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OSPF动态路由协议

合集下载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路由配器置动单态区路第域由一OS协章P议FvO2SPF 概述
2019/12/2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OSPF协议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典型的链路状态协议, 是目前应用 最广泛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一。
OSPF现行的RFC版本是1998年在RFC2328发布的OSPFv2规范;1999 年发布了用于IPv6的OSPFv3。本节实验我们介绍OSPFv2的配置。
Server0配置 IP地址:192.168.2.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1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在交换机S3560上创建Vlan并划分端口: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SW
SW(config)#vlan 10
实验设备及网络拓扑:
2台2811路由器; 1台3560交换机; 1台PC;1台Server; 直通线、交叉线、DCE串口线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动态路由协议OSPF配置
实验步骤:
建立Packet Tracer拓扑。 为2台路由器添加带有2个高速串口的广
域网接口卡WIC-2T模块,使用DCE串口线 连接两个路由器,路由器R0的串口配置 时钟频率64000。 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10(连接主机 )和Vlan20(连接R1)。 在交换机3560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在路由器R0、R1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将PC0、PC1主机默认网关设置为直连网 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验证PC0和PC1之间的通信。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查看交换机S3560路由配置:

第6章 OSPF路由协议配置

第6章 OSPF路由协议配置

6.1.2 链路状态协议的工作原理
1. 发现邻居 向所有可用网络发送Hello分组,依靠这种Hello协议,链路状态协议 实现邻居的发现。
2. 数据库同步 在确定了邻居之后,路由器将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的同步,主 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创建链路状态通告(LSA) 在创建链路状态通过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计算出每个接 口的度量值。在OSPF中使用代价(cost)作为度量值。Cost为1到65535之间 的一个整数。不同厂商的代价计算方法不尽相同,但其一般原则是带宽越 高,代价越小(越优先)。思科的代价计算公式是108/带宽。 如果带宽大于100M的话,将产生1个小于1的小数,这是不允许的.因此从 IOS版本11.2之后,可以使用命令ospf 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来 修正这个问题,允许管理者更改缺省的参考带宽。
第6章 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时间:8学时)
第6章 动态路由的配置
学习目的与要求:
动态路由协议能够动态地反映网络的状态,当网络发 生变化时,网络中的路由器会把这个消息通告给其他的路 由器,最终所有的路由器将知道网络的变化,及时调整路 由表,从而保证数据包的正常传输。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 描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原理 熟练配置OSPF路由
6.2.1
OSPF协议概述
OSPF是开放标准同时性能远强于RIP协议,因此在大中型 网络中OSPF协议得到了普遍使用,其特点如下: (1)OSPF是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是 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 (2)OSPF使用IP分组直接封装OSPF协议报文,协议号是89。 OSPF数据包的TTL值被设为1,即OSPF数据包只能被传送到 一跳范围之内的邻居路由器。 (3)OSPF当前主要使用的版本是针对IPv4开发的OSPFv2, 其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2328中。另外针对IPv6的OSPFv3 也开始使用,在RFC2470中确定了OSPFv3的基本标准。 (4)OSPF能快速收敛,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OSPF可以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同时 OSPF这种不定时广播路由,也节省了带宽资源。

ospf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

Osfp 路由协议1、OSPF协议概述OSPF(Open Shor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中。

2、OSPF的特点●适应范围广: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数百台路由器。

●快速收敛: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被处理。

●无环路由:根据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

●区域划分:允许自治系统内的网络被划分成区域来管理,区域间传送的路由信息被汇聚,从而减少了占用的网络资源。

●路由分级: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按照优先顺序分别是区域间路由、区域路由、第一类路由、第二类路由。

3、OSPF的基本概念●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为一组路由器使用相同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路由器ID号:运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每一个OSPF进程必须存在自己的Router-ID。

●OSPF邻居:OSPF路由器启动后,便会通过OSPF接口向外发送Hello报文,收到Hello报文的OSPF路由器会检查报文中所定义的参数,使双方成为邻居。

●OSPF连接:只有当OSPF路由器双方成功交换DD报文,交换LSA并达到LSDB的同步后,才能形成邻接关系。

4、OSPF路由的计算过程每台路由器根据自己周围的网络拓扑结构生成链路状态通告(State Advertisement,LSA),并通过更新报文将LSA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OSPF路由器。

