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
吸痰的原理
吸痰的原理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通常用于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以改善呼吸功能和预防呼吸道感染。
吸痰的原理是通过外部力量的作用,将痰液从呼吸道中吸出,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不适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痰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了解吸痰的原理需要知道痰液是如何产生的。
痰液是由呼吸道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黏稠液体,它包含了水分、蛋白质、细胞碎片和细菌等成分。
当人体受到呼吸道感染、炎症或刺激时,呼吸道黏膜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痰液,以清除异物和抵御病原体。
然而,过多的痰液会堵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和感染的风险增加。
其次,吸痰的原理是利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将痰液从呼吸道中抽出。
通常使用吸痰器或吸引器等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管道将吸痰器与患者的呼吸道相连。
当医护人员对吸痰器施加负压时,呼吸道中的痰液会被吸入吸痰器的容器中,从而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痰器规格和吸痰管道长度,以确保吸痰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吸痰的原理还包括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吸痰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嘱咐患者做好呼吸准备等。
其次,吸痰的操作需要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吸痰后需要对吸痰器及时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之,吸痰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护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呼吸道中的痰液清除,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预防呼吸道感染。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吸痰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吸痰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吸痰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痰流程及注意事项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能,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不正确的吸痰流程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肺部积液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十条事项。
1.确定需要吸痰的时机和频率吸痰的时机和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或打喷嚏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吸痰。
吸痰的频率应该由医疗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嘱。
2.准备好吸痰设备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准备好吸痰设备,包括手套、口腔护理器、吸引机和吸引管等。
吸引机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设备的卫生安全性。
3.确保患者的安全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如果患者处于颅内压升高、频繁咳嗽或呕吐等情况下,需要提前通知医生并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4.滴好眼药水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滴好眼药水,以避免吸引过程中眼部受到损伤。
5.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在获得患者同意后进行操作。
6.戴好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具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以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7.进行口腔护理在进行吸痰操作前,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以减少吸痰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8.正确握管操作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正确握管操作,避免插进气管、误吸或损伤气管黏膜等不良后果。
9.切勿过度吸引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避免过度吸引,以免引起呼吸道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
10.术后观察及记录在完成吸痰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记录,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咳嗽和吞咽反应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于医生取得联系。
在以上十条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操作流程:1.准备好吸痰设备,包括手套、口腔护理器、吸引机和吸引管等。
2.通知患者,并与患者交流,告知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吸痰法操作流程
吸痰法操作流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或者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吸痰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洗手液、手套等物品。
确保吸痰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吸痰管无损坏,生理盐水为无菌状态。
在操作之前,要先洗净双手,戴上手套,为患者准备好吸痰器。
2.告知患者。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告知工作。
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知晓吸痰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再进行吸痰操作。
3.采取正确体位。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患者的体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吸痰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微前倾,以有利于分泌物顺利排出。
在调整好患者体位后,可以开始进行吸痰操作。
4.吸痰操作。
首先,用生理盐水滴入患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处,以软化和稀释分泌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然后,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处,深度以不超过气管导管长度的1/2为宜。
在插入吸痰管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刺激引起患者呛咳或窒息。
插入吸痰管后,可以开始用吸痰器吸出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秒左右。
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吸痰操作,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5.清洁消毒。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吸痰器和吸痰管。
