响评估: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对地理区域的影响程度和可能的趋势。

以上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全面了解和分析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气候分析

气候分析

气候分析(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

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

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

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

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

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

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旱雨两季分明。

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湿两季。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

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

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

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

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大陆东南角为典型。

自然科学基础(地理)——气候类型分析的方法

自然科学基础(地理)——气候类型分析的方法
大气环境
气候
气候类型分析的方法
目录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二、分析降水特点的方法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状况,而地面状况的不同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气温的分析
确定纬度带 确定地面状况的性质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1.确定纬度带
• 不同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 辐射不同
• 根据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可以基 本确定对应的温度带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①最冷月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②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③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2.确定地面状况的性质
• 在同一纬度地带,由于地面状况的 性质不同,不同地区的气温状况也 不尽一致
• 影响范围比较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海 洋与陆地的差异,距海越远,气候 的海洋性越弱,大陆性越强,气温 年较差存在明显差异
一、分析气温特点的方法
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 伦敦的气温年较差
莫斯科:温带大陆性气候
03 冬雨型
• 地中海气候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
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 和多雨
04 少雨型
• 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 例如:热带沙漠气候在南北回归线至
南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的控制,终年干燥少雨
课后思考
请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 特点,分析该图是哪一种 气候类型

莫斯科的气温年较差

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特征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特征分析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例1、下图中绘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月均温 和月降水量的坐标、区间,判断四地的气候类 型分别是:
气温0C


20

10
0

10
降水mm
20 0 60 120 180 240 300
甲( )最冷月均温_<_0_℃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类型_夏_雨_ 型
乙( ) 地中海气候
经纬度图
例4:(1)若甲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A点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雨林,
该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若甲图中纬度数是南纬,则A点的气候特征
是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⑵若图中B点常年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终年温和多雨 , 该中气B点候只对有农一业个生季产节的(影或响半是年气 但)候 有受温 利西凉 于风, 多控不 汁利 牧制于 草,农 的该作 生地物长的的成气熟候,类型;若图 是 地中海气候 ,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7、欧洲温带海 洋性气候延伸至 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流 增温增湿
例5:读图填空回答: ⑴写出图中南美洲西海岸A、B、 C、D、E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A、__热_带__雨_林__气_候__,________ B、__热_带__草_原__气_候__,________ C、__热_带__沙_漠__气_候__,________ D、__地_中__海_式__气_候__,________ E、__温_带__海_洋__性_气__候________ (2) 简述图中C处所代表的气候 带特别狭长的原因.
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特征分析
一、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二、气候特征的描述 三、气候特征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1901-2012年的亚洲地区的距平温度进行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通过空间图和时间图结合分析得出在研究的112年期间,亚洲整体温度呈现变暖的趋势结论,并且在1980-1999年温度增长趋势最为明显,速率较研究期间其他时间段上升较快,且冷季增温趋势总体上较暖季更强。

在2000-2012年温度增长趋势渐缓,趋于停滞。

冷暖季增温趋势不明显,基本保持不变。

变暖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高纬度的俄罗斯地区,其次在中亚地区,中低纬度的东亚地区对亚洲区域变暖的贡献并不显著。

引言
基于器测时代对全球尺度温度和其他变量的观测始于19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更为全面和丰富。

1850年以前及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自然变率为主的气候波动变化,结合工业革命以后
在自然波动基础上因人为影响而导致的气候趋势变化,对揭示年代—百年尺度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依据Mann等重建过去1000 年北半球温度序列(常称“曲棍球杆曲线”),得到了“1998 年是过去千年来北半球温度最高的一年,20 世纪90 年代是温度最高的10 年,20 世纪气候增暖在过去千年中是空前的”结论。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 世纪(特别是最后几十年)的温暖程度可能已超过过去1300 年的任何时期;特别是20 世纪
增暖之前的百年际温度变幅也并不像“曲棍球杆曲线”估计的那么小。

第五次评估报告又通指出:对北半球平均而言,1983-2012 年很可能为过去8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具有高信度;而可能为过去14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只有中等信度。

过去三十年地表已经连续偏暖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

在北半球,1983年-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40年。

这些结论为IPCC深入明晰20 世纪增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
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许多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

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积雪和冰量已减少,海平面已上升,温室气体浓度已增加。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北半球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温,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全球年平均增温的贡献率为44.46%。

中纬度地区寒季平均增温为1.53℃,相比起全球的数据为1.13℃要显著得多。

在过去的20年内增温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增温分别为,分析原因为认为隐私,耕地面积等。

其中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因为亚洲工业革命开始得较晚,
因此在过去50年增温较为明显。

因此我们的研究基于1901年器测时代对全球温度的观测,根据亚洲地区的长时间序列的增温情况,横向对比1901年以来亚洲、北美、欧洲地区的增温情况。

旨在通过研究分析比较,探讨在不同地区的人为因素对全球温度的贡献率。

以期为今后的其他学者的研究打下基础。

数据及分析方法
我们分析的数据来源于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组。

数据是由全球超过400个气象测站提供的包括1901年至2012年,112年间0.5乘0.5的格点月平均温度数据。

为了研究亚洲地区地面温度在1901年至2012年间的变化趋势,选取了以下EOF方法来订正温度。

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
EOF分析方法能够把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场分解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函数部分以及只依赖时间变化的时间函数部分。

空间函数部分概括场的地域分布特点,而时间函数部分则是由场的空间点的变量线性组合所构成,称为主要分量。

这些分量的头几个占有原场内空间点所有变量的总方差的很大部分,这就相当于把原来场的主要信息浓缩在几个主要分量上,因而研究主要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可以代替场的时间变化研究,且可以通过这一分析得出的结果来解释场的物理变化特征。

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做因子数等于三的经验正交时间图和空间图分析。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