每台OSPF路由器都会收到其他路由器通告的LSA,所有的LSA放在一起便组成了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LSD)。

LSA是对路由器周围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LSDB 则是对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

OSPF路由器将LSDB转换成一张带权的有向图,这张图便是对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真实反映。

第六章 路由及工作原理(10课时)

第六章 路由及工作原理(10课时)

课堂教学教案•对多种网络层协议的支持;•增强的距离矢量能力;•100%无环路;•易于配置;•增量更新;•对VLSM、不连续网络和无类别路由的支持;•EIGRP最多支持6条(默认4条)到给定目的网络的路径;•与IGRP兼容6.5.4.2 EIGRP综合度量•带宽•延迟•可信程度•负载•最大传输单元6.5.4.3 配置EIGRPRouter(config)#router eigrp autonomous-system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Router(config-router)#variance multiplierRouter(config-router)#traffic-share{ balanced | min }6.5.4.4 验证EIGRP配置•Router#show ip protocol–显示路由协议的配置情况。

•Router#show ip route eigrp–显示路由表中有关EIGRP的条目。

•Router#show ip eigrp traffic–显示发送和接收的EIGRP数据包的数量。

•Router#debug eigrp packets–显示发送和接收的EIGRP数据包类型。

6.5.5 配置OSPF•是开放标准•使用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6.5.5.2 OSPF协议的特点•采用Cost作为度量值•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不需要定期更新、收敛速度快•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区域间支持路由汇总•只有路由验证•较好的支持负载均衡6.5.5.3 OSPF基本算法•SPF算法及最短路径树•链路状态算法6.5.5.4 配置OSPFRouter(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id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ddress mask area area-id6.5.5.4 通配符:如何检查对应的地址检验条件: 检验所有的地址位(匹配所有的)•例子172.30.16.29 0.0.0.0 检验所有的地址位•可以缩写这个通配符用IP地址为host(host172.30.16.29)6.5.5.5 匹配任何IP地址的通配符•接受任何地址: 0.0.0.0 255.255.255.255•缩写这种表达用any6.5.6 在单区域内配置OSPF6.5.6.1 验证OSPF配置•show ip protocols可以显示路由协议的配置情况•show ip route可以显示当前的路由表,路由条目带有“O”标记的就是OSPF协议所生成的路由。

《路由与交换技术》第六章 路由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第六章  路由技术
由选择协议自动生成的
动 态 路 由 优 点 : 1)灵活性强:网络中所有的路由信息,互相共享 给其他路由器,网络的增 加或删除,可以瞬间更新到整个网络里的所有路 由器上; 2)快速响应:每添加、删除、修改了一个网络,都可以瞬间更 新到整个网 络 里 的 所 有 路 由 器 上 , 而 不 需 要 每 一 台 都 去 修 改 ; 3)适用于大型网络:因为路由信息可以传递,所以动态路 由适用于大型网 络。
依据路由选择的准则,在相关节点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收集和发 布的规程和方法称为路由协议。路由参数可以是静态不变的、周期 性变化的或动态变化的等;路由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可以集中进行, 也可以分散进行。 3 路由选择算法
指如何获得一个准则参数最小的路由。可以是集中式的即由网络 中心统一计算,然后发送到各个节点;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即由各节 点根据自己的路由信息进行计算。
使用前缀地址来汇总路由能够将路由条目保持为可管理的,而它带来的 优点如下: 1 路由更加有效。 2 减少重新计算路由表或匹配路由时的CPU周期。 3 减少路由器的内存消耗。 4 在网络发生变化时可以更快地收敛。 5 容易排错。
路由汇总比CIDR的要求低,它描述了网络的汇总,这个汇总的网 络是有类的网络或是有类的网络的汇总,聚合在边界路由协议(BGP) 中使用的更多。
动态路由缺点: 1 消耗资源:需要共享、计算路由信息,占用CPU和内存等硬件资源; 2占用带宽:动态路由协议会周期性的动态交换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 经 网 络 介 质 传 递 , 会 占 用 带 宽 ; 3)不安全:路由器通过 学习,获取其他设备传过来的路由,很容易被攻击 者伪造路由信息。
6.3 路由汇总
在ACL中,通配符掩码0.0.0.0告诉路由器,ACL语句中IP地址的所有 32位比特都必须和数据包中的IP地址匹配,路由器才能执行该语句的动作。 0.0.0.0通配符掩码称为主机掩码。通配符掩码255.255.255.255表示对IP地 址没有任何限制,ACL语句中IP地址的所有32位比特都不必和数据包中的 IP地址匹配。我们可以把192.168.1.1 0.0.0.0简写为host 192.168.1.1,把 0.0.0.0 255.255.255.255 简写为 any。