将吸痰器和吸痰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高温高压消毒。
消毒完成后,晾干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备下次使用。
6.观察患者。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继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一般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以及吸痰后呼吸道通畅度的改善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
7.记录。
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吸痰的时间、次数、吸出的分泌物量和性质、患者的反应等。
临床吸痰操作流程
临床吸痰操作流程一、核对医嘱在执行吸痰操作前,应对患者的医嘱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二、准备物品根据医嘱准备吸痰所需物品,包括吸痰管、吸引器连接管、生理盐水等。
同时,检查吸引器及连接管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三、核对病人信息在进行吸痰操作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正确的患者得到治疗。
四、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在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五、摆好体位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平卧位,头部转向一侧。
六、插入吸痰管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并逐渐深入,直至到达气管。
在插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患者黏膜。
七、调节负压连接吸引器,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负压至合适值(一般成人吸痰负压为40-53.3kPa)。
八、吸痰将吸痰管迅速、轻柔地左右移动,利用负压原理将气道内分泌物或误吸的呕吐物等吸出。
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长时间吸引导致缺氧。
九、观察病人反应在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十、整理用物完成吸痰操作后,将吸痰管、连接管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同时,清理患者床单位及周围环境,保持整洁。
注意事项:1.吸痰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轻柔、迅速,避免损伤黏膜。
2.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吸痰健康教育
吸痰健康教育
《吸痰健康教育》
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健康护理技能,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患有呼吸困难的患者。
而正确的吸痰方法和频率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吸痰的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需要了解何时需要吸痰。
患者在有痰或者呼吸不畅时需要吸痰,这样可以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
在患者进行呼吸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吸痰。
其次,吸痰的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轻度吸痰的患者每天吸痰2-3次即可。
而严重吸痰的患者则需要更频繁的吸痰,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在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洗手、清洁吸痰器具、适量的生理盐水、吸痰袋等。
同时,要确保患者的姿势正确,可以选择半坐位或卧位,这样有利于痰液排出。
另外,在吸痰时需要温柔并且耐心,以避免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导致不适。
最后,考虑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比如呼吸困难、咳嗽等。
所以,在吸痰后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并且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适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总的来说,吸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技能,正确的吸痰方法
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和患者本人都能更好地了解吸痰的相关知识,并且有效地进行吸痰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吸痰护理操作指引
吸痰护理操作指引一、关键信息1、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2、适用人群: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呼吸困难等需要吸痰的患者。
3、操作准备:包括吸痰设备、无菌物品、防护用品等。
4、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准备设备、连接管道、调节负压、插入吸痰管、吸痰、清洁处理等步骤。
5、注意事项:如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观察患者反应等。
6、应急预案:如遇到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缺氧、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二、操作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包括痰液、血液、脓液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3、预防肺部感染,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的机会。
三、适用人群1、意识不清、无力咳嗽或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
2、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的患者。
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
4、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积聚,需要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患者。
四、操作准备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痰液的量和性质等。
11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2、准备好吸痰设备,包括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连接管、吸痰管等。
21 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调节负压至合适范围(成人一般为400 533kPa,儿童一般为<400kPa)。
3、准备无菌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手套、生理盐水、纱布、弯盘等。
4、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五、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3、连接吸引器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4、打开生理盐水瓶,倒少许生理盐水于弯盘内,浸湿吸痰管前端。
5、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6、轻轻插入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病情而定。
61 经鼻腔吸痰时,插入深度约为 20 25cm;经口腔吸痰时,插入深度约为 14 16cm;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时,插入深度以达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末端为宜。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1.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