沈鑫剡编著《路由和交换技术》(第2版)配套课件第6章

沈鑫剡编著《路由和交换技术》(第2版)配套课件第6章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一、RIP消息格式
接口地址 224.0.0.9 17 源 IP 目的 IP 协议 地址 地址 520 净荷 520 净荷 IP 分组 UDP 报文
源端 目的端 口号 口号 IP 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 距离 …
路由项 1
RIP 消息 R2 路由项 N
RIP消息封装为IP分组 过程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一、路由协议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内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 称作内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间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 称作外部网关协议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一、路由协议分类
ASBR
AS IGP IGP EGP

互连网络分成多个自治系统;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内端到端路径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间端到端路径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
三个路由器建立的链路 状态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
R1 ACK R2
泛洪链路状态 建立前图所示的链路状态信息库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
令D(v)为源结点(路由器R1)到达结点v的距离,它是从源 结点沿着某一路径到达结点v所经过的链路的代价之和, L(i,j)为结点i至结点j的距离。 ①以R1为树根,求出各个结点和根结点之间距离。 D(v)=L(R1,v) 若结点v与R1直接相连
2.路径距离 路径距离可以是传输路径经过的路由器跳数。 代价=108/带宽,路径距离等于传输路径经过的物理链路 的代价和。 路由协议要求代价必须是整数,当物理链路带宽大于 100Mbps时,需要为物理链路定义一个能够反映物理链路 带宽的代价值。

网络实验6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

网络实验6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

《网络原理与技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评分:________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目的:●掌握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掌握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OSPF学习产生的路由;●熟悉广域网线缆的链接方式;实验原理: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目前网路中应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之一。

属于内部网管路由协议,能够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环境,是典型的链路状态协议。

OSPF 路由协议通过向全网扩散本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使网络中每台设备最终同步一个具有全网链路状态的数据库,然后路由器采用O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到达其他网络的最短路径,最终形成全网路由信息。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1)在本实验中的三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10和VLAN20,其中VLAN10用于连接校园网主机,VLAN20用于连接R1。

(2)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3)主机和交换机通过直连线,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4)在S3560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5)在路由器R1、R2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6)将PC1、PC2主机默认网关设置为与直连网路设备接口IP地址。

(7)验证PC1、PC2主机之间可以互相同信;PC1IP: 192.168.1.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PC2IP: 192.168.2.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2.1S3560enconf thostname S3569vlan 10exitvlan 20interface fa 0/10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exitint fa 0/20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exitinterface vlan 1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exitinterface vlan 2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no shutdownendshow ip route //空的conf tip routingrouter ospf 1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endshow ip route实验程序执行结果:实验二实验目标:掌握综合路由器的配置方法;掌握查看通过路由重分布学习产生的路由;熟悉广域网线缆的链接方式;技术原理:为了支持本设备能够运行多个路由协议进程,系统软件提供了路由信息从一个路由进程重分布到另一个路由进程的功能。

6动态OSPF路由

6动态OSPF路由

R2
S1/2
23.0.0.2/24
S1/2
23.0.0.3/24
R3
Loopback3 3.3.3.3/24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22
OSPF路由实验
• 在路由器上配置多区域OSPF路由,实现各路由器 间所有网段间的相互访问。 • 参考命令: show running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router ospf network show ip route show ip procotol ping traceroute
ICND v2.0—5-16
配置Loopback接口编号
• 缺省: 路由器启动时具有最高IP地址活动接口的接口地址作为 Router ID
• 如果有Loopback接口,则使用具有最高IP地址的Loopback接口的地 址作为Router ID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ND v2.0—5-17
OSPF 单区域配置例子
Router ospf 100 network 10.1.1.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0.2.2.0 0.0.0.255 area 0
© 2002,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outer A 10
Router C Router B
10
Router C 10 10 RouterE
RouterD Router C的最短路径优先树
Router B的最短路径优先树

实验6.3-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6.3-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图6-26 RIP动态路由配置网络拓扑图
步骤2配置PC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地址
分别按图6-27、6-28、6-29配置PC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地址。

图6-27 PC1的IP配置图6-28 PC2的IP配置
图6-29 PC3的IP配置
步骤3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分别对3台路由器的快速以太网口和串口配置IP地址,并激活。

图6-30 Router1的接口配置
图6-31 Router2的接口配置配置Router3的快速以太网接口和串口,见图6-32。

图6-32 Router3的接口配置
图6-33 Router1的路由信息
只有两条和Router1直接相连的直连路由信息,到其他网络没有路由。

C 10.0.0.0/8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2/0 表示网络10.0.0.0/8通过串口Serial2/0与本路由器
步骤5检验网络的连通性
在主机PC1的命令行分别输入ping PC2和PC3的IP地址的命令,如图6-34所示。

超时,表明PC1与PC2、PC3尚未连通。

图6-34 用ping命令检测PC1至PC2和PC3的连通性步骤6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分别对每台路由器配置OSPF协议
Router1的配置命令如下:
图6-38 配置完OSPF协议后的Router1的路由表信息
从图中可看出增加了三条以O为标志的路由记录,表明是通过OSPF协议动态获得的至其他三
图6-39 查询Router1的路由协议信息
图6-40 用ping命令检测PC1至PC2和PC3的连通性。

华为路由器配置动态路由OSPF协议

华为路由器配置动态路由OSPF协议

网 络
▪ OSPF路由器之间的hello数据包每30秒钟发送
一次,邻居的死亡间隔时间为120秒。


29
OSPF区域
OSPF
网 络 分 类
Router X
区域1 Router D Router E
自治系统 区域0
Router A
Router B
Router C
区域2
Router F
多区域OSPF
30

路由计算的安全性。
▪ 组播发送——在有组播发送能力的链路层上以
组播地址收发报文,既达到了广播的作用,又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其它网络设备的干扰。
6
OSPF
6.1.1 OSPF协议概述
▪ OSPF能对网络的变化作出快速地响应,它
是在网络变化时以触发的方式进行更新的,
但OSPF也定期(30分钟)更新整个链路状
该路由器拥有所连接的区域的所有链路状态数
据库并负责在区域之间发送LSA更新消息。
▪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该路由器处于自治系
统边界,负责和自治系统外部交换路由信息。
31
OSPF
启动OSPF协议的基本配置
▪ 配置路由器的Router ID
▪ 为使处于广播网和NBMA(非广播型多路访问)
网的每台路由器能将本地路由信息(如可用
接口信息、可达邻居信息等)广播到整个自
治系统中,需要建立多个邻接关系。那么会
协 议 概
导致每台路由器的路由变化都会多次传递, 这是没有必要的,且浪费了带宽资源。为解 决这一问题,OSPF定义了“指定路由器DR”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OSPF协议的解析及详解一、引言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大型IP 网络中实现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选择。

本协议旨在为网络提供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具备自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协议格式和相关的概念。

二、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1. 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每个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其中存储了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链路状态信息包括路由器的邻居关系、链路状态类型、链路状态序列号等。

2. 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路由器通过链路状态通告向邻居路由器广播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以便其他路由器更新其链路状态数据库。

LSA分为多种类型,如路由器LSA、网络LSA、网络连接LSA等。

3. 最短路径优先计算(Shortest Path First,SPF):每个路由器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信息计算出到达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并将结果存储在路由表中。