(2)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
(3)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以及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塞和肺不张,导致低氧血症。
(4)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引起缺氧。
(5)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6)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7)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
护理操作---吸痰
吸痰后呼吸道疼痛
总结词
吸痰后呼吸道疼痛可能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的。
详细描述
在吸痰过程中,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若出现呼吸道疼痛,可给予患者适当的镇咳药和抗炎 药,以缓解疼痛和预防感染。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减轻呼吸道黏膜的不适 感。
05
吸痰操作的培训建议
通过吸痰操作,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使呼吸道 保持通畅。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氧合效率,缓解呼吸困难 的症状。
预防并发症
吸痰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支气管 炎等。
可以避免痰液淤积在呼吸道内,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机 会,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02
吸痰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
吸痰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吸引管或对吸 引管进行更换,确保每位病人使用一套独立的吸引设备。
04
吸痰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
吸痰管插入困难
总结词
吸痰管插入困难时,可能是由于痰液过多或插入方法不当导致的。
详细描述
首先应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和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然后检查吸痰管是否完好 无损,是否通畅无阻。在插入吸痰管前,可让患者深吸气,随患者吸气动作顺势 插入吸痰管。若痰液较多,可先行吸痰,待痰液清除后再插入吸痰管。
插入吸痰管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呼吸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吸引操作
1 2
开启吸引器
连接吸引器和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根据 患者情况调整负压,避免损伤呼吸道。
吸引操作
自下而上吸引分泌物,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患者缺氧。
3
盐水灌注
在吸引过程中可适量灌注生理盐水,以稀释分 泌物,便于更彻底地清除分泌物。
吸痰ppt课件
吸痰操作流程
01
02
03
准备物品
备齐所需物品,如吸痰器 、消毒液、棉签、纸巾等 。
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 身份。
消毒
用消毒液清洗患者口鼻部 ,以减少感染机会。
吸痰操作流程
插入吸痰管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呼吸道 内,深度适宜,一般插入 10-15cm左右。
吸引
打开吸引器开关,吸引患 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引 时应适度用力,避免过度 吸引。
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吸痰,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助于提高 睡眠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
3
增强患者信心
对于一些长期受到呼吸道疾病困扰的患者,吸痰 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质 量。
04 吸痰的并发症及处理
CHAPTER
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及处理
原因
吸痰过程中,痰液被迅速吸走,导致 肺通气不足,氧合作用下降,引起低 氧血症。
吸痰管的使用
吸痰管应选择适当的大小,插入深度不宜 过深,以免损伤呼吸道。使用前应先检查 是否通畅,有无破损。
连接管的使用
连接管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如有破损 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开关的使用
开关应灵活,易于操作。使用时应注意开 关方向,避免反向吸引,造成负压过高, 损伤呼吸道。
过滤器的使用
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如有堵塞,应及时更 换。
02
吸痰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操作之一 ,尤其适用于昏迷、咳痰无力、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患者。
吸痰的适应症
适用于昏迷、咳痰无 力、呼吸道分泌物潴 留的患者。
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 者,预防肺部感染和 窒息。
适用于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的患者,保持 呼吸道通畅。
吸痰法的名词解释
吸痰法的名词解释吸痰法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清除肺部或气道中的痰液。
这项技术是为了帮助那些无法通过自然咳嗽将痰液排出的患者。
无论是因为肺部疾病、气道阻塞还是其他原因,吸痰法都可以有效地协助处理痰液问题。
现在,我将向您介绍吸痰法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一些常见的吸痰器械。
首先,吸痰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负压把痰液吸出患者的气道。
通常,医生或护士会在患者的口腔或鼻孔插入一个软管,并与一个负压泵或手动吸引器相连。
当负压被应用于软管时,它会吸引痰液进入软管,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容器中。
在整个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一定技巧,以确保安全、舒适地清除痰液。
吸痰法适用于多种病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异物梗阻等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痰液积聚在肺部或气道中,会导致呼吸困难、感染等严重问题。
通过吸痰法,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清除这些痰液,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减轻不适。
吸痰法的器械种类繁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吸痰管,它是一根长度较长的软管,一端连接负压泵或手动吸引器,另一端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孔。
吸痰管一般由柔软的材料制成,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此外,吸痰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吸痰纸巾、吸痰杯等,以便于将痰液存储和处理。
尽管吸痰法是一项有效的医疗技术,但在使用时需要慎重。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感染的风险。
同时,吸痰过程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如喉部刺激、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应用吸痰法前,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其适用性,并尽量减少不适感。
除了传统的吸痰法,现代医学还出现了一些辅助技术,如超声吸痰和气道湿化治疗。
超声吸痰利用超声波来帮助分解痰液,使其更容易吸出。