OSPF 使用Dijkstra算法来进行最短路径计算。

4. 邻居关系建立:OSPF路由器通过Hello消息交换来建立邻居关系。

Hello消息中包含路由器的ID、优先级、Hello间隔等信息,用于验证邻居关系的可靠性。

5. 路由器类型:OSPF定义了多种路由器类型,如主路由器(DR)、备份主路由器(BDR)和普通路由器。

主路由器和备份主路由器用于减少链路状态通告的数量,提高网络稳定性。

三、OSPF协议的格式OSPF协议使用IP协议号89,其数据包格式如下:1. OSPF包头:包括版本号、包类型、包长度等字段,用于标识和解析数据包。

2. OSPF消息头:包括路由器ID、区域ID、检验和等字段,用于标识和验证消息的完整性。

3. OSPF消息体:根据不同的消息类型,消息体的格式会有所不同。

趣谈OSPF动态路由协议

趣谈OSPF动态路由协议
【关键词】OSPF 协议; LSA; DR 【作者简介】范华明,重庆海事局长江泸州通信管理处; 研究方向: 无线电管理与技术
一、OSFP 协议中一个 AS OSPF 是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负责计算同一个自治 系统内的路由。在 这 里“自 治 系 统”是 指 彼 此 相 连 的 运 行 OSPF 路由协议的所有路由器的集合。对于 OSPF 来说,整个 网络只有“自治系统内”和“自治系统外”之分。需要注意的 是: “自治系统外”并不一定在物理上或拓扑结构中真正的位 于自治系统的外部,而是指那些没有运行 OSPF 的路由器或 者是某台运行 OSPF 协议的路由器中没有运行 OSPF 的接 口。 二、OSFP 协议中 DR、BDR 在广播和 NBMA 类型的网络上,任意两台路由器之间 都需要传递路由信 息 ( flood) ,如 果 网 络 中 有 N 台 路 由 器, 则需要建立 N * ( N - 1) /2 个邻接关系。任何一台路由器 的路由变 化,都 需 要 在 网 段 中 进 行 N* ( N - 1 ) /2 次 的 传 递。这是没有 必 要 的 ,也 浪 费 了 宝 贵 的 带 宽 资 源 。 为 了 解 决这 个 问 题,OSPF 协 议 指 定 一 台 路 由 器 DR ( Designated Router) 来负责传递信息。所有的路由器都只将路由信息发 送给 DR,再由 DR 将路由信息发送给本网段内的其他路由 器。两台不是 DR 的路 由 器 ( DROther) 之 间 不 再 建 立 邻 接 关系,也不再交 换 任 何 路 由 信 息 。 这 样 在 同 一 网 段 内 的 路 由器之间只需建立 N 个邻接关系,每次路由变化只需进行 2N 次的传递即可。
·94·
பைடு நூலகம்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68

第6章 路由协议

第6章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的作用在于它是路由器能够与其他的路由器
交换有关网络拓扑和可达性的信息(动态,尤其是外网)。 路由协议的作用: ●维护路由信息 ●建立路由表 ●决定最佳路径
6.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路由协议
路由表 由6个路由器互联的5个网络,每个网络在图中用一条粗线 表示,下面标有网络地址。每个路由器在端口处标有其IP地址, 现在网络10.0.0.0中的主机1要发送数据给网络50.0.0.0中的 主机2,它们之间有多条路径相连。
统分为不同的区域,以减少路由重计算的时间。
6.4 BGP边界网关协议

BGP:边界网关路由协议是一种自治系统
(AS)间的路由协议,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它的主 要功能是同其他的BGP系统交换网络可达信息。 BGP属于外部网关路由协议,可以实现自治系统 间的路由信息的无环路交换。以无类域间路由为基
础,BGP已经发展到支持路由信息的聚合和削减。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古老的基于距离矢量算法
的路由协议,使用UDP传输。通过计算抵达目的地的最少跳 数(hop)来选取最佳路径。 RIP协议的跳数最多计算到15跳,当超过这个数字时, RIP协议会认为目的地不可达。此外,单纯的以跳数作为选
路的依据不能充分描述路径特征,可能导致所选的路径不
是最优。因此RIP协议只适用在中小型的网络中。 RIP已经成为在网关、路由器和主机间实现路由信息交
第六章 路由协议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 路由协议6.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路由协议 6.1.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6.1.2 路由协议的作用及分类 6.2 RIP路由信息协议 6.2.1 RIP协议数据包的格式 6.2.2 RIP协议的工作过程 6.2.3 RIP协议的缺陷 6.2.4 RIP2 6.3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6.4 BGP边界网关协议 6.5 Internet的路由体系结构