而气道湿化治疗则是通过向患者的呼吸气流中添加水分,从而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总之,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清除肺部或气道中的痰液。
通过负压抽吸的方法,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痰液问题,并改善其呼吸状况。
然而,在使用吸痰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程和患者的适用性,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病人吸痰最简单方法
病人吸痰最简单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痰瓶或者口腔痰吸管进行吸痰操作。
具体方法如下:
1. 准备痰瓶或者口腔痰吸管,确保清洁无菌。
2. 让病人坐直或者略微倾斜,保持舒适的姿势。
3. 请病人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量。
4. 拿起痰瓶或者口腔痰吸管,轻轻插入病人口腔或者气管。
若使用口腔痰吸管,需要将吸管的端部放入病人的舌根部。
5. 缓慢而稳定地吸取痰液,避免用力过大或者过快。
6. 在吸痰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者呼吸困难的情况,立即停止吸痰,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7. 吸痰完成后,将痰液倒入标有相应标识的容器中,或者按照医院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8. 清洁痰瓶或者口腔痰吸管,确保下一次使用之前的无菌和干净。
请注意,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必须采取洗手和戴手套来保持卫生,并遵循医院或医生的指导和操作要求。
若遇到困难或者不确定的情况,应立即咨询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帮助。
吸痰名词解释
吸痰名词解释吸痰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人体呼吸道中积聚的痰液吸出。
痰液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分泌过多的粘液、炎症引起的炎性渗出液、感染引起的病原体及它们的代谢产物等所组成。
吸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可帮助呼吸道患者排除痰液,减轻呼吸困难,防止肺部并发症。
吸痰主要适用于以下病情:1.咳嗽、呼吸困难明显的病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2.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无效地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的病人,如气管炎、支气管扩张、COPD等。
3.昏迷或不能主动排痰的病人,如脑血管疾病后、深度昏迷患者等。
4.手术后或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体位改变及运动减少,易导致肺部痰液积聚。
吸痰是通过误吸管或吞咽管将痰液吸出体外的过程。
常用的吸痰方法包括:口腔吸痰、鼻腔吸痰和气管切开吸痰。
口腔吸痰是指将误吸管或吞咽管通过口腔进入呼吸道,通过负压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呼吸道间歇性有痰液潴留,但又无需长期吸痰的患者。
鼻腔吸痰是将吸痰管通过患者的鼻孔插入下咽,进入气管,再进行吸痰。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时间需要吸痰的患者,如昏迷患者或不能自主排痰的病人。
气管切开吸痰是在患者气管前壁做气管切口,插入导管进行吸痰。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频繁吸痰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吸痰的操作要点是:1.保持患者体位适宜,头向一侧或高抬枕头,有助于痰液排出。
2.调节负压,确保吸出痰液的充分和有效。
3.注意清洗误吸管或吞咽管,以防交叉感染。
4.吸痰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引起咳嗽或刺激导致支气管痉挛。
吸痰的操作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吸痰方法。
2.吸痰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吸痰器械是否完好、准备好清洗液、捆绑好病人等。
3.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负压大小。
4.吸痰后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痰液性状、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评估吸痰效果。
5.吸痰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穿戴好手套,以免交叉感染。
吸痰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吸痰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在临床护理中,吸痰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吸痰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一、吸痰的注意事项1. 检查病人的病史,了解其痰液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吸痰方式;2. 在吸痰前,先测量患者的体温和呼吸率,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3. 吸痰前应事先准备好吸痰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完整;4. 操作前应先向患者做好交流工作,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5. 在吸痰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刺激呼吸道,以免引起呼吸困难或其他并发症;6. 吸痰后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痰液的性质,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7. 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8. 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尽量减少他人的观看与干扰。
二、吸痰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洗手并戴好手套;b.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吸痰设备;c. 准备好吸痰袋和吸痰管;d. 调节吸痰设备的气压和流量,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术前准备a.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取得其合作;b.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使用口罩或面罩;c. 给患者准备好纱布或口腔护理用品。
3. 吸痰操作a. 打开吸痰设备,调整气压和流量至适当水平;b.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气管内,吸痰过程中应轻柔并避免过度刺激;c. 吸痰时应注意管道的位置和深度,避免对呼吸道的伤害;d. 吸痰后应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e. 吸痰完成后,及时将吸痰设备清洗和消毒,并做好记录工作。
4. 归档记录a. 记录患者的吸痰情况,包括时间、次数、痰液的性状、患者的反应等;b. 及时向医生汇报吸痰情况,以便医生做出适当的处理和调整。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吸痰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吸痰的名词解释
吸痰的名词解释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
在某些疾病或病情下,痰液会堆积在呼吸道中,妨碍正常呼吸,甚至引发并发症。
吸痰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减轻患者的不适,并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吸痰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有创和无创。
有创方法通常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吸痰管或气管切开管等器材来帮助患者排出痰液。
这种方法对于那些无法主动咳嗽或排痰的患者非常重要,如瘫痪、昏迷或器官移植手术等病人。
另一种方法是无创吸痰。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有能力主动咳嗽或排痰的患者,例如患有呼吸道疾病或感染的人。
通过使用人工刺激或手动敲击患者的背部,有助于促使患者咳嗽,从而帮助排出痰液。
吸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更重要的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痰液积聚在呼吸道中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引发肺部感染或支气管炎等病症。
吸痰可以有效去除痰液,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尤其对于老年人、婴儿和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来说,吸痰更是至关重要。
吸痰的过程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引起其他问题。
首先,必须确保吸痰器及其附件都是干净的,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其次,吸痰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吸痰或使用过大的吸力,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还要注意,吸痰的频率和时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过于频繁或过度干扰患者的休息。
吸痰是一项繁重而重要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指导,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和方法。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吸痰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配合和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
总之,吸痰是一项常见、必要的医疗护理技术,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不适,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无论是有创还是无创吸痰,都需要正确操作和小心谨慎,以保证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吸痰可以成为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吸痰法操作流程
吸痰法操作流程吸痰是指通过吸入的方式将呼吸道内的痰液抽出来,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它常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术后患者等。
下面将介绍一下吸痰法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吸痰器、抽吸管、吸球、药物、护理器械和适量的净水等。
确保吸痰器和抽吸管先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吸痰器和抽吸管,应确保密封包装完好,无明显损坏。
接下来,洗手并进行个人防护。
护理人员应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设备,确保术前术中术后皆保持干净,并要求患者的家属或其他正在现场的人员戴上口罩,以防交叉感染。
然后,将患者置于半坐位或侧卧位,保持舒适等姿势,并告知患者要配合操作,以减少不适感。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可以使用药物前处理。
根据医嘱或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的药物(如生理盐水、消炎药等)到痰液中,以帮助软化痰液,方便吸出。
接着,护理人员可以开始使用吸痰器和抽吸管进行吸痰。
首先,将抽吸管刚好插入患者嘴巴或鼻腔,然后使用吸痰器连接抽吸管。
注意,插入时要避免伤害口腔黏膜或喉咙,动作要轻柔。
在连接好吸痰器和抽吸管后,可以开始进行抽吸。
按下吸球,产生负压,吸取痰液,然后松开吸球,使痰液进入吸痰器内。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吸出的痰液量减少或无法再吸出为止。
整个过程中要适时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反应。
吸痰结束后,要及时将抽吸管从鼻腔或口腔取出,并帮助患者擦拭口腔或鼻腔以保持清洁。
随后,拆卸用过的吸痰器和抽吸管,进行严密密封和丢弃。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吸痰器和抽吸管,应及时集中处理并标识清楚。
最后,清洁和消毒工具和设备。
将吸痰器和抽吸管进行拆解,使用适量净水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前卫生安全。
吸痰是一个重要的护理操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行。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和具备相关证书的医护人员才能进行吸痰操作。
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应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人员的指导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此外,吸痰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治疗。
吸痰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吸痰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钳、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5.贮液瓶吸出液要及时倾倒,不得超过3/2。
吸痰操作流程
检查病人口鼻,取下活动义齿,病员转向操作前准备操作者或头部略后仰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
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连接吸痰管、润滑冲洗吸痰管
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止血钳夹住
吸痰管入口腔或鼻腔,松开反折管,轻柔操作灵活的上下左右旋转转吸出口腔及咽部分
泌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另换吸痰管,
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用生理盐水冲
洗吸痰管,关闭吸痰器
观察观察患者反应,气道通畅情况,如痰未吸
净,间隔3—5分钟再吸
指导清醒患者自主咳嗽,适当饮水,以利指导痰液稀释
吸痰完毕,擦净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
操作后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玻璃
接管插入消毒液试管中浸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打开冲洗用盐水瓶。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 中,根部与 负压管相连接。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街头放在无菌纸巾上。关
闭负压,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 管遇阻力略上提后打开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吸痰管一用一换。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痰液粘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分钟再抽吸 3.每次吸痰时间≤15s,间歇3-5min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并做好记录 5. 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瓶的2/3满
6.吸痰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
起肺萎陷 8.不要过分刺激病人气道 9.不要在同一部位吸引时间过长,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引起损伤出血
• 叩击:协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五指并拢成空杯状,利
用腕力快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或胸部,每个部位1~3min, 从下至上,从外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 部位进行,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
向上叩击至肩部.