路由交换第6章

路由交换第6章

6.1 RIP配置(Cont.)
启用RIP 配置RIP进程: router rip 指定RIP路由进程的网络列表:
network ip-address
单播更新 定义一个与其交换路由信息的邻接路由器:
neighbor ip-address
6.1 RIP配置(Cont.)
调节计时器:
路由更新定时器 路由失效定时器
6.3 OSPF配置(Cont.)
控制接口度量
OSPF使用成本作为决定最佳路由的度量值。IOS基于接口带 宽来自动确定链路成本。成本计算公式:108/带宽。
修改带宽是修改OSPF成本的主要方法。
显式指定在一个接口上发送包的成本 :
ip ospf cost interface-cost
6.3 OSPF配置(Cont.)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基础
Presentation_ID
© 2006 Cisco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isco Confidential
1
学习目标
掌握RIP协议配置方法。 掌握IGRP协议配置方法。
掌握OSPF协议配置方法。
掌握EIGRP协议配制方法。
6.1 RIP配置(Cont.)
RIP认证
RIP认证分明文认证和md5加密认证两种类型。 RIPv2版本就支持对邻居设备的路由进行认证,对路由设 备的路由起到安全保护,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能与邻 近设备交换路由信息 启用RIP版本2数据包认证: ip r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name-of-chain 指定在RIP版本2数据包中使用的认证类型: ip rip authentication mode {text | md5}

动态路由协议知识及BGP,IS-IS,OSPF,RIP知识

动态路由协议知识及BGP,IS-IS,OSPF,RIP知识
路由协议原理及基础配置
本章目录
>路由协议概述 >RIP路由协议原理及基础配置 >OSPF路由协议原理及基础配置 >ISIS路由协议原理及基础配置 >BGP路由协议原理及基础配置
引入
路由可以静态配置,也可以通过路由协议来自动生成
路由协议能够自动发现和计算路由,并在拓扑变化时
自动更新,无需人工维护,适用于复杂的网络
TCP
IP
UDP 链路层
物理层
• RIP基于UDP,端口号520 • OSPF基于IP,协议号89 • BGP基于TCP,端口号179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
• •
网络中所有路由器须实现相同的某种路由协议并已 经启动该协议 邻居发现

路由器通过发送广播报文或发送给指定的路由器邻居以主动把自己介 绍给网段内的其它路由器。 每台路由器将自己已知的路由相关信息发给相邻路由器。 每台路由器运行某种算法,计算出最终的路由来。 路由器之间通过周期性地发送协议报文来维护邻居信息。
拓扑变 化引起 路由表 的更新 向RTB传 送更新 的路由 表
RTB
RTA
更新路由表
更新路由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IPv1的缺点
RTA
10.0.0.0/24
E1/0 S0/0 10.0.0.0, Metric 1
RTB
S0/0
E1/0
192.0.0.0/24
Routing Table
目标网络/掩码 10.0.0.0/8 接口 S0/0 度量值 1
传递信息
Router ID 1.1.1.1 Router ID 2.2.2.2 10.1.0.1/24 10.1.0.2/24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16页PPT精品文档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16页PPT精品文档