叩击震颤排痰
• 震颤法:呼气期,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 柔的向下抖动,每个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叩击加震 颤后鼓励有效排痰。
吸,心率,血压);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 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给予患者100%纯氧2min,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150-200mmhg)。
再 见 . . .
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护 理 综 合 实 训
李善超
急救及气道管理技能
任务四
吸痰
定义
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
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
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目的
•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 等并发症发生
适应症
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
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
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
嗽的病人。
吸痰的指征
1.频繁咳嗽; 2.呼吸频率加快; 3.呼吸机气道升高或高压报警;
4.患者有咳嗽反射,但自主排痰无效;
5.血氧饱和度较前呈迅速下降;
6.呼吸音粗,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或床旁可听 到痰鸣音;
7.患者因痰多而出现刺激性呛咳。
评估
1. 呼吸(有无痰鸣音)、缺氧状况(患者有无呼 吸困难和发绀)及痰液粘稠度; 2. 血气分析( spo2是否下降)、氧饱和度 3. 口鼻腔黏膜、鼻中隔状况 4. 心理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向病人解释吸痰时 注意事项、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5. 吸引装置性能、导管连接
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经口鼻吸痰法
4、 手消毒,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吸痰管并检查灭菌有效期,撕 开外包装,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 吸痰器负压管连接 5、一手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 轻轻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尽。 6、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气管深部,放松导
套包裹吸痰管丢弃——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吸引——
整理床单元——整理用物——倾倒试吸液——关闭负 压——交流——洗手记录
经口鼻吸痰法
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了解患者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或用氧浓度,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连接中心负压装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 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压力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小 儿33-40kpa(250-300mmHg);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 畅; 3、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
管折叠端,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经口鼻吸痰法
7、分离吸痰管将吸引器负压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8.脱去手套置于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整理用物; 9.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
10.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
提插。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min,待血氧 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8.再经口鼻腔吸痰。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9.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10.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 体征变化情况。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11.擦净患者面部,保持患者舒适卧位 。 12.整理用物。 13.洗手,作好记录。
操作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及家属 的理解和配合。同时请家属离开病房,以免影响 操作。 2.给予大流量氧气吸入 3.检测血氧饱和度 4.操作前不宜进食过度的食物或尽量在进食前操 作,避免操作时刺激引起呕吐 5.听肺部痰鸣音,由下至上,多次的有效叩背 6.操作给予约束双上肢
叩击震颤排痰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顺序 气道--口腔--鼻腔
依次吸净
插管深度
•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过气管插管的 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施 • 评价
、负压装置或吸引器
、稀释液
吸痰管的选择
• 粗细:
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
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 透明软硬度:
柔软性好的硅胶管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机
吸痰机
吸痰的具体操作步骤
交流评估——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查对—— 打开负压吸引——检查性能——调节负压表——打开无 菌盘——准备吸痰管——右手戴无菌手套——接吸痰 管——试吸——待2分钟纯氧结束——无负压至有阻力 处——上提1~2cm——旋转提拉吸引——冲管——手
叩击震颤排痰
注意事项:
• 震颤紧跟叩击后进行,并只在呼气时震颤,
不适宜应用于婴幼儿及儿童。叩击加震颤时
间15~20min为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
30min进行,注意有咯血,心血管状况不稳
定,如低血压,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
肋骨骨折,禁做叩击和震颤。
吸痰的用物准备
吸引装置 吸痰管
0.9%NS
棉球盅
电筒
无菌 手套 治疗巾 开口器 压舌板 口、鼻咽 通气管
听诊器
口咽通气导管
插入口咽通气管
吸痰操作过程
• 评估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 准备 (1)护士准备:护士服、帽子、口罩、手套
(2)物品准备: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