功能:
调整RIP网络定时器
前提模式: 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
命令格式:
timers basic update ininvvaalildid holddown fluflushsh
关抑位于制为更的秒好时,为的路间默n恢由间认o复信隔值形息,为默式被单认。定时器更单30,新位秒发为使送秒用的,该速默率认命,为路的秒令由时,被间默宣间认布隔为1为,8失单0秒效位前为 180秒 no timers b路a由s被ic从路由表中删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0.108.0.0 Router(config-router)# neighbor 10.108.20.4
7
辽宁科技大学
6.1 RIP配置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RIP配置 RIP概述 启用RIP 单播更新 调节计时器 改变最大路径 数 RIP版本 RIP认证 水平分割 自动汇总 监视与维护 RIP
IGRP配置 OSPF配置 EIGRP配置 实验练习
功能: 前提模式: 命令格式:
指定RIP版本 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
version {11 | 22}
RIP配置 RIP概述 启用RIP 单播更新 调节计时器 改变最大路径 数 RIP版本 RIP认证 水平分割 自动汇总 监视与维护 RIP
IGRP配置 OSPF配置 EIGRP配置 实验练习
功能: 指定在一个接口上发送RIP版本
前提模式: 在接口配置模式下
命令格式: ip rip send version [1] [2]
IGRP配置 OSPF配置 EIGRP配置 实验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
100 100 10 1
17
STM-64 9953.28Mbps SONET 1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9.泛洪(flooding) 泛洪是指从一个网络接口收到某一信息,然后把 此信息从除了接收信息的网络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 发送出去,而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又再次重复以上过 程。这样,最终整个区域中所有路由器都得到了这 个信息的一个副本。 OSPF通过泛洪的方式向区域内所有路由器通告 自己的链路状态并传递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 泛洪的信息只会在同一个区域内传播,不会跨区 域传播。所以OSPF路由器将知道整个区域的链路状 态,但不知道AS内其他区域的链路状态。 18
6.1.2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3.路由器ID—Router ID 一个32bit的无符号整数,是一台路由器的唯一标 识(但不是路由器的hostname),在整个自治系统 内唯一。 路由器ID来自一个活动的(active)接口,默认 使用最高回送地址(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中数值最 大的那个)。如果没有配臵loopback接口,则使用物 理接口上数值最大的IP地址作为路由器ID。 如果手工指定了Router ID,则以手工指定的有 效,而不再使用默认的最高回送地址作Router ID。 因此工程上为了排错方便,一个好的习惯是常常在 OSPF进程启动之前就手工指定好Router ID。
6.1.2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1.链路状态 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 接口的IP地址、接口所在的网络类型以及路由 器和它邻接路由器间的关系。 2.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 OSPF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利用从链 路状态通告LSA的信息计算每一个目标网络的 最短路径,以自身为根生成一个树,包含了到 5 达每个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3
OSPF并不周期性地广播路由表,而只在链路状态发 生变化之后才发生状态通告,因此节省了宝贵的带 宽资源。 OSPF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对所有DR/BDR路由 器的永久组播地址:224.0.0.6;对所非DR/BDR 路 由器的永久组播地址:224.0.0.5)。 OSPF被直接封装于IP协议之上(使用协议号89), 它靠自身的传输机制(可靠泛洪法)保证可靠性。 OSPF算法的复杂性要求路由器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和较大的内存。 4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7.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
在OSPF自治系统的所有区域中,区域0是特殊的, 默认是骨干区域,在理论上是不可分割的,不会有两 个或多个区域0。其他所有区域在理论上都必须和骨干 区域有直接连接(如果某个非0区域一定要通过另外一 个非0区域连接到区域0,则必需在此非0区域和区域0 之间手工建立虚连接Virtual Links ),所有其他区域之 间交换信息在理论上也要通过骨干区域来完成。所以 骨干区域是整个OSPF自治系统的核心。 通常在网络设计的时候,一般趋向于把技术上的 OSPF骨干区域和网络的行政区域划分一致。即行政上 的骨干也就是OFPF路由的骨干。
第二步:Router_B、C、D又向其他邻居泛洪它们从 Router_A处收到的链路状态通告LSA。
Router_C Router_D Router_E Router_F
Area0 Router_A Router_B
20
图6-1-3 OSPF的可靠泛洪法发送LSA(2)
第三步:Router_E、F又向其他邻居泛洪它们收到的链 路状态通告LSA。
自治系统 边界路由器
骨干路由器
Rotuer_E Area 3
Rotuer_J
图6-1-1 OSPF的2层层次化结构
11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在OSPF双层层次化结构包括如下2层: 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transit area或area 0) 骨干区域又叫传输区域或区域0,负责的主要功能是 IP包快速和有效的传输。骨干区域互联了OSPF其他区域类 型。一般地,这个区域里不会出现端用户(end user) 。 非骨干区域(nonbackbone areas,regular areas) 非骨干区域又叫规则区域,负责连接用户和资源。这 种区域一般是根据功能和地理位臵来划分。一般地,非骨 干区域之间不直接连接,而必须通过骨干区域来连接。 非骨干区域有很多子类型:存根区域(stub area), 本地区域(locally area)和非完全端区(not-so-stubby area,NSSA) 12
Router_C Router_D Router_E Router_F
Area0 Router_A Router_B
21
图6-1-4 OSPF的可靠泛洪法发送LSA(3)
第四步:在收到链路状态通告LSA之后,各路由器进行 延时确认。确认信息故意延迟一段时间发送,为的 是希望可以少发送几个确认分组。
15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如今带宽已发展到G比特时代,OSPF默认以100M作 为参考值会使大于100M的链路开销都为1,因为 OSPF不识别小数(舍入为1),这样不利于选路, 可以使用命令修改默认成本。例如改为10G : Router(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th 10000 则OSPF采用10Gbps带宽为参考值后:
7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5.邻居(Neighbors)和邻接(Adjacency) OSPF在相邻路由器间建立邻接关系,使它 们交换路由信息。 邻居就是能建立邻接关系的,共享有同一 个网络的相邻路由器。OSPF使用Hello分组来 建立和维护邻居路由器间的邻接关系。
8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6.区域(Area) OSPF网络设计是双层层次化(2-layer hierarchy)的,区 域就是OSPF自治系统(AS)内人为划分的网络的集合,以 区域id(Area id)来标识。 区域内网间连接是由区域内路由器(Inter Area Router ,IAR)完成的,区域间的连接是靠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完成连接的,(ABR同时属于两个 Area)。 在某一区域里的路由器只保持的有该区域中所有路由 器或链路的详细信息和其他区域的一般信息。当某个路由 器或某条链路状态变化以后,信息只会在那个区域以内各 邻居之间传递。那个区域以外的路由器不会收到该信息。 9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区域内路由器(Inter Area Router ,IAR):是区域 内不做区域边界路由器的路由器。负责维护本区域 内部路由器之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骨干(主干)路由器(Backboner Router,BR): 可以是区域内路由器,也可以是区域边界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该 路由器拥有所连接的两个区域的所有链路状态数据 库并负责在区域之间发送LSA更新消息。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该路由器处于自治系统边界,负 13 责和自治系统外部交换路由信息。
10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AS
Rotuer_C 区域边界 路由器 Area 1 Area 2 Rotuer_F Rotuer_G Rotuer_H Rotuer_I
其它AS
Area 0: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 骨干 路由器 Rotuer_A Rotuer_B
区域边界 路由器 Rotuer_D 区域边界 路由器
Router_C Router_D Router_E Router_F
Area0 Router_A Router_B
22
图6-1-5 OSPF的可靠泛洪法发送LSA(4)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10.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DR),备份指 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BDR), 其它路由器(非DR/BDR,即DROTHER)
178500 6400
E1 2.048Mbps Serial Link
4Mbps Token Ring 10Mbps Ethernet
4800
2500 1000
16Mbps Token Ring
100Mbps Fast Ethernet 100Mbps FDDI 1000Mbps Ethernet 10Gbps Ethernet
14
8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OSPF cost (以100Mbps为参考) 56kbps Serial Link 1785 T1 1.544Mbps Serial Link 64 E1 2.048Mbps Serial Link 48 4Mbps Token Ring 25 10Mbps Ethernet 10 16Mbps Token Ring 6 100Mbps Fast Ethernet 1 100Mbps FDDI 1 链路类型和带宽
2
OSPF支持验证,防止对路由器、路由协议的攻击。 OSPF使用成本(cost)-基于带宽的度量值来选择 路由,从而不受到跳步数限制,适应大规模网络。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状态来建立链路 状态数据库(LSDB),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 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OSPF路由变化时收敛速度快,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OSPF分组的TTL值被设为1,即OSPF分组只能被传送 到一跳范围之内的邻居路由器。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8.成本(代价,cost )
OSPF用成本,或称代价(cost)-基于带宽的度量 值来选择路由。商业上,OSPF的cost 与链路带宽成反比。 带宽越高,cost越小,表示此条路由越优。 默认OSPF采用100Mbps带宽为参考值,所以默认: OSPF的cost=10 ÷网络带宽=100M/网络带宽 例如: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因为10base-T 使用 网络带宽为10Mbps。则: 8 8 cost=10 ÷网络带宽= 10 ÷ 10M= 100M/10M=10 又例如:在速率为16Mbps的标准token ring中: 8 cost=10 ÷ 16M =100M/16M=6.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